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1页
山东省菏泽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2页
山东省菏泽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3页
山东省菏泽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4页
山东省菏泽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度高一年级10月份阶段测试地理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2023年3月24日(农历初三)傍晚,天空上演“月掩金星”的天象,我国大部分地区观测到了这一难得的天文奇观。“月掩金星”是指月球、地球、金星排成一条直线时,金星被月球掩盖的自然现象。图为“月掩金星”现象,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现象是因月球体积比金星大 B.小行星带位于金星与地球之间C.金星的公转轨道为正圆形轨道 D.金星绕日公转方向与地球相同2.下列能够正确反映“月掩金星”现象的图示是()A. B. C. D.【答案】1.D2.B【解析】【1题】结合所学知识,月球的体积只有地球的1/49,而金星的体积是地球的0.88倍,金星的体积远大于月球,A错误;小行星带的位置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B错误;‌‌金星的公转轨道是椭圆形,C错误;金星绕日公转方向与地球相同,都是自西向东运动,D正确。故选D。【2题】根据材料可知,“月掩金星”是指月球、地球、金星排成一条直线时,金星被月球掩盖的自然现象,这意味着月球位于金星和地球之间且月球、地球、金星排成一条直线,结合选项可知,AD错误;金星绕日公转方向与地球相同,都是自西向东运动,B正确,C错误。故选B。【点睛】阳系八大行星自内向外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太阳系的类地行星包括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巨行星包括木星和土星,远日行星包括天王星和海王星。八大行星绕日公转具有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的特点。夏季星空中最容易被注意到的是牛郎星、织女星和天津四这三颗亮度很高的恒星悬于夜空形成巨大的三角形(“夏季大三角”)。下图为夏夜星空中牛郎星和织女星隔着银河遥遥相望及其与天津四的三角位置关系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夏季大三角”的三颗恒星应位于()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4.牛郎星的亮度是太阳的10.6倍,科学家推测在牛郎星周围可能有潜在的宜居带,寻找牛郎星系统中宜居行星的主要依据是()A.有与地球相近的宜居温度 B.有与地月系一样的天体系统C.与牛郎星的距离接近日地距离 D.能获得与地球上相同波长的可见光【答案】3.C4.A【解析】【3题】牛郎星、织女星和天津四这三颗亮度很高的恒星,说明这三颗恒星距离地球较近,所以在地球上的人类在夏季夜空中容易被观测,河外星系距离地球过于遥远,不会如此清晰的被地球上的人类观测,D错误;地月系中没有恒星,A错误;太阳系中只有太阳一颗恒星,没有其他恒星,B错误;夏夜星空中牛郎星和织女星隔着银河遥遥相望及其与天津四的三角位置关系,说明这三颗恒星就在银河系中,C正确。故选C。【4题】行星存在生命的条件之一是必须有适宜的温度,A正确;有与地月系一样的天体系统、能获得与地球上相似的可见光与行星存在生命的必要条件无关,B、D错误。牛郎星的亮度是太阳的10.6倍,与牛郎星的距离接近日地距离的行星可能会温度过高,不适宜生物生存,C错误。故选A。【点睛】地球存在生命的外部条件是稳定的太阳光照提供了光和热;安全的行星际空间,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自身条件是:地球与太阳距离适中,使地球表面的平均气温适中;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使大量的气体聚集,形成适于生命生存的大气层;有液态水的存在。“天象”是指发生在地球大气层外的各种现象,如太阳出没、行星运动、日月变化、流星等,我们所了解的天象绝大多数都是由太阳系内的天体运动而产生的。当一个月中出现两次满月时,第二次满月被称作“蓝月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下列属于天体的是()A.小行星 B.日食 C.极光 D.陨石6.出现“蓝月亮”时,月球绕地球公转的位置位于下面示意图中的()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5.A6.C【解析】【5题】联系已学可知,小行星按天体力学规律运行于宇宙中,属于天体,A正确;月球绕地球公转,当三者在同一直线且月球居中时可能出现日食,日食是一种自然现象,不属于天体,B错误;地球上的极光是由于来自磁层和太阳风的带电高能粒子被地磁场导引带进地球大气层,并与高层大气中的原子碰撞造成的发光现象,不属于天体,C错误;陨石已经不在太空中,而是地球的一部分,不属于天体,D错误。故选A。【6题】读图联系材料“当一个月中出现两次满月时,第二次满月被称作‘蓝月亮’”可知,出现“蓝月亮”时为满月,此时日地月在同一直线且地球居中,C正确;月球公转在①位置时夜晚看不到月亮、②位置时为上弦月、④位置时为下弦月,ABD错误。故选C。【点睛】蓝月亮是指天文历法中的一种特殊现象,在天文历法和年鉴中,当一个月出现两次月圆之夜时,第二个满月就人称为“蓝月,大约每2.4年就会出现一次。7.宋·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中所描述的月相位于下图中()A.A B.B C.C D.D【答案】C【解析】残月是太阴历月尾的峨嵋月,以别于月初的“新月”,是太阴历月尾的标志。这时,月球位于太阳以西不远,其圆面只有很小部分是亮的。残月和下弦月分别出现在黎明和后半夜的东边天空,它们的“脸”是朝东的,即东半边亮,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残月是农历二十八前后时期月相;农历初三时的月相为新月;正月十五月相为满月;农历二十二是下弦月,月亮是半圆形。下图是某天气预报中心发布的太阳周期黑子数进展图,下表为部分地理现象预报指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①短波收听指数②信鸽飞行指数③空气质量指数④极光指数指数(小—大)适宜收听程度(适宜—不适宜)影响信鸽飞行程度(小—大)空气质量(差—优)极光可见范围(小—大)8.图中显示()A.太阳活动的周期一般是20年 B.太阳风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C.2020年太阳活动处于高峰期 D.2025年前后将出现太阳活动的高峰值9.当太阳活动处于高峰值时,表中指数不会明显变大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8.D9.C【解析】【8题】读图,图中连续两次黑子数量最少的时期(低谷年)相隔约为11年,太阳活动的周期约为11年,A错误;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B错误;2020年太阳活动处于低谷期,C错误;2025年前后黑子数量达最大值,将出现太阳活动的高峰值,D正确。故选D。【9题】读表,太阳活动高峰值时,发射的电磁波进入地球大气层,会引起大气层扰动,使地球上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使短波收听指数增大,①会明显变大,A不符合题意;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会扰乱地球磁场,使信鸽飞行指数增大,②会明显变大,B不符合题意;如果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使极光指数增大,④会明显变大,D不符合题意;太阳活动对污染没有影响,空气质量指数不受影响,③不会明显变大,C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太阳大气层里一切活动现象的总称。主要有太阳黑子、光斑、谱斑、耀斑、日珥和日冕瞬变事件等。由太阳大气中的电磁过程引起。时烈时弱,平均以11、22年为周期。处于活动剧烈期的太阳(称为"扰动太阳")辐射出大量紫外线、x射线、粒子流和强射电波,因而往往引起地球上极光、磁暴和电离层扰动等现象。下图示意我国拉萨地区多年平均太阳辐射与日照时数年内变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拉萨太阳辐射与日照时数呈正相关 B.拉萨太阳辐射与日照时数呈负相关C.拉萨日照时数春季最高 D.拉萨5~7月太阳辐射最丰富11.拉萨8月与1月太阳辐射相差较大的主导因素是()A.太阳高度 B.日照时数 C.天气状况 D.植被覆盖【答案】10.D11.A【解析】【10题】结合图中信息可知,我国拉萨地区太阳辐射量与日照时数并不完全呈正相关或负相关,排除AB;日照时数在夏季时最高,排除C;结合图中信息可知,拉萨地区5-7月份太阳辐射最丰富,D正确。故选D。【11题】结合材料信息可知,拉萨地区1月和8月份太阳辐射相差较大的原因在于,8月份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太阳高度角较大,太阳辐射较强,A正确;日照时数,天气状况以及植被覆盖也会影响太阳辐射,但是相差较小,影响较小,排除BCD。故选A。【点睛】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包括纬度因素,海拔,天气状况以及昼长时间。一般认为纬度越低,海拔越高,多晴朗天气,昼长时间较长,太阳辐射量较多。如图A4-1-3是NASA拍摄的“太阳笑脸图”。如果你把头向右边倾斜你从这张照片上会清楚地看到太阳的两只眼睛、鼻子、嘴以及颧骨。科学家表示,“两只眼睛”可能是太阳活动活跃的区域。12.“两只眼睛”位于

()A.光球层 B.色球层 C.日冕层 D.太阳内部13.在太阳大气层中,上题所述圈层再向外一层对应的主要活动是()A.黑子 B.耀斑 C.日珥 D.日冕物质抛射14.这次太阳活动可能的影响有()①地球上发生磁暴②部分地区的无线电长波通信受到影响③信鸽迷失方向④可能出现极光现象⑤日本阿苏火山喷发A.①②⑤ B.②④⑤ C.①③④ D.②③⑤【答案】12.B13.D14.C【解析】【12题】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两只眼睛”可能是太阳活动活跃的区域,为太阳大气层突然增亮的部分,应表示耀斑,耀斑位于色球层,B正确;而非光球层、日冕层,更不是位于地球内部,ACD错误。故选B。【13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上述所述圈层为太阳大气层中的色球层,色球层在向外一层为太阳大气层中的日冕层,日冕层的太阳活动是日冕物质抛射,D正确。黑子位于光球层,耀斑和日珥位于色球层,ABC错误。故选D。【14题】耀斑活动抛出的电磁波干扰地球电离层,影响地球上无线电短波通信,但对无线电长波通信无影响。发射的高能带电粒子干扰地球磁场,使地球上发生磁暴现象,从而使得信鸽迷失方向。高能带电粒子进入地球两极地区,与那里高空稀薄大气发生碰撞摩擦,产生极光现象,①③④正确,②错误。火山喷发属于地球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与太阳活动无关,⑤错误。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发射的电磁波会干扰地球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短波通讯;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干扰地球磁场,使地球出现“磁暴”现象;同时,高能带电粒子冲进两极地区,与那里的高空稀薄大气相互碰撞,还会出现极光;另外,地球上的一些自然灾害(如地震、水旱灾害等),与太阳活动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北京时间2022年11月30日7时33分,在天和中国空间站,神舟十四号航天员顺利打开“家门”,欢迎远道而来的神舟十五号航天员入驻“天宫”。后续,两个航天员乘组将在空间站进行首次在轨轮换。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是空间站建造阶段发射的最后一艘载人飞船,它的安全到“站”,标志着空间站首次建成了由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以及两艘载人飞船和一艘货运飞船组成“三舱三船”的组合体。在未来的六个月里,他们要进行多次出舱任务,航天员在出舱执行任务时需穿上特制航天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以下四种情况中,载人飞船属于天体的是()A.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着陆后 B.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在发射架上时C.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和火箭一起飞行时 D.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进入预定轨道后16.航天员出舱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下列情况不影响航天员出舱的是()A.太阳耀斑爆发 B.地球磁场异常 C.发生火星冲日时 D.地面控制中心受极端天气影响17.为航天员特制的航天服采用了多种新型材料,这些材料主要能()①防大风②防辐射③防雨淋④耐严寒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答案】15.D16.C17.B【解析】【15题】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着陆后和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在发射架上时都在地表,不能算天体,故AB排除;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和火箭一起飞行时属于航天器的一部分,也不能算天体,故C排除;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进入预定轨道后都已在轨道上运行,属于人造天体。D正确。选择D。【16题】宇航员出舱活动会受到空间辐射环境的影响,太阳耀斑爆发、地球磁场异常,都会导致空间辐射增强,影响航天员出舱,AB错误;出舱活动期间,由中继卫星提供测控通信支持,由于中继传输数据量很大,地面控制中心遇到极端天气会导致天地通信受到干扰,C错误;火星冲日是指地球在火星和太阳轨道之间,对航天员出舱没有影响,C正确。选择C。【17题】空间站距地400公里高度,位于高层大气层,受太阳辐射照射较强,需要具备防辐射功能,②正确;当空间站在地球背光面时,温度较低,所以要具备耐严寒的功能,④正确;该层大气极其稀薄,没有水汽和杂质,不会有大风和云雨现象,不需要防雨和防风,①③错误。综上所述B正确。故排除A、C、D,选择B。【点睛】判断一个物体是否为天体要“三看”:(1)一看位置:它是不是位于地球大气层之外,独立存在于宇宙中,进入大气层或落回地面的物体不属于天体。(2)二看实质:它是不是宇宙间的物质,自然现象不属于天体。(3)三看运转:它是否在一定的轨道上独自运转,依附在其他天体上运行的物体不属于天体,如在火星上考察的火星车。读“甲、乙两地岩层分布示意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18.与A岩层相比,Y岩层的形成时间()A.较早 B.较晚 C.相同 D.无法判断19.D地层中生物兴盛的地质年代,甲地的地理环境可能是()A.炎热干旱 B.寒冷干燥 C.热带海域 D.森林密布20.B地层中生物兴盛的植物最可能是()A.蕨类植物 B.藻类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答案】18.B19.D20.A【解析】【18题】A岩层有三叶虫化石,形成时间最早,形成于古生代;Y岩层出现鸟类化石、恐龙足迹化石,形成于中生代,形成时间晚于A岩层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19题】D岩层出现植物化石和恐龙足迹化石,说明森林茂密,陆地面积扩大,地理环境不太可能是热带海域,D对,C错;炎热干旱和寒冷干燥,不可能出现恐龙繁盛,此时应该茂密森林才有利于大型动物出现,AB错。故选D。【20题】A层含有三叶虫化石,应是早古生代,B层位于A层上部,形成较A层晚,且B层含有鱼类化石,应为晚古生代。结合所学知识,晚古生代蕨类植物繁盛,A对;藻类植物在前寒武纪时期较为繁盛,B错;中生代裸子植物极度兴盛,C错;新生代被子植物繁盛,D错。故选A。【点睛】在恐龙称霸陆地的地质历史时期是中生代,在中生代时期陆地上裸子植物繁盛,所以在恐龙称霸陆地的地质历史时期,陆地上裸子植物繁盛。图示意寒武纪至新近纪生物多样性和地表温度的变化。完成下面小题。21.图中()A.三叠纪至新近纪生物种类明显递增 B.二叠纪是爬行类动物的繁盛时期C.白垩纪后期裸子植物种类大量消失 D.物种大灭绝与地表温度变化无关22.地质学者在皖南山区的上溪群地层中发现了大量寒武-奥陶纪的水母等古生物化石。推测该地层可能抬升于()A.古生代后期 B.寒武纪时期 C.元古宙时期 D.太古宙时期【答案】21.C22.A【解析】【21题】读图可知,三叠纪至新近纪生物多样性总体增加,但在白垩纪后期生物多样性明显减少,A错误;二叠纪处于晚古生代,中生代是爬行类动物的繁盛时期,B错误;白垩纪后期出现物种大灭绝,中生代繁盛的裸子植物种类大量消失,C正确;读图可知,物种大灭绝与地表温度变化有明显相关性,D错误。故选C。【22题】根据材料信息“后来有地质学者在该地层中发现了寒武-奥陶纪的水母等海洋古生物化石”可知,上溪群地层区中有寒武-奥陶纪的水母等海洋古生物化石,说明其在寒武-奥陶纪为海洋环境,推测古生代中晚期板块碰撞隆升地层出露形成陆地,A正确;太古宙、元古宙、寒武纪时期均早于奥陶纪,演化为陆地环境不会有奥陶纪的水母等海洋古生物化石,BCD错误。故选A。【点睛】地球的历史从时间来讲,由老到新为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从植物来讲,由老到新为藻类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从动物来讲,由老到新为无脊椎动物、有脊椎动物、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人类时代。甲图为地震波典型时距曲线(表示地震时纵波和横波到达不同地震台站所需的时间)图,乙图为某次地震时,M、N、Q三地震台站测得不同的震中距,并以此为半径绘成大小不同的圆。读图,完成下列小题。23.关于图中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A.W1和W2两者皆无法通过地幔 B.W2为纵波C.W1和W2可以在任何物质中传播 D.能通过地核的是W124.若M台站测得纵波和横波时距差为6分钟,则M台站的震中距最接近()A.3000km B.3500km C.4500km D.4000km25.依据M、N、Q三地震台测得的震中距判断,此次地震震中位于()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23.B24.C25.B【解析】【23题】由题中图可以看出,传播同样的距离,W1用时长,说明其速度慢,应该为横波;W2用时短,说明其传播速度快,应该为纵波,地幔是固态,纵波横波都能通过,A错误,B正确;纵波比横波传播速度快,纵波可以通过液体和固体,而横波只能通过固体,C错误;能通过地核的是W2,D错误。故选B。【24题】根据图甲可知,在4500km距离时,纵波和横波时距差为6分钟,C正确;3000km深度纵波和横波时距差约为4.5分钟,A错误;3500km深度纵波和横波时距差约为5分钟,B错误;4000km深度纵波和横波时距差约为5.5分钟,D错误。故选C。【25题】乙图为某次地震时,M、N、Q三地震台站测得不同的震中距,并以此为半径绘成大小不同的圆,以M、N、Q三地为圆心的三圆交点处即为震中位置,因此正值位于②,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地球的内部圈层依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将地球内部大致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下图为小明同学绘制的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他把地球“切成了一块西瓜的形状放在盘子上”。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6.小明绘制的示意图存在部分错误,这些错误有()①地核内部结构划分②两个分界面的标注③岩石圈的范围④深度的数字标注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27.下列有关地球内部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A.陆地地壳厚度与地形存在相关性 B.软流层的上界即为莫霍面C.下地幔为熔融态,属于液态 D.地核因压力极大形成固态金属球【答案】26.C27.A【解析】【26题】小明绘制的示意图将古登堡界面和莫霍界面的位置标注颠倒,②符合题意;岩石圈的范围应该是软流层以上的部分,小明标注的岩石圈将软流层包括在内,③符合题意。地核内部结构划分和深度的数字标注均没有错误,①④与题意不符。综上所述,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27题】陆地地壳厚度与地形存在相关性,一般海拔越高,陆壳越厚,A正确;软流层以上的部分为岩石圈,B错误;下地幔温度、压力和密度均增大,物质呈可塑性固态,C错误;地核为外核和内核。外核为液态,内核因压力极大形成固态金属球,D错误。故选A。【点睛】地球的圈层结构包括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其中内部圈层包括地壳(莫霍界面以上)、地幔(莫霍界面与古登堡界面之间)、地核(古登堡界面以下);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外部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并没有明确的界线。另外,岩石圈表示软流层以上的部分,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组成,属于地球内部圈层向外部圈层过渡的一个特殊圈层。寒假中,小明乘飞机从哈尔滨到广州,旅途日记中写到:“天空下着小雪,飞机开始顺着机场的跑道慢慢上升,窗外的建筑物向后而去,飞到万米高空时,飞机平稳飞行,天气突然变得晴朗,窗外的天蓝的似水,大片的云海,犹如雪白的棉花糖,真想走到窗外在云端遨游一番。”据此完成下列小题。28.为降低成本,同时保证旅途中飞机始终平稳飞行()A.如果行程在暑假,飞行高度应上升 B.从广州到哈尔滨,飞行高度应上升C.如果行程暑假,飞行高度应下降 D.从哈尔滨到广州,飞行高度应下降29.小明在万米高空看到天气变晴的原因是()A.臭氧层可以吸收紫外线,温度上升使水汽蒸发 B.水汽和固体尘埃含量少,难以成云致雨C.气温随高度上升而上升,空气以垂直运动为主 D.大气散射和反射作用强,出现蓝天白云【答案】28.A29.B【解析】【28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飞机平稳飞行是在平流层,由于纬度不同,对流层厚度存在差异,从哈尔滨到广州,由高纬向低纬飞行,对流层厚度逐渐变厚,因此要使飞机一直处于平流层,飞行高度应该上升,同理分析,从广州到哈尔滨飞行高度应该下降,BD错误;对流层的厚度还存在季节差异,夏季气温高,气流上升较冬季旺盛,因此同一地区对流层的厚度夏季较厚、冬季较薄,如果行程在暑假,飞行高度应该上升,A正确,C错误。故选A。【29题】万米高空位于平流层,由于平流层中固体尘埃和杂质较少,难以成云致雨,因此一般平流层都是晴空万里,B正确;平流层中存在臭氧层,可以吸收紫外线,但是该层的水汽含量也很低,不存在由于温度上升使水汽蒸发,A错误;平流层气温随高度上升而上升,空气以平流运动为主,C错误;云层较少,反射作用很弱,D错误。故选B。【点睛】根据大气的运动状态、气温变化、密度,将大气层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2020年7月23日,中国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在海南文昌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正式拉开了行星探测的序幕。下面两幅图分别示意“天问一号”经历的不同阶段和大气的垂直分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0.“天问一号”进入到火星捕获段,所处的最低天体系统层次为()A.行星系统 B.恒星系统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31.“天问一号”经历不同阶段,克服与地球通信困难等多重难关,最终抵达火星并开展科学探测任务。能够影响“天问一号”与地球之间通信的是()A.太阳辐射 B.磁暴 C.耀斑爆发 D.极光32.图示①层大气()A.其厚度随季节和纬度而变化 B.直接热源是太阳辐射C.不易发生云雾雨雪等天气现象 D.对人类的影响不显著33.关于②层的叙述,错误是()A.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升高 B.大气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C.靠臭氧吸收紫外线而增温 D.能反射无线电短波【答案】30.A31.C32.A33.D【解析】【30题】“天问一号”进入到火星捕获段,之后开始围绕火星运动,组成以火星为中心天体的行星系统,A正确。该行星系统属于太阳所在的太阳系和银河系,但是恒星系统和银河系都不是最低的天体系统,BC错误。该行星系统不属于河外星系,D错误。故选A。【31题】根据所学已知,太阳活动爆发时会释放出高能粒子,这些高能粒子会干扰电子设备,甚至威胁运行在太空中的宇航器的安全。同时,太阳活动发射的电磁波干扰地球电离层,影响无线电通讯,所以太阳活动的耀斑爆发会严重影响天问一号与地球之间的通信,C正确。太阳辐射不会影响通信,A错误。极光与磁暴属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但对电子通讯影响较小,排除BD。故选C。【32题】结合高度信息可知,①层为对流层,对流活动剧烈,且厚度随季节和纬度而变化,易发生云雾雨雪等天气现象,C错误,A正确。对流层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对流层对人类的影响显著,BD错误。故选A。【33题】②层为平流层,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升高,存在逆温现象,大气垂直运动不显著,大气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平流层由于臭氧吸收紫外线而增温,ABC正确;能反射无线电短波的是位于高层大气的电离层,与平流层无关,D错误。依据题意,故选D。【点睛】宇宙中的天体都在运动着,运动中的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天体系统有不同的级别。地球所处的天体系统,按从低到高的级别,依次为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和可观测宇宙。动画片《飞屋环游记》讲述了退休气球销售员费迪逊与少年罗素乘坐“飞屋”前往南美洲“天堂瀑布”冒险的故事,剧中“飞屋”被成千上万个五颜六色的氢气球牵引飞越云层,带着二人遨游天际,飞向远方……下图为《飞屋环游记》剧照,根据所学完成下面小题。34.如果“飞屋”升至30千米左右,二人在升空过程中,温度变化趋势为()A.越来越冷 B.越来越热 C.先增温后降温 D.先降温后增温35.若飞屋保持约一万米的高度从北极上空飞往赤道上空,二人途中感受是()A.一直平稳 B.先平稳飞行,后上下颠簸C.先上下颠簸,后平稳飞行 D.一直颠簸【答案】34.D35.B【解析】【34题】由所学知识可知,二人在升空过程中,飞越云层至30千米高度,应从对流层进入平流层,由于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故二人在升空过程中,“飞屋”温度变化趋势为先降温后升温,D正确,ABC错误。故选D。【35题】由所学知识可知,由于对流层厚度在不同纬度有差异,高纬度对流层厚度约为8—9千米,低纬度约为17—18千米,若飞屋保持约一万米的高度从北极上空飞往赤道上空,由平流层进入对流层,平流层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对流层大气以对流运动为主,故二人途中感受是先平稳飞行,后上下颠簸,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对流层的基本特征: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空气对流运动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二、非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分)3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近年来,中国科技取得了许多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上天入地、通江达海……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成功登陆月球背面,全人类首次实现月球背面软着陆。研究表明,着陆点附近的月球表面金属来源可能与星际物质有关。本次嫦娥四号任务之一的“月面微型生态圈”,将在一个高18cm,直径16cm的高度密封抗压容器里创造动植物生长环境进行实验。实验中的昆虫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节肢动物。图为“月面微型生态圈”简介。材料二:位于新疆沙雅县的塔里木油田,突破国外垄断,采用系列新技术、新装备、新工具进行油气生产。2023年2月,果勒3C钻井钻至9360米,为该油田目前最深钻井。(1)“月面微型生态圈”需要克服的是月球上的____、____、____等条件。月球表面金属的形成原因可能是____。(2)材料中提到的昆虫,最早出现在____代(填地质年代),在该地质年代内地表主要植被是____,是主要____期(填能源)。(3)果勒3C钻井达到的最深处属于地球内部圈层中的____,请在下图中绘制出在该圈层内地震波波速变化图____。【答案】(1)①.昼夜温差大②.缺少液态水③.缺失大气,辐射较强④.月球没有大气,易受陨石等星际物质撞击(2)①.古生②.蕨类③.成煤(3)①.地壳②.【解析】【分析】本题以月面微型生态圈及塔里木油田钻井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宇宙中的地球、地球的历史、地球的圈层结构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以及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的学科核心素养。【小问1】“月面微型生态圈”需要克服的是月球上的昼夜温差大、缺少液态水、缺失大气、辐射较强等条件。月球表面金属的形成原因可能是月球没有大气,易受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