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职业防护与应急救援合肥工业大学/药物科学与工程系姚日生
王淮
徐芳E-mail:yaors@第一节职业防护第3页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危害指在生产劳动过程及其环境中产生或存在的、可能对职业人群健康、安全和作业能力造成不良影响的因素或条件。是危险因素和有害因素的总称;前者是突发性和瞬间作用,后者是一定时间范围内的积累作用;危险因素是安全措施的主要对象;有害因素是卫生措施的主要对象。第4页按照来源来分,可分为三大类:生产工艺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生产环境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劳动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性较大的为生产工艺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涉及到生产性粉尘、化学因素、噪声和湿热等物理因素、放射性因素、生物因素和其他因素等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制药过程产生的废水、废气也会对周围环境和人群健康造成潜在危害。制药行业生产性粉尘为药物性粉尘;长期接触的工人可能会对同类药物产生耐药性,严重的情况可能出现过敏现象;在生物发酵制药过程,其原料中的霉菌、发酵产生的孢子和原料药粉尘产生的职业危害主要是急性、亚急性变态反应损害为主及慢性蓄积引起的内分泌失调等损害。化学因素对人员职业危害影响最大;引起中毒事故前十位的化学毒物为:氯、苯胺、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硝基苯、氨、氯磺酸、细胞毒性药物、硫酸二甲酯和硫化氢;毒物可通过呼吸道、皮肤和消化道侵入人体;存在挥发性的毒物均可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因工艺限制需人工投料卸料处毒物可能经皮肤侵入人体;科学性系统性全面性预测性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遵循的原则生产工艺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粉尘(滑石尘、药物性粉尘等);化学因素(乙醇、甲醛、氨、盐酸等);物理因素(噪声、高温、紫外线、红外线、工频电磁场等);放射性因素(密封放射源产生的电离辐射、X射线等);生物因素(布鲁氏菌、伯氏疏螺旋体、炭疽芽孢杆菌等);其他因素(金属烟等)。生产工艺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以干浸膏生产工艺为例,进行生产工艺过程中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辨识。1.提取将外购的钩藤、野菊花、川木通饮片三味药称量后投入提取罐中(三味药饮片均为段材,称量时不产生粉尘),通过管道加饮用水煎煮。提取操作条件:温度为110℃,采用蒸汽夹套间接加热。该单元职业病危害因素为:高温。2.固液分离上述提取工序每次加温提取结束后,打开提取罐底部阀门,将提取罐内的提取液抽至药液储罐的过程,在储罐进口处提取液经筛网过滤,分离提取液中细颗粒药渣,产生的固体即为药渣,筛网定期清理。操作分离机械设备:真空抽滤和/或加压板框压滤等。该单元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噪声3.浓缩提取液经过药液泵打入双效浓缩器中,打开蒸汽阀、真空阀进行浓缩,温度约为60~90℃。操作条件:双效浓缩器等设备,需要比料液温度60~90℃高出20℃以上的热介质加热料液。该单元职业病危害因素为:高温、噪声4.收膏浓缩后的药液经管道输送至30万级洁净区收膏间间进行收膏,装通,准确称量、密封,装上物料状态卡,待清膏自然冷却,将冷却后的稠膏人工转移至真空干燥间,真空干燥。操作条件:80℃真空干燥。该单元职业病危害因素为:高温5.粉碎将干浸膏人工转移至粉碎间在高效粉碎机中粉碎,粉碎设备密闭。粉碎结束后,粉料从粉碎机下方通过布袋出料口装入桶内。该单元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粉尘、噪声7.混合:将过筛后满足粒径要求的粉料混合均匀,装通转移至原有综合仓库,供制剂生产车间使用。该单元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粉尘6.过筛:将装桶的粉料人工转移至过筛机中,采用振荡式过筛机过100目筛,过筛不合格物料进入下一批次生产重新粉碎。该单元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粉尘、噪声室外巡检作业,露天作业:有害因素主要包括高温、太阳辐射、环境低温。生产环境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主要源于不合理的劳动制度和作息制度、劳动强度过大或生产定额不当、职业心理紧张、个别器官或系统紧张、长时间处于不良体位、姿势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等;夜班作业:起于23:00点左右,止于次日凌晨7:00点单调作业:指那种千篇一律、平淡无奇、重复、刻板的劳动(工作)过程。可产生疲劳、身心健康水平下降、劳动能力与生产能力下降、工伤事故增多、因病缺勤率增高、工人的创造精神受到抑制,下班后不想参加社会活动等。劳动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第18页职业卫生WHO对“卫生”(Hygiene)所下的定义是“身体、精神与社会处于完全良好的状态。职业卫生是包括有害工作场所内的,设备、环境、作业人员、产品、工艺、技术等全面职业性危害预防防治工作的统称。《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38-2006)对工作场所条件的卫生要求做出了技术规定,并已成为卫生监督和管理的法定依据。职业健康(occupationalhealth)应以促进并维持各行业职工的生理、心理及社交处在最好状态为目的,并防止职工的健康受工作环境影响;保护职工不受健康危害因素伤害,并将职工安排在适合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的工作环境中。即,职业健康是仅对有害工作场所内的作业人员的健康而言。作为制药工程师:需要对工作场所内产生或存在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及其健康损害进行识别、评估、预测和控制,并有责任和义务向职工和向雇主提供咨询,从整体上维护职工健康。只有防止职业病和与职业有关的疾病,才能降低病伤缺勤,提高劳动生产率。
职业病及其成因分析职业病: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影响情况可引起的职业病药物性粉尘生产性粉尘进入人体后,主要可引起职业性呼吸系统疾患,危害程度与粉尘的理化特性、吸入量有关,工人接触时间越长,对人体的危害越严重。生产工人长期吸入大量粉尘可使机体防御功能失去平衡,粉尘在呼吸道沉积,损伤呼吸道形成粉尘性支气管炎,粉尘沉积在肺部可致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的尘肺病。尘肺病噪声如果人长时间遭受强烈噪声作用,听力就会减弱,进而导致听觉器官的器质性损伤,造成听力下降,直至耳聋。同时还对人的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产生不利影响。职业性噪声聋高温高温作业时,排汗显著增加,可导致机体损失水分、无机盐、维生素等,长时间高温作业,可导致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等功能紊乱。中暑微波微波辐射可引起脑结构的改变,可致神经变性疾病。职业性白内障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影响情况可引起的职业病丙酮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出现乏力、恶心、头痛、头晕、易激动。重者发生呕吐、气急、痉挛,甚至昏迷。对眼、鼻、喉有刺激性。口服后,先有口唇、咽喉有烧灼感,后出现口干、呕吐、昏迷、酸中毒和酮症。长期接触该品出现眩晕、灼烧感、咽炎、支气管炎、乏力、易激动等。皮肤长期反复接触可致皮炎。职业中毒、职业性皮肤病(接触性皮炎)三氟化硼乙醚有毒,具腐蚀性。在三氟化硼浓度超过3mg/m3时,皮肤暴露部位瘙痒,牙齿变脆,刺激呼吸道,又使皮肤灼伤。在空气重遇湿水解可产生剧毒的氟化氢气体。职业中毒(氟及其无机物中毒)、职业性皮肤病(化学性皮肤灼伤)氟化氢极强的腐蚀剂,有剧毒。吸入:刺激鼻、咽、眼睛及呼吸道;高浓度蒸气会严重的灼伤唇、口、咽及肺;可能造成液体蓄积于肺中及死亡;122ppm浓度下暴露1分钟会严重刺激鼻、咽、及呼吸道;50ppm浓度下暴露数分钟可能致死。职业中毒(氟及其无机化合物中毒)、职业性皮肤病(化学性皮肤灼伤)甲酸乙酯具有麻醉和刺激作用。吸入后,引起上呼吸道刺激、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倦睡、神志丧失。对眼和皮肤有刺激性。口服刺激口腔和胃,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职业中毒乙醇本品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首先引起兴奋,随后抑制。急性中毒:急性中毒多发生于口服。一般可分为兴奋、催眠、麻醉、窒息四阶段。患者进入第三或第四阶段,出现意识丧失、瞳孔扩大、呼吸不规律、休克、心力循环衰竭及呼吸停止。慢性影响:在生产中长期接触高浓度本品可引起鼻、眼、粘膜刺激症状,以及头痛、头晕、疲乏、易激动、震颤、恶心等。长期酗酒可引起多发性神经病、慢性胃炎、脂肪肝、肝硬化、心肌损害及器质性精神病等。皮肤长期接触可引起干燥、脱屑、皲裂和皮炎。职业中毒、职业性皮肤病(接触性皮炎)碳酸氢钠粉尘呈微碱性,对皮肤和眼睛弱刺激性,低毒,急性毒性:大鼠经口LD50:4220mg/kg;小鼠经口LD50:3360mg/kg,大鼠吸入LD50:>900mg/m3。/噪声如果人长时间遭受强烈噪声作用,听力就会减弱,进而导致听觉器官的器质性损伤,造成听力下降,直至耳聋。同时还对人的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产生不利影响。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噪声聋)高温高温作业时,排汗显著增加,可导致机体损失水分、无机盐、维生素等,长时间高温作业,可导致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等功能紊乱。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中暑)
续上表职业健康监护为了预防职业病的发生,根据劳动者的职业接触史,可以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医学健康检查和健康相关资料的收集,连续性地监测劳动者的健康状况,分析劳动者健康变化与所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关系,并及时地将健康检查和资料分析结果报告给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本人,以便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保护劳动者健康。职业健康监护主要包括职业健康检查、离岗后健康检查、应急健康检查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等。通过医学手段和方法,针对劳动者所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可能产生的健康影响和健康损害进行临床医学检查,了解受检者健康状况,早期发现职业病、职业禁忌证和可能的其他疾病和健康损害的医疗行为。职业健康检查是职业健康监护的重要内容和主要的资料来源。职业健康检查包括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健康检查。职业健康检查上岗前健康检查此类检测是为了发现有无职业禁忌证,建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员的基础健康档案,此项检查为强制性职业健康检查。下列人员应进行上岗前健康检查:拟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的新录用人员,包括转岗到该种作业岗位的人员;拟从事有特殊健康要求作业的人员,如高处作业、电工作业、职业机动车驾驶作业等。在岗期间定期健康检查定期检测是为了早期发现职业病病人或疑似职业病病人或劳动者的其他健康异常改变;及时发现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通过动态观察劳动者群体健康变化,评价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控制效果。长期从事规定的需要开展健康监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的劳动者,应进行在岗期间的定期健康检查。定期健康检查的周期与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性质、工作场所有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目标疾病的潜伏期和防护措施等因素均有关;具体周期可参见《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14)。离岗时健康检查此检查是为了确定其在停止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时的健康状况,安排在劳动者准备调离或脱离所从事的职业病危害作业或岗位前进行。如最后一次在岗期间的健康检查是在离岗前的90天内,可视为离岗时检查。劳动者脱离所从事的职业病危害作业或岗位后,因有害因素对人体造成的健康影响,所进行的健康检查。下列情况劳动者需进行离岗后的健康检查:劳动者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具有慢性健康影响,所致职业病或职业肿瘤常有较长的潜伏期,故脱离接触后仍有可能发生职业病;离岗后健康检查时间的长短应根据有害因素致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劳动者从事该作业的时间长短、工作场所有害因素的浓度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离岗后健康检查当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时,根据事故处理的要求,对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应及时组织健康检查。依据检查结果和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确定危害因素,为急救和治疗提供依据,控制职业病危害的继续蔓延和发展。应急健康检查应在事故发生后立即开始。从事可能产生职业性传染病作业的劳动者,在疫情流行期或近期密切接触传染源者,应及时开展应急健康检查,随时监测疫情动态。应急健康检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是健康监护全过程的客观记录资料,是系统地观察劳动者健康状况的变化,评价个体和群体健康损害的依据,其特征是资料的完整性、连续性。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制药企业应当依法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按规定妥善保存。劳动者或劳动者委托代理人有权查阅劳动者个人的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劳动者离开企业时,有权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安排专人管理,管理人员应保证档案只能用于保护劳动者健康的目的,并保证档案的保密性。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劳动者职业史、既往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理情况,以及职业病诊疗等健康资料。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管理组织组成、职责,职业健康监护制度和年度职业健康监护计划,历次职业健康检查的文书(含委托协议书、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的健康检查总结报告和评价报告),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职业病诊断证明书和职业病报告卡,用人单位对职业病患者、患有职业禁忌证者和已出现职业相关健康损害劳动者的处理和安置记录,以及用人单位在职业健康监护中提供的其他资料和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记录整理的相关资料。职业病危害的工程控制一、工程控制技术1.粉尘控制技术措施:根本措施是改革工艺,实现生产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密闭化。控制粉尘危害主要以“革、水、密、风、护、管、教、查”八字方针为指导。湿式作业可以防止粉尘飞扬,降低作业场所粉尘浓度,是一种简单实用的防尘工程技术措施。对于不适宜采用湿式作业的场所,可采用密闭或者隔离等尘源控制措施,并辅以通风除尘的技术措施。除尘设备有重力沉降室、湿式除尘器、旋风除尘器、过滤式除尘器等,还可用静电除尘装置。2.化学毒物控制技术措施:1)预防措施预防措施的根本在于从源头做起,选用无毒或低毒物料、温和的工艺和密闭及自动化或智能化设备与过程等。辅物料的毒性是化学毒物的根本来源,因此可选用无毒、低毒物料代替有毒高毒物料。选用生产过程中不产生或少产生有害物质的工艺代替生产过程中产生毒性较大物质的工艺。选用密闭化的设备、工艺,可以有效防止有毒物质的逸散。以机械化、自动化作业方式代替手工作业,使作业人员操作地点与有毒物质发生源隔离开来,从而减少作业人员接触有毒物质。2)治理措施当不能避免使用有毒有害物质以及非安全工艺,且难以做到完全密闭等隔离措施时,需要借助治理措施来解决。在制药工业常用的治理措施主要是为控制化学毒物而设计的通风系统,分为全面通风和局部通风两种:作业场所毒物毒性较低,有毒气体散发源过于分散且散发量不大时,可采用全面通风。全面通风可以利用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实现。采用全面通风时,应根据作业场所气流条件,使新鲜空气或污染较少的空气先流向作业人员,再流向污染较大的空气,从而使作业人员少吸收有害物质。采用通风系统时通常优先选用局部通风,其包括局部排风和局部送风。局部排风是将有毒有害气体在其发生源就地收集进行控制,防止其逸散。收集罩口应尽量靠近有毒有害气体发生源并加设围挡,罩口应迎着有毒有害气体气流的方向,进风口应远离排风口,防止排出的有害物质又被吸入作业场所。局部通风系统控制风速为0.25~3m/s,常用风速为0.5~1.5m/s,管道风速采用8~12m/s。局部送风通常用于作业场所有限的情况下,直接将新鲜无污染空气送至作业人员呼吸带。3)净化措施常用的净化方法主要有燃烧法、冷凝法、吸收法和吸附法。3.噪声控制技术措施:声源控制:根本途径就是减少设备本身的振动和噪声,如选用低噪声的设备、对噪声设备设置减震基础、对噪声较大设备设置消声装置等。消声器的消声量一般不宜超过50dB。常用的隔振元件(隔振垫层和隔振器)主要有软木、橡胶、玻璃纤维隔振垫、弹簧等。传播途径控制:可以通过将高噪声车间与其他车间分开布局,对于特别强烈的噪声源,使其远离作业人员集中区等,从传播途径控制噪声对作业人员的危害。风机车间噪声控制设施示意图
1-风机隔声罩;2-隔声屏;3-减振弹簧;4-空间吸声体;5-消声器;6-隔声窗;7-隔声门;8-防声耳罩4.防暑技术措施隔热:即减少热源的热作用,主要有热绝缘和热屏挡。热绝缘即在发热体外直接包覆导热性差的材料,从而减少其向外散发的热量。制药行业主要是对发热设备、管道进行隔热,常采用的隔热材料为石棉。热屏挡即在热源外加设屏挡,常用的有玻璃板、铁纱屏、石棉板、流动水箱等。对于高温车间,可加强自然通风和全面机械通风,如在车间墙壁加设轴流风机等。局部降温,常用的有送风扇、喷雾风扇、空气淋浴等。对作业人员常驻、集中区域,条件容许的情况下,加设空调。5.防辐射控制技术措施采用扼流门、抑制器、1/2波长滤波器等设计,加强使用安全性;磁控管外加设屏蔽罩;微波加热器进出口处加设用微波吸收材料制成的缓冲器或金属挂帘;对于大功率的微波设备,设置安全联锁监护装置,使其打开设备时及时切断微波源,可防止意外原因不慎开门造成大剂量辐射事故;激光器周围设置屏蔽等。屏蔽方式可划分为闭合屏蔽和不闭合屏蔽两种。闭合屏蔽室可用铜丝网或吸收材料制成,室内周围及门连接处需严丝合缝,凡从室内通出的电线在其孔口处应用吸收材料缠裹,以防泄漏。不闭合屏蔽用于定向辐射,一般用吸收或反射材料做挡板、屏蔽帘。二、车间卫生设施卫生特征1级2级3级4级处理物料特征有毒物质极易经皮肤吸收引起中毒的剧毒物质(如有机磷、三硝基甲苯、等)易经皮肤吸收或有恶臭的物质,或高毒物质(如丙烯腈、吡啶、苯酚等)其他毒物
不能触有毒物质或粉尘、不污染或轻度污染身体(如机械加工等)粉尘
严重污染全身或对皮肤有刺激的粉尘一般粉尘(如棉尘)
其他处理传染性材料动物原料高温作业、井下作业重作业
车间的卫生特征分级表浴室:1级、2级车间应设车间浴室;3级宜在车间附近或在厂区设置集中浴室;4级可在厂区或居住区设置集中浴室;因生产事故可能发生化学性灼伤及经皮肤吸收引起急性中毒的工作地点或车间,应设事故淋浴,并应设置不断水的供水设备。车间卫生特征级别1234每个淋浴器使用人数3~45~89~1213~24淋浴器:洗衣房
:生产操作中,工作服沾染病原体或沾染易经皮肤吸收的剧毒物质或工作服污染严重的车间;有净化级别要求的药物制剂车间。存衣室:1级的存衣室,便服、工作服应分室存放,工作服室应有良好的通风;2级的存衣室,便服、工作服可同室分开存放,以避免工作服污染便服;3级的存衣室,便服、工作服可同室存放,存衣室可与休息室合并设置;4级的存衣室与休息室可合并设置,或在车间内适当地点存放工作服。湿度大的低温重作业,如冷库和地下作业等,应设工作服干燥室。盥洗室:车间卫生特征级别每个水龙头的使用人数23、420~3031~40人员净化和设施:洁净厂房内应设置人员净化和设施,并应根据需要设置生活用室和其它用室。人员净化用室和生活用室包括,雨具存放、换鞋、管理、存外衣、更衣等房间。洁净区内不宜设厕所,人员净化用室内的厕所应设在前室。三、劳动防护用品劳动防护用品分为以下十大类:防御物理、化学和生物危险、有害因素对头部伤害的头部防护用品;防御缺氧空气和空气污染物进入呼吸道的呼吸防护用品;防御物理和化学危险、有害因素对眼面部伤害的眼面部防护用品;防噪声危害及防水、防寒等的听力防护用品;防御物理、化学和生物危险、有害因素对手部伤害的手部防护用品;防御物理和化学危险、有害因素对足部伤害的足部防护用品;防御物理、化学和生物危险、有害因素对躯干伤害的躯干防护用品;防御物理、化学和生物危险、有害因素损伤皮肤或引起皮肤疾病的护肤用品;防止高处作业劳动者坠落或者高处落物伤害的坠落防护用品;其他防御危险、有害因素的劳动防护用品。接触粉尘、有毒、有害物质的劳动者应当根据不同粉尘种类、粉尘浓度及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和毒物的种类及浓度配备相应的呼吸器、防护服、防护手套和防护鞋等。接触噪声的劳动者,当暴露于80dB≤LEX,8h<85dB的工作场所时,应当根据劳动者需求为其配备适用的护听器。可能接触辐射的劳动者,应配备防放射性服、防放射性手套、防放射性护目镜。若同一工作地点存在不同种类的危险、有害因素,应当为劳动者同时提供防御各类危害的劳动防护用品,且需要同时配备的劳动防护用品,还应具有可兼容性。用人单位应当为巡检等流动性作业的劳动者配备随身携带的个人应急防护用品。个人防护用品的购置与合理使用三证:须经过本单位安全管理部门验收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安全鉴定证三会:会检查护品的可靠性;会正确使用护品;会正确维护保养护品。安全帽的使用方法第二节应急救援为何要设立应急救援机制与队伍?存在因设备及系统故障、人员(违规操作等)失误和管理缺陷而导致过程失控及物质泄漏的危害事故发生的可能。存在有污染环境的风险。生产过程产生有一定量的“三废”,在它的转移与处理过程中,也或因设备设施及系统故障,或因人的失误,或因三废处理技术缺陷等产生泄露、扩散的环境危害事故。组织机构以生产主管、安环部主管、办公室、安保主管、采供部主管等构成的指挥领导小组为基础,立即成立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指挥部设在公司安全环保部。应急救援指挥部组织制订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负责人员、资源配置、应急队伍的调动,确定现场指挥人员,协调事故现场有关工作,批准本预案的启动与终止,事故状态下各级人员的职责,事故信息的上报工作,接受政府的指令和调动,以及组织应急预案的演练。主要职责应急救援设施与用品应急救援设施:灭火救援设施可燃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毒性气体泄漏紧急处置装置液体和废水泄漏紧急处置装置应急救援设施与用品急救设施:断水的冲淋、洗眼设施,应靠近可能发生相应事故的工作地点设置;气体防护柜;急救包或急救箱以及急救药品,应当设置在便于劳动者取用的地点,药品配备可参考表10-1;运病人的担架和装置;急救处理的设施以及应急救援通讯设备。急救箱配备参考一览表药品名称储存数量用途医用酒精1瓶消毒伤口新洁尔灭酊1瓶消毒伤口过氧化氢溶液1瓶清洗伤口0.9%的生理盐水1瓶清洗伤口2%碳酸氢钠1瓶处置酸灼伤2%醋酸或3%硼酸1瓶处置碱灼伤解毒药品按实际需要职业中毒处置脱脂棉花、棉签2包、5包清洗伤口脱脂棉签5包清洗伤口中号胶布2卷粘贴绷带绷带2卷包扎伤口剪刀1个急救镊子1个急救医用手套、口罩按实际需要防止施救者被感染烫伤软膏2支消肿/烫伤保鲜纸2包包裹烧伤、烫伤部位创可贴8个止血护创伤湿止痛膏2个瘀伤、扭伤冰袋1个瘀伤、肌肉拉伤或关节扭伤止血带2个止血三角巾2包受伤的上肢、固定敷料或骨折处等高分子急救夹板1个骨折处理眼药膏2支处理眼睛洗眼液2支处理眼睛防暑降温药品5盒夏季防暑降温体温计2支测体温急救、呼吸气囊1个人工呼吸雾化吸入器1个应急处置急救毯1个急救手电筒2个急救急救使用说明1个
应急和防护设备配备参考一览表类型名称规格型号数量位置个人防护器材消防服耐酸碱4门卫室空气呼吸器
6生产车间及仓库防毒面具全面罩4门卫室橡胶耐酸碱服
1份/人生产车间橡胶耐酸碱手套
1份/人生产车间耐油鞋
1份/人生产车间防静电工作服
6生产车间安全帽
1顶/人个人保管消防器材消防服耐酸碱4门卫室灭火器
若干厂区消防扳手、消火栓
若干厂区事故应急池
≥1厂区内监测监控设备固定式风向标
≥2仓库、车间办公室有毒气体检测仪和报警器
若干生产车间可燃气体检测仪和报警器
若干生产车间火灾报警按钮及控制器
若干生产车间及仓库监控视频
若干厂区手提应急照明灯充电式(防爆型)16车间,仓库及办公室等通讯设备电话
若干车间岗位、办公室手机、传真
若干泄漏控制器材堵漏装备(小孔堵漏枪)橡胶6套生产车间应急救援预案应急预案体系主要由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构成。综合应急预案是企业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主要从总体上阐述事故的应急工作原则,包括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应急预案体系、事故风险描述、预警及信息报告、应急响应、保障措施、应急预案管理等内容。火灾爆炸伴生环境事件专项应急预案公司事故等级、响应级别、预警颜色及事故后果对应表事件等级响应等级预警颜色可能发生的状况一般事故Ⅲ级蓝色发生火灾,事故废水、有毒化学品能够全部截流;火灾产生面积小、短时间被扑灭,火灾未伴生大量有毒废气,对环境影响轻微。较大事故Ⅱ级黄色发生火灾,事故废水、有毒化学品不能全部进入事故池,不及时处理将排入外部水体;火灾伴生大量有毒废气,但未导致人员中毒、伤亡现象。重大事故Ⅰ级红色火灾导致消防废水、有毒化学品进入外部水体,火灾伴生有毒废气导致人员中毒、伤亡现象,环境状态特别严重。响应流程现场处置具体流程人体伤害事故应急处置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事故等级: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响应处置一般流程典型伤害事故应急处置机械伤害事故处置事故处置流程:轻微、一般机械伤害的应急处置首先停止机械运转。轻微的伤害可自行对伤口进行清洗、处理包扎;当受到一般机械伤害时,伤口经简单处理后送医院治疗。严重机械伤害应急处置当班人员发现有人受伤后,必须立即停止运转的机械,向周围人员呼救,进行简单包扎、止血等措施,以防止受伤人员流血过多造成死亡事故发生。同时通知组长并拨打120急救电话。救援组长在安排救援小组施救的同时迅速上报部门领导,当事态扩大时,上报公司管理部门以便采取更有效的救护措施。在做好事故紧急救助的同时,应注意保护事故现场。事故处置基本要求发现有人受伤后,必须立即停止运转的机械,向周围人员呼救,同时通知现场急救中心,以及拨打“120”等社会急救电话。报警时,应注意说明受伤者的受伤部位和受伤情况,发生事件的区域或场所,以便让救护人员事先做好急救的准备。
项目人身伤害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组在组织进行应急抢救的同时,应立即上报项目安全生产应急领导小组,启动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必要时,应立即上报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并请求支持和救援。由项目现场医护人员进行现场包扎、止血等措施,防止受伤人员流血过多造成死亡事故发生。创伤出血者迅速包扎止血,送往医院救治。发生断手、断指等严重情况时,对伤者伤口要进行包扎止血、止痛、进行半握拳状的功能固定。对断手、断指应用消毒或清洁敷料包好,忌将断指浸入酒精等消毒液中,以防细胞变质。将包好的断手、断指放在无泄漏的塑料袋内,扎紧好袋口,在袋周围放在冰块,或用冰棍代替,速随伤者送医院抢救。肢体卷入设备内,必须立即切断电源,如果肢体仍被卡在设备内,不可用倒转设备的方法取出肢体,妥善的方法是拆除设备部件,无法拆除时拨打当地119请求社会救援。发生头皮撕裂伤可采取以下急救措施:及时对伤者进行抢救,采取止痛及其他对症措施;用生理盐水冲洗有伤部位,涂红汞后用消毒大纱布块、消毒棉花紧紧包扎,压迫止血;使用抗菌素,注射抗破伤风血清,预防伤口感染;送医院进一步治疗。受伤人员出现肢体骨折时,应尽量保持受伤的体位,由现场医务人员对伤肢进行固定,并在其指导下采用正确的方式进行抬运,防止因救助方法不当导致受伤人员出现呼吸、心跳停止症状后,必须立即进行心脏按摩或人工呼吸。在做好事故紧急救助的同时,应注意保护事故现场,对相关信息和证据进行收集和整理,做好事故调查工作。事故处置实例事故经过2010年6月25日下午15点00分,加工班人员郭某在现场料库加工钢槽支架时,由于衣服穿戴过于宽松,手臂不慎卷入台钻钻床,班长(高某)立即向队长(于某)报告,队长立即命令抢救组(张某、柳某、闫某)立即赶到现场,抢救伤员,保护现场。应急处置应急领导小组接到现场电话通知后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参演现场总指挥姚某从现场电话中确认事故地点和人员受伤情况做出如下部署:由张某带领应急人员及担架、急救箱等应急物资承应急救援车立即赶赴事故现场,并对应急抢救提出了具体要求,在施救时应根据人员受伤情况,采取正确得当措施避免伤情扩大;财务人员准备资金以便送达医院及时得到救治。15:05应急车辆及人员、物资到达事发现场。事故现场于某正在指挥现场实施抢救。现场情况:郭某的手臂被台钻钻出血,张某等立即用干净毛巾把伤口包扎好,由联络组组长梁某找来工程抢险车,由应急人员将伤员郭某及时送往当地医院进行医治。同时,应急领导小组向项目部安全质量环保部报告事故情况。后勤组为抢救伤员工作提供后勤保障。15:10车辆带着受伤者出发赶往医院。对事故现场进行清理,恢复正常的作业条件。中毒伤害事故处置事故处置流程:现场人员立即将染毒者转移至上风向或侧上风向空气无污染区域,并进行紧急救治;经现场紧急救治,伤势严重者立即送医院观察治疗。事故处置基本要求现场指挥人员发现危及人身生命安全的紧急情况,应迅速发出紧急撤离信号。若因火灾爆炸引发泄漏中毒事故,或因泄漏引发火灾爆炸事故,应统筹考虑,优先采取保障人员生命安全,防止灾害扩大的救援措施。维护现场救援秩序,防止救援过程中发生车辆碰撞、车辆伤害、物体打击、高处坠落等事故。对可燃、有毒有害危险化学品的浓度、扩散等情况进行动态监测。现场指挥部和总指挥部根据现场动态监测信息,适时调整救援行动方案。在危险区与安全区交界处设立洗消站。使用相应的洗消药剂,对所有染毒人员及工具、装备进行洗消。现场清理:彻底清除事故现场各处残留的有毒有害气体;对泄漏液体、固体应统一收集处理;对污染地面进行彻底清洗,确保不留残液;对事故现场空气、水源、土壤污染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并将监测信息及时报告现场指挥部和总指挥部;洗消污水应集中净化处理,严禁直接外排;若空气、水源、土壤出现污染,应及时采取相应处置措施。信息发布:事故信息由总指挥部统一对外发布;信息发布应及时、准确、客观、全面。事故处置实例事故经过某电解车间液氯工段2#氯计量槽出口阀门突然意外破裂。泄漏液氯1吨左右,持续时间约75分钟。当时气温为22.8℃,相对湿度45%,气压8.4kPa,风向西北,风速3m/s。泄漏的液氯迅速气化,随风向东南方向扩散。下风侧近邻是厂前区食堂,隔10多米是职工医院、办公楼,再往前是厂门前公路,过公路是居民区和某职工医院。污染带呈扇形分布,纵深达1500m左右,宽度约200—500m。污染区内部分树木花草落叶,厂前区树叶变焦黄。部分办公楼和居民、及路上的过往行人有400余人受到氯气危害。其中108人住院治疗,门诊死亡1人。住院者中本厂职工9人,社会居民99人。男51人(47.2%),女57人(52.8%)。年龄最小者出生仅1天,最大者84岁。诊断为氯气刺激反应75人(69.4%);轻度中毒29人(26.9%);中度中毒3人(2.8%);重度中毒1人(0.9%)。事故发生后2小时(14:20),当地卫生防疫站对事故现场氯气浓度测定结果为:在距毒源10m下风处为96.4mg/m3;距毒源50m下风处为47mg/m3,距毒源200m下风处为5.3mg/m3。这次事故导致全厂部分停产6小时,直接经济损失12.14万元,医药费用等支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个人合同合作协议范本
- 2024工艺品买卖合同范本
- 2024劳动合同法中英文对照上
- 联营创业合同书
- 2024年二手车交易协议
- 户外广告牌租用协议
- 2024房屋装修合同写房屋装修合同协议清单样式
- 2024工程承揽协议合同
- 2024子女抚养协议书
- 2024车辆买卖合同范本大全
- 《人行自动门安全要求》标准
- 广铁集团校园招聘机考题库
- 第一章、总体概述:施工组织总体设想、工程概述、方案针对性及施工标段划分
- 2024-2030年中国语言服务行业发展规划与未来前景展望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白玉蜗牛养殖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与投资机会研究报告
- HGT 2902-2024《模塑用聚四氟乙烯树脂》
- 2024 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 物理 试卷
- 国家开放大学专科《法理学》(第三版教材)形成性考核试题及答案
- 计量基础知识考核试题及参考答案
- 眼科学基础病例分析
- 混合痔中医护理 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