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水滩区八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_第1页
冷水滩区八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_第2页
冷水滩区八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_第3页
冷水滩区八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_第4页
冷水滩区八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冷水滩区八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共32分)

1.(2023八上·冷水滩月考)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各题。

回忆是有(①)的,鲁迅先生夜间疲倦,正想偷懒,仰面在灯光中瞥____见藤野先生黑瘦的面貌,仿佛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回忆是有(②)的,居里夫人不畏艰难,献身科学,那黑夜中闪耀着的蓝色荧____光,便是她以苦为乐的人生颜色;回忆是有(③)的,汪曾祺先生客居云南,遍访美食,那雨季中味极鲜____腴的牛肝菌,青头菌,让异乡人漂泊的心不再流浪。回忆是有(④)的,总有一些瞬____间,会直击你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1)选出正确的读音填入横线内。()

A.piēyínxiānshǜnB.piěyíngxiǎnshùn

C.piěyínxiǎnshǜnD.piēyíngxiānshùn

(2)给文中序号处各填入一个词语,你觉得最符合语境的一组是()

A.声音味道温度色彩

B.色彩声音味道温度

C.声音色彩味道温度

D.温度味道声音色彩

【答案】(1)D

(2)C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1)“瞥"只有一个读音“piē”,“荧"的读音是“yíng”,“鲜腴"的“鲜”读“xiān”,“瞬间”的“瞬"读“shùn”。

(2)首先,鲁迅先生看到藤野先生的面貌,仿佛听到其说话,所以回忆与“声音"相关;居里夫人的蓝色荧光有颜色,回忆是有“色彩”的;汪曾祺先生回忆美食是有“味道"的;回忆中的瞬间能直击内心最柔软的地方,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如同有“温度”。

故答案为:(1)D(2)C

【点评】(1)本题考查重要词语字音、字形的识记能力。要求学生在平时对教材中所涉及的重要的字、词准确的识记,加强积累。

(2)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能力。解答此题,要弄清词语的意义及常用用法,再次弄清词语的感彩,还要注意具体的语境,如有关联词还要掌握关联词的固定搭配等。

2.(2023八上·冷水滩月考)下列语段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①学生书写水平逐渐下降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②所以中考和高考评卷已经采取了对字迹潦草的试卷酌情扣分。③一项网上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师生支持这一做法。④他们认为,这样做就能防止学生书写质量差的状况发生。

A.①B.②C.③D.④

【答案】B

【知识点】成分残缺

【解析】【分析】ACD.正确。

B.成分残缺,"扣分“后面应该加上”的措施“。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解答此题应掌握的知识点为几种常见的病句类型: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意不明等。通读句子,寻找具有常见病句类型标志性的词或短语做出判断。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通过压缩句子,分析句子的成分(主、谓、宾、定、状、补)方法,找出病因。

3.(2023八上·冷水滩月考)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在古汉语中,山之北、江水之南为“阴”,反之为“阳”。

B.王绩的《野望》是律诗,“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是颈联。

C.“书”在文言文标题中有两种意义:一种是名词,解释为“书信”,如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中的“书”;另一种是动词,解释为“书写、记载”,如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的“书”。

D.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历史学家,他所撰写的《史记》共130篇,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答案】B

【知识点】诗歌文学常识

【解析】【分析】ACD.正确;

B.有误,律诗一共有八句,分为四联,一、二句为首联,三、四句为颔联,五、六句为颈联,七、八句內尾联。所以“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为颔联,选项“是颈联"有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对于重点作家、重要文体必须熟记。对作品中的重要内容应熟练掌握,针对作品中的人物、情节做出正确的评价。

4.(2023八上·冷水滩月考)下列内容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句子按语气可分四类,“比尔,你在哪里?”是感叹语气,所以是感叹句。

B.“王美丽很爱做美容,别人提起她总是说:‘她不是在做美容,就是在去做美容的路上’"此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方法。

C.“我是一个佃农家庭的子弟”一句中,“我"是主语。

D.“神舟十四号和神舟十五号的六名中国航天员实现历史性的太空会师”一句中,“航天员实现会师"是句子主干。

【答案】A

【知识点】语言得体

【解析】【分析】A.有误,句子按照句子的语气划分,有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四种。“比尔,你在哪里?”是疑问语气,所以是疑问句,不是感叹句。

BCD.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对于重点作家、重要文体必须熟记。对作品中的重要内容应熟练掌握,针对作品中的人物、情节做出正确的评价。

5.(2023八上·冷水滩月考)将下列语句重新排列组合使之成为通顺的语段,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中国载人航天,就是牛!

②19时34分,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入驻“天宫"。

③空间站里,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热情盼望着远道而来的战友。

④这是我国首次三批航天员天宫同框。

⑤浩瀚宇宙再现中国人太空“会师”的经典场面。

A.①③②④⑤B.①②③④⑤C.②③⑤④①D.③②⑤④①

【答案】D

【知识点】句子排序

【解析】【分析】通读语段可知语段讲述的是神舟十六号航天员盼着对最终与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会师,所以③为首句;接着是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到达“天宫”,②是第二句;⑤紧承②是“会师”的场景,是第三句;④的内容紧承⑤中的“会师”,是第四句;①称赞做结。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

6.(2023八上·冷水滩月考)古诗文默写。

(1)晴川历历汉阳树,___。(崔颢《黄鹤楼》)

(2)夕日欲颓,。(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3)___,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4)自非亭午夜分,。(郦道元《三峡》)

(5)陶渊明《饮酒》(其五)中,表达对美好事物“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感受的句子是:,。

(6)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从声和色两个方面勾画了一幅激烈的战斗场面,渲染了沉重、紧张、肃杀氛围的诗句:___,___。

【答案】(1)芳草萋萋鹦鹉洲

(2)沉鳞竞跃

(3)折戟沉沙铁未销

(4)不见曦月

(5)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6)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知识点】一般性默写;理解性默写

【解析】【分析】诗文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不能写错别字。此题中容易写错的字有:萋、鹦、戟、曦、凝

故答案为:芳草萋萋鹦鹉洲;沉鳞竞跃;折戟沉沙铁未销;不见曦月;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7.(2023八上·冷水滩月考)本学期,我们读了《》,了解了昆虫生活的奥秘,也被(作者)积极探索,求真务实的精神感动。他在对昆虫的描述中,处处洋溢着对的尊重,对自然万物的赞美。

【答案】昆虫记;法布尔;生命

【知识点】作家作品;《昆虫记》

【解析】【分析】《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所著的长篇科普文学作品。在《昆虫记》中,法布尔详细地描述了各种昆虫的外形、习性、繁衍等生活奥秘,为读者打开了一扇了解昆虫世界的神奇大门。法布尔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观察、研究昆虫,展现出积极探索、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他在对昆虫细致入微的描述中,没有将昆虫仅仅当作研究对象,而是处处洋溢着对生命的尊重。他把昆虫看作是大自然中与人类平等的生命存在,尊重它们的生存方式和生命价值,同时也通过对昆虫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赞美大自然的神奇与伟大。

故答案为:昆虫记;法布尔;生命

【点评】本题考查名著的阅读。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好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得心应手。

8.(2023八上·冷水滩月考)作者给很多昆虫取了绰号,比如:____叫大自然的清道夫,夏日里的歌唱家是____,田园中的提琴家是____,美丽的杀手是____。()

A.蜣螂瓢虫圣甲虫孔雀蝶

B.黄蜂瓢虫萤火虫蜣螂

C.蝉瓢虫圣甲虫萤火虫

D.蜣螂蝉蟋蟀螳螂

【答案】D

【知识点】作品的人物形象;《昆虫记》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著作内容。阅读原著,可知:《昆虫记》里,作者给许多昆虫取了有趣的绰号,如蜣螂叫大自然的清道夫,夏日里的歌唱家是蝉,田园中的提琴家是蟋蟀,美丽的杀手是螳螂。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道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名著重要情节及人物的掌握程度。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将相关知识记牢,同时要对名著的精彩内容以及人物形象细细品味,注意人物在作品中重要的故事情节。

9.(2023八上·冷水滩月考)综合性学习

古人说:“诚信者,天下之结也。"诚信既是立身之本,又是结交天下的根本之道,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学校将开展“人无信不立”的主题活动,邀请你参加并根据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一:

据了解,本地一家卤味店采用自主购买形式,购买者自行选购,自觉付费。营业两天,顾客的自助付款额还不足商品总价值的百分之三十。人们没有意识到“信"的重要性,而把占便宜当成了自然的事。

材料二:

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因一个承诺而走进公众的视线。2015年9月,陈干武唯一的儿子陈龙因肝癌治疗无效去世,高额的医疗费用让陈家欠下26万元债务。多年来,这位74岁老人信守承诺,省吃俭用,靠养殖增收,目前已为病逝儿子偿还了23万元欠款。人们叫他“诚信老爹”,而他觉得自己只是在做一件天经地义的事。如今,陈干武夫妇还有不到3万元的债待还。看着老两口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村里的乡邻劝说他们,欠款不多,就算了吧。陈干武听了斩钉截铁地回绝:“当年人家救了我家的急,现在再苦再累,我都得想办法还。"2021年,陈干武被评为“道德模范”,他用最简单淳朴的守信和感恩之心,为这个社会注入正能量。

(1)【探“诚信"之义】古代先哲在思考“信”这一道德规范时,留下了很多精彩论述。下面的先贤名言中,属于“信"这一主题的是()

A.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B.一病经四年,亲朋书信断。

C.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D.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2)【寻“诚信”之人】为了弘扬当代的诚信美德,你所在的小组将采访下面的道德模范,请你围绕主题拟写两个采访问题,完善下面的采访提纲。

采访提纲

采访主题:身边的“诚信"力量

采访对象:陈干武(2021年“道德模范”)

采访问题:

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③获得“道德模范"称号,您对“诚信”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3)【立“诚信"之言】读了材料二,你想对材料一中那些占便宜的顾客说点什么呢?(引用一句关于“诚信”的名言警句,并使用一种修辞)

【答案】(1)D

(2)①在偿还债务的过程中您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②您面对他人的劝说,您心里想的是什么?

(3)示例:古人云,人无信不立,国无信则衰。(言不信者,行不果/人背信则名不达/人而不信,不知其可也)诚信就像一面澄澈的镜子,能折射每个人的心灵。虽然购买者占便宜,得到利益,但是从长远看,不仅不利于维护个人形象和传承传统美德,还会不利于和谐美好社会的建立。

【知识点】活动设计;见解表述;把握古诗词曲的内容

【解析】【分析】(1)A.“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意思是:洛阳城里刮起了秋风,心中思绪翻涌想写封家书问候平安。诗人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的片段——欲写家书之际的意念和情态,细腻地表达了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怀念;与“信”这一主题无关;

B.“一病经四年,亲朋书信断"意思是:生病已有四个年头,亲朋好友的书信往来已经断绝。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苦,对亲朋好友的怀念;与“信”这一主题无关;

C.“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意思是: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侵犯的敌人,誓不返回家乡。此句描写了战斗的艰苦激烈,体现了将士的报国壮志愈加坚定,表现了将士们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怀;与“信”这一主题无关;

D.“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意思是:几杯热酒下肚,便慷慨许诺,愿为知己两肋插刀,一诺重于泰山。此句气势豪迈,刻画了侠客尚义气、重承诺的高尚人格;与“信”这一主题有关。

(2)本题考查采访问题。采访目的“弘扬当代的诚信美德”,确定采访主题“身边的“诚信”力量”,明确采访对象“陈干武(2021年“长沙市道德模范’)”,据此围绕材料二中陈干武的诚信事迹提出采访问题即可。

(3)本题考查语言表达。题目要求针对占便宜的顾客进行劝说,要引用一句关于诚信的名言警句,使用一种修辞,语句通顺,条理清晰。

故答案为:(1)D(2)①在偿还债务的过程中您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②您面对他人的劝说,您心里想的是什么?

(3)示例:古人云,人无信不立,国无信则衰。(言不信者,行不果/人背信则名不达/人而不信,不知其可也)诚信就像一面澄澈的镜子,能折射每个人的心灵。虽然购买者占便宜,得到利益,但是从长远看,不仅不利于维护个人形象和传承传统美德,还会不利于和谐美好社会的建立。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认真读诗,反复诵读,仔细分析诗中的内容,联系创作的背景抓住作者的感情,即可作答。

(2)本题考查学生设计活动的能力。对于设计活动类型的题目,我们一般从平时掌握的几种常见的主题活动中做出选择即可。只是需要在表达时注意考题对于句子形式上的要求。

(3)本题考查名人名言的积累。从平时的积累中写出有关的名言一则即可。

二、阅读与理解(共38分)

(2023八上·冷水滩月考)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各题。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①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②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③去!

注释:①星河:银河。②谩有,空有。③三山,指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

10.下列对《渔家傲》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景象极为壮丽,描绘出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相接图。

B.词人在梦中见到天帝,塑造了一个态度温和、关心民生的天帝形象,寄寓着作者美好的理想。

C.“嗟"字生动写出了词人彷徨忧虑的神态;“谩”字流露出词人心中的哀怨惆怅,抒发了对自己创作的不满之情。

D.“九万里风鹏正举"运用了比喻和用典,把自己比作大鹏,抒发大鹏高飞之志和对自由光明生活的向往,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11.下阕哪一句是对“殷勤问我归何处”的回答?该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10.C

11.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表达了词人晚年在现实生活面前怀才不遇、孤独无依、奋力挣扎的苦闷和对现实的强烈不满。

【知识点】把握古诗词曲的内容;古诗词曲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生活杂感;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认真读诗,反复诵读,仔细分析诗中的内容,联系创作的背景抓住作者的感情,即可作答。

(2)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感情的理解与掌握,此类题目的答题方法如下:先要通读全诗,从全诗中找到可以表现出作者感情的词,如果没有找到,就分析诗可词中的画面,看这画面中是否蕴含着作者的感情.当然还要注意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和个人遭遇。

10.ABD.正确;

C.有误,“抒发了对自己创作的不满之情"赏析有误,“谩”字,流露出对现实的强烈不满。词人在现实中知音难遇,欲诉无门,唯有通过这种幻想的形式,才能尽情地抒发胸中的愤懑。

故答案为:C

11.本题考查诗词内容及情感的分析。“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意思是我回报天帝说:路途漫长又叹日暮时不早。学作诗,枉有妙句人称道,却是空无用。上片未二句是写天帝的问话,下片此二句是写词人的对答。“路长日暮”反映了词人晚年孤独无依的痛苦经历。词人结合自己身世,把屈原在《离骚》中所表达的不惮长途远征,只求日长不暮,以便寻觅天帝,不辞“上下求索"的情怀隐括入律,只用“路长”“日暮"四字,便概括了“上下求索”的意念与过程,语言简净自然,浑化无迹。其意与“学诗谩有惊人句"相连,是词人在天帝面前倾诉自己空有才华而遭逢不幸,奋力挣扎的苦闷。著一“谩”字,流露出对现实的强烈不满。词人在现实中知音难遇,欲诉无门,唯有通过这种幻想的形式,才能尽情地抒发胸中的愤懑,怀才不遇是中国传统文人的命运。表达了词人在现实生活面前空有才华而遭逢不幸、孤独无依、奋力挣扎的苦闷和对现实的强烈不满。

故答案为: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表达了词人晚年在现实生活面前怀才不遇、孤独无依、奋力挣扎的苦闷和对现实的强烈不满。

(2023八上·冷水滩月考)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各题。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子也。"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①炫卖②之事,母曰:“此又非所以处吾子也。”复徙居学宫③之旁。孟子乃嬉为设俎豆④揖让进退⑤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遂居焉。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

注释:①贾人:商人。②炫卖:边喊边卖。③学宫:学校。④俎豆:古代祭祀用的两种盛器,此指祭祀仪式。⑤揖让进退:即打躬作揖,进退朝堂等古代宾主相见的礼仪。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舜发于畎亩之中___管夷吾举于士

曾益其所不能___及孟子长

13.下面各项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委而去之_环而攻之而不胜

B.寡助之至_行天下之大道

C.投以骨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D.生于忧患_尝射于家圃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人恒过,然后能改。

②此可以处吾子矣。

15.孟子的“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离不开孟母的忧患意识。在生活条件日益优越的今天,你认为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名言有什么现实意义吗?

【答案】12.兴起,指被任用;狱官;同“增”,增加;等到

13.D

14.①人常常犯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过。

②这里可以安顿我儿子了。

15.无论何时何地,不论个人还是国家,都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这样才能取得更大的发展。

【知识点】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文言文翻译;一词多义;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意义。翻译文言实词的意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的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同时还应结合具体的语境做出准确的判断。考题涉及的词语都来源于教材中所选的课文,这要求学生应加强对教材所选入的文言文诵读与掌握,解答根据所学过的课文,根据上下文做出判断。

(2)本题考查学生对一词多义现象的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要注意积累词语的不同用法,最后结合句意理解词语的不同用法。

(3)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文言文中重要句子翻译的关键是一定要回到原文的语境中,根据上下文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同时对语句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做到准确的翻译。并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符合现代汉语的用词造句的标准。

(4)本题考查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找出相关的语句做出具体的分析即可。

【参考译文】

【甲】

舜从田野之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举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举用,管夷吾从狱官手里释放后被举用为相,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举用,百里奚从奴隶市场里被赎买回来并被举用。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身体空虚乏力,使他的每一行动都不如意,这样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坚忍,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

一个人,常常出错,然后才能改正;心意困苦,思虑阻塞,然后才能奋发;别人愤怒表现在脸色上,怨恨吐发在言语中,然后你就会知道。一个国家,如果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就常常会有覆灭的危险。这样,就知道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享乐足以使人灭亡的道理了。

【乙】

孟子小的时候,他的家在墓地旁边,孟子经常玩办理丧事的游戏。他的母亲说:“这个地方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孟子的母亲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旁边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和屠宰猪羊的事。孟子的母亲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他们又搬家了。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每月夏历初一这个时候,官员到文庙,行礼跪拜,互相礼貌相待,孟子见了之后都学习记住。孟子的母亲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于是居住在了这个地方。等到孟子长大,学习了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最终成就了大儒的名声。

12.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理解。①句意:舜从田野之中被任用。发:兴起,指被任用。②句意:管夷吾从狱官手里释放后被举用为相。士:狱官。③句意: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曾:同“增”,增加。④句意:等到孟子长大了。及:等到。

故答案为:兴起,指被任用;狱官;同“增”,增加;等到

13.A.“委而去之”,句意是(守城者)弃城而逃走。“而"表顺承。“环而攻之而不胜”,句意是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第一个“而"表修饰,第二个“而”表转折。两者意义和用法不同。

B.“寡助之至”,句意是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之”是动词,到。“行天下之大道”,句意是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上。“之”是结构助词,的。两者意义和用法不同。

C.“投以骨”,句意是把骨头扔给(狼)。“以”是介词,把。“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句意是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以”是介词,凭借。两者意义和用法不同。

D.“生于忧患”,句意是在忧患中生存发展。“尝射于家圃”,句意是曾经在自家园子里射箭。两个“于"都是介词,在。意义和用法相同。

故答案为:D

14.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①重点词:恒,常常;过,犯错误。②重点词:此,这;处,安顿,安置。

故答案为:①人常常犯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过。②这里可以安顿我儿子了。

15.本题属于开放性题目。结合两文内容可知,艰苦的生活环境能够锻炼人们坚强意志,激励人们不断进取;安乐的生活条件容易腐蚀人,沉湎其中会走向颓废乃至灭亡;这是古往今来从无数正反两方面经验中总结、提炼出来的警世良言,是一部人才成败史、国家兴亡史所证实的客观规律;至今仍具有深刻的警示意义和教育意义。因此我们要居安思危,不论是个人还是国家都要增强忧患意识。

故答案为:无论何时何地,不论个人还是国家,都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这样才能取得更大的发展。

(2023八上·冷水滩月考)非文学作品阅读

【材料一】

“曾经,博物馆是有围墙的,展览以实物形式进行。”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副馆长朱亚蓉说,“得益于先进的技术,‘云端’观展成为常态,展览借助科技走到不同城市,数字化让博物馆的边界变得模糊了,博物馆真正实现了无处不在。"

【材料二】

走进改造升级后的三星堆博物馆综合馆,生动、丰富的多媒体技术更全面、更深入地表达了三星堆文化内涵。厅里,多媒体“三星堆之眼”展现三星堆发现发掘关键节点;L型视频墙用逼真的三维动画呈现了三星堆古城形成过程,吸引不少观众驻足观看。

三五好友相聚,赏花品茗,抚琴对弈……打开湖南省博物馆网上展厅,进入《闲来弄风雅——宋朝人慢生活镜像》专题,伴着古琴乐曲,宋朝文人雅士的生活场景徐徐展开。该展览运用AR、VR、三维影像制作等技术,制作了360度全景线上虚拟展厅,全方位立体式呈现了80余件文物。

去年9月,在首都博物馆举办的“互联网+中华文明"数字体验展,处处给人惊喜:拨动加入交互密码的“古琴”,一曲《广陵散》在指间流淌;和着观众的动作,一袭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纱衣"翩翩起舞。一名带着孩子来观展的退休教师说:“科技与文化结合使展览寓教于乐,增强了孩子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

【材料三】

近年来,许多博物馆都展开了三维数字化采集工作。数据采集过程乍看并不复杂:采用三维激光扫描仪、高清相机等设备收集文物数据,再利用这些数据建起文物的三维模型。然而要还原文物的历史容貌,还需要高精度的数据。以三星堆博物馆的青铜神树为例,因体型庞大,技术人员将几十块残件分段扫描再拼接,单扫描就用时一个多月,数据处理就用了半年。在虚拟复原时,高精度的数据往往能做到高度复原文物的每一块残件乃至细节,是文物修复的重要参考。

再以湖南省博物馆的古琴“飞泉"为例,古琴的形制和漆色断纹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其修复需要最小干预和有效保护。修复师运用扫描的三维数据,对缺失部分的结构进行三维重建,然后进行虚拟修复,再修复实物,以此提高修复的精准度。

16.根据上述材料,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数字化技术让博物馆无处不在,“云端”观展逐渐走向大众。

B.科技与文化的融合,增强了大众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

C.因为数据采集过程不复杂,所以很多博物馆展开了三维数字化采集工作。

D.三维数据对文物的虚拟修复和修复实物起到了重要的参考作用。

17.结合上述材料,为铜官窑遗址公园的开发提几条建议。

【答案】16.C

17.运用数字化技术,进行“云端"观展;运用多媒体技术,将科技与文化进行结合,全方位呈现铜官窑的文物;开展三维数字化采集工作,丰富博物馆线上展出文物种类。

【知识点】把握说明对象;新闻、材料类文本;启示感悟、反思建议等开放类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对选项涉及的内容,在文中找到对应的语句将信息进行比较,判断正误。

(2)本题考查结合材料谈自己的看法。解答时应在充分把握各个材料内容的基础上灵活的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用文本材料的知识来解决生活的实际问题。同时在表述中应做到用简洁、流畅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16.ABD.正确。

C.有误,根据材料三第一段“然而要还原文物的历史容貌,还需要高精度的数据”“以三星堆博物馆的青铜神树为例,单扫描就用时一个多月,数据处理就用了半年"这些内容看知,还原历史文物容貌是一个耗时极长并且相当复杂精细的工作,故“数据采集过程不复杂”判断错误。

故答案为:C

17.结合材料一“得益于先进的技术,云端观展成为常态,展览借助科技走到不同城市,数字化让博物馆的边界变得模糊了,博物馆真正实现了无处不在”,可提建议为:运用数字化技术,进行“云端”观展;结合材料二第一段“生动、丰富的多媒体技术更全面、更深入地表达了三星堆文化内涵"、第二段“该展览运用AR、VR、三维影像制作等技术,制作了360度全景线上虚拟展厅,全方位立体式呈现了80余件文物”,可提建议为:运用多媒体技术,将科技与文化进行结合,全方位呈现铜官窑的文物;结合材料三“近年来,许多博物馆都展开了三维数字化采集工作”,可提建议为:开展三维数字化采集工作,丰富博物馆线上展出文物种类。

故答案为:运用数字化技术,进行“云端”观展;运用多媒体技术,将科技与文化进行结合,全方位呈现铜官窑的文物;开展三维数字化采集工作,丰富博物馆线上展出文物种类。

(2023八上·冷水滩月考)文学作品阅读

人生五十始

①我叫他老徐,因为苏区人人都是这样叫他——教书先生老徐——因为,虽然在东方其他地方,六十一岁不过是政府最高级官员的平均年龄,可是在红色中国,同别人相比,他似乎是个白发老翁。然而他并不是老朽昏聩的标本。像他的六十老翁的同辈谢觉哉一样,他步履矫健,双目炯炯,他的一双健腿在长征途上曾经帮他渡过大河,爬过高山。

②徐特立原来是一个极受敬重的教授,但是到了五十岁那一年,他突然放弃家庭、四个儿女、长沙一所师范校长的职位,投身到共产党中来。

③毛泽东是他在长沙师范的学生,他的学生中还有许多青年后来成了共产党。徐特立本人在毛泽东能分辨共和派和保皇派之前很早就参与了政治。他身上仍留着帝制时代与封建政治作斗争的标志,那是他为了要表示他上书请愿实行宪政的诚意割去的小指尖。在第一次革命后,湖南一度有个省议会,老徐是议员之一。

④战后他随湖南省的勤工俭学学生去法国,在里昂学习一年,在一家铁工厂打杂做工维持生活。后来他在巴黎大学当了三年学生,靠为中国学生补习数学等筹措自己学费。一九二三年回湖南后,协助在长沙办了两个新式的师范学校,境况顺遂,有四年之久。他到一九二七年才成了共产党员,是资产阶级社会的叛逆。

⑤在国民革命期间,徐特立在国民党省党部很活跃,但是他同情共产党。他向学生公开宣传马克思主义。“清洗"期间他遭到追捕,不得不销声匿迹。由于与共产党没有关系他不得不自找避难的地方。“我早想当共产党,”他怀念地告诉我,“但是没有人要求我参加。我年已五十,我想共产党大概认为我太老了。"但是有一天,一个共产党员到他避难的地方来找他,请他入党。这个老家伙高兴至极,他告诉我,他当时想到他对建设新世界仍有一些用处不禁哭了。

⑥党把他派去俄国,他在那里学习了两年。回国后,他闯破封锁,到了江西,不久就在瞿秋白下面担任副教育人民委员,瞿秋白遭难后,执行委员会任命徐特立继任。从此以后,他就以教书先生老徐著称。没有疑问,他的丰富多样的经验——在帝制、资本主义、共产主义形式的社会中的生活和教书的经验——使他能够胜任他所面临的任务。他当然需要所有这些经验,而且还需要更多的经验,因为这些任务十分艰巨,要是西方的教育家,谁都会感到气馁的。但是老徐正当壮年,是不会感到气馁的。

⑦一天,我们正在谈话的时候,他开始幽默地列举他的一些困难。“同我们所估计的几乎一样,”他说,“在西北,在我们到达以前,除了少数地主、官吏、商人以外几乎没有人识字。文盲几乎达到百分之九十五左右。在文化上,这是地球上最黑暗的一个角落。你知道吗,陕北和甘肃的人竟相信水对他们是有害的!这里的人平均一生只洗两次澡——一次在出生的时候,一次在结婚的时候。他们不愿洗脚,洗手,洗脸,不愿剪指甲,剃头发。这里留辫子的人比中国任何其他地方都多。"

⑧“但是所有这一切,还有许多其他偏见,都是由于无知愚昧所造成的,我的任务就是改变他们的这种思想状态。这样的人民,同江西相比,的确非常落后。江西的文盲占百分之九十,但是文化水平高得多,我们在那里工作的物质条件也较好,合格教师也多得多。在我们的模范县兴国,我们有三百多所小学,约八百名教师——这与我们这里全部红区的小学和教师数目相等。我们从兴国撤出时,文盲已减低到全部人口百分之二十以下!”

⑨“这里的工作的进展慢得多。我们一切都得从头开始。我们的物质资源非常有限。甚至我们的印刷机也被破坏了,我们现在什么东西都只能用油印和石刻来印刷。由于封锁,我们不能进口足够的纸张。我们已开始自己造纸,但质量太差。但是别去管这些困难吧。我们已经能够取得一些成就。如果有时间,我们在这里能够做到使全中国震惊的事情。我们现在从群众中间正在训练几十名教师,党也在培养。他们之中有许多人要担任群众文化学校的义务教员。我们的成绩表明,这里的农民只要给他们机会是极愿意学习的。"

⑩“而且他们也不笨。他们学得很快,只要把道理对他们说清楚,他们就改变了习惯。在这里的老苏区,你看不到姑娘缠足,你会看到许多年轻妇女剪短发。男人现在慢慢在剪掉辫子了,许多人在共青团和少先队那里学读书写字。”

(节选自《红星照耀中国》有删减)

18.阅读全文,请梳理本文中徐特立加入中国共产党以后的经历。

————撤出兴国————

19.文中徐特立是一个怎样的人?请举例说明。

20.下面语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请联系上下文加以赏析。

他步履矫健,双目炯炯,他的一双健腿在长征途上曾经帮他渡过大河,爬过高山。

21.请分析标题“人生五十始"的含义。联系现实,谈谈对你有何启示。

【答案】18.入党而泣;俄国留学;从事教育;改变地区偏见

19.热爱共产党。从他身在国民党,却公开宣传马克思主义、为能入党喜极而泣可以看出他对党的忠诚;热心教育、坚持不懈。他以丰富多样的经验从事教育,面对挫折困难从不气馁。勤俭节约。从他在外国留学勤工俭学、自己筹学费可以看出。终身学习。不论多大年纪,他都愿意积极求学。

20.运用了神态、动作描写,写出了徐特立的双脚在他长征途中走过大河大山,而双腿能坚持是因为他眼里有共产党的未来,进而体现了他对党的忠心、热诚和坚定不移。

21.表面含义:写的是徐特立在五十岁的时候放弃原来的功成名就、家庭事业,投身到共产主义的建设事业中来,且取得辉煌的成就;深层含义:高度赞扬了徐特立在建设共产党事业中的丰功伟绩,表达了作者对他的敬佩之情。

【知识点】文章标题及其作用;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概括理解文中人物形象;《红星照耀中国》;小说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解决此类题目首先要浏览全文,明确各个段落(语句)的内容,同时要把意思相近的段落(语句)合并在一起。抓住所概括文章中的重要段落(关键语句),简洁准确概括。

(2)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此题关键是了解文章内容,找出描写人物的语句与相关事件,然后结合具体内容来分析。

(3)本题考查分析表现手法的能力。表现手法的分析是一种很泛的题目,答题时要注意完整地理解题目的答题要求,要简洁准确地答题,对有些题目如欣赏写作技巧的题,应结合上下文语境、文章题材与体裁风格等来准确把握,选取其中最主要的一种回答即可,不必面面俱到。

(4)本题考查标题的含义与作用。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分析标题的修辞义。2、分析标题的象征义。3、理解标题的双关义。4把握作者的情感出发点。

18.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注意关键词“加入共产党以后”,据此应用第⑤段往后开始概括。第⑤段由“但是有一天,一个共产党员到他避难的地方来找他,请他入党。这个老家伙高兴至极,他告诉我,他当时想到他对建设新世界仍有一些用处不禁哭了"可概括为:入党而泣;由第⑥段“党把他派去俄国,他在那里学习了两年”可概括事件力:入俄留学;由第⑧段“在我们的模范县兴国,我们有三百多所小学,约八百名教师——这与我们这里全部红区的小学和教师数目相等。我们从兴国撤出时,文盲已减低到全部人口百分之二十以下!"可概括为:从事教育;由第⑨段“我们现在从群众中间正在训练几十名教师,党也在培养。他们之中有许多人要担任群众文化学校的义务教员。我们的成绩表明,这里的农民只要给他们机会是极愿意学习的”,第10段“而且他们也不笨。他们学得很快,只要把道理对他们说清楚,他们就改变了习惯。在这里的老苏区,你看不到姑娘缠足,你会看到许多年轻妇女剪短发。男人现在慢慢在剪掉辫子了,许多人在共青团和少先队那里学读书写字”,可概括为:改变地区偏见。

故答案为:入党而泣;俄国留学;从事教育;改变地区偏见

19.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要求学生找出该人物的描写,并从中分析人物性格特点。由第⑤段“在国民革命期间,徐特立在国民党省党部很活跃,但是他同情共产党。他向学生公开宣传马克思主义”及“我早想当共产党"及“但是有一天,一个共产党员到他避难的地方来找他,请他入党。这个老家伙高兴至极,他告诉我,他当时想到他对建设新世界仍有一些用处不禁哭了”可以看出,他身在国民党,却公开宣传马克思主义,他热爱共产党,为能入党喜极而泣可以看出他对党的忠诚与向往;由第⑥段“从此以后,他就以教书先生老徐著称。没有疑问,他的丰富多样的经验—在帝制、资本主义、共产主义形式的社会中的生活和教书的经验——使他能够胜任他所面临的任务。他当然需要所有这些经验,而且还需要更多的经验,因为这些任务十分艰巨,要是西方的教育家,谁都会感到气馁的。但是老徐正当壮年,是不会感到气馁的"可知他热心教育、坚持不懈、隐忍坚强。他以丰富多样的经验从事教育,面对挫折困难从不气馁;由第④段“战后他随湖南省的勤工俭学学生去法国,在里昂学习一年,在一家铁工厂打杂做工维持生活。后来他在巴黎大学当了三年学生,靠为中国学生补习数学等筹措自己学费”可知,他勤俭节约,在外国留学勤工俭学、自己筹学费;由第②段“徐特立原来是一个极受敬重的教授,但是到了五十岁那一年,他突然放弃家庭、四个儿女、长沙一所师范校长的职位,投身到共产党中来"可知,不论多大年纪,他都愿意积极求学,他对国家有一腔热情,积极参与各种革命斗争,要救国家、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宁可牺牲自己的小家,有着大无畏的革命牺牲精神。

故答案为:热爱共产党。从他身在国民党,却公开宣传马克思主义、为能入党喜极而泣可以看出他对党的忠诚;热心教育、坚持不懈。他以丰富多样的经验从事教育,面对挫折困难从不气馁。勤俭节约。从他在外国留学勤工俭学、自己筹学费可以看出。终身学习。不论多大年纪,他都愿意积极求学。

20.本题考查人物描写方法。第①段“他步履矫健,双目炯炯,他的一双健腿在长征途上曾经帮他渡过大河,爬过高山”,从描写方法角度来看,“双目炯炯"是神态描写,“步履矫健”“渡过大河,爬过高山"是动作描写,写出了徐特立的双脚在他长征途中走过大河大山,而他这种在长征途上的坚定是因为他对共产党的坚定的信念,体现了他对党的忠心、热诚和坚定不移的信念。

故答案为:运用了神态、动作描写,写出了徐特立的双脚在他长征途中走过大河大山,而双腿能坚持是因为他眼里有共产党的未来,进而体现了他对党的忠心、热诚和坚定不移。

21.本题考查题目含义。注意关键词“分点概括”,也就是明确表面含义、深层含义。表面含义要结合全文内容来写,深层含义一般是作者感情或者是人物品质。“人生五十始”,字面意思是人生五十岁成了新的开始,结合徐特立的人生经历,是指他在五十岁的时候放弃原来的功成名就、家庭事业,投身到共产主义的建设事业中来,且取得辉煌的成就,这是他新的人生的开始;深层含义是指,徐特立靠的是他对共产党的赤诚之心、建设事业中的隐忍坚强、从事建设的坚定不移为革命带来了不朽的功绩,歌颂了徐特立的伟大无私的革命精神,表达了对他的无限敬佩之情。

故答案为:表面含义:写的是徐特立在五十岁的时候放弃原来的功成名就、家庭事业,投身到共产主义的建设事业中来,且取得辉煌的成就;深层含义:高度赞扬了徐特立在建设共产党事业中的丰功伟绩,表达了作者对他的敬佩之情。

三、表达与写作(共50分)

22.(2023八上·冷水滩月考)请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文中不出现可能泄露考生信息的真实人名、地名、校名等。字数在600字以上。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①朱熹在《四书集注》中解读:“三人同行,其一我也。彼二人者,一善一恶,则我从其善而改其恶,是二人者皆我师也。"

请以《▲(他、她或它),成了我的老师》为题写一篇文章。

②无论是“从其善”还是“改其恶”,都必须付出坚实的行动。

请以“我因▲_____________,长大了!”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若选择①作文,则应该先选择对象;若选择②作文,则应该先选择“从其善"或“改其恶”。

【答案】例文:

她,成了我的老师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总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他们或许只是匆匆过客,但也可能成为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导师。对我而言,有这样一位女性,她以独特的魅力和深邃的智慧,悄然成为了我人生道路上的一盏明灯——她,就是我的母亲,我生活中的老师。

母亲并非什么显赫的人物,也没有高学历的光环,但她拥有一颗善良、坚韧、乐观的心。在我成长的岁月里,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责任、什么是坚持、什么是爱。

记得小时候,我性格内向,不善言辞,每当遇到困难和挫折,总是选择逃避。是母亲,用她那温柔的话语和鼓励的眼神,一步步引导我走出阴霾。她告诉我:“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不在于瞬间的爆发,而在于途中的坚持。"这句话,像一股无形的力量,激励着我不断前行。

在学习上,母亲也是我的良师益友。每当我遇到难题,她总是耐心地陪在我身边,和我一起分析问题,寻找解决方案。她从不强迫我接受她的观点,而是鼓励我自己思考,培养我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她的影响下,我学会了如何面对挑战,如何在失败中寻找成长的机会。

更重要的是,母亲教会了我如何待人接物,如何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她常说:“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最重要的是真诚和善良。”她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向我展示了什么是无私的爱,什么是宽容与大度。

如今,我已经长大成人,但母亲依然是我心中最尊敬的老师。她的言传身教,让我懂得了生活的真谛,也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人生方向。她,就像一盏永不熄灭的灯塔,照亮我前行的道路,指引我不断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我因学会担当,长大了!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不断地从他人身上学习,或从其善,或改其恶。于我而言,我因学会担当,真正长大了。

曾经的我,是一个只知索取不知付出的孩子。遇到问题,总是想着逃避,把责任推给别人。然而,一次班级活动彻底改变了我。

那是一次全校性的义卖活动,我们班负责组织一个摊位。老师把任务分配下来后,同学们都积极地行动起来,有的准备物品,有的设计摊位,有的负责宣传。而我却在旁无所事事,心里想着:反正有那么多人在做,我不做也没关系。

义卖活动开始了,同学们都忙碌着,热情地向过往的师生推销着我们的物品。而我却躲在角落里,看着他们忙碌的身影,心里没有一丝愧疚。直到有一位老师走到我们的摊位前,询问我们的物品情况,却没有人能回答上来。这时,我看到同学们焦急的眼神,心里突然一紧。我意识到,我不能再这样逃避下去了,我应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我鼓起勇气,走到老师面前,向她介绍我们的物品。虽然我的声音有些颤抖,但我还是尽力地把每一件物品的特点和用途都介绍得清清楚楚。老师听了我的介绍,满意地笑了,买了几件物品离开了。同学们也向我投来了赞许的目光。

那一刻,我感受到了担当的力量。我明白了,成长不仅仅是年龄的增长,更是心灵的成熟。只有学会担当,才能真正长大。

从那以后,我不再逃避责任,而是主动地承担起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在家里,我会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在学校,我会积极参加各种活动,为班级争光。我知道,每一次担当都是一次成长的机会。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会继续向他人学习,学会担当,不断地完善自己。因为我知道,只有这样,我才能真正长大,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知识点】半命题作文

【解析】【分析】材料引用《论语》中的话及朱熹的解读,强调了在与人交往中,无论是善者还是恶者都可以成为我们的老师,引导考生关注身边的人对自己的影响和启示。

【题干分析

材料意义及关键词含义:意义在于引导考生以开放的心态看待他人,从他人身上学习优点,反思不足并加以改进。关键词“老师”,这里的老师不仅仅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师,而是可以是任何一个能给予我们启发和成长的人。写作思路:中心可以围绕所选的“他、她或它”如何成为自己的老师展开。“是什么"角度:明确所写的对象是谁,以及这个对象在哪些方面成为了自己的老师。“为什么”角度:分析这个对象成为自己老师的原因,如他们的品质、行为、经历等对自己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怎么做"角度:阐述自己从这个对象身上学到了什么,以及如何将这些收获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写作误区:可能会出现对对象的描写过于表面,没有深入挖掘其成为老师的本质原因;或者在叙述过程中详略不当,重点不突出。开头可以通过一个引人入胜的场景或问题引出所写的对象;事例素材可以选取与对象相处的具体事件,突出其对自己的教育意义;结尾可以总结全文,再次强调对象对自己的重要性,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立意提取】

1.他,用坚持成为我的老师:讲述一个身边的人凭借坚持不懈的精神影响自己,让自己学会了在困难面前不放弃。

2.它,以顽强教会我成长:描写一种植物或动物的顽强生命力,成为自己面对挫折时的榜样。

(2)材料强调无论是“从其善”还是“改其恶"都需要付出行动,突出了在成长过程中自我反思和积极行动的重要性。

【题干分析】

材料意义及关键词含义:意义在于引导考生认识到成长是一个不断学习和改进的过程,需要通过实际行动来实现。关键词“长大了”,意味着在经历了某种事件或转变后,思想更加成熟,行为更加理智。写作思路:中心可以围绕“我因……长大了”,阐述自己在“从其善”或“改其恶"的过程中的成长。“是什么”角度:确定自己选择的是“从其善"还是“改其恶”,并说明具体的行为或品质是什么。“为什么"角度:分析自己选择这个行为或品质的原因,以及它对自己成长的重要性。“怎么做”角度:详细描述自己为了实现“从其善"或“改其恶”所采取的具体行动,以及这些行动带来的变化。写作误区:可能会出现只强调结果而忽略过程的描写,或者在叙述行动时缺乏细节和感染力。开头可以用回忆或反思的方式引出主题;事例素材可以选取自己在生活、学习中的具体经历;结尾可以展望未来,表达自己继续成长的决心。

【立意提取】

1.我因学会宽容,长大了!:讲述自己从他人身上学到宽容,通过实际行动化解矛盾,体会到成长的意义。

2.我因改正懒惰,长大了!:描述自己如何认识到自己的懒惰,并通过努力克服,实现自我成长。

【点评】(1)这个题目以《论语》中的名言及朱熹的解读为引,强调了从他人(或物)身上学习的重要性,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通过描述一个具体的“他(她或它)"成为自己老师的过程,传递出积极向上的价值观,鼓励人们以开放的心态去发现身边的榜样,不断学习和成长。题目中的“他(她或它)”可以是身边的人,如父母、老师、同学、朋友等;也可以是历史人物、文学作品中的角色;还可以是自然界的事物,如动物、植物等。选材范围广泛,使考生能够从自己熟悉的生活中选取素材,写出真情实感。

(2)这个题目以“从其善"或“改其恶”为切入点,引导考生关注自我成长和进步。通过描述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一次经历或转变,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体现了命题者对考生自我认知和发展的关注。题目中明确指出“无论是‘从其善’还是‘改其恶’,都必须付出坚实的行动”,强调了行动在成长中的重要性。这一要求符合现实生活中人们通过实践不断成长和进步的规律,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考生在写作时,要具体描述自己为了“从其善”或“改其恶"所采取的行动,以及这些行动带来的积极影响。

1/1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共32分)

1.(2023八上·冷水滩月考)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各题。

回忆是有(①)的,鲁迅先生夜间疲倦,正想偷懒,仰面在灯光中瞥____见藤野先生黑瘦的面貌,仿佛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回忆是有(②)的,居里夫人不畏艰难,献身科学,那黑夜中闪耀着的蓝色荧____光,便是她以苦为乐的人生颜色;回忆是有(③)的,汪曾祺先生客居云南,遍访美食,那雨季中味极鲜____腴的牛肝菌,青头菌,让异乡人漂泊的心不再流浪。回忆是有(④)的,总有一些瞬____间,会直击你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1)选出正确的读音填入横线内。()

A.piēyínxiānshǜnB.piěyíngxiǎnshùn

C.piěyínxiǎnshǜnD.piēyíngxiānshùn

(2)给文中序号处各填入一个词语,你觉得最符合语境的一组是()

A.声音味道温度色彩

B.色彩声音味道温度

C.声音色彩味道温度

D.温度味道声音色彩

2.(2023八上·冷水滩月考)下列语段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①学生书写水平逐渐下降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②所以中考和高考评卷已经采取了对字迹潦草的试卷酌情扣分。③一项网上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师生支持这一做法。④他们认为,这样做就能防止学生书写质量差的状况发生。

A.①B.②C.③D.④

3.(2023八上·冷水滩月考)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在古汉语中,山之北、江水之南为“阴”,反之为“阳"。

B.王绩的《野望》是律诗,“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是颈联。

C.“书"在文言文标题中有两种意义:一种是名词,解释为“书信”,如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中的“书";另一种是动词,解释为“书写、记载”,如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的“书"。

D.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历史学家,他所撰写的《史记》共130篇,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4.(2023八上·冷水滩月考)下列内容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句子按语气可分四类,“比尔,你在哪里?"是感叹语气,所以是感叹句。

B.“王美丽很爱做美容,别人提起她总是说:‘她不是在做美容,就是在去做美容的路上’”此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方法。

C.“我是一个佃农家庭的子弟"一句中,“我”是主语。

D.“神舟十四号和神舟十五号的六名中国航天员实现历史性的太空会师"一句中,“航天员实现会师”是句子主干。

5.(2023八上·冷水滩月考)将下列语句重新排列组合使之成为通顺的语段,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中国载人航天,就是牛!

②19时34分,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入驻“天宫"。

③空间站里,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热情盼望着远道而来的战友。

④这是我国首次三批航天员天宫同框。

⑤浩瀚宇宙再现中国人太空“会师”的经典场面。

A.①③②④⑤B.①②③④⑤C.②③⑤④①D.③②⑤④①

6.(2023八上·冷水滩月考)古诗文默写。

(1)晴川历历汉阳树,___。(崔颢《黄鹤楼》)

(2)夕日欲颓,。(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3)___,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4)自非亭午夜分,。(郦道元《三峡》)

(5)陶渊明《饮酒》(其五)中,表达对美好事物“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感受的句子是:,。

(6)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从声和色两个方面勾画了一幅激烈的战斗场面,渲染了沉重、紧张、肃杀氛围的诗句:___,___。

7.(2023八上·冷水滩月考)本学期,我们读了《》,了解了昆虫生活的奥秘,也被(作者)积极探索,求真务实的精神感动。他在对昆虫的描述中,处处洋溢着对的尊重,对自然万物的赞美。

8.(2023八上·冷水滩月考)作者给很多昆虫取了绰号,比如:____叫大自然的清道夫,夏日里的歌唱家是____,田园中的提琴家是____,美丽的杀手是____。()

A.蜣螂瓢虫圣甲虫孔雀蝶

B.黄蜂瓢虫萤火虫蜣螂

C.蝉瓢虫圣甲虫萤火虫

D.蜣螂蝉蟋蟀螳螂

9.(2023八上·冷水滩月考)综合性学习

古人说:“诚信者,天下之结也。”诚信既是立身之本,又是结交天下的根本之道,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学校将开展“人无信不立"的主题活动,邀请你参加并根据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一:

据了解,本地一家卤味店采用自主购买形式,购买者自行选购,自觉付费。营业两天,顾客的自助付款额还不足商品总价值的百分之三十。人们没有意识到“信”的重要性,而把占便宜当成了自然的事。

材料二:

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因一个承诺而走进公众的视线。2015年9月,陈干武唯一的儿子陈龙因肝癌治疗无效去世,高额的医疗费用让陈家欠下26万元债务。多年来,这位74岁老人信守承诺,省吃俭用,靠养殖增收,目前已为病逝儿子偿还了23万元欠款。人们叫他“诚信老爹”,而他觉得自己只是在做一件天经地义的事。如今,陈干武夫妇还有不到3万元的债待还。看着老两口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村里的乡邻劝说他们,欠款不多,就算了吧。陈干武听了斩钉截铁地回绝:“当年人家救了我家的急,现在再苦再累,我都得想办法还。”2021年,陈干武被评为“道德模范”,他用最简单淳朴的守信和感恩之心,为这个社会注入正能量。

(1)【探“诚信”之义】古代先哲在思考“信"这一道德规范时,留下了很多精彩论述。下面的先贤名言中,属于“信”这一主题的是()

A.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B.一病经四年,亲朋书信断。

C.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D.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2)【寻“诚信"之人】为了弘扬当代的诚信美德,你所在的小组将采访下面的道德模范,请你围绕主题拟写两个采访问题,完善下面的采访提纲。

采访提纲

采访主题:身边的“诚信”力量

采访对象:陈干武(2021年“道德模范")

采访问题:

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③获得“道德模范”称号,您对“诚信"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3)【立“诚信”之言】读了材料二,你想对材料一中那些占便宜的顾客说点什么呢?(引用一句关于“诚信"的名言警句,并使用一种修辞)

二、阅读与理解(共38分)

(2023八上·冷水滩月考)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各题。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①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②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③去!

注释:①星河:银河。②谩有,空有。③三山,指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

10.下列对《渔家傲》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景象极为壮丽,描绘出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相接图。

B.词人在梦中见到天帝,塑造了一个态度温和、关心民生的天帝形象,寄寓着作者美好的理想。

C.“嗟”字生动写出了词人彷徨忧虑的神态;“谩"字流露出词人心中的哀怨惆怅,抒发了对自己创作的不满之情。

D.“九万里风鹏正举”运用了比喻和用典,把自己比作大鹏,抒发大鹏高飞之志和对自由光明生活的向往,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11.下阕哪一句是对“殷勤问我归何处"的回答?该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2023八上·冷水滩月考)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各题。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子也。”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①炫卖②之事,母曰:“此又非所以处吾子也。"复徙居学宫③之旁。孟子乃嬉为设俎豆④揖让进退⑤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遂居焉。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

注释:①贾人:商人。②炫卖:边喊边卖。③学宫:学校。④俎豆:古代祭祀用的两种盛器,此指祭祀仪式。⑤揖让进退:即打躬作揖,进退朝堂等古代宾主相见的礼仪。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舜发于畎亩之中___管夷吾举于士

曾益其所不能___及孟子长

13.下面各项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委而去之_环而攻之而不胜

B.寡助之至_行天下之大道

C.投以骨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D.生于忧患_尝射于家圃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人恒过,然后能改。

②此可以处吾子矣。

15.孟子的“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离不开孟母的忧患意识。在生活条件日益优越的今天,你认为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名言有什么现实意义吗?

(2023八上·冷水滩月考)非文学作品阅读

【材料一】

“曾经,博物馆是有围墙的,展览以实物形式进行。"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副馆长朱亚蓉说,“得益于先进的技术,‘云端’观展成为常态,展览借助科技走到不同城市,数字化让博物馆的边界变得模糊了,博物馆真正实现了无处不在。”

【材料二】

走进改造升级后的三星堆博物馆综合馆,生动、丰富的多媒体技术更全面、更深入地表达了三星堆文化内涵。厅里,多媒体“三星堆之眼"展现三星堆发现发掘关键节点;L型视频墙用逼真的三维动画呈现了三星堆古城形成过程,吸引不少观众驻足观看。

三五好友相聚,赏花品茗,抚琴对弈……打开湖南省博物馆网上展厅,进入《闲来弄风雅——宋朝人慢生活镜像》专题,伴着古琴乐曲,宋朝文人雅士的生活场景徐徐展开。该展览运用AR、VR、三维影像制作等技术,制作了360度全景线上虚拟展厅,全方位立体式呈现了80余件文物。

去年9月,在首都博物馆举办的“互联网+中华文明”数字体验展,处处给人惊喜:拨动加入交互密码的“古琴”,一曲《广陵散》在指间流淌;和着观众的动作,一袭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纱衣”翩翩起舞。一名带着孩子来观展的退休教师说:“科技与文化结合使展览寓教于乐,增强了孩子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

【材料三】

近年来,许多博物馆都展开了三维数字化采集工作。数据采集过程乍看并不复杂:采用三维激光扫描仪、高清相机等设备收集文物数据,再利用这些数据建起文物的三维模型。然而要还原文物的历史容貌,还需要高精度的数据。以三星堆博物馆的青铜神树为例,因体型庞大,技术人员将几十块残件分段扫描再拼接,单扫描就用时一个多月,数据处理就用了半年。在虚拟复原时,高精度的数据往往能做到高度复原文物的每一块残件乃至细节,是文物修复的重要参考。

再以湖南省博物馆的古琴“飞泉”为例,古琴的形制和漆色断纹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其修复需要最小干预和有效保护。修复师运用扫描的三维数据,对缺失部分的结构进行三维重建,然后进行虚拟修复,再修复实物,以此提高修复的精准度。

16.根据上述材料,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数字化技术让博物馆无处不在,“云端"观展逐渐走向大众。

B.科技与文化的融合,增强了大众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

C.因为数据采集过程不复杂,所以很多博物馆展开了三维数字化采集工作。

D.三维数据对文物的虚拟修复和修复实物起到了重要的参考作用。

17.结合上述材料,为铜官窑遗址公园的开发提几条建议。

(2023八上·冷水滩月考)文学作品阅读

人生五十始

①我叫他老徐,因为苏区人人都是这样叫他——教书先生老徐——因为,虽然在东方其他地方,六十一岁不过是政府最高级官员的平均年龄,可是在红色中国,同别人相比,他似乎是个白发老翁。然而他并不是老朽昏聩的标本。像他的六十老翁的同辈谢觉哉一样,他步履矫健,双目炯炯,他的一双健腿在长征途上曾经帮他渡过大河,爬过高山。

②徐特立原来是一个极受敬重的教授,但是到了五十岁那一年,他突然放弃家庭、四个儿女、长沙一所师范校长的职位,投身到共产党中来。

③毛泽东是他在长沙师范的学生,他的学生中还有许多青年后来成了共产党。徐特立本人在毛泽东能分辨共和派和保皇派之前很早就参与了政治。他身上仍留着帝制时代与封建政治作斗争的标志,那是他为了要表示他上书请愿实行宪政的诚意割去的小指尖。在第一次革命后,湖南一度有个省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