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吗》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中国人失掉自信力吗》选自鲁迅先生的《且介亭杂文》,是一篇驳论。作者先列举了对方的论据,然后指出对方的错误论点,接着驳斥对方的论证过程,再提出自己的论点,并举例加以论证。文章结构分明,段与段之间的衔接非常紧密,过渡自然流畅,逻辑清晰。文章的用词精准,说理生动,有讽刺意味;同时,文章巧妙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学情分析:通过第二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议论文的相关知识,初步掌握了议论文的阅读技巧。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可以运用议论文的知识进行自主阅读,但由于文章时代久远,应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背景资料,加深对本文内容的理解。教学设想:本文是学生学习的第一篇驳论,文章结构紧凑,思维严密,逻辑清晰,语言犀利,据此可以训练学生缜密的思维,提高思辨能力。因此,本文的学习可安排以下三个环节:一是简介背景,寻找观点,掌握文体;二是通读全文,区分材料,梳理思路;三是精读品析,体味语言,增强自信。教学目标:1.联系时代背景,了解驳论的相关知识,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2.通读全文,区分观点和材料,梳理作者的论证思路。3.精读品析,体味本文尖锐犀利、富有战斗性、讽刺性的语言。教学过程:任务一:简介背景,寻找观点,掌握文体活动1:引入课题,相关资料介绍1.播放介绍“中国速度”的视频,简介中国近几年的飞速发展。2.简介当时背景: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突然向沈阳进攻,蒋介石下令不许抵抗,国民党军队不战而逃,不到半年,日本帝国主义就占领了我东北三省。而“南京政府束手无策”,“单会去哀求国联”,“国联”即“国际联盟”的简称,是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瓜分世界和调节相互矛盾于1920年成立的国际组织。“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政府多次向国联申诉,要求制止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但国联采取了袒护日本的立场。哀求国联无效后,一些国民党官僚和“社会名流”,以祈祷“解救国难”为名,多次在一些大城市举办“时轮金刚法会”,求神拜佛,怀古伤今。1934年,由国民党政客戴季陶和军阀段祺瑞发起,一些国民党官僚在杭州灵隐寺举行法会,请班禅大师求佛保佑。有些甚至散布对抗日前途的悲观论调,悲观失望的气氛笼罩着上层社会。蒋介石的“三日亡国论”:“中国枪不如人,炮不如人,工厂不如人,拿什么和日本打仗?”“到现在他(指日本),一切军事的准备比世界上任何一国都要充足”“不仅十天之内,三天之内他就可以把我们中国所有沿江沿海的地方都占领起来,……灭亡我们中国。”——《新生活运动发凡》1934年8月27日1934年8月27日,当时颇有影响的《大公报》发表了《孔子诞辰纪念》的社评,鼓吹:“民族的自尊心与自信力,既已荡焉无存,不待外侮之来,国家固早已濒于精神幻灭之域。”鲁迅就在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际,针对这种论调,鲁迅写下了这篇著名的杂文。毛泽东曾评价鲁迅:“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最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诚、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杂文最能体现“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引出课题。3.简介“杂文”:杂文:不像一般的议论文那样地说理,而是用文艺性的笔调,形象化手法来议论说理。兼有政论、文艺两种因素。特点:篇幅短小,取材广泛。敏锐迅速,泼辣犀利,战斗性强。(像匕首、投枪,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血路)冷嘲热讽、幽默风趣。(4)说理生动、议论生动。4.简介:《且介亭杂文》共分三集,是鲁迅后期杂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广泛,思想成熟,科学性、战斗性都很强。写作这些杂文时,鲁迅住在上海四川北路山阴路亭子间。这地方是当时帝国主义越出租界范围用以修筑马路的区域,叫做“半租界”。于是鲁迅就取“租”字的右半边而成“且”,取“界”字的下半部而成“介”,再与“亭子间”的“亭”字,合成“且介亭”这个名称,意即“半租界的亭子间”。这不仅点明了这些文章的写作时间和地点,也暗示出写作这类文章时的社会环境。活动2:通读课文,寻找观点
通读全文,解决生字词,从文中找出表示观点的语句。PPT呈现生字新词。(2)观点句预设: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追问:发现这两个观点句有什么特点?预设:议论文从论证方式看,一般可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立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提出并阐明自己的见解或主张。如《敬业与乐业》驳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发表议论,批驳片面的、错误的,甚至反动的见解或主张。一般说来,批驳对方的论点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直接批驳对方的论点,二是驳论据,三是驳论证。课堂小结:驳论文体特点设疑:作者如何驳斥对方论点?第二课时任务二:通读全文,区分材料,梳理思路活动1:聚焦第3-5小节,分析作者是如何驳斥对方的?预设:论证思路:作者首先肯定对方的论据是事实,再指出对方的论据不能证明对方的论点,所以对方的论点错误。作者从批驳对方的论据入手,指出中国前不久失去的是“他信力”,现在发展着“自欺力”都不是“自信力”;所以对方论据证明不了论点,所以对方论点错误。补充:仿拟:是按照已有的语言表达形式,临时造出新的语言形式的一种辞格。仿拟所模仿的一般为固定词语或短语,也可以扩大到句子、段落、篇章,甚至语体、风格。根据仿照的对象,仿拟可分为仿词、仿句、仿篇、仿体和仿调。活动2:聚焦第6-9小节,探析作者是如何树立自己的观点?论证思路:作者从正面提出自己的观点“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接着用举例论证,热情歌颂富有自信力的“中国脊梁”,从而驳倒对方观点。
追问:文中提到的“四种人”为中国的脊梁,你能否说出哪些人物具有这样的品行?埋头苦干的人:焦裕禄:革命烈士,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2年被调到河南省兰考县担任县委书记。时值该县遭受严重的内涝、风沙、盐碱三害,他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同全县干部和群众一起,与深重的自然灾害进行顽强斗争,努力改变兰考面貌。他身患肝癌,依旧忍着剧痛,坚持工作,被誉为“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司马迁:《史记》作者,为了搜集史料遍走各地,在牢狱之中仍不忘撰写著作,最终写出了旷世史书。李时珍:明朝著名药物学家,遍尝各种草药,很多次服药中毒,险些丧身,终于著成《本草纲目》。拼命硬干的人彭德怀:从红军时期到抗日战争期间,艰苦奋战,抗美援朝期间率大军在朝鲜与17国联军周旋,将包括除了苏联之外当时世界上所有主要军事强国的联合国安理会的大军从鸭绿江赶到了三八线,为中华民族立下不世战功。谭嗣同:变法失败后,谭嗣同听到政变消息后并不惊慌,置自己的安危于不顾,多方活动,筹谋营救光绪帝。但措手不及,计划均告落空。在这种情况下,他决心以死来殉变法事业,用自己的牺牲去向封建顽固势力作最后一次反抗。为民请命的人明末东林党人为反对宦官专权,不惜多次向皇帝上书,奔走呼号,为民请命,不少人死在阉党的屠刀之下。任长霞的丈夫为普通人免费打官司。他平日里做得最多的是扎根基层,为普通的老百姓们提供法律帮助,遇到家庭实在困难的还会提供免费的帮助。舍身求法的人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明明有逃走的机会却坚持以身赴死,就是舍身求法的最好例证。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与杨虎城兵谏蒋介石,共同逼蒋联共抗日,造成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蒋介石虽然被迫答应抗日,但是杨虎城被杀害,张学良被囚禁终生。小结:文章的论证思路:本文开头摆出对方的论据,进而指出对方论点;然后有针对性地驳论证,即对方的论据不能证明对方的观点(直接辩驳);之后表达自己的观点,并用有力的论据加以论证。(间接辩驳)语句的过渡:“从公开的文字上看”——“于是”——“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失掉了他信力”——“中国人现在”——“‘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我们从古以来”——“这一类的人们”——“要论中国人”(过渡自然,衔接紧密)任务三:精读品析,体味语言,增强自信活动:鲁迅杂文的语言犀利幽默,精炼,形象感强,文学味浓,请从文中选择相关语句赏析验证。预设:犀利嘲讽:“总自夸”:充满嘲讽意味;讽刺对方自我炫耀,夜郎自大。“只希望着国联”:讽刺国民党仰人鼻息,把国联当作“救命稻草”。“一味求神拜佛”:讽刺国民党沉迷其中,不能自拔,顽固不化。“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直白、犀利地讽刺国民党。(了解加着重号的原因)精练:
“从公开的文字看”: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的文字;言下之意还有“没公开的文字”,表明对方的材料不完全,论据缺乏力度。“于是有人慨叹”:“有人”指部分人,不能代指“中国人”,与下文“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污蔑”形成呼应。形象感强,文学味浓:“他们有确信,不自欺”:敬慕“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之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沉重含义深刻:最后一段,“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脂粉”喻美化、伪装;“筋骨和脊梁”喻气节、操守、品格;“状元宰相”是指统治阶级的御用文人;“地底下”指变革社会的积极力量,在当时,这股力量指中国共产党。这句话含义丰富,说明反动派及其御用文人的文章是荒谬的,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观察,以辨是非。这样的结尾,既总结了全文,又恰与文章开头的“公开的文字”相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浑然一体。比喻:这是中国的脊梁。比喻,“脊梁”本义指人的脊柱,有坚硬,竖直,人体的中轴等特点。这里比喻中国自古以来有着坚定信念、不屈精神、对历史发展起到重大推动作用的优秀儿女。这样的比喻形象揭示出有自信力的优秀的中华儿女身上坚定、正直、顽强的精神,以及对中国历史发展起到的重要作用。排比: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反问: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仿拟:“他信力”课堂小结:这是一篇驳论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世界地理上册试题及答案
- 熟悉汽车维修工职业标准化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4年计算机基础考试准备技巧试题及答案
- 2024年语文考试信心建设试题及答案
- 2024年汽车美容服务流程优化试题及答案
- 非遗策划面试题及答案
- 2024年汽车维修工现场工作总结试题及答案
- 企业园区面试题目及答案
- 有关年月日的知识数学
- 美容师考试心理素质题目及答案分析
- 模块三 幼儿教师职业口语训练课件 第十单元 幼儿教师教学口语
- 探秘京剧脸谱(课件)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辽师大版
- (正式版)SH∕T 3548-2024 石油化工涂料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 精神发育迟滞的护理查房
- 《监督法》讲座稿
- KV电缆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组织行为学》练习题库更新
- 被批评是奢侈的幸福
- 2020最新世界各国安规插头尺寸标准版
- 魔芋产业市场调查报告
- 个人授权委托书范本--免费下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