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综合题专题 (四十九)含解析_第1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综合题专题 (四十九)含解析_第2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综合题专题 (四十九)含解析_第3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综合题专题 (四十九)含解析_第4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综合题专题 (四十九)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综合题专题(49)

一、综合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0.0分)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党在十八大上提出: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则、基础设施、公共服

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

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材料二如图为我国城镇化“纳瑟姆”曲线图。“纳

瑟姆”曲线揭示了世界城市化大体上都经历了类似正弦波曲线上升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二个

拐点:当城市化水平在30%以下,代表经济发展势头较为缓慢的准备阶段,这个国家尚处于农业

社会;当城市化水平超过30%时,第一个拐点出现,代表经济发展势头极为迅猛的高速阶段,

这个国家进入工业社会;城市化水平继续提高到超过70%之后,出现第二个拐点,代表经济发

展势头再次趋于平缓的成熟阶段,这时,这个国家也就基本实现了现代化,进入后工业社会。

材料三如表为某城市市中心与郊区16时的气温差。

时间1月2月7月10月全年

平均气温差/七5.26.05.46.05.5

(1)1996〜2015年,我国城镇化进程处在____阶段,该阶段的特点有

(2)996年、2015年两次城市人口比重增速拐点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改革开放促进了工业化是产生第一次拐点的主要原因

B.逆城市化现象的出出现是第一次拐点出现的主要原因

C.渐次进入服务业为主导的后工业化社会产生了第二次拐点

D.后工业化进程放缓,农业生产比重上升产生了第二次拐点

(3)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我国实施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地理意义。

(4)据材料二表中数据,分析该城市在城镇化进程中会产生____效应,并提出为改善城区空

气质量在郊区应采取的有效措施。

2.读世界局部地区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为北半球的—(季节),图中④为(气压中心),被切断的气压带是。

(2)此时①地风向为,该风的性质是一。半年后②地风向是,该风是由________

(风带)北移越过赤道受力影响向(方向)偏转而成。

(3)此时,Q地风力比R地风力,试说明判断理由。

(4)③④两地中,该日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地,为什么?

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云南省沧源县地处我国西南边陲的阿低山中,是我国有名的贫困县。该县山高谷深,有许多

人迹罕至的“神坑”。冬春季节的早晨,山谷中的云海特别壮观。这里有一种叫做“娘布洛”

的神药,主要成分是半截藤,由香泥土、锅底灰、牛血等配制而成,具有解毒、驱虫、疗伤的

功效。半截藤目前在当地很少见到,但在深度达235米的直径最大的“神坑”可能有所分布。

“神坑”自坑底到坑口自然景观梯度变化明显,原生态保存完好。左图示意沧源县的位置。右

图为阿伍山河谷云海形成示意图。

(1)分析沧源县山高谷深的形成原因。

(2)请根据右图,说明冬春季节的早晨阿低山的云海特别壮观的主要原因。

(3)分析“神坑”自然景观梯度变化明显的主要原因。

(4)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有人建议当地大量栽培半截藤、大规模开发“娘布洛”及相关产品。

你是否赞同这一建议?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湖陆风是指在沿湖地区,由于陆地和湖泊的热力性质差异引起

温度差异,导致风向出现昼夜变化的一种地方性天气现象。下左图示意我国洞庭湖流域局部区

域。

(1)岳阳市夏半年湖陆风比较典型,请用“一”完成该地夜晚湖陆风热力环流图(上右图)。

(2)随着岳阳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导致热岛效应的增强。请分别说明沿岸地区湖风和陆风强

度的变化。

(3)说明图中山区乱砍滥伐对图示区域雨季防洪带来的不利影响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地球某层大气气温垂直变化示意图(图1)。

材料二:大气热力作用示意图(图2)。

材料三:某地连续两天气温日变化曲线示意图(图3)。

高度(km)

图2

(1)图1上①②③④四条曲线中,正确表示图示该层大气气温垂直分布情况的是()

A.①B.②C.③D.@

(2)该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如此的主要原因是o

(3)图3上两条气温曲线中,代表晴天的是代表阴天的是一。(填字母)

(4)造成该地连续两天白天气温差异的原因与图2中的作用有关,而夜间温差的形成则

与图2中的作用有关•(一律填数字或字母)

(5)新疆出产的瓜果特别香甜。利用所学原理分析,其气候原因是,o

6.根据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海陆风包括海风和陆风,是因热力环流而形成的,其风向在一天中有明显变化。

材料二:图甲、图乙分别示意M、N两点间两个不同时刻的热力环流情况(单位:百帕),M、N

两点均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

11•----•(.)

JI

♦地I::三%洋:41

(1)A>B两点风力更大的是,判断理由是o

(2)根据近地面风的受力分析,与等压线垂直的力为一,与风向相反的力为一,与风向垂直的力

(3)图甲中的M地与N地之间吹(填“海”或“陆”)风,乙图中的M地与N地之间吹(填

“海”或“陆”)风。图甲反映的是—(填“白天”或“夜晚”)的热力环流情况,M、N两点中

温度更高的是一o

(4)如果乙图中M与N之间的风向是正东风,则高空P与Q之间的风向是一o

7.读“大气受热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2)图中②、③、④三种辐射中波长最短的为,按发生的先后顺序依次排列为

(填数字),按辐射量由小到大依次排列为(填数字)。

(3)从波长来比较,相对于太阳辐射来说,地面辐射为辐射;相对于地面辐射的方向

来说,大气辐射绝大部分射向,称为辐射。

(4)对流层大气的热量主要直接来源于(填名称),对地面起保温作用的是(填

名称)。

(5)人类通过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能使图中变化相对明显的是o

A.①增强B.②增强C.③减弱D.④减弱

8.读上海城市气温分布图,回答问题。

上海城市气温分布图某年12月13日20时

(1)图中上海市中心区气温明显高于郊区,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哪些?

(2)城郊之间近地面的空气如何流动?

(3)气流运动与气温、气压有关,推测此时,宝山、青浦和川沙各吹什么风。宝山

青浦,川沙。

9.读大气的垂直分层图,回答下列问题

高度(下米)

(1)当太阳大气中的黑子和耀斑增多时,(填名称)层中的电离层会被扰乱,影

响无线电短波通信。

(2)图中有利于飞机《行的是________层(填名称)源因是,它

的上部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这是因为其中的能大量吸收太阳光中的紫

外线。

(3)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是层(填字母),该层天气现象复杂多变,请简析原因

10.2020年2月,世界最大的撒哈拉沙漠连续几天刮起了强风,卷起了漫天黄沙,大量的沙尘飘过

大西洋,抵达美洲(如图11所示)。据统计,撒哈拉沙漠每年向大西洋、南美等地输送约1.8

亿吨的尘土。随着全球变暖,近年来这种沙尘天气正在不断加强,对地球环境带来深刻的影响。

30°

(1)从沙源和动力角度分析2月大西洋上空出现大量沙尘的原因。

(2)当沙尘飘过大西洋上空时,推断其对洋面气温的影响。

等高面

等床面

地面

(1)图中B、D两点中,温度高的点是,判断理由是

(2)图中AB两点,气压较高的是,BD两点,气压较高的是

(3)若该热力环流出现在海边,此时表示白天的海洋是字母,此时吹

(海风/陆风)

(4)此时D点盛行(上升/下沉)气流,多天气,夜晚,大气

强,气温偏(高/低)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冰川地区,冰川表面较稳定而下沉的冷却气流沿冰面向冰川前方运动,迫使冰缘地区较暖的

空气上升而产生对流交换,形成了由冰川表面向冰缘地带吹送的风,被称为冰川风。在珠峰北

侧,由于在海拔5300〜7000米主要为冰雪表面,几乎昼夜盛行冰川风。研究发现,随着全球气

候变暖,珠峰北侧的冰川风势力明显变弱。下图为冰川风形成示意图。

(1)分析珠峰北侧几乎昼夜盛行冰川风的主要原因。

(2)推测珠峰北侧冰川风占主导地位的季节。

(3)阐述珠峰北侧冰川风势力变弱的过程。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土壤温度是指地面以下土壤中的温度,直接影响着植物的生

长、发育和土壤的形成。对一般土壤来说,太阳辐射能是其热量的主要来源。不同地区(生物

气候带)、不同时间(季节变化等)和土壤不同组成、性质及利用状况,都不同程度地影响土

壤热量的收支平衡。土壤温度的变化是气候变化对多年土壤热状况影响的反映。下图示意1960〜

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西部阿拉善左旗年平均气温、地表年平均温度和地下20cm处年平均温度

的变化。

温度(C)

(1)判断图中表示阿拉善左旗地表年平均温度的曲线并说明理由。

(2)分析阿拉善左旗地表年平均温度变化的原因。

(3)说明阿拉善左旗土壤温度变化的影响。

14.读下图,图中A地受冷,B地受热,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两地中,空气下沉的是。若A为陆地、B为海洋,则此时为

(白天或夜晚)。

(2)若A、B之间的温差减少,该区域的热力环流将(增强或减弱);若该地位于

南半球,A地位于B地的正西方,则A、B两地之间的风向为风。

15.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中国地形和太阳能资源分布图。

(1)读中国地形图,我国长江、黄河的大致流向为,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中信息分析,与重庆相比,拉萨的太阳能资源更(贫乏、丰富),试分

析其原因。

(3)与拉萨相比,一般情况重庆的昼夜温差更____________(大、小),并分析原因。

16.读“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甲图)及“城郊热力环流示意图”(乙图),完成下列问题。

高度(米)

甲图乙图

(1)甲图中A、B两地,气温较高的是地,可能出现阴雨天气的是地,气温日

较差较大的是地。

(2)甲图中A、B、C、D四地的气压由高到低排列的顺序是o

(3)D地比B地的气温________(填“高”或"低”),原因是。

(4)在乙图中的四条短线上用箭头画出大气的流动方向。

(5)依据热力环流的原理,该市的热电厂应布局在①②两处中的处(填图中数字序号)。

1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2020年加州山火再起。截至9月15日,加州山火燃烧面积已超209万英亩(约84.7万

公顷),比10个纽约市还大。美国国家气象局连续发布闪电警告和龙卷风预报,称近期加州将

有超万次以上闪电天气发生,并且加利福尼亚州的山火“有能力产生超过每小时90公里的火龙

卷风”。龙卷风是一种少见的局地性、小尺度、突发性的强对流天气。

材料2数据表明在此次山火大爆发前,北加州刚刚经历了极其干燥的冬天和打破炎热纪录的夏

天。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气候学家丹尼尔•斯温的研究证实在过去40年中,每10年的平均

气温提高了0.3℃,平均降水量减少了12.03毫米。

材料3火龙卷示意图和加利福尼亚州位置图。

120,W

35,N

(1)分析导致加州山火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

(2)描述“火龙卷风”的形成过程。

(3)请你为加州政府减轻森林火灾损失提出合理的对策。

1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2020年加州山火再起。截至9月15日,加州山火燃烧面积已超209万英亩(约84.7万

公顷),比10个纽约市还大。美国国家气象局连续发布闪电警告和龙卷风预报,称近期加州将

有超万次以上闪电天气发生,并且加利福尼亚州的山火''有能力产生超过每小时90公里的火龙

卷风”。龙卷风是一种少见的局地性、小尺度、突发性的强对流天气。

材料2数据表明在此次山火大爆发前,北加州刚刚经历了极其干燥的冬天和打破炎热纪录的夏

天。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气候学家丹尼尔・斯温的研究证实在过去40年中,每10年的平均

气温提高了0.3℃,平均降水量减少了12.03毫米。

材料3火龙卷示意图和加利福尼亚州位置图。

12O*W

35,N

山脉

<1)分析导致加州山火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

(2)描述“火龙卷风”的形成过程。

(3)请你为加州政府减轻森林火灾损失提出合理的对策。

19.读北半球某地面水平气压分布图,回答问题。

等压线(单位:hPa)

(1)若该地气压只受温度影响,则A、B中地面温度高的是

(2)下图为沿AB作的剖面图,完成AB间的热力环流示意图。

A'------------B'

A------------B

"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

气压值PA、PB、PA、PB的大小顺序是。

气温值TA、TB、TA、TB的大小顺序是.

(3)下列图中能正确表示AB高空等压面状况的示意图是()

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

ABCD

(4)画出甲处风向及其所受的力。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垫面与近地层空气的热量交换以湍流显热和水分潜热两种形式为主。湍流显热交换是

指地一气之间通过对流(包括乱流)作用进行热量交换,会引起空气温度变化;水分潜热交换是

指水汽蒸发(蒸腾)、凝结时所引起的地一气之间的热量交换,不会直接引起空气温度变化。

材料二每年的4〜5月,白天9时至午后14时之间,在晴朗和风速不大的条件下,观察呼伦贝

尔草原开垦地上的目标物时,往往出现强烈的颤动现象,近地层犹如受着火炉的烘烤一样,热

气腾腾,当地群众把开垦地上这种光学现象称为“地气上升”。“地气上升”能把开垦地土壤

中的细小颗粒物带出并形成扬尘,有的扬尘可发展到数十米以上,使大气浑浊度升高。扬尘到

达草地上后,就很快衰减和消失。

(1)根据材料一,推测开垦地和草地近地层空气平均温度的差异,并说明理由。

(2)通过绘图形式(用文字适当说明),解释扬尘在开垦地生成,到达草地上后衰减和消失的原因。

(3)根据材料,概括我国北方过度开垦草原的不利影响。

21.读“北半球某地等压线分布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A、B、C、D四处所绘箭头能正确表示当地风向的是,风向是

(2)图中①、②两处相比,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一,原因是。

(3)图中A、B两处相比,风力较大的是,原因是o

22.根据材科,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下图为某地局部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材料二:下图甲、乙两图分别表示北半球某滨海地区某日海陆上空大气运动和海陆气温变化情

图甲图乙

(1)A、B两点风力更大的是,判断理由是;

(2)根据近地面风的受力分析,与等压线垂直的力为,与风向相反的力为,与风

向垂直的力为;

(3)图甲1、2、3、4四处中气压最低的是,温度最高的是;

(4)由图乙可推知图甲出现的时间约为()

A.16时至次日8时B.8时至16时

C.18时至次日6时D.6时至18时

23.读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图,完成下列各题。

大气上界

地面

(1)图中字母代表的箭头含义分别是:

A;C;D;

(2)从数量上看,A>D的原因是。图中I的作用是。

(3)深秋,我国北方有寒潮活动的地区,农民常用浓烟笼罩大白菜地,可以防止大面积冻害,其主要

原因是()

A.浓烟散射地面辐射,增加大气温度

B.浓烟反射大气逆辐射,增加大气温度

C.浓烟可阻挡冷空气入侵,防止大面积作物冻害

D.浓烟吸收地面辐射,增加大气逆辐射

(4)如果夜晚多云,人们制造烟雾所起到的作用将变一(填“大”或“小”),原因是

24.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某同学利用自己制作的学具(见下图),在教室中模拟演示“热力环流”过程。

实验开始前(见照片1),学生观察到学具中间悬挂的锡纸条没有明显的水平摆动。实验开始

后,学生点燃蜡烛,并在纸杯中放入冰块,逐渐观察到两张锡纸条有明显的摆动(见照片2)。

多次重复实验,发现结果相同。

说明:

①木管

②锡纸条1

⑤锡纸条2

④蜡烛

⑤纸杯

⑥透明水晶板

(1)该实验结果可以说明.

(2)依据照片1、2及实验过程,请在下图中连续绘出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并在邛节,图中

标出近地面的气压状况。

锡纸条静止锡纸条迂动

(3)为了更好地观察到实验现象,参与实验的学生想让锡纸条的摆动幅度更明显,请提出你的

建议。(至少两点)

25.阅读下面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穿堂风是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我国许多地区的民

居设计都充分考虑了穿堂风,以便在炎热的夏季起到通风纳凉的作用。图23中左图为四川某山

区的传统民居,右图为该民居穿堂风示意图。图中房屋坐北朝南,房前为石子院坝,屋后种植

林木。

(1)在穿堂风示意图中加上箭头,表示穿堂风的方向。

(2)图中穿堂风最强的季节是,直接原因是此季节最大。

(3)图中民居“房前石子院坝、屋后林木”(增强或减弱)了夏季穿堂风。

(4)从光照条件分析图中房屋“坐北朝南”的原因。

26.下图是某地高空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位于高空的点①至点⑤,气压最高的是,气压最低的是

(2)在近地面水平方向上,空气会由_______流向(填字母),从而形成风。形成风的

直接原因是。

(3)在垂直方向上,由于近地面A地空气(受热/冷却),引起气流的(±

升/下沉)运动,而B地正好相反;至此在A、B两地近地面和高空形成热力环流。形成热力环

流的根本原因是A、B两地近地面_____________。

(4)若该热力环流发生于城区与郊区之间,则A、B中代表城市的是o若此图所示的空

气环流表示低纬环流,A为副热带高压带,则B对应的气压带名称是o

27.下图是“北半球某地热力环流中近地面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气压由高到低的排序是。

(2)上边甲乙丙丁四图中正确表示左上图中热力环流方向的是。

(3)根据热力环流原理,A、B两地目前受热的是,最有可能降水的是

(4)若此时为白天,A、B两点中表示陆地的是,吹(海/陆)风。

(5)如果图中A地位于B地的正北,则AB之间的风向是o

28.山区风力、风向多变,一旦发生火灾,山火较难扑灭。消防人员常采用喷水、喷洒灭火剂、

复土、扑打和砍伐隔离带等方式扑灭森林大火。如果风力很小,也会用“点倒火”方式快速灭

火。图a示意某山区森林大火位置,图b示意“点倒火”灭火方式。据此完成下题。

从地形角度说明图示山火难以扑灭的原因。请运用热力环流原理,说明“点倒火”可以灭火的

原理。

2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某年入秋后,强冷空气给我国西北地区带来较大影响。10月19日,新疆北部地区和南

部地区,分别经历了不同的天气过程。

材料二该日全国天气预报简图。

(1)该日北疆地区(甲地附近)的天气系统是。

(2)结合图示,描述未来几天内,乙地的天气变化过程。

(3)左图中,影响海南岛附近的天气系统是(从气流运动状况看),此时海南岛的

风向是__________

3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0年2月,世界最大的撒哈拉沙漠连续儿天刮起了强风,卷

起了漫天黄沙,大量的沙尘飘过大西洋,抵达美洲。据统计,撒哈拉沙漠每年向大西洋、南美

等地输送约1.8亿吨的尘土。随着全球变暖,近年来这种沙尘天气正在不断加强,对地球环境

带来深刻的影响。读图7。

(1)当沙尘飘过大西洋上空时,推断洋面气温的响应过程。

(2)分析沙尘在大西洋沉降对海洋生态的影响。

(3)说明沙尘在亚马孙平原沉降对维持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积极作用。

(4)依据沙尘向大西洋、亚马孙平原的输送过程,推测其对全球气温的影响。

【答案与解析】

1.答案:(1)加速(高速)发展阶段特点:人口和经济活动向城镇聚集,城镇化水平加速提高;城

市数量增加;城市用地规模大幅度增加;出现城市密集地区和城市群

(2)AC

(3)能够集约节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节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费用,提高这些设

施的运行效率;促进城乡和谐发展,减少城镇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有利

于缓解城市压力,壮大城市经济实力;有利于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村的城镇化进程;有利于缩小

城乡差距(或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实现城乡共同繁荣等。

(4)热岛效应

措施:在郊区布局有大气污染的工业时,应该选择在热力环流下沉气流之外的区域;提高郊区绿化

率。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城镇化的进程和特点、标志、问题及解决的措施、我国实施城乡一体化新格局

的地理意义,旨在考查学生调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所给资料中获取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1)由材料可知当城市化水平超过30%时,第一个拐点出现,代表经济发展势头极为迅猛的高速阶

段,这个国家进入工业社会;读图,1996〜2015年,我国城镇化从30%到60%左右,说明国城镇化

进程处在加速(高速)发展阶段,该阶段的特点主要从城市化的水平、城市的数量、规模等方面分

析,主要有人口和经济活动向城镇聚集,城镇化水平加速提高;城市数量增加;城市用地规模大幅

度增加;出现城市密集地区和城市群。

(2)1996年出现第一个拐点,主要是因为改革开放促进了工业化,工业化带动城市化,A对;我国

还没有进入逆城市化B错;第二个拐点的出现是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渐次进入服务业为主导

的后工业化社会,C对,D错。

(3)我国实施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地理意义主要从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分析,能够集约节约用

地,提高土地利用率;节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费用,提高这些设施的运行效率;促进

城乡和谐发展,减少城镇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有利于缓解城市压力,壮

大城市经济实力;有利于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村的城镇化进程;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或增强农村

发展活力),实现城乡共同繁荣等。

(4)据材料二表中数据,市中心与郊区16时的气温差总大于0,说明城市的气温总比郊区气温高,

为热岛效应,为改善城区空气质量在郊区应采取的有效措施可从提高绿地面积和工业布局等方面分

析,在郊区布局有大气污染的工业时,应该选择在热力环流下沉气流之外的区域;提高郊区绿化率。

2.答案:(1)冬蒙古西伯利亚高压(亚洲高亚)副极地低气压带

(2)西北风寒冷干燥西南风东南信风带地转偏向力右

(3)大R地等压线稀疏,水平气压梯度力小;(R地位于陆地上,摩擦力大;Q地等压线密集且

位于海洋上,摩擦力小)。

(4)@④地受高压控制,天气晴朗,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弱,

且④地位于大陆内部,气候的大陆性较强;(③地受低压控制,且位于沿海地区,受海洋的影响较

大。)

解析:(1)本题考查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调动

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熟练掌握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是解题的关键。由图可看出此时亚欧大

陆被高压控制,所以此时为北半球冬季。图中高压中心名称为亚洲高压或蒙古西伯利亚高压,该高

压把副极地低压带切断,使得副极地低压带仅仅保留在海洋上。

(2)本题考查季风及其特点,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由上题分析可知此时为北半球

冬季,①地位于东亚,盛行西北季风,该风来自亚欧大陆内部,所以寒冷干燥。②地位于南亚地区,

半年后即北半球夏季,由于气压带风带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受地砖偏向力向右偏转,

最终形成了西南季风。

(3)本题考查风力大小的判断,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熟练掌握风力大小的判断方

法是解题的关键。同一图上等压线越密集则风力越大。图中R地等压线稀疏,水平气压梯度力小;

R地位于陆地上,摩擦力大;Q地等压线密集且位于海洋上,摩擦力小。所以Q地风力较R大。

(4)本题考查气温日较差的判断,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熟练掌握大气的热力作用

是解题的关键。④地受高压控制,天气晴朗,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夜晚大气的保温

作用弱,且④地位于大陆内部,气候的大陆性较强;③地受低压控制,且位于沿海地区,受海洋的

影响较大。所以气温日较差大的是④。

3.答案:(1)沧源县地处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板块碰撞挤压,地壳抬升,形成山地;地

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多,地表径流量大;流水侵蚀作用强,沟谷加深。

(2)阿低山山高谷深、林木繁茂,水汽不易扩散,空气湿度大;冬春季节,晴天较多,夜晚山顶降

温快,冷空气下沉,河谷的暖空气被迫上升,暖湿气流上升与沿山坡下滑的冷空气相遇,水汽凝结

成细小水滴,形成云;逆温层大气稳定,导致在逆温层下形成云海。

(3)(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神坑”内盛行下沉气流,坑底的气温高;“神坑”深度大,水

热的垂直差异大,景观具有明显的梯度变化。

(4)赞同。以半截藤为主要原料的“娘布洛”药效显著、经济价值高;大规模开发“娘布洛”及相

关产品可增加经济收入和就业机会。

反对。当地山区众多,坡陡谷深,生态环境脆弱;大量栽培半截藤易导致水土流失加剧、生物多样

性减少。

解析:(1)本题考查沧源县山高谷深的形成原因,旨在考查学生阐述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

本题解答的关键是掌握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沧源县山高谷深的形成原因主要从板块运动、气候

与河流、流水侵蚀等方面分析。

(2)本题考查冬春季节的早晨阿他山的云海特别壮观的主要原因,旨在考查学生阐述地理基本原理

与规律的能力。本题解答的关键是掌握大气的受热过程。冬春季节的早晨阿值山云海特别壮观的主

要原因可从水汽来源、谷地大气运动、逆温层的影响等方面分析。

(3)本题考查“神坑”自然景观梯度变化明显的主要原因,旨在考查学生阐述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的能力。本题解答的关键是掌握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神坑”内自然景观梯度变化明显的原

因,可从谷地气流下沉的影响和深度较大引起的水热条件垂直变化角度分析。

(4)本题考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旨在考查学生阐述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本题解答的关键

是掌握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方向。该题为开放性题目。赞同的理由侧重促进区域的经济发展和提供就

业机会;反对的理由侧重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分析。

4.答案:(1)画图:逆时针

(2)随着岳阳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热岛效应增强,市区气温升高;白天,岳阳与洞庭湖的温

差增大,湖风增强;夜晚,岳阳与洞庭湖的温差减小,陆风减弱。

(3)水土流失加剧,河湖泥沙淤积加重,湖泊调蓄洪水功能减弱;植被截留地表径流能力减弱,地

表径流汇流速度增快,河水快速上涨,洪水的频次和强度增加。

解析:略

5.答案:(1)A

(2)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获得能量使大气升温。

(3)AB

(4)③B或C

(5)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解析:(1)本题考查大气的垂直分层,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

基本技能的能力。掌握平流层大气的特征是解题关键。由图可知,该层大气位于海拔12Km到50Km

之间,应为平流层。平流层大气温度随海拔升高而增加,平流层底部(对流层顶部)海拔约12Km,

根据对流层大气温度每上升100m,温度下降0.6℃可知,平流层底部平均气温约为-50℃~-60℃,故

①正确。故选A。

(2)本题考查平流层气温,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了解平流层大气

的热量来源是解题关键。平流层大气温度主要由平流层上部的臭氧层吸收紫外线而来,故海拔越高,

温度越高。

(3)本题考查昼夜温差的判断,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

能的能力。掌握大气的受热过程是解题关键。由图可知,A曲线昼夜温差较大,为晴朗天气,B曲

线昼夜温差小,为阴雨天气。

(4)本题考查昼夜温差大小的成因,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

本技能的能力。两天内白天气温的差异主要由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的强弱决定,图b中B、C

代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夜间温度高低主要由大气逆辐射的强弱,即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

用的强弱决定,图b中③表示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5)本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瓜果口味香甜

的原因,主要是光照强,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质、糖分多;且昼夜温差大,夜间消耗的糖分少。

6.答案:LAA压线更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更大,风力更大

2、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力地转偏向力

3、陆海夜晚N

4、西北风

解析:略

7.答案:(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2)②②③④④®©

(3)长波地面大气逆

(4)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

(5)D

解析:(1)本题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及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

熟练掌握大气的受热过程是解题的关键。据图可知,①为来自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②为射向地面

的太阳辐射,因太阳辐射到达地面之前,首先经过大气层,大气通过吸收、反射和散射削弱一部分,

最后剩下的到达地面.所以由①到②过程中太阳辐射总量有所损耗。

(2)本题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及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熟练掌

握大气的受热过程是解题的关键。②为太阳辐射③为地面辐射④为大气逆辐射,温度越高辐射波长

越短;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②③④;辐射量最大的是太阳辐射,能量丰富。辐射量最小的是大气

逆辐射,即辐射量由小到大排列为④③②。

(3)本题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及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熟练掌

握大气的受热过程是解题的关键。由于温度越高辐射波长越短,相对于太阳辐射来说,地面辐射为

长波辐射;相对于地面辐射的方向来说,大气辐射绝大部分射向地面,称为大气逆辐射。

(4)本题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大气的垂直分层,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及调动和运用

知识能力。熟练掌握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大气的垂直分层是解题的关键。对流层大气的热量主要直接

来源于地面辐射,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对地面起保温作用的是大气逆辐射,归还热量。

(5)本题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及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熟练掌

握大气的受热过程是解题的关键。人类通过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会使得大

气逆辐射减弱,保温作用减弱。

8.答案:(1)①城市硬化地面广,吸收太阳辐射多,向大气传送的热量多;

②城市中生产、生活集中,向大气释放的废热多;

③地面不透水,地面水分少,蒸发耗热少,地面吸收的热量主要用于加热大气;

④城市C02等温室气体浓度高,增温强;

⑤城市建筑高大密集,通风不良,不易散热。

(2)由郊区向城市中心辐合(流动)

(3)东北风西北风东南风

解析:略

9.答案:(1)高层大气;

(2)平流该层大气平稳;水汽、杂质含量极少,天气晴朗;增加臭氧

(3)A该层集中了整个地球几乎全部的水汽、杂质,对流运动激烈。

解析:(1)本题考查大气的垂直分层,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

能力。本题解答的关键是掌握大气垂直分层的相关知识。从A、B、C所处的高度分析可知,A为对

流层,B为平流层,C为高层大气,其中高层大气中存在电离层。

(2)本题考查大气的垂直分层,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本题解答的关键是掌握大气垂直分层的相关知识。读图可知,B层为平流层,大气的温度随高度的

增加而上升,大气较稳定,以水平运动为主,又因距地面远,水汽、固体杂质极少,天气晴朗,利

于高空飞行;该层上部分布有臭氧层,臭氧能强烈吸收紫外线,使大气增温。

(3)本题考查大气的垂直分层,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本题解答的关键是掌握大气垂直分层的相关知识。读图可知,A层为对流层,其大气上冷下热,易

发生对流运动,又因含有水汽和固体杂质,所以天现象复杂多变,因人类生活在该层,所以与人类

关系最密切。

10.答案:(1)原因:①沙源地是撒哈拉沙漠;②撒哈拉沙漠面积广阔,沙源物质丰富;③东北信

风携带沙土西移。

(2)影响:①沙尘作为凝结核,使大西洋上空云量增多,云层反射太阳辐射增强:②沙尘本身也能

反射太阳辐射,使洋面气温降低。

解析:本题主要沙尘对气候和生态环境环境的影响,旨在考查学生获取、解读图文信息及运用所学

知识解答问题能力。掌握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和大气的受热过程原理是解题的关键。

(1)撒哈拉沙漠气候干燥,地表干燥,沙源物质丰富;纬度低气温高,上升气流旺盛;东北信风携

带沙土西移。

(2)沙尘作为凝结核,使大西洋上空云量增多;由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可知,当沙尘暴飘过大西洋上

空时,弥漫在大气的沙尘大量反射、散射太阳光,使得大西洋能见度下降,沙尘将太阳辐射反射、

散射到宇宙空间,减少到达洋面的太阳辐射,进而减少了洋面传递给洋面上空空气的热量,从而降

低了大气温度。

11.答案:(1)D等压面往下凹,近地面气压较低

(2)BB

(3)B海风

(4)上升阴雨逆辐射/保温作用高

解析:本题考查热力环流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调动相关知识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熟练掌握热

力环流相关知识。

(1)D处等压面往下凹,近地面气压较低,故温度较高。

(2)B处位于近地面,气压高于A,B点等压面向上弯曲,气压较高。

(3)若该热力环流出现在海边,此时D气温高,B气温低,表示白天的海洋是字母B,此时吹海风。

(4)此时D点盛行上升气流,多阴雨天气,夜晚,大气逆辐射强,气温偏高。

12.答案:(1)与同高度的山谷相比,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珠峰北侧山坡较高处因冰面覆盖,气温低,

气压高,盛行下沉气流,气流沿冰面向下运动,形成冰川风。

(2)(冰川风成因是热力因素,)冬季,珠峰北侧冰川面积最大,冰川面上的气温较低,冰川面上空气

和谷中同高度空气的温差较大,冰川风最为强盛。

(3)全球气候变暖,气温升高,冰川融水增加,导致冰川面积缩小,且变得破碎,冰雪面气温与同高

度山谷气温的温差变小,冰川风势力减弱。

解析:(1)本题考查珠峰北侧几乎昼夜盛行冰川风的主要原因。旨在考查学生调动相关知识的能力。

根据材料可知,冰川地区,冰川表面较稳定而下沉的冷却气流沿冰面向冰川前方运动,迫使冰缘地

区较暖的空气上升而产生对流交换,形成了由冰川表面向冰缘地带吹送的风,被称为冰川风。与同

高度的山谷相比,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珠峰北侧山坡较高处因冰面覆盖,气温低,气压高,盛行

下沉气流,气流沿冰面向下运动,形成冰川风。

(2)本题考查珠峰北侧冰川风占主导地位的季节。旨在考查学生调动相关知识的能力。根据材料可

知,在珠峰北侧,由于在海拔5300〜7000米主要为冰雪表面,几乎昼夜盛行冰川风。冬季,珠峰北

侧冰川面积最大,冰川面上的气温较低,冰川面上空气和谷中同高度空气的温差较大,冰川风最为

强盛。

(3)本题考查珠峰北侧冰川风势力变弱的过程。旨在考查学生调动相关知识的能力。主要从全球气

候变暖对冰川风的影响进行分析。全球气候变暖,气温升高,冰川融水增加,导致冰川面积缩小,

且变得破碎,冰雪面气温与同高度山谷气温的温差变小,冰川风势力减弱。

13.答案:(1)曲线:①曲线。理由:阿拉善左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地表以荒漠草原为主,

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强烈,地表温度高于气温;距离地表有一定深度的土壤,由于不能直接接受太阳

辐射,其温度低于地表。

(2)阿拉善左旗地表年平均温度升高,化石燃料大量使用,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增加;人类不合理

耕作与樵采,植被破坏严重,荒漠化加剧。

(3)阿拉善左旗土壤温度升高,土壤水分蒸发增加,土壤盐分在地表积累,加剧地表盐碱化,植被

覆盖率下降。

解析:本题以“I960〜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西部阿拉善左旗年平均气温、地表年平均温度和地下20

cm处年平均温度的变化图”为载体,主要考查阿拉善左旗地表年平均温度变化及其原因及土壤温度

变化带来的影响,旨在考查学生获取、解读图文信息及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掌握大气的

受热过程原理及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是解题的关键。

(1)由所学知识可知,太阳辐射能是土壤热量的主要来源,近地面的大气热量直接来源于地面辐射。

阿拉善左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降水少,地表以荒漠草原为

主,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强烈,地表温度高于气温;而距离地表有一定深度的土壤,由于不能直接接

受太阳辐射,其温度低于地表。综上分析可得,地表温度最高。由图示信息可得,图中①曲线温度

最高,故图中表示阿拉善左旗地表年平均温度的曲线为①曲线。

(2)读图可得,阿拉善左旗地表年平均温度变化呈上升趋势。由所学知识知,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

因素是人为因素。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有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或砍伐森

林并将其焚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由材料信息分析可得,阿拉善左旗由于化石燃料大量使用,

造成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增加;加上人类不合理耕作与樵采,植被破坏严重,荒漠化加剧,地表吸

收太阳辐射的能力增强,从而使得地表年平均温度呈上升趋势。

(3)由上题分析得知,阿拉善左旗地表年平均温度呈上升趋势,土壤温度升高,土壤水分蒸发增加,

土壤盐分在地表积累,加剧地表盐碱化,植被覆盖率下降。

14.答案:(1)A夜晚

(2)减弱西南

解析:本题以某区域等压面的关系示意图为材料,涉及热力环流原理、热力环流应用、热力环流变

化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掌握热力环流形成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1)图中显示,A处高空等压面向下弯曲,B处高空等压面向上凸起,则低空等压面形态与之相反,

即A处等压面向上凸起,B处等压面向下弯曲,表明A处气压高,B处气压低;A处气压高,以下

沉气流为主,应该是空气冷却收缩下沉,表明气温低。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白天同纬度大陆增温

比海洋增温快,温度高,大陆近地面空气受热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晚上同纬度大陆降温比

海洋降温快,温度低,大陆近地面空气冷却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图中此时陆地气压高,海洋气压

低,故此时为夜晚。

(2)如果A、B之间的温差减少,即表示A处相对变暖,B处相对变冷,则A处下沉减弱,B处上

升变弱,两地之间的气压差变小,水平气流更变弱,因此该区域的热力环流势力将变弱。若该地位

于南半球,A地位于B地的正西方,则A、B两地之间的风向为西南风。因为A地气压较高,A地

空气在气压梯度力作用下,空气水平向B地流动,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南半球向左偏,由西风逐渐

偏转成西南风。

15.答案:(1)自西向东我国地势西高东低

(2)丰富海拔高,大气稀薄,晴天多、水汽少,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

(3)小重庆海拔低,大气密度大、多云雨天气,白天对太阳削弱作用强,温度不太高,夜晚保温

作用强,夜晚温度较高。

解析:(1)本题考查河流的流向,旨在考查学生获取、解读图文信息及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的能

力。解题关键是掌握河流的流向的判读方法。据图可知,根据地形图,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我国长

江、黄河的大致流向为自西向东。

(2)本题考查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旨在考查学生获取、解读图文信息及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

的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拉萨地区,海拔高,大气稀薄,晴天多、水汽少,

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所以与重庆相比,拉萨的太阳能资源更丰富。

(3)本题考查影响昼夜温差的原因,旨在考查学生获取、解读图文信息及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的

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影响昼夜温差的原因。重庆海拔低,大气密度大、多云雨天气,白天对太阳

削弱作用强,温度不太高,夜晚保温作用强,夜晚温度较高。与拉萨相比,一般情况重庆的昼夜温

差更小。

16.答案:⑴AAB

(2)B>A>C>D

(3)低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D地海拔高,获得的地面长波辐射少

(4)画图略(顺时针方向)

⑸②

解析:本题考查热力环流相关知识。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反映出等压面向高处凸处为高压,

等压面向低处弯曲处为低压;城郊热力环流是由城市热岛形成的,市区气温高气流上升,郊区气温

低气流下沉,近地面风从郊区吹往市区。

(1)C处为高压,对应的地面A处为低压,D处为低压,对应的地面B处为高压,气温高气压低,

所以A处气温高于B处;A处气压低多阴雨天气;B处气压高,多晴朗天气,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

弱,气温高,夜晚大气逆辐射弱气温低,气温日较差较大。

(2)在垂直方向上,海拔高气压低,图示AB都大于CD;高空C处等压面向下弯曲为低压,D处

上凸为低压,OD;对应的地面则B>A,故ABCD四点的气压由高到低排列的顺序是BACD。

(3)由于D点比B点的海拔高,获得的地面长波辐射少,所以气温低。

(4)由于市区气温高气流上升,郊区气温低气流下沉,近地面风从郊区吹往市区故图示大气的流动

方向为顺时针方向。

(5)热电厂有大气污染,应布局在城市热力环流之外,故布局在②地。

17.答案:(1)①闪电频次高,易引燃山区林木;②入秋以来林区积累了大量的枯枝落叶等易燃物;

③地中海气候区,夏季炎热干燥,植被易燃;④长期以来,温度上升,降水较少,气候暖干化。

(2)由于大面积山火,近地面温度急剧升高,气流裹挟燃烧物迅速上升,造成近地面物质高速辐合

旋转。

(3)利用气象卫星进行监测,建设天气预报和森林监控系统;加强森林火灾宣传力度,提高全民的

森林防火意识,降低人为火灾的发生概率;增设消防设备,把火灾消灭于初始阶段;建设防火隔离

带和防火性隔离道路,隔绝火灾蔓延;做好森林火灾应急疏散预案;推出森林火灾保险产品等。

解析:(1)本题考查导致加州山火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旨在考查学生调动相关知识的能力。根据

材料可知,近期加州将有超万次以上闪电天气发生,闪电频次高,易引燃山区林,而且入秋以来林

区积累了大量的枯枝落叶等易燃物;当地的气候为地中海气候区,夏季炎热干燥,植被易燃;北加

州刚刚经历了极其干燥的冬天和打破炎热纪录的夏天,长期以来,温度上升,降水较少,气候暖干

化,使得加州山火形成。

(2)本题考查“火龙卷风”的形成过程。旨在考查学生调动相关知识的能力。龙卷风是一种少见的

局地性、小尺度、突发性的强对流天气,由于大面积山火,近地面温度急剧升高,气流裹挟燃烧物

迅速上升,造成近地面物质高速辐合旋转,形成火龙卷风。

(3)本题考查加州政府减轻森林火灾损失的对策,旨在考查学生调动相关知识的能力。客运提前预

防,利用气象卫星进行监测,建设天气预报和森林监控系统;加强森林火灾宣传力度,提高全民的

森林防火意识,降低人为火灾的发生概率;增设消防设备,把火灾消灭于初始阶段;建设防火隔离

带和防火性隔离道路,隔绝火灾蔓延;做好森林火灾应急疏散预案;推出森林火灾保险产品等。

18.答案:(1)①闪电频次高,易引燃山区林木;②入秋以来林区积累了大量的枯枝落叶等易燃物;

③地中海气候区,夏季炎热干燥,植被易燃;④长期以来,温度上升,降水较少,气候暖干化。

(2)由于大面积山火,近地面温度急剧升高,气流裹挟燃烧物迅速上升,造成近地面物质高速辐合

旋转。

(3)利用气象卫星进行监测,建设天气预报和森林监控系统;加强森林火灾宣传力度,提高全民的

森林防火意识,降低人为火灾的发生概率;增设消防设备,把火灾消灭于初始段;建设防火隔离带

和防火性隔离道路,隔绝火灾蔓延:做好森林火灾应急疏散预案;推出森林火灾保险产品等。

解析:(1)本题考查导致加州山火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旨在考查学生调动相关知识的能力。根据

材料可知,近期加州将有超万次以上闪电天气发生,闪电频次高,易引燃山区林,而且入秋以来林

区积累了大量的枯枝落叶等易燃物;当地的气候为地中海气候区,夏季炎热干燥,植被易燃:北加

州刚刚经历了极其干燥的冬天和打破炎热纪录的夏天,长期以来,温度上升,降水较少,气候暖干

化,使得加州山火形成。

(2)本题考查“火龙卷风”的形成过程。旨在考查学生调动相关知识的能力。龙卷风是一种少见的

局地性、小尺度、突发性的强对流天气,由于大面积山火,近地面温度急剧升高,气流裹挟燃烧物

迅速上升,造成近地面物质高速辐合旋转,形成火龙卷风。

(3)本题考查加州政府减轻森林火灾损失的对策,旨在考查学生调动相关知识的能力。客运提前预

防,利用气象卫星进行监测,建设天气预报和森林监控系统;加强森林火灾宣传力度,提高全民的

森林防火意识,降低人为火灾的发生概率:增设消防设备,把火灾消灭于初始阶段;建设防火隔离

带和防火性隔离道路,隔绝火灾蔓延;做好森林火灾应急疏散预案;推出森林火灾保险产品等。

19.答案:(1)B

(2)如下图所示:

A'r-----------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