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复习课件 第16讲 河流地貌的发育_第1页
高三一轮复习课件 第16讲 河流地貌的发育_第2页
高三一轮复习课件 第16讲 河流地貌的发育_第3页
高三一轮复习课件 第16讲 河流地貌的发育_第4页
高三一轮复习课件 第16讲 河流地貌的发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地表形态的变化第16讲河流地貌的发育1、河流地貌2、河流阶地3、河流对聚落的影响梅青中学高三(6)班汪淑贞(2021广东卷)边滩是由于河流沉积作用形成的与河岸相连的泥沙质堆积体。三峡水库运行后,长江中游边滩整体呈萎缩态势。研究表明,长江中游某段河道河床泥沙起动流速在0.25~0.50m/s之间。图3示意该段河道某断面在不同流量时的流速与水深情况。图4示意该河道流量超过15000m³/s的持续天数与边滩面积关系。据此完成15-16题。15、由图3可知,当流量从14278m³/s降至6888m³/s时,该河段()A.侵蚀主要发生在深槽区,边滩体扩大B.侵蚀主要发生在边滩体,深槽区缩小C.侵蚀主要发生在边滩体,深槽区扩大D.侵蚀主要发生在深槽区,边滩体缩小16、根据图4,近年来长江中游边滩整体萎缩的原因除侵蚀作用外,还可能是()A.河道来沙量减少B.河道的水位升高C.河岸护坡工程建设D.河道洪峰流量增加AA一、河流的侵蚀地貌考点1

河流地貌2、河谷的发育过程3、河流凹岸侵蚀与凸岸堆积4、牛轭湖的形成二、河流的堆积地貌1.山前冲积平原。分布山前形成机制季节性的洪水或河流流出谷口→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河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减慢→搬运能力降低→洪积扇或冲积扇→连接形成山前冲积平原地貌特点以谷口为顶点呈扇形,冲积扇顶端到边缘地势逐渐降低,堆积物颗粒由粗变细考点1

河流地貌2.河漫滩平原分布河流中下游形成机制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水下堆积体→河漫滩→河流改道,河漫滩被废弃→连接形成河漫滩平原地貌特点地势平坦、宽广考点1

河流地貌3.三角洲平原分布河口地区形成机制入海处水下坡度平缓,河水流速减慢→泥沙堆积→三角洲相连形成三角洲平原地貌特点多呈三角形,地势平坦,河网稠密,河道由分汊顶点向海洋方向呈放射状考点1

河流地貌考点1

河流地貌三、河流阶地的形成1.河流阶地的成因分析。因素影响具体分析构造升降运动构造运动往往造成河道比降的变化,影响河流系统中侵蚀、搬运和堆积过程当地壳相对稳定或下降时,河流以侧蚀为主,此时塑造出河漫滩;后地壳上升,河床比降增加,水流转而下切,原来的河漫滩成了河谷两侧的阶地。如果地壳多次间歇性上升,则可以形成多级阶地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影响到河流中的水量和含沙量等,从而引起河流作用性质变化,在河谷中形成阶地气候变干时,河流含沙量相对增多,河水量减少,地面植被稀疏,坡面侵蚀加强,带到河流中的泥沙量也增多,此时河床堆积增高气候湿润期,河水量增多,植被茂盛,河水含沙量相对减少,导致河流下蚀,形成了阶地(2022广东卷)河床纵剖面是指由河源至河口的河床最低点的连线剖面。青藏高原东南部的帕隆藏布江某段河床纵剖面呈阶梯状形态;近几十年来,在该河段有湖泊发育。下图示意该段河床纵剖面形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第I段河床纵剖面阶梯状形态形成的自然原因是(

)A.地质构造差异抬升 B.河流的阶段性下切C.原始河床地形差异 D.滑坡、泥石流作用4.在第II段河床,纵剖面①→②→③的发育过程反映该段河床(

)淤积大于侵蚀 B.侵蚀大于淤积C.侵蚀-淤积平衡 D.持续不断侵蚀DA【例1】

(2023·辽宁卷)当一个地区受到构造抬升时,促使河流在它以前的谷底下切,原谷底突出在新河床之上,成为近似于阶梯状地形,称为阶地。阶地按从下到上(由新到老)依次命名为T1、T2……❶青衣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东南

部,流入四川盆地❷。图为青衣江沿线各阶地不同时期的河流下切速率(毫米/年)示意图。完成(1)~(3)题。(1)毛家坝T5、T4、T3阶地形成过程中,河流下切速率的变化是A.不断加快B.不断减慢

C.先变慢,后变快

D.先变快,后变慢(2)影响栗子坪和阳坪现有阶地数量的主要因素是A.河谷陡缓 B.海拔高低C.流量大小 D.基岩软硬(3)各时期河流最大下切速率所在地随时间A.往四川盆地方向变化B.往青藏高原方向变化C.由东西往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交界地带变化D.由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交界地带往东西变化

河流对聚落的影响(1)河流对聚落形成的作用。①提供充足的水源;②方便对外联系和运输;③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2)河流对聚落规模的影响。耕地破碎地区,乡村的规模相对较小;耕地连片地区,乡村规模较

大。考点2

河流对聚落的影响(3)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考点2

河流对聚落的影响考点2

河流对聚落的影响【例2】

(2023·山东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左为滇池流域示意图。海口河为滇池湖水的唯一出口,元代以来多次疏浚。明代,滇池南岸有大量移民迁入,水稻种植面积逐渐增加❶。清代,人们在柴河下游相继开挖了十余条沟渠❷。明清时期,柴河三角洲面积显著扩大。图右示意明清时期柴河三角洲的聚落分布。(1)说明明清时期人类活动对柴河三角洲面积扩大的影响。(2)分析与A区域相比,B区域聚落密度大的原因。(1)开垦耕地,破坏了植

被,河流含沙量增大,三角洲沉积的泥沙量增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