150MW汽轮机组操作规程_第1页
150MW汽轮机组操作规程_第2页
150MW汽轮机组操作规程_第3页
150MW汽轮机组操作规程_第4页
150MW汽轮机组操作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篇汽轮机设备概况本汽轮机是由东方汽轮机厂生产的超高压,一次中间再热、双缸双排汽、单轴、单抽汽凝汽式汽轮机。采用高中压合缸,电液调节等方式。高中压转子及低压转子为整锻结构,具有一级可调整抽汽和六级不调整抽汽,采用15%额定容量的2级串联旁路系统。本机组配置自贡东方锅炉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DG470/13.73-II1循环流化床锅炉,配置山东济南发电设备厂生产的WX21Z—085LLT型空冷式发电机组,机组运行方式为单元制。一.设备技术规范(一)型式:超高压、一次中间再热、单轴双缸、双排汽、单抽汽凝汽式汽轮机(一级调整抽汽)(二)型号:C150/135-13.2/1.0/535/535(三)配汽方式:喷嘴配汽和节流配汽(四)机组运行方式:定压或滑压运行,滑压运行范围为30%~90%额定负荷。(五)负荷性质:带基本负荷并可调峰运行,调峰范围为30%~100%额定负荷,其供热抽汽量满足供热热负荷的需要。(六)冷却方式:单元制自然通风冷却塔二次循环。(七)周波变化范围:可在48.5~50.5Hz的周波变化范围内连续稳定运行。(八)各种工况技术参数:单位额定抽汽工况额定纯凝工况(THA)夏季抽汽工况夏季高背压工况(TRL)阀门全开工况(VWO)最大抽汽工况功率(发电机出线端)MW135150135147.034153.509127.796额定主蒸汽力MPa(a)13.24额定主蒸汽温度℃535额定主蒸汽流量t/h446.5457.15469.3479.48470470高压缸排汽压力MPa(a)2.7992.8672.8912.9272.9432.905再热蒸汽压力MPa(a)2.5192.582.6072.6342.6492.615再热蒸汽温度℃535再热蒸汽流量t/h375.6384.42390.9392.711394.7393.246供热抽汽压力MPa(a)0.981/0.981//0.981供热抽汽温度℃404.4/400.2//399.7供热抽汽量t/h50/50//110冷渣器凝结水流量t/h80冷渣器凝结水温升℃30设计补水量t/h50064.0814.10110设计冷却水温℃202033332020额定背压kPa(a)4.94.911.811.84.94.9额定转速r/min3000旋转方向从机头向发电机端看为顺时针最终给水温度℃250.3251.8252.7253.2253.4253主蒸汽焓值KJ/kg3427.4汽轮机热耗KJ/kw.h784682858293856182877228汽轮机汽耗Kg/kw.h3.3073.0473.4763.1973.0623.678发电机效率%98.5功率因数φ0.85高排焓值KJ/kg3075.93079.73080.23082.43083.73081.1高排温度℃330.4332.7333.2334.5335.2333.7再热蒸汽焓值KJ/kg3539.23538.63538.435383537.93538.2中压缸排汽压力MPa0.2250.2750.2340.2790.2820.183中压缸排汽焓值KJ/kg2948.22966.62943.929652965.92910.7中压缸排汽温度℃239249237.1248.2248.8219.6低压缸进汽压力MPa0.2210.2710.2300.2750.2780.18低压缸进汽流量t/h275.488334.8286.94339.695343.292227.94低压缸排汽压力MPa0.00490.00490.01180.01180.00490.0049低压缸排汽温度℃54.859.557.8616050.6低压缸排汽焓值KJ/kg2406.52408.424872475.82407.12399.3备注回热抽汽运行正常,不带厂用汽,带冷渣器工况备注:THA工况指机组热耗率验收工况,此工况为汽轮机热耗率保证值的考核工况。TRL工况指汽轮机的最大连续工况扣除静态励磁所耗功率。VWO工况指汽轮机调门全开工况。(九)汽轮机的铭牌工况:铭牌工况(MCR工况)指汽机承受下列可能出现的运行工况:1.汽轮机轴系能承受发电机出口母线突然发生两相或三相短路或单相重合闸或非同期合闸时所产生的扭矩。2.汽轮机甩负荷后,允许空转时间不小于10分钟。3.汽轮机能在额定转速下空负荷运行,允许持续空负荷运行的时间至少能满足汽轮机启动后进行发电机试验的需要。4.汽轮机在排汽温度65℃下允许长期满负荷运行,在不高于80℃时,能低负荷连续运行,在120℃时跳闸停机。5.甩负荷至零负荷时,机组能够保证安全、稳定运行。6.汽轮机夏季工况(TRL)时,若高加全部切除,能连续发出135MW电负荷。(十)THA工况时各级抽汽参数:单位No.1No.2No.3No.4No.5No.6No.7调节级温度℃379.3332.7405314.7249122.759.5505.3压力MPa4.1572.8671.0110.4910.2750.0720.01910.16流量t/h19.6139.4614.6813.225.213.678.621454.726焓值KJ/kg3163.53079327430952966272425403363.24压力限制值MPa4.443.061.080.5230.2950.0760.02111.17(十一)汽轮机允许最高背压值:20kPa(a),(a)表示绝对压力。(十二)汽轮机允许最高排汽温度:120℃(十三)轴系临界转速:1.发电机转子一阶969r/min2.高中压转子一阶1633r/min3.低压转子一阶2149r/min4.发电机转子二阶2485r/min(十四)转子轴颈振动双振幅值(微米):轴承第一临界速度双振幅值额定转速时双振幅值正常报警跳闸1≤125≤751272502≤125≤751272503≤125≤751272504≤125≤751272505≤125≤75127250(十五)汽机通流级数及末级叶片有关数据:汽机通流级数及末级叶片叶片有关数据1)高压转子1+8级2)中压转子10级3)低压转子2×6级4)低压缸末级叶片长度660mm5)低压缸次末级叶片长度430mm6)低压缸末级叶片环形面积2×4.14m2(十六)汽轮机主要部件材质和性能:汽轮机主要部件材质和性能1)高中压材质内缸:ZG15Cr2Mo1、外缸:ZG20CrMo2)低压缸材质Q235-AZG230-4503)高中压转子材质30Cr1Mo1V脆性转变温度(FATT)≤121℃4)低压转子材质30Cr2Ni4MoV脆性转变温度(FATT)≤27℃5)各级叶片材质高压:1Cr11MoV、1Cr12中压:1Cr11MoV、低压:2Cr136)汽缸螺栓材质高压:20CrMo1VNbTiB低压:25CrMoVA(十七)汽轮机总内效率: 高压缸效率79.1%中压缸效率88.5%低压缸效率84.5%(十八)起动参数:1.预热蒸汽参数:主蒸汽压力MPa(a)0.4~0.8主蒸汽温度℃200~250主蒸汽额定流量kg/h50002.各阀门关闭时间(秒):时间特性单位主汽阀调节阀再热主汽阀再热调节阀各抽汽逆止阀关闭时间S0.150.150.150.15<1延迟时间S0.10.10.10.13.起动方式对应的时间(分钟):起动状态冲转方式冲动至额定转速时间并网至额定负荷时间冲转至额定负荷时间冷态高压缸冲转~70~220~290温态同上~33~65~98热态同上~22~38~60极热态高压缸冲转~20~25~45(十九)运行参数:全真空惰走时间(参考值)min45无真空惰走时间(参考值)min15主开关断开不超速跳闸的最高负荷MW160超速脱扣转速r/min3300最大运行背压MPa(a)<0.0196汽机报警背压MPa(a)0.0147汽机脱扣背压MPa(a)0.0196汽机低缸喷水流量t/h9最小持续允许负荷kW22500最小持续允许排汽压力MPa(a)0.0038盘车转速r/min4.5盘车停止时汽缸最高温度℃150盘车停止时转子最高温度℃150(二十)机组允许负荷变化率:1.100%~50%MCR为5%/min。2.50%~20%MCR和从20%~50%MCR为3%/min。3.20%MCR以下为2%/min。4.允许负荷在50%~100%MCR之间的负荷阶跃为10%MCR/min。(二十一)汽轮发电机组频率:正常情况下机组能在周波48.55~50.55Hz内持续稳定运行,在48.5~50.55Hz以外的30年累计允许运行时间如下:47.0Hz~47.5Hz允许时间总计不超过10mim47.5Hz~48.OHz允许时间总计不超过60mim48.0Hz~48.5Hz允许时间总计不超过300min50.5Hz~51.OHz允许时间总计不超过180min51.0Hz~51.5Hz允许时间总计不超过30mim小于47.0Hz和大于51.5Hz不允许运行。(二十二)无蒸汽运行:当自动主汽门突然脱扣关闭,发电机仍与电网并列时,汽轮机背压为3.8~18.6kPa(a)范围内,具有3分钟无蒸汽运行能力,而不致引起设备上的任何损坏。(二十三)甩负荷运行:当汽轮机负荷甩至零时,汽轮机能够自动降至同步转速,带厂用电运行。(二十四)凝汽器半侧运行:汽轮机允许在凝汽器半侧清洗的情况下运行,此时负荷不低于70%额定负荷。(二十五)机组热耗和汽耗率保证值:序号项目发电机净功率MW排汽压力MPa(a)补水净热耗kJ/kW.h汽耗率kg/kW.h1额定抽汽工况1350.004950t/h78463.3072夏季抽汽工况1350.011850t/h+3%82933.4763夏季纯凝工况(TRL)1470.01183%85613.1974阀门全开工况(VWO)153.50.0049082873.0625最大抽汽工况127.80.0049110t/h72283.6786额定纯凝工况(THA)1500.0049082853.047775%额定工况(纯凝)112.50.0049083462.928850%定额工况(纯凝)750.0049086192.897940%额定工况(纯凝)600.0049088332.915(二十六)加热器参数:项目单位No.1HPhtrNo.2HPhtrNo.4LPhtrNo.5LPhtrNo.6LPhtrNo.7LPhtr加热器出口端差℃-133333加热器疏水端差℃080000(二十七)高背压运行:机组排汽压力升高到0.0186MPa(a)时允许机组带负荷持续运行,额定负荷持续运行允许的最大背压值为0.0147MPa(a)。(二十八)管道介质流速、管材及规格:根据《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设计技术规定》,各主要管道的介质流速、管材及规格如下:系统流量(t/h)流速(m/s)根数管径(mm)材料主蒸汽470502273×2812Cr1MoV再热冷段376552426×1320G再热热段376352426×1412Cr1MoV主给水48031273×2820G一段抽汽19401108×4.520二段抽汽39501219×720三段抽汽18401273×720四段抽汽13501273×720五段抽汽24401426×720六段抽汽14401529×720七段抽汽9401529×720工业抽汽110501480×1420二.机组运行特点(一)启动状态:根据高压内缸上半调节级处内壁金属温度本机组启动状态划分为:冷态启动:<150℃温态启动:150~300℃热态启动:300~400℃极热态启动:>400℃(二)启动方式:采用高中压缸启动方式。(三)运行操作控制方式:运行人员手动方式(手动)、运行人员自动方式(半自动)、汽轮机自启动方式(全自动)。(四)阀门管理:汽轮机在整个运行范围内能够随意选择调节方式并实现节流调节与喷嘴调节无扰转换。采用节流调节方式使汽轮机快速启停和变负荷不致产生过大的热应力,在正常负荷范围内采用喷嘴调节变压运行方式使机组有最好的经济性和运行灵活性。当负荷变动及启动过程中为保证机组全周进汽缩短启动时间,宜采用节流调节方式,即所有阀门同步开关。高负荷正常运行期间,如果负荷变动频繁且变动率较大时,为使汽轮机高压缸温度变化最小,热应力最低,应选用节流调节方式(及单阀调节)。但若机组长期稳定在低于额定负荷运行时,则应选取喷嘴调节方式(顺序阀调节),以获得较高的热效率。机组稳定运行时,宜采用喷嘴调节方式,尽量减少节流状态的阀门损失。若机组采用喷嘴调节(即顺序阀)方式运行,到90%额定负荷时,I、II号调节阀全开,III号调节阀部分开启。当机组在90%-30%额定负荷之间运行时,锅炉迸入滑压运行,主蒸汽压力随负荷降低而降低,而在此范围内高压调节阀开度基本不变。但负荷小于30%额定负荷时机组又进入定压运行,在此阶段用高压调节阀改变机组负荷。中压调节阀参与负荷辅助调节。(五)机组运行:本机组可以按定压和定-滑-定两种方式运行。调峰运行时推荐采用定-滑-定运行方式。机组在90%THA负荷以上时采用定压运行,机组在90%~30%THA负荷时采用滑压运行,机组在30%THA负荷以下时采用定压运行。这种运行方式能够提高机组变工况运行时的热经济性,减小进汽部分的温差和负荷变化时的温度变化,因而降低机组的热疲劳损伤。(六)机组最小允许负荷:机组最小允许负荷取决于锅炉的低负荷能力和机组末级叶片振动特性,汽机最小允许负荷是15%THA。(七)供热运行:机组中压5级后有一段可调整工业抽汽,通过旋转隔板转角变化来调整抽汽压力为0.981Mpa,为保证机组安全运行,低于额定负荷70%时应切除工业抽汽。(八)本机组在30年使用期间,带厂用电不允许超过10次,每次不允许超过15分钟。机组甩负荷以后空负荷运行每次不允许超过15分钟。(九)配汽方式:喷嘴配汽(部分配汽):高压部分共有四个调节阀,对应于四组喷嘴。喷嘴组与调节阀序号相对应,当Ⅰ、Ⅱ号调节阀阀杆开启到33.88mm时Ⅲ调节阀开启,当Ⅲ号调节阀阀杆开启到29.4mm时Ⅳ调节阀开启。节流配汽(全周配汽):高压部分共有四个调节阀根据控制系统的指令按相同的阀位开启,对应于四组喷嘴同时进汽。中压部分为全周进汽。中压联合汽阀内主汽阀和调节阀共用一个阀座,由各自独立的油动机分别控制。调节阀在流量30%以下时起调节作用,以维持再热器内必要的最低压力,流量大于30%时,调节阀一直保持全开,仅由高压调节阀调节负荷。(十)符合下列条件可发额定功率:1.新蒸汽压力:13.24±0.39Mpa。2.新蒸汽和再热蒸汽温度:535±5℃。3.冷却水温不超过33℃,冷却水量不小于额定值。4.加热器按规定投入。5.背压额定值:4.9Kpa(a)。三.数字电液控制系统(一)DEH数字电液控制系统操作说明1.汽轮机运行:(1)挂闸进入“自动控制”画面,点击“挂闸”按钮,指示灯显示红色,表示汽轮机处于挂闸状态。(2)阀门静态关系的整定(此项由热工专业负责)。阀门静态关系的整定可分单、双号阀一起进行也可单个阀门进行。①机组启动前进行伺服系统静态关系整定,必须满足下列条件:汽机已挂闸;所有阀门关。注意:主汽阀前不允许有蒸汽,否则在作阀门校验时,当机组转速大于100r/min时,DEH将自动打闸;同时保证LVDT行程在其线性区内变化。②单号阀门的校验在“阀门静态试验”画面上点击“单号阀门校验允许”按钮,在弹出的窗口中点击“投入”按钮,画面上“单号阀门校验允许”按钮变为红色。选择CVI、CV3、ICVI、LCV“校验进行”按钮。试验结束后再次点击“单号阀门校验允许”按钮,在弹出的窗口中点击“切除”按钮,画面上“单号阀门校验允许”按钮变为绿色,校验完毕。③双号阀门的校验在OIS站“阀门静态试验”画面上点击“双号阀门校验允许”按钮,在弹出的窗口中点击“投入”按钮,画面上“双号阀门校验允许”按钮变为红色。选择CV2、CV4、ICV2“校验进行”按钮。试验结束后再次点击“双号阀门校验允许”在弹出的窗口中点击“切除”按钮,画面上“双号阀门校验允许”按钮变为绿色,校验完毕。2.点击“自动/手动”按钮,控制方式显示“自动”DEH处于操作员自动方式。3.在“自动控制”画面上,点击“汽机运行”按钮。高压主汽阀(MSV)、中压主汽阀(RSV)全开、低压调节阀(LCV)全开。(二)升速:1.设置速率:在“自动控制”画面上点击“速率”键,输入(50--800)r/min范围以内合适的升速率,回车。2.设置目标:在“自动控制”画面上点击“目标”键,输入预定的转速目标,回车。注:按钮输入值必须在规定范围以内,否则无效。3.冲转:点击“自动控制”画面的“进行/保持”按钮,将其置为“进行”状态。按钮变为红色。调速汽门逐渐开起,实际转速渐渐升高。机组开始冲转,逐渐向目标逼近。注意:当目标转速值在临界转速区内时,目标转速将自动改变成小于临界转速区的特定值。当给定转速正处于临界区时,若此时点击“保持”按钮无效,机组目标转速将自动改变成小于临界转速区的特定值。4.并网、升负荷:机组并网后自动带初负荷。5.单阀/顺序阀转换:在单阀/顺序阀转换期间,应投入负荷控制。由单阀方式转换为顺序阀方式时,在“自动控制”画面上点击“单阀/顺序阀”键,发出转换指令。切至顺序阀模式,切换时间约10分钟,转换结束后画面显示为“顺序阀”。由顺序阀方式转换为单阀方式时,同以上操作,切至单阀模式,切换时间约10分钟,转换结束后画面显示为“单阀”。第二篇汽轮机的保护、自动控制及试验一.汽轮机保护、保护定值及自动控制(一)汽轮机保护:本机组主保护设有超速保护、低真空保护、低油压保护、轴向位移保护、胀差保护、轴振保护、瓦振保护、油箱油位低保护、高缸排汽温度高保护、DEH故障保护、回油温度高保护、轴承温度高保护、发电机故障跳机保护、锅炉MFT动作跳机保护、EH油压低保护。(二)汽轮机保护定值表:序号保护名称定值保护动作结果主、再热蒸汽温度高540℃报警主、再热蒸汽温度低525℃报警主蒸气压力高13.7MPa报警调节级压力高(a)10.96MPa报警高压缸排汽压力高(a)2.97MPa报警低压缸排汽喷水滤网差压高0.02MPa报警工业抽汽压力高(a)1.324MPa报警主油泵出口压力低1.75MPa自启交流润滑油泵润滑油压低Ⅰ值0.08Mpa报警润滑油压低Ⅱ值0.07Mpa报警,自启交流润滑油泵润滑油压低Ⅲ值0.06Mpa跳机,自启直流润滑油泵润滑油压低Ⅳ值0.03Mpa盘车停止润滑油压高≥0.196Mpa溢油阀动作主油箱油位低640mm报警主油箱油位低590mm跳机主油箱油位高1020mm报警主油箱油温高38℃联停电加热器主油箱油温底27℃联启电加热器径向支持轴承温度高Ⅰ值105℃报警径向支持轴承温度高Ⅱ值115℃跳机工作推力轴承金属温度高定位推力轴承金属温度高100℃105℃报警工作推力轴承金属温度高定位推力轴承金属温度高110℃115℃手动停机轴承回油温度高65℃报警轴承回油温度高75℃跳机运行顶轴油泵入口油压低≤0.03Mpa报警、启动备用顶轴油泵顶轴油泵入口油压低<0.03Mpa报警、拒启顶轴油泵出口油压低≤7Mpa报警、联启备用顶轴油泵,盘车状态时,联停盘车顶轴油泵入口母管差压高0.05Mpa报警顶轴油泵出口母管差压高0.05Mpa报警润滑油压≥0.08Mpa允许启盘车顶轴油压≥11.2Mpa允许启盘车轴向位移大Ⅰ值0.6mm-1.05mm报警轴向位移大Ⅱ值1.2mm-1.65mm跳机转子偏心大于原始值0.03mm报警高压缸胀差大Ⅰ值+6mm、-3mm报警低压缸胀差大Ⅰ值+7mm、-6mm报警高压缸胀差大Ⅱ值+6.2mm、-3.2mm跳机低压缸胀差大Ⅱ值+8.5mm、-6.2mm跳机超速保护103%3090r/min调速汽门、抽汽逆止门、高排逆止门、工业抽汽逆止阀及供热快关阀关闭DEH超速110%3300r/min跳机机械超速110%~111%3300~3330r/min跳机轴振动大Ⅰ值127µm报警轴振动大Ⅱ值250µm跳机轴瓦振动大Ⅰ值50µm报警轴瓦振动大Ⅱ值80µm跳机真空低Ⅰ值73.9Kpa报警,自启备用泵真空低Ⅱ值69KPa跳机EH油压低Ⅰ值11.2Mp±0.2报警、自启备用泵EH油压低Ⅱ值7.8Mpa跳机DEH故障跳机EH油压高Ⅰ值16.2MPa报警EH油压高Ⅱ值17±0.2MPa报警、溢油阀动作EH油压低4.8MPa高压遮断电磁阀试验EH油压低9.6MPa高压遮断电磁阀试验EH油泵出口滤油器压差大0.55MPa报警EH回油母管压力高0.21MPa报警EH油箱油位高660mm报警EH油箱油位低Ⅰ值300mm报警,拒启EH油泵EH油箱油位低Ⅱ值200mm跳EH油泵EH油箱油温低≤18℃拒启EH油泵EH油箱油温低≤32℃自启电加热器EH油箱油温高≥37℃自停电加热器低压缸排汽温度高>80℃报警、喷水减温自投低压缸排汽温度低<65℃喷水减温自停高压缸排汽温度高Ⅰ值>380℃报警高压缸排汽温度高Ⅱ值>420℃跳机高压缸排汽止回阀前后疏水收集器液位高300mm报警高压缸排汽止回阀前后疏水收集器液位低100mm报警凝结泵入口滤网差压高0.03MPa报警冷油器入口冷却水滤网差压高0.02MPa报警润滑油回油滤网差压高0.02MPa报警轴封减温水滤网差压高0.02MPa报警、凝结器水位正常值570mm凝结器水位高Ⅰ值795mm报警凝结器水位高Ⅱ值1020mm报警凝结器水位低Ⅰ值320mm报警凝结器水位低Ⅱ值120mm报警凝结水压力低1.8MPa报警凝结水压力低1.3MPa报警,联启备用泵#1高加水位高Ⅰ值50mm报警#1高加水位高Ⅱ值200mm自开危急放水门,水位降至50mm自关危急放水门#1高加水位高Ⅲ值400mm高加解列,联承阀动作,抽汽逆止门、进汽电动门关闭,高加给水旁路电动阀开启。83.#1高加水位正常值0mm84.#1高加水位低Ⅰ值-50mm报警85.#1高加水位低Ⅱ值-100mm报警86.#2高加水位高Ⅰ值50mm报警87.#2高加水位高Ⅱ值200mm自开危急放水门,水位降至50mm自关危急放水门88.#2高加水位高Ⅲ值400mm高加解列,联承阀动作,抽汽逆止门、进汽电动门关闭,高加给水旁路电动阀开启。89.#2高加水位正常值0mm90.#2高加水位低Ⅰ值-50mm报警91.#2高加水位低Ⅱ值-100mm报警92凝汽器真空低40KPa快切低旁93三级减温滤网差压高0.02MPa报警#4、3、2低加水位正常值750mm#4、3、2低加水位高Ⅰ值900mm报警,相应低加事故放水自开。#4、3、2低加水位高Ⅱ值1050mm报警,相应低加解列,抽汽逆止门、进汽电动门关闭,凝结水旁路电动阀开启到位后,进出口门关闭。#4、3、2低加水位低Ⅰ值600mm报警#4、3、2低加水位低Ⅱ值450mm报警#1低加水位正常值330#1低加水位高Ⅰ值370报警#1低加水位高Ⅱ值410报警#1低加水位低Ⅰ值290报警#1低加水位低Ⅱ值250报警低压汽封蒸汽温度低<120℃报警低压汽封蒸汽温度高>170℃报警除氧器水位高Ⅰ值2600mm报警除氧器水位高Ⅱ值2700mm联开溢流阀除氧器水位高Ⅲ值2850mm联关三抽至除氧器逆止门及电动门除氧器水位正常值2500mm除氧器水位低Ⅰ值2300mm2100mm报警除氧器水位低Ⅱ值800mm联停给水泵给水泵出口母管压力低10MPa报警给水泵进口压力低Ⅰ值≤1.4MPa延时30s给水泵报警给水泵进口压力低Ⅱ值≤1.25MPa延时30s给水泵跳闸给水泵入口滤网压差大0.03MPa报警给水泵转速监测反转报警给水泵液力偶合器轴承温度高Ⅰ值90℃报警Ⅰ给水泵液力偶合器轴承温度高Ⅱ值95℃报警Ⅱ、跳给水泵前置泵径向轴承温度高Ⅰ值75℃报警Ⅰ前置泵径向轴承温度高Ⅱ值90℃报警Ⅱ、跳给水泵前置泵推力轴承温度高Ⅰ值75℃报警Ⅰ前置泵推力轴承温度高Ⅱ值90℃报警Ⅱ、跳给水泵给水泵径向轴承温度高Ⅰ值75℃报警Ⅰ给水泵径向轴承温度高Ⅱ值90℃报警Ⅱ、跳给水泵电机轴承温度高Ⅰ值80℃报警Ⅰ电机轴承温度高Ⅱ值90℃报警Ⅱ、跳给水泵给水泵推力轴承温度高Ⅰ值80℃报警Ⅰ给水泵推力轴承温度高Ⅱ值95℃报警Ⅱ、跳给水泵给水泵润滑油压高≥0.25MPa自停给水泵辅助油泵给水泵润滑油压低Ⅰ值≤0.10MPa报警;自启动辅助油泵给水泵润滑油压低Ⅱ值≤0.08MPa给水泵拒启、联停给水泵给水泵润滑油压正常0.15MPa允许启泵给水泵润滑油滤网压差大0.06MPa报警给水泵流量<150t/h再循环阀10s未开联停给水泵给水泵流量<150t/h再循环阀自动打开给水泵流量>380t/h再循环阀自动关闭给水泵工作油冷油器入口油温高Ⅰ值110℃报警Ⅰ给水泵工作油冷油器入口油温高Ⅱ值130℃报警Ⅱ、跳给水泵给水泵工作油冷油器出口油温高Ⅰ值60℃报警Ⅰ给水泵工作油冷油器出口油温高Ⅱ值70℃报警Ⅱ、跳给水泵给水泵润滑油冷油器入口油温高Ⅰ值75℃报警Ⅰ给水泵润滑油冷油器入口油温高Ⅱ值80℃报警Ⅱ、跳给水泵给水泵润滑油冷油器出口油温高Ⅰ值55℃报警Ⅰ给水泵润滑油冷油器出口油温高Ⅱ值65℃报警Ⅱ、跳给水泵给水泵密封水差压高0.03MPa报警给水泵电机定子温度高Ⅰ值100℃报警给水泵电机定子温度高Ⅱ值130℃跳给水泵循环水压力低0.085MPa报警、自启备用泵循环泵电机静子温度高Ⅰ值100℃报警循环泵电机静子温度高Ⅱ值130℃跳循环泵循环泵电机上轴承温度高Ⅰ值80℃报警循环泵电机上轴承温度高Ⅱ值90℃跳循环泵低压缸轴封温度高170℃报警低压缸轴封温度低120℃报警轴封供汽母管压力低0.12MPa(a)报警轴封供汽母管压力高0.13MPa(a)溢流站调节阀自动打开轴封供汽母管压力高0.25MPa(a)报警轴封供汽母管安全阀整定压力0.3MPa(a)工业水泵母管压力低0.25MPa报警,联启备用泵凝结水流量高326t/h再循环联关凝结水流量低108t/h再循环联开二.汽轮机设备联锁保护(一)顶轴油系统:序号内容1顶轴油泵入口油压>0.03MPa,且无运行信号及无事故跳闸信号,启允许2运行泵跳闸,备用泵联启3汽机转速降至1500rpm,且油泵入口油压>0.03MPa,先联甲泵,若失败延时5秒联乙泵4一台泵运行、母管压力<7MPa、延时5秒,备用泵联启,联启后延时2秒,停原运行泵5汽机转速升至1200rpm联停顶轴油泵6交流润滑油泵停运联停顶轴油泵(二)汽轮机润滑油系统:序号内容1交流油泵1.1主油泵出口油压≤1.7Mpa且投备报警,联启交流油泵1.2转速<2850r/min且投备,报警,联启交流油泵1.3润滑油压<0.07MPa且投备报警,联启交流油泵1.4转速>2850r/min且润滑油母管压力正常,允许手动停止。2直流油泵2.1润滑油压<0.06MPa且投备,跳机,联启直流油泵2.2交流润滑油泵跳闸联启直流油泵(三)排烟风机、盘车:序号内容1主油箱排烟风机启停逻辑1.1运行风机事故跳闸,报警,备用风机联启2盘车启动条件2.1润滑油压正常(≥0.08MPa)2.2顶轴油油压正常(≥7MPa)2.3汽轮机转速≤2r/min2.4盘车齿轮啮合到位2.5盘车无事故掉闸信号3润滑油压小于0.03MPa,盘车电机跳闸,报警(四)真空系统:序号内容1真空泵入口阀关闭允许启动2运行泵跳闸,备用泵报警、联启3一台泵运行且凝汽器真空<-74Kpa,联启备用泵4真空泵停指令发出入口阀联关5分离器水位高(250mm)联关补水电磁阀6分离器水位低(150mm)联开补水电磁阀(五)凝结水系统:序号内容1允许启泵条件1.1凝结泵出口门全关1.2凝汽器水位不低于570mm1.3再循环全打开1.4无温度保护信号发出2凝结泵启动,联开出口门3凝结泵推力轴承温度>80报警,>90℃跳闸4凝结水泵停止指令发出泵停止、出口门联关5运行泵跳闸、联启备用泵联启6投入凝结泵联锁,出口门联开7凝结泵出口压力低于1.3MPa、联启备用泵(六)给水泵:序号内容1给水泵辅助润滑油泵1.2给水泵联锁投入且未运行辅助润滑油泵启动1.3给水泵停运辅助润滑油泵启动1.4给水泵润滑油压力≤0.1MPa辅助润滑油泵启动1.5给水泵跳闸辅助润滑油泵启动1.6给水泵运行且润滑油压力≥0.25MP;延时5秒辅助润滑油泵停止1.7润滑油滤网压差≥60kpa报警2给水再循环阀2.1给水泵投备用给水再循环阀开启2.2给水泵运行,且流量≤150t/h给水再循环阀开启2.3给水泵运行,且流量≥380t/h给水再循环阀关闭3给水泵启动允许条件3.1除氧器水位正常(高于低Ⅰ值)3.2无泵跳闸条件3.3前置泵入口门开,出口一次门、二次门任意一个门在关位3.4再循环阀全开,勺管全关(开度小于3%)3.5润滑油母管压力正常,(压力≥0.15MP)密封水压差正常(>35kPa)3.6液偶轴承温度正常3.7电动机定子绕组温度正常3.8电动机轴承温度正常3.9主泵径向轴承温度正常3.10主泵推力轴承温度正常3.11润滑油冷油器出口油温正常3.12工作油冷油器进出口油温正常3.13无保护报警信号3.14前置泵径向轴承温度正常3.15前置泵推力轴承温度正常3.16给水泵投备,再循环门联开、出口一、二次门联开、入口门联开3.17运行泵跳闸,联启备用泵3.18运行泵跳闸,联关出口门(七)除氧器:序号内容1主汽门全开且除氧器水位不高Ⅱ值,三抽至除氧器电动门允许开启2除氧器水位高Ⅲ值,3抽至除氧器逆止门、电动门自动关闭3水位高于Ⅱ值,溢流电动门自动开启4水位不高于Ⅰ值,除氧器溢流电动门自动关闭5手动启/停3段抽汽至除氧器逆止门6汽机挂闸且水位不高Ⅱ、高Ⅲ,3段抽汽至除氧器逆止门开允许7汽机跳闸,三抽至除氧器逆止门、电动门自动关闭,管道疏水自动打开。8高Ⅲ值、高Ⅱ值、高Ⅰ值、低Ⅰ值、低Ⅱ值报警9除氧器压力高至0.9MPa,辅汽至除氧器调整门超驰关闭10除氧器水位低Ⅱ值,跳给水泵(八)高压加热器:序号内容1#1、#2高加水位高Ⅰ值报警2#1、#2高加水位高Ⅱ值,对应事故放水门自动开启3#1、#2高加水位高Ⅰ值消失,对应事故放水门自动联关4下列任何一个条件满足,高加解列4.1任何一个高加水位高Ⅲ值,高Ⅱ值同时存在.4.2汽机跳闸4.3手动“高加解列”手操器5高加解列,1、2段抽汽逆止阀、电动门联关,旁路阀联开水走旁路,高加入口阀、出口阀联关,疏水联开6凝结水至高加联程阀压力<0.7MPa低报警7凝结水至高加联程阀压力>1.0MPa高报警(九)低压加热器:序号内容1水位高Ⅰ、高Ⅱ、低Ⅰ、低Ⅱ报警2任意一个低加水位高Ⅰ值,联开对应的事故放水门3任意一个低加水位不高正常值,联关对应的事故放水门4任意一个低加水位高Ⅱ值,联锁关闭对应抽汽逆止门,电动门,同时水侧解列;解列低加水侧的顺序为:先将低加旁路门开启,旁路门全开后,再关闭低加的出/入口门5任意一个低加不高Ⅰ值,对应抽汽逆止门开允许6逆止门关闭后,相应的疏水门开启(十)旁路系统:序号内容1高旁出口蒸汽温度大于316℃,联锁开关投入时,高旁减压阀关闭2高旁减压阀阀位小于3%,减温水调门关闭3低压缸排气温度大于80℃,或凝结器真空低于40kpa,低旁减压阀关闭4低旁减压阀阀位小于3%,减温水调门关闭(十一)汽机疏水系统:序号内容1汽轮机跳闸或发电机跳闸所有疏水自动开启2抽汽逆止阀关到位,阀前疏水自动开启3疏水阀门投自动,当汽机负荷≥10%,延时30s,高压段疏水联关;当汽机负荷≤10%,延时30s,高压段疏水联开。4疏水阀门投自动,当汽机负荷≥20%,延时30s,中压段疏水联关;当汽机负荷≤20%,延时30s,中压段疏水联开。5疏水阀门投自动,当汽机负荷≥30%,延时30s,低压段疏水联关;当汽机负荷≤30%,延时30s,低压段疏水联开。(十二)循环水系统:序号内容1循环泵启动允许条件(无论顺控启动还是手动启动)1.1循环泵无跳闸信号1.2无电机线圈温度报警信号<100℃1.3无保护报警信号1.4无电机轴承温度报警信号<80℃24个前池水位低(小于6阶梯)报警3蝶阀操作方式置联动位,点击开阀按钮,当阀开启15°信号反馈回来时联启循环泵4蝶阀操作方式置联动位,点击关阀按钮,当阀关闭至75°信号反馈回来时联停循环泵5循环水母管压力低于0.085Mpa报警并联备用泵6投入联锁按钮时,当运行泵跳闸,备用泵自动联启,同时该泵的出口门也自动联开7当运行泵跳闸联锁启动备用泵时,如果备用泵联启后5秒钟内出口门全关反馈不消失,备用泵跳闸。8当其中一台循环泵运行,在联锁投入的情况下,如手动启动另一台泵,直接点启泵按钮,泵和出口门同时动作(十三)循环水升压水泵序号内容1运行泵跳闸,备用泵联启2出口母管压力低至0.2Mpa,联启备用泵(十四)抽汽逆止门序号内容1满足以下所有条件,相应抽汽逆止阀允许开启1.1自动主汽门全开1.2#1、#2高加无水位高Ⅰ值,除氧器无水位高Ⅱ值、各低加无水位高Ⅰ值2满足以下任一条件,相应抽汽逆止阀关闭、联关电动门2.1汽机跳闸2.2主汽门关闭2.3OPC动作2.4其对应的加热器水位高Ⅲ值2.5发电机跳闸3满足以下任一条件,供热抽汽逆止门与电动门关闭3.1汽机跳闸3.2主汽门关闭3.3OPC动作3.4发电机跳闸(十五)高排逆止阀序号内容1手动开启/关闭2汽机跳闸自动关闭3发电机跳闸自动关闭4OPC动作自动关闭(十六)轴加风机序号内容1远方启动、停止轴加风机2风机启动,入口门开启3风机停止,入口门关闭4运行风机跳闸,备用风机启动(十七)低压缸喷水序号内容2低缸左侧排汽温度>80℃,喷水调节门自动开启3低缸右侧排汽温度>80℃,喷水调节门自动开启6低压排汽缸<65℃,联关调节门自动关闭(十八)工业水系统序号内容1工业泵启动指令发出、出口门联开2停止指令发出、出口门联关3泵启动15秒,出口门全关信号不消失报警,跳泵4运行泵跳闸,报警、备用泵联启5出口母管压力低0.25MPa,报警,备用泵联启6定压水箱水位低600mm报警7定压水箱水位高1300mm报警8定压水箱水位1500mm联关补水电动门三.汽机设备各保护试验(一)超速试验:1.在下列情况下汽轮机应做超速试验: (1)机组大修后首次启动。(2)该保护回路或危急保安器调整检修后。(3)甩负荷试验前。(4)停机一个月后再启动。(5)机组连续运行2000小时。2.超速试验的试验条件:(1)机组冷态启动带25%额定负荷运行3~4小时后。(2)各转速表及有关信号指示正常。(3)DEH、ETS系统工作正常,控制方式在“自动”方式下。(4)机组振动、轴向位移、胀差值正常。(5)各轴承温度、轴封压力和温度正常。(6)润滑油泵运行正常。(7)试验时无其它试验。(8)做机械超速试验前禁止做“喷油试验”,以免影响保安器动作准确性。(9)超速试验应有相关领导及技术人员参加,在值长主持下进行。3.超速试验前的准备:(1)机组运行正常,无异常现象。(2)减负荷至零,机组解列,维持3000r/min。(3)远方、就地脱扣试验合格,调速系统动作正常。检查各主汽门、调门、旋转隔板、工业抽汽逆止阀及供热快关阀、各段抽汽逆止门及高排逆止门动作迅速,关闭严密。(4)汽轮机重新挂闸,维持机组3000r/min。(5)关闭各段抽汽逆止门及高低加热器进汽电动门。4.103%OPC试验:(1)在超速试验窗口,将超速试验开关置“电气超速试验”位,DEH将自动屏蔽OPC试验动作值。(2)设置目标转速3100r/min,升速率50r/min。单击“进行”按钮。(3)观察转速上升至3090r/min时,将超速试验开关“正常位”,OPC超速保护动作,在超速试验窗口自动记录OPC超速动作转速。(4)观察高、中压调门、抽汽逆止门、工业抽汽逆止阀及供热快关阀自关闭,转速应下降。(5)转速下降至3000r/min以下,观察高、中压调门自开启,维持3000r/min运行。(6)注意:因我厂无专用的OPC试验窗口,做OPC保护试验时,须将超速试验开关置“电气超速试验”位,(只有在超速试验窗口方可输入大于3060r/min的转速范围)但DEH将自动屏蔽OPC试验动作值。转速上升至3090r/min时,须将超速试验开关置“正常位”,DEH方可解除OPC保护试验屏蔽,此时OPC保护方可动作,否则OPC保护不动作。5.DEH110%电超速试验:(1)在TSI保护柜退出“超速保护”(2)在超速试验窗口,将超速试验开关置“电气超速试验”位(DEH将自动屏蔽OPC试验)。(3)在超速试验窗口,设置目标转速3330r/min,速率300r/min,点击“进行”键。监视振动、差胀、轴向位移、各轴承温度的变化正常。(4)观察机组转速上升情况,转速上升至3300r/min时,DEH电超速保护动作(此时动作原因为DEH110%电超速试验硬接线功能使其动作),在超速试验窗口自动记录超速动作转速。(5)汽机跳闸,检查高、中压主汽门,调门、抽汽逆止门、高排逆止门、工业抽汽逆止阀及供热快关阀自动关闭,转速下降。(6)在超速试验窗口将超速试验开关置“正常”位。(7)转速降至3000r/min以下时,汽轮机重新挂闸,维持机组3000r/min。(8)试验中若机组转速超过3300r/min,110%超速保护未动,应立即就地或远方手动停机。(9)注意:试验过程中如机械超速试验动作值低于电超速3300r/min动作值,做电超速时可由热工人员将隔离电磁阀4YV带电,动作结果为安全油口被堵住,这样虽然转速上升至飞环动作值,飞环动作,但因安全油口被堵住,安全油不泄走,机组仍可继续升速至电超速动作值。6.TSI110%电超速试验:(1)热工人员拆除DEH110%电超速试验硬接线,在TSI保护柜投入“超速保护”。(2)在超速试验窗口,将超速试验开关置“电气超速试验”位(DEH将自动屏蔽OPC试验)。(3)在超速试验窗口,设置目标转速3330r/min,速率300r/min,点击“进行”键。监视振动、差胀、轴向位移、各轴承温度的变化正常。(4)观察机组转速上升情况,转速上升至3300r/min时,DEH电超速保护动作,在超速试验窗口自动记录超速动作转速。(5)汽机跳闸,检查高、中压主汽门,调门、抽汽逆止门、高排逆止门、工业抽汽逆止阀及供热快关阀自动关闭,转速下降。(6)在超速试验窗口将超速试验开关置“正常”位。(7)转速降至3000r/min以下时,汽轮机重新挂闸,维持机组3000r/min。试验中若机组转速超过3300r/min,110%超速保护未动,应立即就地或远方手动停机。7.机械超速试验:(1)热工人员在工程师站拆除DEH110%电超速试验硬接线,在TSI保护柜退出“超速保护”(2)在超速试验窗口将超速试验开关置“机械超速试验”位。(3)在超速试验窗口,将目标值设为3360r/min,升速率设置为300r/min。点击“进行”键。监视振动、差胀、轴向位移、各轴承温度的变化。(4)转速升至3300~3330r/min时,危急遮断器应动作,记录危急保安器动作转速。(5)检查机组主汽门、调门、旋转隔板、抽汽逆止门、高排逆止门、工业抽汽逆止阀及供热快关阀关闭严密,转速应下降。(6)在超速试验窗口将超速试验开关置“正常”位。(7)当转速降至3000r/min以下时,将超速保护复位,机组重新挂闸,维持机组3000r/min。(8)按上述步骤再进行一次机械超速试验,记录动作转速,两次动作转速差应不大于0.6%额定转速。(9)若机组转速超过3360r/min时,危急保安器未动作,应手动停机。(10)停止润滑油泵运行。(11)试验完毕机组恢复正常,做好记录。(二)注油试验:1.试验条件:(1)汽轮机连续运行2000小时后。(2)机组大修后第一次启动(3)超速试验前(4)发电机在解列状态,转速维持3000r/min。(5)润滑油泵试验良好,投入联锁开关。(6)DEH处于自动状态,无其它试验。2.试验步骤:(1)将试验开关置“试验”位。(2)在DEH上进入“喷油试验”窗口,点击“投入”。此时遮断隔离阀组的隔离控制阀4YV带电,高压保安油的排油被截断,遮断隔离组上设置的行程开关ZS4的常开触点断开、ZS5的常开触点闭合,并对外发讯,DEH检测到该信号后,使复位试验阀组的喷油电磁阀2YV带电,压力油被注入危急遮断器飞环腔室,飞环被击出,打击危急遮断装置的撑钩,使危急遮断装置的撑钩脱扣。(3)危急遮断电指示器发出飞环压出信号。DEH检测到上述信号使复位试验阀组的喷油电磁阀2YV失电、复位电磁阀1YV带电,使危急遮断装置的撑钩复位。在检测到机械遮断机构上设置的行程开关ZS1的常开触点闭合、ZS2的常开触点断开的信号后,遮断隔离阀组隔离控制阀4YV失电。(4)将试验开关置“正常”位。(三)轴向位移保护试验(试验热工回路):1.下列情况应进行轴向位移保护试验:(1)机组大修后首次启动(2)轴向位移保护拆装调整后(3)运行中轴向位移保护发生异常时2.试验条件:(1)机组各部正常,DEH系统运行正常。(2)ETS通电,无报警信号。(3)自动主汽门前的压力为零。(4)开启高中压主汽门、调门、抽汽逆止门、高排逆止门。3.试验步骤:(1)联系热控人员短接一只轴向位移监视器+0.6mm接点,报警信号发出,短接+1.2mm接点,危急信号发出,遮断保护不动作。(2)短接另一只轴向位移监视器+0.6mm接点,报警信号发出,短接+1.2mm接点,危急信号发出,遮断保护动作。(3)检查高中压主汽门、调门、抽汽逆止门、高排逆止门关闭。(4)用同样方法试验非工作面轴向位移(-1.05mm报警、-1.65mm跳机),(5)试验结束,恢复正常。(四)机组胀差保护试验(试验热工回路):1.下列情况应进行机组胀差保护试验:(1)机组大修后首次启动(2)轴向位移保护拆装调整后(3)运行中轴向位移保护发生异常时2.试验条件:(1)机组各部正常,DEH系统运行正常。(2)ETS通电,无报警信号。(3)自动主汽门前的压力为零。(4)开启高中主汽门、调门、抽汽逆止门、高排逆止门。3.试验步骤:(1)联系热控人员短接一只高中压缸胀差回路+6mm接点,报警信号发出,短接+6.2mm接点,危急信号发出,遮断保护不动作。(2)短接另一只高中压缸胀差回路+6mm接点,报警信号发出,短接+6.2mm接点,危急信号发出,遮断保护动作。(3)检查自动主汽门、调门、抽汽逆止门、高排逆止门关闭。(4)用同样方法试验负胀差保护。(5)按上述方法试验低压缸胀差保护。(6)试验完毕恢复正常。(五)汽机低油压保护试验:1.试验应在锅炉点火前进行。2.机组各部正常,交、直流油泵、顶轴油泵在备用状态,DEH系统正常。3.投入润滑油泵“联锁”,交流润滑油泵应自启动,运行正常。4.启动顶轴油泵,油压正常后,投入盘车装置,检查盘车运行正常。5.在低油压保护试验盘上按下“直流润滑油泵泄油电磁阀”按钮,直流润滑油泵联启,检查其出口油压正常。6.手动停止交流润滑油泵。7.在低油压保护试验盘上按下“交流润滑油泵泄油电磁阀”按钮,交流润滑油泵联启,检查其出口油压正常,润滑油母管油压正常。8.手动停止直流润滑油泵。9.试验完毕恢复正常。(六)低真空保护试验:1.试验应在锅炉点火之前进行,高中压主汽门前压力为零,电动主汽门及其旁路门关闭,试验不能与锅炉水压试验同时进行。2.DEH系统运行正常,ETS通电,无跳机报警信号。3.机组挂闸,自动主汽门、调门、旋转隔板、工业抽汽逆止阀及供热快关阀、抽汽逆止门、高排逆止门开启。4.投入低真空保护,机组跳闸。检查自动主汽门、调门、旋转隔板、工业抽汽逆止阀及供热快关阀、抽汽逆止门、高排逆止门关闭。5.试验完毕恢复正常。(七)自动主汽门及调节汽门的严密性试验:1.试验条件:(1)机组在3000r/min稳定运行,主汽参数为额定值,凝汽器真空正常。(2)润滑油泵运行。(3)高低压旁路系统运行正常。(4)发电机油开关在断开位置。(5)无其它试验。(6)试验开关在“试验”位。(7)自动控制方式运行2.自动主汽门严密性试验方法:(1)在DEH画面中,打开“阀门严密性试验”画面,点击试验开关置“试验”位,点击自动/手动开关置“自动”位。(2)点击“高中主试验”按钮则高中压主汽门关闭,控制方式由“自动”切到“手动”位。(3)DEH根据有关参数计数出“可接受转速”,在该画面上有转速趋势图,操作员可根据转速趋势图上记录的转子惰走时间判定主汽门的严密性。(4)机组转速下降到1000r/min以下时为合格。当主蒸汽压力在50%~100%额定压力区间,转速下降到合格的数值可按下式修正。式中:p——试验时的蒸汽压力。p0——主蒸汽额定压力。3.调速汽门严密性试验方法:(1)调速汽门严密性试验一般是在自动主汽门试验合格后紧接着连续进行。(2)在DEH画面中,打开“阀门严密性试验”画面,点击试验开关置“试验”位,点击自动/手动开关置“自动”位。(3)点击“高调中调试验”按钮则高中压调门关闭,控制方式由“自动”切到“手动”位。(4)DEH根据有关参数计数出“可接受转速”,在该画面上有转速趋势图,操作员可根据转速趋势图上记录的转子惰走时间判定调速汽门严密性。(5)机组转速下降到1000r/min以下时为合格。当主蒸汽压力在50%~100%额定压力区间,转速下降到合格的数值可按下式修正。(6)试验完毕后打闸,如需作其他试验重新挂闸。(八)自动主汽门、调门活动试验:1.试验时的允许条件:(1)发电机已并网。(2)CCS控制切除。(3)所有主汽阀全开。(4)试验开关置“试验”位。(5)自动控制方式运行。(6)负荷75~140MW,单阀方式运行。2.试验步骤:(1)在DEH上进入“阀门活动试验”画面,点击“试验开关”置“试验”位,选择相应的高压、中压主汽门或相应的高压、中压调速汽门的操作按钮,进行试验。(2)选中的主汽门或调速汽门开始关闭,到位后重新打开。(3)试验完毕后恢复正常。(4)在试验期间如遇控制装置切手动时,应立即终止试验。(九)高压遮断电磁阀试验:在DEH画面上进入“遮断电磁阀试验”投入“高压遮断电磁阀试验”并选择5YV、6YV、7YV、8YV电磁阀试验,画面上相应的电磁阀位置变为红色,试验完毕后显示成功或失败。(十)真空严密性试验:1.机组负荷稳定在额定负荷的80~100%。2.备用真空泵试验正常。3.断开真空泵联锁开关,停止运行真空泵,关闭运行真空泵入口门.4.停泵后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真空、排汽温度,共记录8分钟。5.8分钟后启动真空泵,入口门联开。6.试验结束,真空恢复正常后投入真空泵联锁开关,汇报值长。7.选则后5分钟真空下降值总和作为分析的依据,并取其平均值。8.试验结果:≤0.3KPa合格。9.试验时如真空下降速度大于0.67KPa/min应立即停止试验。10.试验过程中真空低于75Kpa立即停止试验恢复运行。(十一)除氧器水位保护试验:1.试验条件:(1)除氧器水位正常,水质合格。(2)系统调整门、电动门送电。(3)投入除氧器水位保护。(4)凝结水泵在运行状态。(5)关闭除氧器进汽门、除氧器再沸腾门、高加疏水至除氧器门、汽封溢汽至除氧器门、辅汽联箱至除氧器门、连排扩容器至除氧器进汽门。(6)开启三抽至除氧器电动门。(7)解除除氧器水位低Ⅱ值联跳给水泵联锁。2.试验步骤:(1)逐渐提高除氧器水位至2600mm,水位高Ⅰ值信号报警。(2)投入除氧器溢流门自动,缓慢将除氧器水位升至高Ⅱ值2700mm,溢流电动门自动打开。(3)停止上水,开启除氧器底部放水门,水位降至2600mm以下时,溢流电动门自动关闭。(4)关闭底部放水门,解除溢流电动门自动。(5)缓慢将水位升至高Ⅲ值2850mm,三抽至除氧器电动门应关闭。(6)开启低部放水门,除氧器水位降至2300mm时,水位低Ⅰ值信号报警。(7)当除氧器水位降至800mm时,水位低Ⅱ值信号报警。(8)试验完毕,恢复正常。(十二)水泵联锁试验:1.单泵试验良好。2.启动一台泵运行,开启出口门,系统运行正常,投入备用泵“联锁”。3.停运行泵或按事故停泵按钮,运行泵跳闸,备用泵应联动,备用泵出口门联动开启。4.复位开关,用同样方法试验另一台泵。5.操作完毕恢复正常。6.水泵静态联锁试验条件:(1)检查各部完整良好。(2)断开动力电源,将小车开关拖至“试验”位置,送上操作电源。(3)出口电动门送电,开关正常。(十三)凝结水泵低水压联动试验:1.单泵试验良好。2.启动一台泵运行,开启出口门,凝结水系统运行正常,投入低水压保护,投入备用泵“联锁”。3.热控人员短接低水压保护开关,备用泵应联动。4.复位开关,同样方法试验另一台泵。5.试验完毕恢复正常。(十四)真空泵联动试验:1.启动一台真空泵,入口蝶阀自动开启。2.投入备用泵联锁开关。3.由热控人员发运行真空泵“入口真空低74Kpa”或按运行泵事故按钮,备用真空泵自启动。4.停运真空泵,入口蝶阀自动关闭。(十五)#2低加水位联动疏水泵试验:1.疏水泵具备启动条件。2.#2低加水位正常。3.启动一台疏水泵。4.投入备用泵联锁开关。5.由热工短接#2低加水位高I值接点,备用疏水泵应联动。6.由热工短接#2低加水位正常值接点,备用疏水泵应自停7.复位各操作开关。8.用同样方法做另一台泵的联动试验。(十六)给水泵低水压联动试验:1.启动辅助油泵。2.启动一台给水泵运行,投入给水泵联锁。3.由热控人员短接低水压10Mpa接点,备用给水泵组应联动。4.复位开关,用同样方法试验另一台给水泵。5.试验完毕,恢复正常。(十七)给水泵润滑油压低保护试验:1.启动辅助油泵。2.由热控人员短接润滑油压0.25Mpa接点,辅助油泵自停。3.当油压降至0.1Mpa,辅助油泵自启动。4.当油压降至0.08Mpa,给水泵掉闸信号发出。5.试验完毕,恢复正常。(十八)顶轴油泵入口低油压联动试验:1.顶轴油泵具备启动条件。2.交流润滑油泵运行,油压正常。3.启动一台顶轴油泵,检查运行指示灯亮,投入低油压联锁开关。4.热控人员短接出口压力7Mpa测点,备用泵应联动。5.逐渐关闭运行泵入口门,入口压力至0.03MPa,运行顶轴油泵自动掉闸。6.复位操作开关,用同样方法试验另一台泵。(十九)盘车装置低油压联动试验:1.盘车装置空负荷试验良好。2.启动交流润滑油泵及顶轴油泵,检查润滑油系统、顶轴油系统正常。3.投入盘车装置,检查运行正常。4.热工人员分别短接各轴承的顶轴油压低掉闸接点,盘车装置应自停。5.重新投入盘车,热工人员短接润滑油压低0.03MPa接点,盘车应自停。6.试验结束,恢复正常。(二十)高加保护试验:1.检查给水泵在停止状态、高加汽、水侧压力为零。2.压缩空气压力大于0.6MPa。3.高加保护信号、高加危急放水电动门及#1、2高加进汽门送电。4.开启#1、2高加进汽电动门及一、二抽汽逆止门。5.投入高加保护。6.热工人员短接高加水位低Ⅰ值信号,声光报警。7.热工人员短接高加水位高Ⅱ值信号,声光报警,危急放水门自动打开。8.热工人员短接高加水位高Ⅲ值信号,声光报警,高加保护动作。高加给水联成阀动作。电动旁路门迅速开启,高加电动出入口门迅速关闭,联动关闭#1、2高加进汽门及一、二段抽汽逆止门。9.试验完毕,恢复正常。第三篇汽轮机的启动一.启动前的检查与准备(一)汽轮机组在下列情况下禁止启动:1.危急保安器动作不正常,高中压自动主汽门、调节汽门、高排及各抽汽逆止门、旋转隔板卡涩或关闭不严密。2.汽轮发电机组转动部分有明显的金属摩擦声,盘车电流明显增大或大幅度摆动。3.调速系统不能维持汽轮机空负荷运行,或机组甩负荷后不能维持转速在危急保安器动作转速以下。4.主轴晃动值大于0.07mm。(转子温度均匀状态下允许的原始晃动值不大于0.05mm)5.交直流油泵,顶轴油泵及盘车装置失常。6.抗燃油及润滑油油质不合格,主油箱油位在最低报警油位640mm以下,EH油箱油位在300mm以下。7.主要仪表(轴向位移、相对膨胀、振动、转速表及重要金属温度表,主、再热蒸汽压力和温度表等)失灵。8.高、中压缸上、下温差大:内缸大于35℃,外缸大于50℃。9.高、低压转子的胀差超过规定的数值。高压:+6mm、-3mm,低压:+7mm、-6mm。10.调节保安系统静态试验不合格。11.汽轮机主要保护不能正常投入,或主要保护动作值不符合规定。12.DEH、ETS、DCS、TSI及主要控制系统不正常。(二)启动前的检查与准备:1.主值接到值长的启机命令后,通知值班人员。确认检修工作结束,工作票收回。如果大小修后启动,应了解机组大、小修情况及设备变更和缺陷消除情况。2.准备好所需启动工具、仪表、记录本、操作票等。3.对机组进行全面检查,设备、系统完好,仪表齐全,现场清洁,照明充足,保温良好。4.确认DCS及DEH工作正常,OIS显示与实际状态、表计显示相符。5.检查各保护开关在解除位置,联系热工将各仪表、保护及信号电源送电。6.检查各动力设备联锁在“解除”位置,联系电气测绝缘合格并送电;各电动门送电并试验良好,开关正常。7.联系化学准备充足除盐水,机组启动前向凝汽器补水至正常水位。8.辅助设备完好,具备启动条件。9.检查油系统及油箱油位正常。10.检查各阀门位置正确。11.轴承进油温度不低于35℃。12.EH油油温不低于20℃。13.仪用压缩空气压力大于0.6MPa。14.检查各辅助油泵工作正常。15.确认旋转隔板在全开位置。16.按规定进行调节、保安系统静态试验,要求动作平稳、灵活、无卡涩、或摆动现象。(三)机组启动前的试验:1.机组大修后,应进行以下试验:(1)汽轮机ETS试验:①润滑油压低保护试验。②EH油压低保护试验。③低真空保护试验。④轴向位移保护试验。⑤胀差保护试验。⑥轴振大保护试验。⑦超速保护试验(0PC超速、机械超速)。⑧紧急停机保护试验。⑨机组大联锁保护试验。⑩轴承温度高保护试验。⑪主燃料跳闸保护试验。⑫瓦振大保护试验。⑬回油温度高保护试验。⑭DEH故障保护试验。⑮油箱油位低保护试验。⑯高排温度高保护试验。(2)DEH控制系统试验。①喷油试验。②DEH电超速试验。③阀门严密性试验。④阀门活动试验。⑤阀门静态关系整定试验。⑥高压遮断电磁阀试验。(3)各转动设备联锁保护试验。(4)高、低压加热器、除氧器水位保护试验。(5)各气动门、电动门、调整门开关试验。(6)各段抽汽逆止门、高排逆止门保护试验。(7)真空严密性试验。(8)工业抽汽旋转隔板活动试验和减温水保护试验。(投入供热时)2.机组小修后,应进行以下试验:(1)各转动设备联锁保护试验。(2)润滑油压低保护试验。(3)高、低压加热器、除氧器水位保护试验。(4)各气动门、电动门、调整门开关试验。(5)低真空保护试验。(6)真空严密性试验。(7)各级抽汽逆止门高排逆止门保护试验。3.机组正常启动前应做以下试验:(1)润滑油压低保护试验。(2)各级抽汽逆止门、高排逆止门保护试验。(3)高加水位保护试验。二.汽轮机组冷态滑参数启动1.锅炉点火前操作:(1)投入工业水系统。(2)投入循环水系统。(3)投入凝结水系统。(4)投入给水除氧系统,根据锅炉要求向锅炉供水。(5)启动一台排烟风机,开启入口门。(6)启动交流润滑油泵,维持润滑油压0.1±0.02MPa,全面检查油系统无泄漏。机组启动前先启动交流润滑油泵,对系统进行油循环,排出系统中的空气,同时观察各轴承回油的流动和温升情况。(7)投入润滑油低油压保护。(8)启动一台顶轴油泵,检查汽轮机各轴承顶轴油压正常。顶轴油泵及油管路系统启动前进行油循环,放净滤油器及顶轴油泵内空气。首次启动应进行顶起试验,并记录顶起油压和顶起高度。(9)启动盘车装置,检查盘车电流正常,内部声音正常,机组内无金属摩擦声。(10)投入辅助蒸汽系统,开启辅汽至汽封管道所有疏水门,进行暖管,注意检查低压缸排汽温度,必要时及时投入低压缸减温水。(11)轴加多级水封注水。(12)开启夹层加热至汽缸甲乙侧进汽手动一、二次门,开启夹层联箱电、手动疏水门,疏净积水后关闭汽缸甲乙侧进汽手动一、二次门。(13)开启主蒸汽、再热蒸汽管道及汽机本体抽汽管道上的所有疏水至管道、本体疏水扩容器。2.锅炉点火后的操作:(1)炉点火后,根据缸温通知锅炉所需的冲车参数。(2)启动真空泵抽真空,检查汽水分离器水位应正常。(3)炉汽压0.2Mpa,真空大于40Kpa,联系锅炉投入Ⅰ、Ⅱ级旁路及Ⅱ、Ⅲ级减温水,控制Ⅰ旁出口温度小于316℃,Ⅱ旁出口温度小于160℃,并根据排汽缸温度投入低压缸喷水,注意真空及排汽温度的变化。(4)轴封系统暖管、夹层加热装置暖管。(5)视情况投入高缸预暖系统。(6)根据锅炉需要投入凝结水至冷渣机冷却水。(7)冲车前20分钟,启动轴封风机。(8)检查辅汽联箱蒸汽温度为180~250℃,蒸汽压力为0.6~0.8MPa。向轴封供汽,调整汽封母管压力0.018~0.034MPa,高压轴封温度150~280℃,低压轴封温度在130~180℃。(9)做好下列主要记录:汽缸膨胀、胀差、轴向位移、大轴偏心度及盘车电流、高中压汽缸金属温度、各轴瓦金属温度及回油温度等。3.汽轮机冲转:(1)投入汽轮机ETS其它保护(凝汽器真空大于78Kpa,投入低真空保护)。(2)从DEH盘面检查:①高、中压主汽门,高中压调速汽门均在关闭位置。②盘车转速指示4.5r/min。③自动/手动按钮在“手动”位置。④“单阀控制”按钮灯亮。⑤“汽机挂闸”按钮在“跳闸”位置。⑥“功率回路”“一次调频”“CCS控制”在退出位置。(3)汽轮机本体及主、再热蒸汽、抽汽管道疏水控制在“自动”位置。(4)冷态启动冲转条件:①主蒸汽压力1.0Mpa,主蒸汽温度280±10℃,再热蒸汽温度250℃。主再热蒸汽温差不大于50℃。②润滑油温38℃~45℃,润滑油压0.1±0.02Mpa,EH油压为14.5±0.5Mpa。③凝汽器真空在70Kpa以上。④连续盘车时间不小于4小时。⑤大轴晃动值不得超过原始晃动值0.03mm。(5)冲转、升速、暖机、定速①通过DEH进入“自动控制”画面,按“挂闸”按钮,20秒后“挂闸”信号变红,此时汽轮机处于挂闸状态。点击“汽机运行”按钮,检查高、中压主汽门、低压调节阀自动开启。②机组就地打闸、远方紧急打闸停机试验合格。③机组重新挂闸,在DEH盘上按下自动/手动按钮,投入“自动”位置。设定“目标值”500r/min、“升速率”为100r/min,点击“进行”键,调速汽门开启。转子冲动后,检查盘车应自动脱扣,否则打闸停机。④手动开启高排逆止门,注意投入高排逆止门时,降低高旁出口压力,使高排出口压力略大于高旁出口压力;高低加进汽电动门开启后逐渐开启各段抽汽逆止门(三段抽汽除外)。⑤转速达到500r/min时进行摩擦检查;摩擦检查结束后,转速恢复500r/min,低速暖机5min并进行全面检查。⑥冲车时根据缸温、胀差投入夹层加热装置。a.开启联箱疏水门。b.确认高压外缸下半内壁金属温度小于300℃:c.全开联箱进汽电动一次门。 d.逐渐开启联箱进汽电动二次门。e.调节联箱进汽电动二次门,控制高压缸胀差在0.5~3mm,当高压缸胀差小于0.5mm时可适当关小电动进汽二次门,当高压胀差超过3mm时可适当打开电动进汽二次门。高压缸允许胀差为+6~-3mm。e.在加热过程中,调节左右夹层分路进汽门来调整高压缸内缸及外缸金属温度,上下缸温差。汽缸温升率不超过50℃/h,高压内缸外壁上下温差和高中压外缸内壁上下温差不超过50℃。f.关闭联箱疏水门。g.在投入汽缸夹层加热过程中,保持联箱压力在0.49~4.9MPa,最高不超过6.5MPa(安全门动作值为6.5MPa)。h.当高中压外缸下半高压进汽口外壁金属温度超过350℃时,高中压胀差在允许范围内可切除汽缸夹层加热装置,关闭汽缸夹层加热联箱进汽电动一、二次门,注意夹层联箱进汽电动门应关闭严密,防止联箱超压。⑦低速暖机结束后,设定“目标值”1100r/min、“升速率”100~150r/min,点击“进行”键,转速达到1100r/min,中速暖机10min,并对机组全面检查正常。(在一阶临界转速以下轴承盖振动大于0.03mm,应打闸停机,查找原因)⑧中速暖机结束后,设定“目标值”2000r/min、“升速率”100r/min,点击“进行”键,(升速至1500r/min,自停顶轴油泵。)在此转速下高速暖机10分钟。⑨高速暖机结束后,以100~150r/min升速率升至3000r/min定速,在此转速下进行空负荷暖机30min。⑩定速后对机组进行全面检查,无异常后汇报值长机组具备并网条件。(6)冲转注意事项:①冲动及升速过程中,严格控制汽温、汽压不超过规定值,10分钟内汽温变化50℃,汽机应打闸停机。②严格控制主蒸汽温升率小于1.5℃/min,再热蒸汽温升率不超过2℃/min,主、再热蒸汽管壁温升率不超过7℃/min。③严格控制高、中压主汽门及调速汽门阀壁温升率不超过5℃/min,汽缸及法兰温升率不超过2.5℃/min。④排汽缸温度达到80℃时,检查排汽缸冷却水自动投入,否则手动投入。⑤严格控制下列参数不超过规定值:a.高中压外缸内、外壁温差小于50℃。b.高压内缸内、外壁温差小于50℃。c.高压主汽阀壳内、外壁温差小于55℃。d.高中压外缸外壁上、下半温差小于50℃。e.高中压外缸法兰内、外壁温差小于80℃。f.高中压外缸上半左、右法兰温差小于10℃。g.内缸外壁与外缸内壁温差30~40℃。h.高压内缸外壁上、下半温差小于35℃。i.在任何状态下,高压胀差不得超过+6.0mm、-3.0mm,低压胀差不得超过+7.0mm、-6.0mm。j.凝汽器真空大于78Kpa时投入低真空保护。⑥注意各轴承振动正常,在机组进入一阶临界转速之前轴承盖振动不得超过0.03mm,通过临界转速时,轴承盖振动不得超过0.1mm,否则应及时停机查明原因。⑦严格监视汽轮机内部声音,各轴承温度、回油温度应正常。⑧升速及暖机过程中,注意凝汽器水位应正常,根据化学化验的情况,及时调整凝结水放水门。凝结水水质合格后,开启凝结水至除氧器电动调整门,关闭放水门。⑨升速及暖机过程中,严格监视轴向位移的变化,使其保持在正常范围内。⑩高、低加无检修工作时,应随机启动。⑪在升速过程中,应保持汽轮机蒸汽和金属温度及其它各监控参数在规定范围内,同时应注意低压缸喷水装置的投入情况。4.并列与带负荷:(1)全面检查机组正常,在DEH自动控制画面上根据电气要求,投入“自动同期”,并列条件满足后,并列发电机,DEH自动带3%初始负荷,投入“发电机跳闸保护”。(2)根据发电机风温情况,投发电机空冷器冷却水。(3)按滑参数冷态启动曲线以1.0MW/min升负荷率升负荷至10MW,并在该负荷下暖机60分钟。然后锅炉升温、升压,同时汽机开大调节阀,继续以1.3MW/min升负荷率加负荷至40MW,在该负荷下暖机60分钟。(4)锅炉继续升温、升压,汽机继续以1.3MW/min升负荷率加负荷至额定。负荷MW时间min汽温℃汽压MPa0MW~10MW10min350~370℃1.0~2.2MPa10MW暖机60min370~420℃2.2MPa10MW~40MW25min420~440℃2.2~3.4MPa40MW暖机6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