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历史押题试卷及答案(共七套)_第1页
2024年高考历史押题试卷及答案(共七套)_第2页
2024年高考历史押题试卷及答案(共七套)_第3页
2024年高考历史押题试卷及答案(共七套)_第4页
2024年高考历史押题试卷及答案(共七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高考历史押题试卷及答案(共七套)2024年高考历史押题试卷及答案(一)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佛山市顺德区2016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美)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中指出:“随着经济商品化,土地成为可以自由买卖的一种财产。富有的商人获得了大量的地产,贵族们为了增加自己的收入,不再像过去那样向村社头领收取一定量的地租,而是直接派人向农民索取更多的地租。”中国古代出现类似现象的时候,政治上主要表现为A.世袭制取代禅让制B.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C.宗法分封秩序被严重破坏D.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答案】C2、(安徽省“江淮十校”协作体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明朝帝王废除宰相后又不得不寻求体制外的力量,于是造成了监阁之争以及宦官专权的制度化。这些体制外的力量又加紧搜刮社会,从而使得本来就脆弱的小农经济和工商业又备受摧残。·······康乾盛世充其量是一种发达的农业文明,但当遭遇西方先进的工业文明冲击时,显然是不堪一击的。”材料说明明清君主专制强化①导致了政治腐败②加重了人民的负担③促进了经济发展④造成了近代中国的落后挨打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3.(2016年山东济南市高三部分学校调研考试)按照历史学家安古斯·麦迪森测算,在1700~1820年间,中国的GDP(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GDP中所占的比重从23.1%提高到32.4%,而同期整个欧洲的GDP在世界GDP中所占比重仅从23.301提高到26.6%,令人疑惑的是中国却没有实现工业化。导致当时这种结果的原因是①中国落后的小农意识非常浓厚②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③西方列强入侵阻碍中国工业化发展④腐朽落后的封建专制制度阻碍经济发展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4.(2016年宁夏银川一中高三第五次月考文综)明清时期,“苏(州)城花素缎机工业,向分京苏两邦,各有成规,不相搀越。……(技艺)均系世代相传,是以各归主顾,不得紊乱搀夺。”材料表明当时的苏州A.纺织业由政府专营 B.手工业者缺乏人身自由C.技术垄断成为行规 D.私营手工业分工明确【答案】C5.(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2016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材料一:考古工作者曾在新疆、陕西、甘肃、内蒙古等地的汉代遗址和墓葬中发现了西汉纸的残片。材料二:《后汉书·蔡伦传》记载:“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研读上述材料而得出的结论最为合理的是A.造纸术诞生于西汉B.蔡伦发明了造纸术C.汉代是造纸术发明的重要阶段D.两汉时代,纸是唯一的文书用品6.(黄山市2016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质量检测)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简称“五一号召”,号召“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五一”号召当即得到了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海外华侨团体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热烈响应。对“五一号召”的发布理解正确的是A.促成了重庆政治协商会议的胜利召开B.背景是人民解放战争战略决战取得胜利C.揭开了筹备建立新中国的序幕D.标志着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完善【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项应为抗日战争后与题干时间不符,三大战役大致实在1948年9月—1949年初,所以B项错误,此时中国还没有建立政治协商制度,所以谈不上完善,D项错误,所以选B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政协会议7、(北京市东城区普通校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联考试卷高三历史)一位传教士将他描述为“一个彻头彻尾的中国人”。对他来说,虽然创办了许多现代化事业,但他从不提倡改变中国的政治制度和道德教化。这位传教士所描述的“他”应该是()A.林则徐B.张之洞C.郑观应D.康有为8、(湖南省长沙县实验中学、汝城县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一位学者评价说:“当时知识分子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芒。例如,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这一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A.反对旧道德崇尚现代文化B.混淆了先进与落后的界限C.充分肯定了文言文的价值D.存在对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9、(福建省福州八县(市)一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古代雅典曾经出现“无论贵贱、无论财富的多寡,在政治上,雅典公民一律平等的奴隶制社会中的最高民主阶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最高民主阶段”时期,公民参政有一定的物质保证

B.克利斯提尼改革使公民参政权空前扩大,“最高民主阶段”到来C.在雅典“最高民主阶段”期间,各级官职向全体成年居民开放

D.在“最高民主阶段”,陪审法庭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构【答案】A【解析】10.(2016年山东省潍坊市高三第一学期期末)“在费城制宪会议的过程之中,虽然各州、派系之间有利益冲突,但为了实现共同的国家未来和长远的政治秩序,大家一方面相互承认对方的逐利冲动,另一方面寻求利益整合和政治妥协的可能性”。据此,美国确立了①中央集权制②分权制衡原则③联邦制④两党制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1.(广东省2016届高三百校联考)观察各国禁止进口的中国农产品和植物种类举例表(1934年5月)。(据张一凡《1934年之我国农产市场》编制)这一现象侧面反映出A.我国农产品国际市场受欢迎度下降B.爱用国货运动打击下各国的态度C.经济危机之下我国农业生存状况D.西方向我国倾销商品以应对危机【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学生对史实的记忆与史料信息的提炼能力。题中最重要的信息点是“1934年”和“禁12、(广东省中山市实验高中、桂山中学、中山二中、龙山中学、中山华附2016届高三12月五校联考历史)英国科技史家W.C.丹皮尔在《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绪论》中写到,“科学可以越出自己的天然领域,对当代思想的某些别的领域以及神学家用来表示自己的信仰的某些教条,提出有益的批评”。下列哪些科学家的成就达到丹皮尔所描绘的境界A.托勒密B.哥白尼C.普朗克D.法拉第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湖南省“五市十校”2016届高三12月联合检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据《史记》记载,秦朝在中央设置御史大夫,作为主管监察的最高官吏,其位上卿,“掌副丞相”。在地方上,“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监还可称为“监公”,或称为监御史、监郡御史、郡监等。监御史的地位可以和郡守、郡尉并称,其主要职责是“掌监郡”,即负责监察郡守等人的行政事务。这样,秦朝建立了独立于行政系统之外的垂直的监察系统,这个系统直接向皇帝负责。――据百度百科与中华先锋网廉政之声等资料改编材料二:“汉承秦制”又“有所损益”,在中央将中央监察大权一分为三,形成御史府、丞相司直、司隶校尉三足鼎立的局势。在地方,形成刺史—督邮—监乡这样的州、郡、县级监察单位,形成相对独立而对本级长官负责的监察体系。汉武帝设十三刺史,刺史官级低于郡守,但其代表中央,巡行郡国,监察地方的诸侯王和郡守县令,史称“以小驭大”。刺史没有固定的治所,每年八月巡视所辖区域,考察吏治、奖惩官吏、决断冤狱。后来,刺史权渐重,积久成制,成为最高地方行政长官。――据吴启萌《汉代监察制度述评》改编(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概括秦、汉监察制度的共同特点并分析其成因。(6分)材料三:美国的行政监督系统,包括议会监督、政府内部监督、司法监督和社会监督等。美国没有建立统一的行政监察系统,行政监察的任务被分散在各个部门分别执行,其中并没有设立专门负责行政效能监察的机构。在美国效能监察和廉政监察基本是并重的,提出“好的政府就是高效廉洁的政府”。美国重视政府效能的评估和公务员绩效的考核,并且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的评估体系。美国对行政效能的监察,虽然没有专门机构负责,但是在实践中却称得上是“多管齐下”,政府绩效法案制度、行政公开制度、预算监督制度、道德规范制度和舆论监督制度,共同构成了完整的行政效能监察制度体系。公职人员受到议会、法院、民众和舆论各方面强有力的监督,因而官僚主义和低效率等情况较少,工作效率较高。(2)据材料一、二、三,比较美国行政监察制度与秦汉时期监察制度的不同点。综合以上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不同点的原因。(8分)【解析】试题分析:14.(吉林省实验中学2015—2016年度高三上学期第四次阶段检测历史试题)(17分)材料一早在漫长的16世纪,“世界市场”就已经形成了,正是这个世界市场,构成了19世纪才出现的“现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基础。或者说,以生产和交换市场扩大为动力的“世界经济”,是随后产生的那个西方以“资本积累”和军事暴力所驱动的“现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前提。——韩毓海《五百年来谁著史》材料二全球化经历了3个伟大的时代:“全球化1.0”主要是国家间融合,开始于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时,持续到1800年前后,是劳动力推动着这一阶段的全球化进程,这期间世界从大变为中等。“全球化2.0”是公司之间的融合,从1800年一直到2000年,各种硬件的发明和革新成为这次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从蒸汽船、铁路到电话和计算机的普及,这其间因大萧条和两次世界大战而被迫中断,这期间世界从中等变小。在“全球化3.0”中,个人成为了主角,肤色或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不再是合作或竞争的障碍。软件的不断创新,网络的普及,让世界各地包括中国和印度的人们可以通过因特网轻松实现自己的社会分工,世界变平了,从小缩成了微小。——托玛斯·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材料三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伴随着经济合作的失败、全球经济的瓦解和民族主义的复兴,并由此加剧了萧条。但是那场大萧条也促成了经济思想的革命。“再也没有下一次”,是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与会代表的目标。——马丁·沃尔夫《金融危机再至:我们需要新布雷顿森林体系》(1)依据材料一,概括西方国家的发展途径。当代发展中国家能否重行这一途径?为什么?(7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全球化各阶段的主要特点。(6分)(3)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说明大萧条对经济思想、世界经济各有哪些“促进”。(4分)【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材料的概括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材料“以生产和交换市场扩大为动力的“世界经济””“西方以“资本积累”和军事暴力所驱动的“现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前提”可以概括出西方国家发展的途径。根据所学知识,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实力对比和当今的国际形势,可以得到当代发展中国家不能重走以前西方的发展途径。(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概括能力,比较简单。从材料“主要是国家间融合”“劳动力推动着这一阶段的全球化进程”可以得出第一阶段的特点;从材料“公司之间的融合”“各种硬件的发明和革新成为这次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可以概括出第二阶段的特点;从材料“个人成为了主角”“网络的普及”“可以通过因特网轻松实现自己的社会分工”可以概括出第三阶段的特点。2024年高考历史押题试卷及答案(二)第Ⅰ卷(选择题)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4.近代学者章太炎在《国故论衡》中说:“今无慈惠廉爱,则民为虎狼也;无文学,则士为牛马也。有虎狼之民、牛马之士,国虽治、政虽理,其民不人。”他评价的应是A.孔孟的仁义之道 B.老子的辨证思想C.韩非的重刑理论 D.墨子的非攻主张25.汉代长安城的宫殿、官署、武库等朝廷机构的建筑物约占都城9/10的面积,剩下供居住的仅占1/10。唐代长安的宫城和皇城占10%,而居民区占63.8%,其他面积为道路、河渠等设施所占。从汉至唐都城布局的这一变化反映了A.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弱化 B.城市经济职能的增强C.重农抑商政策名存实亡 D.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26.《宋史·职官志》载:“故仕人以登台阁、升禁从为显宦,而不以官之迅速为荣滞;以差遣要剧为贵途,而不以阶、勋、爵邑有无为轻重。”材料说明宋朝官制的特点是A.重文轻武,官吏冗滥 B.二府三司,分权制衡C.官与职殊,名与实分 D.守内虚外,强干弱枝27.湖湘学统的代表人物王船山说:“儒者之统,与帝王之统并行于天下,而互为兴替。其合也,天下以道而治,道以天子而明;及其衰,而帝王之统绝,儒者犹保其道以孤行而无所待,以人存道,而道可不亡。”在这里,王船山A.强调儒学与传统政治之间的共生关系B.主张儒道互补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C.重申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不可撼动D.借助传统宣扬托古改制的思想主张28.1829年,道光帝谕军机大臣等:“朕闻外洋夷钱,有大髻、小髻、蓬头、蝙蝠、双柱、马剑诸名,在内地行使……自闽、广、江西、浙江、江苏渐至黄河以南各省,洋钱盛行,凡完纳钱粮及商贾交易,无一不用洋钱。”这表明当时A.洋钱流入中国始于道光年间 B.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市场C.鸦片走私导致大量白银外流 D.清政府缺乏主权货币观念29.在1926年印度放弃银本位制之后,中国在当时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以银为货币的国家。1929-1933年我国白银流动情况表(单位:百万美元)时间流出上海流入上海入超(以-号表示)出超(以+号表示)1929123.9182.8+58.81930109.2142.5+33.21931111.7166.7+55.01932160.919.8-141.11933103.926.2-77.8数据来源:中国银行《商业和金融月报》(1929—1935年)据上表可知A.国际银价的下跌导致白银大量外流 B.南京国民政府的法币改革严重受挫C.中国在世界市场中处于从属地位 D.在经济大危机中我国受冲击最大30.1941年,美国飞行教官陈纳德接受国民党政府的委托,前往美国招募飞行员和机械师,以平民身份参战。8月1日,蒋介石发布命令,正式成立中国空军美国志愿大队,任命“陈纳德上校为该大队指挥员”。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中国抗日赢得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和同情B.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中国抗日战争的不足C.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推动美国援华力度D.中国抗战减轻了美国在太平洋战场的压力31.1958年,陈云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的发言中说:“‘二五’时期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群众路线来进行建设,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造,这样,国家可以少出资金。比如,农民在‘二五’时期义务进行水利工程建设、开荒、改造耕地、造林等等,用工资计算,劳动折价约在500亿元左右,这是一笔很大的投资。”这一论断A.推动了国民经济的迅速好转 B.是对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肯定C.指出了农村集体化的优越性 D.成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依据32.当代政治学家乔•萨托利认为“民主”一词的“民”从词源学角度至少能归纳出6种解释:1.每一个人;2.庞大的许多人;3.较低的阶层;4.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5.绝对多数原则所指的大多数人;6.有限多数原则所指的大多数人。据此分析,古希腊城邦公民的“民”应适用于A.第1种解释 B.第3种解释C.第5种解释D.第6种解释33.美国建国之父麦迪逊在《联邦党人文集》中指出:“在美国的复合共和国里,人民交出的权力首先分给两种不同的政府,然后把各政府分得的那部分权力再分给几个分立的部门。因此,人民的权利就有了双重保障。两种政府将互相控制,同时各政府又自己控制自己。”这表明他A.主张扩大州政府的自冶权 B.认同权力制衡的立宪原则C.肯定邦联制存在的合理性 D.警惕民主形成多数人暴政34.1929年,斯大林认为集体农庄使“城乡之间的关系问题已经建立在新的基础上,城乡之间的对立将加速消除”。到1951年,斯大林进一步认为:“城市和乡村之间、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对立的基础,已经被我国现今的社会主义制度消灭了。”这反映了A.农业集体化运动得到快速发展 B.集体农庄完全适合苏联的国情C.农、轻、重工业的协调发展 D.苏联的经济体制充满活力35.1961年1月,肯尼迪总统第一次向参众两院做演讲时指出:“在过去的三年中,我们的贸易赤字总额增加了将近110亿美元,国外美元持有者把它们转换成了黄金,数目如此之大,将导致我们近50亿美元的黄金储备流失。”这反映了A.对欧援助导致美国黄金储备减少 B.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开始处于劣势C.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的全面崩溃 D.世界经济的多元化趋势不断加强第Ⅱ卷(非选择题)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其中40、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5—4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二千多年前的荀子曾提出“天行有常”的观念,主张“制天命而用之”,但这一正确的观点并没有得到延续和发展。正因为人还不具备认识自然规律的能力,对自然的敬畏不可能没有消极的一面。在异常气候和自然灾害面前,先民们往往以不变应万变,消极地等待它们自生自灭。如在洪水面前只能祈求天神息怒,尽职的官员甚至跳入洪水,期望以自己的生命换取天的怜悯。在科学技术和生产力落后的情况下,即使先知先觉的人已经有了正确的认识,也找不到消除这些不利因素的途径。特别是在巨大的人口压力面前,生产更多的粮食成了头等大事,因此而造成的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只能听之任之。——摘编自葛剑雄《中国传统生存智慧与生态观》材料二狩猎是自古以来到处都存在的活动,而毛皮贸易也一直是市场上的一项重要交易。但是,以往以生计为主的狩猎活动和毛皮交易市场的地方属性,对生态的影响并不明显。近代以后,古老的狩猎活动发生了性质上的变化,“欧洲人和亚洲人对兽皮、毛皮和象牙的需求给狩猎产品赋予了前殖民时代没有的新的经济价值”,而对野生动物制品的渴望驱使被称为“国际经济先驱”的商人和资本家们深入内陆,开拓边疆,对毛皮的追逐成为欧洲人在北美大陆四处扩张的内在驱动力之一。为了组织大规模的毛皮贸易,殖民者建立了多家毛皮公司,而当地的狩猎者也被纳入殖民者的毛皮贸易网络之中。近代世界经济中的这项贸易具有典型的掠夺性,商人和捕猎者们在一个地方尽量捕猎,直到在经济上无利可图为止,然后换一个地方。当19世纪的狩猎者开始使用对动物更有杀伤力的武器装备以后,狩猎和毛皮贸易对野生动物的掠夺性就充分地暴露出来了,猎人和商人们所考虑的是“最大数量的眼前收获,根本不去考虑怎样保存资源”。商业性的狩猎很快使相关的动物处于灭绝或濒危境地。——摘编自俞金尧《资本主义与近代以来的全球生态环境》(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生态观的贡献与局限。(9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以来全球生态环境逐步恶化的原因。(12分)(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生态环境问题的认识。(4分)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这是一个帝国制度不断成熟、完善的过程。秦创郡县制,汉因之;隋创科举制,唐因之;宋创文官制(文臣将兵制),明因之;明创阁臣制,清因之。然而越是集权,就越是糟糕。帝国历史的后半段,完全不能和前半段相比。宋是丧权辱国,元是天怒人怨,明是萎靡不振,清是死气沉沉。所谓“康雍乾盛世”,不过帝国制度彻底毁灭前的回光返照,论气度,论胸襟,论精神,均不能与“汉唐气象”相提并论。因此这又是一个由强到弱、由盛到衰的过程。以文景之治和贞观之治为标志,是“积强”。强到不能再强,崩溃。以澶渊之盟和辛丑条约为标志,是“积弱”。弱到不能再弱,瓦解。总之,帝国制度越是完善,越是成熟,越是精细齐备,就越是走向死亡。——摘编自易中天《帝国的终结》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材料中关于帝国制度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请考生在45、46、47、48题四道题中任选一道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45.(15分)(1)(6分)(2)(9分)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材料一我们建立民国,主权在民,这四万万人民就是我们的皇帝,帝民之说,由此而来。这四万万皇帝,一来幼稚,二来不能亲政。我们革命党既以武力扫除残暴,拯救得皇帝于水火之中,保卫而训育之,则民国的根基巩固,帝民也永赖万世无疆之休。——居正《中华革命党时代的回忆》材料二训政之说,尤为失当。此属君政时代之口吻,不图党人袭而用之,以临吾民。试问政为何物?尚待于训耶!民主政治,以人民自治为极则,人民不能自治,或不予以自治机会,专靠官僚为之代治,并且为之教训,此种官僚政治,文告政治,中国行之数千年,而未有长足之进步。国民党人有何法宝,以善其后耶?徒使人民不得自治机会,而大小官僚,反得藉训政之谬说,阻碍民治之进行。——《陈炯明集》下卷(1)根据材料一,概括关于中国实现民主政治的基本观点。(6分)(2)指出材料一、二的分歧所在,并分析材料二的可取之处。(9分)47.(15分)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一(1)公开的和平条约,必须公开缔结……(2)领海以外……必须保持公海航行的绝对自由……(3)……尽可能地消除一切经济壁垒,建立平等的贸易条件。(4)应采取充分保证措施,使各国军备必须裁减至符合维持国内安全的最低限度。(5)对所有殖民地的要求做出自由的、坦率的和绝对公正的调整……(14)为了大小国家都能相互保证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必须成立一个具有特定盟约的普遍性的国际联盟。——美国总统威尔逊的“十四点原则”材料二第一,他们两个国家不寻求任何领土的或其他方面的扩张;第二,他们不希望看见发生任何与有关人民自由表达的意志不相符合的领土变更;第三,他们尊重所有民族选择他们愿意生活于其下的政府形式之权利,他们希望看到曾经被武力剥夺其主权及自治权的民族,重新获得主权与自治;第四,他们要在尊重他们现有的义务下,努力促使所有国家,不分大小,战胜者或战败者,都有机会在同等条件下,为了实现它们经济的繁荣,参加世界贸易和获得世界的原料……第七,这样的和平将使所有人能够在公海上不受阻碍地自由地航行;第八,他们相信,世界上所有国家,为了现实的和精神上的理由,必须放弃使用武力。如果那些在国境外从事或可能以侵略相威胁的国家继续使用陆海空武器装备,则未来的和平将无法维持;所以他们相信,在一个更普遍和更持久的全面安全体系建立之前,解除这些国家的武装是必要的。……——罗斯福、丘吉尔《大西洋宪章》(1)对比材料一、二,概括两则材料在内容上的相同之处。(9分)(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所倡导原则的看法。(6分)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在维持满清作为政治中心的大前提下,曾国藩的工作分两方面进行……这是曾国藩对我国近代史的大贡献,我们至今还佩服曾文正公,就是因为他有这种伟大的眼光。徒然恢复我国的旧礼教而不接受西洋文化,我们还不能打破民族的大难关,因为我们绝不能拿礼义廉耻来抵抗帝国主义者的机械军器和机械制造。何况旧礼教本身就有不健全的地方,不应完全恢复。同时,徒然接受西洋文化而不恢复我国固有的美德,我们也不能救国救民族,因为腐化的旧社会和旧官僚根本不能举办事业,无论这个事业是新的或是旧的。——蒋廷献《半新不旧是不中用的》(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曾国藩“工作”的特点及其原因。(8分)(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作者肯定曾国藩有“伟大眼光”的用意及其历史观(7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历史(文综)题号242526272829303132333435答案CBCADCBCDBAD40.(25分)(1)贡献:先民在长期生活和生产过程中形成了理性的相对先进的生态观,有利于他们的生存、繁衍和发展,也有利于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局限:在科学技术和生产力落后的条件下,这种生态观不可能上升到自觉的程度,因而不可避免存在消极的一面。(9分)(2)早期的商人和殖民者所从事的掠夺活动;内陆探险活动的深入;工业革命产生的消极影响;商业性的狩猎活动频繁。(12分)(3)坚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意识;进行全民环境保护安全的教育和宣传。(4分,言之有理即可)41.(12分)观点: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导致中国走向衰落。评述:在政治上,对人民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压迫十分残酷;在经济上,束缚了商品经济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在思想文化上,导致思想禁锢和文化专制,严重阻碍了科技文化的发展,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45.(15分)(1)(6分)(2)(9分)46.(15分)(1)基本观点:以武力推翻专制统治;坚持主权在民;因民众民主素养的缺乏,需实施训政以过渡。(6分,回答任意两点即可)。(2)分歧:训政是否必要。(2分)可取之处:材料二主张的民主的实质在于民众自治,强调民众的政治素养和民主精神可以在具体的民主实践中得到培养,反对官僚和政治团体代治,这些都符合现代民主理念。(7分)47.(15分)(1)相同:都承认民族自决权;都主张贸易自由和公海航行自由;都主张国家间应自由平等;都主张建立维护世界和平的机构。(9分)(2)看法:民族自决、自由平等、维护和平与自由贸易的主张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世界人民的要求,符合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推动国际关系向健康方向发展。(6分)48.(15分)(1)特点:体现“中体西用”观;革新与守旧并举。(4分)原因:通过学习西方技术维护清朝统治;既主张接受西方文化,又希望恢复我国固有美德。(4分)(2)用意: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弘扬改革创新精神;正确对待中国文化。(4分)历史观:历史是延续的,有传承,不能分割。(3分)2024年高考历史押题试卷及答案(三)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银川九中2016届高三第五次月考)某学者所著的历史论文中先后呈现如下材料:“芒芒禹迹,划为九州”(《左传》襄公四年);“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左传》昭公六年);“鲧作城郭”(《世本·作篇》)。据此推断,这位学者所引材料最有可能是为了说明A.阶级的产生B.早期国家诞生C.王的出现D.世袭制的确立2、(陕西省宝鸡市2016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一))东海县博物馆于1993年从尹湾六号汉墓发掘出土《集簿》载:(公元前13年)前后的东海郡“县、邑、侯国卅八:县十八,侯国十八,邑二”。其中所载“县、邑、侯国卅八”,和《汉书·地理志》东海郡条完全吻合,它虽然只有短短的650余字,却包括了数十个项目的综合统计,此段材料所提供的信息有A.《集簿》是我国迄今首次发现的郡国向朝廷呈报的上计簿B.《集簿》对于进一步研究东汉地方行政制度方面有重大的学术价值C.当时仍然实行郡国并行制D.侯国与郡是平行的地方行政单位3.(2016安徽省黄山市年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质量检测)中国古代某土地制度规定“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十二亩,奴婢依良。丁牛一头,受田三十亩,限四牛。所受之田率倍之,三易之田再倍之,以供耕作、及还受之盈缩。”有学者认为“此田制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绝对均给,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准”,对该土地制度理解正确的是A.反映了井田制度的实质B.从根本上抑制了土地兼并C.有助于增加政府财政收入D.与资产阶级民生主张相同4.(2016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其中内在的和人为的原因在于

()A.“重农抑商”和“闭关禁海”政策的压制B.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不适于工商业发展C.由于鸦片大量流入导致白银的大量外流D.英国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的商品输出【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指大量流入的白银没有转换为资本,5.(河南省郑州市2016年高中毕业年级第一次质量预测历史试题)有文学评论家认为,“文字上的所谓美,表面上虽若流连风景,其暗中深处,都藏有这一个因素在内。诗词必须有寄托,才觉得有味,真正流连风景的,总觉得浅薄,就是为此。”据此,以下诗句中,该评论家认为较为浅薄的是A.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B.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C.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D.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6.(江西省七校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文综)1943年蒋介石在《中国之命运》中写道:“这些国耻(二十一条)违背我国民的希望,有损我国民的自信,激起我国民强烈的革命要求。五四运动就是这种要求的最鲜明的表现,在国民强烈的革命要求之下,军阀官僚的政治,只有没落的一途。”上述材料()A.肯定了五四运动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B.全面揭示了五四运动发生的历史原因C.准确分析了抗日战争后中国的政局形势D.体现了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的政治愿望【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干材料,其主旨是在阐述《二十一条》对中国的残酷宰割引发了轰轰烈烈的五四爱国运动,题干没有涉及抗日战争后中国的政局形势及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的政治愿望等内容,排除C和D。题干只是阐述了五四运动爆发的其中一个原因,所以B项表述不准确,答案为A。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五四运动的意义7、(河北省保定市2016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文科综合历史)深圳市于1987年公布了《深圳经济特区土地管理条例》,并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合法的土地市场,率先试行国有土地使用制度综合改革。材料反映了A.改变了我国经济的所有制形式B.说明计划经济体制退出了历史舞台C.证明市场经济体制在当地已确立D.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在探索中前进8、(湖南省长沙县实验中学、汝城县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著名国画家傅抱石指出:包括康有为的国画改良观和陈独秀的“美术革命”论在内,在将传统文化与封建专制绑架在一起的20世纪初的文化界,无论哪种观点都离不开“抑中扬西”和倡导写实。当时这种对国画的革新要求反映出:A.维新思想成为社会思潮主流B.思想文化向现代形态转变的要求C.传统艺术的衰落是必然趋势D.弘扬国粹以增强民族精神的理想9、(贵州省六校联盟2016届高三第一次联考)美国学者达林·麦马虹在总结两千多年的幸福观时说:在荷马时期,幸福就是幸运;在古希腊哲学家所处的时期,幸福等同于;在启蒙时期,幸福就是及时行乐。材料空白处应是A.权利与金钱B.上帝和法律C.民主与科学D.智慧与德行【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时注意“古希腊哲学家所处的时期”,联系古希腊时期的时代背景内容,智者学派以及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内容与特点,可以直接得出当时的幸福等同于智慧与德行,故选D。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智者学派、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柏拉图·思想内容的特点10.(2016年山东省济南市高三部分学校调研)历史学者姚海在《俄国1917年的“电报革命”》中写道:“俄国1917年二月革命在首都彼得格勒是以工人和卫戍部队的起义取得胜利的。但在外省和前线,基本上是平静地接受了彼得格勒革命的事实。”学者把外省的二月革命被称为“电报革命”,这一说法反映了地方上二月革命的实际过程。“电报革命”的出现突出反映了A.二月革命的影响仅限于彼得格勒B.列宁当时希望通过和平方式夺权C.俄国社会反对进行暴力革命D.沙皇专制统治不得人心11.(湖南省“五市十校”2016届高三12月联合检测历史试卷)1990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会见德国总理科尔,在讨论欧洲未来时说:把法国、德国这样的发达国家和希腊这样的国家绑在一辆战车上奔驰,其结果很可能是会拖垮它们,也会给你们带来难以想象的危机。材料说明撒切尔夫人A.认为法德两国应和英国共同主导欧洲的发展方向B.认为欧洲一体化无论对大国还是对小国对不利C.认为欧洲一体化不符合英国的国家利益D.认为成员国之间的差距会阻碍欧洲一体化进程12、(东莞市厚街中学、东莞四中、东莞十中、济川中学2016届高三第一学期四校联考文综历史)19世纪中后期,信仰再次产生严重的危机。“宗教真理之金同那个盛装它的古老破旧的钱袋一起丢弃了,而且再也找不回来了。”这主要是由于 A.马丁·路德提出信仰得救,与“上帝直接对话”B.牛顿创立经典力学理论,摆脱神学对科学的束缚C.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否定生物“神创说”D.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突破近代物理学理论框架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2016年安徽省“江淮十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研究性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新型学习方法。某校的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学完历史《必修2》后,对“市场”产生了浓厚兴趣,于是进行了一次探究活动,下面是他们收集到的一些资料,请你和他们一道回答以下问题。第一组:中国古代城市的市场布局分析(以汉唐——宋元为例)材料一第二组:世界市场的走势:由区域到整体材料二19世纪末的世界第三组:近代以来中国的“市场”:由被动走向主动材料三(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唐到宋元时期市场布局的变化,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原因。(8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世界市场由区域走向整体的过程,并概述其原因。(8分)(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况指出《南京条约》的签订对中国市场的影响以及新时期中国是如何主动融入世界市场的(6分)【答案】(1)变化:汉唐时期市场位于固定的区域,市坊分立,经营活动有严格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宋元时期市场分散,突破市坊界限,出现晓市和夜市。海外市场日益扩大。(4分)原因:宋元时期农业和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为商业的繁荣奠定了物质基础;政府对商业活动的控制有所放松;海上丝绸之路的畅通;对外政策更为开放。(4分,任答2点即可)(2)过程:新航路开辟——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出现;16-18世纪的殖民扩张——世界市场得以拓展;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最终形成(4分)原因: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开放性与扩张性;交通、通讯手段的进步。(4分,任答2点即可)(3)影响:条约规定了五口通商,协定关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被打破;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西方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3分)步骤: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决策;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3分)14.(广东省惠州市2016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文综历史试题)(26分)18世纪中叶,曹雪芹的《红楼梦》问世,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树起了一座灿烂的艺术丰碑。此后,对《红楼梦》的研究不断展开,逐渐形成了一门专门的学问——红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红楼梦》的批评与研究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1754年至1901年。第二阶段是1902年至1949年,这是现代红学的开端。1917年时任北大校长的蔡元培出版《石头记索隐》,继承了清中期以来对《红楼梦》研究的思路。1921年时任北大教授的胡适发表《红楼梦考证》,观点正好与蔡元培相反,两人发生了激烈的争论。胡适使用“科学”、“实验”等方法考证《红楼梦》,吸引了一大批的追随者,真正形成了一个学术流派,开启了现代红学的研究。第三阶段自1949年至1978年。1954年,毛泽东写下了《关于<红楼梦>研究问题的信》,亲自领导和发动了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和胡适思想的批判运动,开了建国后将不同学术观点之争同政治斗争联系起来的先河。此后,用阶级斗争分析法研究《红楼梦》成为红学的主流。第四阶段自1978年至现在,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标志,《红楼梦》研究与海外红学合流而相呼应,从而进入了一个更加彻底的多元化时代。——据陈维昭《红学通史》等(1)明清时期,以《红楼梦》为代表的中国古典小说发展迅速。请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其原因。(8分)(2)蔡元培与胡适关于红学的争论体现了当时北大的什么办学方针?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胡适“开启现代红学研究”的主要思想文化背景。(7分)(3)根据材料指出红学研究第三到第四阶段的变化。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8分)(4)结合以上材料,你认为学术研究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3分)【解析】试题分析:(4)该问属于开放性的问题,考生言之有理即可得分。如政治氛围;学术氛围;时代背景;学术者的思维方式;研究者的知识结构和科研能力等都会影响到学术研究。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文学成就·明清小说;思想解放潮流·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内容;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双百方针的提出2024年高考历史押题试卷及答案(四)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24.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说:“毫州出轻纱,举之若无,裁以为衣,真若烟霞。一州唯两家能织,相与世世为婚姻,惧他人家得其法也。”上述材料表明A.市场需求促进手工业技术的推广B.家庭手工业技术保守封闭C.毫州成为当时丝织业的生产中心D.手工业技术通过家庭传承得以发展【答案】B【解析】从材料“一州唯两家能织”、“惧他人家得其法也”可以反映家庭手工业技术保守封闭,故B项正确;“惧他人家得其法也”说明手工业技术没有推广,也没有通过家庭得到传承发展,故A、D项错误;材料只反映毫州出的轻纱比较出名,并没说明毫州成为当时丝织业的生产中心,故C项错误。25.《史记·货殖列传》中指出,对于农、工、商、虞(从事山林水泽行业的人),政府应“善者因之,其次利导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材料表明司马迁A.认为政府应平等对待农工商虞 B.主张运用法律手段来限制商业行为C.主张国家应该对经济适度干预 D.肯定了追求财富是人类的自然本性【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根据材料,政府应“善者因之,其次利导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以达到“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的目的,这表明他主张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C项符合题意;A项从材料中无法体现,A项错误;材料在表明政府调节农、工、商、虞,并未用法律手段来限制商业行为B项错误;D项从材料中无法体现,故D项错误。故选:C。26.史料是历史研究的重要素材。第一手史料是当事人遗留下来的历史材料。下列可以作为研究当时历史事件的第一手史料是①甲骨文②秦权(秤砣)③中书省印④《读通鉴论》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史学理论与史学方法。第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透视历史问题的史料;第二手史料后者是指经过后人运用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材料中的《读通鉴论》是明清之际的思想家王夫之的著作,属于第二手史料,④不符合题意,所有带④的选项都不正确,即BCD三项均排除,只有A项符合题意,正确。故选A。27.下表是甲午战争前后中国年均进出口贸易指数,通过表格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甲午战争前后中国年均进出口贸易指数(海关两)1890—1894年1895—1899年1910—1914年出口100142315进口100153417A.列强侵华方式发生较大变化

B.清政府调整税收政策C.实业救国思潮空前高涨

D.西方资本主义冲击中国市场【答案】D【解析】根据题意,甲午战后中国进出口贸易均出现大幅度增长,甲午战争后列强的侵华方式主要由商品输出变为资本输出,表现为在华投资设厂,题干内容与此不符,故A项错误;清朝调整税收政策在题目中体现不出,故B项错误;实业救国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针对国内市场,对进口影响较小,故C项错误;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完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不仅从殖民地进口原料,还进行资本投入,故使中国进出口贸易出现均增长的现象,故D项正确。28.下表是我国1953—1962年三大产业的比例关系,从表中数据的变化,可以提取的有效信息,不包括()年份国民经济比例(%)农业轻工业重工业195352.829.617.6195743.331.225.5196021.826.152.1196233.630.336.1A.“一五”计划受苏联模式的影响

B.“左倾”错误使经济比例严重失调C.中央经济八字方针收到良好效果

D.国有企业改革使重工业持续发展【答案】D【解析】根据图中1953和1957年三大产业的关系可以看出,农业比例下降,轻工业略有上升,重工业上升,表明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这是受到斯大林模式的影响,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根据1960年三大产业的比例来看,农业大幅下降,重工业大幅上升,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这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等“左倾”错误造成的,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1962年,农业比例上升,重工业比例大幅下降,国民经济比例趋向平衡,这说明中央经济八字方针收到了良好效果,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国有企业改革开始于1984年,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29.禁止“良贱通婚”是延续了千百年的传统婚姻制度的最基本的要点,但是在宣统二年颁布的《现行刑律》中,在婚姻类删除了“良贱为婚姻”这一条。以上材料说明了A.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近代婚姻制度逐渐开始变革B.婚姻风俗的变革在全国都得到了推行C.婚姻自主、平等的观念也影响到了清政府统治阶层D.近代婚姻仍然受到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影响【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材料“宣统二年颁布的《现行刑律》中,在婚姻类删除了“良贱为婚姻”这一条”,它这说明婚姻自主、平等的观念也影响到了清政府统治阶层。故选C。A、B、D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30.1961年,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的一份报告指出:现在部分干部和农民对集体生产信心不足,以致发展到变相恢复单干,有的地方出现了“父子队”“兄弟队”式家庭作业。这则材料为例证,可用于说明A.当时土地所有制发生改变 B.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历史背景C.当时国民经济调整成效显著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起源【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现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961年土地制度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不可能发生改变,故A项错误。农业合作化运动即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是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53—1956年底)的历史事件,材料选取1961年文件,不可能成为说明其背景,故B项错误。材料中的报告是在指责“单干”,不能证明国民经济调整成效,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早在1961年就出现了“单干”,可以例证改革开放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起源,故D项正确。31.1972年6月斯德哥尔摩召开的首次人类环境会议上,中国代表团发言:“坚决反对美帝国主义侵略越南和印度支那,使用化学武器杀伤印度支那人民,破坏人类环境。”对中国的强烈谴责,美国国务院要求其代表团对之进行淡化处理。美国这样做是因为()A.中国恢复了联合国合法席位B.美国需要进一步改善同中国的关系C.美国认识到环境问题的重要性D.美国推行的外交政策没有原则【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1972年”、“对于中国的强烈谴责,美国国务院要求其代表团进行淡化处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当时的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劣势,它希望改善中美关系,以增加遏制苏联的筹码。故选B项。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中美关系正常化32.伊拉斯谟在《愚人颂》中说:“如果生活中没有那种俊得可爱的感官快乐来调剂和平衡,那么……人生就是一个充满优郁、单调乏味、令人讨厌、无法忍受和十分艰难的过程。”这表明伊拉斯谟A.反对社会不平等现象B.宣扬了新兴资产阶级人生观C.批判世俗的享乐主义D.开启了追求理性人生的先河【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艺复兴运动,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题干中伊拉斯谟主张是追求普通人生活的“那种俊得可爱的感官快乐”,强调的是现实生活的幸福,这属于新兴资产阶级人生观的体现,符合题意的是B项,AC项不符合题意,D项中的“理性”是启蒙运动的核心,排除。33.“1785年,为了统一货币,美国国会采用了美元,但1美元的价值是多少呢?新英格兰和弗吉尼亚等州定为6先令(英国货币单位),而中部大西洋各州定为7先令6便士,南卡罗来纳等州定为4先令6便士等。”这实质上说明()A.国家核心权力体制未形成

B.美国尚未完成国家的统一C.美元对英镑有重大依赖性

D.美国深受民主共和思想影响【答案】A【解析】按照材料意思,当时的美国形式上规定了统一的货币,但是地方各州各行其是,这意味着中央政权松散无力,故A项正确;1783年北美独立战争的胜利建立了统一的美利坚合众国,故B项错误;材料主要反映了美国地方各州的货币价值不同,不是强调美元对英镑的依附,故C项错误;1787年宪法颁布以后才确立起民主共和制,与题干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34.如果说昔日的机器仅有“骨骼肌肉”,那么今天的机器除了“骨骼肌肉”之外,还有相当发达的“神经系统”。今天的“骨骼肌肉”也有了崭新的内容,例如动力机,除了蒸汽机、电动机之外,越来越多地采用核能、化学能、太阳能、光能等新能源的发动机。这些变化反映了()A.人们对未来世界的艺术想象力B.科技革命对生产力的巨大推动C.技术变革导致社会分工的细化D.环境问题引发世界性能源革命【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的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产生的新能源机器,没有体现艺术“想象力”故A项错误;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对生产力有巨大推动作用,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社会分工,而是利用新能源发展科技,故C项错误;材料所要说明的是能源革命是由科技的发展促进的,而不是在说环境问题,故D项错误。所以答案选B。考点: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科学技术·科技革命对生产力的巨大推动35.阅读下列表格材料,对其解读最准确的是()罗斯福新政时期GNP(国民生产总值)与失业率对比年份GNP总量(10亿美元)GNP增长率%失业率%193090.4-12.38.7193355.6-4.124.9193572.210.920.1193884.7-6.319.0——摘编自彭斯达《美国经济周期研究:历史、趋势及中美经济周期的协动性》A.新政时期工人失业率始终居高不下B.新政并没有取得明显的效果C.新政措施使GNP总量及增长率不断提高D.新政时期GNP总量变化与失业率同步【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美国罗斯福新政的知识点。从表格中的数据信息“大比例的失业率”,可以得出美国罗斯福新政并没有取得明显的效果,B项符合题意。失业率中1935-1938年,失业率在下降,A项中的“始终”说法错误;从1930-1933年的GNP总量下降,增长率上升;1935-1938年的GNP总量上升,增长率下降,CD两项说法错误。故选B。第Ⅱ卷(非选择题)40.(25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管学大臣张百熙曾拟订《钦定学堂章程》即壬寅学制,未及实行。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7月清政府命张百熙、荣庆、张之洞以日本学制为蓝本,重新拟订学堂章程,于1904年1月公布,即《奏定学堂章程》,是年为旧历癸卯年故称癸卯学制(中国近代第一个正式施行的学制)。该学制包括《初等小学堂章程》、《高等小学堂章程》、《中学堂章程》、《高等学堂章程》、《大学堂章程》(附《通儒院章程》)、《蒙养院及家庭教育法》、《初级师范学堂章程》、《优级师范学堂章程》、《初等农工商实业学堂章程》(附《实业补习普通学堂章程》及《艺徒学堂章程》)、《中等农工商实业学堂章程》、《高等农工商实业学堂章程》、《实业教员讲习所章程》、《译学馆章程》、《进士馆章程》,还有《学务纲要》、《各学堂管理通则》、《各学堂奖励章程》和《各学堂考试章程》等。纵的方面分三段六级,共25~26年。横的方面有师范学堂和实业学堂,设立师范、农业(含农副业)、工业、商业、艺论、翻译等专业。该学制规定学堂的立学宗旨是“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文学为基,俾学生心术壹归于纯正,而后以西学瀹(yuè,浸渍)其知识,练其艺能,务期他日成才,各适实用”。还规定了各级各类学堂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相互衔接和关系。其施行至1911年辛亥革命止。——摘自《中国大百科全书》材料二康有为说:“欲任天下之事,开中国之新世界,莫亟于教育。”他在其著作《大同书》中,系统阐述了全面提高人才素质的思想,正如梁启超所说:康有为“为教也,德育居十之七。智育居十之三,而体育亦特重焉;”“挽世变在人才,(成人才)在学术,讲学术在合群。”……康有为在广东南海主持万木草堂时,他所培养的学生“每轻视八股,于考据训诂,亦不甚措意,惟喜谈时务,多留意政治,盖有志于用世者。”——摘编自张玉山《论维新运动时期维新派的人才观》材料三辛亥革命时期,一些刊物大声呼吁“教育救国”,“亡国亡种,人人不必居其罪,惟教育者之罪;强国强种,人人不得居其功,惟教育者之功。无他,教育者进化之也”。五四运动前后,“教育先行”、“教育救国”、“科学救国”的观点成为时尚,……(20世纪)20-30年代,教育救国论与职业教育、乡村教育、平民教育的实践相结合,形成了一股社会政治思潮。代表人物有黄炎培、陶行知等。——中国百科网百科词条《教育救国论》(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癸卯学制》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颁布的背景。(12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康有为有关教育发展的观点。(4分)(3)根据材料二、三及所学知识,简评近代中国的“教育救国论”(9分)【答案】(1)特点:①内容细致、全面,“有一定的专业性”(包括教育阶段的划分、课程设置、教育行政及学校管理等都有明确规定)(或答连贯性、系统性和普及性);②注重基础教育的同时,注重专业(职业或实业)教育的发展;③引进资本主义教育因素(或答学习日本资本主义学制),体现教育近代化趋势;④带有“中体西用”的色彩(或答具有封建性‘保守性’)⑤年限过长(8分。任答四点得8分)背景:《辛丑条约》后,清政府面临空前的统治危机,试图以新政挽救危机;民族资本主义较快发展的影响;近代以来西学东渐的冲击;民主革命形势高涨;洋务教育的启示;封建旧学制的落后性与影响;教育救国情怀(4分,任答两点得4分)(2)观点:①把教育作为开展政治活动的重要手段,强调教育服务于政治;②阐述全面提高人才素质,提倡培养群体观念;③立足于挽救民族危机,注重培养政治素养。(4分,任答两点得4分)(3)评价:①它是近代中国社会的救国主张之一,是民族危机和忧患意识的共同产物,是对社会矛盾和时代挑战进行积极回应的产物;(2分)②教育救国论者重视教育,重视提高民族文化和民众的素质,促进教育近代化;有利于培养人才;有利于西学传播(向西方学习)(4分)③在探索救国救民真理过程中,他们没有认清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问题,而企图通过发展教育的办法来拯救苦难的中国,这是一种无法实现的救国方案。(3分)(言之成理,皆可适当赋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教育的发展,考查学生对历史材料的分析和历史现象的评价能力。(1)第一问特点紧扣材料一二三两段材料,依据学制的具体规定,从教育阶段、教学内容、学制模仿学习的方向和局限性方面去归纳。第二问背景的分析需注意该学制颁布的时间,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教育方面去分析。(2)本题依据材料“欲任天下之事,开中国之新世界,莫亟于教育”“他在其著作《大同书》中,系统阐述了全面提高人才素质的思想”“每轻视八股,于考据训诂,亦不甚措意,惟喜谈时务,多留意政治,盖有志于用世者”分别归纳其特征即可。(3)评价的进步性可从“教育救国论”思潮产生的社会背景、教育对人才培养、民族文化素质的提升所产生的影响方面分析。局限性需指出“教育救国论”的结果及其根源。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950—1980年主要年份中国及世界城镇人口比重表年份中国总人口(万人)中国城镇人口(万人)中国城镇人口所占百分比世界城镇人口所占比重平均百分比195055196616911.228.81960662071307319.733.91970829921442417.437.51980987051914019.438.2——改编自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上表反映中国及世界城镇人口变化的多种趋势。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理由【答案】答案示例1趋势:1950—1980年中国的城镇人口所占比重总体不断提高,(2分)1960—1970年发生逆转。(2分)理由:(提高因素)变农业国为工业国最终实现国家工业化的国策;计划经济的执行;工业化进程加速;“三线”建设的促进;(逆转因素)经济上“左”倾错误;文革初期的严重冲击;国际环境的影响;20世纪60年代初国民经济调整政策。(任答4点,每点2分,8分)答案示例2趋势:1950—1980年世界城镇人口所占比重平均水平不断提高。4分理由:欧美日等资本主义发达经济体和苏联早已实现工业化;二战后新兴民族独立国家普遍开启本国工业化;现代化模式多样化;美苏冷战下的相对和平稳定局面;科技革命推动;二战后机制化、制度化的国际经济体系影响;区域集团化的发展。(任答4点,每点2分,8分)答案示例3趋势:1950—1980年中国的城镇人口所占比重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4分理由:中国工业化起点低;全国范围内农村人口占绝对多数;政府控制严密、计划性强;忽略市场导向;错误经济政策影响;政局不稳定因素;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大陆乡村都市化模式的缺陷。(任答4点,每点2分,8分)【解析】趋势1,据材料中“中国城镇人口所占百分比”从“11.2”到“19.4”得出1950—1980年中国的城镇人口所占比重总体不断提高,据材料从“19.7”到“17.4”得出1960—1970年发生逆转;理由,结合所学,从该时期的政治、经济、国际等角度回答。趋势2,据材料中“世界城镇人口所占比重平均百分比”从“28.8”到“38.2”得出1950—1980年世界城镇人口所占比重平均水平不断提高;理由,结合所学,从该时期的政治、经济、科技等角度回答。趋势3,据材料“中国城镇人口所占百分比”“世界城镇人口所占比重平均百分比”数据得出1950—1980年中国的城镇人口所占比重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理由,结合所学,从该时期的政治、经济等角度回答。请考生在第45、46、47、48四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做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永贞革新,是唐顺宗永贞年间(805年)官僚士大夫王淑文等以打击宦官势力、革除政治积弊为主要目的的改革。主张加强中央集权,反对藩镇割据,反对宦官专权,持续时间146天,最后因俱文珍等人发动政变,幽禁顺宗,拥立太于李纯,改革终以失败而告终。——摘编自王觉仁《永贞革新:一场飘风骤雨的改革》材料二林愈在《永贞行》中认为革新派是“小人乘时愉国柄”;又直云:“夜作诏书朝拜官,超资越序曾无难。”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指出:‘革德宗未年之乱政,以快人心,清国纪,亦云善矣。”806年,刘辟举兵造反,807年,镇海节度使李锜因不愿入朝,亦举兵造反,815年,节度副大使李师道派人刺杀宰相武元衡,并助吴元济与朝廷对抗,结果都被平定,唐宪宗元年起(公元806~820年),发生了持续多年的牛李党争。——摘编自张铁夫《论永贞改革的结局》(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永贞革新的主要背景。(6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韩愈、王夫之的观点,并对‘水贞改革”进行评价。(9分)45.历史上的重大改革【答案】(1)背景:唐朝末年,闲力衰退,统治地位风雨飘摇;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政治黑暗。(2)观点:韩愈认为改革是小人当权;王夫之认为改革有利于澄清吏治和拨乱反正.评价:永贞革新的日的是挽救唐朝统治危机,但由于改革很快失败,朋党之争、藩镇割据继续加剧,唐朝衰亡加快。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材料一没有权柄不是出自神的……君主的权力是上帝通过教皇授予的……治理其人民的国王是上帝的一个仆人。——(意大利)阿奎那(1225—1274年)材料二霍尔巴赫(1723年~1789年),法国启蒙思想家,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先驱。此时,法国的君主专制制度已经危机四伏,进步思想家伏尔泰、孟德斯鸠等人开始从事启蒙活动。1748年,在参加编撰《百科全书》的同时,他深入地研究了笛卡尔的物理学和英国经验论者的唯物主义思想。1770年出版了被誉为十八世纪“唯物主义的圣经”的两卷本哲学著作巨著———《自然的体系》。该书一问世,立即震动欧洲学术界,受到进步人士热烈欢迎。当年8月,巴黎法院作出判决,公开销毁《自然的体系》;11月,罗马教皇宣布《自然的体系》为禁书。(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阿奎那和霍尔巴赫思想主张出现的背景。(9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两人思想产生的影响。(6分)46.【答案】(1)阿奎那:13世纪,城市的大量兴起和世俗社会力量的壮大,基督教的神学权威受到严峻挑战。(3分)霍尔巴赫:法国君主专制统治腐朽;伏尔泰等启蒙思想家的影响;受自然科学成就和唯物思想的影响;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6分,任答三点即可)(2)阿奎那:“君权神圣”将君权置于教权之下,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教权的权威地位。(2分)霍尔巴赫:抨击了教会和神学思想,冲击了封建专制统治,有利于人们思想解放;对法国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有重要影响。(4分)【解析】(1)第一小问阿奎那背景,根据材料一的时间“1225—1274年”结合所学知识可从13世纪城市的兴起和世俗力量的壮大对神学的挑战的角度进行分析。第二小问霍尔巴赫背景,根据材料二“……法国的君主专制制度已经危机四伏……”“……进步思想家伏尔泰、孟德斯鸠等人开始从事启蒙活动……”“……深入地研究了笛卡尔的物理学和英国经验论者的唯物主义思想……”得出背景:法国君主专制统治腐朽;伏尔泰等启蒙思想家的影响;受自然科学成就和唯物思想的影响;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2)第一小问阿奎那思想影响,可从“君权神授”对教权权威维护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小问霍尔巴赫思想影响,可从对神学和封建专制的冲击、思想解放、启蒙运动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角度进行作答。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中国朝鲜半岛问题专家张琏瑰教授认为,当1953年7月27日停战协定签署前,双方集团已意识到彼此都没有通过武力改变边界的可能,所以双方开始保持克制。朝韩两方也认识到通过武力实行统一的代价太高,于是都放弃了武装统一的企图。尽管没有达成文字协议,但是已有了默契。到了1972年7月4日,朝韩双方发表《北南联合声明》,确认朝韩统一应以和平方法实现,放弃战争。张琏瑰认为,朝韩间的小打小闹,是双方相互敌视政策的一个表现,也是出于双方内部政治的需要,通过这些小动作,制造紧张局势,从而更便于统治,来显示自己政权的合法性。而在朝韩百姓之间,并没有太大的敌意,这一点与中东的巴以矛盾完全不同。——摘编自赵毛兵《朝鲜半岛高危之下60年》(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朝鲜半岛矛盾与巴以矛盾的不同之处。(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朝鲜半岛没有出现大规模战争的原因。(9分)【答案】(1)不同:朝鲜半岛矛盾是国家统一(边界)之争,而巴以矛盾是民族、宗教矛盾,是历史遗留下的领土之争;(6分)(2)原因:双方都意识到和平统一的重要性;《北南联合声明》的约束;民众没有文化、宗教等深层次的矛盾;中国等国家致力于维护朝鲜半岛和平稳定做出的努力。(9分)【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朝鲜半岛问题是国家统一问题,而巴以矛盾是民族、宗教、领土争端。(2)根据材料“两方也认识到通过武力实行统一的代价太高,于是都放弃了武装统一的企图”得出双方都意识到和平统一的重要性;“朝韩双方发表《北南联合声明》,确认朝韩统一应以和平方法实现,放弃战争”得出《北南联合声明》的影响;“朝韩百姓之间,并没有太大的敌意”得出民众没有文化、宗教等深层次的矛盾;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中国等国家致力于维护朝鲜半岛和平稳定做出的努力也是重要原因。48.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

下表为盛宣怀经历简表。时间重要活动1873任上海招商局会办,整顿改革,除承办运漕外,增辟日本、马来西亚等国际航线,营业颇佳,计开办三年,“中国之银少归洋商者一千三百万两”。1876任湖北开采煤铁总局督办,延聘英国矿师,采用西法勘察,为湖北的矿业和冶炼业开了路,其中大冶煤矿的发现对汉阳铁厂的兴办起了重要作用。1881被刘坤一弹劾收购美商旗昌轮船公司时抽取花红,中饱私囊,因李鸿章力保免于惩处。1883与丹麦大北公司签订章程,由中国购回该公司架设的淞沪陆线(电报线)。制定全国电报电线计划,会同各省逐年开办。截止1897年,全国22省均已铺设了电报专线。1895在天津设立中西学堂(后改称北洋大学堂),第二年在上海创办南洋公学(交通大学前身)。1906得知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发动萍浏醴起义,立即飞电湘鄂赣三省督抚“派队保矿办匪”。1911代表清政府同美、法、英、德四国银行团订立川汉、粤汉铁路600万镑借款合同,将湘、鄂境内粤汉铁路和鄂省境内的川汉铁路的修筑权出售给四国,并以湘、鄂两省厘金、盐税作担保,许以铁路借款的优先权和铁路扩展权。——摘编自陈旭麓《盛宣怀传略》请回答:(1)依据材料,分析盛宣怀19世纪晚期被重用的社会背景。(2)依据材料,简要评述盛宣怀的经历。【答案】(1)背景:列强侵略严重,民族危机加深;洋务运动开展,创办民用工业;兴办近代教育。(2)评述:创办民用工业,收购外商企业,推动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创办新式学堂,促进近代教育的发展;贪污腐败,抵制革命,是个腐朽的封建官僚;出卖国家主权,便于列强资本输出,经济侵略。2024年高考历史押题试卷及答案(五)一、本部分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在答题卡中涂黑.1.“威势独在于主,则群臣畏惧;威势分于臣,则令不行…故明主之治天下也,法政独出于主,而不从臣出.”春秋战国时期实践这一思想在图中主要是()A.① B.② C.③ D.④2.下表是我国明代苏杭地区的居民职业结构表.从中解读出的信息正确的是()职业自耕农和地主佃农工场主商人占人口比例24%36%30%10%①自然经济失去主导地位②经济生活中存在雇佣关系③土地兼并问题比较严重④工场手工业占据重要地位.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3.社日是农家祭祀土地神的日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