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一单元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第三课第2框世界是永恒发展的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_第1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一单元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第三课第2框世界是永恒发展的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_第2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一单元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第三课第2框世界是永恒发展的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_第3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一单元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第三课第2框世界是永恒发展的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_第4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一单元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第三课第2框世界是永恒发展的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5第2框世界是永恒发展的(一)学考达标练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949—1957年,是城市化起步发展时期;1958—1965年,是城市化的不稳定发展时期;1966—1978年,是城市化停滞时期;1978年至今,是城市化的稳定快速发展时期。这主要说明()A.社会变更总是前进的和上升的 B.社会发展是有规律的C.人类社会是变更、发展的 D.变更就是发展【答案】C【解析】材料体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城市化进程,表明人类社会是变更、发展的,C正确。A不符合实际,例如我国城市化进程就存在停滞时期。B在材料中没有体现,解除。发展是前进和上升的变更,而变更不肯定就是前进的和上升的,D说法错误。2.下列说法中正确反映发展的实质的是()A.发展就是事物的运动和变更B.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C.发展具有普遍性D.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答案】B【解析】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B符合题意。3.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日,人们对于精神生活的追求有了更高的层次。时尚、潮流、前沿的流行文化一波接一波地轰炸着人们的眼球,让人应接无暇、纷繁芜杂。有人认为,“流行文化就是新文化”。这种观点错在它()A.从根本上否定了区分新旧事物的正确标准B.没有看到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C.将运动、变更、发展混为一谈D.将事物一时力气强弱,作为推断新旧事物的标准【答案】A【解析】新文化不等于新出现的文化,更不等于流行文化。“流行文化就是新文化”将是否流行作为区分新旧事物的标准,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区分新旧事物的正确标准,故选A。B不全面,C、D与题意不符。4.在溪水和岩石的斗争中,成功的总是溪水,不是因为力气,而是因为坚持。这说明()A.坚毅的意志可以战胜一切困难险阻B.新事物总是在迂回曲折中向前发展C.在生活和工作中要坚持适度原则D.量的积累达到肯定程度必定引起质变【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在溪水和岩石的斗争中,成功的总是溪水,不是因为力气,而是因为坚持,这说明量的积累达到肯定程度必定引起质变,D正确且符合题意;A说法错误;B、C与材料主旨不符,应解除。故选D。5.40多年的改革开放成效显著,我国的经济总量位居世界前列,但新的冲突、挑战层出不穷,习近平总书记说:“改革开放是一项长期的、艰难的、繁重的事业,必需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干下去。”这表明()A.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B.量的积累必定会导致质变C.事物的发展最终是通过质变来实现的D.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答案】D【解析】题中强调我国经济总量位居世界前列,但新的冲突、挑战层出不穷,说明既有前进又有曲折,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而不是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A不选,D入选;量的积累达到肯定程度才会发生质变,不是量的积累必定会导致质变,B不选;题中强调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并没有体现通过质变实现发展,C不选。6.毛泽东在《七律·人民解放军占据南京》一诗中写道:“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行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宜将剩勇追穷寇”启示我们()A.要对将来充溢信念 B.要英勇地接受挫折和考验C.要主动做好量的积累 D.要坚决地抓住机遇,促成质变【答案】D【解析】在量变已经达到肯定程度,只有变更事物原有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时,要坚决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假如不“宜将剩勇追穷寇”,就可能错失良机。故选D。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978年12月18日,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大征程。40多年众志成城,40多年砥砺奋进,40多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美史诗。改革开放已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跋山涉水。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是一个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行的时候。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宏大复兴,是一场接力跑,我们要一棒接着一棒跑下去,每一代人都要为下一代人跑出一个好成果。从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角度看,你认为怎样才能跑好中华民族宏大复兴这一场“接力跑”?【答案】量变是质变的必要打算,实现中华民族宏大复兴须要埋头苦干,重视量的积累,需每一代人都跑出好成果;质变是量变的必定结果,改革开放过程中要擅长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促成飞跃,为新的量变开拓道路;事物的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起先新的量变,循环往复,不断前进的,实现中华民族宏大复兴须要一棒接着一棒跑下去。(二)选考通关练1.“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这首诗用小松树的成长比方新事物的成长过程,“时人不识凌云木”是因为()①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②新事物的发展壮大有一个过程③新事物最初往往比较弱小④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的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答案】C【解析】人们不相识、不接受新事物是因为新事物最初比较弱小,力气不够强大,①不选,③正确;新事物的发展壮大有一个过程,②正确。④不符合题意。故选C。2.事物的运动、变更与发展的区分在于()A.运动、变更是看得见的,发展是看不见的B.运动、变更是倒退的,发展是前进的C.运动、变更既可能是前进的也可能是倒退的,而发展则是前进、上升的变更D.运动、变更是旧事物的变更,发展则是前进、上升的变更【答案】C【解析】发展是一种运动和变更,但绝非任何运动和变更都是发展。变更有前进的、上升的,也有倒退的、下降的。只有那些上升的、前进的和进步的变更才是发展,故选C。3.信息技术的发展给社会带来了许多便利,但某些人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搞“科学算命”,并冠以“新潮”的名称,称之为“时代的发展”。“科学算命”是()A.正确的,因为它运用了先进的信息技术B.正确的,因为它是以前所没有的C.错误的,因为它没有正确理解发展的实质D.错误的,因为它没有看到事物的运动和变更【答案】C【解析】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科学算命”借用现代科技搞封建迷信,不属于新事物,仍旧是旧事物,C正确。4.漫画《幻想是个鸡蛋,假如不刚好孵化就会变臭》给我们的启示是()幻想是个鸡蛋,假如不刚好孵化就会变臭①要正视现实问题,防微杜渐②要主动参加实践,重在行动③要坚决抓住时机,促成质变④要做好量变打算,持之以恒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答案】C【解析】通过“幻想是个鸡蛋,假如不刚好孵化就会变臭”可以看出,我们要主动参加实践,重在行动,要坚决抓住时机,促成质变,②③符合题意;①④不符合漫画主旨。故选C。5.中国古典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北宋王安石所作的《元日》中“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诗句为人们所耳熟能详。下列选项中,与其蕴含哲理相同的诗句是()A.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B.画图临出秦川景,亲到长安有几人C.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D.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答案】A【解析】题干材料中的诗句体现了发展的观点,A体现了发展的观点,入选。B体现了实践与相识的关系,不选。C体现的是透过现象看本质,不选。D体现的是一切从实际动身,不选。6.翻过的每一座山峦都能让你看到更广袤的风景,斩开的每一片荆棘都会将你引向无价的宝藏。流过的汗水正衬托奋进的面庞,泥泞的路终将盛开繁花。这给我们的启示是()A.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的必定趋势B.事物的发展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C.物质世界是肯定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D.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构成事物的变更和发展【答案】B【解析】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事物的发展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B符合题意。A、C、D在材料中没有体现,解除。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19年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上海开启了生活垃圾分类“强制时代”。继上海之后,全国另外45个城市也将跟进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垃圾分类,从提倡走向强制,变更的只是手段,期盼唤醒人们的垃圾分类意识。推动垃圾分类不仅可以有效利用可回收物,变废为宝,爱护环境,它还是一个城市管理实力和市民素养的综合体现,是城市文明的重要标记,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事实上,不仅北上广,全国三分之一以上的城市已深陷“垃圾围城”困局。发展越快垃圾越多,垃圾堆正像日益靠近的高墙把城市空间越挤越窄,所以从源头减量入手,实施垃圾分类回收已是不得不为,刻不待时。运用“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学问,结合材料分析推动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必定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