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课时作业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_第1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课时作业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_第2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课时作业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_第3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课时作业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_第4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课时作业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9-全球气候变更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5分钟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5分)图甲为北极地区景观图,图乙为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问题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图甲中的景观反映的图乙中的环境问题是 ()A.② B.③ C.④ D.⑤2.节约能源、降低能耗,能有效减缓 ()A.①② B.①④ C.④⑤ D.②⑤【解析】1选B,2选A。第1题,图甲景观反映的问题是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两极冰川溶化问题;图乙中①表示全球气候变暖,②表示酸雨,③表示南北两极冰川溶化,④表示土地荒漠化,⑤表示臭氧层破坏。第2题,节约能源、降低能耗可削减酸性气体和温室气体的排放,能有效减缓酸雨的发生、全球气候变暖及其导致的南北两极冰川溶化问题。【补偿训练】读北半球近百年来甲、乙两个自然物种生存地域的水平变迁图,完成(1)、(2)题。(1)甲、乙两个自然物种生存地域变迁的主要缘由是 ()A.海拔高度的变更B.距海远近的变更C.气温的变更D.降水量的变更(2)近年来,与图示信息有关的地理现象有 ()①华北地区春季旱情加重②黄河三角洲向海洋推动③大气层频发强磁暴④格陵兰岛冰盖面积减小A.①② B.③④C.①④ D.②③【解析】(1)选C,(2)选C。第(1)题,由图可知,北半球甲、乙两个自然物种生存地域有向北扩展的趋势,反映了全球变暖这一背景。第(2)题,由于气温上升,高纬度区域内冰雪溶化,中纬度地区干旱加剧,而大气层频发强磁暴和黄河三角洲向海洋推动与之关系不大。(2024·湖南师大附中高一检测)矮蒿草甸植被是高寒地区的典型植被。下表示意气候变暖下矮蒿草甸植被物候期的变更。读表,完成3~5题。物候期类型始期变更/天末期变更/天养分期+0.37-2.42**花蕾期-0.84*-0.16*花期-1.47**+1.26**结果期+2.84**-0.42果后养分期+0.37-5.74**枯黄期+0.89*-3.00*生长期+0.37*-4.58**注:“+”表示提前,“-”表示延迟,“*”表示差异显著,“**”表示差异极显著。3.全球气候变暖使矮蒿草甸植被 ()A.植物种群平均生长期缩短B.养分期和结果期始期推迟C.花期末期延迟D.生长期比正常年份延长4.矮蒿草物候变更,使得 ()A.植物提前展叶和开花,减小遭遇春季霜冻的可能性B.植物成熟时期避开秋季霜冻,避开物种生殖失败C.各物种间物候变更不同步,物种间相互作用脱节D.削减物种间竞争,有利于减缓物种淘汰、灭亡速度5.该植被类型可能分布在 ()A.华北平原 B.内蒙古高原C.青藏高原 D.江南丘陵【解析】3选D,4选C,5选C。第3题,全球气候变暖,热量增加,矮蒿草甸植被生长期比正常年份延长;养分期和结果期始期提前;花期末期提前。第4题,矮蒿草物候变更,各物种间物候变更不同步,有的提前有的延迟,物种间相互作用脱节。第5题,矮蒿草甸植被是高寒地区的典型植被,应分布在青藏高原;华北平原、内蒙古高原、江南丘陵都没有高寒区。下图为我国鄂尔多斯(中部某地)地区地质历史时期气候变更与自然带摇摆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6、7题。6.关于该地区气候变更与自然带摇摆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潮湿期来自西部的水汽增加,使自然带向西部摇摆B.潮湿期森林草原农牧业带扩大,可以大规模进行开发C.干燥期沙地面积有扩大趋势,应留意营造防护林体系D.短时期内发生潮湿期和干燥期转变是受全球变暖的影响7.依据图中信息推断,若我国大陆地区气候由潮湿期向干燥期过渡,则我国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A.昆仑山南坡的雪线将渐渐降低B.柑橘的生长北界渐渐北移C.温带落叶阔叶林林地面积扩大D.我国气候年内变更显著【解析】6选C,7选D。第6题,该地区水汽主要来自于太平洋,潮湿期水汽增加,自然带数目增多,森林草原农牧业带扩大,但要留意合理开发;干燥期应主动营造防护林,避开沙漠扩张。第7题,气候潮湿,降水增多,雪线降低,反之上升;柑橘的生长、森林面积与热量关系亲密;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降水来自东部的海洋,受夏季风影响显著,夏季风强劲时,湿度大,降水多,气候潮湿,冬季风强劲时,湿度小,降水少,气候干燥。二、非选择题(共15分)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树轮指数(每一个树轮宽度/常态期望值宽度)是探讨气候变更的主要参数。下图是我国寒暖变更的趋势图(含预料)。(1)树轮宽度与气温、降水等要素相关,仅从气温角度考虑,由图可知,1900年我国气候处于(寒冷或暖和)期;1850~1950年我国气候变更的特点是。

(2)1950年以后我国气候变暖主要是(自然或人为)因素所致。

(3)简述气候变暖给我国农业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解析】第(1)题,据图知1900年对应的气温低于0℃,说明当时处于寒冷期;依据曲线起伏变更推断1850~1950年我国气候变更的特点是冷暖交替。第(2)题,现代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由于工业化进程排放大量二氧化碳所引起的。第(3)题答案:(1)寒冷寒暖波动(冷暖交替)(2)人为(3)水旱灾难加剧;荒漠化加剧;草场退化;沿海耕地被淹。(25分钟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0分)下图为欧洲东部第四纪冰川界线变更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下列冰期中,气温最低的时期是 ()A.冰期① B.冰期② C.冰期③ D.冰期④2.与现在相比,第四纪冰期时期 ()A.全球各地降水较多 B.山地雪线海拔较高C.温带作物北界偏北 D.陆地总面积较大【解析】1选D,2选D。第1题,气温最低,应当是冰川面积最广,分布纬度最低的时期。第2题,第四纪全球处于寒冷期,山地雪线偏低,北半球温带植物北界偏南,降水整体偏少,海平面偏低,大陆和岛屿的面积会增大。读北极冰川面积逐月变更图,完成3、4题。3.北冰洋冰川面积最小值推迟至9月份出现的缘由是 ()A.此时北极地区极昼时间较长B.海洋水体升温较慢C.秋季北极地区晴天多D.此时北极冰川溶化快4.为减小北极冰川面积变更的幅度,下列做法均合理的有 ()①发展城市公共交通 ②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工业③利用太阳能发电 ④改进农业浇灌技术⑤提高能源利用效率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解析】3选B,4选D。第3题,北冰洋冰川面积最小的时间就是水温上升,海冰溶化,冰盖退缩。由于热力性质的差异,海水的比热容大,海洋水体升温较慢,海水的温度变更滞后于大陆气温的变更。第4题,要减小北极冰川面积变更的幅度,只有气温变更幅度减小,也就是要有利于调整气候的措施,就现阶段来说,就是有利于减缓气候变暖。选项中5个措施中改进农业浇灌技术对气温变更没有什么影响。【补偿训练】下面两图分别为区域气候模式模拟二氧化碳加倍时的中国地区年平均温度变更等值线图(单位:℃)和年平均降水量变更等值线图(单位:%)。读图,完成(1)、(2)题。(1)图中信息显示 ()A.西南和东北地区的增温不明显B.西北和华北增温幅度最大C.东部(半)潮湿区有干旱趋势D.西部地区变得干旱幅度最大(2)针对这些变更趋势,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A.加强农业生产适应性结构调整B.加强水利建设投资,加强节水技术探讨C.挖掘东北等区域粮食生产潜力D.西北地区调整耕作制度,提高复种指数【解析】(1)选C,(2)选D。第(1)题,细致读图,图1中,西南和东北地区增温明显,增温幅度最大;东部(半)潮湿区温度普遍在增加,降水增加不多,甚至有削减的趋势,总体看有干旱趋势;西部干旱区降水整体增加明显,西部地区变得干旱幅度不是最大。第(2)题,针对二氧化碳加倍时中国地区年平均温度、年平均降水量变更状况,需提前支配农业生产适应性结构调整和发展,提前加强抗旱(水利建设和人工增雨)投资,加强工程节水、农业节水和生物节水技术的探讨和推广,最大限度地削减干旱造成的损失。随着气温上升,我国高寒地区的东北、青藏高原等区域粮食生产潜力无疑因为光温增加而有待进一步发掘;在我国种植熟制不同的敏感区域,可以提高复种指数,而不是西北地区。下图为西藏怒江流域1971~2007年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的变更趋势图(细线为历年值,虚线为多年平均值,粗线为趋势值)。读图,完成5、6题。5.由图可知,西藏怒江流域 ()A.1971~2007年年降水量逐年增加B.1971~2007年年平均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C.1971~1977年年降水量均小于多年平均值D.1997~2007年年平均气温均大于多年平均值6.西藏怒江流域近几十年的气候变更趋势会导致该流域内 ()A.永久冻土层厚度变薄 B.雪线下降C.生物量削减 D.蒸发量削减【解析】5选B,6选A。第5题,由西藏怒江流域年平均气温的变更趋势图可以看出,怒江流域在1971~2007年历年年平均气温变更呈现波动上升趋势。由西藏怒江流域年降水量的变更趋势图可以看出,怒江流域在1971~2007年历年年降水量变更也呈现波动上升趋势。第6题,由图可知,近几十年怒江气温波动上升,说明气候在变暖。气候变暖使得部分冻土消融,永久冻土层厚度变薄。气温上升,山地部分冰雪溶化,雪线高度上升。青藏高原以高寒气候为主,气候变暖更有利于生物生存,生物量增多。气温上升,蒸发量加大。二、非选择题(共20分)7.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下图为近现代全球年平均气温变更曲线图。材料二下图为世界局部区域图。(1)读图一,分别描述全球年平均气温变更模拟值和观测值的特点并简析缘由。(2)读图二,简析B所在地区在世界交通位置中的重要性,并说明全球气候变暖对提升B地区海运价值的影响。(3)图二中A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指出全球气候变暖可能会对该地农业生产带来的影响。【解析】第(1)题,图一中模拟值呈现凹凸波动变更,而观测值则呈现波动上升趋势。第(2)题,B点位于北冰洋,此处是联系其周边欧洲、亚洲和北美洲的捷径。全球变暖使海冰溶化利于通航。第(3)题,农业生产与气候亲密相关,气候变暖会导致农业复种指数和农业结构变更。答案:(1)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