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路径探析-以莆田市清中村为例_第1页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路径探析-以莆田市清中村为例_第2页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路径探析-以莆田市清中村为例_第3页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路径探析-以莆田市清中村为例_第4页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路径探析-以莆田市清中村为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路径探析--以莆田市清中村为例摘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助推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障,研究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及面临的问题具有实质性的意义。通过文献资料及实地调查,结合莆田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现状,发现清中村主要存在农村道路建设质量不佳、村道环境质量状况较差、农村医疗基础设施落后、文化活动场所匮乏、教育资源相对落后等困境。基于多元影响的角度,从政府的角度、村组织的角度、村民的角度深入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并提出建立健全管护机制、加强村容村貌整治、健全医疗卫生设施、拓宽资金筹集渠道、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等发展对策。关键词乡村振兴;管护机制;公共基础

目录一、前言 1二、莆田市清中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2(一)清中村简介 2(二)清中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的成效 3三、莆田市清中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 4(一)农村道路建设质量不佳 4(二)村道环境质量状况较差 4(三)农村医疗基础设施落后 5(四)文化活动场所匮乏 5(五)教育资源相对落后 6四、莆田市清中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6(一)从政府角度 6(二)从村组织角度 7(三)从村民角度 8五、莆田市清中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对策建议 8(一)建立健全管护机制,提高基础设施保护效率 8(二)加强村容村貌整治,提高农村生活环境质量 9(三)健全医疗卫生设施,推进农村合作医疗改革 9(四)拓宽资金筹集渠道,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 10(五)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10六、结语 11

一、前言2021年2月21日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意见》,该文件指出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也指出“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明确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对我国“三农”工作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由此,各级政府必须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农村基础设施是农村社会至关重要的一种公共产品,也是影响农村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1]。政府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应当发挥主导作用,当前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是影响农业农村发展、制约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关键要素[2]。由此,如何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以适应农村多元发展的现实需求、推进深度脱贫工作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是地方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需要深入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始终是三农问题的热点问题,已有大量文献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方法对农村公共物品和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刘晓伟认为,为了将优质的资源得到最优的配置,必须将政府单一的供给主体模式给打破,将供给体系多元化或者引进第三方[3]。从而使政府机构在公共物品供给中的垄断特权被削弱,大多数村民所需要的农村公共物品能够到达村民手中。钱文荣、应一逍表示,村民参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供给的意愿比较强烈,绝大多数农户愿意或者在一定条件下愿意参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供给[4]。公共基础设施状况更好的村庄一般经济实力更强,农户参与公共基础设施供给的意愿更高。黄志冲提出了创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的主张,研究结果表明,应通过明确农民投入和生产的公共产品的所有权,鼓励农民进入农村公共产品生产领域。在此基础上,农民可以通过“公办民助”、“民办公助”、“公退民进”等方式参与公共产品的生产,弥补公共资源的不足,将政府对农村公共产品的统一供给的现状打破[5]。陈文科认为农业基础设施不仅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农业乃至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都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6]。林毅夫考虑到当时中国农村发展状况,在上世纪90年代时提出一个观点,他认为国家投资建设农村基础设施是提高农民收入的一个重要途径,是有效缩小城乡差距,加快乡村发展,改进农民生活,内需得到刺激自然增长的先决条件[7]。郁建兴认为,农村实现快速发展,既有的城乡分治的二元体制必须被打破,必须严格遵从统筹城乡两地实现一体化并进发展的战略,必须立足于统筹两地发展的视角,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作[8]。宋洪远等人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概念、产生和发展背景、运用相关理论开展建设工作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来深化社会主义新形势下新农村建设,还通过分析论证得出结论,需要通过国家财政支持,提高农村资金投入,针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提供更多元化的资金渠道支持,才能够真正有效的解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9]。唐建新提出了引入民间资本和积极引进外资,以及BOT融资模式的观点[10]。陈立中研究得出,“协调型”的农业基础设施发展战略是适合我国基本情况的,在农业基础设施投资过程中,政府的引导必须占主导地位、首先协调财政支持力度,而后提升个人、集体等社会闲散资金的投资积极性,大力推进我国农业基础设施投资。本文在借鉴和吸收已有的研究的基础上,从公共管理学的角度,通过文献资料及实地调查,结合莆田市清中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现状,归纳总结莆田市清中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从政府角度、村组织角度、村民角度深入分析存在公共基础设施存在问题的原因,并提出改善清中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对策。本文一方面想由清中村公共基础设施发展现状反映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实际情况,做一个小的缩影,由小推大,通过对其的探析来更加了解和把握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现状,推动乡村振兴发展。而另一方面也是希望通过全面、准确、系统地分析清中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实践的角度出发,立足于清中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实际情况,针对问题提出可行的发展对策推动其进一步发展。二、莆田市清中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现状(一)清中村简介清中村位于镇政府西北部,距离市区8公里,距镇政府4公里。与西洪村、清后村两村毗邻。南临壶山,东临宁海,西北通向荔港大道。全村总人口3034人,由东前、加口,前塘三个基点村组成。部分劳动力常年在家从事农业生产,部分从事工厂流水线,少数于国外经商。全村道路硬化2公里,目前已完成水改和电改,家家户户连接有线电视。主干道上安装有路灯,现有两级达标校两所,老人活动中心一处,文化活动戏台一座,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和新农保全村村民参与率90%,顺利开展计生、征兵等工作,治安状况良好,无发生重大案件和群访、上访事件[11]。清中村以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十七大”为指针,认真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文化产业建设的推进,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村党组织建设“五个好”的目标要求,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要求,新一届领导班子成立以来,大家齐心协力,以身作则,勤勉廉洁,为人民做实事,努力改变旧面貌,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大力加强村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多方融资,全面完成“三清街”与全村所有街道的连接,实现道路水泥化,基本消除危房和土坯房。利用“荔港大道”途经本村的良好机会,为全村提供了招商引资的机会。大力推广科技种粮,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多渠道寻找产品销路和生产项目合作伙伴,增加农民收入,壮大集体经济。当今,随着国家发展,社会长治久安,农民生活宽裕,“建立生态文明村落”已经成为全村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方向,加大资金投入,开展卫生整治,使得人居环境\o"面目一新"换人一新。办好党支部活动室,老人活动中心,加强环保,做到措施落实,制度健全,管理到位,人人共抓,力求早日真正办成市级文明的生态村。

清中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的成效1、教育文化设施有所提高莆田市人民政府政府根据要求,将现有教育资源充分盘活利用,消除其中的薄弱点,提高利用率和利用效率。近年来,莆田市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设投入,在清中村内小学投入53万元用于学校修缮工作。对校园环境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改善,共对围墙装饰,人工草坪铺装,旧旗台、旧跳远沙池、垃圾池拆除及硬化,部分场地砼修补,制作安装防腐木地面、雨披、条椅、格栅门和花池包边装饰,异形花池改造,新建跳远沙池、截水沟、增设雨水管等设施。政府重点调查薄弱学校,根据义务教育基础办学要求罗列需求清单,逐年实施满足教育发展需求。2、调动村民参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性为确保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工作实效,充分调动村民自觉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村民了解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重要性以及党和政府对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决心。黄石镇政府对各村召开公共基础设施维护动员大会。对设施的保护,主动建设以及意见的提供等问题进行教育科普。存在一定的成效。3、加强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响应黄石镇政府要求,清中村启动村庄“清洁”行动,深入农村各地开展垃圾清理行动,逐步改善村庄的脏样子,适当间隔设置村庄垃圾桶,在村里投入一定量的清洁人员。对于乱占耕地建房进行清理,未经批准,私自乱占耕地建房或从事其他非农建设活动,发现一处就会拆除一处。这些举措发挥一定效果,使得村容村貌更加整洁,但由于缺少监督机制的管理,清洁人员效率低下,垃圾桶卫生堪忧等现象依旧需要改善。三、莆田市清中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一)农村道路建设质量不佳根据目前清中村的道路网建设现状来分析,存在建设水平低,道路管理和养护存在严重缺陷等诸多问题,与村里的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压力较大。据调查访问,村民包括基层干部等大部分都对筹资建设村里的公路积极性较低,他们认为村里的公路和城市道路、国道等都属于公共基础设施,这种公共服务作为农民,也应该感受,而不应该将这种压力给到农民,因此增加负担[12]。因此村里许多道路都不是水泥混凝土路面,仅仅使用石子或煤渣铺成的马路,一到下雨天就泥泞不堪,严重影响村民出行方便。虽然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是必不可少的,但换个角度来说,建设后的管护也对农村道路的质量造成非常重要的影响。目前清中村对于乡村道路没有制定严格的管理和监督制度体系,甚至没有明确承担管理和监督责任的主体,而且也没有及时划拨管理和监督资金,存在诸多问题。过去已经建成的部分道路不具备相应的抗灾能力,由于长期的人为因素和各种自然的原因,没有完善的安全防护措施,缺失良好的管理和养护体制,大量质量问题显现出来。即使政府对农村的道路有相应的资金投入,但配套的资金却很难到位,因为有限的地方资金和村民贫困对其造成了制约,致使许多建成的农村公路不能正常养护[13]。并且道路建设或修整项目的建设者团队与道路建设的受益者往往存在关系不紧密的情况,以致于道路设施的品质较差,全村的道路工程质量良莠不齐。(二)村道环境质量状况较差目前,清中村在沿街的店面、厂区厂房、住宅等人流量大的地方都投放了一定数量的垃圾桶,生活垃圾收运体系覆盖村里超过90%的家庭。但由于垃圾分类率不高,厨余垃圾与生活垃圾混杂,收集后处理不到位。一旦回收不及时,就容易交叉影响,导致投放垃圾桶的区域臭味熏天。同时村庄里的生活垃圾各个临时集中堆放点设置不合理,有些离个别农户住房等过远,并且由于垃圾桶使用时间长、频率高,垃圾收集设施简单老旧,加之缺乏宣传、引导居民文明投放垃圾,导致垃圾暴露在外,容易导致病媒生物滋生,村道的环境质量状况差[14]。尽管清中村对村里投入了相应数量的环卫工人,但没有形成相应的监督管理措施,没有将每个垃圾桶精准定位到相应的环卫工人头上,环卫工人的工作效率有待提高。并且现阶段农村普遍存在一个问题,道路两边和中间的广播、电力、通讯“三线”纵横交错,不仅对村容村貌造成影响,还存在着许多的安全隐患。(三)农村医疗基础设施落后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阻碍,我国的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在城乡之间依旧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政府对于卫生事业的投入,农村远不及城市。医疗卫生中无论从资金投入、基础设施还是从业人员等都存在偏差。大部分高、精、尖的医疗设备和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技术人员集中在城区内的各等级医院。而有大量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农村地区只能享受到低档次的卫生资源。清中村目前的卫生室仅有一个,全村的医疗压力全都在其身上。卫生室内基础设施不完善,其是利用自家的房屋,房子装修简陋、房屋狭小,屋内环境较为昏暗。无法满足国家要求的相对独立的“四室”(诊室、治疗室、公共卫生室和药房)的要求,能提供的医疗卫生服务十分有限。在流感高峰期时,无法确保正常承担一般医疗服务的工作。随着村民对医疗卫生服务的要求日益严苛,仅靠这样一个卫生室完全无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四)文化活动场所匮乏根据调查显示,清中村文化基础设施仅有一个老年活动中心,没有乡镇图书馆、文化站,乡镇体育馆也没有,就连基础的健身场所也屈指可数。从文化设施建设方面来说,清中村存在许多问题:一是经费投入少。村里的领导没有真正意识到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没有认清它的价值,他们认为该项工作是县级及以上领导的职责,不会将金钱和时间大量投入到建设文化产品方面,从而造就文化建设投入稀缺。二是机会不均等[15]。有关部门没有给与文化建设应有的关注,虽然设置了老年活动中心,但文化建设人才缺乏,文化场所基本成为摆设。很少开展实质性的活动来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不能满足村民的文化需要。三是设施陈旧。从目前大多数村的文化活动开展情况来看,基础设施已经成为制约发展的一大关键。村里的文化场所选址在庙堂里,环境较差,且当庙堂使用时,村民活动便无处可去。村里的宣传栏也没有发挥功能,常年未更换,破旧不堪。教育资源相对落后清中村现有一所中学,两所幼儿园,基本上能为相应年龄段的农村孩子提供接受学前教育和基础教育的机会,但由于教育资金不足,学校内部的教学实验设备陈旧落后,教学设施和设备还不能完全满足教学需要。所谓的语音室,图书室也是为了应付检查而设置的,名存实亡。此外,教师队伍不稳固,教育师资质量不高,教师整体素质也不够高,农村师资力量薄弱,据调查显示,清中村中小学教师中,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教师只占70%左右,老年教师、新教师比率偏高,教学理念和方法不太符合现代教学需求。由于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导致大量的学生向城区等级的学校流动,造成城区学校一位难求,村里的学校反而学生缺乏,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也导致人才往外流失。四、莆田市清中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一)从政府角度政府监管机制不健全。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的实施与管护缺乏长期规划,监管机制不健全,监管能力有待提高。一方面,由于计划经济时代的长期影响,当前黄石镇政府部门和职能设计存在重复管理和多头管理的问题,黄石镇政府在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材料采购、建造标准制定与落实、施工质量把控等全过程监督过程中,监督机制不完善,专业技术能力有待提升。另一方面,公共基础实施项目开展设施建设过程中,项目施工单位或主管单位能够直接获得项目资金支持,所以相关人员对项目都非常热情积极,工作效率较高,主要是建设完成之后,有效的管理和维护才能使已建成的基础设施得到长足有效的保护[16]。然而在农村基本缺乏这种后期养护的意识,缺乏统一的安排,没有比较长远的规划设计,决策没有严格遵循程序和制度,标准要求过于随意。农村基础设施运营过程中的养护资金和养护责任难落实,部分基础设施因缺乏管护,破损遗弃现象比较突出。(二)从村组织角度理论上来说,村干部是由公众选取产生的。他们以村民的利益角度出发,代表村民作出建议。虽然通过多种途径广泛动员农民群众参与,但以政府为主的工作局面尚未发生根本性转变。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村干部却代表着政府自上而下的意志,农村公共基础实施的规划与决策也是如此,村民的真正需求与公共基础设施供给存在一定的偏差,农民参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的程度不足,农民满意度较低[17]。在农村基础设施规划过程中,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类型、数量和建设质量要求基本上由政府决策,农民的意见没有被重视起来,公众的真正利益需求并没有得到充分尊重与满足。(三)从村民角度一方面,对村民来说,他们很多时候仅仅只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看问题,比较片面。他们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的意识较弱,利用自身权利参与规划与建设的参与度不够。通过调查问卷可知,大部分农民并未有效利用自己的知情权和建议权,在关系到村民集体利益的决策时,47.2%的调查对象选择是由政府作决策,33.4%选择由村干部作决策,仅13.5%的调查对象认为是由农民(村民代表大会)作决策。另一方面,由于农村人口文化程度普遍偏低,村民没有良好的意识,部分农民单纯的认为基础设施建设是政府的事,不愿意主动积极对公共基础设施资源进行管理和维护。大力气建起来的基础设施,老百姓不爱惜、管护不上心,甚至小部分人为私利破坏这些资源。五、莆田市清中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对策建议(一)建立健全管护机制,提高基础设施保护效率建立健全管护机制,首先要对管理条例进行完善,保证主题明确,条例清晰,保证其科学性与合理化;明确管理职责,提高领导的管护效率,要定期开展专项培训、考试,尽可能聘请有管理经验的专业人士参与管理工作。畅通部门的管理渠道,将“管理”与“使用”两个主体之间的连结更加紧密。其次要创新管理渠道,引进市场机制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开展和设施维护管理工作,建立设施管理和维护的市场服务。利用市场的资源调整和竞争机制,使得各项资源在乡村地区更合理高效的得到配置和利用,激发各方面主体积极创新改革,抛弃一些陈旧过时的管理理念,与市场相结合,以外部力量为导向。改变过去只重视建设,忽略管理维护等工作的陈旧理念。最后,要积极鼓励引导村民共同进行维护和管理,提高参与热情,吸引更多村民成为运行管护中的一份子。听取村民意见并及时反馈村民的满意水平,及时改善出现的问题。保证该奖励的绝对奖励,该惩罚的绝不姑息,提升项目建设水平。(二)加强村容村貌整治,提高农村生活环境质量镇政府应该加强对农村村容村貌整治的力度,根据不同村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规划。成立村容村貌整治小组,广泛采纳村民的反馈根据实际情况,充分利用政府资金,投入一定数量的环卫工人和垃圾桶等,满足村民生产生活的需求。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裸露电线,应及时维修并改善。此外,农村基础设施的管理和维护也同样离不开当地农民的参与和监督。农民作为农村基础设施管理和维护的重要参与者,应该提高农村基础设施的管理和维护意识,积极参与到农村基础设施的管理和维护工作当中。再有,农民参与农村基础设施的管理和维护工作的积极性也需要调动起来,可以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开设培训讲座等方式增加农村居民对于农村基础设施的管理和维护意识,与此同时还可以采用以制度的形式明确农民参与管理和维护农村基础设施的义务等方式来加强农民对于农村基础设施的管理和维护意识。(三)健全医疗卫生设施,推进农村合作医疗改革健全农村医疗卫生设施,推进农村合作医疗改革。政府财政应提高对乡镇医院的财政转移力度,提高医疗设备质量;定期举办优秀医务人才下乡镇的活动,一对一帮助乡镇医院提高医疗卫生水平;加大对现有乡镇医院医生的在职培训,提高其医疗技能。大力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让更多的农村居民参与其中。中央和省级政府应逐步增加财政投入,稳定农村居民对新型合作医疗的预期,提高其信任度[18];定期举行免费为农村居民体检活动,改变农村居民小病不看,大病不敢看的错误观念;坚持基本药物制度,不断降低农村常用药价格,加强药物监管工作。(四)拓宽资金筹集渠道,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一直以来,农村基础设施都是由政府作为主导来进行投资,市场集体经济的优势并没有发挥出来。实际上,政府并非是提供公共物品的唯一主体,社会组织、企业也可以通过一定的渠道提供公共物品。基于这种现状,国家应当拓展农村基础设施融资的渠道,促进投资主体向多元化趋势发展,让更多市场上的民间资本以及企业资本都能够帮助农村经济增长,积极引入市场机制,采取“公办民助、民办公助”等形式,建设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使企业、社会组织及自然人也成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投资主体,加大农村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总量,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以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产出效率[19]。(五)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城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所在,不可否认地是农村教育受到城镇化的影响,把握城镇化与农村教育的关系,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农村教育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清中村在促进农村教育发展过程中,一是要加大对农村的教育的投入,改变过去偏向于城市的教育支出,加强农村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譬如教学楼、宿舍、图书馆配备等等;二是加强教育资金倾斜,加大清中的教育投入,加大对农村教师资源的补充,提高农村教师保障,同时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师和教学质量;三是建立健全教师队伍有效补充和合理流动机制,加强城乡师资资源共享,建立城乡教育定期轮岗交流制度,同时加强干部的选用交流制度,充实农村学校领导岗位,促进教育教学优质发展,探索校际交流,分享办学教育经验,已达到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和流动共享目标的实现,正如习近平主席多次强调,扶贫先扶智,教育扶贫工作的开展对于农村地区的教育发展具有非凡的意义,因此要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发展,着力推进教育资源倾斜,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结语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涉及农村的经济、社会、文化等方方面面,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否完善、覆盖是否均衡,是直接影响乡村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良好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必要前提[20]。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仅可以带动农业生产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村的面貌,丰富了农民的生活,但农村基础实施的建设绩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乡村振兴的进程。针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存在的问题,我国统筹推进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切实保障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满足乡村不同发阶段的需求。将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将有效促进越来越多的资源和人口向乡村聚集,实现乡村的复苏与振兴。

[参考文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EB/OL].[20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