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学期语文1月期末试卷_第1页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1月期末试卷_第2页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1月期末试卷_第3页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1月期末试卷_第4页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1月期末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1月期末试卷湖北省咸宁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1月期末试卷

1.(2023七上·咸宁期末)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各小题。

如果有一种信仰能让全世界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毫无争议地共同信守的话,那就是阅读了。在历史长河中,有关宗教的庙宇与雕像在风雨中颓毁坍塌,而经典之籍则与世长存。文字是人类文明最上乘的结晶,它如此空灵,如此难以琢磨,如此透彻,又如此无孔不入,穿透人的感知。

在人类漫长的文明发展史上,[a]每个时代都会有是以代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思想成果的一批经典之作,[b]曾经被影响了无数人的一生。伟大的思想能挣脱时光的束缚,即使是千百年前的真知灼见,时至今日新颖如故,①。那些已经被阅读了千年的经典,依然将一代又一代的人引领到同样的精神时空,在那里,历代圣人贤士群聚,仿佛与我们同处一堂,[c]让我们亲聆所行,亲见所言。他们的言行,使我们变得深沉而非浮躁、清醒而非昏聩、渊博而非肤浅,让我们的人格得到提升,生命得到重塑。

常读书的人,锦心绣口,一言一行,一颦一笑,都受书的熏陶浸染。所谓“是真名士自风流”,其实就是指书的灵透、书的雅致、书的客智,穿透岁月的尘烟,浸润到读书人的心底里,由内及外,附着于举手投足做人处世之中,从而形成一种翩然风度,一种迷离气质超凡脱俗,②_。把阅读作为生活的常态,是生命最美好的习惯。____

[d]阅读的广度改变生命历程.阅读的深度决定思想境界。四季都是读书时,让我们在书中相遇,让阅读成为我们共同的信仰。

(选自乐果《让阅读成为我们的信仰》,有删改。)

(1)为文中加点字注音。

坍塌真知灼见

(2)选出下列依次填入①、②处的词语,最符合语境的一项()。

A.神采奕奕卓尔不群B.熠熠生辉卓尔不群

C.神采奕奕标新立异D.熠熠生辉标新立异

(3)文中abcd处句子有语病,选出下列修改正确且符合语境的一项()。

A.a处修改为“每个时代都会有一批足以代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思想成果的经典之作”

B.b处修改为“曾经把无数人的一生影响了"

C.c处修改为“让我们亲见所言,亲聆所行”。

D.d处修改为“阅读的广度改变思想境界,阅读的深度决定生命历程"

(4)将下列句子填入第三段横线处,选出后面四个选项中排序正确的一项。

①一个不重视阅读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

②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家庭,是一个平庸的家庭。

③一个不重视阅读的人,是一个不思进取的人。

④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校,是一个沉闷枯燥的学校。

A.①②④③B.①④②③C.③④②①D.③②④①

【答案】(1)tān;zhuó

(2)B

(3)A

(4)D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近义成语适用范围对象辨析;语言连贯;成分残缺

【解析】【分析】(1)“坍”读作“tān";“灼”读作“zhuó"

(2)本题考查词语运用。第一处,神采奕奕:形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熠熠生辉:形容光彩闪耀的样子。结合“伟大的思想能挣脱时光的束缚,即使是千百年前的真知灼见”的语境可知,应使用“熠熠生辉"。

第二处,卓尔不群:指才德超出寻常,与众不同。标新立异:提出新奇的主张,表示与众不同。结合“一种翩然风度,一种迷离气质,超凡脱俗”的语境可知,应使用“卓尔不群"。

(3)A.正确;

B.有误,原句无需修改;

C.有误,应修改为“让我们亲聆所言,亲见所行”;

D.有误,应修改为“阅读的广度改变生命历程的长短,阅读的深度决定思想境界的高低"。

故答案为:(1)tān;zhuó(2)B(3)A

【点评】(1)本题考查重要词语字音、字形的识记能力。要求学生在平时对教材中所涉及的重要的字、词准确的识记,加强积累。

(2)本题考查成语的正确使用能力。成语的理解与运用,首先要把握成语的准确含义,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做出分析与判断。成语的误用一般容易出现几种情况:色彩不当、轻重不分、词义不明、谦敬误用、语境不和等等。

(3)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解答此题应掌握的知识点为几种常见的病句类型: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意不明等。通读句子,寻找具有常见病句类型标志性的词或短语做出判断。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通过压缩句子,分析句子的成分(主、谓、宾、定、状、补)方法,找出病因。

2.(2023七上·咸宁期末)学校举办诗文大会,请你参加并完成任务。

(1)[飞花令]填写含“月”字的诗句。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___,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

回乐烽前沙似雪,___。(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2)[诗文接龙]用古诗文原句填空接龙。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__,以观沧海。(曹操《观沧海》)——,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意与日去,遂成枯落。(诸葛亮《诫子书》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___,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3)[画中有诗]在下面三幅画中任选一幅题写诗句

我选(此空不计分)图,题写诗句:___,____________

【答案】(1)峨眉山月半轮秋;受降城外月如霜

(2)东临碣石;海日生残夜;年与时驰;君问归期未有期

(3)A;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知识点】一般性默写;理解性默写

【解析】【分析】诗文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不能写错别字。此题中容易写错的字有:峨、霜、碣、碧

故答案为:峨眉山月半轮秋;受降城外月如霜;东临碣石;海日生残夜;年与时驰;君问归期未有期;A;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3.(2023七上·咸宁期末)综合性学习

同学们,这学期我们在语文的天地里畅游,汲取着文学的养分,丰富着自我精神家园今天,是学校文学部落最后一次活动,请你走进文学部落,参加以“诵读经典,浸润人生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1)文学部落的同学想为曹操的诗歌《观沧海》的朗诵选配一支背景曲,请你根据下列名曲的曲风旋律或节奏介绍,选配最恰当的一项。

A.《平沙落雁》,曲风静美舒缓,优美动听。

B.《十面埋伏》,曲风苍凉壮美,激昂慷慨。

C.《春江花月夜》,曲风委婉质朴,旋律流畅。

D.《阳春白雪》,旋律清新明快,节奏活泼。

(2)文学部落邀请你来当活动的主持人,请你为以下两个朗诵节目写一段串场词。

朗诵顺序朗诵者朗诵内容

1肖菲《春》

2季强《金色花》

【答案】(1)B

(2)示例:在肖菲同学清纯甜美的声音里,我们仿佛嗅到了百花的芳香,看见了放飞的风筝,感受到春的勃勃生机。接下来,活泼可爱的孩子对母亲深切的依恋又会为我们带来怎样的感动呢?请欣赏季强同学的散文诗朗诵《金色花》。

【知识点】语速与语调;语言得体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诗歌的感情基调。《观沧海》是诗人曹操在碣石山登山望海时,用饱蘸浪漫主义激情的大笔,勾勒出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于的壮丽景象,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既刻画了高山大海的壮阔,更表达了诗人以景托志,胸怀天下的进取精神。这首诗中融哲理思考、慷慨激情和艺术形象于一炉,表现了诗人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所选配音也应该激昂慷慨、豪迈磅礴。

A.《平沙落雁》,曲中描绘了一幅恬静优美的水墨小品画—黄昏将至,烟波浩淼的洞庭湖边,岸边一带白沙,安详恬静,蒙蒙如霜。一群大雁从远天飞来,在空中徘徊飞鸣,先有几只降落在其上,仰首与空中的飞翔者相互鸣叫呼应,继而雁群—一敛翅飞落。远望去,雁群、沙岸、水波,都在愈来愈浓的暮色中渐渐睡去。与《观沦海》的激昂慷慨、豪迈磅礴的风格不符;

B.《十面埋伏》以公元前202年刘邦与项羽垓下之战的史实为内容,用标题音乐的形式描绘了激烈的战争场面。该曲从内容和乐曲的风格方面来看和《观沧海》的激昂慷慨、豪迈磅礴的风格是比较契合的;

C.《春江花月夜》,是一首典雅优美的抒情乐曲,它宛如一幅山水画卷,把春天静谧的夜晚,月亮在东山升起,小舟在江面荡漾,花影在西岸轻轻摇曳的大自然迷人景色,一幕幕地展现在我们眼前。乐曲通过委婉质朴的旋律,流畅多变的节奏,巧妙细腻的配器,丝丝入扣的演奏,形象地描绘了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尽情赞颂江南水乡的风姿异态。与《观沧海》的激昂惊慨、豪迈磅礴的风格不符;

D.《阳春白雪》是我国十大古琴曲之一。表现的是冬去春来,大地复苏,万物欣欣向荣的初春美景。其旋律清新流畅,节奏轻松明快,与《观沧海》的激昂慷慨、豪迈磅礴的风格不符;

(2)本题考查拟写串联词。串联词是将两个独立的节目有机的连贯成一个整体。第一个节目由肖菲朗诵《春》,内容应与春天、生机、自然等相关。第二个节目由季强朗诵《金色花》,内容可能与孩子、母爱、依恋等主题相关。总结上一个节目:对肖菲朗诵的《春》进行简要总结,强调其带给听众的感受,如春天的气息、生机盎然等。引出下一个节目:通过过渡语句,将话题从春天转向母爱或孩子,为季强的《金色花》做铺垫。介绍下一个节目:简要介绍季强及朗诵内容《金色花》,激发听众的期待。串场词应简洁明了,避免冗长或离题。使用生动的语言和恰当的修辞,增强感染力。

故答案为:(1)B(2)示例:在肖菲同学清纯甜美的声音里,我们仿佛嗅到了百花的芳香,看见了放飞的风筝,感受到春的勃勃生机。接下来,活泼可爱的孩子对母亲深切的依恋又会为我们带来怎样的感动呢?请欣赏季强同学的散文诗朗诵《金色花》。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感情的理解与掌握,此类题目的答题方法如下:先要通读全诗,从全诗中找到可以表现出作者感情的词,如果没有找到,就分析诗可词中的画面,看这画面中是否蕴含着作者的感情.当然还要注意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和个人遭遇。

(2)本题考查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串词既要体现主题,还要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根据主题,来定串词的基调,既要对前面的内容做出总结,又要很自然地引出下一个内容。

4.(2023七上·咸宁期末)阅读

[甲]凡国手,都能够起死回生的,我们走过医生的门前,常可以看见这样的扁额。现在是让步一点了,连医生自己也说道:“西医长于外科,中医长于内科。"但是S城那时不但没有西医,并且谁也还没有想到天下有所谓西医,因此无论什么,都只能由轩辕岐伯的嫡派门徒包办。轩辕时候是巫医不分的,所以直到现在,他的门徒就还见鬼,而且觉得“舌乃心之灵苗”。这就是中国人的“命”,连名医也无从医治的。

不肯用灵丹点在舌头上,又想不出“冤您”来,自然,单吃了一百多天的“败鼓皮丸"有什么用呢依然打不破水肿,父亲终于躺在床上喘气了。

(节选自鲁迅《父亲的病》)

[乙]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鸣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节选自鲁迅《藤野先生》)

[丙]那师父猛抬头,咄的一声,喝退了八戒道:“你这个孽畜!我们是个出家人,岂以富贵动心,美色留意,成得个甚么道理!"那妇人笑道:“可怜!可怜!出家人有何好处”三藏道:“女菩萨,你在家人,却有何好处"那妇人道:“长老请坐,等我把在家人的好处说与你听。怎见得有诗为证。诗曰:春裁方胜着新罗,夏换轻纱赏绿荷:秋有新笃香糯酒,冬来暖阁醉颜配。四时受用般般有,八节珍羞件件多;衬锦铺绩花烛夜,强如行脚礼弥”三藏道:“女菩萨,你在家人享荣华,受富贵,有可穿,有可吃,儿女团圆,果然是好:但不知我出家的人,也有一段好处。怎见得有诗为证。诗曰:出家立志本非常,推倒吃。从前恩爱堂。外物不生闲口舌,身中自有好阴阳。功完行满朝金阙,见性明心返故乡。胜似在家贪血食,老来坠落臭皮囊。

(节选自《西游记》第二十三回三藏不忘本四圣试心)

在“诵读经典,浸润人生"活动中,大家围绕自己感兴趣的经典名著展开激烈讨论。以下是小圆和小梦两位同学的对话,请联系上面三则选文,结合你的阅读体验,补全对话。

小圆:我这周终于把《西游记》读完了,真的是回味无穷。

小梦:你也喜欢这本书啊,和我一样。你最喜欢哪个故事呀快说说。

小圆:我最喜欢“四圣试禅心”,为了_________,四位菩萨化身母女,假意要招他们为夫婿。唐僧___,悟空识破真相,沙僧一心跟随师父,八戒___

小梦:这个故事确实值得我们细读和精思。人生的志向和选择非常重要,这又让我想起了《朝花夕拾》。鲁迅一开始前往东京学医是由于___,而立志学医以救民;后远渡重洋到日本学医,却在日本见到国人麻木愚弱的表现,决定

_________。

小圆:为鲁迅这种_________的精神点赞!

【答案】①试探师徒四人的禅心是否坚定;②不为所动,坚定不移;③贪恋女色,动了凡心;④父亲被庸医医治后离世;⑤弃医从文,唤醒麻木的国民;⑥不畏艰险、救民救国、爱国

【知识点】作品的基本内容;对作品的体验感受;《朝花夕拾》;《西游记》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理解。第一、二、三空,四圣试禅心:唐僧师徒四人一路西行。一日天色已晚,见前面一户人家,便入户借宿。闻得这户家财万贯,三个女儿长得如花似玉,想招夫立家。唐僧听后吓得连叫“阿弥陀佛";悟空不喜此道,便也不放在心上;沙僧一心跟随师父取经,也不愿留下;惟独八戒起了色心,急着去见三个女子。见了老妇人连声叫娘,央求招他为婿。老妇人让他与三个女儿撞天婚,撞着哪个就与他婚配。八戒在三个女儿中左迎右抱,磕磕碰碰,结果一个都没撞着,懊恼不已。第二天醒来,师徒才发现,原来自己昨晚睡在树林之中,根本没有什么漂亮的房屋,好色的猪八戒被紧紧地绑着,倒挂在一棵树上。大家这时才明白是菩萨在试他们的诚心(或:禅心是否坚定)。第四、五、六空,鲁迅一开始前往东京学医是由于父亲被庸医耽误病故,而立志学医以救国。鲁迅在东京学医时看到中国留学生在看国人被枪毙的画面时麻木鼓掌欢呼,意识到医学只能救治身体,不能唤醒精神,于是决定弃医从文,用文字唤醒国民。这是鲁迅崇高的精神境界的反映,表现了他总是站在国家与民族利益的高度想问题与做事情,将自己的人生与祖国的民族联系起来,具有极强的爱国精神和民族自尊心。

故答案为:①试探师徒四人的禅心是否坚定②不为所动,坚定不移③贪恋女色,动了凡心④父亲被庸医医治后离世⑤弃医从文,唤醒麻木的国民⑥不畏艰险、救民救国、爱国

【点评】本题考查名著的阅读。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好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得心应手。

(2023七上·咸宁期末)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小题。

母亲的菜园子

①那天,我接到母亲的电话,就立刻赶回家,一进门,母亲就哭着说:“儿子,对不起,妈给你闯祸了。”原来,母亲见阳光好,就把她种着蔬菜的盆栽全搬到阳台上去晒,结果不小心,一个发着茂盛蒜苗的盆栽掉了下去,刚好,把一位女士的狗给砸了个正着。被盆栽砸死的狗是只贵夫人,而且贵夫人的肚子里还怀着幼崽。当母亲听说她这一盆蒜苗可能要砸出去几万块的时候,她一下就蒙了。

②我接着母亲安慰她,说:“没砸到人就好,至于狗,我们赔。"晚饭母亲没有吃,我想,这一夜,母亲一定辗转难眠,隔着一道墙,我似乎听到了她重重的叹息。第二天早上,母亲对我说:“云娜现在反应不那么强烈了,孕妇最危险的时期也已经过去,你们白天都上班,我一个人待着没什么意思,想回老家去。”我拗不过她,只好送她回去。望着她那瘦小的、倔强的背影,我心里很不是滋味,为她晚年所遭受的孤独和这个城市对她的排斥。

③晚上回家,再也没有温暖的灯光、热腾腾的饭菜,我和云娜又恢复到之前的忙碌生活中。打开冰箱,只见保鲜区满满三大屉的蔬菜,蒜苗、西红柿、辣椒,这些都是母亲的盆栽作品。再一回头,发现阳台上那些简易的塑质盆栽都不见了。

④其实,母亲完全可以不受这份累的。几个月前,妻子云娜怀孕了,她喜欢吃蒜苗,母亲听邻居们说市场里的蔬菜都有大量农药残留,孕妇吃了不好,她冥思苦想了多天,才找到盆栽这个解决办法。她去买了很多大蒜回来,一瓣一瓣剥开插进盆栽的沙土里,每日浇水,半个月左右就会发出鲜嫩的蒜苗。我还记得云娜第一次看见蒜苗盆栽的惊喜表情,她说这盆栽既能生产无公害蔬菜,又能当风景,母亲简直太有思想了。

⑤晚上临睡前,母亲打来电话说,邻居们已帮她把老屋收拾妥当,她种了一辈子的蔬菜,真的很喜欢这份营生,她还想让她的孙子吃上绿色蔬菜,所以她决定明天就去找人翻地,种一园子的菜,然后定期送到城里给我们吃。我知道我劝不住母亲,只好嘱咐她,要种菜可以,只当消遣,绝不能累坏了自己。

⑥日子一天天过去,一个周末中午,我从项目现场赶回来给云娜炖汤,忽然接到母亲的电话,她让我赶紧去车站接她,她来给我们送新鲜蔬菜了。云娜听说母亲来,腾地站了起来,脸上露出欣喜的表情。

⑦母亲变得更瘦更黑,但精神很好,她笑着对我说:“给你们带了豆角、土豆、黄瓜.西红柿、鸡蛋,还有小葱,这些菜都是自家种的绿色蔬菜。"云娜在一旁捧着西红柿边吃边说:“这样太麻烦了。”母亲看云娜吃得香,笑得更开心了,说:“就冲云娜,我也得好好种菜啊。

⑧母亲几乎一个星期来一趟,她怕每次带多了不新鲜。从乡下到城里来回两个小时的车程,天气一天天热起来,我真担心母亲的身体吃不消,却也知劝她不住。我不想再让母亲来回奔波,每到周末便早早去母亲那里,把一堆堆新鲜的蔬菜拉回来。

⑨那天,母亲送我出门时一直闷闷不乐。我问了几遍,她才说,这一片要动迁了。我说:“不是早就说过要动迁吗"母亲说:“是啊,可真要搬走了,还是有点舍不得,以后,没有地方给我孙子种菜了。”

⑩两个月后,母亲把二十五万的动迁款都给了我们,那一刻她目中坦然,我知道上次的赔狗事件已成为她的心魔,如今总算可以释然。

儿子顺利出生后,母亲有了精神寄托,闲下来时又开始围着阳台转。云娜偷偷和我说,妈可能是想种菜了。刚好,住在顶楼的刘叔要把阁楼租出去,于是我们租了下来。这是送给母亲的空中菜园子。

有了这间小小的阁楼,母亲的晚年生活再次变得有声有色起来,她在这个城市里终于有了自己专属的菜园子,母亲在那间阁楼里养了三年的蔬菜盆栽,后来又接下了接送儿子上托儿所的事,就在她已经融入了这座城市的时候,她被查出胃癌晚期。

那是我人生中最阴暗的日子,母亲病重,房产行业日渐不景气,事业面临危机,琐碎的日子慢慢磨蚀了我的意志,我似乎再也找不到人生的目标。在母亲生命的最后时刻,她拉着我的手说:“日子,都是这样过来的,慢慢都会好的。"

母亲走的时候,正是盆裁长得最好的时候。郁郁葱葱的蒜苗像一片躲在角落里的小森林,大概是这座城市里最清新的景色了。它们的生命力很旺盛,一茬又一茬不停地生长,被割掉也还会重新再长出来,我想,我懂得了母亲的话:日子,都是这样过来的,慢慢都会好的。

5.结合文章内容,仿照句式梳理出故事情节。

阳台种菜,砸狗赔钱——___——___——阁楼种菜,病重离世

6.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文中第⑦段画线句。

母亲变得更瘦更黑,但精神很好,她笑着对我说:“给你们带了豆角、土豆、黄瓜、西红柿、鸡蛋,还有小葱,这些菜都是自家种的绿色蔬菜。”

7.文章第段是什么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

8.标题“母亲的菜园子"有什么含义

9.阅读本文最后一段,再联系链接材料,说说两文中的“我”分别从“小蒜苗"、“菊花”以及母亲的话语中懂得了什么

[链接材料]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节选自史铁生《秋天的怀念》)

【答案】5.①老家种菜,辛苦送菜;②老家拆迁,给我们钱

6.这句话通过外貌、语言、神态描写(写出两种即可),写出了母亲给我们送菜时的情景,表现母亲种菜的辛苦,体现了母亲对我们的爱。

7.插叙;补充交代母亲种盆栽蔬菜的原因,丰富文章内容;突出母亲的形象,表现母亲对媳妇的关心和爱;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下文母亲回家种菜做铺垫。

8.既指老屋和阁楼里母亲种蔬菜的菜园子,也指母亲晚年遭受孤独时的精神寄托。表现了母亲的坚强乐观,也表现了母亲对我们晚辈的良苦用心和疼爱。

9.文中母亲的盆栽中的小小的蒜苗顽强生长,“我"也不能沮丧,无论未来如何,继续努力,“我”都会勇敢乐观的好好地生活,相信生活会越来越好。材料中的“我"看到北海菊花在努力绽放,姿态万千,明白了母亲的良苦用心,知道了不要悲观失望,要坚强的活下去,勇敢地面对生活。

【知识点】记叙性散文;文章标题及其作用;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记叙顺序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解决此类题目首先要浏览全文,明确各个段落(语句)的内容,同时要把意思相近的段落(语句)合并在一起。抓住所概括文章中的重要段落(关键语句),简洁准确概括。

(2)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赏析句子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从修辞、语句中重要的动词、形容词、描写的角度、句式特点等几个角度考虑。表述的最后不要忽略了对作者情感内容的阐述。

(3)本题考查记叙文顺序。解答时明确记叙文的三种顺序:顺序、插叙、倒叙及其分别具有的作用。根据文章的内容做出判断。大多数时候考查插叙的可能性大。

(4)本题考查标题的含义与作用。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分析标题的修辞义。2、分析标题的象征义。3、理解标题的双关义。4把握作者的情感出发点。

(5)本题考查句段的作用。分析句段的作用需要关注两点:一是句段所处的位置来分析。二是从句子的表达内容来分析。

5.本题考查内容的梳理和概括。结合“母亲打来电话说,邻居们已帮她把老屋收拾妥当,她种了一辈子的蔬菜,真的很喜欢这份营生,她还想让她的孙子吃上绿色蔬菜,所以她决定明天就去找人翻地,种一园子的菜,然后定期送到城里给我们吃。我知道我劝不住母亲,只好嘱咐她,要种菜可以,只当消遣,绝不能累坏了自己“忽然接到母亲的电话,她让我赶紧去车站接她,她来给我们送新鲜蔬菜了。云娜听说母亲来,腾地站了起来,脸上露出欣喜的表情。母亲几乎一个星期来一趟,她怕每次带多了不新鲜”内容可知,第一个空的内容是叙述了母亲回老家种菜,辛苦送菜。结合“我问了几遍,她才说,这一片要动迁了。两个月后,母亲把二十五万的动迁款都给了我们,那一刻她目中坦然,我知道上次的赔狗事件已成为她的心魔,如今总算可以释然"句可知,第二个空填:老家拆迁,给我们钱。

故答案为:①老家种菜,辛苦送菜②老家拆迁,给我们钱

6.首先,需要从文本中识别出作者使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来刻画母亲的形象。接着,分析这些描写方法如何共同作用于文本,产生了怎样的艺术效果。外貌描写:“母亲变得更瘦更黑”通过描述母亲的体型和肤色变化,展现了母亲因种菜而付出的辛劳。语言描写:“给你们带了豆角、土豆、黄瓜、西红柿、鸡蛋,还有小葱,这些菜都是自家种的绿色蔬菜。"通过母亲的话语,传达了她对子女的关爱和辛勤劳动的成果。神态描写:“但精神很好,她笑着对我说”通过描述母亲的精神状态和笑容,表现了她在面对辛苦和困难时的乐观和坚强。这些描写方法共同作用于文本,使母亲的形象更加鲜明、立体。外貌描写让人感受到母亲的辛苦,语言描写让人感受到母亲的关爱,神态描写则让人感受到母亲的乐观和坚强。这些描写方法还增强了文本的情感色彩,使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母亲对子女的深情厚爱。

故答案为:这句话通过外貌、语言、神态描写(写出两种即可),写出了母亲给我们送菜时的情景,表现母亲种菜的辛苦,体现了母亲对我们的爱。

7.本题考查段落的叙述顺序。由“几个月前"时间词可知,是作者的回忆,表明本段的内容是插叙,“妻子云娜怀孕了,她喜欢吃蒜苗,母亲听邻居们说市场里的蔬菜都有大量农药残留,孕妇吃了不好,她冥思苦想了多天,才找到盆栽这个解决办法。她去买了很多大蒜回来,一瓣一瓣剥开插进盆栽的沙土里,每日浇水,半个月左右就会发出鲜嫩的蒜苗。我还记得云娜第一次看见蒜苗盆栽的惊喜表情,她说这盆栽既能生产无公害蔬菜,又能当风景,母亲简直太有思想了”内容交代母亲种盆栽蔬菜的原因,丰富文章内容;突出母亲的形象,表现母亲对媳妇的关心和爱;为下文母亲回家种菜作铺垫;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故答案为:插叙;补充交代母亲种盆栽蔬菜的原因,丰富文章内容;突出母亲的形象,表现母亲对媳妇的关心和爱;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下文母亲回家种菜做铺垫。

8.本题考查标题的妙处。“母亲的菜园子"交代了本文的主要内容,是围绕“母亲的菜园子”展开的,描写了母亲在菜园子一些事迹,饱含着母亲的辛苦慈爱,以及作者对母亲的赞美。

故答案为:既指老屋和阁楼里母亲种蔬菜的菜园子,也指母亲晚年遭受孤独时的精神寄托。表现了母亲的坚强乐观,也表现了母亲对我们晚辈的良苦用心和疼爱。

9.本题要求阅读本文最后一段并联系链接材料,探讨两文中的“我"分别从“小蒜苗”“菊花"以及母亲的话语中懂得的道理。需要深入理解两篇文章的内容,抓住关键意象和母亲的话语进行分析比较。“小蒜苗”的象征意义:文中提到母亲的盆栽蒜苗郁郁葱葱,像小森林,生命力旺盛,一茬又一茬不停地生长。小蒜苗象征着顽强的生命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我"在看到小蒜苗时,联想到生活的困境,明白即使面临困难,生活也会像小蒜苗一样,不断有新的希望和生机。母亲的话语:“日子,都是这样过来的,慢慢都会好的。”这句话体现了母亲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坚定信念。母亲一生经历了许多困难,但她始终积极面对,相信未来会更好。“我"从母亲的话语中懂得了在困境中不能失去信心,要勇敢地面对生活,相信日子会慢慢好起来。“菊花”的象征意义:链接材料中描写北海的菊花黄色淡雅、白色高洁、紫红色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在秋风中开得烂漫。菊花象征着坚强、乐观、高洁的品质。“我"看到菊花在秋天依然绽放,感受到生命的顽强和美好,明白了母亲希望“我”像菊花一样坚强地面对生活。母亲的话语:“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母亲在生前希望“我”和妹妹好好儿活,这句话表达了母亲对子女的关爱和期望。“我"从母亲的话语中懂得了不能辜负母亲的期望,要勇敢地活下去,珍惜生命,积极面对生活。

故答案为:文中母亲的盆栽中的小小的蒜苗顽强生长,“我”也不能沮丧,无论未来如何,继续努力,“我"都会勇敢乐观的好好地生活,相信生活会越来越好。材料中的“我”看到北海菊花在努力绽放,姿态万千,明白了母亲的良苦用心,知道了不要悲观失望,要坚强的活下去,勇敢地面对生活。

(2023七上·咸宁期末)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小题。

女娲造人

袁珂

①天地开辟以后,天上有了太阳、月亮和星星,地上有了山川草木,甚至有了鸟兽虫鱼了,可是单单没有人类。这世间,无论怎样说吧,总不免显得有些荒凉寂寞。

②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出现了一个神通广大的女神,叫作女娲。据说,她一天当中能够变化七十次。有一天,大神女娲行走在这片莽莽榛榛的原野上,看看周围的景象,感到非常孤独。她觉得在这天地之间,应该添一点儿什么东西进去,让它生气蓬勃起来才好。

③添一点儿什么东西进去呢

④走呀走的,她走得有些疲倦了,偶然在一个池子旁边蹲下来。澄澈的池水照见了她的面容和身影:她笑,池水里的影子也向着她笑;她假装生气,池水里的影子也向着她生气.她忽然灵机一动:世间各种各样的生物都有了,单单没有像自己一样的生物,那为什么不创造一种像自己的生物来加入到世间呢

⑤想着,她就顺手从池边掘起一团黄泥,掺和了水,在手里揉团着,揉团着,揉团成了第一个娃娃样的小东西。

⑥她把这个小东西放到地面上。说也奇怪,这个泥捏的小家伙,刚一接触到地面,马上就活了起来,并且一开口就喊:

⑦“妈妈!"

⑧接着一阵兴高采烈的跳跃和欢呼,表示他获得生命的欢乐。

⑨女娲看着她亲手创造的这个聪明美丽的生物,又听见“妈妈”的喊声,不由得满心欢喜,眉开眼笑。

⑩她给她心爱的孩子取了一个名字,叫作“人"

人的身体虽然小,但据说因为是神创造的,相貌和举动也有些像神,和飞的鸟、爬的兽都不相同,看起来似乎便有一种管理宇宙的非凡的气概。

女娲对于她这优美的作品,感到很满意。于是,她又继续动手做她的工作,她用黄泥做了许多能说会走的可爱的小人儿。这些小人儿在她的周围跳跃欢呼,使她精神上有说不出的高兴和安慰。从此,她再也不感觉到孤独、寂寞了。

她工作着,工作着,一直工作到晚霞布满天空,星星和月亮射出幽光。夜深了,她只把头枕在山崖上,略睡一睡。第二天,天刚微明,她又赶紧起来继续工作。

她一心想把这些灵敏的小生物布满大地。但是,大地毕竟太大了,她工作了许久还没有达到她的志愿,而她本人已经疲惫不堪了。

最后,她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创造人类的方法。她从崖壁上拉下一条枯藤,伸入一个泥潭里,搅混了浑黄的泥浆,向地面上这么一挥洒,泥点儿溅落的地方,就出现了许多小小“妈妈,妈妈”的喊声,震响在的叫着跳着的人儿,和先前用黄泥捏成的小人儿一般无二。周围。

用这种方法来进行工作,果然简单省事。藤条一挥,就有好些活的人出现,大地上不久就布满了人类的踪迹。

大地上虽然有了人类,女娲的工作却还没有终止。她又考虑着:人总是要死亡的,死亡了一批再创造一批吗未免太麻烦了。怎样能使他们继续生存下去呢这却是一个难题

后来她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把那些小人儿分为男女,让男人和女人配合起来,叫他们自己去创造后代,担负起养育婴儿的责任。这样,人类就世世代代绵延下来,并且一天比一天加多了。

(选自《神话故事新编》)

10.[神话·梳理结构]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

11.[神话·品味语言]选出符合文章语言特色的一项()。

A.华丽典雅B.幽默夸张

C.精辟简练D.清新质朴

12.[神话·关注想象]女娲是神,具有非凡的能力,她造人的手段方法体现了神的威力但是细细读来,却又觉得想象的内容也合乎人情事理。请试举两例说说这篇神话真实自然的地方。

【答案】10.①女娲感到非常孤独;②女娲掘黄泥掺水揉团成娃;③女娲用枯藤搅混泥潭挥洒泥浆成人

11.D

12.细节的处理上,作者赋予女娲人的心理、人的情感和人的生活体验,从而使想象内容既显“神威”,又合乎人情事理。因为女娲“感到非常孤独”,所以开始造人。仿佛女娲本身就是一个活泼、充满活力与创造力的孩子,并非一个神。女娲揉团黄土造成第一个小人儿,这个“人"一落下地就具有了生命,开口叫她“妈妈”;女娲不知疲倦地造人,为了加快速度,她就藤条一挥;为了解决人类延续的问题,女娲“把那些小人儿分为男女,让男人和女人配合起来叫他们自己去创造后代"。作者娓娓道来,使人读来仿佛置身于那个生命初创的原始世界中,感受着人类诞生后的欢欣与愉悦。

【知识点】记叙性散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分析文章语言特点;启发、思考、感悟等开放类型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解决此类题目首先要浏览全文,明确各个段落(语句)的内容,同时要把意思相近的段落(语句)合并在一起。抓住所概括文章中的重要段落(关键语句),简洁准确概括。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文语言的理解。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体现在修饰,限制性词语的选用上。主要是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等方面的修饰限制性副词和数量词等词语。作答时,先要陈述语言使用的准确性,再否定其去掉或换用的不准确性。最后表述: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10.本题考查内容梳理概括。根据第②段“有一天,大神女娲行走在这片莽莽榛榛的原野上,看看周围的景象,感到非常孤独”可知,女娲走在原野上感到非常孤独;根据第⑤段“想着,她就顺手从池边掘起一团黄泥,掺和了水,在手里揉团着,揉团着,揉团成了第一个娃娃样的小东西"可知,女娲掘起一团黄泥,掺和了水,揉团成娃娃样的小东西;根据第15段“最后,她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创造人类的方法。她从崖壁上拉下一条枯藤,伸入一个泥潭里,搅混了浑黄的泥浆,向地面上这么一挥洒,泥点儿溅落的地方,就出现了许多小小的叫着跳着的人儿,和先前用黄泥捏成的小人儿一般无二”可知:她用一条枯藤伸入泥潭里,搅混了泥浆,向地面上挥酒。

故答案为:①女娲感到非常孤独;②女娲掘黄泥掺水揉团成娃;③女娲用枯藤搅混泥潭挥洒泥浆成人

11.本题考查文章语言特点。女娲完全是在一种极自然的、无意识的状态下萌发了造人的念头。文中第②段说她“感到非常孤独。她觉得在这天地之间,应该添一点儿什么东西进去,让它生气蓬勃起来才好"。文章第④段她看到自己的影子时,“忽然灵机一动:世间各种各样的生物都有了,单单没有像自己一样的生物,那为什么不创造一种像自己的生物来加入到世间呢”。这种口吻带有原始洪荒时代的稚拙与朴素,读者仿佛看到女娲本身就是一个充满活力与创造力的孩子而不是一个神,所以本文的语言特点清新质朴。

故答案为:D

12.本题考查内容分析。女娲是神,具有非凡的能力,她造人的方法体现了“神"的威力;同时,她又是人,她有人的心理、人的感情、人的生活体验。比如②段“有一天,大神女娲行走在这片莽莽榛榛的原野上,看看周围的景象,感到非常孤独”可知,女娲感到非常孤独,这也是她想要造人的原因,显得非常真实;又如⑨段“女娲看着她亲手创造的这个聪明美丽的生物,又听见“妈妈"’的喊声,不由得满心欢喜,眉开眼笑”可知,女娲在创造人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做母亲的自豪和欣慰;再如12段“这些小人儿在她的周围跳跃欢呼,使她精神上有说不出的高兴和安慰。从此,她再也不感觉到孤独、寂寞了”,13段“她工作着,工作着,一直工作到晚霞布满天空,星星和月亮射出幽光。夜深了,她只把头枕在山崖上,略睡一睡。第二天,天刚微明,她又赶紧起来继续工作”,以及14段“她一心想把这些灵敏的小生物布满大地。但是,大地毕竟太大了,她工作了许久,还没有达到她的志愿,而她本人已经疲惫不堪了"等句可以看出晚霞里、星光下,女娲的忙碌疲倦正显露出一位母亲勤劳和伟大的优秀品质。综上,这些细节无一不体现出这篇神话的真实自然。

故答案为:细节的处理上,作者赋予女娲人的心理、人的情感和人的生活体验,从而使想象内容既显“神威”,又合乎人情事理。因为女娲“感到非常孤独”,所以开始造人。仿佛女娲本身就是一个活泼、充满活力与创造力的孩子,并非一个神。女娲揉团黄土造成第一个小人儿,这个“人”一落下地就具有了生命,开口叫她“妈妈";女娲不知疲倦地造人,为了加快速度,她就藤条一挥;为了解决人类延续的问题,女娲“把那些小人儿分为男女,让男人和女人配合起来叫他们自己去创造后代”。作者娓娓道来,使人读来仿佛置身于那个生命初创的原始世界中,感受着人类诞生后的欢欣与愉悦。

(2023七上·咸宁期末)阅读陆游的两首诗,完成后面小题。

[甲]时雨(节选)

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

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

老我成惰农,永日付竹床。

衰发①短不栉②,爱此一雨凉。

[乙]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成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注]①衰(cuī)发:白发。②不:不束发。

13.甲诗中,“家家"和“处处”能否改为“几家"几处”请说说你的理解。

14.两首诗中诗人都写到了自己的年老体衰,用意却不同,简要分析有何区别。

【答案】13.不能改换。“家家"和“处处”指家家户户、到处,生动表现芒种时节农家丰收的场景,表达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赞美。

14.甲诗中诗人虽然年老体衰,却还是喜爱眼前夏雨送来的阵阵清凉,从而体现了诗人对初夏的热爱,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对闲适恬淡、自由自在生活的热爱。乙诗中诗人年老体衰,罢官回乡后处境寂寞、窘迫、冷落,但却毫不因为个人遭遇而“自哀”,从而更能体现诗人终生不渝的统一之志,爱国热情。

【知识点】体味古诗词曲的遣词;古诗词曲作品给人的启示和道理;生活杂感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认真读诗,反复诵读,仔细分析诗中的内容,联系创作的背景抓住作者的感情,即可作答。

(2)本题考查理解诗句。解答时从分析诗句中描写的意象入手,把握诗句的基本内容。结合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

13.本题考查词句赏析。“家家”是每一家的意思,没有例外。“处处"是每一处的意思,同样没有例外。这两个词语强调了家家户户、到处都是一幅丰收的场景。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与赞美之情。而“几家”与“几处"是有几家,有几处的意思,没有“家家”和“处处"的表达效果。所以不能改换。

故答案为:不能改换。“家家”和“处处"指家家户户、到处,生动表现芒种时节农家丰收的场景,表达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赞美。

14.“老我成惰农,永日付竹床。衰发短不栉,爱此一雨凉。”诗人说自己年老成了懒惰的农夫,整日躺在竹床上。头发短且稀少也不梳理,喜爱这一场雨带来的阵阵清凉。诗人在芒种时节,看到四野插秧、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的农村景象,内心充满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即使年老体衰,依然能享受夏雨带来的清凉,体现出一种闲适恬淡、自在的生活状态。这里诗人写自己年老体衰,是为了与初夏的生机勃勃形成对比,突出自己对这种宁静生活的热爱和满足。“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诗人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却不为自己的处境而悲哀,心中还想着为国家守卫边疆。夜晚躺在床上听着风雨声,梦见自己骑着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诗人年老体衰,罢官回乡,处境寂寞、窘迫、冷落,但他没有自怨自艾。“不自哀”表明诗人的胸怀壮志,即使在困境中也心系国家。这里诗人写自己年老体衰,是为了强调自己虽处境艰难却依然怀有强烈的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更加凸显诗人的高尚品质和坚定信念。

故答案为:甲诗中诗人虽然年老体衰,却还是喜爱眼前夏雨送来的阵阵清凉,从而体现了诗人对初夏的热爱,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对闲适恬淡、自由自在生活的热爱。乙诗中诗人年老体衰,罢官回乡后处境寂寞、窘迫、冷落,但却毫不因为个人遭遇而“自哀”,从而更能体现诗人终生不渝的统一之志,爱国热情。

(2023七上·咸宁期末)阅读两篇文言文,完成后面的小题。

[甲]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节选自《杞人忧天》)

[乙]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①,傍有积薪。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

主人嘿②然不应。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灼烂者在于上行③。余各以功次座,而不录④言曲突者。人谓主人曰:“乡使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亡火患。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耶"主人乃寤⑤而请之。

(选自《汉书·霍光传》,有删减)

[注]①突:烟。②嘿(mò):同“默”。③上行(háng):上席。④录:邀请。⑤寤:同“悟”,醒悟。

15.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字。

因往晓之___

傍有积薪

16.选出乙文中划波浪线内容断句正确的一项()。

A.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

B.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

C.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

D.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

17.翻译甲乙两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①天,积气耳,亡处亡气。

②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

18.甲文中的杞人和乙文中建议“曲突徙新”的客人,都具有忧患意识却有所不同。请分析他们的不同之处,并说说对你有何启示。

【答案】15.晓:告知,开导;薪:柴草

16.B

17.①天是聚集在一起的气体罢了,没有一个地方没有气体。

②于是,(主人)杀牛置办酒席,答谢他的邻人们。

18.不同之处:杞人的忧患,是没有必要的、过度的。建议“曲突徙薪"的客人的忧患,是有根据的、合理的。启示:我们在生活中应当要有忧患意识,但不要有不必要的忧虑。

【知识点】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文言文断句;文言文翻译;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意义。翻译文言实词的意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的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同时还应结合具体的语境做出准确的判断。考题涉及的词语都来源于教材中所选的课文,这要求学生应加强对教材所选入的文言文诵读与掌握,解答根据所学过的课文,根据上下文做出判断。

(2)本题考查断句的能力。给语句断句时,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在弄清句子的成分。一般来说,主谓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应该有停顿;同时注意题干的要求,需要断几处。

(3)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文言文中重要句子翻译的关键是一定要回到原文的语境中,根据上下文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同时对语句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做到准确的翻译。并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符合现代汉语的用词造句的标准。

(4)本题考查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找出相关的语句做出具体的分析即可。

【参考译文】

【甲】

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整天睡不好觉,吃不下饭。

又有一个为他的忧愁而担心的人,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哪个地方没有空气的。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那个人说:“天如果是气体,那日月星辰不就会掉下来吗?”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空气中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

【乙】

有一个拜访主人的客人,看到(主人家)炉灶的烟囱是直的,旁边还堆积着柴草。客人对主人说:“把烟囱改为拐弯的,使柴草远离(烟囱)。不然的话,将会发生火灾。”

主人沉默不答应。不久,家里果然失火,邻居们一同来救火,幸好把火扑灭了。于是,(主人)杀牛置办酒席,答谢邻人们。被火烧伤的人安排在上席,其余的按照功劳依次排定座位,却不邀请提“曲突"建议的客人。有人对主人说:“当初如果听了那位客人的话,也不用破费摆设酒席,始终也不会有火患。现在评论功劳,邀请宾客,(为什么)提‘曲突徙薪’建议的人没有受到答谢、恩惠,而被烧伤的人却成了上客呢?”主人这才醒悟去邀请那位客人。

15.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把握。句意为:就去开导他。晓:告知,开导。句意为:旁边堆着柴草。薪:柴草。

故答案为:晓:告知,开导;薪:柴草

16.本题考查对文言断句的把握。句意是:不久,家中失火,邻居们一同来救火,幸好把火扑灭了。“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这句话可以从语法角度这样分析:“俄而”是时间副词,表示不久、一会儿,通常放在句首独立作状语。“家果失火"是一个主谓结构的句子,“家”是主语,表示家庭、住所;“果失火"是谓语,意思是果然失火了。这是一个完整的句子成分。“邻里共救之”也是一个主谓宾结构的句子。“邻里"是主语,表示邻居们;“共救”是谓语,表示一起救助;“之"是宾语,指代前面的“家”(即失火的人家)。“幸而得息”,“幸而”是副词,表示幸运地;“得息"是动词短语,表示得以平息。这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表述结果的成分。

故答案为:B

17.本题考查文言翻译。①重点词语:耳,罢了。②重点词语:谢:答谢。句意为:

故答案为:①天是聚集在一起的气体罢了,没有一个地方没有气体。②于是,(主人)杀牛置办酒席,答谢他的邻人们。

18.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甲文中杞国人担心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依托,便食不下咽,寝不安席。他的这种想法是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的。乙文中客人的担忧是根据对环境的分析的基础上的,是合理的。所以我们要有忧患意识。

故答案为:不同之处:杞人的忧患,是没有必要的、过度的。建议“曲突徙薪"的客人的忧患,是有根据的、合理的。启示:我们在生活中应当要有忧患意识,但不要有不必要的忧虑。

19.(2023七上·咸宁期末)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题目一:走进自然,阳光、泥土、野花·...··哇,好香!推开家门,爸爸的茶香,妈妈的饭菜·....·哇,好香!一杯奶茶,一本新书,一个自由的午后·.....生活中,到处充溢着沁人心脾的芬芳。请你以“哇,好香”为题,写一篇作文。

题目二:每个人在成长的路上一定会遇到挫折。《秋天的怀念》《再塑生命的人》《走一步,再走一步》等课文也都谈到人生的挫折。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有些同学却往往经受不了挫折。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或看法请写一篇文章与同学分享。可以叙述故事,分享经验或教训;也可以针对问题展开论述,表达自己的认识或思考。

要求:①选择题目一的,不能改变题目;选择题目二的,请自拟题目后再写作文。②文体自选(除诗歌、戏剧外),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③字数不少于5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答案】略

【知识点】全命题作文;材料作文

【解析】【分析】材料围绕“香"展开,通过自然中的阳光、泥土、野花,家庭中的爸爸的茶香、妈妈的饭菜,以及生活中的一杯奶茶、一本新书等场景,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美好芬芳。

【题干分析】①材料中列举的自然之香、家庭之香、生活之香,都在传达一种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感受。这里的“香”不仅仅是嗅觉上的味道,更是一种心灵的触动和对生活的感悟。比如阳光、泥土、野花的自然之香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爸爸的茶香和妈妈的饭菜香体现了家庭的温暖;一杯奶茶和一本新书带来的是悠闲时光的惬意。②写作思路上,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展现“香"。比如可以描写一次走进大自然的经历,通过对阳光、花朵等的细腻描写,表达对自然之香的陶醉;也可以叙述家庭中的温馨场景,突出家人的关爱带来的独特香气。容易出现的写作误区可能是对“香”的描写过于表面,没有深入挖掘其背后的情感内涵。作文开头可以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一种香气,引起读者的兴趣,如“清晨,一缕淡淡的花香透过窗户飘进房间,唤醒了我沉睡的心灵。"事例素材可以选取生活中的小细节,如妈妈做饭的身影、在公园散步时的感受等。结尾可以升华主题,如“生活中的香气,是爱,是温暖,是美好,让我们用心去感受,去珍惜。”

【立意提取】

1.自然之香,心灵之约:从走进大自然感受各种香气入手,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心灵宁静的追求。

2.家的味道,香满心间:通过描写家庭中的香气,展现家庭的温暖和幸福。

(2)材料以成长路上的挫折为主题,结合课文中对人生挫折的探讨,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面对挫折。

【题干分析】①材料指出每个人在成长中都会遇到挫折,同时提到一些同学往往经受不了挫折。这就引发了对挫折的本质、影响以及应对方法的思考。挫折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它可能会给人带来痛苦和困难,但也可以成为成长的机遇。

②写作思路上,可以从不同角度展开。比如可以叙述自己经历挫折的故事,分享在挫折中成长的经验和教训;也可以针对一些同学经受不了挫折的现象进行论述,分析原因并提出建议。容易出现的写作误区可能是论述过于空洞,没有具体的事例支撑;或者故事叙述过于平淡,没有突出挫折的意义。作文开头可以用一个关于挫折的名言或事例引入,如“‘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挫折是人生的必修课,我们该如何面对它呢?"事例素材可以选取名人战胜挫折的故事,如贝多芬失聪后创作音乐等。结尾可以总结观点,如“挫折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勇敢面对,它将成为我们成长路上的宝贵财富。”

【立意提取】

1.挫折,成长的阶梯:论述挫折对成长的积极作用,以及如何正确面对挫折。

2.在挫折中绽放光芒:通过具体事例讲述在挫折中不屈不挠,最终取得成功的故事。

例文:

哇,好香

生活中,总有那么一些瞬间,让我们不由自主地发出“哇,好香"的感叹。那香气,或许来自大自然的馈赠,或许源于家庭的温暖,又或许是心灵深处的一份感动。

走进大自然,那清新的香气扑面而来。阳光洒在大地上,温暖而明亮,仿佛带着一种独特的香气,让人心情舒畅。泥土散发着质朴的气息,那是大地的味道,孕育着无数的生命。野花在草丛中绽放,五彩斑斓,散发着淡淡的芬芳。闭上眼睛,深深地吸一口气,那香气沁人心脾,让人心旷神怡。

推开家门,一股熟悉的香气扑鼻而来。爸爸的茶香弥漫在空气中,那是一种醇厚的香气,让人感到宁静和安心。爸爸总是喜欢在闲暇时光泡上一杯茶,坐在阳台上,静静地品味着生活的滋味。妈妈的饭菜香更是让人垂涎欲滴。那一道道美味的菜肴,饱含着妈妈的爱和关怀。无论是红烧肉的浓郁香气,还是青菜的清新味道,都能让我感受到家的温暖。

一杯奶茶,一本新书,一个自由的午后,也能带来别样的香气。奶茶的香甜气息在口中散开,温暖着我的味蕾。翻开一本新书,淡淡的墨香扑面而来,那是知识的味道,让人沉浸在书的世界里。在这个自由的午后,没有喧嚣和烦恼,只有宁静和美好。那香气,不仅仅是物质的味道,更是心灵的慰藉。

生活中的香气,无处不在。它可能是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可能是路边的一朵小花,也可能是朋友的一个微笑。这些香气,虽然平凡,但却能给我们带来无尽的温暖和感动。让我们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每一份香气,珍惜那些美好的瞬间。

在挫折中成长

人生之路,漫长而崎岖,如同一场充满挑战的冒险。在成长的旅程中,挫折是不可避免的伙伴,它时而如狂风暴雨般猛烈,时而如绵绵细雨般轻柔,但无论以何种形式出现,挫折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

回想起自己的成长经历,挫折如影随形。曾经在一次重要的考试中失利,看着那惨不忍睹的成绩,心中充满了失落与沮丧。那一刻,仿佛整个世界都变得灰暗无光,未来也失去了方向。然而,正是这次挫折,让我学会了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我开始更加努力地学习,查漏补缺,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的成绩逐渐提高,也变得更加自信和坚强。

挫折不仅能让我们学会反思,还能培养我们的坚韧不拔的品质。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我遇到了许多困难。复杂的乐谱、高难度的技巧,让我一度想要放弃。但是,每当我想要放弃的时候,心中总有一个声音告诉我不能轻易放弃。于是,我坚持了下来,一遍又一遍地练习,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如今,我已经能够熟练地弹奏许多优美的曲子,而这段经历也让我明白了,只要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挫折还能让我们更加珍惜成功的喜悦。当我们经过努力,克服了重重困难,最终取得成功的时候,那种喜悦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因为我们知道,这份成功来之不易,是我们用汗水和泪水换来的。就像在体育比赛中,运动员们经过艰苦的训练和激烈的竞争,最终获得冠军的时候,他们的喜悦不仅仅是因为胜利,更是因为他们在挫折中不断成长,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同学却往往经受不了挫折。他们在遇到一点困难的时候就选择放弃,或者陷入自怨自艾的情绪中无法自拔。这样的态度不仅不利于他们的成长,还会让他们错过许多宝贵的机会。其实,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没有勇气去面对它。只要我们能够正确地看待挫折,把它当成成长的机遇,那么我们就一定能够在挫折中不断成长,走向成功的彼岸。

在成长的路上,挫折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它教会我们反思、坚韧和珍惜,让我们变得更加成熟和强大。让我们勇敢地面对挫折,在挫折中不断成长,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点评】(1)“哇,好香”这个题目简洁而富有感染力,能够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从立意方面来看,文章通过描述大自然、家庭以及生活中的小美好所带来的香气,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的珍惜。主题积极向上,充满了正能量。在内容上,文章选取了走进自然、推开家门以及享受自由午后等场景,分别展现了不同的香气,内容丰富且具体。对阳光、泥土、野花、爸爸的茶、妈妈的饭菜、奶茶和新书等的描写细腻,让读者能够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到那些香气。结构上,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开头引出“哇,好香"的感叹,中间分别阐述不同场景下的香气,结尾总结升华主题,使文章结构完整,层次分明。

(2)文章围绕成长路上的挫折展开,阐述了挫折在反思自我、培养坚韧品质以及让人珍惜成功等方面的价值,立意积极深刻,对读者有很好的启发意义。作者结合自身考试失利后努力提升成绩、学习钢琴克服困难以及体育比赛中运动员夺冠等事例,从不同角度论证了挫折的积极作用,内容充实具体。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开头点明挫折在成长中的不可避免和重要价值,中间分别从学会反思、培养坚韧品质、珍惜成功三个方面进行论述,结尾呼吁大家勇敢面对挫折,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1/1湖北省咸宁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1月期末试卷

1.(2023七上·咸宁期末)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各小题。

如果有一种信仰能让全世界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毫无争议地共同信守的话,那就是阅读了。在历史长河中,有关宗教的庙宇与雕像在风雨中颓毁坍塌,而经典之籍则与世长存。文字是人类文明最上乘的结晶,它如此空灵,如此难以琢磨,如此透彻,又如此无孔不入,穿透人的感知。

在人类漫长的文明发展史上,[a]每个时代都会有是以代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思想成果的一批经典之作,[b]曾经被影响了无数人的一生。伟大的思想能挣脱时光的束缚,即使是千百年前的真知灼见,时至今日新颖如故,①。那些已经被阅读了千年的经典,依然将一代又一代的人引领到同样的精神时空,在那里,历代圣人贤士群聚,仿佛与我们同处一堂,[c]让我们亲聆所行,亲见所言。他们的言行,使我们变得深沉而非浮躁、清醒而非昏聩、渊博而非肤浅,让我们的人格得到提升,生命得到重塑。

常读书的人,锦心绣口,一言一行,一颦一笑,都受书的熏陶浸染。所谓“是真名士自风流”,其实就是指书的灵透、书的雅致、书的客智,穿透岁月的尘烟,浸润到读书人的心底里,由内及外,附着于举手投足做人处世之中,从而形成一种翩然风度,一种迷离气质超凡脱俗,②_。把阅读作为生活的常态,是生命最美好的习惯。____

[d]阅读的广度改变生命历程.阅读的深度决定思想境界。四季都是读书时,让我们在书中相遇,让阅读成为我们共同的信仰。

(选自乐果《让阅读成为我们的信仰》,有删改。)

(1)为文中加点字注音。

坍塌真知灼见

(2)选出下列依次填入①、②处的词语,最符合语境的一项()。

A.神采奕奕卓尔不群B.熠熠生辉卓尔不群

C.神采奕奕标新立异D.熠熠生辉标新立异

(3)文中abcd处句子有语病,选出下列修改正确且符合语境的一项()。

A.a处修改为“每个时代都会有一批足以代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思想成果的经典之作"

B.b处修改为“曾经把无数人的一生影响了”

C.c处修改为“让我们亲见所言,亲聆所行"。

D.d处修改为“阅读的广度改变思想境界,阅读的深度决定生命历程”

(4)将下列句子填入第三段横线处,选出后面四个选项中排序正确的一项。

①一个不重视阅读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

②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家庭,是一个平庸的家庭。

③一个不重视阅读的人,是一个不思进取的人。

④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校,是一个沉闷枯燥的学校。

A.①②④③B.①④②③C.③④②①D.③②④①

2.(2023七上·咸宁期末)学校举办诗文大会,请你参加并完成任务。

(1)[飞花令]填写含“月"字的诗句。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___,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

回乐烽前沙似雪,___。(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2)[诗文接龙]用古诗文原句填空接龙。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__,以观沧海。(曹操《观沧海》)——,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意与日去,遂成枯落。(诸葛亮《诫子书》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___,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3)[画中有诗]在下面三幅画中任选一幅题写诗句

我选(此空不计分)图,题写诗句:___,____________

3.(2023七上·咸宁期末)综合性学习

同学们,这学期我们在语文的天地里畅游,汲取着文学的养分,丰富着自我精神家园今天,是学校文学部落最后一次活动,请你走进文学部落,参加以“诵读经典,浸润人生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1)文学部落的同学想为曹操的诗歌《观沧海》的朗诵选配一支背景曲,请你根据下列名曲的曲风旋律或节奏介绍,选配最恰当的一项。

A.《平沙落雁》,曲风静美舒缓,优美动听。

B.《十面埋伏》,曲风苍凉壮美,激昂慷慨。

C.《春江花月夜》,曲风委婉质朴,旋律流畅。

D.《阳春白雪》,旋律清新明快,节奏活泼。

(2)文学部落邀请你来当活动的主持人,请你为以下两个朗诵节目写一段串场词。

朗诵顺序朗诵者朗诵内容

1肖菲《春》

2季强《金色花》

4.(2023七上·咸宁期末)阅读

[甲]凡国手,都能够起死回生的,我们走过医生的门前,常可以看见这样的扁额。现在是让步一点了,连医生自己也说道:“西医长于外科,中医长于内科。”但是S城那时不但没有西医,并且谁也还没有想到天下有所谓西医,因此无论什么,都只能由轩辕岐伯的嫡派门徒包办。轩辕时候是巫医不分的,所以直到现在,他的门徒就还见鬼,而且觉得“舌乃心之灵苗"。这就是中国人的“命”,连名医也无从医治的。

不肯用灵丹点在舌头上,又想不出“冤您"来,自然,单吃了一百多天的“败鼓皮丸”有什么用呢依然打不破水肿,父亲终于躺在床上喘气了。

(节选自鲁迅《父亲的病》)

[乙]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鸣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节选自鲁迅《藤野先生》)

[丙]那师父猛抬头,咄的一声,喝退了八戒道:“你这个孽畜!我们是个出家人,岂以富贵动心,美色留意,成得个甚么道理!”那妇人笑道:“可怜!可怜!出家人有何好处"三藏道:“女菩萨,你在家人,却有何好处”那妇人道:“长老请坐,等我把在家人的好处说与你听。怎见得有诗为证。诗曰:春裁方胜着新罗,夏换轻纱赏绿荷:秋有新笃香糯酒,冬来暖阁醉颜配。四时受用般般有,八节珍羞件件多;衬锦铺绩花烛夜,强如行脚礼弥"三藏道:“女菩萨,你在家人享荣华,受富贵,有可穿,有可吃,儿女团圆,果然是好:但不知我出家的人,也有一段好处。怎见得有诗为证。诗曰:出家立志本非常,推倒吃。从前恩爱堂。外物不生闲口舌,身中自有好阴阳。功完行满朝金阙,见性明心返故乡。胜似在家贪血食,老来坠落臭皮囊。

(节选自《西游记》第二十三回三藏不忘本四圣试心)

在“诵读经典,浸润人生”活动中,大家围绕自己感兴趣的经典名著展开激烈讨论。以下是小圆和小梦两位同学的对话,请联系上面三则选文,结合你的阅读体验,补全对话。

小圆:我这周终于把《西游记》读完了,真的是回味无穷。

小梦:你也喜欢这本书啊,和我一样。你最喜欢哪个故事呀快说说。

小圆:我最喜欢“四圣试禅心”,为了_________,四位菩萨化身母女,假意要招他们为夫婿。唐僧___,悟空识破真相,沙僧一心跟随师父,八戒___

小梦:这个故事确实值得我们细读和精思。人生的志向和选择非常重要,这又让我想起了《朝花夕拾》。鲁迅一开始前往东京学医是由于___,而立志学医以救民;后远渡重洋到日本学医,却在日本见到国人麻木愚弱的表现,决定

__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