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古代史—先秦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现代史中国史世界史通史整体思路:通史与断代史相对,指记述由远古到现代各时代历史的史书,以时间为主线,连贯地叙述各个时代的一种记史方式。包括该时代的经济、政治、思文等多方面内容文明观纵向横向农耕文明工业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必修二:人类社会经济和生活领域的文明必修一:人类社会政治领域进程中的文明必修三:人类社会思想文化和科技领域的文明从传统农业到工业化,从自然经济到市场化从专制政治到民主化,从人治到法制化从迷信愚昧到科学化文明史体系唯物史观现代化史观整体史观生产力推动人类社会发展根本动力;评价历史的根本标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等政治现代化(主要民主化和法制化)经济现代化(主要是工业化和市场化)文化现代化(主要是理性化和科学化)社会生活现代化(如城市化)世界由分散到整体工业文明将世界变成“地球村”一、中国古代史*按社会形态划分:原始社会:170万年前——公元前2071年奴隶社会: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476年封建社会:公元前475年——1840年鸦片战争前夕*按朝代划分1、先秦时期(原始社会、三代、春秋战国)2、秦汉时期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4、隋唐时期5、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6、明清时期早期政治制度(奴隶社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封建社会)汉唐宋元建立发展强化夏、商、周秦清朝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远古-明清)(BC2070年—BC476年)(BC221年—AD1912年)王国帝国夏、商、西周(约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771年)政治经济文化1、夏:公共权力、王位世袭2、商:神权色彩3、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1、农业:井田制2、手工业:青铜时代、官营手工业3、商业:职业商人和货币、“工商食官”1、文字:甲骨文2、艺术:早期绘画、春秋战国政治大变革经济大发展思想大争鸣1、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宗法分封制被破坏2、改革(商鞅变法),初步确立中央集权体制1、农业:铁犁牛耕、土地私有、小农经济逐步确立。2、手工业:官营、私营和家庭手工业3、商业:私商,商业都会、重农抑商1、思想:“百家争鸣”2、文艺:《诗经》、楚辞;(2012广一模)38(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男孩)为大”。(1)简述材料一中孟子这一思想出现的社会背景,并指出该思想的历史影响。(8分)(1)社会背景:政治上,政局动荡,诸侯争霸经济上,小农经济出现;思想上,百家争鸣。宗法观念在社会上具有很大影响。(4分,每方面2分)历史影响:形成重男轻女思想;人口数量增加;促进小农经济发展。(4分,每点2分,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练一练材料: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孔子说:“商朝继承了夏朝的礼制,所减少的和增加的,可以知道的;周朝又继承了商朝的礼制,所减少的和增加的,也可以知道。”)
此观点说明了什么?说明夏商周政治制度前后沿袭,具有相对的延续性和稳定性;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制度非常重要早期政治制度夏商周三代的关系,不仅是前仆后继的朝代继承关系,而且一直是同时的列国之间的关系。从全华北的形势看,后者是三国之间的主要关系,而朝代的更替只代表三国之间势力强弱浮沉而已。周夏商夏商周三个政权的关系1.夏朝:⑴古代中国的第一个国家政权。①出现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禹建立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建立政府、设置官吏,颁布刑法、设监狱,建立军队)②
启创立王位世袭制,(“家天下”代替“公天下”,但它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是当时进步的历史现象,是社会生产力与私有制发展及阶级对立的结果)
③宗族关系成为基本政治关系。⑵夏朝政治制度特点: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2.商朝:①以血缘关系为纽带②神权和王权的密切结合。商朝政治制度特点:(1)王位世袭制:(2)行政管理制度:①中央:设有相、卿士等掌管政务。②地方:封侯和伯,定期向商王纳贡,并奉命征伐。(3)国家大事通过占卜的方式来决定,王权具有神权色彩(内外服制度)基本方式:父子相传或兄终弟及。1).分封制:周武王修改了内外服制度,大举实行分封⑴王畿是周王的直接驻地,分封王畿以外的土地、人民,以周王的名义授土、授民。⑵西周各诸侯国与王室的关系比商代附属国密切,臣属关系更加明确。⑶等级序列:“周王—诸侯—卿大夫—士”。⑷加强了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3.西周:(2012浙江)中国古代讲究“同姓不婚”已知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故称作两姓联姻为“喜结秦晋之好”),而鲁晋国两国不可通婚。结合所学关于“西周分封制”的知识,能够判断①晋国是姬姓封国②晋燕两国可以通婚③晋宋两国可以通婚④秦燕两国可以通婚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014新课标Ⅱ)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A.河南B.河北C.陕西D.山东CC(3)特点(1)周王与诸侯以土地和人口为联系纽带。(2)层层分封,等级森严,带有宗族统治的色彩。(3)以宗法制为基础,以血缘关系为基础(4)评价:A、起初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稳定政治秩序、有利于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有利于扩大疆域,使周的政治文化有惊人的稳定性和延续性。);B、分封制所建立的诸侯国有相对的独立性,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影响了周王权力的集中,造成春秋战国时割据混战。(5).瓦解的原因(春秋战国时)(1)各诸侯国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各诸侯国势力的发展,各诸侯国对土地和人口的争夺日趋激烈,周王与诸侯王之间的联系纽带丧失。
(2)生产力发展,井田制的破坏,使分封制失去了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材料: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政由方伯。
——史记《周本纪》探究一: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分封制走向崩溃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势力日益强大,难以驾驭经济:铁器牛耕的出现和推广,促进了生产力的飞跃,各国纷纷变法图强,井田制崩溃,分封制失去了继续存在下去的经济基础(根本原因)(1)影响中国封建社会中皇族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分封。(2)中国姓氏的起源中,有很多源于西周的封国,如宋、鲁、郑、陈等。(3)中国的地名简称很多源于西周时期的诸侯国国名,如山东省简称鲁、山西省简称晋等。分封制对后世社会遗存现象的影响⑴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2).宗法制:⑵特点:①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度。②嫡长子(大宗)与庶子(小宗)的关系,既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⑶实质:通过血缘的亲疏确立起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世卿世禄)(家国一体)强调:王或贵族的正妻所生的第一个儿子(2014年广东卷)12.“宗”是一个会意字。在甲骨文中,宗字作“”,“”象宫室屋宇之形,可能表示()A.祖先牌位B.皇帝宝座C.青铜兵器D.铁制农具
A宗法:就是以家族为中心,按血统远近区别亲疏的法则。宗,尊祖庙也。
——《说文》宗(本义):宗庙,祖庙2).宗法制:①当时:A.有利于凝聚宗族,强化王权。B.强化了以大宗为代表的贵族特权地位。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稳定和团结。积极方面是尊老爱幼、尊宗敬祖,注重家庭建设,易于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消极方面是重男轻女的传宗接代思想、任人唯亲的不良风气等。②后世:宗法制崩溃后,因为宗法观念与小农经济相适应,长期影响中国。⑷影响:3.礼乐制度⑴周礼是表示等级制度的典章制度和礼仪规定。⑵乐,就是音乐。①周礼维护了西周政治的安定,保证了社会的和谐;礼制的形成也是中国早期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夏商两代往往宣称王即是神,用迷信来维护王权,而西周以周礼治国,神秘色彩减弱,人文主义萌芽,是一种进步,周礼也是儒家思想的源头。)②礼、乐的使用,限定在一定的社会范围之中,成为维护等级制度的工具。⑶影响: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三者的关系:(1)西周的分封制与宗法制是互为表里、相辅相成的关系。(2)宗法制是分封制的核心和内在纽带,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体现。(3)礼乐制是保证分封制、宗法制顺利实施的工具。
中新社洪洞(2013年)10月1日电素有“天下故乡,华人老家”之称的山西洪洞大槐树祭祖园在“十一黄金周”首日迎来接待高峰。为满足广大移民后裔回老家祭祖的愿望,保护、传承和发扬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槐树祭祖习俗”,洪洞大槐树景区多次举办祭祖活动。期望通过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唤起华夏子孙,特别是槐乡后裔对故乡的眷恋,增强古槐后裔及全球华人的凝聚力。宗法制在今天的中国社会有何遗存和影响?材料一材料二注重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1)宗法制影响了后世人们对列祖列宗的崇拜,也影响了封建社会中由嫡长子继承皇位等原则的形成。影响:(2)民间的修“家谱”、“尊宗敬祖”、“认祖归宗”、重视亲情的传统观念,祭祖扫墓等社会风俗,都是宗法制的历史遗存(3)宗法制对今天而言,a.其重视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等思想,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b.但是过分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使个人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这与现代的平等和法治意识相违背阅读下列西周初年主要诸侯国分布表,从中得出的正确信息有:诸侯国与王室关系地理位置晋姬姓贵族山西卫姬姓贵族河北南部和河南北部鲁姬姓贵族山东南部齐功臣山东北部一带燕姬姓贵族河北北部和辽宁南部①分封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②同姓诸侯分布在经济富庶地区 ③分封制扩大了西周的统治疆域④分封制导致诸侯割据混战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B以下是周代世系略图,它透露出的相关制度信息有①禅让制②分封制③世官制④宗法制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D(2013·课标全国Ⅰ,24)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C(2013·广东文综,12)战国以前,“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分封制的加强B.宗法制的衰落C.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D.井田制的推行B3.
(2010年高考上海卷)汉代以来,某地出土了数以千计的青铜重器,青铜铭文多涉及诸侯战争、土地交换等内容。学者推断此地应是(
)A.夏人的活动地域B.周朝的重要都城C.秦朝的阿房宫遗址D.汉初同姓王的封国【精讲精析】
夏商周三代属于青铜文明,西周时青铜器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同时西周大举实行分封制,结合上述内容推断应是周朝的都城。【答案】
B二、西周政治制度一、夏商的政治制度早期政治制度三、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王权和神权密切结合,带有浓厚的迷信色彩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了国家政治结构3.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4.夏商周政治制度前后沿袭,具有相对的延续性和稳定性
大河冲积平原农耕文明农本思想民本思想(思维方式)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政治架构)(生产方式)传统科技(实用性)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缓慢发展经济结构农业为主,手工业、商业从属主体:农耕经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海禁”、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变异民间俗语:民以食为天,国以农为本。(一)农业:从刀耕火种到精耕细作二、先秦时期的经济1、农业生产工具的发展项目原始农业商周春秋西汉唐朝材料铁农具铁农具铁农具形状犁犁壁(推广)曲辕犁,筒车动力牛(畜力)曹魏翻车人力水力耕作方式刀耕火种简单协作千耦齐耘,大规模简单协作铁犁牛耕个体农耕铁犁牛耕个体农耕铁犁牛耕个体农耕生产模式简单粗放简单粗放精耕细作精耕细作精耕细作2、水利灌溉发展概况1.上古传说:大禹治水2.商周:井田沟洫纵横
3、全面认识古代中国的小农经济(1)含义:小农经济也叫自耕农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的个体所有制为基础、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男耕女织,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一种
(3)小农经济的不利因素与有利因素*有利因素*①生产工具的改进和使用;②农民自身的因素;(4)特点:分散性;稳定性;封闭性;脆弱性;落后性。(5)评价:积极: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经济基础。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
产的基本模式,是两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练一练:1、精耕细作是我国古代农业的重要特点之一,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不包括A.铁犁牛耕技术未能实现革命性进步B.统治者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C.耕地有限,人多地少矛盾突出D.社会分工越来越细D
2.(2015·全国卷Ⅰ)《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
)
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
A
3.(2015·济南模拟)《墨子·鲁问篇》记载:“鲁之南鄙人有吴虑者,冬陶夏耕,自比于舜。”这一史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
A.春秋战国时期土地私有制确立
B.自耕农经济在当时已经出现
C.“礼崩乐坏”的现象向社会下层转移
D.生产关系的变革是自下而上的
B(2011•安徽文综•3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王景)迁庐江太守。先是,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郡界有楚相孙叔敖所起芍陂(位于淮河的水利工程)稻田。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犁耕,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是岁,年疫。京师及三州大旱,诏勿收兖、豫、徐州田租,其以见谷赈给贫人。——摘自《后汉书》(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农业经济的特征。(8分)【答案】①铁犁牛耕,精耕细作;②重视水利;③受制于自然环境,具有脆弱性;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二)
手工业生产“工商食官”
时期
发展历程
从先秦到秦汉
形成与发展
(1)商周时期实行“工商食官”,青铜器的铸造进入繁荣时期
(2)春秋战国时期,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
思维深化手工业发展的三种经营形态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经营方式政府直接经营民间私人经营以家庭为单位自主经营产品用途政府、皇帝专用用于民间消费用于交纳赋税和自己消费流通方式不在市场流通在市场流通剩余部分出售特点大作坊生产、资金雄厚,不以营利为目的规模较大,以营利为主要目的规模小,资金少,不以营利为目的(三)
商业发展
(一)商业的发展1.商代:产生职业商人、最早的货币——贝2.西周:实行“工商食官”的政策。3.春秋战国:1)私商取代官商成为商人的主体2)商业繁荣,出现许多著名大都会三、先秦时期的文化1、夏商文化(1)商朝甲骨文是比较成熟的文字,也有一些是刻在器物上的铭文。(2)夏商产生了宫廷舞蹈,周朝制定出包括舞蹈在内的礼乐制度。2.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的繁荣(1)思想: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2)科技:战国时期发明了指南仪器——司南;战国时期的《石氏星表》是世界上最早的星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算筹计算法。(3)文学和艺术:《诗经》(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现实主义文学的源泉)和楚辞体《离骚》(浪漫主义文学的先驱);帛画《人物龙凤图》等。(一)“百家争鸣”的含义和背景1.含义: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奇斗艳的局面。“百家”泛指数量多;“争鸣”指争论和诘难、批驳。2.历史背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二)主要流派1.道家学派(1)老子:春秋晚期人地位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著有《道德经》思想哲学思想“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否定“天命论”辩证法思想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政治思想倡导“无为而治”评价(2)庄子(战国时期人,代表没落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哲学思想——“齐物”(任何事物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的);
“逍遥”(对事物变化要采取旁观、超然的态度)。
2.儒家学派
代表思想内容孔子哲学思想敬鬼神而远之”,优先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政治思想思想体系的核心—“仁”和“礼”;“为政以德”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孟子荀子3.墨家—墨子(代表小生产者的利益)思想主张——“兼爱”、“非攻”、“尚力”、“节俭”评价:①代表了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一度成为战国时期的显学;②战国以后不再受重视。
4.法家—韩非(代表新兴地主的利益)
思想主张:①
主张法、术、势结合,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②认为历史是发展的,主张变法革新。
(三)历史意义(评价)
1.儒家学说: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
2.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思想。
3.法家学说:其中的变革思想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儒家的“为政以德”“仁政”——“以德治国”法家的法治——“依法治国”道家的“无为而治”——人与自然和谐、辩证看问题、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等墨家的兼爱、非攻——平等博爱、反对战争
重点难点诸子百家的治国之术与影响先秦儒家各种思想观点的比较孔子孟子荀子伦理观政治观民本思想“性相近”说性善论性恶论为政以德以礼治国“仁政”说礼教为主礼法并用“仁”,强调仁者爱人“民贵君轻”“君舟民水”注:孔子思想核心是“仁”和“礼”,孟子和荀子分别发展了孔子“仁”和“礼”的学说。目的:为统治阶级服务,更稳固地统治人民1.(2015·新课标全国Ⅱ)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这表明了儒者 ()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答案C2.(2015·山东)《尚书·酒诰》云:“人无于水监(照镜子),当于民监。”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 ()A.兼爱尚贤 B.主权在民C.以民为本 D.道法自然答案C3.(2015·四川)战国中后期,思想领域出现融合倾向。下列选项最能反映这一倾向的是 ()A.克己复礼 B.礼法兼用C.民贵君轻 D.选贤举能答案B解析
“克己复礼”是春秋时期孔子所提出的主张,而题干所给出的时间是“战国中后期”,故A项错误;“礼法兼用”是战国末期儒家代表人物荀子所提出的思想主张,该思想将儒家与法家的观点相融合,故B项正确;“民贵君轻”是战国时期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孟子所提出的思想主张,该观点没有融合其他学派的思想,故C项错误;“选贤举能”是战国时期墨家的创始人墨子所提出的思想主张,该观点也没有融合其他学派的思想,故D项错误。4.(2015·海南)先秦诸子百家既相互辩难,也相互影响。儒家与法家主张的共通之处是 ()A.重农抑商 B.强调制度与秩序C.厚古薄今 D.重视道德与人伦答案B
远古夏、商、西周
春秋战国政治禅让制西周分封制西周宗法制王室衰微礼崩乐坏诸侯争霸各国变法经济1.土地制度2.农业3.手工业4.商业1.土地制度2.农业3.手工业4.商业1.土地制度5.小农经济2.农业6.重农抑商政策3.手工业4.商业文化文字:刻画符号文字:甲骨文1.思想:百家争鸣2.文学:《诗经》、楚辞3.科技:司南阶段特征:1.政治:夏朝建立奴隶制国家,西周实行分封制、宗法制;春秋时期奴隶制崩溃,战国时期封建制度确立。2.经济:原始农业出现后,农业在各部门中的主导地位逐渐确立;手工业、商业发展,封建经济逐渐形成。3.文化:以儒家思想等为代表的独具特色的中华传统文化开始形成。先秦时期是中华文明的奠基阶段四、先秦时期的阶段特征重点1
运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基本原理认识先秦阶段特征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思想文化井田制宗法分封制学在官府土地私有制形成中央集权制百家争鸣文化专制决定反作用土地私有制占主导地位宗法分封制崩溃西周春秋战国秦重点2
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基本原理全面认识小农经济生产力生产关系决定反作用小农经济封建社会前期:基本适应生产力发展封建社会后期:阻碍生产力发展注: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根本原因,以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为评价的根本标准。材料一(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令诸侯伐郑,郑伯击之。……王卒大败,祝聃(郑庄公的臣下)射王中肩。——《左传》材料二(楚庄王十六年,公元前598年)伐陈,杀夏征舒。征舒弑其君,故杀之也。已破陈,即县之。(秦惠文王十三年,公元前312年)攻楚汉中,取地六百里,置汉中郡。
——《史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材料一、二反映了什么实质问题?实质: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兼并战争频繁,宗法分封制破坏。印象东周材料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矿石运输安全检查承包合同
- 搬家服务评价合同模板
- 2025年度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项目进度管理服务合同
- 2025-2030年中国消毒柜市场运行态势与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洗精煤行业市场现状分析规划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水陆两用挖掘机市场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水利自动化设备行业运行动态及前景趋势预测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抗菌肽市场运行动态与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手机Flash产业运营状况与发展潜力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微晶纤维素市场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英语-广东省上进联考领航高中联盟2025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题和答案
- 2025年春季新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课件
- 培训课件:律师客户沟通技巧
- 2025年春新外研版(三起)英语三年级下册课件 Unit5第1课时Startup
- 2025年春新外研版(三起)英语三年级下册课件 Unit1第2课时Speedup
- 生物新教材培训的心得体会
- 中医预防流感知识讲座
- 上海市2024年中考英语试题及答案
- 临床患者体位管理
- 砂光机培训课件
- 米酒的制作流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