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学习目标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成就。1.立足于时空观念,了解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儒、佛、道的发展历程,多角度认识其发展原因及其影响。2.了解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文学艺术发展的脉络,从唯物史观的角度理解其成就取得的原因。3.了解中外文化交流的史实,理解隋唐时期文化多元的原因,从家国情怀的角度理解文化交融以及多元发展的意义。知识讲解
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1.儒学的发展(1)汉武帝时期:儒学________地位确立,在统治者的大力提倡下呈现繁盛之势。(2)魏晋南北朝时期:作为主流统治思想的儒学,自身开始吸收________和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3)隋朝:__________提出儒、佛、道“三教合归儒”,主张以________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正统佛教儒学家儒学(4)唐中期________率先提出复兴儒学。①背景:佛教和________的发展使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挑战。②特点: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用儒家的__________和封建纲常来反对________的观点,巩固儒学主流思想的统治地位。韩愈道教天命论佛教2.道教的发展(1)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本土宗教道教在民间广为传播,并受到________的影响,主张“贵儒”和“________”。(2)唐朝:统治者奉行____________政策,奉老子为祖先,________最受尊崇。儒学尊道三教并行道教3.佛教的发展与挫折(1)魏晋南北朝时期:外来宗教佛教在中国盛行,佛教也吸收儒、______的思想,渐趋__________。(2)唐朝:武则天时,佛教在社会上也有很大发展,形成不同宗派。其中________的传播和修行比较简便,易于传播,对后世影响最大。(3)反佛灭佛①原因:佛教盛行,广修寺庙,耗费了大量的钱财,很多劳动力不事生产,严重影响到政府的财政收入。道本土化禅宗②表现a.南朝无神论思想家________是最杰出的代表。他针对佛教宣扬的形神分离、形亡而神不灭的观点,提出人的________和肉体是统一的,对佛教进行抨击。b.北魏、________及唐朝统治者几度灭佛。③结果:佛教文化遭受损失,但佛教的发展并未从根本上受到遏制。范缜精神北周三国至隋唐三教发展示意图南北朝时期寺院的发展南北朝时,盛行“舍宅为寺”的功德活动,许多王侯贵族将宅地改建为佛寺。一些大寺院往往以塔为中心,四周由堂、阁围成方形庭院的布局。思考:“舍宅为寺”的功德活动反映出怎样的社会情况?提示:佛教盛行。儒学的正统地位魏晋时期,道教、佛教思想盛行,一度冲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隋唐时期出现了三教合一的局面,但并不表明儒学失去了封建正统思想的地位,三教合一并未动摇儒学的正统地位。
文学艺术1.魏晋南北朝文学:从____________开始,先后出现了以________父子为代表的建安文学、东晋__________的田园诗、南朝________、南北朝________等风格各异的文学形式。2.唐朝诗歌:诗歌创作进入黄金时代。流传下来的有两千多位诗人创作的近五万首诗歌,________、________的诗作代表了唐诗的最高成就,他们分别被誉为“诗仙”和“诗圣”。东汉末年曹操陶渊明骈文民歌李白杜甫唐诗的史料价值近代学者陈寅恪把唐诗当作史料,史诗互证,开创了诗文证史,研究历史的新方法。思考: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唐诗的史料价值?提示:唐诗是研究唐朝历史的一手史料,可以反映唐朝社会兴衰、重大历史事件及民众生活等,如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3.书法(1)书法在________末年成为一种艺术。(2)______________时期,隶书、草书、楷书和行书等各种书体均已完备。(3)东晋大书法家__________博采众长,诸体兼精,世称“书圣”。(4)隋唐时期的书法艺术,融汇了南朝的秀美和北朝的雄健,创出新风格。__________气势雄浑的颜体和柳公权____________的柳体最为有名。东汉魏晋南北朝王羲之颜真卿骨力遒劲书体演变及其特点4.绘画(1)______________时期,成就斐然。________开始出现知名的专职画家,以__________为代表。他提出“____________”,所画人物栩栩如生,《____________》和《洛神赋图》是他的代表作。(2)隋唐的绘画,题材广泛,风格多样。__________生活气息浓厚,人物画注重表现人的形态,________、花鸟也成为绘画主题。唐朝的__________被尊为“画圣”。魏晋南北朝东晋顾恺之以形写神女史箴图宗教画山水吴道子5.石窟(1)背景:魏晋至隋唐时期,________广泛传播。(2)代表:山西大同的________石窟、河南洛阳的________石窟、甘肃______________等,都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佛教云冈龙门敦煌莫高窟敦煌莫高窟壁画思考:胡旋舞体现出隋唐乐舞深受西域和周边邻国的影响,这体现出唐代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的什么特点?提示:民族关系和谐,民族交融加深;对外开放,中外文化交流频繁。
科技1.数学:南朝__________精确地算出圆周率是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2.农学:北朝__________著述的《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祖冲之贾思勰教材P48“学思之窗”舍本逐末,贤哲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齐民要术·序》思考:贾思勰的这段话,反映了他怎样的思想?提示:反映贾思勰重农抑商思想,他认为农业为本业,商业为末业。3.地理学:西晋杰出地图学家裴秀绘制出《______________》,并提出绘制地图的方法。4.建筑:________时期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成熟期。隋朝工匠________设计并主持建造的__________,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5.印刷术、火药、天文学(1)唐朝已经有了雕版印刷的________、日历和书籍。(2)唐中期的书籍记载了火药的配方。唐末,火药开始用于战争,________是最早的火药武器。禹贡地域图隋唐李春赵州桥佛经火箭火药武器用于战争宋代路振的《九国志》记载,唐哀帝时(10世纪),郑璠率军攻打豫章(今江西南昌),“发机飞火”,烧毁该城的龙沙门。思考:这个记载说明了什么?提示:唐末军事上已使用火药武器。(3)唐朝天文学家__________,测算出了地球子午线的长度。6.医药学(1)医学家__________完成医学名著《千金方》。(2)唐高宗时编修的《__________》,是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僧一行孙思邈唐本草
中外文化交流1.佛教向中国的传播及影响(1)表现①从东汉到北朝,陆续有中亚、________的高僧来华,将大批佛经翻译成________。②东晋的________从长安出发,经西域至天竺,收集了大批梵文经典。③唐朝的高僧________,在贞观初年也西行前往天竺取经。他在天竺佛教中心那烂陀寺钻研多年,又到许多国家周游讲学,成为公认的佛学大师。(2)影响:伴随佛教东传而来的异域文化,在很多方面对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天竺汉文法显玄奘2.中国佛教的发展对周边国家的影响(1)日本、新罗等国常常派学问僧来长安求法,日本的高僧________回国时携带了许多佛经和诗文集。(2)唐朝高僧________六次东渡,历尽艰险最终到达日本,传授佛法。3.其他方面文化交流(1)唐都城________聚集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使节、商人、侨民,成为当时的国际大都会。(2)新罗、日本两国文化都受到唐朝的巨大影响。它们向唐朝派遣了许多使节和留学生,有的留学生还在唐朝考中进士。空海鉴真长安唐代的外来文明美国学者谢弗的《唐代的外来文明》记述:在唐朝统治的万花筒般的三个世纪中,几乎亚洲的每一个国家都有人曾经进入过唐朝这片神奇的土地……在长安城的外来居民数量相当大,有许多大食人、波斯人、天竺人。思考:谢弗的这句话反映了什么?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提示:反映:唐王朝是当时的世界中心。原因:唐朝本身经济文化高度繁荣,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铸造于日本和同年间的钱币文物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料。上图银币出土于西安何家村,其形制、重量与开元通宝完全相同。思考:这一文物的发现可以说明什么现象?提示:中日之间存在经济文化交流,日本深受唐朝影响。(3)唐朝后期,不少经海路来华的________商人在广州、泉州等港口城市定居。西亚史料探究
探究主题一三国至隋唐的文化成就(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唯物史观)史料一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服饰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追求飘逸的魏晋风度的形成;二是胡汉服饰的双向互动。从南京出土的“竹林七贤”画像砖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士人领袖们都穿着十分宽大的衣衫,敞着衣领,袒胸露臂,均流露出鄙视名教、轻蔑法度、崇尚虚无、放荡不羁的神情。史料二唐代儒学较多地吸取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而盛行于唐代的佛教,既有本土发展起来的禅宗,也有从天竺引进的法相宗,还有中印合璧的天台宗等。唐代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是印度的乾达婆、希腊天使和道教羽人等多元文化因素的混合物。唐代大型歌舞《霓裳羽衣舞曲》则源于印度的婆罗门曲,并含有胡旋舞等中亚歌舞元素。——张国刚《唐代开放与兴盛的当代思考》探究1:史料一反映出魏晋时期文化发展的原因有哪些?提示:原因:民族交融加强;士人阶层兴起,消极避世;儒、佛、道思想并立,魏晋玄学的形成。探究2:根据史料二,概括唐代思想文化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提示:特点:多元性。原因:唐朝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对外交往频繁等。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文化发展的特点(历史解释)(1)科学技术成就突出。如祖冲之对圆周率的计算、贾思勰的《齐民要术》等。(2)思想界异常活跃。道教系统化,佛教和反佛斗争激烈,儒、佛、道三教开始出现合流的迹象,文学、绘画、石窟艺术等打上了佛教的烙印。(3)体现民族交融的特色。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和成就,体现出民族特色和不同的民族风格。(4)带有分裂割据的烙印。不同地域的文化带有不同的特点,具有明显的差别,尤其是南北文化差异很大,南北民歌风格迥异。拓展延伸2.隋唐时期文化繁荣的原因和特点(唯物史观)(1)原因方面阐释前提国家统一强盛、经济繁荣,为文化的繁荣奠定了基础政策隋唐统治者推行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为其发展创造了有利氛围民族国内各民族交往密切,文化相互交流、融合对外中外交往频繁,文化上吸取了外来优秀成分基础隋唐继承发扬了历代的传统文化,尤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2)特点特点阐释全面繁荣隋唐文化在科技、宗教、哲学、史学、教育、文学、艺术等方面全面繁荣兼收并蓄(1)国内各族在文化上互相交流、交融,为中华文化增添了刚劲、豪爽、热烈、活泼的多民族色彩(2)中国与亚洲其他国家、欧洲甚至非洲都有频繁的往来,文化上得以吸收外来优秀成分特点阐释世界领先(1)隋唐时期已有了雕版印刷术和火药(2)僧一行测算出了地球子午线长度(3)《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影响深远隋唐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和世界文明史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形成了中华文化圈,成为东方文明的中心
探究主题二三国至隋唐的中外文化交流(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史料三
在唐代,“物殷俗阜……左右藏库,财物山积,不可胜较”的盛况空前。同时,器物使用“不闻华夷,兼收并蓄”。当此之时,来华的西方各族人员,人数众多,规模空前。唐帝国的首都长安,就居住着来自欧、亚各地的侨民,成为古代的世界大都会。在沿海和内地的一些城市,更聚居着越来越多的来自西方的客商。开通的社会风气,使当时长安人的服饰都受到西方的影响。妇女常常身披仿自中印度的披肩,头戴步摇(一种流行于萨珊波斯的耳环),男子汉“着胡帽”,更是司空见惯的现象,成为手工业发展的缩影。——何芳川、万明《古代中西文化交流史话》史料四玄奘(602—664),为寻求准确的佛经文本,西行“求法”,历经艰辛,十余年中,行程数万里,游历百余国。回国后,他译出佛经1300多卷,精炼而准确。由他口授而成的《大唐西域记》一书,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典籍。鉴真(688—763),深明佛学,50余岁时,受日本请座使邀请,发愿东渡。他排除千难万险,历时12年,经6次努力,最终到达日本。鉴真东渡,对日本的佛学、建筑、雕塑、医药、艺术乃至日常生活,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据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等探究3:根据史料三并结合所学,概括唐代对于外来文化兼容并收的史实并分析原因。提示:史实:外来人口众多(客商及文化使者等);外来服饰成为时尚;手工业生产吸收外来技术和风格。原因:唐朝国力强盛;唐朝开放自信。探究4:根据史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玄奘西行与鉴真东渡的历史意义。提示:意义: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对日本的佛学、建筑、雕塑、医药、艺术乃至日常生活,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中国文化对周边国家的影响(历史解释)(1)文字方面:日本文字的创制受到了汉字的影响,汉字在朝鲜广泛使用。(2)思想方面:佛教经中国传入朝鲜和日本。中国的儒学也传入朝鲜、日本,对其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3)社会习俗方面:朝鲜妇女的发式多模仿南朝,日本的和服深受唐朝服饰影响。(4)城市与建筑方面:日本飞鸟、奈良时代的都城藤原京、平城京都是模仿隋唐的长安、洛阳建造起来的;日本寺院建筑也往往模仿唐朝,如唐招提寺是由鉴真大师及其弟子依据唐朝寺院的风格式样建造的。拓展延伸(5)科技方面:造纸术传入朝鲜、日本。(6)制度方面:日本仿照唐朝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实行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调制。知识体系课堂检测1.(2024·陕西西安)东晋时,葛洪提出:“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若德行不修,而但务方术,皆不得长生也。”名僧慧远提出:“内乖天属之重,而不违其孝。外阙奉主之恭,而不失其敬。”据此可知,当时(
)A.佛道两派的竞争激烈 B.出现了三教并行趋势C.儒佛道思想主旨一致 D.佛道吸收儒学而发展D[解析]
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葛洪在道教典籍《抱朴子》中主张求仙者,要以儒家的“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要修德,才可以长生,体现了道教融合了儒学思想;名僧慧远主张孝敬思想,体现了佛教对儒学思想的吸收。由此可见,当时佛道的学说杂糅了儒家的思想并得到发展,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佛道两派竞争激烈的相关信息,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三教并行趋势出现的相关信息,排除B项;儒佛道思想主旨并不是一致的,排除C项。故选D。2.(2024·山东潍坊)河北地区民间藏书在魏晋时期以经史子集为主,在南北朝时期以佛教经典和民间文学为主。这一变化反映了(
)A.文化多元发展 B.民族交往交流密切C.政权更迭频繁 D.儒学丧失主流地位[解析]
依据材料“民间藏书在魏晋时期以经史子集为主,在南北朝时期以佛教经典和民间文学为主”并结合所学可以看出,在这一时期,佛教流行,儒学正统地位受到了挑战,道教、佛教以及玄学发展较快,呈现出多元特征,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排除B项;通过民间藏书的变化并不能得出当时政权更迭频繁的结论,排除C项;此时儒学仍处于正统地位,排除D项。故选A。A3.(2024·河北邯郸)唐朝时期,有位诗人的作品真实而细致地反映了安史之乱爆发前后的社会状况,描述了唐朝由盛转衰过程中的许多历史细节,其作品被誉为“诗史”。这位诗人是(
)A.李白 B.杜甫
C.苏轼 D.柳永[解析]
根据材料“作品真实而细致地反映了安史之乱爆发前后的社会状况,描述了唐朝由盛转衰过程中的许多历史细节”可知,这位诗人是杜甫,B项正确;李白是诗仙,排除A项;苏轼是北宋词人,排除C项;柳永是北宋词人,排除D项。故选B。B4.(2024·广东深圳)魏晋至隋唐时期,修造的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等,都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这些石窟的修造(
)A.体现儒、道、佛的融合
B.由唐朝各民族的君、王所营建C.得益于佛教的广泛传播
D.证明唐朝世界佛教中心的地位C[解析]
据所学可知,石窟原是印度的一种佛教建筑形式,据材料“各地修建了很多石窟”可得出,佛教广泛传播,影响了中国建筑艺术石窟艺术的发展,C项正确;石窟受佛教影响,不是受道教影响,排除A项;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受资助学生典型事迹材料范文(14篇)
- 《天体物理学时间》课件
- 文物数字化与5G技术应用-洞察分析
- 微笑线与年龄相关性-洞察分析
- 栓子催化技术进展-洞察分析
- 勤俭节约先进事迹材料(范文8篇)
- 网络拓扑演化分析-洞察分析
- 消费者价值共创研究-洞察分析
- 营销组合策略在批发零售中的应用-洞察分析
- 医疗保险个人工作总结(5篇)
- 青年应有鸿鹄志当骑骏马踏平川课件高三上学期励志主题班会
- 河北省唐山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 oa系统合同范例
- 华电甘肃能源有限公司华电系统内外招聘真题
- 员工宿舍管理条例
- 建设精神病医院
- 《文明礼仪概述培训》课件
- 保险金信托课件
- 2024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 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新疆大学答辩模板课件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