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素养评价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素养评价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素养评价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素养评价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素养评价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单元素养评价(七)(第七单元)(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题4分,共48分)1.(2024·盐城高一检测)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瞿秋白说:“这种集中制在军事时代很有用处:没有一人没有一天能奢侈物品或偷闲懈怠的,当然有很多弊病,然而这本是列宁所谓‘军事的共产主义’。”该政策是 ()A.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新经济政策D.农业集体化政策【解析】选B。“集中制在军事时代很有用处”,不会出现“奢侈物品或偷闲懈怠的”指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故选B;优先发展重工业是斯大林时期的政策,材料的内容属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解除A;材料的内容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新经济政策,解除C;农业集体化政策是斯大林时期的政策,材料的内容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解除D。2.1919年3月,列宁在《俄共(布)党纲草案》中提到:“俄共将力求尽量快速地实行最激进的措施,来打算歼灭货币。”要求“在全国范围内用有安排、有组织的产品安排来代替贸易”。这一相识 ()A.适应了当时战时经济体制的须要B.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理论创新C.干脆导致苏俄政权陷入内忧外患的逆境D.为新经济政策的进一步实施供应了依据【解析】选A。由材料中时间“1919年”可知苏俄处于三年内战时期,由材料中内容“打算歼灭货币”“用有安排……产品安排来代替贸易”可知此政策为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推行此政策是为了适应战时经济体制的须要,故选A。【补偿训练】列宁曾讲过:“我们用‘强攻’方法,即用最简捷、快速、干脆的方法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和安排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这里的“方法”是指 ()A.十月革命 B.斯大林模式C.新经济政策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解析】选D。由题干信息“最简捷、快速、干脆”可看出,当时苏俄企图干脆过渡到社会主义,符合这一特点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故选D。3.苏俄农夫彼得·伊里奇在日记中写道:“1922年春,阳光明媚,一股华蜜感深深地拥抱着我……”让他产生“华蜜感”的缘由可能是 ()A.政府实行实物安排制B.可以自由支配纳税后剩余的粮食C.加入集体农庄,走上合作化道路D.削减农业税,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解析】选B。1921年3月,苏俄起先实行新经济政策,确定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规定农夫在交纳粮食税后,剩下的粮食由自己支配。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提高了人民的生产主动性,故选B。4.(2024·清远高一检测)1921年7月,苏维埃政府公布《租借条例》,确定把一批中小工厂和商店租借给本国公民、合作社和其他联合组织。租借者必需接受国家监督指导,遵守政府的法令,按时交纳租金。下面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这些企业渐渐变成私人全部、私人经营B.外国资本家须要定期交纳租金C.这些企业的全部权仍属于苏维埃国家D.这些企业主不得进行商品交换【解析】选C。由材料“租借者必需接受国家监督指导,遵守政府的法令,按时交纳租金”可知,租借者并没有这些企业的全部权只有经营权,全部权依旧属于国家,故选C。5.据张君劢《史泰林治下之苏俄》载:“民国十七年春,俄国国营农场经理马克维次有多余不用的机犁百架,召集旁边村落的农夫,许租给他们运用,而以他们全部的土地共同耕种为条件。”这种做法 ()A.提高了农夫自主经营的主动性B.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C.协作了国家工业化的进行D.奠定了国内斗争成功的物质基础【解析】选C。材料体现的是苏联实行的农业集体化政策。民国十七年是1928年,苏联正在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此时苏联发展集体农庄旨在协作工业化的进行,故C正确。6.1952年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确定社会主义条件下经济规律的客观性,确定社会主义制度下仍旧要有商品生产,价值规律也仍旧要起作用。这说明斯大林 ()A.意识到安排经济体制的弊端B.试图复原新经济政策C.起先了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D.否定社会主义公有制【解析】选A。“确定社会主义制度下仍旧要有商品生产,价值规律也仍旧要起作用”,表明斯大林相识到社会主义也要搞商品经济,也就是意识到安排经济体制的弊端,故选A。7.下表是苏联第一个五年安排中几项重要指标的完成状况。该表反映了苏联 ()1928年“一五”安排初步方案“一五”安排最佳方案实际完成数煤(万吨)3550680075006440石油(万吨)1160190022002140棉织品(亿米)26.78576226.94A.优先发展重工业 B.忽视商品价值规律C.经济发展很缓慢 D.实行单一的公有制【解析】选A。与1928年相比,“一五”安排期间苏联煤、石油等重工业的实际完成数均大幅增长,而棉织品增幅很小,这反映出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故A正确;材料无法反映是否忽视商品价值规律,故B错误;重工业增长很快,故C错误;材料无法反映生产资料全部制的状况,故D错误。8.苏联在实施斯大林经济模式时,实行居民证制度。只给城镇居民发放居民证,农夫没有居民证。没有居民证和其他相关证明文件,苏联公民是不能异地流淌的。苏联当时实施这一居民管理制度,主要是 ()A.服务于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B.强化城市政权便于镇压反革命C.实行劳动力的安排管理D.杜绝城乡人口的流淌【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只给城镇居民发放居民证,农夫没有居民证”说明该措施是为了把农夫固定在土地上,从而为工业化建设尤其是重工业供应粮食等原材料,故A正确。9.一些历史学家认为:赫鲁晓夫是一位宏大的革新者,只有在他的经验成为历史之后,才能得到我们充分的理解和敬重。赫鲁晓夫得到后人理解和敬重主要是因为他 ()A.彻底冲破了斯大林模式的框架B.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C.抛弃了以安排经济为主的模式D.使苏联跃升为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解析】选B。赫鲁晓夫得到后人理解和敬重的主要缘由是他的改革冲击了斯大林模式,开启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故选B;赫鲁晓夫改革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没有彻底冲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解除A;赫鲁晓夫改革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实行的依旧是安排经济体制,解除C;使得苏联跃升为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是在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解除D。【补偿训练】(2024·邯郸高一检测)1961年10月,苏共二十二大提出了扩大企业权限,加强经济刺激,充分利用商品货币关系以及各种经济杠杆和加强经济核算等新的改革方向。这一举措 ()A.打破了斯大林模式的制约B.冲击了苏联的安排经济体制C.加速了苏联工业化的实现D.严峻脱离了苏联的基本国情【解析】选B。依据材料“扩大企业权限,加强经济刺激,充分利用商品货币关系以及各种经济杠杆和加强经济核算等新的改革方向”可知其是对高度集中的安排经济的冲击,有利于苏联经济的发展,故选B。10.(2024·南通高一检测)勃列日涅夫上台后实行了扩大农场和农庄的自主权、降低农产品收购安排指标、提高农产品价格、放松对个人副业的限制等政策。这些政策 ()A.突破了安排经济体制框架B.动摇农村公有制经济基础C.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D.说明当时改革重点在农业【解析】选C。据材料“扩大农场和农庄的自主权、降低农产品收购安排指标、提高农产品价格、放松对个人副业的限制等政策”这些政策有利于调动农夫的生产主动性,提高生产效率,故选C。11.(2024·武汉高一检测)对漫画中的改革,解读正确的是 ()A.缓解了政治经济危机B.形成了安排经济体制C.确立了世界军事霸权D.导致了苏联全面解体【解析】选D。由材料中漫画内容“改革”“多党制”“私有化”等内容,结合史实推断可知漫画反映了苏联的戈尔巴乔夫改革,这一改革导致苏联全面解体,故选D;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最终没有缓解苏联的政治经济危机,导致苏联解体,解除A;苏联在斯大林时期形成了安排经济体制,非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解除B;苏联在勃列日涅夫时期确立了世界军事霸权,非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解除C。12.据苏联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与1989年相比,1990年苏联国民收入下降4%,国民生产总值下降2%,劳动生产率下降3%,对外贸易额下降6.9%。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缘由是 ()A.冷战格局对苏联的影响B.缺乏正确的经济改革方针C.党内外反对势力的崛起D.世界经济持续低迷的影响【解析】选B。依据材料中的时间信息可以推断当时苏联处于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材料中数据反映出苏联经济衰退。结合所学学问分析,主要缘由在于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缺少宏观决策和相应的配套措施,缺乏正确的经济改革方针,致使经济不断滑坡。故选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4分,第14题28分,共52分)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赫鲁晓夫担当苏共总书记后,确定东部大开发,以党的名义号召全国青年向荒地进军,一哄而上,掀起了苏联历史上出名的“开垦处女地运动”。由于选择优先发展农业,不符合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环境,结果不仅粮食产量上不去,脆弱的生态环境也遭到严峻破坏。1964年赫鲁晓夫下台,苏共承认这个时期农业政策有错误,开垦运动得以停止。材料二材料三下表为1981-1990年苏联经济增长率(%)简表年份1981-19851986-19891990社会总产值3.31.8-2国民收入3.21.0-4劳动生产率3.1-2(1)依据材料一,概括赫鲁晓夫大规模开垦荒地给苏联农业带来的不良后果。结合所学学问,简要评价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改革。(10分)(2)材料二中图片反映的是哪一位苏联领导人执政时期的什么历史信息?(6分)(3)材料三中,1990年苏联经济发展出现负增长的主要缘由有哪些?综合上述材料,你可以得出哪些启示?(8分)【解析】第(1)题,“不良后果”从材料一中得出,即“结果不仅粮食产量上不去,脆弱的生态环境也遭到严峻破坏”;而“评价”则要结合所学学问来回答。第(2)题,依据图片中的时间信息推断是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由图片中数据改变可以看出工农业生产均呈现增长趋势。第(3)题,留意抓住时间为1990年,此时为戈尔巴乔夫执政;“启示”言之有理即可,可以从改革要从国情动身、改革要留意国民经济的均衡发展等方面作答。答案:(1)不良后果:粮食生产没有增长,生态环境遭到严峻破坏。评价:在确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具有探究性和开创性;改革取得了确定成果,但未能从根本上冲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2)勃列日涅夫。信息:勃列日涅夫改革取得确定成效,工农业总产值都有大幅度增长。(3)主要缘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不见成效。启示:改革要从本土的国情动身;改革要留意爱护人民的利益;要留意国民经济的均衡发展等。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资本主义工业化通常是从轻工业起先的,且往往须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才能实现。1925年,联共(布)十四大把优先发展重工业作为苏联工业化的基本方针。为了高速度实现工业化,斯大林提出靠本国节约来发展工业的道路,即社会主义积累的道路,长期地、过大地保留了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1926-1927年度,苏联工业生产总值已超过战前水平,斯大林一再要求提高工业增长速度,1932年苏联提前完成了第一个五年安排。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苏共制定了发展经济的五年安排,到其次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苏联成功地实施了三个五年安排。——摘编自陈国新《斯大林社会主义建设的思路和苏联模式》材料二中国前30年的工业化推行的是粗放型、封闭式的、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发展战略……工业化推动主要靠安排机制、政府主导,较少利用市场机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改革开放,工业化道路和发展战略起先转换。工业化的发展战略由以重工业为中心的超前发展转变为有重点的协调发展战略,尤其是留意发展农业、基础产业和第三产业。1978年以来,农村工业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而前30年我国农村工业化几乎停滞不前,从而严峻阻碍了整个国家的工业化进程。——摘编自谭险峰、龚亚香《改革开放前后我国工业化道路的比较分析》(1)依据材料一,概括苏联工业化的特点。(8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指出改革开放前后我国工业化道路发生的改变。(12分)(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