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岭三章》导学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学与练_第1页
《梅岭三章》导学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学与练_第2页
《梅岭三章》导学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学与练_第3页
《梅岭三章》导学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学与练_第4页
《梅岭三章》导学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学与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课梅岭三章(导学案)

Q学习目标

2022年课程标准学习目标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1.结合注释自主阅读小序和诗歌,理解诗歌内容。

(2)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2.有感情地反复诵读三首诗,关注诗歌中的意象,

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会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体会诗人炽烈的情感和豪壮的情怀。

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3.品味诗句的艺术感染力,体会全诗的意蕴内涵。

预习导学

活动一:正音正字

给加点的字注音:

丛莽(mdng)旋(xudn)旌旗(jlng)阎罗(ydn)捷报(ji6)血雨腥风(xu©)

活动二:词义梳理

(1)丛莽:树丛草莽莽,密生的草。

(2)得诗:作诗。

(3)意如何:心里想些什么呢?

(4)旧部:过去的部下,这里指为革命牺牲的同志。

(5)阎罗:即阎罗王,也称''阎王",民间传说中掌管阴间的神这里比喻凶恶残暴的人。

(6)烽烟:古代边境有敌人入侵时,在烽火台上点起的报警用的烟火,后泛指战火或战争这里指1927年

以后的国内革命战争。

(7)国门:城门。

(8)血雨腥风:借喻大革命失败后,反动派对革命人民的血腥镇压。

(9)取义成仁:即“舍生取义”“杀身成仁”为了成全仁义,不惜牺牲生命这里指为人民的解放事业而勇

于牺牲。

活动三:文学常识

1.走近作者:

陈毅(1901-1972),名世俊,字仲弘,四川乐至人,中国共产党员,伟大的无产阶

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国共内战时期的重

要将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主要著作有遗作专集《陈毅诗词选集》。

2.了解背景

1934年10月,江西中央苏区的主力红军出发长征红军开始长征时,陈毅身负重伤,被留在江西担任军

事指挥,并主持政府工作,后来突围到江西、广东交界的梅山地区开展游击战争1936年冬,由于叛徒告密,

敌军得知这里有一个“大人物”,就派重兵围山、搜山和放火烧山陈毅在几十天里,隐藏在山林草丛之中此

时他大腿上的枪伤发了炎,又化了脓,还发着高烧,又没有医药,只好用刀子把伤口拉开,挤出脓血,然

后用盐水洗一洗他已经做好了死的准备一一不是被敌人搜出杀头,就是因伤病折磨而死在这种情况下,他

写了《梅岭三章》,准备留做“遗诗”。

活动四:诗歌内容。

第一章:诗人回顾艰难创业的征战历程,表现了至死不渝、誓与反动派血战到底的

英雄气概。

第二章:诗人回顾过去,正视现实,展望未来,从而激励同志们坚持斗争,将革命

进行到底。

第三章:诗人投身革命,四海为家,预言反动派必将失败,自由之花必将盛开,表现了

他乐观的革命信念和甘为信仰牺牲的革命精神。

活动五:探究理解

1.读出动词之劲

自由朗读并完成:

(1)画出文中的动词。

断、仓人去、招、斩、悬、飞、投、取、成、种

(2)分析这些动词富有表现力的地方。

这三首七绝中,每一首都有动词。第一章开头第一个字就是动词,“断”意思是断头,也就是身首

异处,将形势的险恶表露了出来。紧接着用“创”来写出革命事业的艰难。第三句的“去”写出了从容

不迫、视死如归的状态。和“招”一起展现了作者即使到阴间也要登高一招,成为“鬼雄”的气概。动

词“斩”则是斩尽杀绝,要扫除一切反动力量。

第二章的“悬”照应第一章的“断”,只有断了才能够悬挂起来。这说明了作者不达目的,誓死不瞑

目的意志。而动词“飞”写出了胜利消息数量之多和传播之快。

第三章的“投”意思是投入、投进去,投身即全部身心陷入给革命事业。而取义成仁中的“取”和

“成”。是作者面对革命事业勇于牺牲的进一步阐述。

2.读好修辞之妙。

(1)组内朗读,找出诗歌所使用的修辞方法。

用典、借代、比喻。

(2)合作探究,依次品析该修辞方法的妙处。

用典:“此头须向国门悬”运用了典故。据《史记》记载:伍子胥遭谗言被夫差所杀,临死留下遗

言”抉吾眼于东门之上,以观越寇之入灭吴也”其言耿直激情悲愤溢于言表。陈毅活用这个典故,写出

了“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的豪迈诗句。反其意而用之,翻出新意,弘扬了革命正气。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运用了典故。“取义成仁“”就是“舍生取义”和“杀身成

仁”的缩语。出自《孟子•告子上》“生,我所欲也。义,亦无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

也”和《论语•卫灵公》“仁人志士,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而成仁”。而这里的含义是全新的,经过提

炼后的典故。更显出深沉而凝重的表现力。

借代:“旌旗十万斩阎罗”“旌旗”意思是旗帜,这里借指军队。这是一种以特征代替本体的方法。

旌旗摇动,远远望去,有千军万马之动态,显示出正义的力量之大。

“南国烽烟正十年”之“烽烟”是古代边境敌人入侵在烽火台上点起的报警的烟火,后来泛指战火

或战争。这种修辞手法使事物的特征和语言形象更加鲜明,给读者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

比喻:“旌旗十万斩阎罗”“阎罗”本是民间传说中的阴间的神,这里比喻为蒋介石等一切反动势

力,感情色彩明显有憎恶之情。

“血雨腥风应有涯”中的“血雨腥风”比喻为革命反动派的黑暗统治。作者的愤慨之情溢于言表。

“人间遍种自由花”比喻解放人类、实现共产主义的美好理想。生动形象地写出无尽的生命力和活

力。

3.读懂结构之美。

这几首诗歌之间的关系。

诗歌,情感

第一首起于现在的时间,面对当时必死的险境,抒发死后还要继续战斗,至死不渝的强烈感情。

起于回首十年革命战争,再面对当时必死的险境,抒发死不瞑目,激励后死同志英勇战

第二首

斗的强烈感情。

追溯参加革命即为推翻反动统治而战斗,再面对当时必死的险境,表达革命理想必将实

第三首

现的坚定革命信念和乐观革命精神。

活动六:总结主旨

第一首诗表明了诗人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至死不渝的心迹:第二首诗抒写诗人世

志未酬,死难瞑目的情怀,以及对战友满怀激情的鼓励;第三首诗表达了诗人面对死亡

的坦荡胸怀和共产主义必定胜利的坚定信念。

1.诗前的小序是什么意思?有什么作用?

【答案】一九三六年冬天,“我”在梅山被围困,“我”受伤病重潜伏在茂盛的草丛

间二十多天,考虑到不能脱险,写了三首诗留在衣服最里面。不久围困被解除了。

小序交代了写作的时间、地点、缘由以及当时的环境、背景,这三首“绝命诗”表现

出了诗人的从容镇定和大义凛然。

2.诗(一)首句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

【答案】首句“断头今日意如何”是一个设问句,是说“我”今日面临死亡的威胁,

想些什么呢?“断头今日”即“今日断头”的倒装,强调“断头”,写出了诗人处境的险

恶,表现出诗人大义凛然的气概。余下的诗句均由此句生发,奠定了全章的感情基调。

当时斗争环境极为恶劣,死亡近在眼前,但诗人竟能以高度的革命理智向自己提出问题,

集中展现了他冷静的神态、清醒的和坚毅的斗志。这正是一个革命者视死如归、英勇不

屈的光辉形象的写照。后三句是对首句的回答。

3.“此头须向国门悬”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

【答案】运用了用典的手法,引用了春秋吴将伍子胥“眼悬国门”的典故,意为死不

瞑目,忠诚可鉴。写出诗人即使死后仍然关心革命,要看到同志们怎样取得战斗的胜利,

敌人怎样遭到失败的。表现出诗人视死如归,为革命英勇殉难的精神。

4.“捷报飞来当纸钱。”句中的“飞”能否换成"飘''或"传"?为什么?

【答案】不能。“飞”字显得轻快,欢欣,联翩而至,富于生命力和感情色彩。用“飘”

太缓慢,令人不耐烦;用“传”无形象感。这一句是在写实的基础上进行的想象,表达

作者乐观的革命主义情怀,加强了诗的艺术感染力。

5.第三首前两句中“投身”“应有涯”有什么含义?

【答案】“投身”表现出诗人全部身心都献给了革命;“应有涯”表明诗人坚信反动

派的血腥统治会有尽头,表现出为推翻反动统治而坚持斗争的精神。

6.“人间遍种自由花”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案】表明诗人预言革命理想必将实现,表现了诗人坚定的革命信念和乐观的革

命精神。

7.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

遍种自由花。”

【答案】运用了借喻和引用的修辞手法。“血雨腥风”借喻国民党反动派对革命的镇

压,“自由花”借喻革命成功、人民解放;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坚信革命一定能取得胜利

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取义成仁今日事”借用古语“舍生取义”“杀身成仁”,指作者

为真理,为中国人民的解放而英勇牺牲的大无畏精神。

8.《梅岭三章》这三首诗抒发感情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答案】第一首,面临牺牲的考验,抒发死后还要继续战斗,至死不渝的强烈感情;

第二首,回忆十年革命征程,抒发死不瞑目,激励战友英勇战斗的强烈感情;第三首,

展望未来,表达革命理想必将实现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9.这三首诗之间构成了怎样的关系?

【答案】这三首诗围绕“断头”构思,扣住“意如何”铺开,从眼前写到过去、未来,

三首诗之间构成了回环递进的关系,形式上可以独立成篇,内容上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

一个坚强的无产阶级革命者的光辉形象在这层层深化的诗文中越来越清晰。

10.合作探究本课的写作特点。

【答案】①现实、想象、理想相结合充分表达了诗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伟大气魄。

如第一首中第一、二句写了创业艰难的现实。第三、四句便借助想象,用“去泉台””招

旧部”“斩阎罗”来抒发豪迈的革命胸襟。第二首、第三首想象“捷报飞来当纸钱”“人

间遍种自由花”,都是在写实的基础上进行的浪漫主义的写法,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思想

感情,加强了诗的艺术感染力。

②借代和引用。如第三首多次用了借代和引用的修辞手法。“阎罗”是旧时所说的地

狱之王,作者用来借喻人间的反动统治者;“旌旗”原是旗帜的通称,这里借来指代军

队或武装力量;“烽烟”原是古代边境用以报警的烟火,这里借来指代战争。“取义成

仁”是“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缩写,前者引自《孟子•告子上》,后者引自《论语•卫

灵公》。这些修辞的运用,形象贴切,暗含了诗人愿意为了革命做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和

坚信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

11.诗中运用了大量的典故,有什么好处?

【答案】诗中写到的泉台、阎罗、烧纸钱等,本都是封建迷信中的传说和行为。而

诗人将阎罗和阴间地府比作国民党反动政府统治下的人间地狱,用纸钱来代指革命军队

的胜利捷报,赋予并传达出一种全新的含义。

借用伍子胥“眼悬国门”的典故不仅表现了陈毅元帅不亲眼目睹国民党反动派的彻底

灭亡死不瞑目的精神,更表现了他坚信革命必胜,希望在胜利之日能够亲眼看到捷报,

分享胜利喜悦的心愿。

此外,取义成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南宋政治家文天祥在被捕就义前藏于

衣带中的《自赞》诗里,写有“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

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的诗句。陈毅在诗中熔铸了《论语》《孟子》中有关

仁、义的论述,并直接借用了文天祥就义诗中“取义成仁”的说法。典故的运用,增强

了诗的表现力,使其意义深远,感情强烈。

体系构建

文体知识

格律诗,也称近体诗,是古代汉语诗歌的一种格律诗是唐以后成型的诗体,主要分为绝句和律诗,按

照每句的字数,可分为五言和七言篇式、句式有一定规格,音韵有一定规律,变化使用也要求遵守一定的

规则。

古体诗是与近体诗相对而言的诗体近体诗形成前,各种诗歌体裁也称古诗、古风,古体诗格律自由,

不拘对仗、平仄,押韵较宽,篇幅长短不限,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体和杂言体自由诗是没有规

则的音节、韵律及其他正规设计的诗它追求“有机形式”,依靠言语的自然节奏《梅岭三章》从形式看是绝

句。绝句是格律诗的一种每首诗四句,每句有七字的称“土绝”,每句有五个字称“五绝”。

分层训练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是()

A.旌(sh^ng)旗艰(jian)难投身(shen)革命

B.阎(ydn罗捷(ji6)报腥(xin)风

血雨

C.诸(zu)君烽(feng)烟取义成仁

(ren)

D.创(chuang)业悬(xuan)挂人间遍种(zhbng)

【答案】D

【详解】A.旌----Jing;

B.月星---xing;

C.诸---zhu;

故选Do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捷(jie)报旌(sheng)旗取义成仁(r6n)

B.阎(yan)罗艰(jian)难血雨腥(xln)风

C.诸(zu)君悬(xuan)挂人间遍种(zhong)

D.烽(f@ng)烟创(chuang)业投身(shen)革命

【答案】D

【详解】A.旌读作jlng;

B.腥读作xing;

C.诸读作zhti;

故选Do

3.下列句子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取义成人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B.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你的富绕、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C.余伤病伏丛莽间二十余日,虑不得脱,得诗三首留衣底。

D.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需向国门悬。

【答案】C

【详解】A.人一仁;B.绕一饶;D.需一须

4.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投身革命/即/为家B.取义/成仁/今日/事

C.血雨腥风/应/有涯D.人间遍种/自由/花

【答案】D

【详解】D.自由花在这里是比喻,指人民大众自由解放后的美好前景,不可分开。正确的划分是:人间/遍

种/自由花;

故选D。

5.下边句子中朗读节奏不恰当的一项是()

A.投身革命/即为家B.血雨腥风/应有涯

C.取义/成仁/今日/事D.人间遍种/自由/花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朗读节奏。根据所学所记,理解诗句的意思,分析句子的结构,判断停顿。D项朗读

停顿有误,应按照“主语、谓语、宾语”的停顿来划分,断句为:人间/遍种/自由花。故选D。

6.下列对课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从内容上看,第一章侧重描写今日面临的危难,第二章侧重回顾革命经历,第三章侧重展望未来,具

有一定的时间顺序。

B.从结构上看,第一章首句反问,作用是总领全篇;第三章末句回答第一章首句提出的问题,首尾照应,

结构严谨。

C.“此头须向国门悬”一句化用伍子胥“悬昭东门”的典故,表现了诗人视死如归、对革命忠贞不贰的

崇IWJ品质。

D.“人间遍种自由花”预言革命理想必将实现,表现了诗人坚定的革命信念和乐观的革命精神。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B.第一章“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的意思是:今日即将

兵败身死,我心里想些什么呢?身经百战才创立了这番革命事业,多么的不容易啊!这次我要到阴间去召

集已经牺牲了的同志们,率领十万英灵击败国民党反动派!这里的首句为设问,不是反问;

故选Bo

7.诗中为了表现作者革命到底的决心,用死了也要去“泉台”集合“旧部”革“阎罗”命的说法,对这样

写的好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用阎罗来借指世上反动势力,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形象化了,耐人寻味。

B.通过革命将士英魂共斩阎罗的奇思妙想,表现比“死而后已”更深一层的意思。

C.鬼神怪异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是比较常见的,能更容易地让读者理解。

D.使诗中充满了革命浪漫主义色彩和革命英雄主义气概。

【答案】C

【详解】C项,本诗具有浪漫主义风格,作者想像丰富,是借民间说法来比喻,表达自己革命到底的决心,

而不是用“鬼神怪异让读者理解”。本题解答关键是对诗句内容的准确把握,理解作者写作方法和表达意图,

学习时要注意理解。

8.最能表现作者视死如归气概的是以下哪一句()

A.此去泉台招旧部,旗旗十万斩阎罗。

B.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C.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

D.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诗文内容理解。

A.“此去泉台招旧部,旗旗十万斩阎罗”的意思是,作者将要到阴间去召集牺牲的同志,组织起十万大军,

直捣反动派的巢穴。这里用“斩阎罗”的比喻,生动地表现了作者的革命彻底精神和视死如归的气概。

B.“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的意思是,作者嘱咐后来的革命同志们要多努力,用频频传来的

捷报来作为对他最好的祭奠。这里表现了诗人对革命事业必胜的坚定信念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但是并没

有表达出视死如归的气概;

C.“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将革命事业当作自己的家,决心为之奋斗

终身的思想。这里并没有体现视死如归的气概;

D.“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的意思是,今天将要断头,心情怎么样啊?创建革命事业是艰难

的,要经过无数次的战斗。这里更多地表现了革命的艰辛和不易,并没有体现出视死如归的气概;

故选Ao

二、基础知识综合

9.小序交代写作的时间、—、缘由和—o

【答案】地点背景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小序通常用于交代写作的时间、地点、缘由和背景等重要信息。这些信息为读者提供了理解作品内容和作

者意图的基础。在《梅岭三章》的小序中,作者陈毅明确指出了写作的时间是在被国民党军队围困的危急

时刻,地点则是位于梅山。他还解释了写作的缘由,即为了表达自己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和对战友的深

厚情感。同时,小序也揭示了当时的背景,即国民党军队对革命根据地的残酷围剿,以及革命战士们所面

临的艰难困苦。

10.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崖。这是说自己从参加革命之日起就把革命事业当作自己的家,并决

心为之奋斗终身;虽然一直处于艰难创业之中,眼前祖国大地还处于反动派的血腥残爆之中,但黑夜即将

过去,黎明必会到来。中国古代积极的人生观素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说,而国家和家国恨等词也说明

家与国都是不能截然分开的。

(1)给这段文字中加点的词语注音。

①腥风()②截然()

(2)这段文字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①________应改为②________应改为

【答案】(1)xingjie

⑵崖涯爆暴

【详解】(1)本题考查字音。

①腥风:xingfeng,解释为腥臭之风,亦喻凶残的气氛。

②截然:ji6ran,整齐的样子;整肃的样子。态度严正的样子。形容界限分明,像割断一样。

(2)本题考查字形。

崖一一涯:水边,泛指边际。

残爆----残暴:残忍凶恶。

11.根据要求填空。

(1)《梅岭三章》作者是,四川乐至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无产阶级革命家、

军事家。这三首诗是诗人于年,在江西被困于树丛密草间20多天时写的一组带有绝笔

性质的诗篇。

(2)《梅岭三章》诗前小序的作用是0其中,"”一句说明小序是

补写的。

(3)李清照的诗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能让人感受到一种浩然正气、所向无惧的人生姿态。《梅岭

三章》中“,”也同样有这种气势。

(3)《梅岭三章》中表现诗人死不瞑目、勉励幸存的同志们努力作战,以胜利捷报告慰死者的两句诗

7H:,0

(5)“舍生而取义”“杀身以成仁”是古代仁人志士推崇的一种生死观,这首诗中的

“”,就是这种生死观的真情表白。

【答案】陈毅1936梅岭交代写作背景及缘由旋围解此去泉台招旧部

旌旗十万斩阎罗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取义成仁今日事

【详解】本题考查大家对《梅岭三章》作者、写作背景及全诗内容的掌握情况。

(1)(2)考查作者、写作背景。《梅岭三章》做诗背景:一九三四年十月,红军开始长征。当时陈毅同志身负

重伤,留在中央苏区坚持斗争,后来中央苏区失陷,便在赣粤边区开展游击战。一九三六年四月,他到梅

山地区检查工作。十月,由于叛徒出卖,陈毅同志在大庾岭遇上险情,马上转回梅山。回到梅山时遇上敌

人搜山,他便暂时隐蔽在一个山坳里。由以上分析可得(1)三个空答案;

后来,敌人纵火烧山,但天下大雨,山火被雨淋灭。他们围山搜捕一直到天黑才伪装撤走,半夜时又如狼

似虎地扑回来,但还是一无所获。当时陈毅同志用刀在陡坡上开出一块一尺宽、五尺长的平地,躺在那里

休息。后来敌人从叛徒口中得知山上有“大人物”,再次搜山,一直围搜“二十余日”才“解围”,“旋围

解”看出这是后来补写的小序,补充交代了写作背景及缘由。可见,这三首诗就是在“虑不得脱”的情况

下写的。由以上分析可得(2)题两空答案;

(3)(4)(5)考查的是对诗文内容的理解和默写,理解性默写(情景默写)难度较大,要先根据前后文提示选

准诗句,然后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要注意“部”、“旌”、“阎”、“君”、“捷”、“仁”等字的书写。

12.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这两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把阎罗王比作;运用的修辞,用“旌旗”借指,生动形象

地表达出作者的决心和的气概。

【答案】比喻凶恶残暴的人借代军士革命到底视死如归

【详解】本题考查词句/描写角度的赏析,要在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和具体的语句分析作答。

这两句诗“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首先是通过比喻将阎罗王比作凶恶

残暴的人,这里的“阎罗”不仅指现实中的敌人,更象征着一切反动势力。其次,诗句还运用了借代的修

辞,用“旌旗”来借指军士,形象地描绘了浩浩荡荡的革命队伍。通过这些修辞手法,诗句生动形象地表

达出作者革命到底的决心和视死如归的气概。作者不惧生死,甚至将死亡看作是通往另一个革命战场的必

经之路,在那里他将继续召集旧部,挥舞旌旗,斩除阎罗,这种坚定的信念和英勇的气概令人肃然起敬。

13.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这两句运用的修辞手法,交代,表现了诗人的气概,奠定了全章的-结构上起一

三章的作用。

【答案】设问写作背景大义凛然感情基调总领

【详解】本题考查词句修辞手法赏析,要在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和具体的语句分析作答。

根据诗句“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可知,这里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第一句诗直接抛出一

个问题,即诗人在面临生死关头时的思考和态度。第二句诗则是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描述了创业的艰难和

战斗的频繁。通过这种自问自答的方式,诗人成功地表达了自己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气概。这两句诗也

交代了写作背景,即在被国民党军队围困的危急时刻。这种背景的描述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使得读者

能够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情感和思想。在结构上,这两句诗起到了总领三章的作用。它们不仅引出了诗人对

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思考和展望,而且为整首诗的主题和情感定下了基调。因此,可以说这两句诗是全诗

的开篇之作,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

14.根据提示填空。

(1)第一章中表现诗人至死不渝、誓死与反动派血战到底的诗句是“,

(2)第二章中表现诗人勉励幸存者努力作战,以捷报告慰死者的诗句是“,

(3)第三章中借用典故,表现诗人决心为真理、为人民解放而献身,预言反动派必败、革命必胜的诗句是

【答案】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取义

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详解】本题考查名篇名句的默写。

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

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注意“旌、旗、阎、诸、捷、义”等字的正确书写。

三、诗歌鉴赏

(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文后题目。

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15.这首诗从体裁来看,属;从内容来看,是。诗中押韵的字是0

16.下边句子中朗读节奏不恰当的一项是()

A.投身革命/即为家B.血雨腥风/应有涯

C.取义/成仁/今日/事D.人间遍种/自由/花

【答案】15.绝句抒情诗家、涯、花16.D

【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类型的把握。按内容分类: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

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悼亡诗、讽喻诗。从体裁来看,可分为绝句和律诗。绝句:1、

2、4句最后一字押韵。一句五个字称五言绝句,七字称七言绝句。律诗:8句,4联2、4、6、8句最后一

字押韵。一句五个字称五言律诗,七字称七言律诗。本诗是七言绝句,抒情诗。1、2、4句最后一字押韵。

16.D项不正确,应改为“人间/遍种/自由花”。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17.“此头须向国门悬”一句在本诗中表现什么?

18.“南国烽烟正十年”指哪十年?这一章的主旨是什么?

【答案】17.死不瞑目,要亲眼看到革命胜利的那一天。表现革命必胜的信心。18.1927~1936,即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勉励幸存者努力作战,以胜利捷报告慰死者。

【解析】17.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把握。结合翻译分析,“此头须向国门悬”翻译为:死后头颅

要挂在城门,意思是死不瞑目,那些还活着的同志要多努力,一定要用胜利的消息来祭奠我。表现革命必

胜的信心。

18.本题考查学生内容的理解和把握。结合写作背景分析。“一九三六年冬,梅山被围。余伤病伏丛莽间

二十余日,虑不得脱,得诗三首留衣底。旋围解。”故“十年”是指1927〜1936,即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

结合“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分析,主旨是勉励幸存者努力作战,以胜利捷报告慰死者。

(三)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