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第1页咸阳市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高二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题共10页,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答题卡按顺序收回,装袋整理;试题不回收。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追溯人类早期秩序建立的过程,“命名”无疑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释名》云:“名,明也,名实事,使分明也。”凡事凡物皆须有名,有了名称方可识别归类,此为秩序的开端。因此,给事物命名在古人看来绝非小事。《尚书·吕刑》谈及远古时期尧初建社会秩序,派诸官分掌各项事务,大禹命名山川即其中重要举措之一。反映早期先民观念意识的《山海经》对事物命名也很有兴趣。《山海经》叙述山林川泽、飞禽走兽以及异域地产,皆用“名曰xx”或“其名曰xx”句式。如《南山经》的招摇山,“有草焉……其名曰祝余”“有木焉,其名曰迷榖”。在这种“命名识物”的叙述技法下,花木鸟兽、人种国度——被赋予名号,书中荒诞驳杂的内容因此显得秩序井然。不仅如此,《山海经》在为事物命名时也表现出早期文化的一些特点。人类早期对自然声音的辨识力和敏感度极高。《山海经》一书记载虫鱼鸟兽时经常描摹声音,诸如“其音如狗吠”“音如婴儿”等。鸟兽跳跃奔伏,物状难辨,故以音别之,专门通过鸟兽本身的叫声给其命名。在此意义上,命名即为识物。除了以声音名物之外,还有些物怪依据活动场所来命名,如《庄子·达生》曰:“水有罔象,丘有峷,野有彷徨,山有夔,泽有委蛇。”这种命名物怪的方式通常没有特指某个固定对象,而是类的称呼,条件限定也欠严密。这些名称显示出早期先民“命名识物”思维中较为朴素而直接的状态。即认为“名”与其所指事物差不多对等。名字确定,“物”的性质、界限方才清晰,此即为重视命名、以辨名来识物的认知模式。《周礼》论及周王朝设官分职状况,其中职官大都有辨析“名物”的职责。从内涵来看,周礼之“名物”既有物类自然属性的区分,亦包含抽象伦理象征意义之建构。如“司服”职掌九种吉服,不同吉服各有相应的使用场合,承载着诸多象征意义。“鷩冕”是天子祭祀先公、燕飨射礼时穿戴的,而“毳冕”则为群祭山川湖泊时所用。周礼之所以如此关注“名物”,正因为“名物”有“用事”之目的,此小者关乎地位、财富,大者事关尊卑、等差以及社会秩序,此即周礼之核心目的。周代乃礼仪大邦,其礼仪制度和文明建设的高度发展与名物学息息相关。仅《周礼》所涉名物类型就有二十余种,这些名物根据名称范畴、功能属性、职官归属等作了更细致的区分。名不同则其形制、功能也随之各异,体现出时人清晰的思想逻辑,远远走出了早期先民浑朴的命名状态。后人常以周礼皆为“繁文缛节”,对此多有讥刺,认为其繁缛很大程度上就体现在诸多“名物”的区分和配用上。其实,正是借助于“辨析名物”使得相关名物各有所用、各有象征,周代才建立了稳定的社会秩序,从而进入一个相对较高的文明。中国传统文化对名实、名号、名分、名序、名目等格外敏感重视,也正是由此而来。(摘编自王静、郗文倩《从“命名识物”到“辨物刻物”中国古代博物学的知识技术和思想观念》)材料二:张定浩《文学与名物》一文讨论了名与物在文学当中的重要意义。他认为,文学的基本相对性,在于使人“从观念的重重罗网中挣脱出来,重新透过坚实的万物去观看事件,并被万物和事件所观看”。①如何做到这一点呢?“单是知道这些事物抽象和普遍的名字还是远远不够的,还要知道它们在彼时彼刻具体的、被唤出来的名,将那些被湮没的具体的名和同样被湮没的具体的物相连接,如此它们才可能复活,像密码锁的开启,咯哒一声,一个真实存在过的生活世界,而非我们带着今日眼光所以为的那个现实世界,才得以呈现。”什么是“抽象和普遍的名字”,什么又是“具体的、被唤出来的名”呢?唐宋之际,某种芜杂琐碎的名物记录开始悄然渐增,人们热衷于为寻常事物巧制“文呼”,为已有常名之物另取新名;至于在北宋兴起,在南宋自成一类的谱录,乃至热衷于名物记录的小说,则更是风气已开之后的产物了。此类作品对名物的记录,并不以训诂与考证为目的,它们与巧制“文呼”的风气一样,与其说是为了准确指称某物,不如说是出于审美与娱乐之动机。牡丹,有鹤翎红、倒晕檀心、九蕊真珠;砚之形制,有仙桃、玉台、月池;酒,有瑶池、兰芷、千日春……在牡丹、砚、酒等“类名”底下,它们提示的差异微乎其微,②难道没有它们,或者说没有这些差异,人们最基本的生存与交流会受到影响吗?然而,正是它们,能够打破“简单固有的符号化认识”。“抽象和普遍的名字”,是牡丹、砚、酒,而有心人在千百年间孜孜不倦地记录下的九蕊真珠、月池、千日春等繁冗琐碎的“无用之名”,才在当时的生活(而非生存)当中具体地被唤起。此外,张定浩还借金宇澄的小说《繁花》来说明,“人的真实的活动与感情,需要一个具体的物的世界来安放,并通过那些物的名字来保存”,而“一切的人类,最终都是生活在沉默却有名字的物的怀抱,而非意见和观念的喧嚣中”。(摘编自鄢虹《注目于“名”:“名物学”的另一条路》)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先秦典籍为物怪命名会描摹其声音或记载其活动场所,以准确识别归类,建立秩序。B.借助“辨析名物”构建起的稳定的社会秩序,周朝才成为礼仪大邦,进入较高的文明。C.“具体的、被唤出来的名”既能保存真实存在的历史,还能安放人真实的活动与感情。D.从“命名识物”到“文呼”,中国古代的名物观呈现出从实用性到审美性的发展趋势。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名正言顺”“名副其实”“名不虚传”等成语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对辨析名物的重视。B.《周礼》中“名物”承载着抽象伦理象征意义,可见周人的认知模式远优于早期先民。C.《周礼》中对名物区分细致、配用明确,近于繁缛,是因为“名物”有“用事”目的。D.张定浩《文学与名物》借金宇澄的小说《繁花》来说明当代名物研究与文学密切相关。3.下列《红楼梦》情节,最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A.刘姥姥在宴会上以庄稼人的本色语言巧妙应对牙牌令,连比带划,逗乐贾府众人。B.宝钗设宴,提议咏菊作诗,黛玉连作《咏菊》《问菊》《菊梦》三首,最终夺冠。C.在斗草报花草名的游戏中,豆官以“姐妹花”难住众人,香菱则以“夫妻蕙”应对。D.宝玉生日宴上,众人以抽签的方式行酒令,每支签上都画有一种花,并附有诗句。4.简要分析材料二中两个画线问句的论证效果。(4分)5.孔子重视《诗经》,除了其社会作用与教化作用外,还特别提到“多识于草木鸟兽之名”,请根据材料概括孔子提出“多识于草木鸟兽之名”这一主张的意义。(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第二次探监列夫·托尔斯泰说也奇怪,自从聂赫留朵夫认识到自己的卑鄙因而憎恨自己那时起,他就不再憎恨别人。同米西结婚,昨天他还觉得很称心,今天却觉得根本不可能。昨天他认为就自己的地位来说,她同他结婚无疑将得到幸福,今天他却觉得他不仅不配同她结婚,简直不配同她亲近。“首先得去找律师,”他想,“听听他的意见,然后……然后到监狱里来看她,看昨天那个女犯人,把全部真相都告诉她。”他一想到怎样跟她见面,怎样把心里话都讲给她听,怎样向她认罪,为了赎罪他什么都愿意做,甚至愿意同她结婚,——他一想到这儿,心情异常激动,泪水忍不住夺眶而出——……典狱长站起来,走了出去,于是剩下聂赫留朵夫和玛丝洛娃两个人了。对于聂赫留朵夫来说,关键性的时刻到了。他一直在责备自己,上次见面没有对她说出主要的话,也就是没有说他要和她结婚,现在他下定决心要告诉她。她坐在桌子的一边,聂赫留朵夫坐在对面。屋里很亮,聂赫留朵夫第一次在近距离内看清了她的脸,看到了她眼角、嘴边的皱纹和浮肿的眼皮。他比以前更怜惜起她来。他用臂肘支着身子,紧紧靠在桌子上,说:“要是这状子不顶事,那咱们就告御状。凡是能做的,咱们都要做到。”“是啊,要是以前有个好律师就行了……”她打断他的话说,“那时候要是大家知道我跟您认识,就大不一样了。可结果怎样呢?都把我当成小偷了。”聂赫留朵夫正要说说心里话,可是她又说起来:“我有一件事要对您说说。我们这儿有一个很好的老婆子,平白无故坐起牢来,她坐牢,儿子也坐牢。大家都知道他们没有罪,可是有人控告他们放火,所以就坐了牢。她儿子姓敏绍夫。您就行行好,帮她操操心吧。”她说着,一会儿看看他,一会儿垂下眼睛笑笑。“好的,我去办,问问是怎么一回事儿。”聂赫留朵夫接着说,“不过我想和您谈谈自己的事。您记得上次我对您说的话吧?”“您说了很多呀。上次您说什么来着?”她一面说,一面不停地笑,转悠着脑袋,一会儿转到这边,一会儿转到那边。“我说过,我来请求您饶恕我。”他说。“怎么啦,老是饶恕呀饶恕,一点儿也用不着……”“我说过我要弥补我的过错。”聂赫留朵夫继续说,“不是嘴上说说,而是用行动来弥补。我决定和您结婚。”她脸上流露出惊骇的神情。她那斜视的眼睛呆住了,像是在看他,又像不是在看他。“又是为什么呀?”她恶狠狠地皱着眉头说。“我觉得,我应该这样做,才对得起上帝。”“怎么又把什么上帝搬出来啦?什么上帝?当初您要是记着上帝就好啦。”她说完这话,就张大了嘴,不说了。聂赫留朵夫这时才闻到她嘴里有一股浓烈的酒气,于是明白了她兴奋的原因。“您安静一点儿。”他说。“我没有什么安静不安静的。你以为我醉了吗?我就是醉了,也明白我说的是什么。”她忽然很快地说起来,脸涨得通红:“我是苦役犯,您是老爷,是公爵,用不着来沾我,弄一身脏。你去找你们那些公爵小姐好啦,我的身价是一张十卢布的红票子。”“不论你说得多么难听,也说不出我心里是什么滋味。”聂赫留朵夫浑身哆嗦着,小声说,“你想象不出,我觉得对不起你,心里有多么难受!”“‘我觉得对不起你’……”她恶狠狠地学着他的腔调说,“那时候你倒不觉得,却塞给我一百卢布。那就是你出的价钱……”“我知道,知道,可是现在究竟该怎么办呢?”聂赫留朵夫说,“现在我决定再也不离开你了。”他又说了一遍:“我说到做到。”“可是我说,你做不到!”她说着,大声笑了起来。“卡秋莎!”他说着,就去摸她的手。“你走开,别挨我。”她气得一张脸变了颜色,叫了起来,一面把手从他手里往外抽。“你是想拿我来拯救你自己,你今生拿我寻欢作乐,来世还要拿我来拯救自己!我讨厌你,你走开,走开!”她腾地站起来,嚷道。“请您再等一下。”聂赫留朵夫说。玛丝洛娃又坐了下来,垂下眼睛,两只小手交叉着手指头紧紧攥在一起。“你不相信我。”聂赫留朵夫说。“您说要和我结婚,这永远办不到。我宁可上吊!就这样。”“我反正还是要为你出力。”“哼,那就是您的事了。不过我一点儿也用不着您。我这是对您说老实话。”她说,“可我当初为什么没有死掉呀?”她又说了一句,并且像诉苦似的哭了起来。聂赫留朵夫说不出话来了,因为她的泪水挑动了他的泪水。她抬起眼睛看了看他,就好像感到吃惊似的,并且用头巾擦起脸上流着的泪水。这时看守走过来,提醒说分手的时间到了。玛丝洛娃站起身来。“您现在很激动。要是能行的话,我明天再来。您考虑考虑吧。”聂赫留朵夫说。玛丝洛娃什么也没有说,也没有看他,就跟着看守走出去了。“哈,好闺女,你现在时来运转了。”等玛丝洛娃回到牢房里,科拉布列娃对她说,“看样子,他可是真迷上你了;趁他常常来找你,你可别错过机会。他会把你救出去的。有钱的人什么事都能办得到。”“怎么样,我的事你说了没有?”那个老婆子问道。可是玛丝洛娃没有回答同牢房女犯们的话,她躺到床上,一双斜视的眼睛凝望着角落里,就这样躺到天黑。她心里激烈地翻腾着。聂赫留朵夫对她说的一番话,又使她回到她又恨又不理解、受尽折磨之后离开的那个世界。现在她已经脱离以往浑浑噩噩过日子的那种状态,而要带着清醒的记忆生活下去又太苦恼。晚上,她又买了酒,和同牢房的女犯痛饮一场。(节选自《复活》,有删减)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玛丝洛娃眼睛发呆的表情是因为当听到聂赫留朵夫决定要跟自己结婚的表白后,再次唤醒了她对肉体和情感遭受践踏的屈辱和恐惧。B.文中两次写到玛丝洛娃说自己的价钱“是一张红票子”,是“一百卢布”,这既是她对聂赫留朵夫侮辱自己尊严的控诉,也是职业性的表达。C.“你今生拿我寻欢作乐,来世还要拿我来拯救自己”,表明玛丝洛娃认为聂赫留朵夫请求结婚的目的不纯,这能引发读者对聂赫留朵夫行为的思考。D.从聂赫留朵夫说的“咱们”,可以看出他心里与玛丝洛娃十分亲近。他说要“告御状”“凡是能做的都要做到”,也不是在欺骗敷衍玛丝洛娃。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巧妙地把对话安排在玛丝洛娃酒醉的状态下,表面上是交代她激动的原因,实际上是为玛丝洛娃无所顾忌地发泄压抑已久的情感创设条件。B.她“恶狠狠地皱着眉头”“学着他的腔调”与前文“垂下眼睛笑笑”“不停地笑”等描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玛丝洛娃受到的伤害之深。C.从上次(选必上册教材选文)与这次探视态度的鲜明对比中可以看出,聂赫留朵夫意识到阶级地位的差别造成了社会的不公和底层人民的苦难。D.小说中玛丝洛娃回到牢房后,老婆子问“我的事你说了没有”的情节,照应了前文她请求聂赫留朵夫帮助老婆子的事,使小说的结构更为严谨。8.托尔斯泰主义中有“道德的自我完善”的观点。小说选文中哪些情节能体现这一观点。(4分)9.小说选文部分的叙事有怎样的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材料一:楚庄王欲伐越,杜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杜子曰:“臣患之,智若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蹻①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若目也。”王乃止。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病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故良医之治病也,攻之于腠理。此皆争之于小者也。夫事之祸福亦有腠理之地,故曰:“圣人蚤从事焉”。昔晋公子重耳出亡,过郑,郑君不礼。叔瞻谏曰:“此贤公子也,君厚待之,可以积德。”郑君不听。叔瞻又谏曰:“不厚待之,不若杀之,无令有后患。”郑君又不听。及公子返晋邦,举兵伐郑,大破之,取八城焉。晋献公以垂棘之璧假道于虞而伐虢,大夫宫之奇谏曰:“不可,唇亡而齿寒,虞、虢相救,非相德也。今日晋灭虢,明日虞必随之亡。”虞君不听,爱其璧而假之道晋已取虢还反灭虞。此二臣者皆争于腠理者也,而二君不用也。然则叔瞻、宫之奇亦郑、虞之扁鹊也,而二君不听,故郑以破,虞以亡。故曰:“其安易持也,其未兆易谋也。”(选自《韩非子·喻老》②有删改)材料二: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选自《老子》第二十四章)[注]①庄蹻(qiáo):当时民间反对派首领。②《韩非子·喻老》出自《韩非子》,韩非子用二十五则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解释了《老子》,使《老子》抽象的哲学思想有了具体可感的呈现,在中国哲学史和训诂学史上起着发凡起例的作用。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需断句对应的标号写在答题卡上。(3分)爱[A]其璧[B]而假之道[C]晋[D]已取[E]虢[F]还[G]反[H]灭虞。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寡人,寡德之人,意为“在道德方面做得不足的人”,是古代君主、诸侯王的谦称。B.“过”与《老子四章》“复众人之所过”中的“过”意思相同。C.“假”,意思为“借”,与《劝学》“假舟楫者”中的“假”意思相同。D.材料二中的“伐”与材料一“举兵伐郑”中的“伐”意思不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楚庄王没有认识到楚国兵弱政乱的状况,而认为越国“政乱兵弱”,想要讨伐越国,在杜子进谏后,放弃了自己的想法。B.扁鹊认为,病在肠胃用火剂汤可治好,病在骨髓,大夫是无法医治的,蔡桓公的病已入骨髓,因此不再请求为他治病了。C.郑君不听叔瞻的建议,最终被晋攻取了八座城池;虞君不听宫之奇谏言,最终被晋所灭。说明做事只争于腠理没有意义。D.用“道”的观点看,踮脚、跨大步、自以为是、自我夸耀等行为就是剩饭、赘瘤,会遭人们厌恶,有道的人不会这样做。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4分)(2)故曰:“其安易持也,其未兆易谋也。”(4分)14.《韩非子·喻老》中“自见之谓明”与《老子》中“自见者不明”,是否矛盾?请分析。(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致酒行李贺零落栖迟一杯酒,主人奉觞客长寿。主父①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吾闻马周②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空将笺上两行书,直犯龙颜请恩泽。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少年心事当拏③云,谁念幽寒坐呜呃。[注]①主父:《汉书》载:“主父偃西入关见卫将军,卫将军数言上,上不省。资用乏,留久,诸侯宾客多厌之。”②马周:《旧唐书》载,马周投宿新丰被旅店主人轻视,后至长安做中郎将常何的门客。贞观五年,他代常何条陈多事皆合上意,后被授监察御史。③“拏”,执持,后作“拿”。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诗一二句总写劝酒场面,客人对酒兴怀,主人举杯劝酒。寥寥数语,奠定了全诗感伤不平的基调。B.“主父”两句与“吾闻”两句,使用典故。前者从对面落笔,通过家人望眼欲穿突出久羁异乡之苦,后者则采用夸张手法表现困守的狼狈。C.“空将笺上两行书”的“空”,与“莫使金樽空对月”的“空”相同,写出了诗人对马周那种凭借几行文字就得到皇帝恩泽的行为不屑一顾。D.“我有”两句一语双关,写出了诗人心情的变化。虽然灵魂无所归依却仍旧执着不改,对个人志向能够受到皇帝赏识充满希望。16.这是一篇劝酒歌,李白也写过一篇劝酒歌——《将进酒》,在歌中诗人都寄寓了怀才不遇的痛苦但又有不同。请对比两篇劝酒歌的最后两句,分析其情感的不同。(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秦风·无衣》中,展现了秦国军民互助的团结精神,他们修整武器,一同起来,共同行动的句子是“,”。(2)《春江花月夜》中表现游子归途艰难和遥远的两句诗是“,”。(3)“镜”与古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古人常揽镜自照以表达情感,在诗词中屡见不鲜,如“,”。第Ⅱ卷(表达题共80分)三、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出版已超过一百七十多年,文学思潮尽管不断变化,但这部作品仍然深受世界人民的爱戴。这一切都说明,《大卫·科波菲尔》是一部真正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经典之作。跟《匹克威克外传》《雾都孤儿》《艰难时世》等作品相同,狄更斯在《大卫·科波菲尔》中依然关注为数众多的中下层社会小人物的生活,着力表现他们的善良、温情和道德感化的力量。这部作品带有自传色彩,很多内容来源于狄更斯的亲身经历和见闻。狄更斯曾在《大卫·科波菲尔》的原序中说:本书脱稿之初,我的心情非常激动,因此,若想以看似必需的平静来谈论这部作品,我觉得并非易事。关于这个故事,凡是我所能说的任何有关的话,我都尽我所能在书中说了。从来没有人在读这本书时,比我写它时,更相信它的真实性了。人们不难相信,对于我想象中产生的每个孩子,我是个溺爱的父母,从来没有人像我这样深爱着他们。不过,在我内心的最深处,我有一个最宠爱的孩子,他的名字就叫《大卫·科波菲尔》。18.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可改变原意。(3分)19.下列句子中的“跟”和文段中加点的“跟”,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焦裕禄认识到,这涝、沙、碱“三害”跟瘟神一样,要制伏很难。B.帝国主义跟国内反对派不甘心于他们的失败,还在作最后挣扎。C.对抗疫情,人类最有力的武器是科学,因此,要跟科学要答案。D.跟着乌尔苏拉来到马孔多的人四处宣扬它土地肥美、位置优越。20.文段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可以写成“我心中最爱的作品是《大卫·科波菲尔》”,二者语义基本相同,但原句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4分)(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如今,我对世事已有足够了解,因而几乎对任何事物都不再引以为怪了。不过像我这样小小年纪就如此轻易地遭人遗弃,即使是现在,也不免使我感到有点儿吃惊。好端端一个极有才华、观察力强、聪明热情、敏感机灵的孩子,突然身心两伤,可居然没有人出来为他说一句话,我觉得这实在是咄咄怪事。没有一个人出来为我说一句话,于是在我十岁那年,我就成了谋得斯通——格林比货行里的一名小童工了。谋得斯通——格林比货行坐落在河边,位于黑衣修士区。那地方经过后来的改建,现在已经变了样了。当年那儿是一条狭窄的街道,街道尽头的一座房子,就是这家货行。街道曲曲弯弯直达河边,尽头处有几级台阶,供人们上船下船之用。货行的房子又破又旧,有个自用的小码头和码头相连,涨潮时是一片水,退潮时是一片泥。21.文中画横线的两处语义相同,作者为什么分别使用了代词“他”和“我”?(6分)22.以“谋得斯通—格林比货行”开头,将第二段内容缩写为一个单句。保留必要信息,不超过35字。(4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请整体把握漫画的内容和寓意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咸阳市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高二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3分)A(“以准确识别归类”错误。曲解文意。根据材料一“这种命名物怪的方式通常没有特指某个固定对等。对象,而是类的称呼,条件限定也欠严密”可知,先秦典籍中对物怪的命名只能大致分类,尚未做到完全)2.(3分)B(“可见周人的认知模式远优于早期先民”错误。根据材料一“名不同则其形制、功能也随之各异,体现出时人清晰的思想逻辑,远远走出了早期先民浑朴的命名状态”可知,只能推断出二者命名模式的不乐需求给事物另外取的名字。A项,刘姥姥的牙牌令虽然有趣,但与名物学的观点关系不大。B项,咏菊3.(3分)C(根据材料二,“抽象和普遍的名字”是事物的类名,“具体的、被唤出来的名”是人们出于审美与同,不能推断出周人和早期先民认知模式孰优孰劣。)娱作诗虽然体现了才情,但更多是关于诗歌创作,而非名物学的探讨。C项,“姐妹花”和“夫妻蕙”是具体的花名,这些名字不仅仅是植物的称呼,还蕴含了人物之间的关系和情感,体现了人物之间的亲密和情感纽带。可见斗草活动体现了唐宋之际人们为日常事物取具体的、有审美意义的名字的名物学特点。D项,抽签行酒令虽然涉及花的元素,但主要是娱乐性质,并未深入探讨名与物的关系。)4.(4分)①句为设问,能引起读者注意,启发读者思考,强调寻常事物具体名称的重要性。②句为反问,能增强语气,更加鲜明地表明不明辨事物具体的名字并不会影响生存和交流,但“无用之名”具有审美意义。5.(6分)①“多识于草木鸟兽之名”反映了《诗经》认知名物的作用。②这一主张有利于区分物类自然属性,建构抽象伦理象征意义,建立社会秩序。③有利于连接具体的物,重现真实的存在过的生活世界,有利于安放人的活动与感情。(或彰显审美、娱乐价值。)6.(3分)B(“也是职业性的表达”错误,“职业性”是指玛丝洛娃作为妓女时,而文中两次写到玛丝洛娃说自己的价钱“是一张红票子”“一百卢布”,是玛丝洛娃对往事的回忆,对聂赫留朵夫的痛恨,那时的玛丝洛娃可不是妓女。)7.(3分)C(“聂赫留朵夫意识到阶级地位的差别……”错误,小说开头“认识到自己的卑鄙因而憎恨自己那时起,他就不再憎恨别人”可知,两次探监的态度不同只是聂赫留朵夫认识到自己的卑鄙后憎恨自己,并没有意识到阶级地位的差别。)8.(4分)①聂赫留朵夫主动为玛丝洛娃上诉奔波,答应她帮助老婆子,并真心打算和他结婚,他这是为了赎罪,这说明他的精神“复活”进入了更深的层次。②玛丝洛娃回到牢房后,内心开始非常痛苦,虽然依然尝试用酒精麻醉自己,但她意识到“她已经无法浑浑噩噩地过日子,说明她逐渐觉醒了,要走向精神和道德复活”之路了。(每点2分)9.(6分)①以第三人称叙述故事,使叙事丰富、真实。较为自由地展现第二次探监的过程和人物行为,更具客观性。②多采用对话形式叙述,使叙事简约集中。在人物对话中读者可以更直观地感受聂赫留朵夫渴望赎罪的心理和玛丝洛娃的反感。③多处使用心理、神态、动作等描写,使叙事更全面,更生动、真切可感。(每点2分)10.(3分)CFG(句意:吝惜璧玉而借道给晋国,晋国攻取虢国以后,回来的时候,反过来灭了虞国。根据前文可知,“爱其璧而假之道”的主语是“虞君”,“爱其璧”“假之道”之间是因果关系,不断开,故应在“道”后断开,即C处;“晋已取虢”中,“晋”是主语,“取”是谓语,“虢”是宾语,结构完整,故应在“虢”后断开,即F处;“还”的主语应为“晋”,二者组成主谓句;“反”作“灭”的状语,应在“反”前断开,即G处。)11.(3分)B(A项,正确。B项,错误。经过;句意:经过郑国。/过错,句意:补救众人所犯的过错。C项,正确。句意:晋献公用珍贵的璧玉向虞国借道去攻打虢国。/借助船只的人。D项,正确。材料一中的“伐”意为讨伐,材料二中的“伐”意为夸耀。所以,意思不同。)12.(3分)C(“做事只争于腠理没有意义”错误,文章中说二位臣子在小处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但国君并未重视,才导致灭国。由此可见应当“争于腠理”。)13.(8分)(1)(4分)又过了十天,扁鹊远远地看见桓侯,掉头就跑,蔡桓公特意派人问他。(“居”,停留,过了;“还”,同“旋”回转,调转;“走”,跑;“故”,特意。)(2)(4分)所以说:“事情安然未生变的时候容易持守,问题还没有显露迹象的时候容易解决。”(“安”,安定、安然;“持”,持守、维持;“兆”,显露迹象;“谋”,解决。)14.(3分)不矛盾。(1分)《韩非子·喻老》中“自见之谓明”的“见”应解释为看见、认识,意思是能够自我认知的人是明智的(显明的);而《老子》中“自见者不明”的“见”应该通假为“现”,解释为自我彰显、自我夸耀。这两句是分别从内在的自我认知与外在的自我表现两个角度谈“为人”的,所以不矛盾。(2分)15.(3分)C(“与‘莫使金樽空对月’的‘空’相同”说法错误,含义不同,这里的“空”是只是的意思,句意:只凭纸上几行字;“莫使金樽空对月”的“空”是空自、空有的意思,句意:不要让这金杯空对着皎洁的明月。“写出了诗人对马周那种凭借几行文字就得到皇帝恩泽的行为不屑一顾”说法错误,作者说马周只凭“两行书”即得皇帝赏识,言外之意似乎是政治出路不只是有一种途径,“囊锥”终有出头之日,科场受阻也不能悲观。并不是对马周行为的不屑一顾。)16.(6分)《致酒行》最后两句意思是:“少年正该壮志凌云,怎能一蹶不振!老是唉声叹气,那是谁也不会来怜惜你的。”通过前句雄鸡高唱迎来天明之景,激发了诗人的豪情,表达诗人不再一蹶不振,积极进取的壮志。《将进酒》中最后两句“呼儿”“与尔”,诗人口气甚大,显示出李白不拘形迹的豪迈性格。“万古愁”与开篇之“悲”照应,显示出李白在狂放乐观掩盖下的对自己韶华已逝、怀才不遇的悲愤与愁苦。既有悲叹美好时光的消逝,也有自己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愤懑。(每一角度3分)17.(6分)(1)修我矛戟与子偕作(2)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3)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18.(3分)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出版已一百七十多年,尽管文学思潮不断变化,但这部作品仍然深受全世界人民的喜爱。(改对一处给1分,改对三处给3分)(画横线的句子有三处语病:第一处,“超过一百七十多年”重复赘余,删掉“超过”;第二处,“文学思潮尽管不断变化”中途易辙,为保持整个句子主语一致,改为“尽管文学思潮不断变化”。第三处,“爱戴”改为“喜爱”。“),19.(3分)A(文段中的“跟”是介词,表示的是类比关系。(A项,“跟”是介词,表示的是类比关系。B项,“跟”是连词,表示的是并列关系。C项,“跟”是介词,表示的是对待或依赖的关系。D项,“跟”是动词,表示的是跟随的意思。)20.(4分)①原句将作品比喻为孩子,内容与前文表述一致,更凸显对《大卫·科波菲尔》的宠爱;②原句用短句和两处用“最”作修饰限定语,语气情感强烈,改句过于平淡。(每点2分)21.(6分)“他”表远指,“我”表自称。(3分)用“他”从旁观的角度写出了对社会的批判,用“我”从亲历的角度写出了我的无奈。(3分)22.(4分)[示例]谋得斯通—格林比货行是位于黑衣修士区一条狭窄的街道尽头临河的一座破旧的房子。23.(60分)略。[审题指导]本题为图画式材料作文题。材料展示了一幅漫画,漫画是一个由无数片拼图所拼成的人,随着他前行时步伐的迈动,拼好的身体部分再次碎裂,飘散在风中。漫画下方配有文字“谁又不是一边破碎一边前行”。正如文字所描绘,漫画中人的艰难前行,正是以破碎、断裂、失去为代价的。“漫画中的前行”象征着我们的成长、成熟、进取、奋斗,象征着一切往前走的过程。“破碎”是这个过程中必定会经历的否定、推翻、失去、创伤、挫败,象征着在前行过程中遭遇到的所有痛苦。因此,这幅漫画向我们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人生是不可逆的单行道,我们人人都在这条道路上艰难前行;在前行途中,我们必定会遭遇种种困境,会感受到种种悲苦,这是我们无法避免的。但是,尽管在遭受“破碎”之时痛苦难当,但这些象征着各种痛苦的“破碎”往往是我们超越自己、挑战自己的人生考题,是我们愈发坚强、愈发成熟的催化剂,是一场只要熬过去就能看到彩虹的大雨,是一座只要翻过去就能望见奇景的高山。因此,围绕着“破碎”的不同含义,可以从不同方面进行构思。可以探讨前行与挫折的关系,可以论述成长过程中不断的自我重塑,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