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环保垃圾分类处理操作规程TOC\o"1-2"\h\u18513第1章垃圾分类处理概述 3274131.1垃圾分类的意义 3273151.2垃圾分类的原则与方法 414918第2章分类收集与储存 435132.1分类收集的基本要求 411682.1.1垃圾分类收集应遵循“源头分类、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原则,保证各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 4259572.1.2垃圾分类收集应根据垃圾的种类、性质、特点及处理要求,采取相应的收集容器、工具和方式。 4266292.1.3垃圾分类收集应遵循以下步骤: 4207982.1.4分类收集过程中,应加强对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厨余垃圾、其他垃圾等不同类别垃圾的标识管理,避免混淆。 4248272.2储存设施及管理 5131782.2.1储存设施应根据垃圾种类、处理方式、处理能力等因素进行合理布局,保证垃圾储存安全、卫生、便捷。 5192082.2.2储存设施应具备以下条件: 5232152.2.3储存设施的管理要求: 5241812.3分类收集与储存的注意事项 5230112.3.1分类收集过程中,应加强收集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和责任心。 5139642.3.2储存设施应定期进行巡查,发觉问题及时上报并处理。 5189852.3.3垃圾储存过程中,应避免长时间堆放,及时转运至处理设施。 538992.3.4储存设施内应禁止存放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险物品。 526152.3.5遵循国家及地方有关法律法规,保证垃圾分类收集与储存符合环保要求。 573882.3.6加强对垃圾分类处理的宣传和引导,提高公众环保意识,促进垃圾分类工作的深入开展。 529589第3章可回收物处理 5141103.1可回收物的定义与分类 5313173.1.1定义 562503.1.2分类 649783.2可回收物的收集与运输 6156693.2.1收集 6243953.2.2运输 628463.3可回收物的处理与利用 6165973.3.1处理 6260633.3.2利用 63958第4章有害垃圾处理 7184144.1有害垃圾的定义与分类 7165574.1.1定义 7267954.1.2分类 740754.2有害垃圾的收集与运输 7314074.2.1收集 777564.2.2运输 8141884.3有害垃圾的处理与处置 843744.3.1处理 8169384.3.2处置 811555第5章厨余垃圾处理 821195.1厨余垃圾的定义与分类 878415.1.1定义 8124035.1.2分类 8224775.2厨余垃圾的收集与运输 9309755.2.1收集 916875.2.2运输 995905.3厨余垃圾的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9246565.3.1处理 9240835.3.2资源化利用 915306第6章其他垃圾处理 10142916.1其他垃圾的定义与分类 10301116.1.1定义 1046626.1.2分类 10141946.2其他垃圾的收集与运输 1081726.2.1收集 10169956.2.2运输 10230396.3其他垃圾的处理与处置 1077026.3.1处理 10228436.3.2处置 1122778第7章垃圾处理设施运行与管理 11122587.1设施运行的基本要求 11111847.1.1垃圾处理设施应严格按照国家及地方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定进行运行管理。 11281387.1.2设施运行前应保证所有设备、系统及安全防护措施均已安装到位,并通过验收合格。 1183847.1.3运行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定期进行培训,保证熟练掌握各项操作流程。 1131677.1.4建立完善的设施运行管理制度,包括设备维护、操作规程、应急预案等,保证设施正常运行。 11110207.2设施运行与管理的内容 1183497.2.1垃圾分类收集与运输 11103827.2.2垃圾处理设备运行与维护 11323777.2.3垃圾处理过程监控与优化 11318577.3设施运行安全与环境保护 12267717.3.1加强设施运行安全管理,制定并落实安全防护措施,预防发生。 126417.3.2对运行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掌握应急处理方法。 12103467.3.3定期对设施进行安全检查,保证设备、设施安全可靠。 12285477.3.4严格按照环保要求,对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固体废物等进行处理和处置,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 12296777.3.5加强环保设施运行管理,保证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家和地方标准。 123325第8章垃圾处理设备与技术创新 12298458.1垃圾处理设备选型与配置 12298008.1.1设备选型的原则 1292938.1.2设备配置 12196978.2设备维护与保养 1258208.2.1维护保养的重要性 12266668.2.2维护保养措施 12147558.3垃圾处理技术创新与发展 13157088.3.1技术创新方向 13116358.3.2技术发展 1392第9章垃圾分类宣传与教育 1380049.1宣传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13143529.1.1目标 1361009.1.2内容 1366579.2宣传教育的形式与方法 1439019.2.1形式 14234789.2.2方法 14213659.3宣传教育的评估与改进 14285859.3.1评估 14327429.3.2改进 154882第10章监督管理与政策法规 153035910.1监督管理的组织与职责 153145310.1.1组织架构 15402610.1.2职责分工 15858410.2政策法规体系与实施 15681610.2.1政策法规体系 15121310.2.2政策法规实施 152544510.3垃圾分类处理违法行为的查处与处罚 162275110.3.1违法行为查处 161914810.3.2处罚措施 16第1章垃圾分类处理概述1.1垃圾分类的意义垃圾分类作为环保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具有深远的意义。垃圾分类有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通过分类回收,可将可回收垃圾重新投入生产,降低对新资源的需求。垃圾分类能够有效减少环境污染,降低垃圾处理过程中的碳排放和有害物质排放,保护生态环境。垃圾分类还能提高居民环保意识,促进绿色生活方式的形成,推动可持续发展。1.2垃圾分类的原则与方法垃圾分类应遵循以下原则:(1)减量化原则:减少垃圾产生量,从源头上降低垃圾处理压力。(2)资源化原则:将可回收垃圾进行分类回收,提高资源利用率。(3)无害化原则:对有害垃圾进行专门处理,降低环境污染。(4)分类指导原则:根据不同类型垃圾的特性,采取相应的分类方法。垃圾分类的具体方法如下:(1)可回收物:包括纸类、塑料、金属、玻璃、纺织品等,应进行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置。(2)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荧光管、过期药品、废油漆等,应进行专门处理,防止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3)厨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饭、果皮、蔬菜等生物可降解垃圾,应采用生物处理技术进行处理。(4)其他垃圾:指除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厨余垃圾之外的生活垃圾,主要包括砖瓦陶瓷、卫生间废纸等,需进行卫生填埋或焚烧处理。通过以上原则和方法,实现垃圾分类的科学、高效处理,为我国环保事业做出贡献。第2章分类收集与储存2.1分类收集的基本要求2.1.1垃圾分类收集应遵循“源头分类、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原则,保证各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2.1.2垃圾分类收集应根据垃圾的种类、性质、特点及处理要求,采取相应的收集容器、工具和方式。2.1.3垃圾分类收集应遵循以下步骤:(1)居民、单位等产生垃圾的源头应按照垃圾分类标准进行初步分类;(2)收集人员应检查垃圾的分类情况,保证分类准确;(3)采用适当的运输工具,将分类后的垃圾运送至指定的储存设施。2.1.4分类收集过程中,应加强对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厨余垃圾、其他垃圾等不同类别垃圾的标识管理,避免混淆。2.2储存设施及管理2.2.1储存设施应根据垃圾种类、处理方式、处理能力等因素进行合理布局,保证垃圾储存安全、卫生、便捷。2.2.2储存设施应具备以下条件:(1)设施结构牢固,能满足垃圾堆放要求;(2)设施内部通风、排水、照明等设施齐全;(3)设施周边应设置防护措施,防止污染扩散;(4)设施应配备必要的消防设备,保证消防安全。2.2.3储存设施的管理要求:(1)建立健全储存设施管理制度,明确管理人员职责;(2)定期检查储存设施,发觉问题及时整改;(3)保持储存设施内外的清洁卫生,定期进行消毒、除臭处理;(4)保证储存设施内垃圾的分类清晰,避免交叉污染。2.3分类收集与储存的注意事项2.3.1分类收集过程中,应加强收集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和责任心。2.3.2储存设施应定期进行巡查,发觉问题及时上报并处理。2.3.3垃圾储存过程中,应避免长时间堆放,及时转运至处理设施。2.3.4储存设施内应禁止存放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险物品。2.3.5遵循国家及地方有关法律法规,保证垃圾分类收集与储存符合环保要求。2.3.6加强对垃圾分类处理的宣传和引导,提高公众环保意识,促进垃圾分类工作的深入开展。第3章可回收物处理3.1可回收物的定义与分类3.1.1定义可回收物是指在城市生活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具有再利用价值,可进行回收、加工、再利用的废弃物。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金属类:如废钢铁、废铜、废铝等;(2)塑料类:如废塑料瓶、塑料桶、塑料薄膜等;(3)纸类:如废报纸、废书本、废纸箱等;(4)玻璃类:如废玻璃瓶、玻璃碎片等;(5)纺织品类:如废衣物、废布料等;(6)其他类:如废家电、废家具等。3.1.2分类根据可回收物的性质和用途,将其分为以下六大类:(1)金属类:包括铁、铜、铝、锌等;(2)塑料类:包括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3)纸类:包括新闻纸、包装纸、办公用纸等;(4)玻璃类:包括平板玻璃、瓶玻璃等;(5)纺织品类:包括棉、毛、丝、麻等;(6)其他类:包括废家电、废家具等。3.2可回收物的收集与运输3.2.1收集(1)设立专门的可回收物收集点,方便居民投放;(2)采用分类收集方式,对不同类型的可回收物进行分别收集;(3)定期对收集点进行清理、整理,保证收集点的卫生和秩序。3.2.2运输(1)采用专用车辆进行可回收物的运输;(2)保证运输过程中的安全、密封,避免可回收物污染环境;(3)合理规划运输路线,提高运输效率。3.3可回收物的处理与利用3.3.1处理(1)对可回收物进行分拣,去除其中的杂质和不可回收物;(2)采用物理、化学等方法进行加工处理,提高可回收物的附加值;(3)对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物进行分类处理,实现废物资源化利用。3.3.2利用(1)将处理后的可回收物销售给有资质的企业进行再利用;(2)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展可回收物高值化利用技术的研究和推广;(3)加强可回收物利用过程的监管,保证资源得到合理利用,防止二次污染。第4章有害垃圾处理4.1有害垃圾的定义与分类4.1.1定义有害垃圾,是指在生活中产生的对人体健康或者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潜在危害的废弃物。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废电池、废荧光灯管、废药品及其包装物等含有有害物质的废弃物;(2)废油漆、废矿物油、废农药、废胶粘剂等易挥发、有毒性的废弃物;(3)废日用化学品、废水银产品等含有有害成分的废弃物;(4)其他含有有害物质的废弃物。4.1.2分类根据有害垃圾的特性,将其分为以下几类:(1)废电池类:包括镍氢电池、镍镉电池、锂电池、钮扣电池等;(2)废荧光灯管类:包括普通荧光灯管、节能荧光灯管、LED灯管等;(3)废药品及其包装物类:包括过期药品、废弃药品及其包装盒、瓶等;(4)废油漆、矿物油类:包括各类油漆、溶剂、矿物油等;(5)废农药、胶粘剂类:包括农药瓶、胶粘剂瓶等;(6)废日用化学品类:包括化妆品、洗涤剂、消毒剂等;(7)废水银产品类:包括水银血压计、水银温度计等;(8)其他有害垃圾。4.2有害垃圾的收集与运输4.2.1收集(1)居民应将有害垃圾与其他垃圾分开,投放到指定的有害垃圾收集容器内;(2)有害垃圾收集容器应具备防漏、防渗、防腐、防潮等功能;(3)有害垃圾收集容器应定期清洗、消毒,保持干净整洁;(4)有害垃圾收集点应设立明显的标识,引导居民正确投放。4.2.2运输(1)有害垃圾的运输应采用专用车辆,具备防渗、防漏、防腐蚀等功能;(2)运输过程中应避免有害垃圾与其他垃圾混合,保证有害垃圾的纯度;(3)运输车辆应定期检查、维护,保证运输安全;(4)运输过程中应遵守国家有关危险品运输的规定,保证运输安全。4.3有害垃圾的处理与处置4.3.1处理(1)废电池类:进行回收处理,提取其中有价值的金属,降低环境污染;(2)废荧光灯管类:采用高温焚烧、化学处理等方法,回收汞等有害物质;(3)废药品及其包装物类: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4)废油漆、矿物油类:采用蒸馏、吸附等方法,回收其中有价值的成分;(5)废农药、胶粘剂类:进行化学处理,降低其毒性,实现资源化利用;(6)废日用化学品类:进行无害化处理,降低其对环境的危害;(7)废水银产品类:采用高温焚烧、化学处理等方法,回收水银;(8)其他有害垃圾:根据其特性,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4.3.2处置(1)经处理后的有害垃圾,应按照国家有关危险废物处置规定进行安全处置;(2)处置过程中应保证有害物质得到有效处理,防止二次污染;(3)处置设施应具备完善的环保措施,保证处置过程符合环保要求;(4)加强对有害垃圾处置过程的监管,保证处置效果。第5章厨余垃圾处理5.1厨余垃圾的定义与分类5.1.1定义厨余垃圾,又称为湿垃圾,主要来源于居民日常生活、餐饮服务、食品加工及农产品市场等产生的有机废弃物。此类垃圾具有含水率高、有机物含量多、易腐烂等特点。5.1.2分类厨余垃圾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食材废弃物,如蔬菜、水果、肉类、鱼类等;(2)食品加工废弃物,如食品残渣、食品加工下脚料等;(3)餐饮废弃物,如剩菜剩饭、废弃油脂等;(4)农产品市场废弃物,如腐烂蔬菜、水果等。5.2厨余垃圾的收集与运输5.2.1收集(1)居民区:采用分类垃圾桶进行厨余垃圾收集,提倡居民将厨余垃圾与其他垃圾分开投放;(2)餐饮服务及食品加工企业:采用专用的厨余垃圾桶进行收集,并加强对废弃油脂的单独收集;(3)农产品市场:设置专门的厨余垃圾收集区域,定期清理。5.2.2运输(1)采用封闭式运输车辆,减少厨余垃圾在运输过程中的二次污染;(2)合理安排运输路线,提高运输效率;(3)加强对运输车辆的清洗和消毒,防止病原菌传播。5.3厨余垃圾的处理与资源化利用5.3.1处理(1)采用生物处理技术,如堆肥、发酵等方式,将厨余垃圾转化为有机肥料;(2)采用物理处理技术,如破碎、挤压等方式,减少厨余垃圾的体积;(3)采用化学处理技术,如焚烧、热解等方式,实现厨余垃圾的无害化处理。5.3.2资源化利用(1)有机肥料:将处理后的厨余垃圾制成有机肥料,用于农田、绿化等;(2)生物质能源:通过厌氧消化等技术,将厨余垃圾转化为生物质能源,如甲烷等;(3)饲料: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将处理后的厨余垃圾作为动物饲料使用。注意:厨余垃圾处理过程中,应严格执行相关环保政策和标准,保证处理过程不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加强监管,提高厨余垃圾处理设施的运行效率。第6章其他垃圾处理6.1其他垃圾的定义与分类6.1.1定义其他垃圾,又称干垃圾,是指除了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之外的生活废弃物。这类垃圾通常包括难以回收利用的废弃物,以及现阶段不具备回收利用价值的各类物品。6.1.2分类其他垃圾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受污染的纸张、塑料、玻璃、金属等不宜回收的废弃物;(2)卫生间废纸、湿巾、一次性餐具等日常生活废弃物;(3)灰土、陶瓷碎片、卫生间废品等不宜回收的废弃物;(4)小型家电、电子产品等废弃物。6.2其他垃圾的收集与运输6.2.1收集(1)其他垃圾应采用专用的垃圾桶进行收集,垃圾桶需设置明确的标识;(2)居民、单位应将其他垃圾按照分类要求投放到指定的垃圾桶内;(3)垃圾收集人员应定期检查垃圾桶,保证垃圾不外溢、不混装。6.2.2运输(1)其他垃圾采用专用的运输车辆进行运输,保证垃圾在运输过程中不泄漏、不污染环境;(2)运输过程中,应遵循环保、安全的原则,保证垃圾运输车辆符合环保要求;(3)运输途中应尽量避免交通高峰期,减少对道路交通的影响。6.3其他垃圾的处理与处置6.3.1处理(1)其他垃圾的处理方式主要包括填埋、焚烧等;(2)填埋处理应选择符合国家环保标准的填埋场,保证垃圾在填埋过程中不对环境造成污染;(3)焚烧处理应采用先进的焚烧技术和设备,保证焚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家排放标准。6.3.2处置(1)其他垃圾的处置应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2)鼓励开展其他垃圾的资源化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3)对于不具备利用价值的其他垃圾,应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安全处置。第7章垃圾处理设施运行与管理7.1设施运行的基本要求7.1.1垃圾处理设施应严格按照国家及地方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定进行运行管理。7.1.2设施运行前应保证所有设备、系统及安全防护措施均已安装到位,并通过验收合格。7.1.3运行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定期进行培训,保证熟练掌握各项操作流程。7.1.4建立完善的设施运行管理制度,包括设备维护、操作规程、应急预案等,保证设施正常运行。7.2设施运行与管理的内容7.2.1垃圾分类收集与运输(1)严格按照垃圾分类标准进行收集、运输,保证各类垃圾准确分类。(2)合理规划收集、运输路线,提高运输效率,减少运输过程中的环境污染。(3)定期对分类收集容器进行清洗、消毒,保持容器干净整洁。7.2.2垃圾处理设备运行与维护(1)保证垃圾处理设备正常运行,定期进行保养、检修,提高设备使用效率。(2)建立设备运行档案,详细记录设备运行情况、故障处理及维修情况。(3)针对设备故障,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保证设施运行不受影响。7.2.3垃圾处理过程监控与优化(1)对垃圾处理过程进行实时监控,保证处理效果符合标准要求。(2)定期分析处理数据,优化处理工艺,提高垃圾处理效率。(3)针对处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工艺参数,保证设施运行稳定。7.3设施运行安全与环境保护7.3.1加强设施运行安全管理,制定并落实安全防护措施,预防发生。7.3.2对运行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掌握应急处理方法。7.3.3定期对设施进行安全检查,保证设备、设施安全可靠。7.3.4严格按照环保要求,对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固体废物等进行处理和处置,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7.3.5加强环保设施运行管理,保证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家和地方标准。第8章垃圾处理设备与技术创新8.1垃圾处理设备选型与配置8.1.1设备选型的原则垃圾处理设备的选型应遵循高效、节能、环保、安全的原则。根据我国垃圾分类处理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求,合理选择适合的设备,提高垃圾处理效率。8.1.2设备配置(1)垃圾分拣设备:主要包括人工分拣线、自动化分拣线等,用于将垃圾进行分类,提高资源利用率。(2)破碎设备:用于将大件垃圾进行破碎,减小体积,便于运输和资源化利用。(3)压缩设备:对可压缩垃圾进行压缩,降低运输成本,提高垃圾处理效率。(4)焚烧设备:对可燃垃圾进行焚烧处理,实现垃圾的无害化和减量化。(5)生物处理设备:对有机垃圾进行生物处理,如堆肥、厌氧消化等,实现资源化利用。8.2设备维护与保养8.2.1维护保养的重要性设备维护保养是保证垃圾处理设备正常运行、提高设备使用寿命、降低故障率的重要措施。8.2.2维护保养措施(1)定期检查: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发觉异常及时处理,避免设备带病运行。(2)润滑保养:对设备的运动部位进行定期润滑,降低磨损,延长设备使用寿命。(3)清洁保养:保持设备清洁,防止垃圾残留物对设备造成腐蚀和污染。(4)定期更换易损件:根据设备使用情况,定期更换易损件,保证设备正常运行。8.3垃圾处理技术创新与发展8.3.1技术创新方向(1)提高垃圾处理效率:研究新型垃圾处理设备,提高垃圾处理速度和效率。(2)降低能耗:优化设备设计,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垃圾处理过程中的能耗。(3)减少污染物排放:研究新型焚烧、生物处理等技术,降低污染物排放,减轻对环境的影响。8.3.2技术发展(1)智能化技术: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手段,实现垃圾处理设备的智能化管理和运行。(2)绿色环保技术:研发新型环保垃圾处理技术,降低对环境的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3)协同处理技术:研究不同垃圾处理技术之间的协同作用,实现垃圾处理的高效、环保和资源化。第9章垃圾分类宣传与教育9.1宣传教育的目标与内容9.1.1目标本章节旨在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垃圾分类的认识,培养正确的分类行为,促进环保意识的提升,保证垃圾分类政策的有效实施。9.1.2内容(1)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包括分类原则、分类标准及分类方法;(2)垃圾分类的意义,阐述其对环境保护、资源循环利用的积极作用;(3)垃圾分类的法律法规,普及相关政策法规,提高公众法制意识;(4)垃圾分类的操作技能,教授正确分类、投放垃圾的方法;(5)垃圾分类的先进典型和成功案例,推广经验,激发公众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9.2宣传教育的形式与方法9.2.1形式(1)线上宣传:利用官方网站、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新媒体渠道进行宣传;(2)线下宣传:通过举办讲座、培训、展览等活动,发放宣传资料,设置宣传栏等形式开展;(3)联合宣传:与部门、企事业单位、社区、学校等共同开展宣传活动;(4)常态化宣传:将垃圾分类宣传教育纳入日常工作中,持续开展。9.2.2方法(1)教育培训:针对不同群体,如学生、社区居民、企事业单位员工等,开展垃圾分类知识培训;(2)实践操作:组织垃圾分类实践活动,使公众亲身体验分类过程,提高分类能力;(3)互动交流:开展垃圾分类主题论坛、座谈会等活动,促进公众之间的经验分享与交流;(4)榜样示范:树立垃圾分类典型,通过媒体报道、表彰等形式,推广优秀经验和做法;(5)志愿服务:发动志愿者参与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普通货物运输合同范本范例
- 2024年度人力资源服务合同服务内容、员工权益及合同期限
- 2024年度保险合同的理赔范围限定
- 2024年度壁画艺术衍生品开发与销售合同
- 车载手机支架市场需求与消费特点分析
- 美容用局部皮肤喷雾市场需求与消费特点分析
- 2024年度小学操场环保施工合同
- 2024年度商标许可使用及转让合同
- 2024年度信息技术研发合同
- 2024年度新能源汽车租赁押金及还款合同
- 东方绿洲军训日记500字(八篇)
- 中心静脉压测量技术-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2023
-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22版)第二部分
- 医院护理培训课件:《根本原因分析-RCA-从错误中学习》
- 初中英语课外阅读Treasure+Island黑布林阅读
- 门静脉高压个案护理查房
- 临床医学概论题库(含答案)
- 急救物品检查表
- 屋面融雪系统施工方案
- Flash动画技术入门学习通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 幼儿园开学第一课-安全教育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