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课件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1页
第15课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课件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2页
第15课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课件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3页
第15课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课件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4页
第15课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课件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5课货币的使用和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欧元选择性必修1

第五单元

货币与赋税制度(一)古代货币的演变:①夏朝:海贝。②商朝后期:开始出现铜铸币。③春秋战国时期:多种样式的铜铸币。夏代二里头遗址出土的海贝商代铜铸币(山西保德县出土)布币刀币圜钱蚁鼻钱思考:这一时期货币发展有何趋势?原因是什么?趋势: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演进。材料1:与财富、商业有关的汉字,许多都以“贝”为偏旁,间接反映了上古时期曾以海贝充当货币的事实。原因:①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货币需求量增大。

②金属铸造技术日渐成熟。一、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可能是最早的货币财贩购货贷贪赊贡贼贾贺赠贿1、先秦时期——从自然货币到人工货币2、秦朝——从多元货币到统一币制(2)秦朝:统一货币为圆形方孔钱(1)春秋战国:币制混乱一、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一)古代货币的演进材料2:秦灭六国,“六合为一”,货币的混乱状态,给国家统一向各地征收赋税及各地区之间的商品经济交流都造成极大不便,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统一政权的巩固。……直到公元前210年才最终统一了全国货币。秦朝在统一币制的过程中不仅对货币的形、质、量有明确规定,而且严禁私人铸钱。……它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币制,意义至为重大。

——摘编自张诚《秦汉币制改革略论》(1)原因:①战国时期,货币混乱;

②秦朝完成国家统一;

③经济发展和赋税征收的需要;

④巩固政权的需要。(2)意义:①促进商品经济发展;

②便利了经济管理和赋税征收;

③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政权巩固。思考:秦朝币制改革的原因和意义?秦半两材料3:汉武帝于元鼎四年(前113年)将铸币权从各郡国收归中央政府,使中央政府对五铢进行统一铸造和发行。“于是悉令郡国无铸钱,专令上林三官铸。钱既多,而令天下非三官钱不得行,诸郡国所前铸钱皆废销之,输其铜三官。而民之铸钱益少,计其费不能相当,唯真工大奸乃盗为之。”五铢钱轻重合宜,自汉至隋七百余年,基本上行用不废。

——摘编自《史记·平准书》原因:①币制混乱、民间私铸成风;

②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意义:①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

②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稳定社会秩序;

③使铜币体制规范化,长期影响后世

(至唐初)。是中国古代使用最久的货币。五铢钱西汉“五铢”铜钱范,钱体上铸有标明钱币重量的文字24锱=1铢24铢=1两(一)古代货币的演进3、西汉——从地方铸币到中央铸币一、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锱铢必较思考: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汉武帝实行币制改革的原因和影响?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演进材料4唐武德四年(621年),唐高祖李渊下令“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开元通宝钱制把货币的单位由金属重量的直接标示改为纯粹的货币符号,开创了中国货币史上以“通宝”、“元宝”等作为铸币标示的货币系统。其次,秦汉以来的衡量系统,以二十四铢为一两,而开元通宝钱十枚重量,恰为一两,……开元通宝钱的大小轻重成为唐以后历代铸币的基本标准,以十钱为一两的衡量单位逐步形成。……开元通宝是唐朝统治200多年的主要流通货币,而且影响了中国1000多年钱币的形制。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终止了五铢钱长期流行的历史,开启了新的货币体系,对我国钱币形制发展有划时代的影响;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通宝”即“流通宝货”之意,反映了人们对货币作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此后我国铜钱不再用钱文标重量,都以通宝、元宝相称,它一直沿用到辛亥革命后的“民国通宝”。4、唐朝——文书重量→通宝元宝→年号钱(一)古代货币的演进货币符号化特征的进一步增强

图为2015年西汉海昏侯刘贺墓考古场景。其中,出土于主墓北藏阁的约200万枚铜钱,重达10余吨,都是没有使用的钱,初步估算这里埋藏的钱相当于汉代中期一年铸币的1%。——彭志才《论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出土铜钱的来源与性质》5、宋——从金属货币至纸币材料5:交子的诞生,与经济繁荣有莫大的关系,可谓大时代与小地区的因缘巧合。最早的纸币诞生在四川,除了北宋本身的时代背景,也在于四川的特殊性。四川因为躲避隋唐战乱,经济相对独立,贸易繁荣,因缺铜而依赖铁钱,铁钱与铜钱的比价根据记载似乎在10:1,携带不便。最终,四川茶叶和马匹等贸易的发达以及四川的铁钱的笨重,导致交子在相对独立和特殊的四川诞生。

——摘编自徐瑾《白银帝国》材料6:公元1024年出现的北宋交子是中国和世界最早流通的纸币,它的出现是中国货币史上的巨大进步。也在世界货币史上写下了重要一笔。直到1690年欧洲瑞典才出现纸币,可以说中国纸币的产生和发展领先了欧洲五六百年。

——尚諍《最早的纸币北宋“交子”的兴衰》

北宋交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交子出现的原因及意义?反映了货币怎样的演变趋势原因:①北宋商品经济繁荣发展,货币需求量大;②铜币供应量及流通量不足,出现钱荒;③铁钱笨重,携带、流通不便;④造纸业和印刷业的发展,为纸币出现奠定了技术条件。意义:①与铜钱兼行,弥补现钱的不足,促进商品经济发展;②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影响深远。南宋会子(一)古代货币的演进5、宋——从金属货币至纸币7、明清:白银货币化过程:

明初:铜钱与纸币并行。

明中期:白银逐渐成为国家财政和民间交易的基本支付手段,物价也多以银两计算。

清朝:完全承认白银的法定货币地位,与铜钱兼用。

将纸币作为单一流通货币来发行,称为“钞”6、元朝:“中统元宝交钞”是中国现存的最早由官方(忽必烈时代)正式印刷发行的纸币实物(宋代纸币无实物)。元末滥印纸钞,导致恶性通货膨胀,财政崩溃。(一)古代货币的演进明代铜钱明朝中期白银货币化需要称重与切割清代铜钱清代地丁银问题探究:明清时期白银货币化的原因及影响?

材料

明初以铜钱、纸钞为法定货币,白银在禁止流通之列。但纸钞因政府未能控制投放量而导致信用下降,渐至名存实亡,铜钱则因币材缺乏,铸币量难以满足流通的需要。明朝中期,朝廷被迫放松用银之禁,而通过海外贸易大量流入中国的白银恰好弥补了国内银矿不足的缺陷。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时,规定赋税折银征收,这说明民间使用白银已比较普遍。清代历朝都铸造铜钱,并在云南等地大力开采铜矿,但仍不能完全解决币材问题,同时用银之势也已不可遏止,因此在流通领域仍然是“用银为本,用钱为末”,大额交易通用白银,政府财政也以白银为计算单位。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原因:①商品经济发展对货币需求量增大;②纸币和铜钱的弊端;③白银作为货币具有体积小、价值高和易于分割的优势;④政府一条鞭法赋税制度改革的推动;⑤新航路开辟后,白银大量流入中国。影响:①推动了商品经济发展;②促进了赋役制度的改革,使赋役从实物税和力役向货币税转变;③有利于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促进中国的社会转型;④促进了中国的对外贸易及交流。5.宋元:由金属货币向纸币演进

北宋时交子出现,元朝将纸币作为单一流通货币1.先秦

: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演进

海贝→铜铸贝2.秦:由多元货币向统一货币演进(由杂乱形制向统一形制演变)

秦统一货币为圆形方孔钱“秦半两”,奠定我国古代货币统一形制的基础3.汉: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演变

汉武帝由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加强了中央集权,此后历代铸币皆由中央直接经管。4.唐: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演进

唐初铸造“开元通宝”钱,钱文不书重量,我国铜钱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演变。6.明清:由纸币宝钞向白银流通的演变(白银货币化)

明中期,白银逐渐成为国家财政和民间交易的基本支付手段,清朝承认白银的法定货币地位归纳总结:中国古代货币的演进规律

中国古代货币演变的原因:①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②主要原因:国家统一,社会相对稳定;社会经济贸易的发展。③其他原因:国家政策、货币的材质、货币的铸造或印刷技术。晚清银元中华民国建立银元南京国民党政府时期法币改革1948年发行金圆券解放战争时期1948年12月1日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开始统一发行人民币新中国建立后人民币成为法定货币1999.10.1启用第五套人民币(二)近现代货币的演进:一、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1.历程:材料71933年南京国民政府决定实施“废两改元”,使银元成为统一流通的本位币,但辅币、纸币仍未统一。当时全球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世界市场白银价格猛涨,中国白银大量外流,许多工商企业因此陷入困境。1934年南京国民政府开始加征白银出口税和征收平衡税,但制止白银外流的效果不理想。1935年政府果断决定币制改革。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材料81935年1月,基于当时中国的银本位币制受到美国白银政策的严重冲击,蒋介石曾派特使赴美,就中国废除银本位和“统一币制”与美方沟通。1935年春夏,日本在华北屡屡发难,蒋介石颇为担心其将影响全局的稳定,多次下令严禁地方部队和地方政府擅自发行钞票,要求以中央银行钞票取代地钞。

——自吴景平《蒋介石与1935年法币政策的决策与实施》材料9美籍专家杨格评价1935年的法币政策时指出:“1935年币制改革又是一个决定性的转折点,它成功地稳定外汇并制止通货紧缩,因而为经济注入新的力量,加强对未来的信心。”

——吴景平《蒋介石与1935年法币政策的决策与实施》材料10法币发行的头两年,币值尚属稳定,1元法币能顶1元银元使用。但从1937年下半年开始,抗日战争爆发,国民政府开始滥发法币,物价暴涨,引发恶性通货膨胀,法币迅速贬值。

——《三十六年所利得税计算须知》(1)背景:①国内币制混乱;②世界经济危机波及到中国,美国大量收购白银,导致白银外流;③“废两改元”为改革奠定基础;④巩固统治,发展经济的需要。(2)影响:积极:①遏制白银外流,稳定金融;②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和贸易发展;③缓解经济危机;④加强政府经济控制力(统一货币);⑤为抗日战争奠定物质基础。消极:①强化了官僚资本的垄断地位;②为战争大量发行法币,掠夺财富,造成了经济衰退和金融混乱,最终导致了国民政府的灭亡;③便利了列强控制中国经济。(二)近现代货币的演进:2.南京国民政府的币制改革3.人民币背景产生发展作用稳定原因①解放区的壮大;②解放区货币种类庞杂、折算不便;③统一货币以促进经济发展;④巩固政权,加强民族认同。①1948在石家庄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开始统一发行人民币;②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币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从1948年最初发行到1999年10月1日启用新版,共发行了五套。①长期以来人民币地位始终稳定,对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②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①国家政治独立,社会安定;②经济平稳发展;③综合国力的提高;④制度保障,适度的货币政策等。(二)近现代货币的演进:

毛泽东:“人民有了自己的武装,有了自己的政权,现在又有了自己的银行和货币,这才真正是人民当家作主!”

——《燕赵党旗红—中国共产党在河北》

(2)中国人民币坚持经济、计划、集中统一的发行原则(历史纵横),保证币值和物价的稳定(3)中国不断完善金融体制和法律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思考:为什么人民币能够长期稳定,在国内外经济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中国社会安定,经济平稳发展,综合国力的提高,国际地位提升。3.人民币:2015年12月1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宣布,人民币将纳入特別提款权(SDR)货币籃子,SDR货币篮子扩大至美元、欧元、人民币、日元和英镑5种货币,人民币的权重为10.92%,超过日元和英镑,居第三位。2016年10月1日正式生效。

2022年5月份,IMF将人民币在SDR中的权重由10.92%上调至12.28%,反映出人民币可自由使用程度提高,有助于进一步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增强人民币资产的国际吸引力。(二)近现代货币的演进:1976-现在牙买加体系时期国际货币多元化1944-1973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美元主导国际货币1816-1914古典金本位时期以英镑主导国际货币

二、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一)金本位制——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1816---19C30年代)1、金本位制——以英镑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1)形成原因世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不断扩大,国际间的货币结算日益复杂。英国:①英国建立和完善资产阶级代议制成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②通过殖民扩张,成为最大的殖民国家,英国拥有大量的黄金储备;

③通过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头号强国。

二、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光荣革命工业革命殖民扩张材料1:英镑的国际之路始于19世纪初,其早期国际化是与国际贸易相关联的。19世纪初到19世纪70年代,英国凭借强大的优势地位,始终处于超额顺差状态。......由于当时英国是世界上经济最强的国家,基于对英国经济的信任以及对英镑兑换黄金的信任,各国都愿意持有英镑并用英镑进行国际结算。1816年,当时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制定法案《金本位制度法案》,实行金本位制。此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都先后采用,形成了以英镑为中心、以金币或黄金在国际流通为主的金本位货币制度。以英镑为中心;以金币或黄金在国际间流通为主;确立金本位货币制度:各国的金币具有法定的含金量,人们可以根据规定自由铸造金币,金币可以自由流通,而且不易贬值。金本位制的推行,是自由资本主义阶段的产物,有利于币值和汇率的相对稳定,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和世界经济的发展;英镑成为国际货币,等同于黄金,有利于英国的世界经济中心地位确立和巩固。(2)金本位制的形成(3)金本位制的特点(内容)(4)金本位制产生的影响历史上第一个世界货币体系

材料2:一战结束,作为金融和殖民地双重日不落帝国的英国,在战争中军费开支近100亿英镑。英国不得不变卖海外投资的1/4,国民财富损失了1/3,出口额减少为进口的1/2。英国由债权国变为债务国。伦敦也丧失了作为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黄金储备仅剩余1.17亿英镑。

——王章辉《英国经济史》材料3:1931年9月底,英国宣布停止黄金支付,停止纸币兑换......1933年春......美国放弃金本位,美元贬值。其他国家也纷纷宣布放弃金本位制。金本位制崩溃后......汇率剧烈波动,使货币金融领域日益陷于动荡和混乱之中。

——央视《经济半小时》栏目组《货币战争:真相与未来》崩溃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冲击;帝国主义阶段各个国家发展不平衡,黄金集中于少数国家,流动性受到限制;1929年美国经济危机,使金本位制规则无法维持。(5)金本位制的崩溃崩溃影响:资本主义世界货币失去统一的标准和基础;英国、法国和美国构建了以英镑、法郎和美元为中心的货币集团,各自为政;国际金融秩序一片混乱,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受到严重威胁。2、布雷顿森林体系---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1945年美国的数值在世界所占比重工业生产黄金储备(3)内容:(1)背景:二战严重削弱了英国等欧洲国家,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2)建立:1944年召开布雷顿森林会议。(1)确定国际货币制度(双挂钩-固定)黄金美元各国货币美元与黄金挂钩,1盎司黄金=35美元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同美元保持固定汇率关系(2)建立国际金融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WB)--短期贷款(救急)

稳定汇率---长期贷款(救穷),经济发展,实质:以美元为中心,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货币体系

二、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材料4美国的经济在战争期间获得迅速发展,国民生产总值从1940年的1006亿美圆上升到1945年的2136亿美圆。……美国的黄金储备1945年已占到资本主义世界黄金储备总量的59%,1948年更增至74.5%。美国已跃升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4)影响:(5)瓦解: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宣布停止美元兑换黄金,布雷顿森林体系走向瓦解。思考:根据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原因。2.布雷顿森林体系---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由于美元与黄金挂钩,而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虽然因此而取得了国际核心货币的地位,但是各国为了发展国际贸易,必须用美元作为结算与储备货币,这样就会导致流出美国的货币在海外不断沉淀,对美国来说就会发生长期贸易逆差;而美元作为国际货币核心的前提是必须保持美元币值稳定与坚挺,这又要求美国必须是一个长期贸易顺差国。这两个要求互相矛盾,因此是一个悖论。——特里芬《黄金与美元危机——自由兑换的未来》对美国:美元实际上等同于黄金,取得了在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中的霸权地位。(便利于美国的扩张)对世界: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际贸易,稳定了国际金融,同时也为美国推行世界霸权提供了有利条件。年份国际收支黄金储备对外流动负债19488242771955-122171361959-381951941960-391782101969-611194171970-301114331971-2201026421948至1971年间美国国际收支、黄金储备

及对外流动负债的变化情况表(单位:亿美元)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原因(1)美国实力相对下降

(2)朝战、越战的拖累

(3)危机“滞胀”影响(4)欧洲、日本的崛起

(5)布雷顿森林体系内在矛盾

(6)石油危机二、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1)原因:①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实力相对削弱,无力承担稳定美国汇率的责任;

②西欧、日本等的崛起,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3、牙买加体系——多元化国际储备和浮动汇率制的国际货币体系(1976-现在)(4)评价:优点:货币供应和使用更加方便灵活;缺点:加剧了国际金融市场和体系复杂性和不稳定性。(3)内容(特征):

①黄金非货币化:黄金与各国货币彻底脱钩。

②国际储备多元化:美元仍是最主要的国际货币,但欧元、日元和人民币等的影响力日益上升。

③浮动汇率制合法化:固定汇率被浮动汇率取代。(2)建立:1976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牙买加举行会议,通过《牙买加协议》。人民币国际化美元第四轮量化宽松(2012年)美对华万亿赤字,是美元霸权的阳谋《财经问题研究》2020年第11期探究:人民币为何必须走向国际化?美国凭借“美元霸权”收割全世界维护自身经济和金融安全构建国际经济新秩序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先秦时期: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演变(海贝到铜贝)秦代:由多元货币向统一币制的演变(半两钱)国际金本位体制(英镑为中心)布雷顿森林体系(以美元为中心)目前的国际货币状况(牙买加体系)汉代:铸币权收归中央(五铢钱)北宋:

金属货币向纸币的演变

(交子)国民政府:币制改革新中国:人民币的发行明清:

白银的逐渐货币化元朝:

单一流通货币(钞)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课堂小结1.(2024·湖北·高考真题)商业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下列四处考古遗址所出土器物能表明商业已有较高程度发展的是(

)A.陶釜、蚌器、骨角器等 B.指环、牙器、臂玉环等C.石斧、石磨棒、石磨盘等 D.骨贝、青铜贝、包金贝等1.D【详解】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石器时代(中国)。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骨贝、青铜贝、包金贝等都是早期的货币形式,货币的出现和发展是商业发展到较高程度的重要标志。有了专门用于交换的媒介(货币),说明商品交换更加频繁和复杂,商业活动更加活跃和成熟,D项正确;陶釜、蚌器、骨角器等主要是生活用品和生产工具,不能直接体现商业的较高程度发展,排除A项;指环、牙器、臂玉环等更多是装饰品,与商业的高度发展关联不大,排除B项;石斧、石磨棒、石磨盘等主要是用于农业生产的工具,不能表明商业的较高程度,排除C项。故选D项。高考真题

2.(2024·山东·高考真题)

中世纪中前期,地中海地区的主流通货是拜占庭帝国的苏勒德斯金币、阿拉伯帝国的第纳尔金币。自13世纪中叶起,佛罗伦萨的弗洛林金币和威尼斯的杜卡托金币取代它们,成为地中海贸易的主流通货。这一转变的原因是(

)A.意大利民族国家兴起 B.封建庄园制度的成熟C.大量贵金属涌入欧洲 D.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2.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地中海地区)。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威尼斯等城市商业日益繁荣,在经济活动中的影响力不断增大,其发行的货币也逐渐在地区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D项正确;意大利民族国家兴起在这一时期并不明显,且与货币转变的直接关联不大,排除A项;封建庄园制度主要关注的是农业生产和社会结构,而金币流通的变化更多地反映了贸易和商业活动的变迁,排除B项;此时新航路还未开辟,欧洲并没有大量的贵金属涌入,排除C项。故选D项。3.A【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581年,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时,白银确已逐渐成为国家财政和民间交易的基本支付手段,A项正确;清丈全国土地并不能从根本上遏制土地兼并现象,排除B项;白银的大量流入并未解决当时因逃税、走私等引发的明朝府库空虚问题,排除C项;明代商品经济并未超越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据优势地位依然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