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成人高考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真题_第1页
2012年成人高考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真题_第2页
2012年成人高考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真题_第3页
2012年成人高考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真题_第4页
2012年成人高考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真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年成人高考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真题(总分:130.00,做题时间:15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20.00)1.晚唐诗坛上,擅长写“无题”诗的诗人是(分数:1.00)

A.杜牧

B.贾岛

C.李贺

D.李商隐

√解析:2.《左传》、《史记》所采用的体例依次是(分数:1.00)

A.国别体、纪传体

B.纪传体、编年体

C.纪传体、国别体

D.编年体、纪传体

√解析:3.下列诗歌中,根据民间祭歌加工而成的是(分数:1.00)

A.《楚辞·国殇》

B.曹操《短歌行》(其一)

C.《汉乐府·陌上桑》

D.《诗经·氓》解析:4.《论毅力》、《论学问》、《论快乐》的作者依次是(分数:1.00)

A.梁启超、钱钟书、培根

B.梁实秋、梁启超、钱钟书

C.梁启超、培根、钱钟书

D.培根、梁启超、梁实秋解析:5.下列作品中,采用了倒叙方式的是(分数:1.00)

A.《麦琪的礼物》

B.《米龙老爹》

C.《苦恼》

D.《门槛》解析:6.郭沫若的《炉中煤》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是(分数:1.00)

A.爱慕恋人之情

B.怀念家乡之情

C.思念儿女之情

D.眷念祖国之情

√解析:7.李清照《声声漫》(寻寻觅觅)直接体现对亡夫伤悼之情的词句是(分数:1.00)

A.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B.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C.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D.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解析:8.下列同属于“创造社”的一组作家是(分数:1.00)

A.郁达夫、郭沫若、成仿吾

B.闻一多、徐志摩、郁达夫

C.郁达夫、郭沫若、徐志摩

D.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解析:9.下列作品出自同一作家的是(分数:1.00)

A.《米龙老爹》、《羊脂球》、《苦恼》

B.《麦琪的礼物》、《项链》、《最后的藤叶》

C.《变色龙》、《项链》、《苦恼》

D.《猎人笔记》、《罗亭》、《门槛》

√解析:10.下列作品的体裁表述错误的是(分数:1.00)

A.《五代史伶官传序》是一篇史论

B.《谏逐客书》是一篇书信体散文

C.《马伶传》是一篇人物传记

D.《论毅力》是一篇立论文解析:11.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是(分数:1.00)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B.李白的诗歌继承了《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

C.号称“七绝圣手”的诗人是盛唐时期的王昌龄

D.王维的“山水田园诗”融诗情画意于一体,风格清新淡雅解析:12.下列哪首诗借用了“碧溪垂钓”这一典故(分数:1.00)

A.李白《行路难》(其一)

B.《诗经·氓》

C.杜甫《蜀相》

D.陶渊明《饮酒》(其五)解析:13.“桃李不言,不自成蹊”、“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既来之,则安之”三个成语依次出自(分数:1.00)

A.《季氏将伐颛臾》、《谏逐客书》、《陈情表》

B.《李将军列传》、《陈情表》、《季氏将伐颛臾》

C.《陈情表》、《李将军列传》、《谏逐客书》

D.《谏逐客书》、《季氏将伐颛臾》、《李将军列传》解析:14.下列作者、作品、人物搭配完全正确的是(分数:1.00)

A.老舍——《断魂枪》——黄省三

B.沈从文——《箱子岩》——沙子龙

C.曹禺——《日出》——潘月亭

D.巴金——《家》——周萍解析:15.下列各句中,同时采用了比喻和夸张手法的是(分数:1.00)

A.余音袅袅,不绝加缕。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C.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

D.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解析:16.关于《冯谖客盂尝君》一文,下列表述错误的是(分数:1.00)

A.此文出自《史记》

B.刻画了冯谖机智豪爽、深谋远虑的性格

C.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

D.成语“狡兔三窟”出自该文解析:17.下列句子中,含有被动用法的是(分数:1.00)

A.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B.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C.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D.程不识……为人廉,谨于文法。解析:18.下列画横线的句子翻译错误的是(分数:1.00)

A.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

度义而后动:考虑到这样做是适宜的,然后采取行动。

B.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而皆自于人欤:而都是由于人为的缘故呢?

C.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

姜氏何厌之有:姜氏讨厌什么呢?

D.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

却宾客以业诸侯:拒绝宾客而使诸侯成就功业。解析:19.下列划横线的字解释错误的是(分数:1.00)

A.无乃尔是过欤?过:过错。

B.观于大海,乃知尔丑。丑:鄙陋。

C.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逮:赶上。

D.土之耽兮,犹可说也。说:解脱。解析:20.下列句子中,“其”字表达祈使语气的是(分数:1.00)

A.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

B.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

C.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D.虽日忧之,其实仇之。解析:二、文言文阅读(总题数:3,分数:30.00)(一)阅读韩愈《张中丞传后叙》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21—23小题。愈尝从事于汴、徐二府,屡道于两府间,亲祭于其所谓双庙者。其老人往往说巡、远时事,云:南霁云之乞救于贺兰也,贺兰嫉巡、远之声威功绩出己上,不肯出师救。爱霁云之勇且壮,不听其语,强留之,具食与乐,延霁云坐。霁云慷慨语曰:“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曰矣!云虽欲独食,义不忍,虽食,且不下咽!”因拔所佩刀断一指,血淋漓,以示贺兰。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云知贺兰终无为云出师意,即驰去。将出城,抽矢射佛寺浮图,矢著其上砖半箭,曰:“吾归破贼,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也。”愈贞元中过泗州,船上人犹指以相语。城陷,贼以刃胁降巡,巡不屈,即牵去,将斩之;又降霁云,云来应。巡呼云曰:“南八,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云笑曰:“欲将以有为也;公有言,云敢不死!”即不屈。(分数:10)(1).这段文字表现了南霁云怎样的性格特征?(分数: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忠贞刚烈,疾恶如仇。)解析:(2).请找出这段文字中描写南霁云形象的两个典型细节。(分数: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拔刀断指和抽矢射塔。)解析:(3).这段文字从哪三个方面来侧面烘托南霁云的形象?(分数: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①以贺兰的卑劣行径反衬南霁云的凛然正气;

②以“一座大惊”烘托南霁云举动的壮烈;

③以“船上人犹指以相语”说明南霁云事迹影响的深远。)解析:(二)阅读柳永的《八声甘州》,然后回答24-26小题。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分数:10)(1).请指出这首词中划横线字的含义。(分数: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当:对

是处:到处

渺邈:渺茫遥远

淹留:长期停留)解析:(2).这首词的上片是如何以铺叙的手法来描写景物的?从中寄托了词人怎样的感情?((分数: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词人先总写暮秋傍晚的雨景,然后具体展示了雨后的景致,再写眼前所见具体景物,最后写江水默默东流。

寄托着词人飘零无依、年华易逝的感伤。)解析:(3).这首词的下片,作者的思绪是怎样起伏变化的?(分数: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作者的思绪由己及彼,又由彼及己;由现实到想象,又由想象到现实。)解析:(三)阅读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一)一诗。然后回答27—29小题。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分数:10)(1).这首诗的前两旬描述的是怎样的景象?后两句描绘的又是怎样的景象?(分数: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前两句写暴雨来临的景象。(2分)后两句写雨过天晴的景象。)解析:(2).从这首诗中,你能感悟出一种怎样的哲理?(分数: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阴云蔽日不会持久,风雨过后必见晴空(或“困难挫折是暂时的”)。)解析:(3).从字数和句数上看,这首诗属于近体诗中的哪一类?(分数: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七言绝句。)解析:三、现代文阅读(总题数:3,分数:30.00)(一)阅读鲁迅《灯下漫笔》中的文字,然后回答30~32小题。任凭你爱排场的学者们怎样铺张,修史时候设些什么“汉族发祥时代”“汉族发达时代”“汉族中兴时代”的好题目,好意诚然是可感的,但措辞太绕弯子了。有更其直捷了当的说法在这里——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这一种循环,也就是“先儒”之所谓“一治一乱”;那些作乱人物,从后日的“臣民”看来。是给“主子”清道辟路的,所以说:“为圣天子驱除云尔。”现在入了哪一时代,我也不了然。但看国学家的崇奉国粹,文学家的赞叹固有文明,道学家的热心复古,可见于现状都已不满了。然而我们究竟正向着哪一条路走呢?百姓是一遇到莫名其妙的战争,稍富的迁进租界,妇孺则避入教堂里去了。因为那些地方都比较的“稳”,暂不至于想做奴隶而不得。总而言之,复古的,避难的,无智愚贤不肖,似乎都已神往于三百年前的太平盛世,就是“暂时做奴隶的时代”了。但我们也就都像古人一样,永久满足于“古已有之”的时代么?都像复古家一样,不满于现在,就神往于三百年前的太平盛世么?但我们也就都像古人一样,永久满足于“古已有之”的时代么?都像复古家一样,不满于现在,就神往于三百年前的太平盛世么?(分数:10)(1).“先儒”所谓的“治”和“乱”,在鲁迅看来分别是怎样的时代?(分数: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治”指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乱”指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解析:(2).这段文字表明当时的中国已经进入了鲁迅认为的哪一时代?鲁迅说自己“也不了然”的用意是什么?(分数: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鲁迅这是正话反说,为的是引发读者深入地思考。)解析:(3).“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指的是什么时代?(分数: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解析:(二)阅读茅盾《香市》中的文字,然后回答33—35小题。“革命”以后,据说为的要“破除迷信”,接连有两年不准举行“香市”。社庙的左屋被“公安分局”借去做了衙门,而庙前广场的一角也筑了篱笆,据说将造公园。社庙的左偏殿上又有什么“蚕种改良所”的招牌。然而从去年起,这“迷信”的香市忽又准许举行了。于是我又得机会重温儿时的旧梦,我很高兴地同三位堂妹子(她们运气不好,出世以来没有见过像样的热闹的香市),赶那香市去。天气虽然很好,“市面”却很不好。社庙前虽然比平日多了许多人,但那空气似乎很阴惨。居然有锣鼓的声音。可是那声音单调。庙前的鸟龙潭一泓清水依然如昔,可是潭后那座戏台却坍塌了,屋椽子像瘦人的肋骨似的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一切都不像我儿时所见的香市了!那末姑且到惟一的锣鼓响的地方去看一看罢。我以为这锣鼓响的是什么变把戏的。一定也是瘪三似的玩意了。然而出乎意料,这是“南洋武术班”,上海的《良友画报》六十二期揭栽的“卧钉床”的大力士就是其中的一员。那不是无名的“江湖班”。然而他们只售票价十六枚铜元。看客却也很少,不满二百(我进去的时候,大概只有五六十)。武术班的人们好像有点失望,但仍认真地表演了预告中的五六套:马戏,穿剑门,穿火门,走铅丝,大力士……他们说:“今天第一回,人少,可是把式不敢马虎,——”他们三条船上男女老少总共有到三十个!在我看来,这所谓南洋武术班的几套把式比起从前“香市”里的打拳头卖膏药的玩意来,委实是好看得多了。要是放在十多年前,怕不是挤得满场没有个空隙儿么?但是今天第一天也只得二百来看客。往常“香市”的主角——农民,今天差不多看不见。后来我知道,镇上的小商人是重兴这“香市”的主动者;他们想借此吸引游客“振兴”市面,可是他们也失望了。(分数:10)(1).作者用什么手法来表现南洋武术班所受到的冷遇?这种冷遇反映了什么问题?(分数: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反向对比(只答“反向对比”或“反衬”也算对)。往日杂耍水平低,观众多;今日南洋武术班水平高,票价低,观众却少。

中国农村自然经济日益凋敝,农民生活日益贫困。)解析:(2).往日香市与今日香市的主角各是什么?香市主要的变化反映了什么问题?(分数: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往日香市的主角是农民,今日香市的主角是镇上的小商人。

说明农村经济的凋敝已经波及到了市镇,市镇的经济也不景气。)解析:(3).这段文字中的“公安分局”和“蚕种改良所”分别暗示了什么?(分数: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公安分局”暗示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蚕种改良所”暗示了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解析:(三)阅读巴金的散文《日》,然后回答36~38小题。为着追求光和热,将身子扑向灯火,终于死在灯下,或者浸在油中,飞蛾是值得赞美的。在最后的一瞬间它得到光,也得到热了。我怀念上古的夸父,他追赶日影,渴死在旸谷。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没有了光和热,这人闻不是会成为黑暗的寒冷世界么?倘使有一双翅膀,我甘愿做人间的飞蛾。我要飞向火热的日球,让我的眼前一阵光、身内一阵热的当儿,失去知觉,而化作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