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语文期中考试卷_第1页
11语文期中考试卷_第2页
11语文期中考试卷_第3页
11语文期中考试卷_第4页
11语文期中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秘密★启用前阆中中学校2024年春高2023级期中学习质量检测语文试题(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3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4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材料一:儒家认为教育与政治生活、经济基础密不可分,高度重视教育在社会发展和国家治理中的作用。据《论语·子路》记载:“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众多)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之,又何加焉?’曰:‘教之。’”这段话明确表达了“庶”“富”“教”三者的关系。一方面,经济基础制约着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教育的发展对社会经济具有促进作用。“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意思是说用政治手段治理他们,用刑罚整顿他们,百姓只求免于犯罪,不会有廉耻之心;用道德来说服他们,用礼教来规训他们,百姓不但会有廉耻之心,而且还会民心归顺。孔子认为任何政令和刑律都不如教育(化)有效果,强调了教育(化)活动对于社会生活的重大作用。材料二:道家以顺应自然为最高教育理念。“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是道的最根本、最高级、最本质的本性。在教育领域内,“道法自然”就是一切按照教育规律办事,唯教育规律是从。《淮南子》说,道法自然,绝非“漠然不动”,“听其自流”,而是“循理而举事,因资而立功”。《吕氏春秋》说“凡举事无逆天数,必顺其时,乃顺其类”,即顺应本性。老子认为尊重教育对象的自主意识,不靠外在的强制措施和方式,尊重其客观规律,要“希言自然”,顺其本性,顺其自然,“顺势”去“善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这种主张要求教育同人的自然本性相一致,能适时而言,适时而行,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学生要在教者的引导下去观察,去体悟,去分析,按着本性去充分发展,从而完成教育的目的。材料三:“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是法家代表人物韩非提出的教育主张,其首倡者则是商鞅。韩非认为:“故明主之国无书简之大,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这就是法家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的一个基本概括。韩非提出“以法为教”是对商鞅“燔诗书而明法令”的发展。商鞅认为:“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韩非后来解释说:“以表示目,以鼓语耳,以法教心。”法是一种依据或准则,有了法,就使人行为有规矩可循。百姓知法、守法,社会就安定;官吏知法、执法,就不会残害百姓。因此,不论吏民,都要教其知法、畏法、守法,这样国家就没有不强盛的。法家主张将法令文书公之于众,并使家喻户晓,由此实现法治教育。秦国“以法为教”颇为成功。当商鞅失势仓皇出走时,竟然找不到一个躲身之处。因为商鞅曾规定:留人住宿而所留者无身份证,要罪及舍主人。所以,秦国的强大与普遍的法治教育有很大关系。如果说“以法为教”主要表达了法家推行法治教育的内容,那么“以吏为师”则主要表达了法治教育的实现手段。尽管“以吏为师”古已有之,但这仅是形式上近似。实质上,法家提出的“以吏为师”,其着眼点不在“师”而在“吏”,或者说是在“法”而不在“教”,即为了实行法治,选择那些知法的官吏来担任法令的解释者和宣传者,仅此而已。因此,法家所谓“师”并非教师意义上的“师”。韩非发展了商鞅设置吏师的主张和实践,明确把这种制度表述为“以吏为师”,以保证“以法为教”。但韩非的“以吏为师”中还包含着一层意思:理想的国家与社会是不需要许多人来从事文化、知识和教育工作的,这样的人一多,就会破坏社会秩序。妥善的做法就是“以吏为师”。这样,韩非就更强调了法的教育,而否定了知识教育及其实施者,走向了极端。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关系。B.《规律。C.材用。D.韩师”。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孔子认为,政令、刑罚不会让人产生廉耻之心,必须要用道德教化、礼教规劝来改变他们。道家教育观强调要尊重教育本身的客观规律,而不重视靠教育对象自主去完成教育目的。韩非子认为,从君主到百姓,只要每个人都知法、守法,社会就会安定,国家就会强盛。法家提出的“以吏为师”重视官员榜样作用,认为官吏对法律的宣传比法律内容更重要。3.下列选项中,符合材料三的观点的一项是(3分)A.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B.兴国之本也在教化,教化之本也在学校。C.养天地之正气,法古今之完人。D.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4.《孟子·梁惠王上·齐桓晋文之事》中对“王道”的论述以及《庄子·养生主·庖丁解牛》中对解牛之理的分析都可以证明或解说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关于教育的相应观点。请简要分析。(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窝头会馆(节选)刘恒第一幕一九四八年夏,处暑,白昼。【北平南城一个号称“窝头会馆”的小四合院里,住着几户挣扎在社会底层的小市民。房主苑国钟。东厢房有三小间,租户是正骨医师周玉浦,媳妇金穆蓉,女儿周子萍。西厢房也是三小间,租户王立本以卖炒肝儿谋生,媳妇田翠兰给他打下手儿。西边那间的住户是清末的举人古月宗。】苑国钟(高声)今儿是处暑,好节气!是我苑国钟要饭的日子口儿了……(见众人回避便收敛了笑容)我要的不是租钱,我要的是饭钱!你们不能不赏我一口饭吃。【苑江淼从屋子里走出来,端着一个竹篦子暖壶。他脸色苍白,头发略显蓬乱,轻轻咳嗽着,眼睛始终盯着脚底下。苑国钟小心翼翼地迎过去。】苑国钟你好好歇着呀……快递给我,我给你灌暖壶去。苑国钟

您说……我这儿子是不是念书念傻了?田翠兰

满世界就没您这么惯儿子的!他再有病您也是他爸爸,他是您儿子!您犯不着一天到晚供着他……苑国钟

我不是他爸爸,他是我爸爸……成了吧?田翠兰

您还别不爱听!让他休了学是让他养病的,没白日儿没黑界地看书看书,就知道看书!苑国钟

我儿子喜欢看书,看了书他高兴……我得变着法儿让他高兴。田翠兰

您吃浆子吃多了吧?苑国钟

我是心疼他,大半夜听他咳嗽,我心口都裂成八瓣儿了!他是嫌我跟你们催租子呢!田翠兰

那您就甭要租子了,您还是要儿子吧。苑国钟

(不悦)你们存心要饿死我是不是?饿死我没关系,你们不能饿着我儿子……这不!刚给他抓了药,人家跟我要多少钱我也得乖儿乖儿递过去,跟我要脑袋我不是也得给么?我……【金穆蓉端着一笸箩成捆儿的纸币走过来,二话不说往篮子里倒。苑国钟赶紧张开衣襟兜住。】第二幕一九四八年秋,霜降,黄昏。【金穆蓉把十字架抱出来,往门框上钉。田翠兰端出来一尊弥勒佛和一个木托子,在门框上找地儿。】田翠兰

福斗!我把墙上的神仙薅下来了,你找个大钉子给我揳到门框上去,让他坐高儿高儿地往下看……看看谁还敢欺负咱们!苑国钟

(郁郁寡欢)关老爷圣明!那二位都晾出来了,您也出来待会儿……(向塑像鞠了一躬)今儿是好日子啊!今儿霜降了……今儿是我……古月宗

今儿是窝头会馆的主子要饭的日子口儿了!你们快围上去……围上去给他施舍呀。苑国钟

就那点儿房租,现在能买一小撮儿白面,够包俩饺子的了,我都赶不及给大伙儿涨房钱!你们看着给吧,反正我没法儿赶你们走……【周子萍退下来。苑国钟盯着姑娘手里那叠儿钱。】周子萍

苑伯伯……苑国钟

(抢夺似地把钱抓了过去,两只手紧紧攥着)谢谢!谢谢!苑江淼

(高声)放下!爸爸!您把钱还给人家……您的眼睛里除了钱还有什么?……您攥着人家的钱干什么?那是人家的钱!苑江淼

(苦笑)我还能怎么说话?爸爸,您告诉我……(指着身后的屋子)民国十六年,租房子住在这儿的那位教书先生是什么人?苑国钟

……韩先生是赤党。苑江淼

韩先生是怎么被抓走的?苑国钟

……有人来抓他……他就给抓走了……把我也捎带上了……苑江淼

您平平安安回来了……(咳嗽)可人家被枪毙了。苑国钟

(焦灼)人家毙的就是赤党!人家毙我干吗呀?苑江淼

那笔钱是哪儿来的?您为什么一直瞒着不肯说?苑国钟

(苦苦挣扎)我……我……你别听人家乱嚼舌头!……你爸爸里外都是清白的,我没干过对不起人的事情!苑江淼

可是过后您买了这个宅子!……(极度疲倦)从我懂事儿起,您嘴里永远是钱……钱……钱!催着人家要钱,躲在屋儿里数钱……为了钱您跟街坊计较翻脸吵架,做梦您都惦记着钱……苑国钟

……没有钱……我拿什么养活你还供你上学?苑江淼

钱的来路不正,我宁愿当初您把我扔到城墙根儿去!苑国钟

(站立不稳)儿子……你这么说话是想要我的命!【苑江淼径直去抢夺父亲手里的钞票。苑国钟死死攥着钞票不撒手。苑江淼情急之下给了父亲一个耳光,钞票落叶似的撒了一地。】第三幕一九四八年冬,大雪,黑夜。【油印传单撒落在地,肖鹏达出现在大门口。】肖鹏达

向伟大……的新中国……进军……谁的?苑国钟我的!是我的……(谄媚地醉笑)这东西是我的。肖鹏达(朝苑江淼晃晃那张传单)苑江淼!上边儿密密麻麻的一大堆梦话,都是你写的……也是你印的吧?(讪笑)我多嘴问一句,您那新中国在哪儿呢?苑江淼

(憧憬)……等天亮了,太阳出来了……人人都会看到她!肖鹏达

我怎么看不见呐?(手搭凉棚)哪儿呢新中国……除了你们家那烂墙头,我什么也没瞧见!苑江淼

你当然看不见……你是个瞎子。肖鹏达

(冷笑)……苑叔儿,您赶紧领我上去,让我看看您儿子那蜡纸和油辊子,他怎么就刻得这么漂亮印得那么地道呢?我是真佩服他……【苑江淼的笑容激怒了肖鹏达,肖鹏达突然挥枪对准苑江淼,苑国钟窜出来挡住枪口,引起一片惊呼。】苑国钟

小达子!好孩子……今儿你要是非得打死一个人,那你务必得打死我……我不能让你打死我儿子!肖鹏达

您让开……苑国钟

达子!人得讲良心……你小时候偷我的黑枣,我逮着你想揍你两巴掌,我儿子拦着我不让打,他怕你疼……我儿子仁义呀!你倒想拿枪打他……苑江淼

爸爸,您不用为我担心……儿子觉得值。苑国钟

你值了……(啜泣)我不值!我什么都不要……我就要我儿子!小达子……(情绪失控,怒视对方)你敢碰我儿子一根毫毛,我生吞了你,你信不信?我儿子是赤党,我也是赤党,有本事你现在就开枪!你看城外头那些拿枪拿炮的能不饶了你?【几个人扭成了一团。突然响了一枪,众人群雕一般一动不动。】周玉浦

(看着地上)血……苑大哥您……您怎么流血啦?【血顺着裤脚淌到地上,袍子裂口处的棉花也被浸红了。】苑江淼

爸……您没事儿吧……爸!(死死搂住父亲不放)爸!(哭泣)爸……苑国钟

(高声)爸爸对不住韩先生啊!韩先生叮嘱我……让我把钱送到南河沿十六号……我去了十六号……可十六号让人家给抄家啦!……我得空儿就到十六号对过儿树底下蹲着……下大雨蹲着……下大雪也蹲着……半年了一个子儿都不敢花……赶上古爷要甩他的房,我脏了心烂了肠子……我把人家的钱给花啦!苑江淼

爸爸!儿子对不起您……苑国钟

立本儿!立本儿……王立本

在呐。苑国钟

拿窝头来!快着……蘸我的血……治病……你们快着呀!再磨蹭就凝啦……儿子……爸爸手不干净……血……血干净……吃了治你的病……快着!【雪花亮晶晶的,似有若无。牛大粪兴高采烈地跑来。】牛大粪

降啦!他们降啦……这边儿投降啦!苑国钟

……我儿子……我儿子……他想去新中国……牛大粪

咱们一块儿去新中国!苑国钟

(找儿子的手,紧紧抓住)儿子……苑江淼

(紧紧地紧紧地抱着父亲)爸爸!西厢房突然爆发出新生儿的哭声。夜幕下的生者和死者都静悄悄的,那些落叶的树木居然依次开出了绚烂的花朵,与晶莹的落雪交相辉映。大幕在婴儿嘹亮的啼哭声中缓慢地闭合了。 (有删改)5.下列对本剧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剧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社会为背景,塑造了一群生活于社会底层的百姓形象,剧作从小处着眼,对话细节和人物分寸把握得很好,反映了一个时代的转折。第一幕的开头和结尾关于苑国钟收房租的场景,反映了人物复杂的内心活动。另外,“要饭”“赏我一口饭吃”等台词,表现了苑国钟的世故与无奈。第三幕中苑国钟相信蘸血的窝头能治儿子的病,这个情节主要是为了反映旧社会环境下百姓思想的迷信愚昧,表现了对国民性的批判。苑江淼是个有文化、有觉悟、思想进步的青年;然而他也有对父亲态度淡漠甚至厌恶的一面,在文中表现为他当着许多人的面斥责甚至动手打自己的父亲。6.下列对本剧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剧在剧情设计上独具匠心,它通过两条线索的交叉,使处世态度不同的两代人发生激烈的冲突,展现了人物的毁灭与新生,用小剧情反映了大时代。剧中的道具“十字架”“弥勒佛”“关老爷”,台词“他想去新中国”“咱们一块儿去新中国”等,都符合人物身份和性格,反映了人物的信仰和追求。第三幕中“雪花亮晶晶的,似有若无。牛大粪兴高采烈地跑来”这一舞台说明,一方面承接前文的清冷格调,烘托舞台氛围;另一方面推动了剧情发展,使剧情由高潮进入落幕。剧末的舞台说明中“新生儿的哭声”“绚烂的花朵”“晶莹的落雪”体现了本剧现实主义的写法,具有象征意义,使剧情由沉重转为欢快,透出了一种新生的希望。戏剧冲突是构成戏剧剧情的基础,请从第二幕中概括出三处戏剧冲突并作简要说明。(6分)鲁迅说:“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请以主要人物苑国钟为例,结合剧情阐释这一理论。(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9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文本一:待漏院记①王禹偁天道不言,而品物亨、岁功成者,何谓也?四时之吏,五行之佐,宣其气矣。圣人不言而百姓亲、万邦宁者,何谓也?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张其教矣。是知君逸于上,臣劳于下,法乎天也。古之善相天下者,自皋、夔至房、魏,可数也,是不独有其德,亦皆务于勤耳,况夙兴夜寐,以事一人。卿大夫犹然,况宰相乎!朝廷自国初因旧制,设宰臣待漏院于丹凤门之右,示勤政也。至若北阙向曙,东方未明,相君启行,煌煌火城;相君至止,哕哕銮声。金门未辟,玉漏犹滴,彻盖下车,于焉以息。待漏之际,相君其有思乎?其或兆民未安,思所泰之;四夷未附,思所来之。兵革未息,何以弭之;田畴多芜,何以辟之。贤人在野,我将进之;佞臣立朝,我将斥之。六气不和,灾眚荐至,愿避位以禳之;五刑未措,欺诈日生,请修德以厘之。忧心忡忡,待旦而入,九门既启,四聪甚迩。相君言焉,时君纳焉。皇风于是乎清夷,苍生以之而富庶。若然,总百官、食万钱,非幸也,宜也。其或私仇未复,思所逐之;旧恩未报,思所荣之。子女玉帛,何以致之;车马器玩,何以取之。奸人附势,我将陟之;直士抗言,我将黜之。三时告灾,上有忧也,构巧词以悦之;群吏弄法,君闻怨言,进谄容以媚之。私心慆慆②,假寐而坐,九门既开,重瞳③屡回。相君言焉,时君惑焉。政柄于是乎隳哉,帝位以之而危矣。若然,则下死狱、投远方,非不幸也,亦宜也。是知一国之政,万人之命,悬于宰相,可不慎欤?复有无毁无誉,旅进旅退,窃位而苟禄,备员而全身者,亦无所取焉。棘寺小吏王某为文,请志院壁,用规于执政者。文本二: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盖取诸《噬嗑》。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 (节选自《周易·系辞下》)【注】①待漏院:群臣清晨等待宫门开启的地方。②慆慆:长久,这里指私欲无限。③重瞳:相传舜的眼睛有两个瞳孔,此处指皇帝的眼睛。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聚天下之A货B交C易D而退E各得F其所G盖H取诸《噬嗑》10.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劳于下,文中指在下勤劳,与《鸿门宴》中“得复见将军于此”的句式相同。B.辟,文中指打开,与《齐桓晋文之事》中“放辟邪侈”的“辟”意思不相同。C.总,同。D.以,用来,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座》中“如或知尔,则何以哉”的“以”用法意义相同。11.下列对材料一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探究天道的规律和圣王的政治模式。物阜年丰是掌握四时五行的天官使然;民和邦安是三公六卿各司其职、伸张教化的结果。作者认为古代善于治理的贤相名臣,从皋陶、夔到房玄龄、魏征,是数不胜数的。他们有德行,勤劳不懈,早起晚睡为国君效力。贤相等待朝见时会考虑使尚未安定的百姓平安、使尚未归顺的少数民族归附,平息战事,开垦荒田,举荐人才,罢黜奸邪等公事。奸相因私事思绪纷乱,强自坐着假睡。所思之事无外乎报私仇、徇私情,获取金钱美女、车马玩物,蒙惑皇帝等满足私欲之事。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和课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其或兆民未安,思所泰之;四夷未附,思所来之。(4分)(2)奸人附势,我将陟之;直士抗言,我将黜之。(4分)(3)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4分)13.你受邀参加一次读书分享活动,请结合《谏太宗十思疏》及上述两则材料,列出你的发言要点,完成下面内容。(3分)分享主题:君臣执政如何实现儒家“垂拱而天下治”的政治理想①《谏太宗十思疏》:▲②《待漏院记》:▲③《周易·系辞下》(节选):▲(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清诗,完成14~15题。夜坐(其二)龚自珍沉沉心事北南东,一睨人材海内空。壮岁始参周史①席,髫年②惜堕晋贤风。功高拜将成仙③外,才尽回肠荡气中。万一禅关④砉然破,美人如玉剑如虹。【注】①周史:原谓周朝的史官,老子李聃即曾任周王朝的柱下史,此处诗人以贤者在下位的老子自况。②髫(tiáo)年:幼童时期。③拜将成仙:拜将,这里指韩信得到登坛拜将的殊荣;成仙,这里暗指张良在功成名就后,转而追求神仙修炼之术。④禅关:喻指清王朝所施行的严苛思想统治和束缚人才的种种清规戒律。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首联“一睨人材海内空”与诗人的《已亥杂诗》中“万马齐喑究可哀”异曲同工,都表现了人才不得重用的悲哀。“壮岁”“髫年”两句先言壮年再言幼年,颠倒时序,强调自己之所以身居类似老子的高位,得益于早年葆有的魏晋风骨。颈联巧借典故,表达自己虽有超出韩信居功拜将、张良功后“成仙”的理想抱负,此刻只能将才华寄托在诗文之中。本诗抒情兼以议事,刚柔并济,兼融壮怀与哀怨;语言精练又意蕴丰富,如“惜”“外”“万一”等词就值得反复咀嚼。这首诗和庄子的《庖丁解牛》都用到了“砉然”这一象声词,但在文中的作用却有很大不同,请结合两个文本简要分析。(6分)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骑,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冉有的发言,国家由中等国家变为小国,成就也仅仅是“足民”,还特意强调“,”,更是主动表达了谦逊的态度。魏征《谏太宗十思疏》善用典故,“”借“谦谦君子”的典故劝谏太宗要加强道德修养,“”引“网开一面”的典故劝谏太宗要田猎有度。习总书记在2024年新年致辞中说“黄河九曲、长江奔流,总让人心潮湃、豪情满怀”,古诗文中不乏借黄河或长江抒发情感的句子,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一年一度,此时此刻,我都会站在料峭的寒气里,期待着春的到来。因为我知道,若要“知春”,不能等到远远河边的柳林已经泛出绿意,或是那变松变软变得湿漉漉的土地已经钻出草芽——那可就晚了。春的到来远比这些景象的出现早得多,一直早到冬天犹存的天地里。你把冻得发红的鼻子伸进挺凉甚至挺冷的空气里,忽然,一股子清新的、熟悉的、久违的气息,钻进鼻孔,并一下子钻进你的心里。它让你忽然感到天地要为之一新了,你立即意识到春天来了!可是,当你伸着鼻子着意一吸,想再闻一闻这神奇的气味时,它又①,仿佛骤然消失。你环顾四周,仍是一派冬之凋敝,地冻天寒。然而,不知什么地方,什么时候,这气味忽又出现。就像初恋之初,你所感受到的那种幸福的②。当你感到“非”时便陷入一片空茫,在你感到“是’时则怦然心动。原来,春天息。17.下列句子中的破折号与文中画波浪线处的破折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鲁大海,你现在没有资格跟我说话——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B.画得真好——你为什么这么勇敢,不怕他?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