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营养治疗-2_第1页
高血压营养治疗-2_第2页
高血压营养治疗-2_第3页
高血压营养治疗-2_第4页
高血压营养治疗-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四章

心脑血管疾病的营养治疗产生的动力包含:血细胞、养分、废物遍布全身的高速公路物质运送到全身各细胞循环系统包含:心脏血液血管AVcap

心血管疾病因循环系统功能异常所引起。血液循环功能为何会异常?正常血管血管变窄摄取过多油脂、胆固醇等→血液的粘稠度提高血管壁沉积过多胆固醇、尼古丁的刺激、缺乏运动等→血管变窄、缺乏弹性+长期血压升高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脑中风第一节高血压

血压(bloodpressure,BP)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作用于血管壁的压力,它是推动血液在血管内流动的动力。通常我们所称的血压是指体循环动脉血压。血压大小取决于:1、心输出量2、外周阻力血压

心室收缩,血液从心室流入动脉,此时血液对动脉的压力最高,称为收缩压(systolicbloodpressure,SBP)。心室舒张,动脉血管弹性回缩,血液仍慢慢继续向前流动,但血压下降,此时的压力称为舒张压(diastolicbloodpressure,DBP)。血压一、概述1、定义及诊断标准体循环动脉压(收缩压或/和舒张压)升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常伴有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功能改变,为心血管病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诊断标准:(表1)根据1999年WHO/ISH,统一标准:未服用抗高血压药的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表1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WHO/ISH)类别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理想血压正常血压正常高值

1级高血压(“轻度”)亚组:临界高血压2级高血压(“中度”)3级高血压(“重度”)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亚组:临界收缩期高血压<120<130130~139

140~159140~149160~179≥180

≥140140~149

<80<8585~89

90~9990~94100~109≥110

<90<902、流行病学高血压就在你我身边我国高血压病患者数量已达1.3亿,每年增加300多万人在我国,每三个家庭就有一个高血压病患者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1959年2002年发病率1979年1991年患病人数万人14000我国高血压的控制率8.1%28.2%44.7%约1.3亿27.2%2000-2001年亚洲国际心血管病合作研究中全国35-74岁人口的大样调查2.9%12.2%26.6%约9400万11.26%1991年再次全国抽样调查(>15岁以上)控制率服药率知晓率全国患者患病率我国广大的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任务艰巨患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三高国人对高血压病的

认知状况-三高三低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三低(1)患病率与年龄呈正比(2)性别差异(3)有地理分布差异(4)同一人群有季节差异(5)与饮食习惯有关(6)与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呈正相关(7)患病率与人群肥胖程度和精神压力呈正相关与体力活动水平呈负相关(8)高血压有一定的遗传基础高血压流行的一般规律3、高血压病的分类

(按病因)高血压原因尚不完全清楚的血压升高高血压病(95%)继发性高血压(5%)由某些疾病引起的血压升高内分泌疾病肾脏疾病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皮质醇增多症、嗜铬细胞瘤各种肾炎、肾动脉狭窄、糖尿病肾病4、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病因遗传吸烟酗酒肥胖精神紧张过度摄盐胰岛素抵抗血管紧张素II异常增多高血压高血压的病因目前尚未确定,但公认血管紧张素II异常增多会直接导致高血压。5、临床表现

一般表现:起病缓慢,早期多无症状,仅血压

。部分病人出现神经症样群症状,如头晕、头痛、乏力、健忘、耳鸣、失睡等。少数出现并发症发现。并发症: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高血压心脏受损脑血管受损肾脏受损眼睛受损……高血压的并发症高血压与心肌肥厚

心脏负担加重血管紧张素II↑心肌细胞增生排列紊乱纤维增加心肌肥厚高血压导致的心肌肥厚高血压与心力衰竭由于要长期泵出高于正常的血压,心脏会感到非常疲劳;久而久之,就会发生心脏衰竭,这可以导致患者死亡高血压病与脑卒中

血管狭窄阻塞脑梗塞血管硬化变脆出血脑出血高血压颅内出血高血压与肾脏的损伤血管紧张素II高血压肾内压力血管硬化受损肾功能衰竭异常重构!高血压肾脏,表面呈现特征性的颗粒状。正常肾脏6、诊断非同日、3次静息血压均超过140/90mmHg即可诊断高血压。如何测量血压:“三同一原则”

同一时间同一状态同一侧二、营养代谢特点1、肥胖体重与血压呈线性关系超重使发生高血压的危险性增加2~6倍肥胖与高血压相关:-血容量过多-心输出量↑而周围抵抗力无相应↓-交感神经系统活性↑-胰岛素抵抗食盐的摄入量与高血压的发生率密切相关2、钠在对世界各地32个国家52个中心10079名20~59岁男女测定24小时尿钠排出量与血压关系的研究中发现,平均尿钠排出量和血压呈正相关。校正后发现尿钠每增加100mmol/d(2300mg钠),收缩压增加3~6mmHg,舒张压增加0~3mmHg。相反,适量减钠可降低高血压和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尤其是超重者。钠盐摄入过多引起高血压的机制:

增加血容量-体液渗透压增加→下丘脑→口渴→饮水-体液渗透压增加→ADH释放→肾脏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重吸收细胞膜转运异常利钠激素↓盐敏感性↑中度和中度以上饮酒是高血压致病因素之一高危人群:男3~5杯以上饮酒女2~3杯以上饮酒饮白酒每日增加100g,相对危险度↑19~26%

一标准杯约含酒精14g=啤酒340ml=白酒43g

3、酒精

按每周至少饮酒一次为饮酒计算,我国中年男性人群饮酒率约30%~66%,女性为2%~7%。男性持续饮酒者比不饮酒者4年内高血压发生危险增加40%。刺激皮质激素和儿茶酚胺水平引起高胰岛素血症前列腺素代谢障碍钙、镁耗竭血管平滑肌细胞内钙增加酒精引起血压升高的可能机制:4、钾拮抗钠盐的升压和血管损伤作用机制-钾能促尿钠排泄-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直接扩血管作用-增加前列环素合成-增强对血管舒缓素和二十碳烷酸的作用5、钙钙摄入量低与增加高血压流行相关联对高血压者补钙能降低血压(收缩压)钙促尿钠排泄调节交感神经活性补钙能稳定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内流钙调节激素潜在的血管活性作用6、镁

镁摄入低有高血压的危险倾向

机制-高镁降低血管弹性和收缩力高镁刺激血管扩张剂前列腺素I2的产生镁的建议摄取量:350-400mg含镁丰富的食物:全谷类、绿色蔬菜、豆类、坚果类、海产品饱和脂肪酸(SFA)与血压呈(正)相关胆固醇与血压呈正相关n-3和n-6(PUFA)有降压作用鱼油:DHA、EP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不影响血压7、脂类(↓血管紧张肽原酶)脂肪与血压无直接因果关系

8、膳食纤维

膳食纤维与血压呈负相关可溶性纤维的降压作用较强9、蛋白质动物实验、流行病学研究:膳食蛋白与血压呈负相关影响血压的根本机制尚不清楚大豆蛋白:精氨酸→NO→↓血压三、营养治疗原则非药物治疗-健康生活方式控制体重合理饮食运动心理健康(一)控制体重过重者减重和避免肥胖都应是防治高血压的关键策略

新的减肥目标是适度的体重减轻,即减轻10%甚至5%的体重足以控制、或至少改善大多数肥胖症的并发症。

(二)合理膳食限盐补钾限脂补钙、镁限酒补膳食纤维补VCWHO:每人食盐(Nacl)量<6g/d(包括食物本身所含量、烹调、调味剂)减少烹调用料少食或忌食腌制品:咸菜、榨菜、咸鱼、腌肉、火腿…1、限盐脂肪占总能量<30%胆固醇摄入量<300mg/d

调整肉食结构多吃鱼、禽肉(去皮)烹饪以植物油为主避免过多糖类补充膳食纤维

2、限脂3、补钾以钾盐替代钠盐选择含钾丰富的食物:绿叶类、根茎类蔬菜、豆类水果:香蕉、杏、梅家禽、鱼、瘦肉含钾(800mg/100g):麸皮、赤豆、蚕豆、扁豆、冬菇、竹笋、紫菜4、补钙AI标准800mg/d奶和奶制品是钙的主要来源含钙丰富食物:豆类、硬果类、虾米、甘蓝菜、花椰菜

男性饮酒精不超过30克,即葡萄酒小于100-150毫升(2-3两),或啤酒小于250-500毫升(半斤-1斤),或白酒小于25-50毫升(0.5-1两)女性则减半量,孕妇不饮酒。不提倡饮高度烈性酒。

5、限酒

饮酒每天<2杯(酒精28g)6、补膳食纤维可溶性纤维能降胆固醇(果胶、-葡聚糖)摄入量:20-30g/d来源:蔬菜、水果、燕麦*柑橘、胡萝卜、豆、苹果、桃、李子7、补维生素C促进胆固醇排出来源:新鲜蔬菜、水果*橘子、大枣、番茄、芹菜叶、油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