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综合检测卷(二)
语文
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
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
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
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共35分)
(本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仅仅凭历史学家在研究工作中离不开时间这一事实,还不足以断言历史学就
是时间的科学。只有当我们认识到,不论在历史学者身上,还是在历史研究的对
象、方法和手段上,时间在历史研究过程中无处不在的时候,历史学才真正称得
上是时间的科学。
社会中的任何存在都是历史性的存在,这为历史研究规定了时间界限。历史
学研究人类文明的演变,文明有起源,仅就此而言,历史必然有一个时间上的开
端。同时,自有人类以来,世界上有无数的文明起起落落,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
因比列举了21个具有文明发展过程的社会,而在他那个时代,已知的原始社会
的数量已经超过了650个。因此,凡历史性的存在,都有一个时间的终点。不论
是文明,还是更加具体的历史事件和进程,在时间上都有开端和终结,在这个意
义上,历史就意味着时间。所以,历史年代学就成为历史研究中一个很重要的辅
助学科,它的作用就是把历史事件根据一定的时间顺序排列起来。目前流行的公
元纪年方法,是在中世纪到近代初期逐渐地创立、完善和推广的。有了这样一种
方法,历史上所发生的事件都可以井井有条地被安放在这条可以向前和向后无限
伸展的时间之线上。而且,世界上不同地方在其曾经使用过的各种纪年法上的历
史事件,都可以转换到这一线性的时序中。
这种以数字标记的线性4回,看起来客观、中性,其实不然。虽然每个以数
字表现出来的年代,原本并没有什么意义,但是,当历史学家在这些年代上开始
编排历史事件的时候,这些年代就被赋予一定的意义。例如,476年,是西罗马
帝国灭亡之年,这在西方的历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1492年,哥伦布到达美洲,
这一年被认为对近代历史发展有深远意义。这种被赋予了重栗意义的年代,在漫
长的人类历史上几乎到处存在。历史学家对历史事件的选择和倾向性,使一些数
字化的时间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历史时间承载着意义这一事实说明,历史学家
根据自己的价值观给历史时间确定性质,历史上的年代标记、时代和时期的划分,
是历史学家有意识的活动所引起的结果。
(摘自俞金尧《历史学:时间的科学》)
材料二:
在欧洲,有人曾提出这样的问题:中国历史学家的时间是否不是连续时间,
而是“行拱4回”?
这可能是一种偏见。的确,单纯的纪年法,比如奥林匹克纪年或者公元纪年,
都没有在中国自发产生。中国以朝代和统治纪年,自公元前140年左右以来朝代
中又有年号。但中国的历史学家又想出了一套关于王朝合法性的融贯的“单轴”
理冷,努力把同时代的小王朝、王国和蛮族的纪年法与所采用的主要时间标度关
联起来。年代学领域的天文学家刘羲叟在他的《刘氏辑历》中确认了干支周期、
闰月、冬至夏至等,体现了其“长术”(调和长期数据之术)的成果。
此外,中国的历史编纂绝不限于朝代史的框架,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
形式的“通史”发展起来,以处理包括若干个朝代兴亡在内的长时间历史。司马迁
本人为通史的写作树立了典范,因为他的《史记》从远古一直讲到公元前100
年左右的西汉时代,但他并没有提出很多理论来讨论历史学家的工作。从唐代刘
知几的《史通》开始,历史哲学才得到了精彩的研究。《史通》是世界上第一部
讨论历史编纂方法的著作,很值得与八个半世纪以后的欧洲史学先驱博丹和拉波
普利尼埃尔的著作相比较。刘知几的儿子刘秩与另一位唐代学者杜佑发明了一种
全面的新型制度通史,刘秩作了《政典》,杜佑作了著名的《通典》。但直到
1322年元代马端临的《文献通考》出版,这种类型的著作才达到高峰。
司马光于1084年主持完成了中国最伟大的通史著作——《资治通鉴》,由
此书又产生了另一种体裁,即“纪事本末”。1190年左右,袁枢考虑到《资治通鉴》
材料过于庞杂,遂选出239个论题,在其《通鉴纪事本末》中分别论述,这又给
接下来几个世纪创造了一整套历史体裁。这样中国人便克服了时间的“分段化”。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司马光巨著的标题——“资治”。历史服务于一项重要的道
德目的,即“资治”,指导行政工作,抑恶扬善。这便是中国历史编纂基本的“零
磐”理玲,它是人类精神的一种崇高努力,尽管会使一些西方现代历史学家感到
不快。由这导致的任何看似悖谬的东西,都可以通过深藏于一代代中国历史作家
心中的一种深刻信念将其化解,那便是社会的显露和发展过程的一种内在逻辑,
一种内在的道,因此“仁心”(善心、不忍人之心、恻隐之心)终究会得到社会的
善果,而不仁之心则会导致无法挽回的罪恶。人们感到这种归纳有非常充分的经
验依据。于是,历史是道的显现。怎么会有人以为中国人的时间意识不如欧洲人
呢?我们甚至可以说,是欧洲人的时间意识不如中国人,因为道在历史中的化现
是一个不断更新的连续过程。
(摘自英国李约瑟《时间、年代学和中国的历史编纂》)
1.(3分)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历史年代学以按时间顺序来排列历史事件为研究内容,可以帮助历史研究
者用时间线排序不同时空的历史事件。
B.在汤因比生活的时代,已知的原始社会数量超过650个,但其中大多数已
经走向时间的终点,仅剩21个得以接续发展。
C.1492年以数字来标记本并没有什么意义,但因与哥伦布到达美洲关联而
具有历史意义,于是1492年具备了历史标记的客观性。
D.中国没有自发产生单纯的纪年法,缘于古代以朝代和统治纪年,后又有了
年号,这些纪年方法能够融贯王朝的合法性。
2.(3分)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我们没能认识到时间在历史学者身上、在历史研究过程中无处不在这
一事实,历史学就不是时间的科学。
B.作者认为《史通》可以与欧洲史学家的著作相比较,这样的比较可能让西
方读者更容易理解其在史学中的地位和价值。
C.《史记》以创作实践树立通史典范,《文献通考》达到制度通史写作的高
峰,这都说明一些中国史学家极具时间意识。
D.“历史是道的显现”既强调了历史应该服务于人类的道德和社会发展,又体
现了中国历史编纂中的时间意识。
3.(3分)依据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的举例与相关概念,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A.线性时间。例:梁启超主张中国历史应以孔子纪年,将孔子生年作为纪年
的开始,以此确立时间之线来方便考古。
B.“单轨”理论。例:《汉书》中用汉武帝元朔二年与匈奴的纪年时间进行关
联,《新唐书》中用唐朝年号纪年为沙陀国作列传。
C.分段时间。例:深知年号繁多的弊端,朱元璋登基后规定,从他以后的皇
帝只能制定一个年号,并且以此作为祖训。
D.“褒贬”理论。例:孔子修改了鲁国史书中不合微言大义的部分,删除了无
关治道人伦的内容,最后编定了《春秋》。
4.(4分)材料二对西方学者的偏见进行了反驳,请简要说明文章是如何逐步展开
反驳的。
5.(4分)下面这段改编的歌词串联各个朝代,如同一部微型中国通史。请结合材
料内容,简要分析其体现出的中国历史时间的特点。
夏商的事悠悠,开来继往。
秦灭六国,长城曾辉煌;因为那暴政,二世而亡。
汉在远方,西元前后伤;随风飘散,新的模样。
三国残,两晋荡,胡人模样已泛黄……
六朝胭脂粉,在何处成双。...
北风乱,夜未央,二十五史剪不断……
(本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大撤退
赵大年
过了怀远,便是德胜。章校长感叹了一番,话说得相当多。大家心里都萌生
了一种预感、直觉——可谁也说不出这是个什么征兆。或者,是他预感到一种什
么“大限”将要来临了呢?
您听,章校长又滔滔不绝地说开了。
“德胜这个地名,让我想起了北京的德胜门。都是以德取胜的意思。怀
远这个地名也是如此,它的涵义跟北京的怀柔、湘西的怀化,大致相同。立言老
弟,你想想看,皇帝的怀柔政策,施行到这南疆边陲,自然就是怀远了;怀而化
之,自然就是怀化了……可惜呀,光把这些好听的地名挂在嘴上,而不富国强兵,
还是得不到天下太平啊!”
章校长的这一番高论,学生们听不懂,却受到了几位教员的重视。他们受到
了什么启发呢?一时又理不出个头绪来。只听周立言在说:“校长真有学问,地
理课如此讲法,我自愧不如呀!”
刘菊淡摇头:“校长讲的不是地理课。
“那是什么呢?”周立言反问道。
“我心里明白,可是说不出来。”刘菊淡还是摇头。
其实,章树人是在一种特殊心理支配下发议论的。作为难民,一个极端爱国
的难民,那种“过一站少一站”的感觉不断袭来,无法摆脱。中国的文化人,原
本就有一种忧国忧民的传统意识,当此国破家亡之际,就更加强烈了。几位教员
何尝没有这种感情哩!谁都知道,这条未完工的黔桂铁路已经走完了一多半,能
够大家在一起乘坐火车逃难的日子不多了……
过了都街,来到了小站东江。“毛虫火车”又栗过铁桥了。这里是重镇河池
的前哨,也是进入云贵高原的门户。可是,一桩并非偶然的大惨案在这里突然发
生了!以致周立言老师的“难民地理”在这里讲授了最后一课,“扶轮中学”也
就真正面临着解散的命运了。
“发源于九万大山的大环江,在这里纳入龙江。眼前的黔桂铁路和公路,正
夹在九万大山以南、都阳山脉以北的龙江河谷里。再往前走,就是龙江的西端
——它的上游就是云贵高原的打狗河了。”
某种心灵感应可能是存在的。周立言老师讲到打狗河的时候,从来不大说话
的十四岁的女孩子李思穗,提出了一个问题:“打狗河,这名字好难听呵!咱们
不要到打狗河去……我家住在珠江边上,珠江,多么美呀!我要回家!我不去打
狗河……”说着,放声痛哭起来。
这一哭可不得了,惹得来自松花江畔的哈玉,黄河南岸的许济和郑周,永定
河边的余思点,黄浦江边的艾沪,海沱河边的石家壮,湘江桔子洲的何思湘,也
都纷纷落泪,泣不成声。甚至呼喊着自己的母亲河,都说不去打狗河。周老师的
地理课也就讲不成了。
不是迷信,孩子们往往会有一种预感,比成年人还敏锐的预感——他们必定
是感觉到了什么事情即将发生,否则为什么八个孤儿突然同时痛哭起来?
牧师们大多悚然,劝说不得。
章校长不能眼看着这节地理课以哭声作为结尾。他拉过李思穗来,给她擦掉
眼泪,自己心里也是戚然。思穗,珠江当然好哇。我的老家也在珠江三角洲,物
华天宝,人杰地灵。珠江,按长走它是我国第五大河,按流量却是第一!她为什
么有这样丰富的水源呢?就因为她的支流特别多。打狗河虽然小,名字也不好听,
可它也是珠江的一条支流呀!你看,我给你画个图吧:珠江源出云南省的沾益县,
上游叫南盘江;流到黔桂边境,汇合了北盘江之后叫红水河;流到石龙,汇合了
柳江之后叫黔江;流到桂平,汇合了郁江之后叫潺江;流到梧州,汇合了桂江之
后叫西江;西江就是珠江的干流了,在广东境内,又汇合了北江、东江,最后流
到你的家乡,她才叫珠江啊。思穗,你想想看,如果没有这千百条大大小小的支
流,那浩浩荡荡的珠江水又从哪里来呢?……不可分!同学们,我们的国土江山
一寸也不可分啊!”
章校长慷慨激昂的演讲,深深地打动了每一个学生的心。可是谁也没料到,
这竟然是大家最后一次听章校长讲课了……
原来是五节难民车厢脱了钩,发生了无法制止的溜车——它从坡度很大的黔
桂铁路上溜下来,越溜越快,风驰电掣,像个巨大的扫帚星一样从云贵高原上反
扑下来!为何像个扫帚星呢?瞧吧,年轻的难民从车上纷纷往下跳,箱笼包箧也
纷纷往下扔,活像扫帚星的花尾巴!车站员工急急忙忙扛来枕木横在铁轨上,也
统统被它的钢轮切断!未敢跳车的难民们惊绝惨叫,裂人肺腑的救命声随着扫帚
星的狂飕呼啸而过,一泻数十里……
……结果在河池附近与一列上行的难民火车迎头相撞!巨大的惨案发生了!
上行的“毛虫火车”真的像一条毛毛虫,腰脊肚皮一下子拱到半天高,震落了浑
身蚂蚁,像天女散花,飘飘而下,好看极了,神仙也没见过的今古奇观啊然
后是火车脱轨,几十节车厢从半天空旬然殒落,东滚西翻,横滚竖翻,驴滚马
翻……然后是地震山摇,鸟飞鱼跳,闷闷地响起一阵磨子雷……再然后呢?难民
死伤三千,血沃水田,黄禾红浆。“毛虫”堵塞了大铁桥……另一列挂着“扶轮
中学”的“毛虫火车”紧跟在后面,哈,短时期内就休想过桥啦!
“校长,咱们下车步行吧!”周立言急切地说:“就算学生们走得慢,一天
二十里,有个把月也走到啦。要是在这儿死等,那就是等死!不冻死也得饿死。
也许日本兵很快就要追上咱们啦”
唉,对于这些,章校长心里何尝不明白!然而,他目光呆滞,嘴唇紧闭,一
声不响,像座石雕,坐在闷罐车厢里纹丝不动。
师生们全都眼巴巴地望着校长,等待着他的决断……
他在想什么?舍不下这十万册图书啊!
6.(3分)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章校长对“德胜”“怀柔”“怀化”的解说不仅反映了他对中国文化的理解,
也表明了他对局势动荡的痛心感慨,符合他逃难学者的身份。
B.相比周立言,刘菊淡更能理解章校长一番话的情感和深意,她心里明白,
可却“说不出来”,不是真的说不出,而是不想说出来惹得章校长伤心。
C.章校长对于珠江流域的阐述貌似冗长,却清楚地告诉了李思穗珠江和打狗
河之间的渊源,不仅安抚了孩子们的心,也表明了江山一寸不可分的信念。
D.惨案发生,使扶轮中学的师生陷入了不可知的命运中,然而身为主心骨的
章校长却在生命和图书之间犯难,体现出知识分子保存祖国传统文化的气节
和品质。
7.(3分)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善设悬念,章校长的反常,不断提及的“预感”渲染了不祥的氛围,如
同阴云笼罩着读者的心,也为后文惨案的发生做了铺垫。
B.文中用铺陈的手法叙述八个孤儿来自不同的地方,使小说内容得到拓展;
此处以小见大,凸显了战乱波及的范围之广,民不聊生的现实。
C.将五节脱钩溜车的难民车厢比作“扫帚星”,不仅暗示了灾祸将造成惨烈损
失,也形象地展现了脱轨时难民和箱笼纷纷掉落的形态。
D.大撤退既指扶轮师生抗战时成为难民,撤退湘桂的事实,也指章校长为保
存10万册图书而采取的隐忍做法。题目既具双关义又有象征性。
8.(6分)文中描写大惨案,却写道“像天女散花,飘飘而下,好看极了,神仙也
没见过的今古奇观啊……”有什么用意,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9.(6分)著名地理学家托马斯莫尔曾说,“地理学是具有过去、现在和未来意义
的学科”。请结合本文,谈谈章校长的地理课是如何体现这一学科理念的。
二、古诗文阅读(共35分)
(本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审时度势之妙在择时捉机。权衡时机,尤当精察,毫厘必较,成败由此。择
时之妙,如逐如竞,如捕如捉。待时而动,动不妄举。动静,迟速,轻重,繁简,
必以时定。此一时非彼一时也。待时蓄势,备而待发,则静如泰山,得进则发如
疾电,即不我待,稍纵即失。疏于此而欲其功,无异缘木求鱼也。
(节选自《计然篇》,有删改)
材料二:
计然者,蔡丘濮上人,姓辛氏,名文子。其先,晋国亡公子也,博学无所不
通。为人有内无外,形状似不及人,少而明,学阴阳,见微而知着。其行浩浩,
其志泛泛,不肯自显诸侯,阴所利者七国,天下莫知,故称日计然。时遨游海泽,
号曰"渔父尝南游越,范蠡师事之。范蠡请见越王,计然日:“越王为人鸟喙,
不可与同利也。”范蠡知其贤,卑身事之,请受道。
昔者,越王勾践既得反国,欲阴图吴,乃召计然而问焉,曰:“吾欲伐吴,
恐弗能取!吾闻先生明于时交察于道理恐动而无功故问其道。“计然对日:“兴师
者必先蓄积食、钱、布帛,不先蓄积,士卒数饥,饥则易伤。事学不可战,战则
耳目不聪明,耳不能听,视不能见,兵不能使;退之不能解,进之不能行。饥僮
不可以动,狸?去而万里。王兴师以年数,一旦而亡,失邦无明,筋骨为野。”
越王日:“善。今岁比熟,尚有贫乞者,何也?”计然对日:“是故不等,犹同
母之人,异父之子,动作不同术,贫富故不等。如此者,积负于人,不能救其前
后,志意侵下,作务日给,非有道术,又无上赐,贫乞故长久。"越王日:“善
计然乃传其教而图之,日:“审金木水火,别阴阳之明,用此不患无功。''越王日:
“善。从今以来,传之后世,以为教。''乃着其法,治生江南,七年而禽吴也。
(节选自《范子计然》,有删改)
10.(3分)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
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吾闻先生A明B于时C交D察于道理E恐动F而无功G故H问其道。
11.(3分)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时不我待”与《岳阳楼记》中的“吾谁与归”句式相同。
B.“重迟”指迟钝、迟缓,文中指国家如果不蓄积粮食,士兵就会因饥饿而
无力作战。
C.“神气”形容精神饱满的样子,与现在所说的“神气十足”中的“神气”意义相
同。
D.“牧”指统治、驾驭,与《过秦论》“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中的“牧”意义不
同。
12.(3分)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审时度势的妙处在于选择关键时机。选择时机的妙处,好像追逐猎物和
竞跑,又像捕兽和捉鸟。
B.计然早先是晋国流亡的贵族,传说他博学多才无所不通。外表貌似平庸,
自小聪慧,学自然之理。
C.越王勾践刚刚从吴国做奴仆返回越国时,想要暗中图谋洗雪耻辱,吞并
吴国,于是就向计然求教。
D.计然认为贫穷的人因亏欠多而意志低到了极点,没有特别的种植技术和
大王的赏赐,必然长久贫困。
13.(8分)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疏于此而欲其功,无异缘木求鱼也。
(2)王兴师以年数,一旦而亡,失邦无明,筋骨为野。
14.(3分)材料一中计然认为“动静,迟速,轻重,繁简,必以时定”,材料二里
计然的哪些做法印证了这句话?请简要概括。
(本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月夜与客饮酒杏花下①
苏轼
杏花飞帘散余春,明月入户寻幽人。褰衣步月踏花影,炯如流水涵青苹。
花间置酒清香发,争挽长条落香雪②。山城薄酒不堪饮,劝君且吸杯中月。
洞箫声断月明中,惟忧月落酒杯空。明朝卷地春风恶,但见绿叶栖残红。
[注]①本诗写于徐州任上。②香雪,指杏花。
15.(3分)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诗围绕题目,既写月与花,又写人与酒,物与人相衬,情与景相融,
与《春江花月夜》全诗紧扣江、花、月、夜来写有异曲同工之妙。
B.“寻幽人”的“寻”字富有意趣,写出明月为主,诗人为客,明月居然入户来
寻幽人,引出下文诗人提起衣袍月下漫步的行为。
C.“炯如流水”写月光清澈如水,“涵青苹”是对月影的形象描绘,似水的月光
穿过杏花后,投下斑斑光影,宛如流水中荡漾着青苹。
D.山城偏僻,难得好酒,可是借月待客,则补酒薄之不足。“劝君且吸杯中
月”一句,表明诗人对酒之爱远远超出了对月之爱。
16.(6分)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变化?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17.(本题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是王维《画》中的诗句,归有光《项脊轩志》
中也有类似的句子”,
(2)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用“海纳百川”的道理告诫唐太宗不要骄傲自满
的句子是“",用“网开一面”的典故告诫唐太宗要有好生之德,不要
过度狩猎的句子是“"o
(3)《子路、曾智、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冉有以“,”
两句话谦虚地表达自己不能承担礼乐治国的重任。
三、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本题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轿夫走在山路上,发出沙沙的足音。下坡路,他们的腿,轻捷得连他们自己
也不能够止住,蹒跚的他们控制了这狭小的山路。他们的血液骄傲地跳动着,①
好像他们停止了呼吸,只听到草鞋接触着石阶的声音。在山涧中,在流泉中,在
烟雾中,在凄惨的飞着细雨的斜坡上,他们喊着:左手!
迎面走来的,担着草鞋的担子,背着青菜的孩子,牵着一条黄牛的老头,赶
着三个小猪的女人,他们也都为着这下山的轿子让开路。因为他们走得飞快,就
像流泉一■样的,一■刻也不能够止息。
一到拔坡的时候,他们的脚步声便不响了。迎面遇到来人的时候,他们喊着
左手或右手的声音只有粗嘎,而一点也不强烈。因为他们开始喘息,他们的肺叶
开始扩张,②发出来好像风扇在他们的胸膛里煽起来的声音,那破片做的衣裳在
吱吱响的轿子下面,有秩序地向左或向右摆动。汗珠在头发梢上静静地站着,他
们走得当心而出奇地慢,而轿子仍旧像要破碎了似的叫。像是迎着大风向前走,
像是海船临靠岸时遇到了潮头一样困难。
18.(4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如果写成“他们在山涧、流泉、烟雾、凄惨的飞着
细雨的斜坡上喊着:左手!”表达效果不如原句好,为什么?
19.(3分)文中画波浪线的两句,都用了“好像”,请分析二者的用法及语意有何
不同。
(本题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有人会选择晨跑迎接一天的新生活,也有人选择夜跑A_o
①晨跑可以有效燃烧脂肪,促进血液循环,加快身体代谢,有助于完成瘦身
目的。因为经过一夜的代谢,血液内血糖含量相对较低,身体正处在糖类最缺乏
的状态,此时进行适当运动能够燃烧脂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建筑工程居间合同书
- 婚姻介绍担保合同
- 小区物业管理商铺服务合同
- 房屋买卖居间服务合同协议书
- 房屋委托居间出租合同
- 房子装修维修工程合同
- 消防工程三方合同
- 房屋外墙维修合同协议书
- 消纳合同附加协议
- 医院合同解除协议
- 2025-2030年中国CAE软件行业市场行情监测及发展前景研判报告
- 术前讨论制度课件
- 2025-2030中国工程造价咨询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竞争格局与投资研究报告
- 购物卡采购合同
- 国开电大软件工程形考作业3参考答案
- 国家开放大学《会计学概论》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
- 新浙教版七年级上册初中科学 第2节 质量的测量 教学课件
-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PPT)
- 统编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8课《这些东西哪里来》精美课件(含视频)
- 手术质量与安全分析报告模板
- 常用药物配伍禁忌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