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自助行为制度探究开题报告(有提纲)2800字_第1页
《民法典》自助行为制度探究开题报告(有提纲)2800字_第2页
《民法典》自助行为制度探究开题报告(有提纲)2800字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开题报告姓名准考证号专业题目《民法典》自助行为制度研究1、选题的目的、意义和研究现状(含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及评价)目的:私力救济源于人性对自我的保护,合乎伦理道理的需要,封建社会的血亲复仇、同态复仇便是私力救济的常态表现。到现代,因“私力救济,易生流弊,影响社会进步”,法律的一般原则是禁止私力救济。公力救济被大力提倡,但仍存在救济滞后、救济成本高等问题,在出现紧急情况来不及请求国家机关援助时,一味地强行禁止私力救济只能导致被侵害人无法保障自身权益或采取更为极端的方式实现自身权利,这两种情况都可能导致民众对法律的不信任以及社会秩序的动荡,不利于我国法治社会的建设。经过长期的司法辩证,我国终于2020年5月28日所颁布的《民法典》1177条上写入了民事救济的免责条款,第一次对我国民事救济制度有所规定。不过由于条文较短,解释不够充分,尚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本文写作的目的即是分析当前我国《民法典》下民事自助行为存在的缺陷,提出相关建议,以期对如何界定自助行为及自助行为的具体构建有所裨益,从而进一步完善我国民事权利救济和保障体系,能够更好地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提高司法效率。意义:公民的自助行为是公民维护合法权益的必要条件。我国《民法典》侵权责任编规定的自助制度为我国自助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这种自助系统通过澄清构成要素、内容的行为和自助行为,不仅为公民提出具体的自助措施,而且为司法系统带来好处,使司法资源能够有效协调。不过当前我国《民法典》自助行为相关制度还存在着自助行为主体模糊、自助方式与强度的规定具有不明确性、民事自助权利的范围界定较窄以及自助行为法律后果的界定不够规范具体等问题;有必要通过进一步考究和学习其他先进国家的法律体系来完善相关规定,本文提出了针对性的完善建议,有充分厘清自助行为主体与方式、进一步明确自助方式与强度的相关规定、适当扩大自助行为的请求权范围、进一步规范自助行为举证责任与后果等。我们应该适时丰富《民法典》自助性准则,促进其发展,完善公民权利的保护。研究现状:梁慧星教授谈及民事自助行为的情势要件时更加强调严格性。第一,情形紧急,国家机关救济不及时。第二,完成民事自助行为后,马上请求国家机关的介入处置。民事自助行为是一种私力救济转公权力救济的暂时性补充。杨立新教授在《中国民法典释义与案例评注》一书中则从另外一个角度论述民事自助行为的四个构成要件。第一,非法侵害行为损害了民事自助行为者的合法权利。第二,情形特别紧急,公权力机关不能给予及时的保护。第三,只要通过实施民事自助行为,才能保证自身合法权利不受损害。第四,严格控制民事自助行为权利的行使的必要限度。王利明教授在《侵权行为法研究》中认为公民行使民事自助行为有以下几个要素。第一,是为了保护自身的合法权利。第二,要符合法律规范且与公序良俗相一致。第三,实施民事自助行为的情形是情势紧迫且国家公权力机关救济不及时。第四,民事自助行为的方法和手段必须以恢复被侵害的权利为限度。民事自助行为进攻说受到德国学者梅迪库斯、卡尔·拉伦茨的认可,他们认为导致实施民事自助行为的主要原因是自身权利得不到国家权力机关的及时救济。为了保护自身合法权利,权利人可以采取必要的措施干预侵权相对人。德国法学家克雷斯蒂安•冯•巴特尔持提出“公力救济例外说”,他认为纵使是为了保护自身的合法权利,也应当禁止对物或人施加暴力。美国侵权法对民事自助行为的规定主要集中适用在人身、土地和动产方面。从“纯粹的社会学”看,美国学者罗伯特•埃里克森认为要达到社会控制和追求正义,私力救济必不可少。他认为在人与人关系紧密的社会中,公民之间所发生的纠纷并非完全靠法律规范来予以解决。这种熟人之间的纠纷,用大多数公民乐意遵守的习俗或共同的约定来予以化解效果更好。参考文献:[1]杨立新.《民法典》对侵权责任规则的修改与完善[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20,28(04):33-49.[2]孙国祥.民法免责事由与刑法出罪事由的互动关系研究[J].现代法学,2020(4):156-170.[3]宋歌.民事自助行为的界定及法律后果[J].法律适用,2020(08):100-108.[4]章程.论我国留置权的规范适用与体系整合——民法典时代的变与不变[J].法商研究,2020(5).[5]申海恩.抗辩权效力的体系构成[J].环球法律评论,2020(4).[6]米新丽.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的理念进步与制度完善[J].人民检察,2020(11):16-20.[7]陈龙业.论《民法典》侵权责任编关于免责事由的创新发展与司法适用[J].法律适用,2020(13):30-37.[8]程啸.中国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的创新与发展[J].中国法律评论,2020(03):46-61.[9]陈璇.防卫过当中的罪量要素——兼论"防卫过当民刑二元化"立法模式的法理依据[J].政法论坛,2020(5):13-32.[10]陈华彬.论我国民法典的创新与时代特征[J].法治研究,2020(05):99-112.2、选题的主要内容、方法和思路(技术路线)主要内容:引言一、民事自助行为概述(一)自助行为的概念(二)自助行为与相关制度的联系与区别(三)民事自助行为特点(四)我国自助行为制度的产生过程二、民事自助行为构成要素(一)目的要素(二)情势要素(三)方法要素(四)限度要素(五)及时申请要素三、《民法典》自助行为制度存在的问题(一)自助行为主体模糊(二)自助方式与强度的规定具有不明确性(三)民事自助权利的范围界定较窄(四)自助行为法律后果的界定不够规范具体四、《民法典》自助行为制度的完善建议(一)明确规定自助行为主体与方式(二)进一步明确自助方式与强度的相关规定(三)适当扩大自助行为的请求权范围(四)进一步规范自助行为举证责任与后果结语参考文献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通过在网上,图书馆等搜集整理自助行为制度相关研究资料,并仔细整理阅读,为研究定下方向,做前期理论准备;逻辑分析法:用逻辑分析措施,在各个方面深入分析研究历程中寻出的问题,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结合所学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研究思路(技术路线):本文首先对民事自助行为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探讨了我国民事自助行为的发展过程和特点,随后对民事自助行为的构成要素进行解读,在四要素理论的基础上加上了及时申请要素;接着本文探讨了我国《民法典》中民事自助行为的相关问题,包括自助行为主体模糊、自助方式与强度的规定具有不明确性、民事自助权利的范围界定较窄以及自助行为法律后果的界定不够规范具体等;最后提出了针对性的完善建议,有充分厘清自助行为主体与方式、进一步明确自助方式与强度的相关规定、适当扩大自助行为的请求权范围、进一步规范自助行为举证责任与后果。3、选题研究的进度安排12月9日—1月4日选题、撰写开题报告1月5日—1月10日指导教师审核开题报告1月11日—3月1日同意开题后考生开始撰写论文3月2日考生提交论文电子文档3月3日—3月20日指导教师审核论文并查重3月21日—3月31日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