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3年下期八年级期末质量监测卷语文(试题卷)说明: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此系试题卷。满分120分,时量120分钟。2.所有答案都必须做在答题卡标定的位置上,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卡序号相对应。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0分)1.请阅读下列文字,补写横线处所缺的诗句。吟咏古诗文名篇,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代志士仁人的气度风范。“________________,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这是大丈夫坚持正义,守望初心的最强宣言;“报君黄金台上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雁门太守行》李贺),这是将士们不畏艰险、忠君报国的满腔赤诚;“________________,浑欲不胜簪”(《春望》杜甫),这是士大夫感时伤世、思家悲己的满腔凄楚;“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________________。”(《相见欢》朱敦儒),这是亡国遗民对收复山河的热切渴望和对旧都难还的满腔悲愤;“_________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赤壁》杜牧),这是爱国文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抑郁慨叹;“相顾无相识,________________。”(《野望》王绩),这是隐居高士超然物外,思慕先贤的隐逸情怀。【答案】①.富贵不能淫②.提携玉龙为君死③.白头搔更短④.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⑤.东风不与周郎便⑥.长歌怀采薇【解析】【详解】考查名篇背诵。注意:淫、提携、搔、倩、郎、薇。2.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A.舳舻相接/妯娌镌刻/绢本 B.坦荡如砥/抵赖田畴/踌躇C.深恶痛疾/恶劣畸形/崎岖 D.料峭/惟妙惟肖记载/自出心裁【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字音。A.zhú/zhóu,juān/juàn;B.dǐ/dǐ,chóu/chóu;C.wù/è,jī/qí;D.qiào/xiào,zǎi/cái;故选B。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校外培训各种乱象基本消除,校外培训热度逐步降温。B.广州市“全民阅读月”活动以线上为主,目的是为了让大家可以随时随地享受阅读之美。C.广东全面举办“广东强芯”工程,加快湾区半导体、广大融智、智能传感器产业发展。D.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相继圆满落幕,向世界展现了和谐、富强、开放、充满希望。【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B.句式杂糅,删去“为了”或“目的”;C.搭配不当,将“举办”改为“实施”;D.成分残缺,在句末添加“的形象”;故选A。4.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影院里的观众都屏息敛声,或点头,或沉思,各种表情不一而足。B.母亲是与我们生命联系最紧密的人,我对任何不尊重母亲的言行都深恶痛疾。C.校园应该是一方净土,是同学们汲取知识,健全人格的乐土,不应成为藏污纳垢之所。D.鲁迅的这篇杂文虽篇幅短小,但一针见血,振聋发聩,发人深省。【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成语运用。A.屏息敛声:抑制语声和呼吸。形容畏惧、小心的样子。本句用来形容影院里人们看电影时的情景,不符合语境,运用不恰当;B.深恶痛疾: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本句用来形容对不尊重母亲的言行极端厌恶,运用恰当;C.藏污纳垢:比喻隐藏或包容坏人坏事。本句前面加否定词,用来形容校园不是隐藏坏人坏事的场所,运用恰当;D.振聋发聩: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本句用来形容鲁迅的杂文的意义,运用恰当;故选A。5.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面小题。①但是这时突然出现了一个清瘦的青年军官,他长着一脸黑色大胡子。他走上前来,用温和文雅的口气向我招呼:“哈啰,你想找什么人吗?”②他在把这些青年时代和斗争的情况告诉我时,他手里执着一个用蒙古马鬃做的苍蝇拂,为了强调语气,màn不经心地随手挥舞着,一边在屋子里踱来踱去,说说笑笑。(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màn()不经心踱来踱去()(2)“清瘦”的“清”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形旁是______,声旁是______。(3)两个语段中的“他”对应的人物分别是:①______②______(4)以上文段节选自长篇纪实作品《______》(又名《西行漫记》)。【答案】(1)①.漫②.duó(2)①.氵②.青(3)①.周恩来②.彭德怀(4)红星照耀中国【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字形。漫不经心(mànbùjīngxīn):比喻人做事随随便便,不放心上。踱来踱去(duóláiduóqù):慢慢地走来走去,来回走动。【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偏旁。“清”形声字。战国文字、篆文之字形从水、青声。从水,表示与水相关;青声,表示音读。【小问3详解】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识记。根据“但是这时突然出现了一个清瘦的青年军官,他长着一脸黑色大胡子。他走上前来,用温和文雅的口气向我招呼:‘哈啰,你想找什么人吗?’”可知,描写的是周恩来第一次见到斯诺用英文和其打招呼的场景;“清瘦的青年军官,他长着一脸黑色大胡子”,点明周恩来的外貌特点与地位。根据“他在把这些青年时代和斗争的情况告诉我时,他手里执着一个用蒙古马鬃做的苍蝇拂,为了强调语气,màn不经心地随手挥舞着,一边在屋子里踱来踱去,说说笑笑”可知,描写的是彭德怀将自身青年时代和斗争的情况告诉斯诺,本语段中的“他”指的是彭德怀。【小问4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西行漫记》,后改为《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创作的纪实文学,真实记录了埃德加·斯诺自1936年6月至1936年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红星照耀中国》从多个方面展示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而艰苦奋斗和牺牲奉献的精神,瓦解了种种歪曲、丑化共产党的谣言。6.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10月26日,搭载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将航天员汤洪波、唐胜杰和江新林顺利送入太空,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神舟十七号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第二次载人飞行任务,此次发射正值我国首次载人飞行任务成功20周年之际,20年来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任务实现30战30捷。(中国军网2023年10月26日15时42分讯)(1)请你为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18字以内。)(2)请你结合这则新闻的内容,补全下面的对联。上联:探汪洋蛟龙入海下联:______________【答案】(1)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2)示例:圆国梦英雄出征【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拟写新闻标题。可从新闻的导语中提炼关键信息来拟写。这则新闻的导语是第一段,根据其中的“搭载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可拟写标题为:神舟十七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意近即可。【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拟写对联。对联要求:1、字数相等,断句一致;2、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3、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4、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句式:动词+名词+名词+动词。示例:勘星河飞船上天。7.小霞上网搜索文学常识时,发现一些错误。请你判断以下表述正确的一项()A.《白杨礼赞》是作家茅盾写于抗日战争相持阶段的一篇写人记事的散文。B.《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孟子是道家代表人物之一。C.《史记》是西汉司马迁所撰写的编年体通史,它对后代传记文学有深远影响。D.“愚公移山”“杞人忧天”等寓言故事都出自《列子》一书。【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A.《白杨礼赞》是抒情散文;B.孟子是儒家代表人物之一;C.《史记》纪传体通史;故选D。8.依次填入下面语段中横线处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散文素有“美文”之称,,。,,,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①不仅可以丰富知识,开阔眼界,培养高尚的思想情操②还有清新隽永、质朴无华文采③它除了有精神的见解、优美的意境外④经常读一些好的散文⑤还可以从中学习选材立意、谋篇布局和遣词造句的技巧A.③②④①⑤ B.④①⑤③② C.③⑤①②④ D.①⑤③②④【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句子排序。根据上文“散文素有‘美文’之称”,可以确定首句为③“它除了有精神的见解、优美的意境外”,根据关联词“除了”,接下来应为②“还有清新隽永、质朴无华的文采”,接下来是阅读散文的好处④“经常读一些好的散文”,根据关联词“不仅……还”确定最后两个的顺序为①⑤。所以排序为:③②④①⑤。故选A。名著阅读(6分)《昆虫记》中的昆虫名目众多,阅读时可以从不同角度对昆虫进行分类积累。阅读下面的表格,完成小题。昆虫名类别思考题(1)、朗格多克蝎弑亲者在阅读《昆虫记》时,对昆虫进行分类整理有何作用?我的理解:。粪金龟、圣甲虫蝉、(2)歌唱家9.根据下面的两段文字,填写表格中(1)(2)处的昆虫名。他们看见在烈日炙烤的草地上有一只仪态万方的昆虫(1)半昂着身子庄严地立着。只见它那宽阔薄透的绿翼像亚麻长裙似的掩在身后,两只前腿,可以说是两只胳膊,伸向天空,一幅祈祷的架势。(2)的歌声是“格里——依——依”“格里——依——依”这种缓慢而柔和的声音,唱起来还微微发颤,使歌声更加悦耳动听。(1)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10.请给粪金龟和圣甲虫归类并起一个类别名称,说明命名理由。类别名称: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11.在阅读《昆虫记》时,对昆虫进行分类整理有何作用?我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9.①.(1)螳螂;②.(2)蟋蟀10.①.清道夫;粪②.金龟和圣甲虫都以粪便为食11.有助于更清晰地了解《昆虫记》的内容,把握昆虫形象特点,从而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解析】【9题详解】根据提示语“草地上”“宽阔薄透绿翼像亚麻长裙似的掩在身后”“两只胳膊,伸向天空,一幅祈祷的架势”可判断昆虫是螳螂;根据提示语“歌声”“缓慢而柔和”“微微发颤”可判断昆虫是蟋蟀。点睛: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阅读。阅读名著要注意掌握以下内容:①作者:姓名、国籍(朝代)、主要作品、成就等。②作品内容:主要内容、主要人物、故事情节等。③作品主题及现实意义。此类题中,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名著作者、主要人物及事件、作品主题的了解。【10题详解】粪金龟别名推粪虫,用铲状的头和桨状的触角把粪便滚成一个球,初夏时把自己和粪球埋在地下土室内,并以之为食;圣甲虫生活在草原、高山、沙漠以及丛林,只要有动物粪便的地方,就会有他们勤劳的身影。它们都以粪为食,都对粪起到一定的清理作用,可归类为清道夫。【11题详解】本题要求表述对昆虫分类整理的作用,可从分类归纳有助于记忆,有助于对昆虫的了解和记忆以及比较,了解作者的创作目的等方面来回答。二、阅读(40分)(一)诗歌鉴赏。(5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1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首联和颔联虚中有实,诗人从神话传说落笔,想象仙人乘鹤而去的情景,写出黄鹤楼的悠久历史和神异色彩。B.颈联中诗人从现实转到怀古之思中来,转写登楼所见美景:原野、树木、芳草、沙洲,境界阔大意韵丰富。C.本诗从“近景、远景、日景、晚景”多个角度描绘登黄鹤楼所见之景,诗人因景生情,抒发了吊古怀乡之情。D.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诗中偶句押“ou”韵,韵脚是“楼”“悠”“洲”“愁”,读起来朗朗上口,音调和谐。13.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是哪一个字?请分析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答案】12.B13.“愁”字。全诗意境开阔,吊古伤今,用“日暮”怀归乡之情,用“烟波”浩渺的长江烘托愁思之悠长难尽。将“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融情于景,表达了诗人萦回无尽、百感茫茫的忧思之情。【解析】【12题详解】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B.“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两句笔锋一转,由写传说中的仙人、黄鹤及黄鹤楼,转而写诗人眼前登黄鹤楼所见,由写虚幻的传说转为实写眼前的所见景物。“颈联中诗人从现实转到怀古之思中来”分析有误;故选B。【13题详解】本题考查体会诗歌感情的能力。尾联“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意思是:天色已晚,眺望远方,故乡在哪儿呢?眼前只见一片雾笼罩江面,给人带来深深的愁绪。全诗最能概括诗人情感的一个字是“愁”。尾联中,“烟”字能表现出一种朦胧、弥漫、飘忽的景象。“烟波”一词写出了水波渺茫、暮霭沉沉的景象,与“日暮”一同构成一幅灰暗的背景。联系首联“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只留下空荡荡的黄鹤楼)”可知,这样的景象使人怀古伤今,暗含物是人非之感。此时江面雾霭沉沉,遥想”乡关”,虚实相映,情景交融,烘托出诗人的思乡之愁。全诗以一“愁”收篇,准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心情,同时又和开篇的暗喻相照应,以起伏辗转的文笔表现出作者缠绵的乡愁。(二)文学作品阅读。(11分)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楝花临水荜门开丁立梅①我10岁那年,我家搬了一次家,搬到一棵高大的苦楝树旁。②那是一个土墩子,墩子上只长了一棵苦楝树,是无主的自然生长的那种。村干部当时大手一挥,对我爸说,既然你们家搬来了,这棵树就是你们家的了。我爸竭力忍住溢出嘴角的笑,假装谦让道,这哪成呢?村干部却不在意地再次挥一挥手,没事没事,反正是棵野树。然后背着手走了。我爷爷在旁边栽上竹子,后来蔚蔚成一片竹园,这棵树便成了我家竹园里的统帅,无比威武地矗立在那儿。有一回,我偷听到我爸和我妈的谈话,我爸说,这棵楝树至少有40年了,没想到村里没收钱,白白送给了我们,以后留着给两个丫头打嫁妆。③我大大地欢喜起来,这是给我和我姐做嫁妆的树啊。我对它的感情,就非同一般起来。乡下这类的树也是常见,在河边呀,在沟旁呀,在人家屋后呀,都会长着一两棵的。可它们不是我的树。我在树干上刻下我的名字,心里藏着一个秘密了。【甲】④我是长大后才知道它的大名叫苦楝。吾乡人大概不喜欢那个“苦”字,尤其让一棵树背上“苦”字,怎么也过意不去,所以直接叫它楝树。它比刺槐好,枝干上没有刺,我们小孩子爬树玩,都拣楝树爬。噌噌噌就上去了,骑坐在高高的树丫间,俯仰一个世界啊,真威风!我跟哪个小伙伴要好,我才会允他来爬我家的这一棵。我家的这一棵比别处长着的都要好,它高大挺拔,蓬蓬勃勃的树冠,像把巨伞,撑在竹园上空。⑤【乙】暮春时节,一树楝花开,细香软软,空气中满是它的味道。那个时候,桃花落了,梨花落了,菜花落了,桐花落了,它却鼎盛起来。淡紫色的小花,像孩子们玩的小风车似的,一撮撮在树上旋转,密集得都看不见它的叶子了。衬得下面那些绿竹子,猗猗复猗猗。却没有多少观众,除了一些好热闹的鸟雀。还有我,时不时地仰了头看它。因为它是我的树。⑥一夜雨横风狂,打落下许多楝花,碎碎的柔粉浅紫,铺了一地,如梦似幻。【丙】我跑去捡,捡了许多许多。我奶奶说,你没得事做,捡楝花做什么呀。我也不知道我捡了做什么,只是喜欢着。楝花的花真是好看啊,秀秀气气的五瓣花,白中带紫。花蕊的紫色却极深,像条紫色的毛毛虫,作势着要从花心里爬出来。凑近了闻,一股子细细的香,幽幽地飘出。晚唐诗人温庭筠写苦楝花,说它是“天香薰羽葆,宫紫晕流苏”,夸得倒是恰如其分呢。⑦秋天,苦楝树的果子掉落一地。结结实实的小圆果子,金黄色,跟弹丸似的,闻起来一股子的苦味。大概这是叫它苦楝树的缘故。我们小孩子在口袋里装满了,遇到什么打什么。有时互掷着玩,被结结实实打一下,真是疼。男孩子用它做天然的弹丸,拉起弹弓,对准树上的鸟,“啪”一下射出去,惊得树上的鸟四下飞散。⑧我家的那棵苦楝树,后来被我爸伐去。至于做什么用了,我是说不清的了,反正没给我做嫁妆。我结婚时,早就不用那些老式的嫁妆了。暮春时,我走过老城区,在一条河边,看到了一棵开着花的楝树,枝枝条条上,缀满浅粉柔紫,跟我记忆里的一模一样。我停在那儿,百转千回地看着。“楝花临水荜门开”,我想到明代文人范汭写的诗句。【丁】迎面吹来的风,却好得很,是最宜人的楝花风。它再吹上一吹,夏天也就来了。(选自《花开在野》,有改动)14.下面的句子出自原文,它在文中的位置应该是()现在没有荜门了,只有高楼,我隐隐的,竟有些惆怅了。A.【甲】 B.【乙】 C.【丙】 D.【丁】15.文章以“楝花临水荜门开”为题有什么妙处?16.请赏析下面两段文字。(1)我家的这一棵比别处长着的都要好,它高大挺拔,蓬蓬勃勃的树冠,像把巨伞,撑在竹园上空。(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2)那个时候,桃花落了,梨花落了,菜花落了,桐花落了,它却鼎盛起来。(从语言运用的角度赏析加点的词语)【答案】14.D15.引用范汭的诗句,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增强文章的文化底蕴;交代文章的写作对象,全文围绕“苦楝树”开花、结果进行描写;“苦楝树”作为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16.(1)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将“我”家的这棵楝树蓬勃的树冠比作“巨伞”,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楝树高大挺拔的特点,表达了“我”对这棵楝树的喜爱。(2)“鼎盛”指正当兴盛或强壮。在句中指其他花都已经落了的情况下,楝树花开得正艳,正繁盛。表达了楝树花的顽强,以及“我”对这棵楝树的赞美和喜爱。【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语句衔接。“现在没有荜门了,只有高楼,我隐隐的,竟有些惆怅了”表现了“我”因荜门的消失而感到惆怅的心情。[甲]根据文章第③段“我大大地欢喜起来,这是给我和我姐做嫁妆的树啊。我对它的感情,就非同一般起来。乡下这类的树也是常见,在河边呀,在沟旁呀,在人家屋后呀,都会长着一两棵的。可它们不是我的树。我在树干上刻下我的名字,心里藏着一个秘密了”可知,主要写了“我”小时候见到苦楝树的感情,故放在此处不合适。[乙]根据文章第④段“我家的这一棵比别处长着的都要好,它高大挺拔,蓬蓬勃勃的树冠,像把巨伞,撑在竹园上空”和文章第⑤段“暮春时节,一树楝花开,细香软软,空气中满是它的味道”可知,前后文都在描述苦楝树的外貌,故放在此处不合适。[丙]根据文章第⑥段“一夜雨横风狂,打落下许多楝花,碎碎的柔粉浅紫,铺了一地,如梦似幻”和“我跑去捡,捡了许多许多。我奶奶说,你没得事做,捡楝花做什么呀”可知,前后文在写“我”捡楝花的情节,故放在此处不合适。[丁]根据文章第⑧段“我家的那棵苦楝树,后来被我爸伐去。至于做什么用了,我是说不清的了,反正没给我做嫁妆”,“我停在那儿,百转千回地看着。‘楝花临水荜门开’,我想到明代文人范汭写的诗句”可知,苦楝树已经离“我”而去,“我“想到范汭写的诗句,其中提到“荜门”,由此可知此处写的是作者由诗句联想到如今的现状,从而引发出因车门消失而惆怅的感慨。放在此处合适。故选D。【15题详解】本题考查标题作用。“楝花临水荜门开”为范汭的诗句,引用诗句以此来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优美诗句的引用增强了文章的文化底蕴;根据文章第①段“我10岁那年,我家搬了一次家,搬到一棵高大的苦楝树旁”可知,讲述了“我”与苦楝树的相遇。根据文章第④段“我家的这一棵比别处长着的都要好,它高大挺拔,蓬蓬勃勃的树冠,像把巨伞,撑在竹园上空”可知,讲述了苦楝树的外貌。根据文章第⑤段“暮春时节,一树楝花开,细香软软,空气中满是它的味道”讲述了苦楝树开花。根据文章第⑦段“秋天,苦楝树的果子掉落一地。结结实实的小圆果子,金黄色,跟弹丸似的,闻起来一股子的苦味”可知,讲述了苦楝树结果。题目“楝花临水荜门开””交代文章的写作对象苦楝树,全文围绕“苦楝树”开花、结果进行描写;根据文章第①段“搬到一棵高大的苦楝树旁”,文章第②段“那是一个土墩子,墩子上只长了一棵苦楝树”,文章第④段“我是长大后才知道它的大名叫苦楝”,文章第⑤段“暮春时节,一树楝花开,细香软软,空气中满是它的味道”等内容可知,“苦楝树”一词贯穿全文,是文章的线索。【16题详解】本题考查语句赏析。(1)将这棵苦楝树的“树冠”比作“巨伞”,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将苦楝树比喻成遮天蔽日的巨伞,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楝树高大挺拔的特点,对其高大形象的夸赞,表达了“我”对这棵楝树的喜爱。(2)鼎盛:正当兴盛或强壮。根据“桃花落了,梨花落了,菜花落了,桐花落了”可知,其他的花已经落了。“它却鼎盛起来”可知,苦楝树花开的正繁盛。苦楝树花与其他花形成鲜明的对比,体现出楝树花生命的顽强,侧面表达出了“我”对这棵苦楝树的赞美和喜爱之情。(三)非连续文本阅读。(11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①医学意义上的肥胖,是指一定程度的明显超重与脂肪层过厚,肥胖对青少年未来地成的影响不可轻视,需要引起家长注意。②中国内地大城市7至18岁的儿童青少年中,100个男生就有12个超重、5个肥胖;100个女生就有7个超重、3个肥胖;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近几年呈快速上升趋势,而学生体质呈下降趋势。③导致肥胖发生的原因有很多,有专家指出,国民整体能量摄入提高、洋快餐、含糖和碳酸饮料及甜食摄入增加是重要原因;睡眠少于6小时,睡眠不足影响瘦素等激素分泌,肥胖发生率会显著上升;有些孩子往往会以贪吃、暴饮暴食排解压力,最终导致肥胖和营养问题。此外,遗传和生活方式也是影响因素。④南京医科大学儿科研究所郭锡熔教授认为,一部分青少年对于肥胖的认识不足,甚至连肥胖的定义也不清楚,过分追求苗条,盲目减肥并采用禁食、不吃肉类、服用减肥产品控制体重。其实,维持在正常体重是体格发育正常的标志之一,过分追求苗条则会导致消瘦、营养不良等,影响正常发育,造成不良后果。因此肥胖儿进行减肥治疗应在医师指导下进行;保证健康是预防和治疗肥胖的最终目的。儿童青少年可通过这一公式评价体重:标准体重等于实足年龄乘以二加八,超过百分之二十为肥胖。(节选自百度百科词条“青少年肥胖”,有删改)【材料二】①与成年人相比,中小学生身体生长发育较快,对能量和营养的需要量相对较高,儿童时期营养状况会影响人一生的健康。当前,孩子面临的营养问题主要包括超重肥胖、多种营养不良现象、高血压、糖尿病低龄化等。②肥胖不仅会对孩子的身体发育造成严重影响,而且还将增加成年后肥胖相关慢性病的发病风险,如高血压、糖尿病、儿童期至成年期持续肥胖等疾病。此外,肥胖还会影响儿童青春期发育,危害呼吸系统及骨骼,对心理、行为、认知及智力产生不良影响,并诱发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癌症等。③营养不良主要表现为消瘦、生长迟缓和低体重。除了遗传、疾病等因素,儿童营养不良大多是由于不健康的饮食行为所致,比如不爱吃富含蛋白质的肉类、蛋类、奶制品等。④在学龄前的儿童中,缺铁性贫血症状也较为常见。长期铁质摄取不足或吸收不良等,都有可能造成缺铁性贫血。儿童生长发育快,需要更多营养,若不重视摄入富含铁的食物,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精神不振、烦躁等。(节选自新华网)【材料三】①专家建议,中小学生一日三餐应吃好,合理配餐很重要,每日膳食最好有荤有素,主食、副食兼备,尽量做到多样化。不要只吃米饭或面食,要吃菜也要喝汤,饮食不要太单一,同时注意预防热能过剩(高热能、高脂肪、高纳等三高食物),也应少吃三低食物(低矿物质、低维生素和低纤维素)。②合理营养饮食对青少年健康和学习有着很重要的意义,要养成吃早餐的习惯,不要空肚子上课,上午最好吃点牛奶、鸡蛋等比较有营养的食物,保证充沛的精力进行学习。三餐要规律,坚决抵制垃圾食品,合理膳食,吃饭时细嚼慢咽,不要用汤泡饭,饭后不要剧烈运动。除了均衡饮食,适量的户外运动也是保持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③中小学生每天应累计进行至少60分钟中等强度以上的身体活动,每周至少3次高强度的身体活动,如长跑、游泳、打篮球等;多做抗阻力运动和骨质增强型运动,如伏地挺身、仰卧起坐、引体向上等;同时保证充足睡眠,小学生每天10小时、初中生9小时、高中生8小时;最后减少静坐的时间,看手机、平板电脑的时间每天不超过2小时,越少越好。(节选自《东方卫报》)17.根据以上材料,下列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国民整体能量摄入提高、洋快餐等摄入增加是导致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的重要原因。B.中小学生的每日三餐要规律,膳食要荤素搭配,主副食要兼备,做到多样化饮食。C.肥胖既会严重影响孩子的身体发育,也会增加成年后肥胖相关慢性病的发病风险。D.超重者往往饮食和生活习惯不健康,不吃肉类、加强体育锻炼能帮助其恢复健康18.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回答下面的问题。(1)材料二的第②③④段能否调换顺序?请说明理由。(2)材料三第③段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19.请结合材料,为减少青少年肥胖提几条建议。【答案】17.D18.(1)不能调换。这几段依次说明了孩子面临的肥胖、营养不良、缺铁性贫血等营养问题,与第①段“当前,孩子面临的营养问题主要包括超重肥胖、多种营养不良现象、高血压、糖尿病低龄化等”相对应,因此不能调换。(2)举例子和列数字。举例介绍了几种适合中小学生的户外运动方式,并通过具体的数字准确说明中小学生每天必需的运动量和睡眠量,使说明更科学、准确,更具说服力。19.示例:①家长应引起重视,有意识地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②家庭和学校都要加强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③青少年应合理膳食,保持适量的户外运动和充足的睡眠,采用科学的方式减肥。【解析】【分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从材料一“过分追求苗条,盲目减肥并采用禁食、不吃肉类、服用减肥产品控制体重”“肥胖儿进行减肥治疗应在医师指导下进行”,可知“超重者往往饮食和生活习……不吃肉类”的做法并不科学;故选D项。【18题详解】(1)本题考查语序。材料二②段写的是肥胖对孩子的身体发育造的危害,第③段写的是营养不良的表现及原因,第④段写的是学龄前儿童中存在贫血现象。三者是内在的逻辑关系,因此,不能调换。(2)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作用。从“如长跑、游泳……”“如伏地挺身、仰卧……”可知,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从“至少60分钟”“至少3次”“小学生每天10小时、初中生9小时、高中生8小时”“不超过2小时”等可知,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介绍了适合中小学生锻炼的活动方式;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则准确说明中小学生每天必需的运动量和睡眠量。【19题详解】本题考查意见或建议。从材料一“肥胖儿进行减肥治疗应在医师指导下进行;保证健康是预防和治疗肥胖的最终目的”可知,减肥应在医师指导下,科学减肥;从材料二“孩子面临的营养问题主要包括超重肥胖、多种营养不良现象、高血压、糖尿病低龄化等”可知,孩子面临的营养家长应引起重视,有意识地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从材料三“专家建议,中小学生一日三餐应吃好,合理配餐很重要”“合理营养饮食对青少年健康和学习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可知,饮食要合理,三餐要规律;从材料三“中小学生每天应累计进行至少60分钟中等强度以上的身体活动”可知,保持适量的户外运动和充足的睡眠很重要;从材料一“一部分青少年对于肥胖的认识不足,甚至连肥胖的定义也不清楚”可知,要加强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答出两条以上即可。(四)古诗文阅读(13分)【甲】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乙】东坡苏轼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①坡头路,自爱铿然②曳杖声。[注]①荦(luò)确:怪石嶙峋的样子,或者坚硬的样子。②铿(kēng)然:声音响亮的样子。20.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念无与为乐者念:_________(2)怀民亦未寝寝:_________(3)相与步于中庭相相与:_________(4)自爱铿然曳杖声自:_________21.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22.《记承天寺夜游》中的月光具有“_________”的特点,《东坡》中的月光具有“_________”的特点。(用原文中的字词填空)23.【甲】文【乙】诗都写于元丰六年,请你结合苏轼此时的境遇分析其作品中透露出来的心境。【答案】20.①.考虑,想到②.睡觉③.共同,一起④.自己21.(1)庭院中的月光如积水般清明澄澈,仿佛有藻、荇交错其中。(2)只是缺少像我们俩这样的闲人罢了。22.①.空明②.清23.遭到贬谪的苏轼仕途受挫,心中既有贬谪的悲凉,又有月下漫步、以险为乐、视险如夷的积极心态,种种难言的情感尽在其中。【解析】【20题详解】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1)句意:考虑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念:考虑,想到;(2)句意:张怀民也还没有入睡。寝:睡觉;(3)句意:就一同在庭院里散步。相与:共同,一起;(4)句意:我自己就是喜欢这样拄着拐杖铿然的声音。自:自己。【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1)空明:形容水清明澄澈;交横:交错纵横;(2)但:只是;耳:罢了。【22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根据甲文“庭下如积水空明”可知,将月光映照下的庭院比作清明澄澈的积水,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体现了月光之空明。“雨洗东坡月色清”意思是:雨点纷落,把东坡洗得格外干净,月亮的光辉也变得清澈。“清”,清澈,在此形容月光,表现了月光之皎洁。【23题详解】本题考查作者情感。【甲】文【乙】诗都写于元丰六年,其背景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苏轼仕途受挫,内心定然有贬谪的悲凉,作者“解衣欲睡”的时候,“月色入户”,于是“欣然起行”,月光难得,让人欣喜。可是没有人和自己共同赏月,只好去找同样被贬的张怀民,这里面蕴含着贬低的悲凉与人生的感慨;两人漫步中庭,又是悠闲的。自比“闲人”,先对澄澈透明的美妙的月色作了生动形象的描绘,透露出作者在贬低中虽感慨幽微,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表达了作者对月光的爱慕,抒发了作者自解、自矜、自嘲,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与欣赏,用与“忙人”(朝廷官员小人)相对的“闲人”来写自己,表现了对“忙人”的鄙夷与讽刺,表现了作者旷达的心胸。乙诗“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意思是:千万别去嫌弃这些坎坷的坡路不如城里平坦,我就是喜欢这样拄着拐杖铿然的声音。诗人愿意漫步在坎坷不平的道路上,表现了诗人以险为乐、视险如夷的积极心态。【点睛】【甲】参考译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正准备脱衣入睡,恰好看到这时月光从门户照进来,于是高兴地起身出门。考虑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入睡,就一同在庭院里散步。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积满的清水一样澄澈透明。水中水藻、水草纵横交错,原来是院中竹柏的影子。哪一个夜晚没有月亮?又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三、写作(50分)24.央视著名主持人董卿在她主持的节目《朗读者》中说,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农业设施劳务班组退场及土地保护协议
- 2025年度安防设备运输安全责任险合同
- 乌鲁木齐物业前期合同范本
- 中介卖房套房合同范本
- 2025年电站汽车机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债务债权转移合同范本
- 中国金属托盘行业发展趋势预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互易合同范本
- 中国植物藻类提取物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做房子防水工程合同范本
- 珠海市第三人民医院中医智能临床辅助诊疗系统建设方案
- 早产临床诊断与治疗指南
- 工程签证单完整版
-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初中内容解读
- 全院护理查房(食管裂孔疝)
- 川教版信息技术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新教材】
-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7课《溜索》任务驱动型教学设计
- (国赛)5G组网与运维赛项备考试题库及答案
- 代写文章合同模板
- 初中体育与健康 50米加速跑及途中跑 教案
- 自考00808商法押题及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