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总复习语文分册1第1板块第2章第1节明确文体特征 探知阅读规律_第1页
高考总复习语文分册1第1板块第2章第1节明确文体特征 探知阅读规律_第2页
高考总复习语文分册1第1板块第2章第1节明确文体特征 探知阅读规律_第3页
高考总复习语文分册1第1板块第2章第1节明确文体特征 探知阅读规律_第4页
高考总复习语文分册1第1板块第2章第1节明确文体特征 探知阅读规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小说阅读《考试大纲》对文学类文本的文体要求虽然圈定了小说、散文、诗歌、戏剧四种文体,但考虑到命题实际,文学类文本的选文将会侧重在小说和散文这两类文体。2017年全国卷三套题,Ⅰ卷考查了小说,Ⅱ卷、Ⅲ卷都考查了散文,考生复习时对这两大文体不可偏废。考纲呈现考情分析阅读和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阅读鉴赏文学作品,应注重价值判断和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1.理解B(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2.分析综合C(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2)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3.鉴赏评价D(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2)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3)评价作品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倾向4.探究F(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2)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1.考查形式从试题形式上看,2014-2016年高考试题样式相对稳定,一般为4道题,一道5选2选择题和三道简答题。2017年高考改为一道4选1选择题和两道简答题,分值由原来的25分缩减为14分。选文关注的是人们的现实生活、成长经历,对历史与自然的思考等,篇幅缩短,大致为1300字。2.考查重点从考题考点上看,以分析综合为基础,倾向于对考生鉴赏能力的考查,侧重考查考生对文本的“体验”“感受”“品味”和“领悟”。命题人往往注重从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和主题命题。命题角度的切入点很小,问题较具体。第一节明确文体特征探知阅读规律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综合运用语言艺术的各种表现手法,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广泛地、形象生动地反映社会生活。人物形象、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一、人物形象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小说中的人物,又称为典型人物,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采用“杂取种种,合成一个”的艺术手法创作出来的,与生活原型相比,往往具有更集中、更普遍的代表性。塑造人物形象主要有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等方法。二、情节小说主要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现人物性格、表现中心的。故事来源于生活,但它通过整理、提炼和安排,就比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真事更集中、更完整、更具有代表性。简而言之,即“源于生活,高于生活”。1.情节的结构(1)基本模式情节基本的组织模式: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时为了介绍人物和背景,在开头加上“序幕”;有时为了使结构和情节更完整,在结尾加上“尾声”。(2)特殊模式①摇摆式:即通常所说的“一波三折”式。大多数小说情节的发展并不是一条直线。作者不会让人物选择捷径一口气跑到底,总会让人物在某处放慢速度甚至停下来做点什么,然后再回到轨道,这就出现了情节的摇摆。情节的摇摆往往赋予小说更为摄人心魄的魅力。②欧·亨利式:指小说的结尾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因为美国小说家欧·亨利最擅长使用这种结构,所以又称为“欧·亨利式”。作者在结尾出其不意地揭示真相,而这一真相又符合情理,结尾的突转会增加小说情节的生动性。2.小说的线索小说的线索是贯串整个作品的情节发展的脉络,它可以是小说中的某个人物、某个事物,也可以是故事中的时间、地点,还可以是小说中的事件、作者的情感。线索有单线和双线两种。双线又有明暗线、双主线、主次线三种。线索的作用是贯穿全文,使文章浑然一体,结构完整、严谨。三、环境小说的环境描写指对人物活动的环境和事件发生的背景进行的描写。它与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主题的表现有极其重要的关系,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1.自然环境自然环境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以及景物等。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①点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节令等;②交代人物活动的场所,烘托人物性格、心理;③渲染气氛,奠定基调;④推动情节发展;⑤暗示社会环境;⑥深化作品主题。2.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描写指对人物活动和情节发生发展的社会背景、历史条件、风土人情、时代风貌、社会关系、政治经济等状况的描写,主要是交代人物的生存环境、社会关系等。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①展示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②揭示产生人物性格的社会基础;③揭示决定人物行动的因素;④预示人物或悲或喜的命运;⑤揭示社会本质特征,凸显小说主题。快速读懂小说“4步法”第一步:切分层次,厘清情节层次构思能决定一篇小说是否成功。所以阅读小说时,分析作品的层次,理清作者的思维脉络,是阅读小说的一个突破口。阅读小说,要注意小说情节的曲折跌宕。理清小说情节的主要途径:概括每一自然段段意,把意思相同或相近的合并为一个层次,然后切分全文层次,按照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来梳理。第二步:关注描写,认识人物认识人物的方法:(1)认清人物的身份、地位、职业等情况;(2)关注小说对人物的描写,如关注人物的外貌、神情、语言、行动、心理描写尤其是细节的描写,因为这些描写能揭示人物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3)认识人物形象独特、鲜明的个性,还需要结合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素去考虑人物特点。在阅读时也需要关注作品中的这些语句。第三步:分析环境,思考作用(意义)在小说作品中,环境是形成人物性格、驱使其行动的特定场所,是人物成为某种形象的原因。鉴赏小说的环境描写,不能不注意理解环境与人物的关系,努力发掘它深刻的思想意义。社会环境是事件发生和人物活动的社会条件,是人物性格形成的土壤,影响着人物的思想、性格和人物对客观生活的理解、认识,分析社会环境就是要深入思考促使人物性格形成和影响人物言行思想的诸因素(如时代背景、家庭环境、文化礼俗等)的重要作用。自然环境描写可以渲染气氛,给读者创造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可以烘托人物形象,使人物个性更加鲜明。分析自然环境,就是要侧重分析时令、气候、地理等因素对人物性格和思想行为的烘托作用。第四步:多方联系,获取主旨小说的主题是蕴藏于作品的形象、情节、环境描写中的。所以考生在阅读小说、思考其主旨时要联系情节,联系人物形象,联系环境,还要格外注意标题和主旨的关系。综合考虑后,主旨弄明白了,小说也就读懂了。真题文本文脉梳理(2017·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4分)天嚣赵长天①风,像浪一样,梗着头向钢架房冲撞。钢架房,便发疟疾般地一阵阵战栗、摇晃,像是随时都要散架。②渴!难忍难挨的渴,使人的思想退化得十分简单、十分原始。欲望,分解成最简单的元素:水!只要有一杯水,哪怕半杯,不,一口也好哇!③空气失去了气体的性质,像液体,厚重而凝滞。粉尘,被风化成的极细极小的砂粒,从昏天黑地的旷野钻入小屋,在人的五脏六腑间自由遨游。它无情地和人体争夺着仅有的一点水分。④他躺着,喉头有梗阻感,他怀疑粉尘已经在食道结成硬块。会不会引起别的疾病,比如矽肺?但他懒得想下去。疾病的威胁,似乎已退得十分遥远。⑤他闭上眼,调整头部姿势,让左耳朵不受任何阻碍,他左耳听力比右耳强。⑥风声。丝毫没有减弱的趋势。⑦他仍然充满希望地倾听。⑧基地首长一定牵挂着这支小试验队,但无能为力。远隔一百公里,运水车不能出动,直升机无法起飞,在狂虐的大自然面前,人暂时还只能居于屈从的地位。⑨他不想再费劲去听了。目前最明智的,也许就是进入半昏迷状态,减少消耗,最大限度地保存体力。⑩于是,这间屋子,便沉入无生命状态……⑪忽然,处于混沌状态的他,像被雷电击中,浑身一震。一种声音!他转过头,他相信左耳的听觉,没错,滤去风声、沙声、钢架呻吟声、铁皮震颤声,还有一种虽然微弱,却执着,并带节奏的敲击声。⑫“有人敲门!”他喊起来。⑬遭雷击了,都遭雷击了,一个个全从床上跳起,跌跌撞撞,竟全扑到门口。⑭真真切切,有人敲门。谁?当然不可能是运水车,运水车会揿喇叭。微弱的敲门声已经明白无误地告诉大家:不是来救他们的天神,而是需要他们援救的弱者。⑮人的生命力,也许是最尖端的科研项目,远比上天的导弹玄秘。如果破门而入的是一队救援大军,屋里这几个人准兴奋得瘫倒在地。而此刻,个个都像喝足了人参汤。⑯“桌子上有资料没有?当心被风卷出去!”⑰“门别开得太大!”⑱“找根棍子撑住!”⑲每个人都找到了合适的位置,摆好了下死力的姿势。⑳他朝后看看。“开啦!”撤掉顶门棍,他慢慢移动门闩。eq\o(○,\s\up1(21))门闩吱吱叫着,痛苦地撤离自己的岗位。当门闩终于脱离了销眼,那门,便呼地弹开来,紧接着,从门外滚进灰扑扑一团什么东西和打得脸生疼的砂砾石块,屋里刹时一片混乱,像回到神话中的史前状态。eq\o(○,\s\up1(22))“快,关门!”他喊,却喊不出声。但不用喊,谁都调动了每个细胞的力量。eq\o(○,\s\up1(23))门终于关上了。一伙人,都顺门板滑到地上,瘫成一堆稀泥。eq\o(○,\s\up1(24))谁也不作声。谁也不想动。直到桌上亮起一盏暗淡的马灯,大家才记起滚进来的那团灰扑扑的东西。eq\o(○,\s\up1(25))是个人。马灯就是这人点亮的。穿着毡袍,说着谁也听不懂的蒙语。他知道别人听不懂,所以不多说,便动手解皮口袋。eq\o(○,\s\up1(26))西瓜!从皮口袋里滚出来的,竟是大西瓜!绿生生,油津津,像是刚从藤上摘下,有一只还带着一片叶儿呢!eq\o(○,\s\up1(27))戈壁滩有好西瓜,西瓜能一直吃到冬天,这不稀罕。稀罕的是现在,当一口水都成了奢侈品的时候,谁还敢想西瓜!eq\o(○,\s\up1(28))蒙古族同胞利索地剖开西瓜。红红的汁水,顺着刀把滴滴嗒嗒(原卷如此。应为“答答”——编者注)淌,馋人极了!eq\o(○,\s\up1(29))应该是平生吃过的最甜最美的西瓜,但谁也说不出味来,谁都不知道,那几块西瓜是怎么落进肚子里去的。eq\o(○,\s\up1(30))至于送瓜人是怎么冲破风沙,奇迹般的来到这里,最终也没弄清,因为谁也听不懂蒙语。只好让它成为一个美好的谜,永久地留在记忆中。(有删改)◆题目:“天嚣”渲染气氛,设置悬念,引人入胜。◆第一部分(第①段):故事的开端,描写了________的情景。[自然环境·铺垫]第①段是自然环境描写,渲染出“天嚣”的恐怖气氛,为人物所处的困境作了铺垫。第二部分(第②~⑩段):故事的发展,试验队队员受困挨渴。[心理描写]第②~④段,运用心理描写,写出了受困试验队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动作描写]第⑤~⑩段,写受困试验队员希望获得救援以及自救的措施。◆第三部分(第⑪~eq\o(○,\s\up1(29))段):故事的高潮,受困队员开门救人,却自己________。[语言、动作描写]第⑪~⑭段,运用语言、动作描写,写出受困队员听到敲门声后的反应。他们判断敲门者并非救援人员,而是需要援救的弱者。[语言、动作描写]第⑮~⑳段,运用语言、动作描写,写队员调动起所有能量准备开门救助。[语言、动作描写]第eq\o(○,\s\up1(21))~eq\o(○,\s\up1(23))段,运用语言、动作描写,写出了风沙的狂暴以及被困队员齐心协力开门救人,瘫成一堆稀泥。[人物形象]第eq\o(○,\s\up1(24))~eq\o(○,\s\up1(29))段,着重刻画了蒙古族同胞送来的最甜最美的西瓜,大家得到了救助,凸显了人物性格。◆第四部分(第eq\o(○,\s\up1(30))段),故事的结局,以没有谜底的“美好的谜”结尾,耐人寻味。[设置悬念]第eq\o(○,\s\up1(30))段,写对蒙古族同胞的赞美,给人留下无尽的想象空间,深化文章主旨。【答案】狂风肆虐对水的渴望得到了救助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开头不仅形象地描写了风沙的狂暴,也细致具体地表现了人物的直觉印象与切身感受,烘托并渲染了“天嚣”的恐怖气氛。B.被困队员深陷绝境却调动起所有能量开门救助敲门人,送瓜人在被困队员生死关头奇迹般的出现,这都说明生命奇迹无法解释。C.小说善于运用细节表现人物,开门前试验队员一句“桌子上有资料没有?当心被风卷出去”,就体现了科研工作者高度的责任意识。D.试验队被困队员与素不相识的送瓜人之间的故事,不仅令人感动,还揭示出一个朴素而有意味的人生道理:帮助别人,也是帮助自己。[解题思维]——对照纠错,查漏补缺第一步:浏览选项标敏感点四个选项的敏感点分别是:A.“风沙的狂暴”“人物的直觉印象与切身感受”“恐怖气氛”;B.“调动起所有能量”“生命奇迹无法解释”;C.“高度的责任意识”;D.“帮助别人,也是帮助自己”。第二步:回归原文找对应A项,对应原文第①段;B项,对应原文第⑪~eq\o(○,\s\up1(29))段的高潮部分;C项,对应原文第⑯段;D项,对应原文全文,是对文章主旨的概括。第三步:排除判断定答案A项,运用了比喻、拟人的手法,形象生动地描述了风沙狂暴,表现人物对所处境地的认识。此项正确。B项,“这都说明生命奇迹无法解释”错误。“奇迹般的出现”和“生命奇迹无法解释”中两个“奇迹”不是一回事,没有因果联系。文中“人的生命力,也许是最尖端的科研项目,远比上天的导弹玄秘”和“个个都像喝足了人参汤”对应的是“生命奇迹”,跟蒙古人“奇迹般的出现”无关。小说突出了“帮助别人,也是帮助自己”这一主旨,并奏响了各族人民支持祖国科研工作这一主旋律。C项,科研人员心系研究,时刻挂怀,如此的细节刻画了人物。此项正确。D项,队员们面对困境选择了开门救助弱者,蒙古族同胞解队员们的燃眉之急,印证了助人也是助己。此项正确。【答案】B2.小说以“渴”为中心谋篇布局,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题思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