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桑梓镇中心学校九年级化学上册《6.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1 (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桑梓镇中心学校九年级化学上册《6.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1 (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桑梓镇中心学校九年级化学上册《6.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1 (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桑梓镇中心学校九年级化学上册《6.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1 (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桑梓镇中心学校九年级化学上册《6.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1 (新版)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桑梓镇中心学校九年级化学上册《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1(新版)新人教版授课内容授课时数授课班级授课人数授课地点授课时间教学内容《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桑梓镇中心学校九年级化学上册新人教版中关于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内容。主要涵盖以下知识点:

1.二氧化碳的性质、制法、用途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2.一氧化碳的性质、危害以及与二氧化碳的对比;

3.碳的化学性质及其在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中的表现;

4.实验操作:二氧化碳的制备与检验,一氧化碳的生成与性质验证;

5.结合生活实际,探讨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在生活中的应用及安全防护措施。核心素养目标1.能理解并掌握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基本性质,形成化学知识体系,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2.通过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安全意识,培养实践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与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相关现象的能力,增强科学素养。

4.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问题,提高环保意识,培养社会责任感。

5.对比分析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重点:

1.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制法及用途;

2.碳的化学性质及其在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中的表现;

3.实验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难点:

1.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性质差异的理解;

2.实验操作中的安全防护及技巧;

3.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现象的解释。

解决办法及突破策略:

1.采用对比教学法,通过表格、图示等方式直观展示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性质的异同,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2.设计互动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实验技能,同时强调安全规范,预防潜在风险;

3.结合实际生活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增强知识的应用能力。教学方法与策略1.选择适合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点的教学方法

针对九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本节课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案例,讲解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基本性质、制法及用途,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2)讨论法:组织学生针对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差异、环境问题等主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案例研究:选择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案例,如二氧化碳在温室效应中的作用、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等,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4)项目导向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以项目形式开展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相关实验,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2.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

(1)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与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相关的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课堂讲解:结合PPT、视频等教学资源,详细讲解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基本性质、制法及用途。

(3)实验演示:进行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制备与检验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两种气体的性质差异。

(4)课堂讨论:组织学生针对实验现象、环境问题等展开讨论,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

(5)小组合作:分组进行项目导向学习,开展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相关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6)总结与反思:通过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方式,对课堂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中的收获与不足。

3.确定教学媒体和资源的使用

(1)PPT:展示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制法、用途等教学内容,辅助讲解。

(2)视频:播放与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相关的实验操作、生活案例等视频,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在线工具:利用网络资源,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辅助课堂教学。

(4)实验器材:准备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制备与检验实验所需的器材,确保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

(5)教学案例:收集与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相关的实际案例,用于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教学流程本节课的教学流程分为课前准备、课中教学和课后巩固三个阶段,共计45分钟。

1.课前准备(5分钟)

(1)教师准备:

教师提前制作PPT、收集教学视频和案例,准备好实验器材。

(2)学生准备:

学生预习教材,了解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基本性质,为课堂学习做好铺垫。

2.课中教学(35分钟)

(1)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与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相关的现象,如温室效应、煤气中毒等,引起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课堂讲解(10分钟)

结合PPT、视频等教学资源,教师详细讲解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基本性质、制法及用途,强调两者的性质差异。

(3)实验演示(10分钟)

教师进行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制备与检验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两种气体的性质差异。在此过程中,强调实验操作的安全规范。

(4)课堂讨论(5分钟)

教师组织学生针对实验现象、环境问题等展开讨论,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

(5)小组合作(5分钟)

学生分组进行项目导向学习,开展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相关实验。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课后巩固(5分钟)

(1)总结与反思(3分钟)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对课堂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同时,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中的收获与不足。

(2)作业布置(2分钟)

布置与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相关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1.导入(5分钟)

分析:通过生活现象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举例:教师展示二氧化碳在温室效应中的作用、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等,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问题。

2.课堂讲解(10分钟)

分析:结合教学资源,详细讲解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基本性质、制法及用途,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举例:教师讲解二氧化碳的制备方法、用途以及一氧化碳的危害,强调两者性质差异。

3.实验演示(10分钟)

分析: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差异,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举例:教师演示二氧化碳的制备与检验实验,讲解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

4.课堂讨论(5分钟)

分析:组织学生针对实验现象、环境问题等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举例:学生针对二氧化碳在温室效应中的作用、一氧化碳中毒的预防等话题进行讨论。

5.小组合作(5分钟)

分析:分组进行项目导向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举例:学生分组进行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相关实验,如制备、检验等。

6.总结与反思(3分钟)

分析:通过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中的收获与不足。

举例:教师提问:“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哪些性质?”学生回答并总结。

7.作业布置(2分钟)

分析: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举例:教师布置与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相关的选择题、填空题和实验报告。知识点梳理1.二氧化碳的基本性质

-无色、无味、比空气重的气体;

-不支持燃烧,不燃烧;

-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在常温下稳定,高温下能与碳、镁等反应;

-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也是温室气体之一。

2.二氧化碳的制备与检验

-制备:通常通过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备;

-检验:使用澄清的石灰水,二氧化碳能使石灰水变浑浊。

3.二氧化碳的用途

-作为灭火剂;

-在饮料中作为碳酸气体;

-作为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

-在工业上用于生产碳酸饮料、化肥等。

4.一氧化碳的基本性质

-无色、无味、比空气轻的气体;

-支持燃烧,本身可燃烧;

-与血红蛋白结合能力远强于氧气,导致缺氧;

-在常温下稳定,高温下能与铁、铜等反应;

-是燃烧不完全的产物,对人体有害。

5.一氧化碳的危害与预防

-室内通风不良时易发生一氧化碳中毒;

-使用燃气设备时要注意安全,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

-了解一氧化碳中毒的症状,及时救治。

6.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对比

-性质上的对比: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一氧化碳支持燃烧且有毒;

-在环境中的作用:二氧化碳参与温室效应,一氧化碳是燃烧不完全的产物;

-安全性: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安全使用,一氧化碳具有高度危险性。

7.碳的化学性质

-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碳能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

-碳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如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

-碳能与酸反应生成相应的烃类化合物。

8.实验操作技能

-学会使用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

-学会安全操作制备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实验;

-掌握实验中的基本安全措施,如通风、使用防护设备等。课堂小结,当堂检测1.课堂小结

(1)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基本性质:

-二氧化碳:无色、无味、比空气重的气体,不支持燃烧,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也是温室气体之一。

-一氧化碳:无色、无味、比空气轻的气体,支持燃烧且有毒,与血红蛋白结合能力强,导致缺氧。

(2)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制法与用途:

-二氧化碳:通过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备,用于灭火、饮料、植物光合作用等。

-一氧化碳:是燃烧不完全的产物,可用于工业生产,但要注意安全防护。

(3)实验操作技能与安全:

-学会使用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

-掌握安全操作制备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实验;

-了解实验中的基本安全措施,如通风、使用防护设备等。

2.当堂检测

(1)选择题:

1.下列哪种气体不支持燃烧?()

A.二氧化碳

B.一氧化碳

C.氧气

D.氮气

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什么物质?()

A.碳酸

B.碱

C.酸

D.氧化物

(2)填空题:

1.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的主要来源是:________。

2.一氧化碳中毒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3)简答题:

1.请简要说明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差异。

2.请列举三种防止一氧化碳中毒的措施。

(4)实验操作题:

1.请简述二氧化碳的制备方法。

2.请描述如何使用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重点题型整理1.简答题:请描述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差异。

答案:

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比空气重的气体,不支持燃烧,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同时也是温室气体之一。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比空气轻的气体,支持燃烧且有毒,与血红蛋白结合能力强,会导致缺氧。

2.计算题:已知二氧化碳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98g/L,求在标准状况下1摩尔二氧化碳气体的体积。

答案: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其中P为压强,V为体积,n为物质的量,R为气体常数,T为温度),在标准状况下,1摩尔气体的体积为22.4L。因此,1摩尔二氧化碳气体的体积也是22.4L。

3.分析题:分析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的碳循环过程。

答案:

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的碳循环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将其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氧气;

-动物通过呼吸作用将有机物氧化,产生二氧化碳并释放能量;

-燃烧过程(如化石燃料的燃烧)也会释放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通过溶解在大气中形成碳酸,参与雨水形成,最终流入河流、湖泊和海洋;

-水生生物通过呼吸和分解过程释放二氧化碳,而海洋中的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4.应用题:列举三种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日常应用,并简要说明其原理。

答案:

(1)二氧化碳的应用:

-灭火:二氧化碳灭火器通过释放二氧化碳气体,降低火焰周围的氧气浓度,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

-碳酸饮料:二氧化碳气体溶解在水中形成碳酸,赋予饮料特有的口感和气泡。

-植物生长促进: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可以促进植物生长。

(2)一氧化碳的应用:

-工业生产:一氧化碳在工业上可用作还原剂,如用于冶炼金属。

-燃料:一氧化碳本身可燃烧,可用作燃料或燃料气体的一部分。

-医疗用途:一氧化碳在特定条件下用于治疗某些疾病,如一氧化碳吸入疗法。

5.实验题: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差异。

答案:

实验名称: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差异实验

实验材料:

-二氧化碳气体

-一氧化碳气体

-燃着的木条

-石灰水

-试管或集气瓶

实验步骤:

1.分别准备两支试管或集气瓶,标记为A和B。

2.向试管A中注入一定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向试管B中注入等量的一氧化碳气体。

3.分别将燃着的木条插入两个试管中。

4.观察木条的燃烧情况,记录结果。

5.向两个试管中分别倒入少量石灰水,振荡。

6.观察石灰水的变化,记录结果。

实验结果:

-二氧化碳气体中的木条会熄灭,一氧化碳气体中的木条会继续燃烧。

-二氧化碳气体加入石灰水后,石灰水会变浑浊;一氧化碳气体加入石灰水后,石灰水无变化。

实验结论:

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而一氧化碳支持燃烧。此外,二氧化碳能使石灰水变浑浊,而一氧化碳不能。内容逻辑关系-无色、无味、比空气重的气体;

-不支持燃烧,不燃烧;

-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在常温下稳定,高温下能与碳、镁等反应;

-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也是温室气体之一。

2.②二氧化碳的制备与检验

-制备:通常通过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备;

-检验:使用澄清的石灰水,二氧化碳能使石灰水变浑浊。

3.③二氧化碳的用途

-作为灭火剂;

-在饮料中作为碳酸气体;

-作为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

-在工业上用于生产碳酸饮料、化肥等。

4.④一氧化碳的基本性质

-无色、无味、比空气轻的气体;

-支持燃烧,本身可燃烧;

-与血红蛋白结合能力远强于氧气,导致缺氧;

-在常温下稳定,高温下能与铁、铜等反应;

-是燃烧不完全的产物,对人体有害。

5.⑤一氧化碳的危害与预防

-室内通风不良时易发生一氧化碳中毒;

-使用燃气设备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