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广东省部分学校高三新起点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5届广东省部分学校高三新起点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5届广东省部分学校高三新起点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5届广东省部分学校高三新起点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5届广东省部分学校高三新起点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类型:A

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广东省部分学校高三新起点模拟考试

2024.8

命题学校:雷州火炬学校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

(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2B用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

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

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

液。不按上述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9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既然艺术鉴赏是主客体的感情交流活动,那么,鉴赏者就不是完全被动的受感染者。作为审美主体,

他有很大的能动性,是艺术形象创造的积极参与者。当然,他不是艺术生产过程中的参与者,而是消费过

程中的参与者。王朝闻把艺术鉴赏的心理活动叫作“再创造”。他说:“艺术形象,其实不过是借有限的

但也就是有力的诱导物,让欣赏者利用他们的那些和特定的艺术形象有联系的生活经验,发挥想象,接受

以至'丰富'或'提炼’着既成的艺术形象。”

既然艺术鉴赏是一种“再创造”的心理活动,那么,不同的鉴赏者对于某一部作品的艺术感受,并不

是完全一样的。正如鲁迅所说:“看人生是因作者而不同,看作品又因读者而不同。”当然,因为鉴赏的

是同一部作品,作家所提供的信息——诱导物是相同的,所以鉴赏者的再创造也不至于离题万里;而是大

同小异。

在艺术鉴赏活动中,先是鉴赏者感受到作品所传递的信息,在感受的基础上,就进入体验。体验是鉴

赏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心理因素。因为没有体验,就不能进入作品的规定情景;没有体验,就不能深切地感

受形象的情感精神。鉴赏者是在体验的基础上通过想象活动,而再体现在头脑中。体验是以本人的记忆为

基础的。演员在体验角色的感情时,需要在生活库存中唤起自己的情绪记忆;读者在鉴赏艺术形象时,也

需要在生活库存中唉起自己的形象记忆。这就要求有相应的生活经验,如果没有相应的生活经验,那就无

从体验,也就无从“再体现”或“再创造”。但即使在同一或相近的社会形态中生活的人们,其人生体验

也是各不相同的,因而再创造的艺术形象就必然有所差别。所以外国人说:一千个读者的心中,有一千个

哈姆莱特。

艺术鉴赏的另一重要心理因素是想象,想象在创作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鉴赏活动中也占有同样

重要的位置。鉴赏者总是在生活体验的基础上,通过想象来丰富艺术形象。生活是无限广阔和无限复杂

的,而艺术则只能用有限的画面和有限的笔触去表现它,作者选取典型情节和典型人物,抓住特征性的几

点,加以勾勒,诱导读者、听众用想象加以补充,这样才能余味无穷。如果写得太实,不给读者留下想象

的余地,那倒反而索然无味了。马远的绘图《寒江独钓图》,只画一个老人坐在小船头上独钓,画面很简

单,但能引起读者的想象:这大概是一个高士,避开世俗的纷争,独钓寒江,恬然自得。欣赏音乐,想象

的作用就更大了。白居易《琵琶行并序》里说:“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

大珠小珠落玉盘。”这写的就是欣赏音乐时的想象和联想。如果连最起码的想象力也没有,那是根本无法

欣赏艺术作品的。电影里有蒙太奇的组接,小说里的情节也有跳跃,没有想象就连续不起来。至于象征主

义作品,意识流艺术等,没有丰富的想象力就更不行了。当然,鉴赏者的想象是以艺术形象所提供的信息

为基础的,不能离开它而胡思乱想。否则就离谱了,那就不叫艺术鉴赏。

艺术鉴赏还有一种心理因素,叫移情作用。艺术作品是以情感人的,审美主体被感动之后,激发起了

相应的感情,又将这种感情外射到审美对象身上去。这就是情感的交流。当然,这种交流是有条件的。首

先,审美对象作为客体,它必须是美的,然后才能打动审美主体。但是,若把鉴赏活动仅仅看作是审美客

体以美感感情打动审美主体,而审美主体似乎完全是被动的,那也不合乎事实。因为移情作用实际上是存

在的。杜甫诗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是鉴赏自然美时移情作用的例子。鉴赏艺术美也是一

样。人们常常进入角色,与之同喜同悲,同笑同哭,为古人担忧。朱光潜在《文艺心理学》中记载:一个

英国老太婆看《哈姆莱特》,到最后决斗的一幕,大声警告哈姆莱特说:“当心呀!那把剑是上过毒药

的!”类似的例子尚多,这都说明观赏者的感情是外射到审美对象上了。当然,完全达到物我同一,失却

了理智,也并不好,枪杀演坏人的演员就是极端的例子。布莱希特提出了“间离效果”的表演理论,要求

演员在感情上与角色保持距离,从而避免使群众把对角色和演员本人的感情混合,这是很有道理的。这

样,就必须要求鉴赏者亦情亦理,既能放纵感情,又能控制感情。

艺术鉴赏不但是感受的过程,同时是一个认识的过程。所以在艺术鉴赏的心理活动中,还有再认识再

评价的因素。作者将他对生活的认识和评价表现在作品里,鉴赏者则通过作品对生活做出再认识和再评

价。鉴赏者的认识水平可能低于作者,这样他就不能全部领会到作品的思想意义,这在现实生活中是常见

的。但是也有可能鉴赏者的认识水平高于作者,他可以从作者所描写的生活画面认识到更多的东西,这在

现实生活中也并不少见。人们常说的“形象大于思想”,就是指这种情况。正因为艺术作品的思想不是直

接说出的,而是通过艺术形象表现出来的,有可能提供一些客观情况,让鉴赏者做出再认识与再评价。

(摘编自吴中杰《文艺鉴赏的审美特点》)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在艺术鉴赏这一主客体的感情交流活动中,鉴赏者不是被动的受感染者,而是具有主导地位的艺术消

费过程参与者。

B.艺术鉴赏是一种“再创造”的心理活动;因此,不同的鉴赏者对于同一部作品的艺术感受见仁见智,

绝不可能相同。

C.只有生活经验越丰富,体验才可能越深切;因此,读者生活经验的丰瘠程度就决定着他的鉴赏艺术形

象能力的高下。

D.艺术鉴赏既是感受的过程,也是认识的过程;鉴赏者认识水平的高低,会影响他对艺术作品思想意义

认识的深浅。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鲁迅在《阿Q正传》中刻画阿Q这个典型形象,勾勒他的癞疮疤、瘦伶仃、黄辫子等外形特征,以此

引导读者用想象去补充人物形象。

B.京剧舞台上通过演员的趟马动作来表现战马的驰骋,通过演员的划船动作来表现涉水,这些都是通过

调动观众的想象力而达到的。

C.“飞流直下三千尺”“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从这两句诗词名句中都可以看出人在鉴

赏自然景物时的移情作用。

D.歌剧《白毛女》演出时,饰演黄世仁的演员因为表演太过逼真,差点被人枪杀,这足以表明移情作用

在艺术鉴赏中是确实存在的。

3.下列选项,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四段的主要论点的一项是()

A.“为使想象臻于完整,只有普通的生活经验、普通的认识和观察是完全不够的。”(布罗夫)

B.“想象是创造力,亦即综合的原理,它的对象是宇宙万物与存在本身所共有的形象。”(雪莱)

C.“真正懂诗的人会把作者诗句中只透露一星半点的东西拿到自己心中去发展。”(巴尔扎克)

D.“想象不断地吸收感觉里的养料,就愈有吸引力;它愈和理性结合,就越发高贵。”(歌德)

4.什么叫“形象大于思想”?试以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

一层楼)为例,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5.艺术鉴赏的心理活动包含哪些因素的作用?请根据全文简要概括。

【答案】l.D2.C

3.C4.①“形象大于思想”是文学作品的一种审美特性,它是指作品的艺术形象所显示出来的客观思想

意义超越作家创造形象时的主观意图和主观思想。

②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诗人在后两句要表现的是登高望远,把千里之远的风光尽收眼底的主观愿望。

而后世则把它看作是追求崇高理想的格言,因此它成为千古名句。这正说明后世人对这两句诗的理解是远

远超出诗人的主观思想的。

5.①感受:鉴赏者感受作品所传递的信息,进入作品的规定情景。

②体验:经由体验,深切感受形象的情感精神。

③想象:在生活体验基础上,通过想象丰富艺术形象。

④移情:审美主体被审美客体打动,将感情外射到审美对象上。

⑤认识:鉴赏者通过作品对生活做出再认识和再评价。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不是被动的受感染者”“具有主导地位”错误,原文是说“鉴赏者就不是完全被动的受感染者”,选

项偷换成“不是被动的受感染者”,扩大了其外延。“具有主导地位”这一信息是节外生枝,原文并未述

及。

B.“绝不可能相同”错误。根据原文“不同的鉴赏者对于某一部作品的艺术感受,并不是完全一样

的”“鉴赏者的再创造也不至于离题万里;而是大同小异”,这与“绝不可能相同”所传达的信息不等

值。

C.“因此,读者生活经验的丰瘠程度就决定着他的鉴赏艺术形象能力的高下”错误,据原文“因为没有

体验,就不能进入作品的规定情景;没有体验,就不能深切地感受形象的情感精神……这就要求有相应的

生活经验,如果没有相应的生活经验,那就无从体验”,可知原文只是阐述了体验、生活经验是鉴赏过程

中必不可少的心理因素,并没有说明生活经验的丰瘠程度和鉴赏艺术形象能力的关系,选项说法属于强加

因果关系。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C.“移情作用”错误,“飞流直下三千尺”运用了夸张化的想象手法描写庐山瀑布奔泻而下的壮观气势,并

没有移情作用在内。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第④段主要论点是“鉴赏者总是在生活体验的基础上,通过想象来丰富艺术形象”。

A.论说的是使得想象臻于完整的前提条件。

B.论说的是想象的对象。

D.论说的是想象与感觉、理性的关系。

ABD都与第④段的主要论点无关。

故选C。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根据原文“但是也有可能鉴赏者的认识水平高于作者,他可以从作者所描写的生活画面认识到更多的东

西”,可知“形象大于思想”是指鉴赏者从作者所描写的生活画面认识到更多的东西,从而使作品的艺术

形象所显示出来的客观思想意义超越作家创造形象时的主观意图和主观思想。

《登鹳雀楼》前两句写所见。诗人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

冉冉而没: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诗人运用极其

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画面

宽广辽远。后两句写所想。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

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从《登鹳雀楼》原诗后两句看,它主要表现的是登高望

远,把千里之远的风光尽收眼底的主观愿望。但对读者而言,它又留下了更为深广的阐释空间,比如将之

视作表达志存高远等。这表明读者的认识、评价会超出诗人的主观思想。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

根据原文“在艺术鉴赏活动中,先是鉴赏者感受到作品所传递的信息……就不能进入作品的规定情景”,

可知鉴赏者首先感受到作品所传递的信息,进入作品的规定情景。

根据原文“在感受的基础上,就进入体验。体验是鉴赏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心理因素……没有体验,就不能

深切地感受形象的情感精神”,可知鉴赏者在感受的基础上,进入体验,深切地感受形象的情感精神。

根据原文“艺术鉴赏的另一重要心理因素是想象,想象在创作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鉴赏活动中也占

有同样重要的位置。鉴赏者总是在生活体验的基础上,通过想象来丰富艺术形象”,可知想象是艺术鉴赏

的心理活动,鉴赏者在生活体验的基础上,通过想象来丰富艺术形象。

根据原文“艺术鉴赏还有一种心理因素,叫移情作用。艺术作品是以情感人的”,审美主体被感动之后,

“激发起了相应的感情,又将这种感情外射到审美对象身上去”,可知移情是艺术鉴赏的心理活动,审美

主体被艺术作品感动,其又将这种感情外射到审美对象身上去。

根据原文“艺术鉴赏不但是感受的过程,同时是一个认识的过程。所以在艺术鉴赏的心理活动中,还有再

认识再评价的因素”“鉴赏者则通过作品对生活做出再认识和再评价”,可知认识也是艺术鉴赏的心理活

动,鉴赏者通过作品对生活做出再认识和再评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奚同发

刑警队的徒弟又带来新消息,老黑出狱了,且公然到公安局打听窦文贵,然后就四处寻找窦文贵了。

与老黑曾有过三次交手的窦文贵,自然三次把老黑稳妥妥地送进大牢。三进宫的老黑,早被铁窗内的

岁月历练得滑溜如泥纵,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如今出来,该是一个奔七十的老人,还能折腾个什么

劝儿?不就剩条老命,还是要飞蛾扑火,一命抵一命?那怎么可能?窦文贵一个堂堂的原刑警队长,让你

就拼了命?虽然没有枪,没有手铐,但身体本钱尚在,只是心存顾虑,总不能让老黑老了死在一个警察面

前吧。

在公安队伍干了一辈子的窦文贵,退休七年中,没少遇到麻炀。他的办法只有一个。走!一次一次地

搬家,搬一次扔一些东西,如今已家徒四壁,房子都是租的。

喝完三泡茶,窦文贵对老伴说,走。

老伴儿愣怔了一下问,还走?你我都这把年纪了。还往哪儿走啊?

走,这次必须走,老黑出来了,窦文贵毫不犹豫地说。

老伴儿不再言语,默默地开始收拾东西,其实也没什么值钱的物件,不过一些随身衣物、生活用品。

窦文贵的心头一酸老伴儿跟他这一辈子,年较时天天夜不能寐,为他的安全担心。退了休,本想着可

以安度晚年,没料到当年那些对手一个一个从监狱出来,寻仇闹事。没什么好办法,只能走。何况在他意

识中,像老黑这种人,要把时间和精力都集中到寻找他,也免得去做别的坏事儿。

下午窦文贵叫来房东,交接了钥匙,并付完提前退房的违约金,说着谢谢便告辞。刚打开门,便惊了

一下,门外站的正是老黑。竟然还像当年壮实,戴鸭舌帽儿、墨镜,嘴里叼着烟斗,看来低估了他的身子

骨了。

老黑一笑,虽然满嘴的牙又少了几颗,但声音还是浑厚。他说,咋,窦队这是又要走?

窦文贵先一步挡在老黑身前说,咱换个地方说话。

老黑脖子一歪,向天空望了一眼,说,都到门上了,咋说也要喝两杯薄酒!窦文贵只好放下两手的东

西,吩咐老伴儿:既然来客了,你去弄俩菜。

老伴儿心知肚明,他的眼色是让她外出躲了。瞅了一眼他满头的白发,她两眼顿时湿润了。走是走不

了了,她便说着你们先坐,我去买菜,心想得找人来帮忙啊。但老黑手下两臂一伸,就挡住了门口。

不必了,我早有安排。老黑一阵狞笑说着,身后已有手下端进来酒和菜。

窦文贵一句,那就请吧!自己先在迎门的桌前落座。

老黑一边走一边说,窦队,你明白,我是来兑现当年你送我入狱时的诺言——不会放过你的。怎么

样,你再躲也躲不出我的手心。你以为隐姓埋名。你手机、座机电话都不用,就找不到你?呵呵,这对我

就不是个事儿。你都快要灭的蜡烛,还能活几个年头,你还往哪儿躲呀?瞧瞧你,没想到竟老成这个样

子,整个一糟老头子,风一吹都倒了吧?谁能想到你当年的威风?

老黑站在桌前用牙咬开瓶盖,给两个玻璃杯都倒上酒,自个儿先端起一杯去碰了窦文贵面前的杯子,

仰脖,喝凉水似的一饮而尽,而后左手一抹嘴边的残酒说,你知道我在里面的日子多难熬吗?你个窦文

贵,把我三次弄进去,加起来就是我人生的二分之一。我他妈就毁你手里,栽你手里了。我恨你,恨得在

里头钾足劲要好好活着出来找你算账。

此时,窦文贵端起杯子把酒也一口喝了。

老黑突然从腰间拔出刀来,老伴儿一惊欲往前来,被窦文贵抬手制止了。

面对老黑,窦文贵只是迎着刀锋去握住酒瓶,从容地给两个空杯斟满,端起一杯,也去碰了一下桌面

上老黑的杯子,然后身子向后正了正,“啜”一口香香地喝了进去。他的余光并没有离开酒瓶,那可能是

他唯一的武器了。

老黑的刀在空中晃了几晃,终是插在两人之间那块牛肉上。接着,他走到窦文贵面前,鞠了一躬,

说,我知道许多人在找你麻烦,弄得你东躲西藏。从今天起,你再也不用这样了。我就住你隔壁,我也干

不动了,咱俩就做邻居!我在这儿,想着也就没什么人敢来报什么狗屁仇了。

窦文贵不知他葫芦里卖什么药。

老黑咳了一声,再“唉”地叹了口气,慢语道,其实啊,我这次出来便派手下四处找你,当时的念头

是找到你把你弄个半死,至少要让你断胳膊痛腿躺床上,慢慢等死……他喝了一口酒又说,后来我听一个

老警讲,当年你们逮我的时候,正赶上我带着孙子逛街。你坚决不让在孩子面前抓,因这事还跟局长吵了

起来。你们整个包围圈是跟着我在不停地时紧时松,甚至冒着我脱钩的风……直到我儿媳把孩子接走,你

们才动的手。就这一■点,我敬你...

是夜,老伴儿突然被窦文贵推醒:快点儿,收拾东西走!

老伴疑惑地问,还走?

窦文贵斩钉截铁地说,我一个警察,怎么可能让他保护起来了?啥也别说了,走。

(选自《啄木鸟》2019年第6期)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原刑警队长窦文贵在退休后被寻仇闹事,既彰显出一些犯罪分子的劣性难改,也暗示了窦文贵出色的

工作能力。

B.老黑出狱,窦文贵乐意成为他这种人的“靶子”,展现了他对自己身手的信心,也体现他奉献小我的

大局观和责任感。

C.老伴儿年轻时需为他担惊受怕,年老时还因他东躲西藏,窦文贵对老伴儿充满愧疚,但老伴儿对他始

终不离不弃。

D.面对老黑在饭桌上的厉声斥骂以及突然拔刀相向的狠戾气势,窦文贵表现得不慌不乱,从容中不失英

雄本色。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结构严谨,以“走”为主线串起全文,仅用人物对话推进情节,使行文集中紧凑。

B.小说篇幅短小,但细节刻画生动逼真,犯人的嚣张跋扈、警察的镇定自若都跃然纸上。

C.本文语言质朴,富有生活气息;善用短句,既能营造紧张的氛围又能表现人物的干脆利落。

D.文章主旨深刻,看似简单的故事背后,有对社会问题的思考,有对人性的深入透射。

8.本文情节有多次突转,请简要概括后分析其效果。

9.海明威的“冰山理论”将文学作品同冰山类比,他认为文学作品中,文字和形象是所谓的“八分之

一”,而情感和思想是所谓的“八分之七”。本文是如何体现这一理论的,请结合文本分析。

【答案】6.B7.A

8.突转:

①准备再次躲开的窦文贵竟然被老黑堵在门口;

②老黑的刀没有落在窦文贵身上而是插在牛肉上;

③窦文贵将有老黑保护,日子即将安定,他却再次“逃离”。

效果:

①加快行文节奏,制造紧张的气氛;

②既表现出老黑快意恩仇的匪气和深谙人性的义气,也体现了窦文贵遇事的沉着与冷静;

③表现窦文贵内心对原则和正义的坚守;

④多次突转扣人心弦,引发读者对窦文贵命运的关注,增强了故事的戏剧性和可读性,也升华了作品的主

日O

9.①以老警察退休后的际遇让读者理解:公安干警工作的艰辛与危险,以及他们的付出与奉献;

②用老黑态度的转变让读者意识到:善意、尊重是一剂良药,能化解仇恨,治愈人心;

③从文末窦文贵坚持“走”的举动使读者明白:人内心应有对正义的遵从与持守;

④借犯人出监后的寻仇闹事使读者警醒:改过自新不易,邪恶的消除任重道远。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B.“窦文贵乐意成为他这种人的‘靶子'”错误。窦文贵是被动成为“靶子”,而且他也没有坐以待毙,

而是以一走再走来避开矛头。

故选Bo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A.“仅用人物对话推进情节,使行文集中紧凑”错误。文章主要以事情的发展推进情节,插叙的窦文贵

对往事的回忆,对老伴的歉疚,以及老黑的剖白,都有宕开一笔的效果,使行文节奏舒缓有致。

故选Ao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情节并分析其效果的能力。

突转:

结合“下午窦文贵叫来房东,交接了钥匙,并付完提前退房的违约金,说着谢谢便告辞。刚打开门,便惊

了一下,门外站的正是老黑。竟然还像当年壮实,戴鸭舌帽儿、墨镜,嘴里叼着烟斗,看来低估了他的身

子骨了”可知,窦文贵叫来房东,交接了钥匙,打开门正要走,老黑正站在门外。准备再次躲开的窦文贵

竟然被老黑堵在门口;

结合“老黑突然从腰间拔出刀来,老伴儿一惊欲往前来,被窦文贵抬手制止了”“老黑的刀在空中晃了几

晃,终是插在两人之间那块牛肉上”可知,老黑从腰间拔出刀,在空中晃了几晃,终是插在两人之间那块

牛肉上,老黑的刀没有落在窦文贵身上而是插在牛肉上。

结合“是夜,老伴儿突然被窦文贵推醒:快点儿,收拾东西走!老伴疑惑地问,还走?窦文贵斩钉截铁地

说,我一个警察,怎么可能让他保护起来了?啥也别说了,走”可知,晚上,窦文贵推醒老伴儿,斩钉截

铁地说,我一个警察,怎么可能让他保护起来了,还是走吧。窦文贵将有老黑保护,日子即将安定,他却

再次“逃离”。

效果:

刚要逃走时被老黑堵在门口,老黑拔出的刀在空中晃了几晃,最后落在了牛肉上,晚上窦文贵选择再次

“逃走”,这些突转的情节加快行文节奏,制造紧张的气氛。

结合“老黑的刀在空中晃了几晃,终是插在两人之间那块牛肉上。接着,他走到窦文贵面前,鞠了一躬,

说,我知道许多人在找你麻烦,弄得你东躲西藏。从今天起,你再也不用这样了。我就住你隔壁,我也干

不动了,咱俩就做邻居!我在这儿,想着也就没什么人敢来报什么狗屁仇了”可知,老黑拔出刀在空中

晃,但最终插在两人之间那块牛肉上,并说今后就住在窦文贵隔壁,保护他。结合“窦文贵斩钉截铁地

说,我一个警察,怎么可能让他保护起来了?啥也别说了,走”可知,窦文贵说一个警察,怎么可能让他

保护起来了,还是走吧,窦文贵将有老黑保护,他却再次“逃离”。表现出老黑快意恩仇的匪气和深谙人

性的义气,面对老黑在饭桌上的厉声斥骂以及突然拔刀相向的狠戾气势,窦文贵表现得不慌不乱,从容中

不失英雄本色,也体现了窦文贵遇事的沉着与冷静;

结合“是夜,老伴儿突然被窦文贵推醒:快点儿,收拾东西走!老伴疑惑地问,还走?窦文贵斩钉截铁地

说,我一个警察,怎么可能让他保护起来了?啥也别说了,走”可知,晚上,窦文贵推醒老伴儿,斩钉截

铁地说,我一个警察,怎么可能让他保护起来了,还是走吧。窦文贵再次“逃离”,表现窦文贵内心对原

则和正义的坚守。

窦文贵下午要走时,被老黑堵个正着,没走成,晚上选择再次“逃离”。多次突转扣人心弦,引发读者对

窦文贵命运的关注,增强了故事的戏剧性和可读性,也升华了作品的主旨。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章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

结合“在公安队伍干了一辈子的窦文贵,退休七年中,没少遇到麻烦。他的办法只有一个。走!一次一次

地搬家,搬一次扔一些东西,如今已家徒四壁,房子都是租的”可知,在公安队伍干了一辈子的窦文贵,

退休七年中,没少遇到麻烦,一次一次地搬家,如今已家徒四壁,房子都是租的。以老警察退休后的际遇

让读者理解:公安干警工作的艰辛与危险,以及他们的付出与奉献。

结合“老黑的刀在空中晃了几晃,终是插在两人之间那块牛肉上。接着,他走到窦文贵面前,鞠了一躬,

说,我知道许多人在找你麻烦,弄得你东躲西藏。从今天起,你再也不用这样了。我就住你隔壁,我也干

不动了,咱俩就做邻居!我在这儿,想着也就没什么人敢来报什么狗屁仇了”可知,老黑一开始想找窦文

贵报仇,最后却来保护窦文贵,用老黑态度的转变让读者意识到:善意、尊重是一剂良药,能化解仇恨,

治愈人心。

结合“是夜,老伴儿突然被窦文贵推醒:快点儿,收拾东西走!老伴疑惑地问,还走?窦文贵斩钉截铁地

说,我一个警察,怎么可能让他保护起来了?啥也别说了,走”可知,晚上,窦文贵推醒老伴儿,斩钉截

铁地说,我一个警察,怎么可能让他保护起来了,还是走吧。窦文贵将有老黑保护,日子即将安定,他却

再次“逃离”。从文末窦文贵坚持“走”的举动使读者明白:人内心应有对正义的遵从与持守。

结合“刑警队徒弟又带来新消息,老黑出狱了,且公然到公安局打听窦文贵,然后就四处寻找窦文贵

了”“在公安队伍干了一辈子的窦文贵,退休七年中,没少遇到麻烦。他的办法只有一个。走!一次一次

地搬家,搬一次扔一些东西,如今已家徒四壁,房子都是租的”可知,老黑出狱后,四处寻找窦文贵,而

窦文贵退休七年中,没少遇到麻烦。原刑警队长窦文贵在退休后被寻仇闹事,彰显出一些犯罪分子的劣性

难改,借犯人出监后的寻仇闹事使读者警醒:改过自新不易,邪恶的消除任重道远。

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5小题,共20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晏元献公画为童子时,张文节荐之于朝廷,召至阚下,适值御试进士,便令公就试。公一见试题,

日:“臣十日前已作此赋,有赋草尚在,乞别命题。”上极爱其不隐。及为馆职,时天下无事,许臣寮择

胜燕饮。当时侍从文馆士大夫各为燕集,以至市楼酒肆,往往皆供帐为游息之地。公是时贫甚,不能出,

独家居,与昆弟讲习。一日,选东宫官,忽自中批除晏殊。执政莫谕所因,次日进覆,上谕之日:“近闻

馆阁臣察无不嬉游燕赏,弥日继夕。唯殊杜门与兄弟读书,如此谨厚,正可为东宫官。”公既受命,得

对,上面谕除描之意,公语言质野,则目:“臣非不乐燕游者,直以贫,无可为之。臣若有钱,亦须

往,但无钱不能出耳。”上益嘉其诚实,知事君体,眷注日深。仁宗朝,卒至大用。

朝士刘廷式本田家。邻舍翁甚贫,有一女,约与廷式为婚。后芸I前数年,廷式读书登科,归乡闾访邻

翁,而翁已死;女因病双瞽,家极困饿。廷式使人申前好,而女子之家簟?奉,仍以佣耕,不敢姻士大

夫。廷式坚不可:“与翁有约,岂可以翁死子疾而背之?”卒与成婚。廷式尝坐小谴,监司欲逐之,嘉其

有美行,遂为之阔略。

蒋堂侍郎为淮南转运傻旦属县例致贺冬至书皆拨书即还有一县今便人理丕肯去,须责回书;左右谕之

皆不听,以至呵逐亦不去,目:“宁得罪,不得书不敢回邑。”时苏子美在坐,颇骇怪,目:“皂隶如此

野很,其令可知。”蒋日:“不然,令必健者,能使人不敢慢其命令如此。”乃为一简答之,方去。子美

归吴中月余,得蒋书目:“县令果健者。”遂为之延誉,后卒为名臣。

(选自《梦溪笔谈•人事》,有删改)

[注]晏元献公,即晏殊。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蒋堂侍郎为淮南转运使A日B属县例致贺C冬至D书E皆投书F即还G有一县令使H人独不肯去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阙下,指帝王所居之地,借指朝廷。阙,古代王宫、祠庙门前两边的高建筑物,左右各一。

B.除授,同义复用,意为拜官、授职,与“忘路之远近”(《桃花源记》)中的“远近”的构词法不一

样。

C.契阔,指久别重逢,与“契阔谈^”(《短歌行》)中的“契阔”词义相同。

D.辞以疾,即“以疾辞”,状语后置句,与《〈论语〉十二章》中的“仁以为己任”句式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少年时的晏殊直言不讳,他说皇帝给进士准备的试题十天前他已做过,草稿还在,并请皇帝另外命

题。

B.选东宫辅佐官时,皇帝授官给晏殊的御批突然从宫中传出,执政大臣都不知原委,还特意向皇帝询

问。

C.刘廷式曾经犯下小错,本应遭到罢免,但因他有坚守诚信不负婚约的德行,所以监察部门还是宽恕了

他。

D.面对送完贺冬至书还不肯回去复命的县令使者,大家都觉得他刁蛮不讲理,但最后还是简单回答了

他。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上益嘉其诚实,知事君体,眷注日深。

(2)不然,令必健者,能使人不敢慢其命令如此。

14.沈括自谈《梦溪笔谈》的创作“不系人之利害”,属“率意谈噱”。请以选文为例,从选人、写事两

个方面具体说明。

【答案】10.BEG

11.C12.D

13.(1)皇上因此更欣赏他的诚实,认为晏殊明白侍奉君王的规矩,对晏殊的垂爱一天天加深。

(2)恐怕不是这样,这县令一定是一位强干的人,能如此使人不敢怠慢他的命令。

14.①不以功绩大小选人,更在意传主是否有趣、有个性。②写事侧重人物细节,突显“人之为人”的情味。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侍郎蒋堂为淮南转运使时,每逢冬至日,所属各县照例送贺信表示祝贺,都是送信的人放下贺信即

返回。独有一位县令所派的人不肯离去。

“蒋堂侍郎为淮南转运使日”,此处作句首时间状语,故单独成句,B处断开;

“属县例致贺冬至书”,“冬至书”作“致贺”的宾语,其后停顿,E处断开;

“有一县令使人独不肯去”,“有一县令使人”作主语,其前停顿,G处断开。

故在BEG三处断开。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古代文化常识以及辨析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的能力。

A.正确。

B.正确。除授,同义复用,意为拜官、授职/“忘路之远近”的“远近”,偏义复词,仅指远。句意:皇

帝当面告知任命他的原因。/忘记了路程有多远。

C.“指久别重逢”错误。“后契阔数年”的“契阔”,离别/“契阔谈谯”的“契阔”,久别重逢。句

意:句意:后离别多年。/久别重逢欢宴畅谈。

D.正确。“辞以疾”,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是“以疾辞”/“仁以为己任”,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

“以仁为己任”。句意:以女子的疾病推辞。/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

故选Co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D.“大家都觉得“扩大范围,从文中“蒋曰:‘不然……”可看出,蒋堂不认为他刁蛮不讲理;另外“简

单回答"错,“简”,书简,文中指回信。

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嘉”,欣赏;“事”,侍奉;“眷注”,关注、眷念,可引申为“垂爱”。

(2)“不然”,不是这样;“健”,强干;“慢”,怠慢。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

“不系人之利害”“率意谈噱”的意思是:不非议朝廷大事和议论他人,只是率性而谈。

文中选取三个人分别是晏殊、刘廷式、蒋堂,三人并没有经历轰轰烈烈之事,而只是记录了有关他们的

一些小事。比如晏殊的诚实不隐瞒,他参加考试时遇到自己做过的题目主动向皇帝坦诚,请另外命题。皇

帝选中晏殊做辅助东宫太子的官,因为皇帝认为馆阁大臣们都嬉游宴饮,一天到晚沉醉其中,只有晏殊与

兄弟闭门读书,他谨慎忠厚。而晏殊回答皇帝说自己并非不喜欢宴游玩乐,只是家里贫穷没有钱出去玩。

说自己如果有钱,也会去宴饮。这两件事都表现了晏殊的诚实。

刘廷式本是农家子,有一个贫穷的老翁有一个女儿与他约为了婚姻。后来刘廷式考中进士,还是坚持迎娶

己经双目失明的女子,说明他信守承诺,品德优异。

侍郎蒋堂能知人,明察秋毫。当大家都因一位县令所派的仆人不肯离去而觉得他蛮横无理,进而猜测县令

也是无道之人时,蒋堂的观点与众不同,他认为这恰能证明县令是一位强干的人,后来证明果不其然。

这三人的经历都很有趣,他们都很有个性,品性端正。沈括选人不以功绩大小选人,更在意传主是否有

趣、有个性,另外写事侧重人物细节,通过人物对话,展现人物形象。

参考译文:

晏殊少年时,张文节把他推荐给朝廷,皇帝叫他到了殿庭,正赶上皇帝亲自给进士考试,就让晏殊参

加考试。晏殊见到试题,就说:“臣十天前已做过这样的题目,草稿还在,请另外命题。”皇帝非常喜

欢他的不隐瞒。入朝办事后,当时天下无事,容许百官各择胜景之处宴饮。当时的朝臣士大夫们各自饮宴

欢聚,以至集市内的酒楼、坊间,到处都提供帐篷作为游玩、栖息之地。晏殊这时很穷,不能出去玩乐,

独自在家待着,与兄弟探讨学习。一天(吏部)挑选辅助东宫太子的官,忽然从宫中传出皇帝授官给晏殊的

御批。执政大臣不知皇帝为什么选中晏殊,第二天上朝复命,皇帝说:“最近听说馆阁大臣们都嬉游宴

饮,一天到晚沉醉其中。只有晏殊与兄弟闭门读书,这么谨慎忠厚的人,正可教习太子读书。”晏殊上任

后,有了面圣的机会,皇帝当面告知任命他的原因,晏殊语言质朴不拘,说:“为臣我并非不喜欢宴游玩

乐,只是家里贫穷没有钱出去玩。臣如果有钱,也会去宴饮,只是因为没钱出不了门。”皇上因此更欣赏

他的诚实,认为晏殊明白侍奉君王的规矩,对晏殊的垂爱一天天加深。仁宗登基后,(晏殊)最终被重用。

朝廷命官刘廷式本为农家子。邻居家老翁很贫穷,有一女儿,与刘廷式约为婚姻。后离别多年,刘廷

式读书考中进士科,回乡里寻访邻家老人,而老人已去世;其女儿也因病而双目失明,家中极为困苦。刘

廷式托人到邻家重申以前的婚约,而女子的家人以女子的疾病推辞,且以为靠佣耕为生的人家,也不敢与

士大夫通婚。刘廷式坚持不退婚,说:“先前与老人有约定,怎么能因为老人去世、女儿有疾病就违背婚

约呢?”最终还是与她成了婚。刘廷式曾因为小过失遭到贬谪,监察部门打算罢免他,鉴于他的行为品德

很好,监察部门就原谅了他。

侍郎蒋堂为淮南转运使时,每逢冬至日,所属各县照例送贺信表示祝贺,都是送信的人放下贺信即返

回。独有一位县令所派的人不肯离去,要求必须有转运使的回信;转运使身边的人劝他走,他都不听,以

至呵斥驱逐也不走,还说:“宁可得罪,拿不到回信不敢回县里去。”当时苏子美在座,甚为吃惊,觉得

奇怪,就说:“这做仆从的都如此蛮横无理,那县令可想而知。”蒋堂说:“恐怕不是这样,这县令一定

是一位强干的人,能如此使人不敢怠慢他的命令。”于是就回复了一封书信,那吏人才离去。苏子美回到

吴中一个多月,收到蒋堂的信说:“那县令果然是一位强干的人。”于是为他传播名誉,后来终于成为名

臣。

三、诗歌鉴赏:本大题共2小题,共9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何靖鹏

采得荷花不染尘,碧波轻摇作翠裙。晚风轻拂夏无际,月下荷香满衣身。

莲心已随岁月老,清名不与世俗争。红裳莫为鸳鸯妒,软乃声中别有情。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句“采得荷花不染尘”,通过荷花的清洁形象,表现了诗人对高洁品质的赞美。

B.“碧波轻摇作翠裙”,通过拟人手法,将荷花与女子的翠裙相提并论,展现了荷花的柔美。

C.“红裳莫为鸳鸯妒”,诗人在这里将“红裳”比喻为荷花,暗示荷花之美足以引起鸳鸯的嫉妒。

D.结句“软乃声中别有情”,通过“软乃”一词的运用,表现了诗人对荷花的深情与不舍。

16.请结合诗文内容,简要分析“清”字的丰富意蕴。

【答案】15.D16.清洁:“采得荷花不染尘”,荷花的清洁象征着诗人对纯净无暇品质的追求。

清雅:“碧波轻摇作翠裙”,荷花在碧波中的摇曳,展现了其清雅脱俗的风姿。

清高:“莲心已随岁月老”,荷花的莲心虽老,但清名不与世俗争,体现了诗人对清高品格的崇尚。

清静:“软乃声中别有情”,荷花在微风中的声音,传递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清静之美。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

D.“表现了诗人对荷花的深情与不舍”错,通过赖乃声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在这个喧嚣的世界

里,诗人渴望找到一片宁静的净土,而荷花的美丽和宁静正好满足了诗人的这种渴望。

故选D。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字的能力。

清洁:”采得荷花不染尘”,直接描写荷花的清洁,在污浊的环境中却不沾染尘埃,象征着诗人内心对纯

净无暇品质的向往和赞美。这种清洁不仅仅是外在的干净,更是一种精神上的纯洁,代表着远离世俗的污

浊和纷扰。

清雅:“碧波轻摇作翠裙”,荷花在碧波的映衬下,犹如女子身着翠裙,摇曳生姿。这里展现出荷花的清

雅脱俗,不与世俗争艳,有一种淡雅的美。它与周围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

清高:“莲心已随岁月老,清名不与世俗争”,莲心虽老,但荷花的清名却不与世俗相争。这体现了荷花

的清高品格,即使在岁月的流逝中,依然保持着自己的本色,不随波逐流,不迎合世俗的价值观。诗人通

过荷花表达了自己对清高品格的崇尚,希望在世俗的世界中也能坚守自己的原则和信仰。

清静:“软乃声中别有情”,“软乃”声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中,荷花静静地绽放,散

发着香气。这种清静之美,是一种超脱尘世的美,让人感受到内心的宁静和平和。诗人在这种氛围中,与

荷花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也表达了对这种清静生活的向往。

四、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谏太宗十思疏》中用“,”两句说明人们开始都能做得很好,但很少能坚持到最

后。

(2)《桂枝香•金陵怀古》中“,"二句直抒胸臆,抒写词人对前人只知慨叹朝代兴亡

而未能跳出荣辱小圈子的不满之情。

(3)古人常用“扁舟”这一意象来抒发自由和淡泊世事的情怀,“,”诗句中的“扁

舟”既是如此。

【答案】①.(有)善始者实繁②.能克终者盖寡③.千古凭高对此④.谩嗟荣辱

玉鉴琼田三万顷⑥.着我扁舟一叶(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词:“繁”“寡”“谩嗟”“鉴”。

五、本大题共6小题,共20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变更IP地址属地行为的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围绕产业链开展源头治理、综合治理和生态治理。

要进一步规范普通用户行为。我国数据安全法、网络安全法、刑法等法律法规都以服务提供方的行为作为

重点规制瓦塞。从现状看,①对网络空间秩序的威胁主要源自非法IP代理服务提供者,但违法犯

罪市场存在供需两方,目前在抑制需求方面尚缺乏具有可操作性的规范。IP代理的需求群体,主要有两

类:一类是通过网络②;另一■类是不愿公开IP地址属地的网民,如网红博主、海外代购、明星大

V等。对于前者需要加大打击力度,对于后者宜出台专门规范,引导其诚信经营,防止其为商业利益而

③,进一步压缩IP代理服务的市场空间。同时,要持续引导各大网络平台健全管理机制,对非法

变更的违法行为作出及时处置,发挥平台管理效能。

18.文中画横线处的“对象”的用法有何特点,请简要分析。

19.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

字。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答案】18.该句中“对象”不是指具体人或者物,而是代指行为,且是集体名词,代指“服务提供方的行

为”。

19.①变更IP地址属地行为

②实施违法犯罪的不法分子

③非法使用IP代理服务

20.同时,要持续引导各大网络平台健全管理机制,发挥平台管理效能,对非法变更行为作出及时处置。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理解词语含义的能力。

由句子“我国数据安全法、网络安全法、刑法等法律法规都以服务提供方的行为作为重点规制对象”可

知,句子中的“对象”指的是“服务提供方的行为”,所以该句中“对象”不是指具体人或者物,而是代

指行为,且是集体名词。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①处,根据该段材料阐述的主要对象可以推知,对网络空间秩序的威胁主要源自非法IP代理服务提供者

的应该是“变更IP地址属地行为”,所以此处应该填写“变更IP地址属地行为”。

第②处,此处分为两类,第二类已经说出了,后面有“对于前者需要加大打击力度”的信息,可以推知该

处应该是通过网络“实施违法犯罪”的人,所以此处应该填写“实施违法犯罪的不法分子”。

第③处,该处是在分析“使用IP代理服务”与“为商业利益”之间的关系,“防止”的应该是“非法行

为",由此可以推导该处应该填写“非法使用IP代理服务”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文中画横线句子的语病有:语序不当,“对非法变更的违法行为作出及时处置,发挥平台管理效能”语序

不当,应该“发挥平台管理效能”在前,“非法变更行为作出及时处置”在后;“非法”和“违法”重

复,删去“违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晚秋时,我重返九年前曾住过的苟各庄,那里曾是《哦,香雪》的电影拍摄地。

我记得那年在苟各庄下了火车,站在高处向下望,就看见破败的学校:没有玻璃的教室门窗大敞着,

黄土院子里,衣衫褴褛的小学生正随意做着课间操……贫瘠的土拽和多而女国的走头使得老亘姓反复一年

坦在固领中上静度目,没有怨恨,没有奢求,没有发现四周峻美的大山多么诱人,也没有发现一只鸡和一

斤挂面的价值区别。

几年前,一个奇异的外部世界冲破这里的困顿。人们发现,原来这里有着神秘迷人的原始森林,有着

气势磅礴的大峡谷,有着清纯明净的拒马河,还有我的香雪。

如今,苟各庄已成了著名的旅游风景区,从前的香雪们也早已不再像等情人一般等火车。有的考入度

假村做了服务员、导游,有的成了家庭旅馆的女店主。她们目光从容自信,脚用衣着干净时新,妙口谈吐

不再畏缩,妙口懂得了价值,她们说:“是啊,现在我们富了,这都是旅游业对我们的冲击啊。”而仅仅

两年前,她们还把旅游说成“流油”——真是一桩流油的事哩!

21.文中画波浪线部分,如果写成“土地贫瘠,石头多而无用,老百姓年复一年地在困顿中平静度日”,

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22.最后一段有意连续使用多个“她们”,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请简要分析。

23.最后一段出现两个“流油”,一个有双引号,一个没有,说说二者表意上的不同。

而仅仅两年前,她们还把旅游说成“流油”一一真是一桩流油的事哩!

【答案】21.①原句是长单句,节奏沉缓,更能表达压抑沉重的意味,改后无此效果;

②原句的“使得”揭示老百姓心态保守有着环境原因,改后无此意思。

22.①反复强调“她们”这一主语,更能体现人物的主体地位:

②同时,多个“她们”形成铿锵有力的节奏,更能表现焕然一新的精神面貌。

23.①前者引用人物原话,表明她们对旅游并不了解,发音不准;

②后者表明她们现在充分认识到旅游带来的好处。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语言表达效果的能力。

从句式上看,原句是长单句,读起来节奏缓慢,给人以沉重感,符合语境特色;改句多短句,读起来节奏

明快,和原文情境不符。

从内容上看,原句"……使得……”强调了环境是老百姓安于困顿、思想保守的原因;改句变为主谓句,

没有了这层意思。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句子修辞手法的能力。

连续使用多个“她们”,反复强调这一主语,更突出了“从前的香雪们”如今的主体地位。

连续使用多个“她们”,句子构成排比,读起来朗朗上口,铿锵有力;“她们”从“衣着干净时新”到

“谈吐不再畏缩”,再到“懂得了价值”,由表及里,表现出“她们”焕然一新的精神面貌。

【2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标点符号的用法和一词多义的能力。

“她们还把旅游说成‘流油'”中的“流油”带引号,就是表示直接引用,以前“香雪们”的生活困顿、

落后,连“旅游”是什么都不了解,所以当说起“旅游”时就发音不准,将其说成“流油”。

第二处“流油”不带引号,结合“她们说:'是啊,现在我们富了,这都是旅游业对我们的冲击啊。'”

可知,这里的“流油”是指“香雪们”现在认识到旅游给自己带来的好处,让她们都富了起来。

六、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期,备受期待的古装爱情电影《红楼梦之金玉良缘》(TheStoryoftheStone)在中国内地上映。该

片由知名导演胡玫执导,何燕江担任编剧,演员阵容星光熠熠,包括林鹏、卢燕、边程、张淼怡和黄佳容

等领衔主演,以及关晓彤的特别出演。然而,在首映礼上,部分演员对角色的解读引发了广泛的争议和讨

论。张淼怡在饰演林黛玉时,对于角色的理解似乎与原著有所偏差,使用了“离经叛道”等与林黛玉形象

不符的形容词。而薛宝钗的饰演者在回答有关角色的问题时,更是令人意外地表达了对角色的误解,认为

宝钗的遗憾在于缺少爱情的滋润,这显然与原著中薛宝钗的人物性格和价值观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