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01日高端班中级冶炼第一轮第十八讲_第1页
2024年6月01日高端班中级冶炼第一轮第十八讲_第2页
2024年6月01日高端班中级冶炼第一轮第十八讲_第3页
2024年6月01日高端班中级冶炼第一轮第十八讲_第4页
2024年6月01日高端班中级冶炼第一轮第十八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2024 同时存在达不到可燃气体探测器达不到有毒气体探测器可能达到分别设置同一种气体既属于可燃气体又属于有毒气体习02煤气动火作业安全3)作业结束后:三清(人员、设备设施、材料)。习02煤气动火作业安全3)作业结束后:三清(人员、设备设施、材料)。复工作中每2h必须重新分析中断后中断0.5h,恢复工作前0.5h重新分析前后两次进入设备内工作的时间间隔至少()h以上复工作中每2h必须重新分析中断后中断0.5h,恢复工作前0.5h重新分析前后两次进入设备内工作的时间间隔至少2h以上复工作时间较长时间工作复工作时间较长时间工作 习04煤气抽堵盲板作业(1)在有煤气的一侧管端安装压力表,如需吹扫,还应引一蒸汽(或氮气)管复 习04煤气抽堵盲板作业(1)在有煤气的一侧管端安装压力表,如需吹扫,还应引一蒸汽(或氮气)管2021年真题2021年真题输开孔操作的说法中,错误的是()。【解析】开孔作业位置应选择在直管段上,管道圆度误差不得超过管外径的1%,开孔部位应内容小结内容小结内容第七章煤气安全技术第四节煤气检测(1)加强煤气安全管理。对于煤气作业人员,应进行生产操作及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准上岗工作。制定严格的岗位责任制,并确保实施。(2)从生产设施的密闭式入手,提高系统的自动化程度,防止和减少一氧化碳在生产环境中形成危及人的健康与安全的浓度;加强对生产环境的一氧化碳浓(4)采取有效的个体防护,建立煤气中毒事故的抢救和急救体制,配备必要的防护器具和急救器材,进入高浓度一氧化碳环境中工作时,一定要戴好防护面煤气煤气事故的预防与应急(1)首先应对煤气危险区域进行辨识、判断、分级,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防止爆炸性混合气体的产生。(2)对容易泄漏煤气的场所,应防止激发能源,并设置自动报警装置,同时定期调校自动报警装置,以免误报警或失效。(3)各类设备及电气照明应依据爆炸场所等级,采用相应的防爆类型。(4)从设计及生产过程中考虑抑爆、隔爆、泄爆等安全措施,如设置泄爆装置,相关的建筑物应有符合规定的泄爆面积等。煤气煤气事故的预防与应急(5)工作场所规定的范围内应禁止火源(防加热、防静电、防自燃等),不应煤气中毒→爆炸还未发生→有能量释放的危险(1)将中毒者迅速及时地救出煤气危险区域,抬到空气新鲜的地方。抢救场所应保持清静、通风,并指派专人维持秩序。(2)抢救煤气中毒者时,应根据其中毒轻重程度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轻微中毒·直接送往附近卫生所煤气煤气事故的预防与应急将清洁的空气压缩在钢瓶(碳纤维瓶)中供使用。空气呼吸器是煤气救护和防(6)长管式呼吸器可以长时间向使用者供气,而且免去了背负气瓶的负担,更有利于操作。供气方式有碳纤维瓶供气和现场压缩空气系统供气,也可由带滤毒装置的气泵直接供气,可供2人或3人以上同时作业。05煤气事故的预防与应急考点五:爆炸的应急☆☆断围禁查断围禁查原则:降低煤气压力,往着火的设施内通入大量的蒸汽或惰性气体。≤100mm管道着火直接切断煤气>100mm管道着火煤气压≥100pa,不应突然关闭煤气阀门,以防回火爆炸煤气设施内沉积物(如萘、焦油、硫化铁等)着火:可将设施的人孔、放散管等一切与大气相通的附属孔关闭,同时应通入蒸汽或氮气。但火后不要立即停送蒸汽或氮气,以防设施内沉积物自燃引起爆炸。煤气设施已烧红:不应用水骤然冷却,以防设施急剧收缩造成变形断裂。2019年真题2019年真题火方法中,正确的是()。内容小结内容小结第二节氧气、氮气(氩气)的生产安全技术01空气组成和分离的基本方法考点一:空气的组成(1)深度冷冻法(又称低温法):先将空气液化,然后利用氮气、氧气汽化温度(沸点)的不同(在标准大气压下,氧气的沸点为-183℃,氮气的沸点为-195.8℃),从而实现氧氮分离。(2)吸附法:利用多孔性物质分子筛对不同的气体分子具有选择性吸附的特点,但不能获得高纯度的产品(3)膜分离法:这种分离方法得到的产品纯度不高,规模也较小,目前只适用第二节氧气、氮气(氩气)生产安全技术第三节氢气生产安全技术第四节气瓶充装安全技术氧气、氮气(氩气)生产安全技术 (1)生产场所应具有良好的地质条件,应选择在环境清洁地区并布置在有害气体和固体尘粒散发源的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应考虑周围企业扩建时可能对本生产场所的安全带来的影响。(2)生产和储存场所距国家铁路不应小于200m。(3)液氧贮罐和输送设备的液体接口下方周围5m范围内不应有可燃物,不应铺设沥青路面,在机动输送液氧设备下方的不燃材料地面长度不应小于车辆的全长。氧气、氮气(氩气)生产安全技术氧气、氮气(氩气)生产安全技术空冷塔出口带水预防措施(1)空冷塔启动时,应先导气,待压力达到设定值时再启水泵;停车时,应先停水泵再停气降压。(2)进空冷塔的水量要严格控制在设计范围之内,不要随意加大进水量,防止因为空冷塔变负荷能力不足带水。(3)系统导气加负荷开关阀门时要缓慢进行,不可因开关阀门引起压力波动使空冷塔出口带水。(4)经常检查分子筛下部管道的最低处排放导淋阀门,使分子筛析出的水能够经常考点二:生产中常见故障☆☆分子筛中毒预防措施分子筛被油类、烃类污染后不能解吸,也称中毒。分子筛中毒的原因主要是空气压缩机由于密封不好,使润滑油进入气缸,压缩空气过程中油分就随空气带入系统。预防措施:保证压缩机密封气压力及流量,防止由于压力、流量低而使润滑油进入气缸。氧气氧气、氮气(氩气)生产安全技术考点二:生产中常见故障☆☆换热器阻力增加进气量减少,将会使塔内精馏工况破坏,造成产品质量、产量下降。阻力增加堵塞严重时,主换热器将会被冰块胀裂引起泄漏等恶性事预防措施:引起阻力增加的原因是空气净化不干净,里面含水或二氧化碳超标,再就是空气中带有分子筛粉末。应对分子筛系统的运行状况进行监测,考点二:生产中常见故障☆☆透平式压缩机喘振预防措施喘振:透平式压缩机在流量减少到一定程度时所发生的一种非正常工况下的预防措施:为了防止喘振发生,离心式压缩机都设有防喘振的自动放散阀,一旦出口压力过高,压缩机接近喘振区或发生喘振时,该阀应自动打开。考点二:生产中常见故障☆☆低温液体泵气蚀预防措施离心式液体泵的气堵和气蚀预防措施:降低泵的安装高度,以提高泵的进口压力。加强液氧管路的保冷,以防液氧因吸收热量造成温度升高而汽化。不应让液氧泵在空转状态运转时间过长。如发生气蚀现象,应立即进行排气,直至停泵处理,以确保液氧泵安全。氮气(惰性气体)区域安全控制措施——窒息危险(1)有氮气存在的设备、容器,人员出入口处应设置清晰醒目的安全标识。(2)有氮气放散或可能泄漏的区域必须清楚标记、发出警示并强制通风。(3)当检修人员进入原盛装液氮和气氮的有限空间工作前,必须用新鲜空气置换并检测合格后人员才能进入。在容器内停留期间,应连续强制通风并随时检测容器内氧含量。在容器外必须有专人监护。工作人员应有两人以上组成小组,轮流进行作业。检修时,应有人监护,对氮气阀门设专人看管。必要时佩戴空气呼吸器。低温容器、低温液体安全控制措施(1)低温容器是压力容器,按照国家规定进行检验、检测。选择耐低温材料,如不锈钢、铝镁合金、铜和铜合金。管路连接需要设置温度补偿器,避免脆性断裂。(2)低温液体储槽应设有液位计、温度计、压力表及高液位报警设施,还应设有超压及真空泄放装置。低温液体贮槽的充满率不得大于95%。压力表、安全阀要定期校验。低温液体贮槽有液体时,禁止动火检修,必须排尽液体后,加温至常温才能(3)人体不要直接接触低温物体,应正确使用防护用品。操作人员应经专业培训,考试合格才能上岗。不得穿戴化纤等能产生静电的服装,鞋子不得带铁钉。人:作业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熟练掌握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发生事故时的应急处置、安全撤离措施。作业人员应戴好披风帽、口罩或防毒面具、避风镜,穿好工作服、防护鞋等劳动防护用品。机:1)搭设好脚手架,按冷箱人孔自下而上装填珠光砂,并在冷箱顶部人孔及装料位置安装安全铁栅防止人员跌入或整袋珠光砂掉落。2)冷箱内应保有0.02MPa压力并有人监护,发现压力下降或塔内有明显珠光砂喷环:对装卸珠光砂场地应采取隔离措施,设明显警示标志,无关人员不得入内。(1)氧气管道宜架空敷设。出氧气厂边界阀门后,氧气干管送往一个系统支管阀门后,进车间阀门后,调节阀组前,以及调节阀前、后的氧气管道应设阻火铜管段。(2)架空氧气管道、管架与熔融金属地点和明火地点等之间的最小净距不应小于(3)氧气管道必须通过高温区域时,应增设隔热设施,管壁温度不应超过70℃。(4)氧气管道与乙炔、氢气管道共架敷设时,应设在乙炔、氢气管道的下方支架两侧;与油质、有可能泄漏腐蚀性介质的管道共架敷设时,应设在该类管道的上方或(5)氧气管道与可燃气体管道共架平行敷设时,阀门应相互错开一定距离。(6)氧气管道不应与可燃气体管道(不含乙炔)、油质管道、腐蚀性介质管道、电缆线同沟敷设,且氧气管道地沟不应与该类管线地沟相通。(7)氧气(包括液氧)设备、管道、阀门上的法兰连接和螺纹连接处,应采用金属导线跨接,其跨接电阻应小于0.03Ω。(8)氧气管道的连接应采用焊接,但与设备、阀门连接处可采用法兰或螺纹。螺纹连接处,应采用聚四氟乙烯薄膜作为填料,不应用涂铅红的麻、棉丝或其他含油脂的材料。(9)氧气管道的弯头、三通不应与阀门出口直接连接。调节阀组、干管阀门、供一个系统的支管阀门、车间入口阀门,其出口侧的管道宜有长度不小于5倍管道公称直(10)氧气调节阀前应设置可定期清洗的过滤器。氧气过滤器壳体应用不锈钢或铜及铜合金,过滤器内件应用铜及铜合金。滤网宜优先选用镍铜合金材质,其次为铜合金(含铝铜合金除外)材质。网孔尺寸为0.16~0.25mm。(11)氧气管道的阀门应选用专用氧气阀门,工作压力大于0.1MPa的氧气管道,径的手动氧气阀门,宜选用带旁通的阀门。(12)经常操作的公称压力大于或等于1.0MPa,且公称直径大于或等于150mm口(13)供切焊用氧气支管与切焊工具或设备用软管连接时,供氧阀门及切断阀应设(14)当氧气调节阀组设置独立阀门室或防护墙时,手动阀门的阀杆宜伸出防护墙外操作。若不单独设置阀门室或防护墙时,氧气调节阀前后8倍调节阀公称直径的范围内,应采用铜合金(含铝铜合金除外)或镍基合金材质管道。下列关于氧气管道安全控制描述正确的是()。方氧气管道不应与可燃气体管道(不含乙炔)、油质管道、腐蚀性介质管道、电缆线同沟敷设,2020年真题2020年真题正损坏。通过事故现场勘查,发现下列情形中存在事故隐患的是()。A.氧气管道法兰连接处的金属跨接导线电阻为0.050【解析】氧气(包括液氧)设备、管道、阀门上的法兰连接和螺纹连接处,应采用金属导线第二节氧气、氮气(氩气)生产安全技术第三节氢气生产安全技术第四节气瓶充装安全技术氢气生产安全技术氢气生产安全技术(1)氢气站内严禁烟火,制氢间内不准放置易燃易爆或油类物品。周围应设置明显的“严禁烟火”警示标识。不准穿带钉鞋和化纤或其他产生静电的衣、帽等进入生产、使用氢气的现场。氢气站内严禁使用非防爆通信设备。氢气站严禁使用明火和(2)氢气站、供氢站的防雷分类不应低于第二类防雷建筑。(3)每天至少应测量一次电解槽的极间电压,接触氢气的阀门不应采用铜和铜合金材料。(4)新安装和停产检修后再投入生产的氢气管道应吹扫处理后,方可投入使用。送氢气前应先用纯氮气吹扫,再用氢气置换氮气后,方可投入正常生产运行。控制含氧量小于0.5%。氢气生产安全技术氢气生产安全技术考点一:氢气生产安全控制措施☆☆(5)氢气系统开车前,必须认真检查电极的接线,对地电阻应大于1MΩ。(6)宜设置氧中氢含量和氢中氧含量在线检测仪器,未设置在线检测装置的,应每小时分析一次氢气、氧气纯度,保证氢气纯度和氧气纯度不低于99.5%。(7)设备的放空口应引至室外且高于建筑物顶部1m以上,放空管路上设置阻火器。采用集中放散时,应有效防止气体倒回和相互影响。下列关于氢气安全控制描述不正确的是()。2021年真题2021年真题关于氢气生产常见故障分析与预防措施的说法,错误的是()。A.进入制氢生产区域人员要导除身上的静电C.氢气放空管引至室外,管口高出屋脊1m并设阻火器含氧量小于05%。第二节氧气、氮气(氩气)生产安全技术第四节气瓶充装安全技术气瓶充装安全技术气瓶充装安全技术(1)气瓶的装卸人员、押运员和车辆驾驶人员都应进行相关的气体知识培训教育,(2)严禁在机关、居民密集处、超市闹市区及学校等处停车。运输车停靠时,司机(3)检查气瓶的气体产品合格证、警示标签是否与充装气体及气瓶标示的介质名称一致,要佩戴瓶帽、防震圈。运送要注意当人工将气瓶向高处举放或气瓶从高处落地(4)化学性质相抵触的气体(如氧气、氯气与氢气,乙炔和液化石油气)不得同车(5)运输气瓶应做到:(6)运输可燃性、助燃性永久气体的气瓶容量超过300m³,毒性气体的气瓶容量超过100m³,运输同类化学性质液化气体的气瓶容量分别是3000kg或1000kg,必须有押(7)运输可燃性、助燃性或毒性气体气瓶的运输里程超过400km时,要有两名司机(1)气瓶瓶库应为单层建筑不得少于两个出口,屋顶应为轻型结构,应有足够的泄压面积、透明的玻璃上应涂白漆,应有通风换气装置,地面平坦且不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