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一中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1-2022学年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一中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1-2022学年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一中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1-2022学年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一中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1-2022学年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一中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连城一中2021-2022学年上期高一年级月考二语文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一)现代文阅读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乡下人在城里人眼睛里是“愚”的。我们当然记得不少提倡乡村工作的朋友们,把愚和病贫联结起来去作为中国乡村的症候。关于病和贫我们似乎还有客观的标准可说,但是说乡下人“愚”,却是凭什么呢?乡下人在马路上听见背后汽车连续的按喇叭,慌了手脚,东避也不是,西躲又不是,司机拉住闸车,在玻璃窗里,探出半个头,向着那土老头儿,啐了一口:“笨蛋!”——如果这是愚,真冤枉了他们。我曾带了学生下乡,田里长着包谷,有一位小姐,冒充着内行,说:“今年麦子长得这么高。”旁边的乡下朋友,虽则没有啐她一口,但是微微的一笑,也不妨译作“笨蛋”。乡下人没有见过城里的世面,因之而不明白怎样应付汽车,那是知识问题,不是智力问题,正等于城里人到了乡下,连狗都不会赶一般。如果我们不承认郊游的仕女们一听见狗吠就变色是“白痴”,自然没有理由说乡下人不知道“靠左边走”或“靠右边走”等时常会因政令而改变的方向是因为他们“愚不可及”了。其实乡村工作的朋友说乡下人愚那是因为他们不识字,我们称之曰“文盲”,意思是白生了眼睛,连字都不识。可是如果说不识字就是愚,我心里总难甘服。“愚”如果是智力的不足或缺陷,识字不识字并非愚不愚的标准。智力是学习的能力,如果一个人没有机会学习,不论他有没有学习的能力还是学不到什么的。这样看来,乡村工作的朋友们说乡下人愚,显然不是指他们智力不及人,而是说他们知识不及人了,乡下人在城市生活所需的知识上是不及城市里人多,这是正确的。(节选自《乡土中国·文字下乡》,有删改)材料二礼治社会并不是指文质彬彬,像《镜花缘》里所描写的君子国一般的社会。礼并不带有“文明”、“慈善”或是“见了人点个头”、不穷凶极恶的意思。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做得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如果单从行为规范一点说,本和法律无异,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礼却不需要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礼是可以为人所好的,所谓“富而好礼”。孔子很重视服礼的主动性,在下面一段话里说得很清楚: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这显然是和法律不同了,甚至不同于普通所谓道德。法律是从外限制人的,不守法所得到的罚是由特定的权力所加之于个人的。人可以逃避法网,逃得脱还可以自己骄傲、得意。道德是社会舆论所维持的,做了不道德的事,见不得人,那是不好;受人吐弃,是耻。礼则有甚于道德:如果失礼,不但不好,而且不对、不合、不成。这是个人习惯所维持的。十目所视,十手所指的,即是在没有人的地方也会不能自已。曾子易簧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礼是合式的路子,是经教化过程而成为主动性的服膺于传统的习惯。(节选自《乡土中国·礼治秩序》,有删改)材料三家庭在西洋是一种界限分明的团体。如果有朋友写信说他将要“带他的家庭”一起来看你,你就知道要和他一同来的是哪几个人。在中国,这句话却模糊得很。在英美,家庭包括他和妻以及未成年的孩子。如果他只和太太一起来,就不会用“家庭”。在我们中国常用“阖第光临”,但是很少人能说出这个“第”字究竟应当包括些什么人。提到用字,“家”字可以说最能伸缩自如了。“家里的”可指自己太太一个人,“家门”可指叔伯侄子一大批,“自家人”可以包罗任何要拉入自己的圈子、表示亲热的人物。自家人的范围是因时因地可伸缩,大到数不清,真是天下可成一家。为什么我们这个最基本的社会单位的名词会这样不清不楚呢?在我看来却表示了我们的社会结构本身和西洋的格局是不相同的,西洋的格局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我们的格局(实际上就是差序格局)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的性质。亲属关系是根据生育和婚姻事实所发生的社会关系。从生育和婚姻所结成的网络,可以一直推出去包括无穷的人,过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人物。我们俗语里有“一表三千里”,就是这个意思,其实三千里也不过指其广袤的意思而已。这个网络像个蜘蛛的网,有一个中心,就是自己。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么一个以亲属关系布出去的网,但是没有一个网所罩住的人是相同的。在一个社会里的人可以用同一个体系来记认他们的亲属,所同的只是这体系罢了。天下没有两个人所认取的亲属可以完全相同的,以亲属关系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的网络来说,是个别的,每一个网络有个“己”作为中心,各个网络的中心都不同。(节选自《乡土中国·差序格局》,有删改)1.材料一中对“愚”的相关概念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从客观标准来看,乡下人是“愚”的,中国乡村的症候就是愚、病贫相联结。B.乡下人不知如何躲避汽车与城里人不认识包谷一样,都是“愚”的具体表现。C.作者看来,“愚”就是智力的不足或缺陷,而识不识字并不是愚不愚的标准。D.乡下人“愚”是说他们知识不及人,主要是乡下人在城市生活所需的知识不如城里人。2.材料二中关于“礼”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礼是在教化中养成的敬畏之感,但有时也需要一定的外在权力来推行。B.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并不带“文明”“慈善”等意思。C.礼是由个人习惯来维持的,即使在没有人的地方也不会自己私下停止。D.礼是高于道德的,并非社会舆论所维持,是经教化而主动服礼的习惯。3.对三则材料中论证方法运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在分析乡下人的“愚”时,运用了例证法,使论证更形象、明确。B.材料二采用了正反对比论证,明确地指出了礼与法律、道德的不同之处。C.材料三以“柴”与“波纹”为喻,生动地论述了中西方社会结构的不同。D.材料三引用“一表三千里”,说明生育和婚姻结成的网络不断向外扩展。4.材料二引用了“颜渊问仁”的事例,其作用是什么?5.请结合材料三,概括“差序格局”的主要特点。【答案】1.D2.A3.B4.(1)孔子阐释“人服礼是主动的”这一观点。(2)孔子说明服礼的主动性表现。(3)引用孔子的言行,具有权威性。(4)概括说明礼和仁的关系。5.(1)差序格局是有中心的,每个人都是关系中的中心(或每一个网络有个“己”作为中心)。(2)差序格局是由各种关系组成的,如亲属关系、社会关系等。(3)这种格局是动态变化的,是不断向外扩展的,各个网络的中心都不同。【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概念的含义的能力。A.“从客观标准来看”错误。原文是“关于病和贫我们似乎还有客观的标准可说,但是说乡下人‘愚’,却是凭什么呢”,可见“从客观标准来看”是相对于病和贫,“愚”应为主观标准。B.“都是‘愚’的具体表现”错误。原文说“如果这是愚,真冤枉了他们……乡下人没有见过城里的世面,因之而不明白怎样应付汽车,那是知识问题,不是智力问题”,作者认为是知识问题,而不是智力问题。C.“‘愚’就是智力的不足或缺陷”错误。“就是”说法绝对,原文中是“如果”。原文“‘愚’如果是智力的不足或缺陷,识字不识字并非愚不愚的标准”。故选D。【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A.“需要一定的外在权力来推行”说法错误,原文中说“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故选A。【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证方法的能力。B.“正反对比论证”错误。材料二主要将“礼”与“法律”进行对比。结合原文“礼和法不相同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礼却不需要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等句子可知,原文中只是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而没有正反对比。故选B。【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的论证方法的作用的能力。论述类文本中,引用,对说理表情达意都很有帮助,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提供有力的论据,增强说服力。作答时先明确材料二论证的具体内容,然后再分析引用“颜渊问仁”的事例的作用。认真阅读材料二的内容,明确材料二论述的是主要内容为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是由个人习惯来维持的,是高于道德的,并非社会舆论所维持,是经教化而主动服礼的习惯,即“人服礼是主动的”这一观点。“颜渊问仁”中,孔子认为“克己复礼为仁”,孔子认为克己复礼就是通过人们的道德修养自觉地遵守礼的规定。作者引用“颜渊问仁”的事例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提供有力的论据,更突出了“人服礼是主动的”这一观点,使所表达的语言简洁凝练,增添说服力。【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本题作答时,先明确题干问题指向“结合材料三,概括‘差序格局’的主要特点”,要求结合材料三加以概括。题干已经明确答题范围限制在材料三中,作答时学生要认真阅读材料三的内容,找出“差序格局”的相关内容。依据第三段“我们的格局(实际上就是差序格局)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和最后一段中的“这个网络像个蜘蛛的网,有一个中心,就是自己”及最后一段中“每一个网络有个‘己’作为中心”可总结出差序格局是有中心的,每个人都是关系中的中心。依据第四段“亲属关系是根据生育和婚姻事实所发生的社会关系”“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的性质。亲属关系是根据生育和婚姻事实所发生的社会关系。从生育和婚姻所结成的网络,可以一直推出去包括无穷的人,过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人物”可概括出差序格局是由各种关系组成的,如亲属关系、社会关系等。依据第三段“我们的格局(实际上就是差序格局)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可概括出这种格局是动态变化的,是不断向外扩展的;依据最后一段的“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么一个以亲属关系布出去的网,但是没有一个网所罩住的人是相同的。在一个社会里的人可以用同一个体系来记认他们的亲属,所同的只是这体系罢了。天下没有两个人所认取的亲属可以完全相同的,以亲属关系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的网络来说,是个别的,每一个网络有个‘己’作为中心,各个网络的中心都不同”,可概括出,差序格局各个网络的中心都不同。(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南京的太阳夏阳到南京的第二个晚上,我接到警察的电话。电话里,警察说:“有个男人自称是你父亲,麻烦你来一趟,确认一下他的真实身份。”真是滑天下之大稽。我来南京,是参加小鹿五周年演唱会。临来时,父亲在手机里千叮咛万嘱咐,不接听陌生电话,不搭理陌生男人,不独身走夜路……简直把人世间所有的黑暗与丑陋数落个遍。没想到真被他言中了,陌生的南京居然冒出来一个自称是我父亲的男人,真是狗血剧情,比小说还小说。我对着手机非常干脆地拒绝“骗子,我爸特意叮嘱过,这样的人肯定是骗子!”①南京的太阳真大,铺天盖地,到处是它翻滚的热浪,把南京城变成二个巨大的平底煎锅,沸腾着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少年情怀。从故乡到南京,不到四百公里的路程,我却差点和父亲闹翻了,虽然隔着千山万水,但我完全能够想象出父亲在手机那端的样子,他肯定是板着脸孔,紧锁眉头。为此,我不得不耍点小花招。我对父亲说:“人家明年就要参加高考啦,每天日程排得满满的,脑袋都快要爆炸了。去南京也不是为了专程看演唱会,演唱会有啥好看的,其实我更想去南大参观一下,给自己定一个目标,你女儿明年保证把它拿下。”果然,父亲在那边沉吟了片刻,说:“你妈没时间陪你去,我这边又请不到假……”我立刻打断父亲的话,斩钉截铁地说:“老爸,你一向教育我要独立,现在正是锻炼的机会,你十六岁不就自己出去打工了吗?”一切很顺利,不到中午我已经踏上了南京的地盘。南京的太阳,果然名不虚传,一出火车站就晃得我睁不开眼。客栈早已在网上订好,手机导航和打车软件可以直接把我送到目的地,来前已规划好行程:先游览南大,第二天上午参加歌星签售会,下午和晚上是他们的演出,第三天到小鹿他们下榻的酒店守候,得到合影后返回故乡。对于明年就要参加高考的我来说,南大的确是我心中的圣殿,这与当年高考失利的父亲一直对我的洗脑有关,他总是脸色凝重地说:“女儿啊,假如当年我考上大学……”我内心无论怎样不屑,表面也得装出一副认真倾听的模样。我知道,在我们之间,有些代沟是天然存在的,生活除了奔波劳碌,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作为父亲,他只知道在青岛干建筑小工,抬水泥、搬石块、挑砖头,数年如一日,从不知道演唱会是何等气势恢宏,又怎么可能理解一个少女对心中偶像的深情膜拜和狂热迷恋呢?现场的演唱会上,荧光棒似海,呐喊声震天,数万人忘情地摇,忘情地唱,宛如一个盛大的节日。我举着自拍杆,录制视频的手激动得发抖,喉咙吼得嘶哑,双脚跺得生疼……演唱会结束后的第二天,我和众多意犹未尽的铁粉蹲守在他们酒店门口。你知道吗?老天不负有心人,我居然得到小鹿的同意与他合影,他还在签字本上留言:“努力冲刺,静候你的佳音。”我激动得全身颤抖,泪水迷离。所有的少年都在尖叫呼啸,现场气氛如同喷发的火山,而内心,更是海洋般澎湃。就在这时,我再次接到警察的电话:“姑娘,先不要急着挂掉,你认真听听这声音熟不熟?”半个小时后,我坐在派出所里。一个狼狈不堪、形容憔悴的男人,出现在我面前的监控屏幕上。警察指着屏幕说:“最近周边发生了好几起强奸案、猥亵案,警方一直在暗中进行蹲伏抓捕。这名可疑男子跟踪了你两天,具有重大的作案嫌疑。但无论我们怎么讯问,他坚决不说,一直自称是你父亲。”屏幕上的父亲,半年未见,似乎一下子苍老了好几年。他头发灰白,野草一般杂乱,黑褐色的脸上,小眼睛倦怠无神,尤其满是血泡的嘴唇,于胡子拉碴间如一枚烂柿子。我清晰地听到父亲从监控器里发出的虚弱的声音:“我绝对没有欺骗你们,到时我女儿可以作证!”我几乎哭出了声音,对着监控屏幕哽咽道:“爸,您为什么就不能直接打电话给我?哪怕发个信息也好,您为什么要在这里待到现在!”听见我的声音,父亲愣了一下,欣喜地扬起头,脸上绽露出一贯的微笑。他柔声道:“演唱会还没有结束,爸怕影响你。”我再也说不出一句话。②南京所有的太阳,突然跑进了我的眼晴,灼烈,滚烫。我不得不蹲下来,捂住面孔,捂住从指缝间奔涌而出的轰然暴雨。(选自2018年第6期《小小说月刊》)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直截了当地认定自称“我”父亲的男人是一个骗子,缘于这一情景与自己临行之时父亲的叮嘱如出一辙。B.跟女儿通电话时父亲之所以“沉吟了片刻”,主要是因为父亲担心女儿只身前往而在心中盘算着如何拒绝女儿。C.结尾部分对父亲的外貌描写细致入微,既表明父亲生活的艰辛,更反映出其内心的焦灼和暗中保护女儿的不易。D.没有第一时间与“我”通话说明原委,是因为父亲不想破坏女儿看演唱会的心情,也不想让女儿发现他来南京。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的开头从“我”接到警察的电话切入,营造出一个非常态的生活情境,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B.小说中“我”对偶像的狂热膜拜的态度,同对父亲的态度形成对比,巧妙地为结尾揭示真相张本。C.本文的选材立意别具匠心,人物形象塑造颇具典型意义,强调了对当今社会盲目追星现象的批判。D.小说从“我”的角度审视世界,以“我”的口吻叙述情节,便于表达“我”的情绪,增强真实感。8.小说中①②两处画线句子都写到“南京的太阳”,请从手法和情感角度简要分析。9.小说采用双线推进叙事结构,明写“我”的行踪,暗写父亲的行踪,最终汇合于二人见面。请简要概括这种写法的好处。【答案】6.B7.C8.①句采用比喻手法,将太阳炙烤下的南京城比作平底煎锅,既表现了天气的炎热,也表现了少年们对偶像迷恋的狂热和即将观看演唱会时心情的激动澎湃;②句采用拟人手法,以太阳“跑进了我的眼睛”带来的灼烈与滚烫感,生动而强烈地表现出我内心的愧疚和感动。9.①在拓展事件的时间跨度与想象空间中丰富了小说的内涵;②在增加小说情节的曲折波澜中增强了小说的可读性;③在彼此呼应互补中丰满了小说的人物形象;④在双方的行为对照中突出了深沉的父爱主题。【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小说内容的能力。B.“‘沉吟了片刻’主要是因为父亲担心女儿只身前往而在心中盘算着如何拒绝女儿”错误,主要原因是父亲面对女儿的出行理由心有所动却又为女儿独自出行而担心。故选B。【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小说艺术特色的能力。C.“对当今社会盲目追星现象的批判”不是小说的写作目的。本文重在强调父爱。故选C。【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物象作用的能力。第一处:“南京的太阳真大,铺天盖地,到处是它翻滚的热浪,把南京城变成二个巨大的平底煎锅,沸腾着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少年情怀”,先强调南京太阳大、热,再运用比喻修辞,将太阳炙烤下的南京城比作平底煎锅,一方面写出此时的南京天气异常炎热,一方面写“沸腾着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少年情怀”,表现了少年们对偶像迷恋的狂热和即将观看演唱会时心情的激动澎湃。第二处,“南京所有的太阳,突然跑进了我的眼晴,灼烈,滚烫”,“跑”字运用拟人修辞,所有太阳跑进了“我”的眼睛,让“我”的眼睛灼烈,滚烫,根据上文“演唱会还没有结束,爸怕影响你”“我再也说不出一句话”可知,此时眼睛的灼烈,滚烫,是出于对父亲的愧疚和被父爱感动。【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小说叙述手法,分析其效果的能力。本文明线上写“我”耍小花招,成功说服父亲,安排好行程,在父亲的千叮咛、万嘱咐中前去看演唱会的过程;暗线记叙父亲担心“我”,不告诉“我”,暗中追随保护“我”。内容上,明暗线同时进行,一方面记叙“我”的行为,一方面记叙父亲的行为,在拓展事件的时间跨度与想象空间中丰富了小说的内涵。读者效果和情节上,两条线索同时进行,“我”认为的“骗子”是暗中保护自己的父亲,使小说情节曲折多变,也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人物和主旨上,父亲理解“我”心理,想要满足“我”的愿望,又担心“我”的安全,因此默默追随,暗中保护,较好得塑造了父亲的形象,体现了父爱的伟大。二、古代诗文阅读(39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白居易,字乐天,太原人,北齐五兵尚书建之仍孙。其父季庚,建中初为彭城令。世敦儒业,皆以明经出身。居易幼聪慧绝人襟怀宏放年十五六时袖文一编投著作郎吴人顾况况能文而性浮薄后进文章无可意者览居易文,不觉迎门礼遇曰:“吾谓斯文遂绝,复得吾子矣。”贞元十四年,始以进士就试,礼部侍郎高郢擢升甲科,吏部判入等,授秘书省校书郎。居易文辞富艳,尤精于诗笔。所著歌诗数十百篇,皆意存讽赋,箴时之病,补政之缺,而士君子多之,而往往流闻禁中。元和二年十一月,召入翰林为学士。三年五月,拜左拾遗。居易自以逢好文之主,欲以生平所贮,仰酬恩造。居易与河南元稹相善,稹自监察御史谪为江陵府士曹掾。翰林学士李绛、崔群上前面论稹无罪,居易累疏切谏,曰:“臣昨缘元稹左降,频已奏闻。元稹左降有不可者三。何者?元稹守官正直,举奏不避权势。今中官有罪,未闻处置;御史无过,却先贬官;远近闻知,实损圣德。计天下方镇,怒元稹守官。今贬为江陵判司,即是送与方镇。臣恐元稹贬官,方镇有过,无人敢言,陛下无由得知不法之事。”上又欲加河东王锷平章事,居易谏曰:“宰相是陛下辅臣,非贤良不可当此位。锷诛剥民财,以市恩泽,而与之宰相,深无益于圣朝。”乃止。十年七月,盗杀宰相武元衡,居易首上疏论其冤,急请捕贼以雪国耻。宰相以宫官非谏职,不当先谏官言事。会有素恶居易者,掎摭居易,言浮华无行,执政方恶其言事,奏贬为江表刺史。诏出,中书舍人王涯上疏论之,言居易所犯状迹,不宜治郡,追诏授江州司马。(节选自《旧唐书·白居易传》,有删节)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居易幼聪慧绝人/襟怀宏放/年十五六时/袖文一编/投著作郎吴人顾况/况能文/而性浮薄/后进文章无可意者/B.居易幼聪慧/绝人襟怀宏放/年十五六时/袖文一编/投著作郎吴人顾况/况能文/而性浮/薄后进文章/无可意者/C.居易幼聪慧/绝人襟怀宏放/年十五六时/袖文一编/投著作郎吴人顾况/况能文/而性浮薄/后进文章无可意者/D.居易幼聪慧绝人/襟怀宏放/年十五六时/袖文一编/投著作郎吴人顾况/况能文/而性浮/薄后进文章/无可意者/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仍孙,家族中,从本身下数至第八世孙为仍孙(包括本身),亦称“耳孙”。B.斯文,古今异义词,现指很有涵养、文质彬彬,懂得尊重人,文中指这篇文章。C.吏部,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各级文武官员的任免、升降以及调动等。D.左降,古代指贬官,与“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左迁”意思相近。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白居易出身仕宦,为官颇受赏识。他的祖上白建和他父亲都做过官。他为官后曾被章武皇帝召进翰林院任学士,元和三年,被任命为左拾遗。B.白居易能诗善文,令人交口称誉。白居易文辞丰富艳美,尤其擅长作诗,其诗能针砭时弊,弥补政务缺陷,因而受到赞赏,常常流传到宫中。C.白居易敢于直谏,纠正皇帝做法。他认为王锷搜刮民财,以求得皇上恩泽,这对圣明之朝是极为不利的,劝谏皇上不要加封王锷做平章事。D.白居易遭人猜忌,被贬出了朝廷。有厌恶白居易的人,指摘白居易华而不实,当权者也憎恨白居易上书言事,上奏朝廷要求贬他为江州司马。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代汉语。(1)居易自以逢好文之主,欲以生平所贮,仰酬恩造。(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14.白居易认为元稹左降有“不可者三”,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答案】10.A11.C12.D13.(1)白居易自认为遇到了喜好文治的君主,想要用平生所积累的学识,报答皇上的恩泽。(2)不明句读,不能解决疑惑,有的向老师学习,有的却不向老师求教;小的方面学习,大的方面放弃,我看不出来他们有什么明智的啊。14.①元稹为官正直,不惧权贵;②有罪不处,无罪遭贬,有损圣德;③方镇有罪,无人敢言,陛下会受蒙蔽。【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白居易小时候聪慧过人,胸襟宽广,性格豪放。他十五六岁时袖揣自己编辑的一部分诗文,去投赠著作郎吴地人顾况。顾况善作诗文,但是秉性轻浮,后辈的诗文没有合他心意的。“绝人”作形容词“聪慧”的补语,“聪慧绝人”是形补短语,作“居易”的谓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C;“薄后进文章”虽可说通,但后文“无可意者”主语缺失,故“后进文章”应做“无可意者”的主语,“浮薄”是一个词,不应断开,排除D。故选A。【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C.“吏部……掌管全国各级文武官员的……”错误。吏部是掌管天下文官的任免、升降等事务,不包括武官,武官由兵部掌管。故选C。【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D.“当权者也憎恨白居易上书言事,上奏朝廷要求贬他为江州司马”错误,由原文“执政方恶其言事,奏贬为江表刺史”可知,当权者上奏朝廷要求贬白居易为“江表刺史”。故选D。【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关键词:“自以”,自认为;“逢”,遇到;“所贮”,积累的学识;“仰酬恩造”,报答皇上的恩泽。(2)关键词:“或”,有的;“师”,向老师学习;“不”通“否”;“小学”,小的方面学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语前置句,不明句读,不能解决疑惑。【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根据原文元稹左降有“不可者三”,理由如下:①由“元稹守官正直,举奏不避权势”可知,其为官正直,刚正不阿;②“今中官有罪,未闻处置;御史无过,却先贬官;远近闻知,实损圣德”表明,御史无罪却被贬官,有损圣上的恩德;③由“臣恐元稹贬官,方镇有过,无人敢言,陛下无由得知不法之事”可知,方镇守臣痛恨元稹严于职守,如果将元稹贬官,正中方镇下怀,以后方镇有过,无人敢言,陛下也就无法得知那些不法之事。参考译文:白居易,字乐天,太原人,是北齐五兵尚书白建的八世孙。他的父亲白季庚,建中初年做彭城县令。白家世世代代都以尊奉儒学为业,都是凭借明经科做了官。白居易小时候聪慧过人,胸襟宽广,性格豪放。他十五六岁时袖揣自己编辑的一部分诗文,去投赠著作郎吴地人顾况。顾况善作诗文,但是秉性轻浮,后辈的诗文没有合他心意的。顾况看了白居易的文章,不由得亲自到门口以礼相迎,说:“我以为没有人能写出好的文章了,没想到又遇见了你。”贞元十四年,白居易开始应考进士,礼部侍郎高郢选拔他为甲科,吏部判试合格,任命他为秘书省校书郎。白居易文辞丰富艳美,尤其擅长作诗。他写的几十上百篇诗歌,篇篇都有讽谏之意,能针砭时俗之弊,弥补政务的缺陷,因而有德有才的人都很赞赏他,作品往往流传到宫中。元和二年十一月,皇帝征召白居易进翰林院任学士。元和三年五月,又任命他为左拾遗。白居易自认为遇到了喜好文治的君主,想要用平生所学,报答皇上的恩泽。白居易与河南人元稹关系很好,元稹由监察御史贬谪为江陵府士曹属吏。翰林学士李绛、崔群在皇上跟前当面辩说元稹无罪,白居易也多次上疏恳切劝谏,说:“臣近日因元稹降职一事,已多次奏禀皇上。不可将元稹降职有三个理由。理由何在?元稹为官正直,举报上奏不避权势。如今宦官有罪,没听说处置他们;御史没有过错,却先贬官;远近之人闻知此事,确实有损陛下圣明的美德。估计天下方镇守臣,都恼怒元稹严于职守。现将他贬为江陵判司,便是将他送与方镇守臣,臣担心元稹被贬官后,方镇守臣有越轨行为,无人敢言,陛下无法得知那些不法之事。”皇上又想加封河东人王锷担任平章事,白居易劝谏说:“宰相是皇上的辅佐大臣,不是有贤德良才的人就不能担任此职。王锷搜刮民财,来求得皇上恩泽,反而给他宰相职位,这对我们圣明之朝是极为不利的。”皇上这才打消了这个念头。元和十年七月,强盗杀死宰相武元衡,白居易第一个上书为他陈述冤情,急切请求逮捕强盗以洗雪国耻。宰相认为东宫官员没有谏诤的职责,不应当先于谏官言事。适逢有个素来厌恶白居易的人,指摘白居易,说他华而不实没有操行,当权者正憎恨他上书言事,上奏贬他为江表刺史。诏书下达,中书舍人王涯上疏议论此事,说根据白居易所犯的罪行,不应该让他治理州郡,于是追回诏书授任江州司马。(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江陵即事(唐)王建瘴云梅雨不成泥,十里津楼压大堤。蜀女下沙迎水客,巴童傍驿卖山鸡。寺多红药烧人眼,地足青苔染马蹄。夜半独眠愁在远,北看归路隔蛮溪。【注】①津楼:渡口修筑的瞭望楼台。②红药:指芍药。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写瘴云弥漫,梅雨淅沥,津楼高耸,沿大堤蔓延,写出了江陵风物的特点。B.颔联写蜀女热情迎接归来的船夫,巴童在驿站旁兜售山鸡,写出江陵一带繁忙热闹的景象。C.颈联运用通感和夸张手法,使嫣红如火的芍药与绿意欲滴的青苔相互映衬,写出了初夏时节自然景物的美丽。D.本诗前三联旨在赞美江南民俗风物,尾联卒章显志,将描写与抒情紧密结合,使情景浑然一体。16.诗人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夜半独眠愁在远”的“愁”?【答案】15.D16.①烘托。首联用暗淡的景物描写营造出一种凄迷的氛围,烘托了内心的愁苦。②以乐景衬哀情。中间两联写出江陵的繁华热闹、景色优美,反衬出诗人独在异乡的孤寂和因思乡而产生的愁苦。③直抒胸臆。尾联直言自己孤栖于南方,夜不能寐将自己内心的孤苦与思乡之情表现出来。【解析】【分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D.“诗前三联旨在赞美江南民俗风物”错误。这首诗前三联是对此地民俗风物的描写,但是主旨不是赞美江南民俗风物,结合尾联“夜半独眠愁在远,北看归路隔蛮溪”,可知是借此反衬自己的思乡愁绪和身在异乡的漂泊之感。故选D。【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使人思想情感和和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本题要求回答“尾联中‘夜半独眠愁在远’的‘愁’”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的?这就需要从意象的点染、手法技巧的运用等角度去分析。分析的内容应该从“首颔颈尾”四联入手。首先,“夜半独眠愁在远”尾联中的“独眠”是“”“愁”的直接原因,属于直抒胸臆的表达方式。因为孤枕难眠,所以忧愁,而愁思的地方在远处即在故乡,说明诗人正客在异乡,内心有一股浓厚的思乡情愫。再看,首联,“瘴云梅雨不成泥,十里津楼压大堤。”用“瘴云梅雨”“十里大堤”等意象营造了一种凄清孤寂、沉闷的氛围,反衬了诗人内心的苦楚。最后,中间两联用“蜀女”“巴童”“迎水客”“卖山鸡”以及“寺多红药”“青苔染马蹄”来表现此地的物阜民丰,非常繁盛的景象,诗人以乐景抒发了自己内心的孤苦、伤感之情。(三)名篇名句默写(10分)17.默写。(1)《短歌行》中写诗人想象贤才踏着田间小路,一个个屈驾前来探望自己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李清照的《声声慢》中说天气变化无常,忽暖忽寒,人最难调养身体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3)《归园田居》(其一)运用比喻手法写诗人身在宦海而心系田园的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4)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师说》中,韩愈认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越陌度阡②.枉用相存③.乍暖还寒时候④.最难将息⑤.羁鸟恋旧林⑥.池鱼思故渊⑦.故不积跬步⑧.无以至千里⑨.闻道有先后⑩.术业有专攻【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阡、乍、羁、跬、至、攻”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三、语言文字运用(16分)18.对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师说》以贻之贻:赠送B.不耻相师师:老师C.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道:风尚D.其闻道也亦先乎吾闻:懂得【答案】B【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实词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B项,“师”,此中“耻”作意动:以……为耻。“相”作“师”的宾语。句意:不以向他人拜师为耻。译为学习。故选B。19.下列各句中划横线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古之学者必有师 B.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C.吾从而师之 D.师不必贤于弟子【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古今异义现象的把握能力。A.“学者”:古义,求学的人;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B.“相似”:古今一样,都是“相似”的意思。C.“从而”:古义,两个词,“从”,跟从(他);“而”,表并列的连词,并且;今义,连词,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意思是“因此就”。D.“不必”:古义,不一定;今义,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故选B。20.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彰:清楚,明白B.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师道:从师求学的风尚C.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羞:感到羞耻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惑:疑惑【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词语含义能力。文言文词语含义的理解,一定要结合所要理解的文言文词语所在的上下文,也就是具体语境进行。本题要求选择“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D项,“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的意思是“(但是)对于他自己呢,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真是糊涂啊”,所以“惑”的意思是“糊涂”。故选D。【点睛】理解文言实词的意思,可以采取因文定义法: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可将词义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对错。结合语境,理解实词含义,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要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出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21.在下列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句子是例: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A.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C.李氏子蟠……不拘于时 D.古之人不余欺也【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句式的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会分析句子成分结构;然后熟知常见的文言特殊句式,掌握其语法特点,常见标志;最后准确理解句意,结合语境进行判断。本题要求选择“下列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句子”。“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是宾语前置句,调整为“不知句读,不解惑”。A项,判断句,句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所在的地方。B项,定语后置句,调整“蚓无利爪牙,强筋骨”。句意: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C项,被动句,介词“于”表被动。句意:李家的孩子蟠……不受时俗的拘束。D项,宾语前置句,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调整为“古之人不欺余也”。句意:古人没有欺骗我啊!故选D。22.下列各句中划横线的词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中的“耻”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B.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C.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D.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各句中划横线的词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中的‘耻’用法不同的一项”,这是针对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设题,然后根据词语在句中的位置和前后词语的词性辨析活用类型。本题中,“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中的“耻”是形容词意动,以……为耻;C项,“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中“归”是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回去,让……回去。ABD三项都是意动用作,“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中“羞”意思是“以……为羞”;“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中“是”意思是“把……看作正确”;“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中“师”意思是“把……当作老师”。故选C项。(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中国古代最早的窗子谈不上美观,经过千百年的发展,中国窗子才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随着岁月的流逝,使它们成为最富有美学表现力的中国建筑的因素。在中国,有多少工匠,(),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和菱形等等,或单独存在或互相交替使用,看起来就像有无数的组合。有简单的图案,也有独具特色的图案,一切都用薄薄的棕色或红色木条制作成。每当夜幕降临,从中国传统院落大门旁边的影壁小心地往里看,就能看到像自身发光的抽象画一样的木制窗子,窗子木格细细地勾画着自己精致的线条,微弱的灯光洒在院子里,消失在甬道长廊,婆娑竹影上。偶尔有人在室内走动,身影在洁白的窗纸上滑动,充满神秘的色彩。(节选自《汉字王国》有删改)2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就可能有多少种装饰图案的窗子,但原则上都是对称的变化B.窗子就可能有多少种装饰图案,但原则上都是对称的变化C.即使原则上都是对称的变化,窗子也会有各种各样的装饰图案D.即使对称变化是窗子的设计原则,也会有各种各样的装饰图案24.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答案】23.A24.随着岁月的流逝,它们成为中国建筑中最富有美学表现力的因素。【解析】【2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连贯的能力。括号后的内容“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和菱形等等”,是在列举窗子的类型,而且都是对称图形,据此括号内后半句应说窗子的造型特点是对称的,排除CD。括号前面话没说完整,“在中国,有多少工匠”,注意里面的“有”,恰好照应A项“就可能有”,而B项前半句“窗子就可能有多少种装饰图案”在表达上与上文不照应,显着结构混乱,应该追求“有多少工匠”“就可能有多少窗子”的结构模式,排除B。故选A。【2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随着岁月的流逝,使它们成为最富有美学表现力的中国建筑的因素”一句有两处语病。一是“随着……,使……”成分残缺,是滥用介词导致的主语残缺,可删去“使”或“随着”;二是语序不当,“中国建筑的”属于领属性质的定语,应该放到“最富有”(形容词)前面,同时将“的”改为“中”。整个句子修改为:随着岁月的流逝,它们成为中国建筑中最富有美学表现力的因素。四、写作(60分)2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全国政协常委、农工民主党中央常委、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教授张乾二,于2020年5月3日安详逝世,享年93岁。张乾二早年参与了水溶液中培养晶体、研制粉末衍射仪的照相机等研究,1963年在配位场理论研究方面获得突破,20世纪90年代带领课题组开展价键理论计算程序化的攻坚研究。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二等奖等。张乾二曾说:“科学家必须热爱他的工作。如果一个科学家不为探求真理,只为求名求利,在科学方面就不会有什么成就。所以真正的大科学家首先必须是一个纯粹的人,纯粹为科研兴趣,或纯粹为国家需要。”请综合以上材料,在学校团委组织的以“做事与做人”为主题的演讲会中,写一篇演讲稿。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做一个纯粹人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做一个纯粹的人”。人之心非江河湖泊之大,仅一拳即可度量,若内心劳碌,不仅苦了自己,也烦了别人。一心一意,方能洒脱。张乾二即为实例。生活纵然曲折,我也宁做纯粹的人;生活纵然丰富,我也宁做纯粹的人。活得纯粹,活得洒脱不羁,如鱼在海底遨游,如鹰在天空翱翔。林清玄说:“今天扫完今天的落叶,明天的树叶不会在今天掉下来,不要为明天烦恼,要努力活在今天这一刻。”诚如斯言,为太多未知的事物考虑太多,一个人总是会生活地很累,压力剧增,身心上承载巨大压力,精神上束缚太多自我。与其如此,何不就活得洒脱些,做一个纯粹的人。当我们用真心对待每一天,不为从前后悔,不为未来担忧,做一个纯粹的人,生活就会在自己手中无限美好。三毛天生热爱流浪,这个自称口袋里只有三毛钱的小人物,一路走来,享受生活,她说:“生活是一种缓缓如夏日流水般的前进,我们不必焦虑,三十岁的时候不要急五十岁的事情,我们生的时候不必期望死的来临。”她曾在台湾追逐青春,在西班牙释放热情,在德国饱读书籍……她自由不羁却又渴望安宁,走遍万水千山只为安抚今生不安的灵魂,人生不就该像她一样没有包袱地生活吗?活得纯粹,活得真情实意,如秋菊高洁傲岸,如幽兰散发清香。要说活得真性情,非阮籍不让。他作为“竹林七贤”之一,在1500年前留下了一些真性情的东西,而这些东西是道统文化不敢去面对的。有一天上山,走着走着没路了,结果他就坐下来大哭,这便是有名的“穷途而哭”。他还爱跑到山林里去啸歌,虽然疯疯癫癫,但听他啸歌的人却能烦恼一扫而光。现实中,很少有人敢做阮籍,因为我们要面对社会的所有规则!大仁大恶的人估计都不会做这样的事情,可阮籍就是这样邪谬。如若我们敢用真性情面对生活,做另一个阮籍,那么生活也一定不会苛待我们。然而,洒脱不羁也是建立在原则之上,如果一个人没有责任心,总是将今天的事推脱到明天去做,那么他的生活注定不会是洒脱。回首凝望,他会发现自己偏离原来的轨迹已经好远,而他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弥补自己曾经卸下的一份又一份责任。所以我们只要将每天过好,无需安排,无需担忧,生活便会自然而然地细水长流。活得纯粹,活得简单专注,如松柏挺拔屹立,如翠竹在丛林摇曳多姿。张乾二曾说:“科学家必须热爱他的工作。如果一个科学家不为探求真理,只为求名求利,在科学方面就不会有什么成就。所以真正的大科学家首先必须是一个纯粹的人,纯粹为科研兴趣,或纯粹为国家需要。”张乾二恬然对待身外的名利,更多的关注内心,专注于自身的兴趣与工作,他活得简单专注,以非凡的成果充盈着国家和民族。不论生活是什么样子,我,一定是有真意,去粉饰,不做作,不卖弄,做一个纯粹的人!我的演讲结束,谢谢大家!名师下水文1心怀家国,达臻远方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很荣幸在此作国旗下讲话,与大家分享关于“做事与做人”的点滴思考。我讲话的题目是“心怀家国,达臻远方”。厦门大学教授张乾二曾说:“真正的大科学家首先必须是一个纯粹的人,纯粹为科研兴趣,或纯粹为国家需要。”我认为一个人做人与做事均需心怀家国,如此方可达臻远方。同学们,无人自成孤岛,心怀家国,才有这科技腾飞。作家博尔赫斯说:“没有谁是祖国。我们所有人才是。”心怀家国,让小我铸就人生辉煌。君可见钱伟长自幼酷爱古典文学,服膺儒家经典。然而“九一八”事变的发生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为了改变积贫积弱的中国,他毅然弃文从理。他说:“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一切从国家的需要出发,这一理念贯穿了钱伟长的一生,也成就了他不平凡的一生。君可见,邓稼先美国学成后毅然回国。面对高薪挽留,他毫不动心;面对恶劣条件,他素履以往。为了国防科研发展,他隐姓埋名几十载,甚至因为实验辐射身患直肠癌。他们,心怀家国,秉持“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精神,才有这科技腾飞。同学们,慕宗悫之长风,心怀家国,才有这国泰民安。何塞.马蒂曾言:“虚荣的人注视着自己的名字,光荣的人注视着袓国的事业。”将自己融汇到家国中去,青春能焕发出不朽的光彩。你看,叶嘉莹先生“书生报国成何计,难忘诗骚李杜魂”。叶先生毅然决然地回到了魂牵梦萦的国土,开始诗词教学。她说,诗使人心不死。她以诗教涵养莘莘学子,让温柔敦厚的种子萌芽吐蕊。你看,澳门濠江中学的两任校长杜岚、尤瑞阳,他们毅然默默守护国旗飘扬70年。那无论刮风抑或下雨的坚持源于对家国的大爱。你看,疫情期间,多少白衣天使抛家弃子,披甲上阵,他们抛下小家,只为顾全大家。因为有了这样一群人,或以诗教濡染社会,或以坚守诠释爱国,或以柔弱之躯守卫华夏,这国泰民安才有望。同学们,你或许渺若微尘,也请不要忘记发出一点光,就如鲁迅先生所说:“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做人做事,心怀家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