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一历史同步讲义(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2、23课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学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1页
2024高一历史同步讲义(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2、23课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学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2页
2024高一历史同步讲义(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2、23课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学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3页
2024高一历史同步讲义(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2、23课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学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4页
2024高一历史同步讲义(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2、23课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学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2课、23课: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目标任务目标任务课程标准学习目标了解日本军国主义的侵华罪行;通过了解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感悟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认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理解十四年抗战胜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历史意义。时空观念:通过图片排序、识别地图,学生能够说出南京国民政府的政治概况、红军长征的路线和过程,增强时空观念;史料实证:通过分析文字图片史料等材料,学生能够得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信息,以及红军长征的原因和遵义会议的内容、意义,提高史料实证意识和历史解释的素养;历史解释:学会概括宁汉合流、东北易帜、南昌会议、八七会议、秋收起义、中华苏维埃的建立等历史事件的基本内容,培养历史解释的素养;唯物史观:对比两种道路和选择,认识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为之不懈奋斗的历程,培养唯物史观和家国情怀;家国情怀:通过观看视频、阅读材料、诵读长征诗词等,学生了解和体会中国共产党根据国情探索革命新道路的艰难和伟大的长征精神。002预习导学1.宁汉合流宁汉合流,指1927年武汉国民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合组。1927年4月18日,蒋介石另立南京国民政府,造成宁汉分裂。7月15日,汪精卫集团在武汉“分共”,消除了宁汉双方在反共问题上的分歧,使宁汉合流成为可能。7月24日,汪精卫表示愿意和平统一,并同意迁都南京。南京国民政府和军事委员会进行改组,并发表宁汉合作宣言,宣布国民党完成统一。2.五院制国民政府实行五院制。这五院起源于孙中山的“五权分立”学说。“五权分立”是孙中山借鉴欧美宪法,在行政、立法、司法“三权”的基础上加进他所认为的中国旧体制中独有的“考试权”及“监察权”所构成。他的这一学说在他担任临时大总统时及北洋军阀统治时代一直没有得到推行。1927年,国民政府宣告统一。8月,国民党召开二届五中全会,蒋介石宣布从会议之日起,军政时期告一段落,训政时期开始,并决定依照孙中山遗教实施“五院制”,五院各自独立,相互制衡。003课堂探究提升探究一血雨腥风——日本的滔天暴行结合教材:1.结合材料与教材,总结日本军国主义的侵华罪行。分析日本侵华的原因。材料:经济危机使日本受到严重影响......帝国内部现正痛切体验:生产力之不足,生产设备,原料及资本之不足。凡此均需开始新的战争,俾有所补充;国内不稳,罢工之狂澜,亦需发动战争,以期平——摘自三十年代日本的一秘密文件材料:1931年7月,蒋介石声称“惟攘外应先安内,去腐乃能防蠹。”“故不先剿灭赤匪,恢复民族之元气,即不能御侮;不先剿平叛逆,完成国家之统一,即不能攘外。”——李云峰:《二十世纪中国史》材料:第一期征服台湾,第二期征服朝鲜等,皆已实现,惟第三期占领满蒙,以便征服中国领土尚未实现。——1927年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向天皇密奏(1)为何1931年侵华?为何是东北?①直接原因:经济危机的打击②国共内战,可乘之机③历史原因:侵华是日本的既定国策④根本原因:日本发展资本主义的需要材料:陆军一批皇道派青年军官,于1936年2月26日再次发动政变(“二二六事件”)。“二二六”军事政变被镇压后,统制派完全掌握军部大权。同年3月,广田弘毅内阁成立,军部法西斯独裁开始确立,日本加紧对外侵略扩张。材料:1937年上半年始,美英法三国工业生产分别比上年同期减少21.9%、9.5%和15.5%……经济危机的打击,严重削弱了英法等国的实力,为保持自己的殖民地和海外利益,英法美对德意日的步步进逼政策姑息迁就,以赢得喘息和恢复的时间。——张岂之《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材料:北平的东面,是汉奸政府“冀东防共自治政府”统治地;北平的北面和西北面,是日本控制的察北伪蒙军;只有北平的西南面,为中国驻军国民党二十九军防守。如果控制了卢沟桥,就扼住了平汉,平津,平绥三大铁路线交汇点,又扼住了北平到西南的咽喉要道,所以卢沟桥战略地位重要。为何1937全面侵华?为何是卢沟桥?归纳总结:①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②英法等国实行绥靖政策③卢沟桥战略地位重要结合教材与材料,总结日军侵华过程。方针举措表现军事上战争发动战争中国出现大片沦陷区政治上以华治华扶植傀儡政权汪精卫伪国民政府经济上以战养战野蛮的经济掠夺垄断工矿、金融、交通业;实行“粮食统制”,强行征购;强迫青壮年到东北和日本做苦力。敌后抗日根据地三光政策华北治安强化运动疯狂扫荡探究二英勇悲壮——抗日救亡运动兴起材料:中共中央再郑重向全国宣言:一、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二、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三、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四、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我们准备把这些诺言中在形式上尚未实行的部分,如苏区取消,红军改编等,立即实行,以便用统一团结的全国力量,抵抗外敌的侵略。---《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1937年7月15日)结合材料与教材1.指出中国共产党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中做出哪些让步。2.为什么要做出巨大让步?说明了什么问题?3.两次国共合作有什么区别?归纳与总结:让步:拥护三民主义;取消武装反抗国民党政权及农村土地革命的政策;承认国民党的领导地位;苏维埃政府改制,红军改编。原因: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为了团结国民党抗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说明问题:这些让步说明中国共产党能以中华民族利益的大局为重,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积极倡导者和推动者。项目革命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同点历史背景“打倒列强,除军阀”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群众范围主要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和农民阶级具有空前广泛的民族性,包括国内各阶级、各阶层及海外侨胞和其他爱国人士合作方式党内合作党外合作不同点组织形式有统一的组织形式,有统一的政治纲领——新三民主义没有正式的、统一的组织机构,没有统一的政治纲领共产党的地位中共基本上没有自己的政权和军队中共有自己的政权和军队影响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是团结抗战的政治保证,并最终实现了抗日战争的胜利相同点都是由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的,都受到了国际因素的影响,都是由中国共产党倡导并促成的思考:如何评价国民党政府在正面战场的会战??归纳与总结:①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日军的侵略进程,牵制日军的兵力;②激励了全国人民的抗战意志;③推动抗战进入相持阶段;④为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创造了有利条件;⑤为工业及学校内迁争取了时间。消极:正面战场节节败退,丧失了大片领土。原因:国民党政府执行片面抗战路线,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没有广泛地发动人民群众思考: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具体有哪些?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奋起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最早宣传者、动员者,也是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最坚决的抗击者2.积极倡导、促成、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团结凝聚全民族抗战力量的杰出组织者、鼓舞者和坚强的政治领导核心。3.制定、实施了全面抗战路线和正确的战略总方针,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正确战略的提出者、指导者和引领者。4.领导开辟了广大的敌后战场,建立了抗日根据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逐步成为整个抗战的有生力量、中坚力量。5.领导中国人民同仇敌忾、共赴国难,弘扬和铸就了伟大的抗战精神,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付出了巨大牺牲,作出了重大贡献。思考: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①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增强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坚实的基础②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重要影响,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③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思考:为什么说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1.中国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牺牲与损失巨大。2.中国战场长期牵制和抗击日本主要兵力,并配合盟军作战(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对侵略者的覆灭起了决定性作用。3.中国积极倡导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参与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谋划和指挥。004记忆清单一、局部抗战1.日本侵华原因(1)日本:①既定国策:1927年6月,日本首相田中义一主持召开了制定侵略中国总方针的东方会议,确立把满洲从中国本土分裂出来,自成一区,置于日本势力之下的侵略方针。②现实原因:1929年秋,资本主义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日本为摆脱困境,急于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2)中国:国共内战给日本以可乘之机。(3)国际社会: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忙于解决本国的经济危机,国际社会绥靖之风盛行2.侵华进程和各方态度侵华进程各方态度和局部抗战①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制造了九一八事变,这一事变标志着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随后,日军占据整个东北。①民众:由游击队改编而成的东北人民革命军在极端困苦的环境下坚持抗战。②中国共产党:1936年,东北抗日联军发展到三万余人。共产党员杨靖宇、赵尚志等领导下,东北抗日联军牵制大量日军。③国民政府A.对内:推行“攘外必先安内”方针,以主要力量“围剿”红军和革命根据地。B.对外:对日本侵略实行不抵抗政策,寄希望于英美等国出面调停,幻想依赖国际联盟迫使日本撤兵。④国际联盟:提出实行国际共管的方案,以牺牲中国来换取英、美、法、日等国共同控制中国东北。②一·二八事变:1932年1月28日,日军又在上海挑起侵略战争。爱国军人:1932年1月28日,驻守上海的十九路军奋起抵抗,得到全国民众的积极支援。③1932年3月,日本扶植清废帝溥仪做傀儡,在吉林长春建立伪满洲国。④1933年,日军由东北向长城沿线进犯长城抗战⑤“华北事变”:日本侵略者占领东北三省以后,又将侵略矛头指向华北,实际上控制了热河、河北、察哈尔三省,进而又加紧策动所谓“华北自治运动”。日本蓄意制造的这一连串事件,总称“华北事变”。爱国学生:1935年12月9日,进行大规模游行示威,即一二·九运动,这一运动宣传了中国共产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救国主张,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抗日救亡运动掀起高潮。*华北事变的影响(1)促使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2)改变了国共两党的关系,为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实现提供了可能。(3)加深了美英与日本的矛盾。日本在华北经济势力的扩张,损害了美英帝国主义在华北的经济利益,英美通过支持国民党统治集团中的亲美英派来抵制日本。3、发表“八一宣言”(1)目的:中国共产党为挽救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2)内容: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4、瓦窑堡会议:1935年8月1日(1)内容:毛泽东发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报告(2)意义:确立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统一了党内思想5.西安事变(1)背景:①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蒋介石调集包括张学良的东北军和杨虎城的西北军在内的大军围攻陕北。②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下,张学良在西北地区实行联共抗日。(2)过程①1936年12月12日晨,张学良、杨虎城发动“兵谏”,以武力逼蒋抗日,这就是西安事变。②中共中央确定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经过各方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3)意义:①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枢纽。②促进了中共中央联蒋抗日方针的实现。③从此,十年内战的局面基本结束,全国团结抗战的局面初步形成。二、全面抗战的开始1.全面抗战开始——卢沟桥事变(1)过程:1937年7月7日晚,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拒绝后,日军向宛平城射击,炮轰卢沟桥,中国守军奋起还击。这就是“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2)影响:中国全面抗战由此开始。*全面抗战:与局部抗战相对。1931年九一八事变局部抗战→1937年七七事变全面抗战2.第二次国共合作(1)经过①通电全国:卢沟桥事变第二天,中国共产党通电全国,要求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②庐山谈话: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邀请各党派及无党派人士在庐山谈话,听取各方人士对抗日救国的意见。7月17日的第二次谈话会上,蒋介石发表了准备抗战的讲话。③洛川会议:8月下旬,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陕北洛川召开扩大会议。会议通过了《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和《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全面抗战路线的形成。*全面抗战路线:与国民党片面抗战路线相对应。“工农兵学商,一起来救亡”的全民总动员。④军队改编:为早日促成国共两党合作抗日,周恩来向蒋介石递交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随后,红军主力正式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⑤实现合作: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国共合作抗战宣言。第二天,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至此,国共第二次合作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2)意义:①国共第二次合作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抗日战争发展成为全民族抗战。*“全民族抗战”: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包括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的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共同参与的抗战行为。②中国共产党在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和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含义:指包括农民、工人、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以及除了汉奸、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投降派以外的一切抗日政治力量。(2)形成过程①提出:1935年“八一宣言”②初步形成: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③正式形成: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国共合作抗战宣言。*对比革命统一战线(第一次国共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第二次国共合作)项目革命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同点背景“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共同愿望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妄图灭亡中国群众范围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和农民阶级具有空前广泛的民族性,包括国内各阶级、各阶层及海外侨胞和其他爱国人士合作方式党内合作党外合作组织形式有统一的组织、统一的政治纲领新三民主义没有正式、统一的组织机构和政治纲领地位中共基本上没有自己的政权和军队,没有掌握革命领导权中共有自己的政权和军队,而且掌握了统一战线的领导权,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影响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国民党叛变革命,失败是团结抗战的保证,实现胜利相同点由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决定;受到国际因素影响;中共倡导三、日军的侵华暴行侵华方式地点(或方针)侵略罪行制造屠杀南京南京大屠杀:日军在南京进行了长达六周的大屠杀,30万人以上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遇害殖民统治政治侵略实行“以华制华”方针扶植傀儡政权:1940年3月,在日本扶植下,汪精卫在南京成立伪国民政府,并签订大量卖国协定经济掠夺对占领区:实行“以战养战”方针(1)垄断沦陷区工矿、金融、交通业。(2)实行“粮食统制”,强行“征购”和“配给”。(3)强迫青壮年到日本和中国东北做苦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1)实施野蛮的烧光、杀光、抢光“三光”政策。(2)1941至1942年,日军在华北连续五次推行“治安强化运动”,对抗日根据地疯狂“扫荡”大轰炸重庆1938年2月至1943年8月,日军对重庆进行了长达五年半的战略轰炸和无差别轰炸细菌战和毒气战—(1)日军侵华期间,践踏国际公法,实施细菌战,残杀中国军民。(2)九一八事变后,日本组建了细菌部队。1938年成为731细菌部队。(3)1938至1945年,731部队曾以活人试验和活人解剖等灭绝人性的手段杀害中国人、朝鲜人以及盟军战俘超过1万人“慰安妇”制度—约20万中国女性遭受蹂躏。这是日本侵略者违反人道主义、违反国际法则的政府犯罪行为*确立“十四年抗战”概念的重大意义(1)有利于完整还原抗日战争的历史过程。(2)有利于客观反映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3)有利于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第24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一、正面战场的抗战1.军事抵抗和战略时间事件结果和影响1937年8月13日-11月中旬国民政府组织了淞沪会战粉碎了日军“三个月亡华”的狂妄企图1937年9月-11月初太原会战八路军取得平型关大捷,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忻口会战是抗战初期华北战场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的一次战役。11月初,太原失守1938年1—5月李宗仁的指挥下展开徐州会战中国军队取得台儿庄大捷,这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1938年武汉会战前毛泽东在延安发表《论持久战》的演讲总结抗战开始以来的战争形式,针对国内存在的“中国必亡论”和“中国速胜论”,科学论证了中国必须通过持久作战赢得对日作战最后胜利的战略指导理论。1938年6月中旬-10月下旬武汉会战这是抗战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武汉、广州陷落后,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敌后战场成为抗日战争的主战场1941年12月抗战相持阶段中,中国军队取得第三次长沙会战胜利英美联军在太平洋战场接连败退,长沙会战的胜利,沉重打击了日军,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2.向西南大后方迁移(1)背景:国家的经济实力、军事能力和技术水平,都远远落后于日本,难以抵挡日军深入国土。(2)内容:东部沿海工业大规模向西南大后方迁移,华北、华东各著名高校师生带着大量书籍和实验设备长途跋涉,迁到西南、西北大后方。(3)意义:这些壮举,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信心,为抗战胜利打下了物质和精神基础。二、敌后战场的抗战1.战略防御阶段(1)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①表现:八路军、新四军建立多个巩固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根据地军民采取地道战、地雷战、夜袭战、麻雀战等战法打击日军。②影响:敌后战场的开辟,战略上配合了正面战场作战,牵制了在华日军一半以上的兵力。(2)在沦陷区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沦陷区的工人以怠工、罢工等斗争形式,破坏日军“以战养战”的部署,还通过利用日伪矛盾发动群众进行斗争,打击日本的殖民统治秩序。2.战略相持阶段(1)发动百团大战①目的: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的“囚笼政策”。②概况:1940年下半年,八路军发动大规模的以破袭日军华北交通线为主要目标的“百团大战”,打破了日军的“囚笼”。③意义: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敌后战场逐渐成为全国抗战的主战场。(2)坚持团结抗战①原因:国民党消极抗战,反共倾向日益增长。1941年1月,国民党顽固派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新四军部队遭国民党军队伏击,军长叶挺谈判被扣,副军长项英遇难,史称“皖南事变”)②应对:共产党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一面从政治上坚决打退国民党的反共高潮,一面坚持艰苦的敌后抗日游击战争,不断巩固和扩大抗日民主根据地。(3)边区建设①经济: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建设成效显著。②政治: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在开展大生产运动的同时,精兵简政,以“三三制”为原则,开始实行“普遍、自由、直接、平等”的选举制度。③扩大:其他敌后抗日根据地,也仿照陕甘宁边区,实行民主选举。国民党正面战场和共产党敌后战场的对比国民党正面战场共产党敌后战场领导阶级蒋介石领导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中国共产党代表的无产阶级战场范围国民党统治区敌后建立根据地抗战路线片面抗战路线只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全面抗战路线依靠人民作战方式阵地防御战为主的正规战独立自主的游击战战略地位战略防御阶段(1937.7-1938.10)起主导作用,抗战主战场抗战初期:配合正面战场抗战后期:抗战主战场三、东方主战场1.全民族抗战:海外华侨陈嘉庚、数万华侨青年2.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形势(1)1941年6月22日,德国法西斯大举入侵苏联,苏德战争爆发。(2)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军偷袭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3)1942年年初,以中、美、英、苏4国为首的26个参加对德、意、日轴心国作战的同盟国家,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正式形成。(4)1943年11月,中、美、英三国政府首脑通过《开罗宣言》,决定了对日作战以及战后处分日本的基本策略。3.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贡献(1)东方主战场:①兵力: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所抗击的日军兵力,超过了太平洋战场日军的总兵力。②协助:中国战场协助和配合了盟军作战,给予盟军以战略上和资源、情报上的重大支持。③谋划和指挥:中国积极倡导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参与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谋划和指挥。(2)远征军入缅:1942年中国远征军开赴缅甸,救援在日军追击下仓皇撤退的英军4.中国外交胜利1943年,通过谈判,中国与美、英达成协议,废除不平等条约,取消在华特权,订立新的条约;接着又与10余个西方国家废除旧约,签订新约。四、抗日战争的胜利1.中共七大(1)目的:在抗日战争胜利的前夜,为了系统地总结中国革命的基本经验,为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建设新中国做准备。(2)时间、地点:1945年4—6月,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隆重举行。(3)内容①毛泽东在会上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②中共七大提出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③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并选举产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委员会。(4)意义:中共七大使全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达到了空前的团结。2.胜利过程(1)1945年5月,德国无条件投降。(2)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先后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原子弹。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苏军进入中国东北,迅速消灭日本关东军。(3)1945年8月9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解放区战场展开全面反攻。(4)1945年8月15日,日本发布无条件投降诏书。9月2日举行日本投降签字仪式。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5)1945年10月25日,中国政府宣布台湾光复。从此,台湾作为中国的一个省,回到祖国怀抱。中国共产党是抗战的中流砥柱:①中国共产党是抗战的中流砥柱:①号召力: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②凝聚力:坚持全面抗战路线③领导力: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④自信力:坚持持久战的思想和战略⑤战斗力:坚持抗日游击战的战略方针⑥向心力: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1)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2)历经14年的艰苦抗战,中国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3)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对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重要影响。(4)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使中国人民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尊敬。(5)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4.胜利原因(1)根本: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实现全民族抗战(2)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在敌后战场发挥的重要作用(3)国民党在正面战场与日军的对抗(4)爱国华侨和国际进步力量的支持。(5)中国抗战的正义性。(6)美国对中国的援助和打击日本(7)苏联的红军对日本的武力威胁5.战争特点(1)民族性。是第一次全民族有组织的自卫战争,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包括了全国各阶级、各民族的一场民族战争。(2)双重性。从斗争性质上看,既是反法西斯战争,又是民族解放战争。(3)两个战场并存。国民政府组织的正面战场和共产党开辟的敌后战场相互配合、相互依存,贯穿始终。(4)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中国共产党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抗战方针,坚持敌后抗战,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5)以弱胜强。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6)持久性。是所有法西斯战场中开始最早、结束最晚的战场。00601强化训练一、选择题1.1940年12月,党中央在财政税收政策上作出新调整:必须按收入多少规定纳税多少,一切有收入的人民,除对最贫苦者应该规定免征外,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居民,不论工人、农民均该负担国家赋税,不应该将负担完全放在地主、资本家身上。此项措施调整的原因是()A.社会经济发展陷入瘫痪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C.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D.中华民族矛盾日益加深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发表宣言,提出三个条件:立即停止进攻苏维埃区域;保证民众有集会、结社、言论、罢工、出版等自由;立即武装民众创立武装的义勇军,以保卫中国及争取中国的独立统一与领土的完整。据此判断,中共提出这些条件旨在()A.推动北伐战争,实现国家统一B.进行土地革命,建立农村政权C.停止国内战争,抵抗日本侵略D.发起战略决战,争取全国胜利3.图1所示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场重要战役,与此图所示战役内容相吻合的一句诗歌是()图1A.兵锋冒犯我边庭,志愿参军把寇平B.绝战倭人结百团,太行烽火敌心寒C.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D.车轮十万上前方,转战江淮千里长4.1940年4月,共产党的机关报《新华日报》在10天之内对郭沫若、卫聚贤等人在重庆发现汉墓并主持发掘的工作进行了6次报道,而国民党仅以一篇新闻带过。《新华日报》此举旨在()A.服务于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表明了共产党对考古工作的重视C.凸显重庆汉墓在考古中的价值D.向世界展示中国考古取得的成就5.1941年9月初,王震率领的八路军第三五九旅屯垦南泥湾,毛泽东同志亲笔题词“有创造精神“,为人民军队和抗日根据地树立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光辉旗帜。三五九旅屯垦南泥湾()A.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打破了日军的“囚笼政策”C.巩固发展敌后抗日根据地D.推动中共苏区的经济好转6.图1为英国漫画家大卫·罗于1935年夏创作的一幅作品,图中,身上标着“China”的人的一半身子已被一只身上标着“JapGrab”的老虎吞下,他拿手跟老虎比划着,标题为“好啦,我同意,不过只能吃到这里!”如果仔细看,图中右上角的树上还躲着一个人,身上写着“ForeignInterest”。对该漫画涵义的解读,正确的有()图1①该作品创作的直接背景是“华北事变”②作者讽刺了南京国民政府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③该作品表明了作者对德日意结成轴心国的担忧④作者通过该作品表达了对大国绥靖政策的不满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7.1941年12月的阿卡迪亚会议上,美国代表马歇尔认为中国战场是抗击日本陆军的主要战场,中国坚持抗战对太平洋战场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建议成立中国战区,统一指挥中国及泰国、越南等地的抗日军队。1942年1月3日,中国战区正式宣告成立。这表明()A.中国抗战地位得到国际认可B.中国抗战形势发生逆转C.国际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D.中国跻身国际强国行列8.抗日战争爆发后,一些爱国艺术家组成漫画宣传队,积极投入抗战。下图是青年漫画家胡考1938年在延安创作的一幅漫画《游击战不仅牵制敌人,而且袭击敌人》,对该漫画解读正确的是()A.抨击了国民政府“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方针B.宣传了共产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C.彰显了中共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重要地位D.反映了中国战场积极配合和努力协助盟军作战9.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会议,分析了当时形势并作出决议。会议决定,改变过去的“工农共和国”为“人民共和国”;改变过去对富农的政策,对富农的土地和财产,除了封建剥削外,给予保护政策;在发展党员问题上,决议强调,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全民族的先锋队。这次会议召开的重要背景是()A.长征胜利结束,打开了中国革命新局面B.民族危机加剧,抗日救亡运动掀起高潮C.局部抗战开始,中共全面抗战路线形成D.国共合作抗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10.下图为陕甘宁边区1942年到1944年实施的部分商品贸易税率的调整情况。边区税收政策的调整有助于()A.促进内迁工业的发展B.破坏日军的资源掠夺C.打击官僚资本的压榨D.缓解边区的财政困难11.1941—1943年的三年中,在陕甘宁边区,农民所交的公粮占其总收获量分别是1941年13.58%,1942年11.4%,1943年不足9%;在敌后各根据地,从1943年起,一般能自给两三个月甚至半年的粮食和蔬菜,农民的负担只占总收入的14%左右。这反映出抗日根据地()A.重视解决农民的民生问题B.为百团大战提供物质基础C.获得国民政府的财政支持D.土地改革提高农民积极性12.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成为全国瞩目之地。知识分子和政界精英在以《松花江上》为代表的抗战歌曲中,借助“白山黑水”“大豆”“高梁”“森林”“煤矿”等符号,将其中景观的象征意义深入地传达给普通大众。这一构建()A.表明抗日救亡运动掀起高潮B.意在筑牢民族共同体意识C.讽刺了国民政府的对外政策D.践行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13.下图中20世纪30年代中共党员成分的变化说明()1933年中共党员主要成分比例

1938年中共党员主要成分比例——摘编自胡绳《中国共产党七十年》A.中共的土地革命吸引大批农民入党B.中共的思想理论宣传取得显著成效C.中共拥有十分广泛的社会阶级基础D.中共根据社会矛盾的变化调整策略14.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8周年,某班级开展主题活动“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其中一位同学的分享内容如下:这说明()最早号召和建立抗日武装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施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战略开辟敌后战场和抗日根据地领导人民同仇敌忾,铸就抗战精神A.中共的敌后战场始终作为抗日主战场B.中共在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C.中共认为只要有强大的军队必然胜利D.中共成功维护了国共两党的党内合作15.《中国的1936年:两种命运的决战》一书中叙述:说起1936年的中国,也发生了很多重大的事情。在中国革命和中华民族处于生死攸关的历史时刻,中国的大西北就先后发生了两件几乎堪称“扭转时局”的政治事件。这两个政治事件的共同点是()A.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B.结束了国共十年对峙局面C.积聚了民族救亡力量D.推翻了北洋军阀反动统治二、非选择题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可口可乐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饮料,深受年轻人喜爱。以下是可口可乐在中国的发展历程。材料1927年,上海街头悄然增加了一种饮料——“蝌蝌啃蜡”,古怪的味道,加上古怪的名字,这种饮料的销售情况自然很差。在第二年,这家饮料公司公开登报,用350英镑的奖金悬赏征求译名。最终,身在英国的一位上海教授蒋彝击败了所有对手,拿走了奖金,而这家饮料公司也获得了迄今为止被广告界公认为翻译得最好的品牌名——可口可乐。1948年上海成为可口可乐海外首个销量超百万标箱的城市。在2年后,随着美国大使馆撤离,可口可乐也撤出了中国大陆市场。自此之后的30年内,大陆市场上再没出现过这种喝起来有点像中药的饮料。1978年12月,可口可乐公司在美国正式宣布重返中国,与中国粮油进出口总公司签订了协议可口可乐撤离大陆30年后重返中国市场,成为港澳之外第一家进入大陆的外企。1981年可口可乐在北京工厂建成之后,很快有了不同意见,一位老同志先发话了:“中国的汽水就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吗?不能满足外国人的需要吗?非要喝可口可乐?简直是卖国主义。”1982年1月30日,商业部通电全国,立即停止内销可口可乐,1983年又有卫生部门提出:“可口可乐含有咖啡因,不符合卫生要求。”1986年,可口可乐公司想把浓缩汁厂也建到中国来,由于配方保密,美方要求这个厂由可口可乐独资,但在当时中国尚不允许外资独资,最后采取合作办厂,中美各控股50%,组成一个合作企业,这就是第一个中美合作企业。(1)请你分别为1931年、1945年可口可乐在中国销售编写一句广告语。(2)请你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口可乐能够重返中国的背景。(3)请你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80年代可口可乐在中国发展遭遇困难的原因。

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答案DCBACBACBD题号1112131415答案ABDBC1.【答案】D【解析】据材料国家的财政税收政策“不应该将负担完全放在地主、资本家身上”可知,党中央由抑制地主、资本家发展到除“对最贫苦者应该规定免征外”,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居民均该负担国家赋税,结合纲要上册第23课所学—抗日战争可知,中日民族矛盾日益加强,中共调整财税政策以合力抗日,故选D项;“社会经济发展陷入瘫痪”不合史实,抗日战争期间中国经济发展艰难,但未“瘫痪”,排除A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不合时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于1937年9月,排除B项;1938年10月武汉会战结束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排除C项。2.【答案】C【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提出要求停止进攻苏维埃区域,保卫中国、争取领土完整,结合所学抗日战争的史实可知,由于中日间民族矛盾上升,因此中共发表宣言,强调要停止国内战争,抵抗日本侵略,故选C项;北伐是在国民大革命时期,早于中共建立苏维埃政权,排除A项;“苏维埃区域”说明此时处于土地革命时期,我党已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排除B项;战略决战属于解放战争时期,材料反映的是面对日本侵略,排除D项。3.【答案】B【解析】据图1“太行山”“正太铁路”“八路军破袭铁路地段”等并结合所学可知,图1是百团大战示意图,1940年下半年,八路军以破袭日军华北交通线为主要目标发动百团大战,打破了日军“囚笼政策”,结合B项中“倭人”“百团”“太行”“敌心寒”,故选B项;据A项中“边庭”“志愿参军”并结合所学可知,A项指是美国出兵干涉朝鲜战争,威胁中朝边境,中国志愿军开赴朝鲜保家卫国,最终取得胜利,排除A项;据C项中“红旗”“农奴”“黑手”“霸主鞭”并结合所学可知,这两句出自《七律•到韶山》,是毛泽东同志追溯自己1927年初离开韶山时的政治形势:一方面广大农民与土豪劣绅斗争,农奴翻身,另一方面国民党右派正阴谋叛变革命、武力镇压工农,排除C项;据D项中“车轮十万”“江淮”并结合所学可知,这是赞美解放战争淮海战役的诗句,淮海战役是中国人民用小车推出来的胜利,是人民战争的胜利,排除D项。4.【答案】A【解析】据材料“共产党的机关报《新华日报》……进行了6次报道”可知,1940年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在当时,日本加紧侵略,国民党消极抗战,反共倾向日益增长,共产党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一面从政治上坚决打退国民党的反共高潮,一面坚持艰苦的敌后抗日游击战争,不断巩固和扩大抗日民主根据地,而这一时期,中国的重大考古发现有助于增强国人的文化认同,从而从侧面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新华日报》对这一发现的报道有助于国人了解民族文化,进而增强民族认同,有助于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故选A项;近代中国考古发现有很多,《新华日报》并未对其一一报道,仅凭对这一发现多次报道无法得出中共“重视考古工作”,且当时处于全面抗战时期,《新华日报》的重大报道多是服务于抗战需要,排除B项;材料仅说明了《新华日报》对重庆考古工作的报道,并未具体说明该汉墓到底发现了什么,看不出其具体的考古价值,排除C项;《新华日报》主要面向国内发行,在近代对世界影响不是很大,且这并非中共的主要目的,与题干要求不符,排除D项。5.【答案】C【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1941年王震率领部队屯垦南泥湾,结合所学抗日战争的史实可知,这巩固和发展了敌后抗日根据地,故选C项;南泥湾属于中共敌后抗日根据地,材料体现我党在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设,并不属于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排除A项;百团大战打破了日军的“囚笼政策”,排除B项;苏区是土地革命时期的根据地名称,排除D项。6.【答案】B【解析】据材料时间为1935年,“身上标着‘China’……‘JapGrab’的老虎吞下”“好啦,我同意,不过只能吃到这里!”和“ForeignInterest”(外国利益),整体分析漫画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漫画的背景为1935年日本策动华北事变,轻而易举地控制了华北大部分地区,故①正确;面对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南京国民政府采取“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使中华民族陷入空前严重的危机之中,漫画讽刺国民党的政策,故②正确;据所学知识,德意结成轴心国的时间为1936年,故③错误;“图中右上角的树上还躲着一个人”表明以英法为代表的大国实行绥靖政策,助长了日本的侵略气焰,故④正确;故选择B项符合题意。7.【答案】A【解析】据材料可知,美国代表马歇尔认为中国的抗日战争是“抗击日本陆军的主要战场……对太平洋战场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及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所抗击的日军兵力,超过了太平洋战场的日军总兵力,给与盟军在战略上和资源、情报上的重大支持,马歇尔的观点正是对中国抗战地位的承认,故选A项;1941年,中国的抗战正处于相持阶段,形势并未发生逆转,排除B项;国际反法西斯同盟在1942年正式建立,排除C项;中国的坚持抗战虽然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但中国整体的经济、军事实力尚达不到世界强国的标准,排除D项。8.【答案】C【解析】据材料“游击战不仅牵制敌人,而且袭击敌人”说明中共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抗日斗争不仅牵制大量有声力量,也极大了消灭了日军的有生力量,故选C项;“攘外必先安内”方针是国民党在抗日战争初期的政策,1938年国共已经实现了合作,排除A项;1935年8月,共产党发表了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排除B项;材料并不反映对盟军的作用,且1942年才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排除D项。9.【答案】B【解析】据材料“改变过去的‘工农共和国’为‘人民共和国’”“是全民族的先锋队”可知,华北事变后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党随即调整方针政策,注重更广泛地团结地主、商人等一切爱国民主人士积极抗战,强调党在抗战问题上的民族主义立场,故选B项;长征结束于1936年10月,瓦窑堡会议召开于1935年12月,排除A项;1931年九一八事变,标志着局部抗战开始,1937年8月的洛川会议标志着中共全面抗战路线形成,排除C项;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抗战宣言,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排除D项。10.【答案】D【解析】据所学可知,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陕甘宁边区受到国民政府和日本侵略者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中国共产党通过降低边区部分重要商品的出口税率和提高进口税率的做法,增加了边区政府的财税收入,起到了缓解边区财政困难的作用,故选D项;抗战时期,内迁的工业是在国民政府的控制区,边区贸易税率的调整与内迁工业的发展关系不大,排除A项;破坏日军的资源掠夺需要通过军事斗争的手段,而非合法的贸易手段,排除B项;官僚资本压榨民族工业的现象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