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鲁迅作为一个闪亮的坐标和一面醒目的旗帜,其文学成就与他的爱国主义、人
立场、斗争精神密不可分,也与其博采众长、勇于创新的精神有着深刻关联。
五四文学革命宣告了与旧文学的决裂,但新文学在文体、语言、结构等各个层面面临着体系性重建的
任务。鲁迅的出现使中国新文学在开启之初就有了一个成熟的领路者。小说领域,《呐喊》和《彷徨》打破
了“欧化”语言与口语白话间的对立,《狂人日记》作为第一篇现代白话文小说,以令人惊叹的成熟度,成
为标志性的范本。在散文、杂文等领域,鲁迅的作品或情真意切,或气势凛然,或泼辣犀利,创造了崭新
的民族形式,贡献出了具有示范性价值的经典。可以说,鲁迅正是那个走在20世纪文学与时代最前列、引
领新文学方向的旗手和主将。
鲁迅的创新精神并非凭空而来,而是博采众长、厚积薄发的结果;是继承转化、融合创造的结晶。鲁
迅曾说:“采用外国的良规,加以发挥,使我们的作品更加丰满是一条路;择取中国的遗产,融合新机,使
将来的作品别开生面也是一条路。”在新文学革故鼎新的历史大潮中,鲁迅以理性清醒的头脑、海纳百川的
胸怀,既从古典文学中汲取养分,又从外国文学中获得启迪,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形成了属于
自己的风格,并深刻影响了中国文学的发展道路。鲁迅精通古典文学,有《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
等学术著作,古典文学的滋养同样体现在他的创作中,《故事新编》中的作品大部分源自于古典文学中的民
间传说和神话故事。鲁迅十分注重从外国文学中获取经验,其翻译著作体量与创作体量不相上下。他倡导
“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的文学观,博采古今中外之所长,加以融会贯通,
为我所用,别立新宗。鲁迅还特别关注木刻、版画、戏剧、电影,对世界范围内各种艺术形式兼收并蓄。
这种开阔的视野和辩证的吸收从根本上为其文学创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并形塑了别具一格的文学风貌,
使他的创作在新文学大幕开启之初即具有高度的成熟性,从而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领路人和先行者。
创新和超越是文艺进步的不祸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创新是文艺的
生命”,“要把创新精神其穿文艺创作生产全过程,增强文艺原创能力”。一部文艺史,就是文艺不断发展创
新的历史。在中外文艺源远流长的发展历程中,每一座高峰都是大胆变革、创新创造的结果。鲁迅毕生不
断寻求突破,在诸多领城做出前无古人的创断之教,出于他本人的文学追求,也是时代的要求。”时运交移,
质文代变”,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文艺的进步,文艺体制机制不断变化,文艺形态日益多样,文艺队伍组成结
构、组织形态发生深刻变化,高科技和互联网、新媒体迅猛发展,火热的社会实践为文学创新提供了丰富
的资源、强大的动力和广阔的空间。唯有创新,新流派、新思潮才会不断涌现,文学的原创力才会永不枯
竭,中国文学才能永葆生机活力,挺立于世界文艺发展前沿。
“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
特的实践创新。这种伟大实践必将给文化创新创造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新的征程上,广大文学工作
者要敏于接受新事物、新知识、新观念,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汲取优秀传统文化营养,借鉴外来优秀文
明成果,把创新、超越和不断提高创作质量作为生命线,坚持文学创作的精神高度、思想内涵和审美价值,
以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文学篇章,讲好中国故事,回应时代的呼唤、人民的期盼。
(摘编自辛文岩《发扬博采众长、勇于创新的精神》)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鲁迅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旗帜,其文学成就源于其博采众长、勇于创新的精神。
B.作为引领中国新文学方向的旗手,鲁迅在新文学体系性重建方面作出了积极的探索。
C.鲁迅认为,采用外国良规加以发挥,择取中国遗产融合新机,可使文学得到创新性发展。
D.鲁迅海纳百川,兼收并蓄,这种开阔视野和辩证吸收为其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采用递进式结构,先谈鲁迅创新精神的表现和来源,再论创新对于文学的意义,最后明确具体
做法。
B.文章第二段运用举例论证,突出鲁迅作品的示范性,说明他是中国新文学开启之初的一个成熟领路
者。
C.文章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意在强调文艺创作过程中需要贯彻创新精神,增强文艺原创能力。
D.文章主要论述了鲁迅文学创作中博采众长、勇于创新的精神,旨在突出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
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由于《呐喊》《彷徨》等作品具有示范性价值,创造了崭新的民族形式,鲁迅成为引领新文
学方向的旗手和主将。
B.鲁迅创造性地形成自己风格,深刻影响了中国文学发展道路,主要是因为他在新文学大潮中充分汲
取古典文学养分。
C.随着时代发展和文艺进步,只有创新,文学的原创力才不会枯竭,中国文学才能永葆活力,挺立于
世界文艺发展前沿。
D.当代中国的伟大实践将给文化创新创造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因此作者呼吁文学工作者要多创
作,讲好中国故事。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中国画有着独特的审美趣味和艺术表现力,中国画的这种特质是与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气度、
神韵有着血肉联系的。在当下快节奏的生活中,大众对于中国画的接受出现了审美观念固化、阅读空间窄
化等问题。因此,重新发掘中国画的审美价值与意义,是当前建立大众审美空间的重要课题。我们以黄宾
虹所提倡的“自然观”及其相关画论为例,探讨重构中国画审美空间的路径。
自康有为提出“中国画衰败论”开始,中国画的观念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其中最重要的则是对中国
画精神内核的质疑。在这个过程中,黄宾虹提出“内美”理念,为中国画的特质辩护。他认为“逮清道咸
金石学盛,籀篆分隶,椎拓碑碣精确,书画相通,又驾前人而上,真内美也”,指出绘画应具备含蓄与质朴
之感,也即创造深藏于心的内在之美,而非直接诉诸感官的浅表美。黄宾虹的“内美”从自然得来,又超
越了一般性的自然形态,进入到深刻的“自在”状态。从另一个角度说,黄宾虹的“内美”指向的是人格
与艺术品格之美,更多地蕴藏于传统文人画所坚守的气韵与格调之中。
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传统文人逐渐淡出文化舞台,一些画家开始把目光投向西方绘画。黄宾虹
坚持研习中国画传统画法,他的中国画作品充满“自然之法”。如《青城坐雨图轴》吸收了“师法自然”的
艺术理念,以描摹雨水淋湿墙头的瞬间为核心,通过集中运用泼墨、干皴加宿墨以及焦墨的技法,将云游
青城山时遇到的自然景观真挚地展现出来。《支硼山秋色图》同样运用“自然之法”。明代画家陆治曾在隐
居支硼山期间,因感悟支硼山的天然山石之美,留下著名的《支硼山图》。黄宾虹则以恢宏厚重的笔法创作
出《支硼山秋色图》,与陆治进行时空上的对话,通过对自然之秋的描摹抵达内心之秋。在《夜山图》中,
黄宾虹将自然作为人之心灵的比照,其画作集中表达黄宾虹对自然万物的提炼与整合,给人以立足于自然
之中的深邃感觉。
当前,作为审美主体的大众往往表现出“被动”状态和功利心态,没有建立审美阅读的主动性。审美
趣味的培养是提升审美主动性的重要路径。以黄宾虹泼墨自然、融情山水的作品为代表的中国画,可以为
大众审美趣味的提升提供切入点。黄宾虹高度推崇以邹之麟、傅山、徐防、龚贤等为代表的“启祯诸贤”,
这些画家生活在明末清初,他们的山水画鲜明地体现了传统文人的志趣和性情。中国画是中国传统文人借
以培养自己诗意生活的重要途径。中国画包蕴的闲适、自然、超脱等精神特质,一方面是文人追求个性的
抒发,注重个人品格与意志的培育;另一方面由于中国文人受到天人合一自然观的深刻影响,习惯在自然
万物中寻求破解人生困境、纾解人生焦虑的方法,来摆脱世俗的羁绊。我们能从黄宾虹所提倡的自然之法
和其作品所呈现的自然之道中汲取智慧,缓解生活焦虑,体味自然山水之美,寻求审美趣味的提升。
(摘编自杨扬《内美:从黄宾虹看中国画审美特质》)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画的独特审美趣味和艺术表现力,与中华文化的理念、气度、神韵有着深厚联系。
B.康有为提出“中国画衰败论”后,中国画的精神内核备受质疑,画家们重建中国画论理念。
C.黄宾虹提出“内美”理念,指出绘画应具备含蓄、质朴之感,应创造深藏于心的内在之美。
D.中国画包蕴的闲适、自然、超脱等精神特质,可以缓解人们当下快节奏生活带来的焦虑。
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以黄宾虹画论为例,论证了中国画的审美特质,探讨重构中国画审美空间的路径。
B.文章引用黄宾虹的“内美”画论理念,通过对其理念的解释和评论,逐步展开论述。
C.文章通过对黄宾虹三幅画作的比较分析,深入论证提升大众审美主动性的社会意义。
D.文章在论证的基础上,最后指出黄宾虹的画作及其理论对当下人们生活的启示作用。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众对于中国画的接受出现了审美问题,这说明中国画自身的审美价值已落伍于时代。
B.黄宾虹的画作蕴含“自然之法”,表达对完全脱离世俗、寄情山水的闲适生活的追求。
C.明末清初一些画家的山水画鲜明体现了传统文人的志趣和性情,得到黄宾虹的推崇。
D.黄宾虹大胆革新传统中国画理论,他在画作中对自然万物的提炼与整合令人耳目一新。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电影创作了一批战争、历史主题的作品,并形成了一种雄浑高亢的审美风格,其
中的代表就是《冰山上的来客》。这部电影片长100分钟,情节跌宕起伏,矛盾冲突鲜明,风格浑朴自然,
树立了电影叙事的高度。
从叙事的深广度上看,电影《冰山上的来客》对战斗本身着墨不多,将叙述的重点放在了敌我双方斗
智斗勇,争取民心凝聚民意之上。这种叙述手法的历史渊源,我们可以在《左传》《史记》等作品中看到,
它不仅增强了战争画面的立体感,更增添了影片的艺术魅力。
影片十分重视人物塑造的叙事功能,没有刻意丑化敌人。如阿曼巴依,作为最大的反派,他在看到自
己大势已去时,依然一脸平静地整理衣装。这一反常态的表现突出了反面角色的复杂性格,也深刻地折射
出战争的残酷和曲折,拓宽了电影的叙事广度。影片还特意刻画了解放军围剿敌人时优待俘虏的细节,并
通过细节体现了更高的善良意志和价值理想,这增加了《冰山上的来客》的叙事深度。
然而,当代部分影视作品的叙事方式趋于扁平化,缺乏叙事的深度与广度。《八佰》作为当代战争影片
的典型,大量使用了直接叙事手法,以单纯的视觉刺激促成大脑的简单接受。而在视觉刺激之外的更为宏
阔的时间和空间,则被有意地遗忘了。战斗的叙述看似有着复杂的历史背景,而在处理手法上是高度抽象
化的,是剥离了历史和现实的。
在叙事逻辑性方面,电影《冰山上的来客》情节错综复杂,但逻辑清晰结构完整。故事主要讲述了三
个层次的矛盾:一是个人的爱情冲突,二是军民之间的隔阂及其消除,三是敌我矛盾。三个矛盾密切交织
在一起,情节发展始终不离敌我矛盾冲突这条主线。这种叙述的逻辑,直接反映出创作者思维的深度和对
现实认识的深度。
影片中的情感矛盾在塔吉克族战士阿米尔和真、假古兰丹姆之间。若将三人的情感纠葛放在今天为市
场操纵的电影生产机制中,编剧大抵无法触及矛盾的后两层,只会是呈现单一的矛盾冲突,如将三人的矛
盾简单处理成三角恋,更有甚者可能试图以三角恋表达“人的复杂”。这样的情节设计虽然不会对影片的基
调产生负面影响,但却是没有思想引领意义的。
当代的电影生产机制与20世纪60年代已全然不同,它是一种在市场主导下的电影资源配置方式。市
场会严格遴选能让资本增值的因素,并让不合格的因素被淘汰,被遗忘。为了尽快回笼资金,完成资本增
值,必然会生产出大量平面化的、丧失了叙述深度的产品。显然,以市场为主导的文化生产机制,无法生
产出表现丰富而深刻的历史事件的作品,因为它意味着更高的投入成本,更长的投资时间,而资金在这种
投资循环中,获得回报的不确定因素也会增加。
中国电影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当然也拥有前所未有的机遇。而它所需要思考的第一个问题,就
是如何认识正在发生的一切,是不是需要继续盲目相信市场对资源进行配置的力量?面对新的发展机遇,中
国电影如何调整机制,适应现实和历史的需要,是需要进一步考虑的问题。
(摘编自石天强《从叙事方式看当代中国电影的困境》)
7、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为新中国战争主题电影的代表,《冰山上的来客》在叙事方面树立了标杆。
B.《冰山上的来客》借鉴了《史记》等史书的叙事手法,未过多地描写战斗本身。
C.《八佰》作为当代战争影片的典型,一大缺点是使用直接叙事手法的地方太多。
D.如果电影生产机制纯以市场为主导,《冰山上的来客》这样的佳作很难出现。
8、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把《八佰》与《冰山上的来客》进行对比,深化了读者对电影叙事的理解。
B.文章从叙事的深广度和叙事的逻辑性两个方面对《冰山上的来客》做了评析。
C.文章举阿曼巴依的例子,论证了优秀电影不会对反派刻意进行丑化的观点。
D.文章通过对编剧处理情感纠葛作假设,指出了市场操纵下的电影生产机制的不足。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左传》基本不对战斗本身进行描述,而对战斗双方的谋划和准备等描述较多。
B.像《冰山上的来客》那样多设置细节,能体现正确价值理念,增加叙事的深度。
C.创作表现丰富而深刻的历史事件的电影成本太高,不合乎我国的电影生产机制。
D.若继续盲目相信市场对资源进行配置的力量,中国电影的危机可能会日趋严重。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人工智能正在全方位地赋智于各行各业,拉开了智能革命的帷幕,迎来技术发展的新时代。以机械化、
自动化为基础的工业化是赋能,而以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为基础的智能化是赋智。人类社会从赋能社
会向赋智社会转变,将带来社会与技术的高度纠缠。因此,在赋智时代来临之际,探讨智能革命对未来社
会的整体影响,既具有前瞻性的理论意义,又具有引领性的现实价值。
人的数字化与智能化生存,不仅使数字世界成为其生活的界面,而且还自觉地让渡了个人的行为信息,
甚至失去了对个人信息的控制权或删除权。特别是随着5G时代的到来,数字世界与现实世界将合而为一,
所有的信息都被存在巨大的信息库中,都能得到免费的批量复制和传播。与此同时,智能化的算法系统也
能够整合个人的所有数字信息,人的数字身份变得越来越清晰。这必然会带来现有概念无法回答或无法处
理的许多问题。
不仅如此,智能革命的深入发展还在工具与人之间插入了三种类型的新生事物:具有人类功能的非人
类的智能机器人,由人工智能驱动的“虚拟人”或“数字人”,首个活体机器人(即一种活的可编程的生物
体)。这些新生事物的出现,打破了技术与人的传统界线,这些非人类的智能体都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技
术。或许它们有无穷的良好应用前景,但所带来的问题将会更加棘手。比如,我们该如何理解它们表现出
的智能、意识、行为、情感等类人特征?是否应该赋予实体型的智能机器人在法律上的主体资格?这些问题
已经成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热点与重点。
这些发展迫切要求各国政府尽早出台规范化的约束机制和有效治理的全球标准。这些技术进展究竟是
打开了人工智能的潘多拉魔盒,还是揭示了人工智能无限广阔的应用前景?这种在赋能社会形成的二分选择
的提问方式,如今在通向赋智时代时将会过时与落伍。因为这种提问方式,要么使人像科幻片中那样陷入
新的神话世界,即技术神话,最终会出于恐惧而约束人工智能的发展;要么持有乐观主义的态度,放松警
惕、笑看未来。从现实立场来看,只要有一个国家大力发展人工智能,就会对其他国家产生敦促作用。这
样,既然人类发展技术的步伐不会停止,我们就既不能因噎废食,限制其发展,也不能坐以待毙,任其无
约束地发展。
可行的措施是,为了正确引导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与应用前景,我们必须重新反思人与自然、社会、
他人、自己、非生命的智能机器人,以及人工智能与生物技术、神经技术、量子信息技术等深度融合之后
有可能诞生的生物机器人等新型实体之间的复杂关系,真正辨明人类的道德生存底线,守护“人,之所以
成为人”的本质特征。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我们把曾经在赋能时代位于边缘的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置于赋
智时代的中心地位,将智能技术的发展置于人文关怀的土壤中和围墙内。这也许是斯坦福大学成立“以人
为本”人工智能研究院、北京大学成立“哲学与人类未来”研究中心的原因所在。
(摘编自成素梅《智能社会的变革与展望》)
10、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工智能的发展正改变着人类生活的环境,并引发了人们对守护人类本质特征的思考。
B.在智能社会,个人的数字信息被智能化算法系统整合,人在算法面前可能成为“透明人”。
C.智能革命深入发展中出现了非人类智能体,其所表现的类人特征颠覆了人类伦理道德。
D.赋智时代要不失人类本质特征,需重视哲学人文社会科学,将智能技术置于人文关怀中。
11、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论述赋能与赋智两种社会形态,为论证智能社会必须进行变革奠定了基础。
B.文章论述了智能化时代个人信息及人的数字身份的问题,论证具体,更容易让读者理解。
C.文章第四段于赋能社会与赋智时代的情境中,论述了对人工智能发展问题的思考。
D.文章先提出问题,再从三个角度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结构完整,脉络清晰。
1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的数字化与智能化生存方式带来的问题告诉我们,应彻底改变在赋能社会形成的发展观念。
B.与赋能时代不同,赋智时代对二元对立思维方式非此即彼的回答,体现了人类智慧。
C.智能文明演化过程中,拥有智能的人造物改变了人在社会中的主体性,引起人类对自身命运的反思。
D.人工智能的巨大诱惑可能引发这一技术的无限发展,这就需要外力介入,如政策约束。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中国的语言规范活动历史悠久,可上溯至周秦;现代语言规范活动起于清末,语言统一,开启民智,
救亡图存。新中国成立以来,普通话的推广普及、汉语拼音方案的制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颁布实
施,使语言生活管理渐趋合法化,实现了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和信息化。步入21世纪后,社会环境
变化日新月异,信息技术发展一日千里,社会语言生活日趋多元,语言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不仅关
乎个人发展、文化进步,而且关乎社会稳定、国家安全。语言规范问题也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从当代认
知科学角度出发,语言规范不仅关系个人的语言本能,还关系个人与社会的互动,即语言至少在两个层面
上本体性存在:个人的认知系统和社会结构。因此,一定程度上来讲,语言规范是一个社会认知问题。
规范看不见,摸不着,却无处不在,它时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社会学家涂尔干指出,规范是人类社
会构成的基本要素。规范是社会运作的方式,它构成了人类所适应的因果结构。身处一个群体之中就意味
着接受和适应其事物运作所依据的规范、秩序。语言规范作为规范范畴成员之一,对语言使用者具有一定
的强制性、适应性和趋同性。因为语言不仅可以表征社会现实,而且也可以参与构建社会现实。换言之,
语言可以表征社会运作的基本方式,是人类对社会现实的一种“集体意向性”表征;语言也是社会结构的
一部分,其可被理解为世界运作方式中完全可操作的部分。
语言规范的双重角色不仅关涉价值判断,而且关涉世界的运作方式。认知语言学家彼特•哈得指出,
语言规范具有评价性和构成性双重角色。语言规范的构成性体现为社会成员彼此在共同活动中的角色。如
同足球比赛需要依靠双方队员对比赛规则的共同遵守一样,交际双方需要共同遵守语词所表达的语义。这
种构成性角色多体现为所有言语活动所遵循的基本规律,它基于个人认知系统,又是社会互动的产物。倘
若交际双方任意一方只坚持自己对词义的理解,就如同足球队员坚持用手接球一样,语言就会不复存在。
语言规范的评价性体现为人们对事物好坏和对错等的评价,如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好坏之评价,
语言学家对名人演讲的用词有恰当与不恰当之评价。与语言规范的构成性角色不同,评价性角色具有主观
性,它往往与威望规范相关联,标准和非标准的区分是其典型特征。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区分恰恰道出了
语言规范和变异的问题。语言的发展必然会造成对其规范的偏离,即发生了语言变异。但语言变异也依赖
于社会成员的共同理解和构建,规范和变异共存是语言的基本生态。因此,语言规范的双重性角色体现了
其两面性,即构成性和评价性,前者关涉社会的运作方式,后者关涉价值判断。
(选自《光明日报》2021年11月28日,有删改)
13、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普通话的推广普及、汉语拼音方案的制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颁布实施,这些都是语言规
范活动。
B.步入21世纪后,社会环境变化加快,信息技术发展迅猛,社会语言生活日趋多元,语言功能也愈
发复杂。
C.作为世界运作方式中完全可操作的部分,语言就有了表征社会现实的功能-----种“集体意向性”
表征。
D.语言规范具有评价性和规范性,而评价性角色与语言规范的构成性角色不同,具主观性,关涉价值
判断。
14、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段将语言规范放在漫长的历史坐标上分析,基于历史思维的分析方法让读者对其时代性有一个
较为深刻的认知。
B.文中引述涂尔干和彼特•哈得的观点,为分析语言规范寻找价值标尺,这基于标准的分析方法能增
强说理的权威性。
C.足球比赛需要依靠双方队员对比赛规则的共同遵守,作者以此为喻体,通俗地阐释清楚了语言规范
的构成性的特点。
D.本文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旨在分析语言规范构成性与评价性的差异,从而帮助读者认识语言规范
与变异的根本性区别。
1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的语言规范活动历史悠久,可上溯至周秦,如战国时秦人通用大篆字体,秦朝统一中国后又创
造出小篆并将其作为通用文字。
B.随着时代的发展,推广普及普通话关乎个人发展、文化进步、社会稳定甚至国家安全,若不继续普
及普通话,国家安全难以保障。
C.身处一个群体之中就要自觉接受和适应其事物运作所依据的规范秩序,语言交际也是如此,个性化
的语言终会被淘汰。
D.语言总在变异中,规范只能是相对的,变异才是绝对的,但无论是语言规范还是语言变异,都依赖
于社会成员的共同理解和构建。
六、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6-18题。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中的“责”强调的是责任和担当,表达了国家治理中个体对国家和社会发展
的责任意识。在中华历史文明中,有许多与此类似的文化伦理。这些文化伦理的初创期基本集中在春秋战
国时期,并在其后的国家治理中得到了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形成了内容丰富而又各具特色的文化伦理派别。
就其对当前治国理政的现代价值而言,主要有以德治国、诚信爱国、家国同构三大内容。
以德治国。中国的德治传统源远流长,很早就有“礼义廉耻,国之四维”的说法。商朝的治国方案中
就已有德治思想萌芽,其后得到儒家的继承和发展。孔子的仁政思想,孟子的“施仁政于民”“不以仁政,
不能平天下”思想都是对德治思想的进一步阐述。董仲舒创立的“天人合一”的神学伦理思想体系更是将
“天志”“天命”和道德联系起来,成为中国古代封建制政权组织建设的重要思想来源。但必须清醒地认识
到,中国古代以德治国的思想与现阶段治国理政中强调的德治思想有着本质区别。前者从本质上看就是人
治,是与法治相对立的。它的主要表现有三:一是要求最高统治者及其所有官吏都必须是道德高尚的或有
道德的人;二是十分重视老百姓的道德教育,重视老百姓“羞耻心”的培养;三是强调对老百姓实行“德
政”。在当前国家治理的新征程中,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以德治国思想,必将为转型期的社会发展提供强劲动
力。
诚信爱国。儒家的孔子在《论语》中曾38次提到“信”,认为“民无信不立”;法家商鞅的“立木为信”……
不同学派的政治家在其治理中均强调诚信的重要作用。它是人们日常行为的一种范式,是协调人际关系的
基本要求。一方面,它要求国家对普通民众诚信,国家在制定各项公共政策之前须与社会大众达成契约,
并按照该契约予以执行。另一方面,它也强调民众诚信爱国的行为,要求普通民众对国家言而有信,从而
为社会发展培养一种诚信的精神力量,弘扬社会正能量,促成整个社会形成诚信、友爱的生产生活氛围。
我们只有始终坚定不移地奉行诚信立身、诚信立国的理念,才能真正做好国家治理这件大事。
家国同构。“家”在中国社会发展中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稳定,社会才可
能稳定。家庭不断放大,可以延伸为家族,乃至国家。因而,家国同构的国家治理,家庭中存在的文化伦
理也随之成为社会或国家伦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个人的修身之道也即国家治理之道,帝王的修身之道
更是与国家治理的成效息息相关,正所谓“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大学》)。在当前“小
家庭大社会”的治理背景下,许多个体缺乏家国情怀,只关注自身利益,而不顾国家利益,因而更应该重
视和提倡明德和修身,并促使其在国家治理中发挥积极的功效。
(摘编自彭继红、向汉庆《国家治理与文化伦理》)
1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思卿的一项是()
A.“礼义廉耻,国之四维”一说最早揭示了德治的内容,并强调了德治的重要性。
B.孟子提出“不以仁政,不能平天下”,继承先贤思想,对德治做了进一步阐述。
C.董仲舒创立“天人合一”思想,将“天志”“天命”和道德相联系,是德治的重要来源之一。
D.个人修身之道也关乎国家治理之道,故而《大学》强调自天子而至庶人,“皆以修身为本”。
17、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酶的一项是()
A.文章点面结合,开篇即肯定“责任意识”的价值,然后就古代文化伦理的主体内容展开阐述,条理
清晰。
B.文章第二段在梳理中国德治思想传统和指明古今德治思想的本质区别时,都采用了纵向分析的方法。
C.文章阐述古代文化伦理的主要内容,均着眼于其对当前治国理政的现代价值,彰显了传统文化的现
实意义。
D.文章论据详实,在三个主体段的论证中,都准确征引了必需的史料,使引证论证成为其行文的重要
特点。
1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中华历史文明发展进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不同文化伦理派别,其主体思想内容也各不相同。
B.为了弘扬正能量,形成诚信的社会氛围,首要工作是坚定不移地促成民众对国家守信,以诚信、立
身。
C.当今许多人缺乏家国情怀,因而更应该提倡明德修身,并努力从个人修身之道走向国家治理之道。
D.古代文化伦理强调普通民众的作用,现代国家治理也应重视文化伦理个体的人格塑造。
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
汉服,顾名思义是汉民族的传统服饰,又称为汉装、华服,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民族服饰之一。一
些古籍资料显示,汉服”始于黄帝,备于尧舜”。源自黄帝制冕服,定型于周朝,并在汉朝形成完备的冠服
体系。
在古代,服饰不仅仅是蔽体之用,而且是包括衣、冠、发式、鞋等的一整套礼仪体系。汉民族传统服
饰的总体风格偏向于凝重、古朴、典雅,其基本特征是交领、右衽、束腰,用绳带系结,常给人洒脱飘逸
的印象。所谓“交领”,是指衣服左右前襟重叠,两边相交成领;“右衽”,就是上衣前襟左边长、右边短,
衣服前襟向右掩。这一服饰的诞生,体现的是中国古人泰然自若、宽厚仁爱、与世无争的民族性格和人生
境界,从某种程度看也反映了古人天人合一的世界观。
汉服爱好者之间互称“同袍”,这一称呼也与《诗经》相关。《诗经•秦风•无衣》有云:“岂曰无衣?
与子同袍。”这里所说的“袍”透露了当时汉服的材质,也就是麻絮。麻布衣是当时汉服的主流。
据记载,在先秦时期,葛、皮毛、蚕丝等都是主要的服装材料。葛多为平民百姓制衣所用,以麻布为
主要衣着材料的庶民,被称为“布衣”。而皮毛、蚕丝等多为王公贵族所用。动物毛皮是人类最早采用的服
装材料之一,《诗经•秦风•终南》就有记载:“君子至止。锦衣狐裘。”其他先秦文献里也有羊、狐、虎、
狼、黑貂等毛皮做裘服的记载。
春秋时期,古代服饰就已有“绿衣黄裳”,服装有了色彩,也表示染色工艺已有较高的水平。《诗经》
中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谈及交领和青色上衣;“编衣禁巾”“缰衣茹意”等诗句也可看到衣服的多色
系。缩是白色的绢,紊巾是指暗绿色的头巾。茹意是茜草,通过染色可以变成红色。在当时,服饰已出现
红、黄、蓝、绿、白等多种颜色,贵族尤其崇尚朱红色。
中国素有“衣冠古国”的美誉,早在周代,衣服就不仅被用来防寒保暖.还被赋予特殊的政治、礼仪等
寓意,从中可以看到先人“思想的形象”。
先人在特殊场合对服装有特别的要求。比如,正式场合中,贵族身穿与其地位相符的服装来彰显身份,
同时表达对彼此的尊重。在《诗经•小雅•采菽》中描写了天子赏赐诸侯的场景一一“又何予之?玄衮及辅。”
“玄衮”指的是绣有龙纹的黑色礼服,“雕”指黑白相间的花纹。在当时,“皮弁服”也是古代最早的朝服.
这种朝服一般用兽皮制成,多用兽骨和玉石来装饰。“缁衣”也是古代用黑色帛做的一种朝服。
秦代之前,服饰就形成了“深衣”汉服体系。之后,各个朝代根据时代和社会的特点,形成了有各自
风格的服饰。
(摘编自彭薇《古代服饰文化“知多少”》)
19、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汉服作为汉民族的传统服饰,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民族服饰之一。
B.汉民族传统服饰的总体风格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古人天人合一的世界观。
C.根据《诗经》的记载,动物毛皮,是人类最早采用的服装材料之一。
D.古代贵族在特殊场合的服饰既有彰显身份的需要,也有尊重彼此的考量。
20、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指出汉服别称和历史渊源,突出了汉服历史悠久。
B.文章基于民族性格、人生境界的角度分析了汉服的风格特点。
C.文章引用《诗经》的相关诗词,是为了说明古代服饰相关知识。
D.文章指出古人衣着风格、服饰特点与礼仪,体现了作者的研究深度。
2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代服饰的范畴广泛,衣、冠、发式、鞋等形成了一套礼仪体系。
B.葛、皮毛、蚕丝等成为古代主要的服装材料是因为他们制作简单。
C.春秋时期,红、黄、蓝等多色系的服饰反映了当时较高的染色工艺水平。
D.古代服饰的政治与礼仪功能反映了古代较高的文明水平和思想水平。
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22-24小题。
君子人格,是中华传统文化在数千年发展进程中不断塑造和培育的正面人格,被历代中国人广泛接受
并尊崇。
“君子”一词在西周时早已流行,主要指称贵族和执政者。春秋末期,孔子赋予“君子”概念以许多
优秀道德的意蕴。冯友兰曾说:“孔子一生思考的问题很广泛,其中最根本的就是对如何‘做人’的反思”。
如果说,孔子思想的核心是探求如何做人的道理,那么他求索的结果,就是做人要做君子。君子作为孔子
心目中崇德向善的人格,既理想又现实,既高尚又平凡,是可见可感、可学可做、应学应做的人格范式。
孔子一生最大的成就,是创立了儒家学派。什么是儒学?有一种观点回答得很干脆:儒学就是君子之
学。具体来说,在修己和治人两方面,儒学都以“君子的理想”为枢纽观念:修己即所以成为“君子”,治
人则必须先成为“君子”。从这一角度说,儒学事实上便是“君子之学”。这种观点从儒学的目标追求和功
能作用上说明儒学的特点,无疑抓住了本质,对于我们理解儒学乃至整个中华传统文化的特质,在今天继
承和弘扬以儒学为主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具有不可忽视的积极意义。
儒学乃至整个中华传统文化,更多的时候是一种面向现实人生的伦理学说,与西方文化大相径庭。西
方文化热衷于构造一套能够解释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关系的严密理论系统,热衷于探寻认识论、方法
论、辩证法等。中华传统文化虽然也包括对认识论、方法论和辩证法的思考,却并不层层追问“是什么、
为什么”,而是直截了当地告诉你“做什么、怎么做”。这种不仅讲究“知”,更看重“行”的“知行合一”
的理念,在有关君子及君子文化的论述中尤为突出。“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
语》中的这些论述,鲜明体现出儒家乃至整个中华传统文化洋溢的“实用理性”精神。这种重行动、轻言
辞,重实践、轻思辨的精神,使历代士大夫、知识分子都不是只把仁、义、忠、孝、廉、悌等当作理论,
而是当作值得遵循也应该遵循的伦理规范。其目的就是在全社会尽可能多地培育和塑造君子人格,并以其
引导、带动各阶层大倡君子之风、大行君子之道。
当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键是要激活、焕发和培植人们内心由传统文化长期熏陶而
形成的价值理念,通过挖掘、整理、阐发和弘扬,让君子文化这颗最能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气神”
的种子在新时代春风的吹拂下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摘编自钱念孙《君子文化的传统魅力与当代张力》)
22、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子”一词在中华文化中出现甚早,孔子将许多优秀道德融入其中,使其成为崇德向善的人格范
式。
B.冯友兰认为,如何“做人”是孔子一生都在思考的问题,而做人要做君子正是他思考的结果。
C.修己是成为君子的途径,而成为君子又是治人的前提,这说明儒学“修己”与“治人”的核心观念
是一致的。
D.《论语》作为儒学的经典著作,很能体现儒学不追求系统的理论构建,而是直接告诉人们“做什么、
怎么做”这一特点。
23、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肯定了“儒学就是君子之学”这一观点,并指出了儒学在当今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
的积极意义。
B.文章第四段通过对比分析,呈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不同之处,指出了各自的优缺点。
C.文章引用《论语》中有关君子“言”与“行”的论述,体现了传统文化“知行合一”的观念和“实
用理性”精神。
D.文章从“君子之学”和“实用理性”精神两方面展开论述,彰显了君子文化的传统魅力和当代意义。
24、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子人格具有现实和平凡的特点,这是它能被历代中国人广泛接受并践行的重要原因之一。
B.是不是热衷于构建一套严密的理论系统,可作为观察中西方文化基本差异的一个视角。
C.中国传统文化重行动、轻言辞,重实践、轻思辨,所以不会层层追问“是什么、为什么”。
D.若想让最能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气神”的君子文化在当代社会蔚然成风,离不开挖掘、整
理、阐发和弘扬传统文化中优秀的价值理念。
九、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5-27题。
中国传统的读书法,讲得最亲切有味的无过于朱熹。《朱子语类》中有《总论为学之方》一卷和《读书
法》两卷。朱子不但现身说法,而且也总结了荀子以来的读书经验,最能为我们指点门径。
我们不要以为这是中国的旧方法,和今天西方的新方法相比早已落伍了。我曾经比较过朱子读书法和
今天西方所谓“诠释学”的异同,发现彼此相通之处甚多。“诠释学”所分析的各种层次,大致都可以在朱
子的《语类》和《文集》中找得到。
古今中外论读书,大致都不外专精和博览两途。
“专精”是指对古代经典之作必须下基础工夫。古代经典很多,今天已不能人人尽读。像清代戴震,
不但十三经本文全能背诵,而且“注”也能背诵,只有“疏”不尽记得,这种工夫今天已不可能。因为我
们的知识范围扩大了无数倍,无法集中在几部经、史上面。但是我们若有志治中国学问,还是要选几部经
典,反复阅读,虽不必记诵,至少要熟。西方现代的人文研究也是如此,从前芝加哥大学有“伟大的典籍”
的课程,也是要学生精熟若干经典。
精读的书给我们建立了作学问的基地;有了基地,我们才能扩展,这就是博览了。博览也须要有重点,
不是漫无目的地乱翻。现代是知识爆炸的时代,古人所谓“一物不知,儒者之耻”,已不合时宜了。所以我
们必须配合着自己专业去逐步扩大知识的范围。
读书要“虚心”,这是中国自古相传的不二法门。我们读经典之作,甚至一般有学术价值的今人之作,
总要先存一点谦逊的心理,不能一开始便狂妄自大。这是今天许多中国读书人常犯的一种通病,尤以治中
国学问的人为甚。他们往往“尊西人若帝天,视西籍如神圣”,凭着平时所得的一点西方观念,对中国古籍
横加“批判”,他们不是读书,而是像高高在上的法官,把中国书籍当作囚犯一样来审问、逼供。如果有人
认为这是“创造”的表现,我想他大可不必浪费时间去读中国书。倒不如像鲁迅所说的“中国书一本也不
必读,要读便读外国书”,反而更干脆。
古人当然是可以“批判”的,古书也不是没有漏洞。朱子说:“看文字,且信本句,不添字,那里原有
缺缝,如合子相似,自家去抉开,不是浑沦底物,硬去凿。亦不可先立说,拿古人意来凑。”读书得见书中
的“缺缝”,己是有相当程度以后的事,不是初学便能达得到的境界。“硬去凿”"先立说,拿古人意来凑”
却恰恰是今天中国知识界最常见的病状。
今天读中国古书确有一层新的困难,是古人没有的:我们从小受教育,已浸润在现代的概念之中。例
如原有的经、史、子、集的旧分类早已为新的(也就是西方的)学科分类所取代。人类的文化和思想在大
端上本多相通的地方,因此有些西方概念可以很自然地引入中国学术传统之中,化旧成新。但有些则是西
方文化传统中特有的概念,在中国找不到相当的东西;更有许多中国文化中的特殊的观念,在西方也完全
不见踪迹。我们今天读中国书最怕的是把西方的观念来穿凿附会,其结果是非驴非马,制造笑柄。
我希望青年朋友有志于读古书的,最好是尽量先从中国旧传统中去求了解,不要急于用西方观念作新
解。中西会通是成学之后,有了把握,才能尝试的事。
(摘编自余英时《钱穆与中国文化》)
25、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西方“诠释学”分析的层次在朱子相关作品中都有依据,说明中西读书法是相通的。
B.知识爆炸的时代已很难做到“一物不知,儒者之耻”,博览在今天显然已不合时宜。
C.中西方的人文研究都要求能精熟若干经典,这是有志治中国学问的人的必经之途。
D.中西方的文化中都有自己传统的东西,这是不可能从对方的文化中找到新解的。
26、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举了清代戴震背诵工夫的例子,目的是说明古人的读书方法已不适宜今天,从反面论证专精对
读书治学的重要性。
B.文章论证结构条理有序,在提出论题后,分别从专精和博览的读书途径与虚心的读书态度两方面论
述了读古书的正确方法。
C.文章引用鲁迅“中国书一本也不必读,要读便读外国书”的言论,是以反语的手法批评对中国古籍
狂妄自大、不够虚心的态度。
D.文章谈虚心时说可以批判古人,批评用西方观念对中国书穿凿附会的现象时也承认今人读中国古书
的困难,体现出文章的思辨性。
2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朱子谈读书法既有现身说法,又有对前人读书经验的总结,讲得亲切有味。
B.无论是专精还是博览都必须配合自己的专业,所读的作品都应该是经典作品。
C.读书要“虚心”,主要针对片面用西方观念对中国古籍横加“批判”的现象。
D.要做到中西会通最好先从中国传统中求解,具备一定基础,再用西方观念做新解。
十、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8-30题。
让体育为人类的和谐共生服务一直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发起人顾拜旦的理想,他在1912年斯德哥尔
摩奥运会上发表的《体育颂》,结尾就讴歌:“啊,体育,你就是和平!你在各民族间建立愉快的联系。”
国际奥委会在《奥林匹克宪章》中指出,奥林匹克主义是使人“全面均衡发展的一种生活哲学”,奥林匹
克是要创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让体育运动为人的和谐发展服务,并“促进建立一个维
护人的尊严的、和平的社会”。
顾拜旦还重视体育对于塑造人格的作用,他在1908年伦敦奥运会期间的一次招待会上发表讲话说:“对
于人生而言,重要的绝非凯旋,而是战斗。”他还强调比名次更为重要的是人的“审慎”“勇敢”和“高
贵”。在《体育颂》中,顾拜旦又重申了他的理想:“啊,体育,你就是美丽!你塑造的人体变得高尚还是
卑鄙,要看它是被可耻的欲望引向堕落;还是由健康的力量悉心培育。”
熟悉中国传统文化的人,一定能体会到顾拜旦的思想与儒家教化观念的一致之处。儒家教育理念的核
心就是培养君子人格及人的社会责任感。
孔子以“六艺”教人,这六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其中与现代体育运动最具关联性的是“射”
与“御、奥运会上的“马术”就与“御”有关,广义地说,赛车运动,也可以被看作是现代的“御术”。
在传统社会,“御”和“射”都是很重要的职业技能,比如驾驭战车,在战乱频繁的春秋战国时期,定是"
士”的必备技能。在弓箭作为常规武器的时代,“射”是体现一个人战斗技能和勇气的重要标志。同时,“御”
和“射”也不断从职业行为中分离并被仪式化,成为重要的礼仪活动。《礼记•礼运》说:“是故夫礼,必
本于天,骰于地,列于鬼神,达于丧、祭、射、御、冠、昏、朝、聘。故圣人以礼示之,故天下国家可得
而正也。”
相比于“御。传统儒家对于“射”的讨论更为丰富复杂,一方面是因为“射礼”在礼仪活动中的地
位更为重要;另一方面,“射礼”体现了许多为儒家所肯定的道德品质,从而成为人格培育的重要途径。
在许多礼仪活动中,“射礼”都担负着重要的功能,比如《礼记•内则》中说:“国君世子生,告于君,
接以大牢,宰掌具。三日,卜士负之,吉者宿齐,朝服寝门外,诗负之。射人以桑弧蓬矢六,射天地四方,
保受乃负之。宰醴负子,赐之束帛。卜士之妻,大夫之妾,使食子。”说的是国君之子出生之后,作为礼
官的弓箭手要用桑木做的弓和六支蓬草做的箭,射向天、地、四方,以示国君之子志向远大。
“射礼”在儒家礼乐活动中之所以禾要,还在于其所承载的儒家道德理念。“射”这一仪式本身就能
展现一个君子的德行,《礼记•射义》中说:“故射者,进退周还必中礼。内志正,外体直,然后持弓矢审
固;持弓矢审固,然后可以言中,此可以观德行矣。”射的仪式十分隆重,其挺直的身体形态和内心的专
注,都是君子之仪表和内心状态的写照。而持弓时要审慎和沉稳才能让箭射中目标,这个过程也是君子动
机和目标完美结合的体现。
“射礼”与顾拜旦所倡导的奥林匹克精神最为接近的,是对于“竞争”和“谦让”关系的描述。作为
教育家的顾拜旦十分重视将体育纳入现代教育体系中,他因为古代奥林匹克遗址的发掘而萌发了复兴奥林
匹克运动会传统的念头,并付诸实施。
(摘编自高富贵、干春松《传统文化与奥运精神的融合一以“射礼”为例》)
28、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顾拜旦发起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其目的是希望体育运动能促进人类和谐共生、社会和平。
B.体育运动能够塑造人格,其关键是培养人们的竞技精神,竞技过程和结果同样重要。
C.儒家思想中强调的“射礼”,是人格培育的重要途径,在礼仪活动中具有重要地位。
D.“射”的仪式本身和持弓矢的态度,体现了古代君子的德行和仪表以及射箭的动机、目标的完美结
合。
29、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选用《体育颂》《奥林匹克宪章》的语句,是为了论证奥运精神中包含“人类和平”精神。
B.文章引用顾拜旦在1908年伦敦奥运会招待会上的讲话,有力地论证体育对人格塑造的作用。
C.文中从第5段开始,通过对比论证和举例论证,强调“射”在儒家传统中比“御”更加重要。
D.文章说“射礼”与奥运精神最为接近,有助于人们体会顾拜旦的思想与儒家教化观念的共通之处。
30、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举办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最终目的,是推动体育运动为人类社会的和谐共生发展服务。
B.顾拜旦的思想和儒家教化观念的相同之处,在于二者都希望能通过体育培养健康的人格。
C.春秋时期能体现个人战斗技能和勇气的“射”被仪式化后在众多礼仪活动中担负着重要功能。
D.顾拜旦将体育纳入现代教育,其目的是培养学生通过“竞争”,去认识并正视社会的残酷。
H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1-33题。
①今年5月上映的粤剧电影《白蛇传•情》,将观众耳熟能详的“白蛇”故事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粤剧巧
妙融合,实现了戏曲电影的创新突破,收获观众好评。近年来,“跨界”在传统戏曲领域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越来越多剧目通过与其他艺术形式的融合创新,实现“破圈”。
②检验戏曲是否繁荣,不仅要看戏迷多不多,更要看有没有吸引新的观众。在这一点上,戏曲跨界让
人们看到戏曲艺术的活力,但也引发了部分人的担忧,认为这类作品不够“戏曲”。事实上,“跨界”与借
鉴、吸收其他艺术来丰富自己,二者并不冲突。回顾历史可以发现,戏曲在生成和发展中,广泛借鉴和吸
收了歌舞、百戏、武术等表演形式,但其主体一直是戏曲。而当下语境中的“跨界”,指的是两种或两种以
上的艺术门类打破各自边界,突破艺术门类的壁垒,进行深度叠加、融合的一种艺术创新。
③显然,如果从戏曲本位立场出发评价跨界作品,必然会觉得“戏”味不足,而如果认识到“跨界”
的宗旨,这一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④戏曲跨界的宗旨之一,是与其他艺术叠加融合,创造新的艺术样式,从而超越纯粹的戏曲艺术。例
如,戏曲与电影是不同的艺术门类,跨界就生成戏曲电影。戏曲电影的历史不算短,但以前基本是利用电
影技术来记录戏曲舞台艺术,两者缺乏深度融合。粤剧电影《白蛇传•情》,虽然承载的内容还是粤剧艺术,
但在结构和形态上更偏向电影叙事,更富于魔幻类影片特质。无论是营造山水画意境的西湖场景,还是利
用特效表现“盗仙草”“水漫金山”等武打场面,都有电影大片的即视感。粤剧舞台艺术表现手法,也依据
电影的要求做了不少改变,比如主演的水袖舞更写实了。2020年B站跨年晚会,京剧裘派第四代传人裘继
戎将现代舞蹈和几种地方戏剧目进行拼接,表演了令人惊艳的跨界舞《惊•鸿》,收获近200万播放量。
⑤这些跨界作品,呈现的不再是纯粹的戏曲艺术,但却给观众带来新鲜的视听感受,让戏曲在年轻人
心中摆脱了陈旧、过气的刻板印象,引起他们对戏曲艺术的兴趣。
⑥另一方面,戏曲欣赏需要一定专业素养,这就需要戏曲演员、专家跳出狭窄的行业领域,在剧场观
演、教科书等方式之外,利用多种传播媒介跨界传授戏曲知识和鉴赏方法。比如《非常有戏》《国色天香》
《叮咯咙咚呛》《戏码头》等戏曲跨界电视的综艺节目,设置竞赛、导师教戏、知识讲解、专家点评等节目
环节,以更大众化的方式,实现戏曲艺术和戏曲知识的跨界传播。京剧女老生演员王佩瑜是一位进行戏曲
跨界传播的代表人物,“做最传统的艺术和最时尚的演绎者”是她对自己的要求。她通过举办融合说与唱的
京剧脱口秀”京剧清音会”“瑜你台上见”,或参加电视网络节目,以主持人、京剧知识讲授者、演员等多
重身份,普及戏曲知识、分享戏曲鉴赏经验。正由于在传播戏曲艺术时跳出专业视阈局限,走向大众,王
佩瑜让戏曲在年轻人那里愈发成为时尚话题。
⑦戏曲跨界,强调创新性和探索精神,但它与传统的戏曲艺术传承并不相悖,而是构成当代戏曲艺术
发展的一体两面。我们应以包容和开放的心态去看待跨界现象,鼓励各种富有创意的跨界传播。但也应注
意,跨界艺术作品也要有艺术品位,有完整统一的艺术风格;跨界传播,必须注意导向性,传递正确的戏
曲知识。
(2021年8月吴新苗《用好跨界思维,助推戏曲传播》,有删改)
3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戏曲跨界,虽然吸引了新的观众,让人们看到了戏曲艺术的活力,但是也引发了人们对这类作品不
够“戏曲”的担忧。
B.要解决“戏”味不足的问题,就必须了解戏曲跨界的与其他艺术叠加融合,创造新的艺术样式,从
而超越纯粹的戏曲艺术的这一主要宗旨。
C.《白蛇传•情》、《惊•鸿》等作品给观众带来新鲜的视听感受,让戏曲在人们心中摆脱了陈旧、过
气的刻板印象,引起人们对戏曲艺术的兴趣。
D.跳出狭窄行业领域的王佩瑜利用多种传播媒介跨界传授戏曲知识和鉴赏方法,让戏曲在年轻人那里
愈发成为时尚话题。
3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借粤剧电影《白蛇传•情》的事例,肯定了“跨界”对传统戏剧发展的重要作用。
B.文章立足于传统戏剧的现状以及存在的意义,分析了如何摆脱在人们心中的传统的刻板印象,实现
繁荣。
C.文章举王佩瑜的事迹作为对比,意在指出专家寓于传统视野当中,阻碍了传统戏剧的发展,并提出
批评。
D.文章主体部分作者就我国传统戏剧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办法。
3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中国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戏曲借鉴和吸收了歌舞、百戏、武术等表演形式打破边界,突破壁垒,
形成了一种新的艺术。
B.粤剧电影《白蛇传•情》有电影大片的即视感,虽然承载的内容还是粤剧艺术,但在结构和形态上
更偏向电影叙事,更富于魔幻类影片特质。
C.要推动传统文化的发展,专家在传播戏曲艺术时一定要跳出专业视阈局限,走向大众,这是唯一的
方法。
D.我们要用包容和开放的心态去看待跨界现象,鼓励各种富有创意的跨界传播,才能实现传统戏剧的
繁荣发展。
【答案】:
1、A
A项原文是“其文学成就与他的爱国主义、人民立场、斗争精神密不可分,也与其博采众长、勇于创新
的精神有着深刻关联”。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