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公安机关警用装备RFID及二维码标识规范编制说明_第1页
DB32T-公安机关警用装备RFID及二维码标识规范编制说明_第2页
DB32T-公安机关警用装备RFID及二维码标识规范编制说明_第3页
DB32T-公安机关警用装备RFID及二维码标识规范编制说明_第4页
DB32T-公安机关警用装备RFID及二维码标识规范编制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地方标准《公安机关警用装备RFID及二维码标识规范》编制说明目的意义为实现公安机关警用装备数字化和智能化管理目标,加强警用装备资产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对存量装备和新购装备及资产嵌入RFID标签及刻印二维码,通过管理平台赋予RFID高频芯片和二维码相同的数字信息,应用PDA或者固定的近/远场天线进行识别,全方位提升公安机关装备的信息化管理水平。通过警用装备数字化管理,可以有效提升采购资金利用率,装备资产的精确管理和全生命周期监控,有效避免装备资产灭失。同时,高效的数字化管理能够提升精准的装备使用、维护、调配、报废等,提升公安机关战斗力。二、任务来源根据《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下达2023年度江苏省地方标准项目计划的通知》(苏市监标〔2023〕173号)要求制定本标准,项目完成时间为2024年7月。三、编制过程标准编写工作组制定工作计划、明确任务分工,结合实际合理确定技术框架,收集梳理涉及的法律法规和业务规程,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充分讨论达成一致。本标准的编制包括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成立起草小组(2023年9月20日)根据通知要求,江苏省公安厅警务保障部会同南京市公安局警务保障部和南京理工大学、珠海晶通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工作组,张青任组长,沈旭东、朱志强任副组长,桑裕杰、张经宇、张捷、于伟、吕高长、卢雅裕、蔡文俊任组员。小组传达江苏省地方标准制定要求,组织学习标准编写规范,开展调研活动,收集文件资料。第二阶段:编制标准讨论稿(2023年9月25日至12月15日)工作组召开第一次会议,根据南京市公安局前期实际应用层面的真实案例和有关制度文件、实际操作经验,收集相关资料,讨论确定省级标准框架结构,界定了标准的适用范围和主要内容,形成《公安机关警用装备RFID及二维码标识规范》标准草稿。9月30日,经研究讨论,进一步调整《公安机关警用装备RFID及二维码标识规范》相关内容,形成工作组讨论一稿,并在江苏省公安厅相关部门和南京市公安局开展意见征求工作。12月1日,在标准草稿基础上,结合反馈意见进行完善,形成工作组讨论二稿。工作组对收集到的意见建议逐条进行认真讨论,整理形成征求意见材料汇编。第三阶段:两轮标准征求意见(2024年1月1日至6月30日)第一轮征求意见(2024年1月1日至2月10日)工作组发函广泛征求江苏省13个地市公安机关装备主管部门、装备管理人员、单位民警(群众)意见建议。有12家公安机关回函,4家单位提出标准修改建议10条。工作组召开2次会议,对各地意见认真讨论,并与意见提出方、省级主管单位充分沟通确认后,对相关条款进行调整(明确),并对RFID标签写入内容进行完善,形成第一轮意见修订稿。第二轮征求意见(2024年5月1日至6月30日)工作组发函广泛征求物联网研究院等行业专家(学者)、公安机关装备管理专家意见建议。有11位专家回函,其中11位专家提出标准修改建议14条。工作组召开3次会议,对专家意见认真讨论,并与意见提出的各位专家、省级主管单位充分沟通确认后,对相关条款进行进一步优化调整(明确),并对标准进行完善,形成送审稿。四、主要内容技术指标确立本标准严格根据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要求,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江苏省地方标准管理规定》等规定的工作流程进行编写,以确保标准的科学和严谨。本标准共十一章,规定了RFID标签存储、二维码技术标准和警用装备嵌合RFID标签及刻印二维码要求等内容。具体描述重点章节或者技术指标的确定依据,如:(一)RFID标签存储内存映射图标签内存映射图,见图1。标签内存映射图技术依据:[1]《GB/T29768-2013信息技术射频识别800/900MHz空中接口协议》第6章第2节:标签存储区结构[2]《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技术与应用,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年5月》第7章:电子标签体系结构、第10章:RFID标准体系[3]《射频识别技术[M],科学出版社,2016年6月》第5章:超高频RFID协议标准(二)二维码介绍二维码选择使用QR码,QR码全称为快速响应矩阵码,是二维条码的一种。QR码使用四种标准化编码模式(数字,字母数字,字节(二进制)和汉字)来存储数据。QRcode基本结构QRcode的基本结构见图2,其中:1、位置探测图形、位置探测图形分隔符、定位图形:用于对二维码的定位,对每个QR码来说,位置都是固定存在的,只是大小规格会有所差异;2、校正图形:规格确定,校正图形的数量和位置也就确定了;3、格式信息:包含代码的纠错率和掩码图案;4、版本信息:即二维码的规格,QR码符号共有40种规格的矩阵(一般为黑白色),从21x21(版本1),到177x177(版本40),每一版本符号比前一版本每边增加4个模块;5、数据和纠错码字:实际保存的二维码信息,和纠错码字(用于修正二维码损坏带来的错误)。技术依据:[1]《GB/T18284-2000快速响应矩阵码》第5章第3节:符号结构技术标准(三)RFID标签通用技术参数警用装备RFID数字标识的制作和选用应符合以下技术规范,见表1。RFID标签制作和选用技术要求序号内容技术要求1协议标准ISO18000-6C/GB/T29768-20132工作频率860-960MHz3内存96bitEPC或以上4数据存储与擦写10年或10万次5标签种类抗金属PCB标签、铅封标签、水洗标签、抗金属柔性可打印标签、普通可打印标签,以及其他符合警用装备贴合需求的细分类型标签6防护等级可打印标签:≥IP54其他标签:≥IP687环境参数工作温度:-20℃~85℃存储温度:-40℃~85℃8读取范围根据标签材质确定读距技术依据:[1]ISO18000-6C《信息技术—用于单品管理的射频识别(RFID)》-第6C部分:频率为860-960MHz通信的空中接口参数(四)二维码技术参数警用装备二维码选用应符合以下技术规范,见表2。二维码选用技术要求序号内容技术要求1参照标准GB/T18284-20002识别距离有效识别距离50cm以上(五)警用装备嵌合RFID标签及刻印二维码要求1、基础原则为实现所有警用装备的统一信息化管理,警用装备原则上既需要嵌合RFID标签,也需要刻印二维码。2、RFID标签嵌合要求嵌合RFID标签应符合以下要求:(1)需要根据装备的贴合面材质选择合适的RFID标签,如金属贴合面可选择抗金属标签,非金属贴合面可选择非抗金属标签,纺织类材质可选择使用尼龙标签;在装备生产的时候可与标签设计成一体化,并保证标签的读取距离,建议读距可参照表1,但不限于表1(在5dBi手持机环境下30dBm功率测试);RFID建议读取距离标签种类读距打印标签150cm以上非打印标签铅封标签150cm以上尼龙标签150cm以上硅胶标签150cm以上PCB大标签150cm以上PCB小标签50cm以上PCB微型标签30cm以上(2)RFID标签嵌合位置可根据物品形态和功能特点,择优制定,便于扫描、易于识读、不易磨损;(3)可以适当增加标签数量提升读取效率,如金属材质的装备装备,可通过嵌入多个标签增加读取效率,但不能影响装备外观和正常使用;(4)在装备嵌合标签的位置应标注RFID字样标识。3、RFID标签写入内容RFID标签写入内容应满足以下要求:(1)RFID标签EPC区写入内容为16进制编码(0-9和A-F),编码长度不可超出EPC存储空间,由使用单位根据实际需求决定编码具体内容,发布给供应商进行数据写入和制作,可将装备类型、归属地、归属单位、采购批次等要素信息,按所需的自定义编码规则写入RFID标签,便于后续装备管理工作;(2)RFID标签USER区内容可根据使用单位需求定制写入内容;(3)RFID各个区可通过PDA手持机或者其它类型RFID设备进行数据写入。4、刻印二维码要求刻印二维码要求应符合以下要求:二维码使用QRCode,需遵照GB/T18284-2000快速响应矩阵码标准,二维码尺寸应随装备体积大小进行合理调整,同时需要保证读取效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1)二维码应无脱墨、无污染、无路变,边缘清晰,无毛发和虚量或弯曲现象;(2)二维码应清晰、易识别,不易因碰撞摩擦等因素而损坏;(3)二维码标签的位置选择应易于看见、便于扫描识读、不易磨损;(4)二维码应采用激光雕刻、打印、粘贴等方式固定在产品上。5、二维码印刻内容二维码印刻内容应满足以下要求:(1)数据应与RFID标签的EPC写入数据一致,由使用单位协助发布给供应商进行数据印刻,可将装备类型、归属地、归属部门、采购批次等要素信息,按所需的自定义编码规则写入二维码标签并印刻到可打印标签或者装备上,便于后续装备管理工作;(2)可通过各种二维码生成软件,设置好二维码内容后生成二维码。技术依据:[1]《GB/T32830.1-2016装备制造业制造过程射频识别》第4章:电子标签技术要求、第5章:电子标签应用规范与要求[2]《GB/T35102-2017信息技术射频识别800/900MHz空中接口符合性测试方法》第4章:基本要求、第6章:标签符合性测试[3]《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技术与应用,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年5月》第11章:物联网RFID应用实例[4]《GB/T18284-2000快速响应矩阵码》第6章:数据编码与符号表示、第8章:符号印制、第9章:符号质量6、安全要求RFID写入内容需要满足以下要求:不可被非专用设备写入和读取。技术依据:[1]GB/T35290-2023《信息安全技术射频识别(RFID)系统安全技术规范》五、与有关法律法规和其他标准的关系本标准制定过程中引用的主要标准,见表1。引用标准序号标准号标准名称1GB/T18284-2000快速响应矩阵码2GB/T29768-2013信息技术射频识别800/900MHz空中接口协议3GB/T32830.1-2016装备制造业制造过程射频识别4GB/T35102-2017信息技术射频识别800/900MHz空中接口符合性测试方法5GB/T35290-2023信息安全技术射频识别(RFID)系统安全技术规范6GB/T7027-2002信息分类和编码的基本原则与方法7GA/T548-2012公安装备资产分类与代码8ISO18000-6C信息技术—用于单品管理的射频识别(RFID)—第6C部分:频率为860-960MHz通信的空中接口参数本标准主要依据《GB/T29768-2013信息技术射频识别800/900MHz空中接口协议》、《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技术与应用》、《射频识别技术[M]》等有关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