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考历史二轮专题训练非选择题热点练三含解析_第1页
2024高考历史二轮专题训练非选择题热点练三含解析_第2页
2024高考历史二轮专题训练非选择题热点练三含解析_第3页
2024高考历史二轮专题训练非选择题热点练三含解析_第4页
2024高考历史二轮专题训练非选择题热点练三含解析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非选择题热点练(三)考点1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改革1.(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自西汉宣帝时设常平仓,历代都把常平仓当作一种调剂粮食价格和备战备荒的制度。安史之乱后,刘晏任户部尚书,着手复原改革遭到破坏的常平仓制度。他在全国各州都建立常平仓,改常平仓业务由各州县自办为中心干脆经办,削减中间环节。除做好粮食常平仓外,刘晏在交通不畅的地区,平常时期把盐储备起来,到缺盐的时候就开仓平价售盐,此外,刘晏以政府力气,在扬州和东南各州低价收购各种轻货和土特产品,通过漕运输入京师或其他高价地区出售,同时又在这些地区选购 、运销其他低价土特产品。同时在各道设置巡院,高薪雇佣“疾足”,把各地的灾情丰歉状况,以及商品价格动态传递到京城,“四方物价之上下,虽极远不四五日知,故食货之重轻,尽权在驾驭,朝廷获美利,而天下无甚贵甚贱之忧。”——据周道生《论刘晏的经济改革及其历史意义》(1)依据材料,概括刘晏改革常平仓制度的主要举措。(7分)(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刘晏常平仓制度改革的影响。(8分)【解析】第(1)题举措:由材料“改常平仓业务由各州县自办为中心干脆经办,削减中间环节”可归纳为由中心政府统一管理、干脆经办;由材料“在全国各州都建立常平仓”可归纳为扩大常平仓的储备项目;由材料“在各道设置巡院……把各地的灾情丰歉状况,以及商品价格动态传递到京城”可归纳为设置特地机构,搜集粮食物资的市场信息;由材料“在扬州和东南各州低价收购各种轻货和土特产品,通过漕运输入京师或其他高价地区出售,同时又在这些地区选购 、运销其他低价土特产品”可归纳为将政府仓储和理财相结合,通过低买高卖获利。第(2)题影响:由材料“四方物价之上下,虽极远不四五日知,故食货之重轻,尽权在驾驭,朝廷获美利”可知,低买高卖的策略既有利于稳定物价,促进市场流通,又有利于增加政府收入,巩固统治,同时减轻了人民负担,促进生产发展和社会稳定;另外结合所学可从其为后世供应借鉴入手分析。答案:(1)举措:由中心政府统一管理、干脆经办;扩大常平仓的储备项目;设置特地机构,搜集粮食物资的市场信息;将政府仓储和理财相结合,通过低买高卖获利。(7分)(2)影响:有利于稳定物价,促进市场流通;有利于增加政府收入,巩固统治;减轻了人民负担,促进生产发展和社会稳定;其经济干预措施为后世供应了借鉴。(8分)2.(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唐高宗时,唐朝在南部边疆地区实行就地选官任用的制度。因受条件限制,朝廷就地选官时不得不降低选拔的标准,而且选用的首先是当地籍人士。唐朝在今贵州、广西等地普遍实行这一制度。《资治通鉴》记载:“大略唐之选法,取人以身、言、书、判,计资量劳而拟官……其黔中、岭南、闽中州县官,不由吏部,委都督选择土人补授。”“敕桂、广、交、黔等都督府,比来注拟土人,简择未精,自今每四年遣五品已上清正官充使,仍令御史同往注拟,时人谓之“南选”。唐朝的“南选”之法被宋朝继承。王夫之说:“就地授人,而虽有廉声,不得与内擢之列,吏偷不警,夷怨不绥,民劳不复,迨其叛乱,乃勤兵以斩刈之,亦惨矣哉!”——摘编自方铁《南北方古代民族融合途径及融合方式之比较》(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唐代“南选”官的特征及其实行“南选”制度的缘由。(9分)(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简要评价王夫之对“南选”制度的论述。(6分)【解析】第(1)题第一问“特征”,据材料“唐朝在南部边疆地区实行就地选官任用的制度。因受条件限制,朝廷就地选官时不得不降低选拔的标准,而且选用的首先是当地籍人士”得出就地选官任用,选用当地籍人士;据材料“其黔中、岭南、闽中州县官,不由吏部,委都督选择土人补授”得出不经过科举选官和吏部考试(程序简洁);据材料“遣五品已上清正官充使”得出由正五品以上的京官充任;据材料“仍令御史同往注拟”得出受中心派遣的御史的监督;据材料“自今每四年”得出每四年一选。其次问“缘由”,依据所学要从唐王朝的政治、经济状况、南部边疆的特点去分析唐代实行“南选”制度的缘由,依据所学唐朝国力强盛为实行“南选”制度奠定了基础;而唐朝的统治重心在北方,对南部边疆的统治鞭长莫及;“南选”制度主要在黔中、岭南等地实行,这些地方地形困难,风俗各异,民族杂居,唐朝政府因俗而治;据材料“因受条件限制,朝廷就地选官时不得不降低选拔的标准”可知南部边疆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相对中原落后,不能照搬中原一带的官僚制度。第(2)题据材料“吏偷不警,夷怨不绥,民劳不复,迨其叛乱,乃勤兵以斩刈之,亦惨矣哉”可得出王夫之指出了“南选”制度的弊端,有肯定道理:造成地方官吏的腐败和假公济私,促使地方官吏与地方豪强进一步结合,形成鱼肉乡民的地方势力,进而威逼中心集权;据材料“就地授人,而虽有廉声”结合所学可知他认为“南选”制度也有主动作用,如“南选”制度适应了当地的政治、经济及习俗状况,就地选用南人可谙熟民情,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的管理,维护“南选”地区的社会稳定;据材料“自今每四年遣五品已上清正官充使,仍令御史同往注拟”可知“南选”制度客观上为广阔南方学问分子入仕供应了较大的便利,从而推动了南方地区社会的进步和文化事业的发展。答案:(1)特征:就地选官任用,选用当地籍人士;不经过科举选官和吏部考试(程序简洁);由正五品以上的京官充任;受中心派遣的御史的监督;每四年一选。(4分,任答两点即可)缘由:唐王朝国力强盛;唐朝统治重心在北方;唐朝政府对南部边疆统治鞭长莫及;南部边疆地形困难,风俗各异,民族杂居,唐朝政府因俗而治;南部边疆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相对中原落后,不能照搬中原一带的官僚制度。(5分,任答三点即可)(2)评价:王夫之指出了“南选”制度的弊端,有肯定道理:“南选”造成地方官吏的腐败和假公济私,促使地方官吏与地方豪强进一步结合,形成鱼肉乡民的地方势力,进而威逼中心集权。(3分)但是“南选”制度也有主动作用: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的管理,维护“南选”地区的社会稳定;客观上为广阔南方学问分子入仕供应了较大的便利,从而推动了南方地区社会的进步和文化事业的发展。(3分)考点2新中国成立后的经济文化改革3.(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改革开放后,政府对医疗机构引入经济核算,强调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医院成为独立经济核算的主体,医院和公共卫朝气构可以进行创收。公共卫生、疾病预防、健康促进在卫生政策中地位下降,出现“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2003年,“非典”暴发后,政府和社会起先反思这一卫生政策。同年政府启动新一轮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起先加大对公共卫生领域的财政投入,将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作为卫生工作的主要目标之一,并且通过立法等手段重建了公共卫生体系,出台了《关于突发公共卫生事务医疗救治体系建设规划的通知》等政策。2003年,政府重新扶持建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07年,起先建立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针对农村医疗资源不足的问题,政府出台了加强农村医疗机构建设、培育农村卫生工作人才以及规范药品流通体系等相关政策。——摘编自傅虹桥《新中国的卫生政策变迁与国民健康改善》(1)依据材料,概括2003年以来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特点。(8分)(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简析2003年以来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缘由。(7分)【解析】第(1)题的“特点”,由材料“改革开放后,政府对医疗机构引入经济核算,强调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政府启动新一轮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可知之前是市场主导的,但之后改革转向了政府主导,即由医疗的市场化改革向政府主导方向发展;由材料“起先加大对公共卫生领域的财政投入”可知政府加大对公共卫生领域的财政投入;由材料“通过立法等手段重建了公共卫生体系”可知通过立法等方式保障医改政策的实施;由材料“政府重新扶持建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可知大力发展农村医疗;由材料“政府出台了加强农村医疗机构建设、培育农村卫生工作人才以及规范药品流通体系等相关政策”可知强调福利性和公允性。第(2)题的“缘由”,由材料“公共卫生、疾病预防、健康促进在卫生政策中地位下降,出现‘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可知原有的过度市场化的医改政策带来一些问题;由材料“‘非典’暴发后,政府和社会起先反思这一卫生政策”可知“非典”暴发引起政府和社会反思;由材料“针对农村医疗资源不足的问题”可知随着经济的发展,城乡差距扩大;由材料“起先加大对公共卫生领域的财政投入”可知国家经济实力增加;从医疗改革的福利性和公允性等特点,可知中国共产党坚持执政为民的理念。答案:(1)特点:由医疗的市场化改革向政府主导方向发展;政府加大对公共卫生领域的财政投入;通过立法等方式保障医改政策的实施;大力发展农村医疗;强调福利性和公允性。(每点2分,答到4点给8分,满分8分)(2)缘由:原有的过度市场化的医改政策带来一些问题;“非典”暴发引起政府和社会反思;随着经济的发展,城乡差距扩大;国家经济实力增加;中国共产党坚持执政为民的理念。(1点2分,答到4点给7分,满分7分)考点3其他角度4.(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31年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地方苏维埃政府的暂行组织条例》,规定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地方政府实行省、县、区、乡(镇)四级制。乡苏维埃政权“为乡的最高政权机关”,在党和上级政府的领导和监督下履行职责,严格执行党和上级政府的吩咐和决议,并有考核奖惩。乡苏维埃担当着反映群众看法和满意群众基本生活需求等职能。在乡苏维埃下面,还有各种政治的、军事的、经济的、文化的群众组织,如贫农团、妇女会等,涵盖了各种人群。乡苏维埃与村之间不是完全的科层制关系,除了运用吩咐、督察、组织处理等必要的制度化手段外,还实行大量的非制度化手段,包括会议动员、开展深化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发挥干部模范带头作用等。毛泽东曾评价:“依靠于民众自己的乡苏代表及村的委员会与民众团体在村的坚毅的领导,使全村民众像网一样组织于苏维埃之下,去执行苏维埃的一切工作任务。”——摘编自万振凡《中心苏区乡村基层政权运作特征及其启示》(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中心苏区乡苏维埃政权运作的特征。(7分)(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说明中心苏区乡苏维埃政权建立的意义。(8分)【解析】第(1)题据材料“在党和上级政府的领导和监督下履行职责”,可见强调党和上级政府的领导和监督;据材料“并有考核奖惩”,可见有相应的考核机制;据材料“乡苏维埃担当着反映群众看法和满意群众基本生活需求等职能”,可见体现人民群众当家做主;据材料“涵盖了各种人群”,可见形成了乡政运作网络;据材料“还实行大量的非制度化手段”,可见丰富的非制度化运作方式。第(2)题从当时的环境看,强调党和上级政府的领导和监督,有利于党和政府的意志全面贯彻;相应的考核机制,有利于培育熬炼革命干部;贯彻人民群众当家做主,有利于团结苏区群众;乡政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