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普通高中教科书必修上册第二单元之插秧歌杨万里教学目标: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情感,学习作者的表达技巧。2.领会劳动人民淳朴、勤劳的品质,感受劳动精神的内涵。3.学习杨万里及“诚斋体”相关知识,理解诗歌中蕴含的劳动之美。重点难点:梳理诗歌主要内容,把握作者的表达技巧,体会作者情感。学习提示本单元特别选入这两首描写劳动的古诗,从中可以读到古人的日常生活与劳作场景,感受他们劳动时的欢乐与情趣,体会古诗超越时空的魅力。阅读时要展开想象,走进其中描摹的场景,悉心感受诗人的情感,体会其中表现出的劳动之美。《插秧歌》运用民歌手法,选取日常劳动场景,描绘一家四口趁着农时冒雨插秧的紧张生活,他们齐心协力,分工合作,干得热火朝天而秩序井然。诗作表现出农家生活的辛苦与农事的繁忙,富于生活情趣,字里行间洋溢着吃苦耐劳、勤奋乐观的精神。两首诗各具不同的艺术魅力。《芣苢》重章叠唱,回环往复,令人神往;《插秧歌》善用口语,浅白流畅,富有自然、新鲜的意趣。学习时可反复诵读,认真体会。教学过程:
一、导入《诗经》中的《芣苢》一诗通过重章叠唱,回环往复的方式,细腻地描绘出劳动的过程,自然流露出劳动的喜悦。同样是描绘劳动的场景,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杨万里的《插秧歌》,看看在杨万里的笔下劳动的情况。《插秧歌》运用民歌手法,选取日常劳动场景,描绘一家四口趁着农时冒雨插秧的紧张生活,他们齐心协力,分工合作,干得热火朝天而秩序井然。诗作表现出农家生活的辛苦与农事的繁忙,富于生活情趣,字里行间洋溢着吃苦耐劳、勤奋乐观的精神。二、作者简介:杨万里(1127—1206),南宋诗人。字廷秀,吉州吉水(今江西)人。诗与陆游、范成大、尤袤齐名,称“中兴四大家”或“南宋四家”。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绍兴二十四年(1154),杨万里登进士及第,历仕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开禧二年(1206),杨万里病逝,获赠光禄大夫,谥号“文节”。杨万里的诗歌创作大致经历了从模仿、过渡到自成一体的过程。他作诗从江西诗派入手,中年以后转学晚唐人空灵轻快的绝句,批判江西诗派,最后形成富有独特风格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情感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且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此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关于“诚斋体”诗歌多以日常生活中的小情趣为题材,以师法自然的白描手法写诗,具有想象新奇,语言通俗浅近、活泼自然、风趣诙谐,层次曲折,变化无穷,风格流转圆美,一改宋诗瘦硬生涩的旧格,成为南宋诗风转变的一个关键。杨所创作的这种诗歌,称为“诚斋体”。三、背景简介杨万里早年入仕,曾任地方官吏,后受到朝廷赏识,成为皇帝的近臣。然而,他在朝廷中多次受到排挤和打击,最终被迫辞官回乡。这段经历使他对农民生活有了更深的体会,也为他创作反映民生疾苦的诗歌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淳熙六年(1179年)春,南宋正处于金兵侵扰、民族矛盾激化的时期,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杨万里在常州任满后西归故乡吉水,途经衢州(今浙江衢州市)时,正值农田大忙季节。他目睹了农户们全家总动员、辛勤劳作、紧张忙碌地插秧的情景,以求在恶劣的环境下生存和繁衍,深受触动,于是创作了这首《插秧歌》。杨万里通过描绘农民辛勤劳作的场景,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也表达了他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同时,他也通过诗歌赞扬了农民们吃苦耐劳、勤劳朴实的可贵精神。四、诗文阅读1、综述:《插秧歌》是南宋诗人、文学家杨万里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该诗生动地描绘了江南农户全家总动员插秧的情景;田夫、田妇、大儿、小儿各有分工,拔秧、抛秧、接秧、插秧,紧张忙碌而秩序井然。前四句,纯用描写手法,极富表现力。后四句宛若一组特写镜头,绘形绘声。全诗写得新、奇、快、恬,充分体现了诚斋体的风格。2、注音兜(dōu)鍪(móu)
蓑(suō)衣
肩胛(jiǎ)
渠(qú)朝(zhāo)半霎(shà)
莳(shì)
匝(zā)3、朗读插秧歌杨万里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4、注释①抛秧:插秧前,将秧苗从秧畦拔出,捆成小捆,扔进稻田,叫作抛秧。②插:将秧苗栽插在水田中。③兜(dōu)鍪(móu):古代打仗时戴的头盔。蓑(suō):即蓑衣,用草或棕制成,披在身上的防雨用具。甲:用金属或皮革制成的护身装备。④胛(jiǎ):肩胛骨,这里指肩膀。⑤渠(qú):他。朝(zhāo)餐:吃早饭。半霎(shà):半晌,一会儿。⑥折腰:弯腰。只不答:指不搭理农妇的要求,但却有别的话要说。以下两句便是农夫说的话。⑦莳(shì):移栽植物,这里指插秧。未匝(zā):指这块田里还没有栽插完毕。匝,满。5、译文种田的农夫将秧苗抛在半空,农妇一把接住,小儿子把秧苗拔起,大儿子再把秧苗插入水中。斗笠是头盔,蓑衣是战甲,但似乎没什么用,雨水从头上进入,直湿到肩胛。喊他停下来吃早餐好休息一会儿,那农夫低头弯腰,努力插秧,半天不回答。秧苗根部尚不牢固,栽种也还没完成,一定要照看好小鹅小鸭,不要让它们来破坏秧苗。五、课文赏析“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首联:写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抛秧接秧图;拔秧插秧图)开篇点题,运用白描(最朴素、最简练的笔墨如实地勾勒人物、事件或景物)手法直叙插秧其事。全家大小总动员,突出插秧繁忙、紧张的特点。“抛”“接”“拔”“插”表现出全家的劳作状态,各有分工,相互配合而秩序井然。渲染了齐心协力,其乐融融的劳动氛围。“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颔联:写农人雨中抢插秧苗的情景。(雨中插秧图)通过对雨具和雨势的描写,表现了插秧的艰辛。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斗笠”比作“头盔”,将“蓑衣”比作“铁甲”,两个形象的比喻向读者暗示:插秧就像一场紧张的战斗,表现了农人抢种秧苗的艰辛。前四句以朴素的语言、白描的手法,向读者展示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该诗题为《插秧歌》,入手即表现了插秧的繁忙。插秧关系到收成的好坏,万不能失时。因而,值此时节,无论男女老少,一齐来到田头,各有所司,不敢稍有懈怠。三四两句通过对雨具和雨势的刻画,表现了插秧的艰苦。天公不甚作美,连连洒下雨水,正在插秧的农家夫妇只好戴上斗笠,披上蓑衣。这里,作者别出心裁地将“斗笠”比作头盔,“蓑衣”比作铁甲,不仅是为了变化生新,而且也是暗示:插秧简直就是一场紧张的战斗,农家儿女正像全副武装的士兵一样在与天奋斗,与地拼搏。同时,两个形象化的譬喻的叠用,还化板滞为飞动,造成一种前人所盛赞的“活泼泼”的气势。“雨从头上湿到胛”,雨势甚猛,尽管戴“盔”披“甲”,仍淋得浑身湿透,在如此恶劣的气候条件下插秧不辍,其艰苦可以想见。“农时不饶人”固然是其冒雨劳作的主要原因,但农家吃苦耐劳的精神藉此“一斑”也得到了充分的显现。“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颈联:写插秧人的忙碌,顾不上吃饭和休息。(呼唤早餐图)送饭人招呼插秧人吃早饭、休息片刻,而插秧人只是低头弯腰忙着干活,没空回答,表现了农事活动的繁忙。“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尾联:写插秧人提醒别人要爱护秧苗。(农夫应答图)这是插秧人的答语,嘱咐送饭人要照看好鹅儿和小鸭,防止它们来祸害秧苗。后四句,作者除继续对活跃在画面上的农家夫妇进行点染外,还给它配上了声声入耳的画外音。五至八句通过描写农家夫妇的对话及对话时的情态,进一步表现了农家的勤劳和农事的紧张。“唤渠朝餐歇半霎”,这是写农妇招呼农夫小憩片刻,且去用餐。“朝餐”,点出农夫起早出工,直到现在还水米未沾。说明农事已紧张到极点。“低头折腰只不答”,这是写农夫的反应:他仍然保持着插秧的姿势,手脚不停地忙着,仿佛连抬起头来望一眼的功夫也没有。这里,“只不答”,并不是说他对农妇的呼唤置若罔闻,一声不吭,而是说他没有答应农妇“歇半霎”的请求。事实上,农夫用别的话题将农妇支吾了开去。“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便是农夫的答话。言外之意是,在这当口,农夫没有时间歇息。话虽简短,意实明了。同时农夫还嘱咐妻子:照管好家中饲养的雏鸭,提防它们来田里作践。真是时时尽力,事事操心。农家的勤劳、艰辛,全部凝聚在这朴实的答话中。作者早年学诗曾从江西派入门,后来冲出江西诗派阵营,尽毁少作千余首,转而自开户牖,创立了“诚斋体”。诚斋体的特点之一是语言生动、自然、新鲜、活泼,富于幽默诙谐的风趣。这与“活法”自是相联系的。所谓“活法”,包括新、奇、活、快等内容。该诗似是率口而出,却又不失耐人寻味的新鲜之意和活泼之趣,因而从中也可看出诚斋体的这一特点。较之当时故作艰深、讲究“无一字无来历”的江西派末流,这样的作品自然是别具一格。该诗所表现的便是从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撷取来的劳动场景,所以逼真而又自然。六、问题探究1、作者在首联连用四个动词“抛”“接”“拔”“插”,用的非常精彩,作者为什么要连用这四个动词,请尝试赏析。“抛”“接”“拔”“插”等字均为插秧时的一系列动作。勾勒出一幅紧张繁忙的劳动场面:全家老少一齐出动,各尽所能,配合默契。“抛”、“接”、“拔”、“插”准确地刻画出这家老小低头插秧、全神贯注的神态,表现劳动人民忙碌而充实的生活。2、结合诗歌内容,分析该诗是怎样表现江南农家紧张忙碌而又秩序井然的插秧情景的?①动作描写。一、二句用通俗生动的语言展示了插秧的繁忙景象,“抛”“接””拔““插”四个动词直白又传神,描绘出全家齐上阵,为抢种秧苗忙碌而又秩序井然的场景。五、六句,吃饭和休息片刻的时间也没有,表现了农事的繁忙与紧张。②环境描写。“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写雨势之猛,天气条件极为恶劣。虽然戴着斗笠,穿着蓑衣,雨水仍然从头上湿到肩胛。农人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插秧的,表现了农事的繁忙与忙碌。③语言描写。七、八句写田夫的对答语言,模拟田夫口吻说秧苗还没有插完,顾不上吃饭和休息,让帮忙看管好鹅儿和小鸭,不要祸害了秧苗,表现了江南农家的紧张忙碌而又秩序井然。3、《插秧歌》描绘了一幅农家总动员,雨中抢插秧苗的风俗图画。全诗写得新、奇、快、趣,充分体现了“诚斋体”的风格,结合全诗分析。①捕捉场景,新鲜有趣。首联描写农家插秧的劳动场景。“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农忙时节,儿童也要参与紧张的劳动,孩子的加入确实使农夫的劳作加快了速度,带来了生气,新鲜有趣。②想象丰富,设喻风趣。颔联,把斗笠比作头盔,把蓑衣比作铠甲,形象鲜明,不仅使诗歌有趣活泼,还寓有深意:抓住时节及时种植,好像一场紧张的战斗。③对话设计,颇具匠心。“唤渠朝餐歇半霎”,是送饭人,有催促,有关心。但农夫不正面作答,而以“不答而答”的特殊方式回应了送饭人:“照管鹅儿与雏鸭”诗中的对话虽然简短,但其内蕴却很丰富,既有关怀,又有嘱托。④语言自然活泼。诗句浅白通俗易懂,清新活泼。一场紧张的战斗。4、本诗鲜明的反映了“诚斋体”的特点,尝试归纳其主要特点。(可以从诗的内容、形式、语言特点等角度入手。)从内容上来看,直接从现实生活中撷取生活场景,因而既形象自然,又新鲜风趣,富有生活趣味。
从语言形式来说,想象奇特,但是不用奇奥生僻的字句,却用浅近明白的语言和流畅直至的章法,近于口语,生动活泼。
从感情来看,诗人把自己的主观情感最大程度地投射在客观事物上。5、同样是描写劳动的场景,《芣苢》和《插秧歌》有什么不同?《芣苢》句式整齐,节奏明朗、轻快,自然流露出劳动的喜悦;“采”“有”“掇”等一系列动词的变换,细腻地描绘出劳动的过程,富于诗情和画意。清代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说,这首诗读来好似“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绣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
《插秧歌》运用民歌手法,选取日常劳动场景,描绘一家四口趁着农时冒雨插秧的紧张生活,他们齐心协力,分工合作,干得热火朝天而秩序井然。诗作表现出农家生活的辛苦与农事的繁忙,富于生活情趣,字里行间洋溢着吃苦耐劳、勤奋乐观的精神。两首诗各具不同的艺术魅力。《芣苢》重章叠唱,回环往复,令人神往;《插秧歌》善用口语,浅白流畅。富有自然、新鲜的意趣。6、《芣苢》和《插秧歌》都是有关劳动的颂歌,但它们在描绘的场景、歌颂劳动热情方面又不尽相同,试分析其中的差异。①表现手法上:《芣苢》一诗运用重章叠唱的手法,直接把女子们快乐地采摘芣苢的全过程描写了出来,充满了劳动的欢乐,洋溢着劳动的热情;《插秧歌》语言通俗易懂,运用白描、比喻等手法,写出了插秧劳动的繁忙与紧张,表现了农人吃苦耐劳的优秀品格。②思想主旨上:《芣苢》这首诗让我们了解了远古太平盛世时期人们生活的一个场景,也让我们了解到古代人的生活理念——没有战争,内心安宁平静,生活上能够丰衣足食。《插秧歌》中,尽管诗人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来写的,但诗歌所表现出来的不是士大夫的冷眼旁观,而是带有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是一首劳动的颂歌。七、主题这首诗展现的是一幅紧张繁忙的劳动图景,通过插秧劳作的场面描写,真实客观地表现出农人吃苦耐劳的美好品格,流露出诗人对劳动和劳动者的赞美。八、艺术特色1、从生活中选材。从农村普遍存在的劳动情景中选取镜头,不失耐人寻味的新鲜之意和活泼之趣,富有劳动生活气息。2、传神的动作描写。如连用四个动词“抛”“接”“拔”“插”,一连串插秧的农事活动令人目不暇接,紧张而有序的抢插秧苗的场景跃然纸上。3、语言浅白易懂,自然活泼。诗句如最后的对话,口语白话,浅白通俗易懂,清新活泼。九、名家点评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终身教授徐中玉《唐宋诗》:“这首诗,通篇用口语、俗语连缀成句,用毫不卖弄甚至毫不修饰的白描手法,写出农家插秧的情景,那么浅显,那么真实,又是那么生动,那么形象,只觉一股活泼泼的生活气息从诗中溢出,向人扑来。”十、情境式默写1、《插秧歌》用生动朴实的语言勾勒出一位便在紧张忙碌的插秧时节,他还不忘照管家里的小鹅小鸭,防止它们来破坏秧苗的农人形象的诗句“,。”展现了农人的细心与责任感。2、《插秧歌》运用比喻手法,点明雨中抢插情形“,。”形象地描绘了农人在雨中抢插稻秧的艰辛场景。3、《插秧歌》农妇呼唤农夫休息的诗句“,。”巧妙地插入了画外音,既表现了农事的繁忙与紧张,也体现了农夫的勤劳与专注。4、《插秧歌》展现了江南农户全家总动员插秧的繁忙、紧张而秩序井然,“,。”体现了农人团结协作的精神。5、《插秧歌》通过比喻手法暗示了抢插秧苗就像一场战斗“,。”展现了他们与时间和自然抗争的勇气和决心。*参考答案1、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2、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3、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4、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5、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十一、课堂练习1、下面我们来看一道高考真题,题目如下:最爱东山雪后晴①【宋】杨万里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注】本诗为《雪后晚晴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中的一首。请赏析“软红光里涌银山”中“软”、“涌”二字的妙处。“软”为“柔和”“柔软”之意,“涌”为“涌出”“涌现”之意。(解释含义)“软”字以触觉写视觉,生动地写出了夕阳余晖可感可触、柔和温暖的独特美感;“涌”字运用比拟的手法,形象地描绘出在夕阳红光映照之下,白雪覆盖的东山如银涛涌出的奇丽景象。(描述景象\点明效果)2、“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巧妙的叠用两个比喻,把他们头上戴的斗笠比作头盔,把身上披的蓑衣比作铁甲。头盔和铁甲都是战士打仗必备的装束,如此比喻,也就将插秧的情景比作了战斗场景,突出了劳动的紧张气氛。诗人以一种貌似轻松的笔调言之,实际上饱含苦涩意味,表现了农民的艰辛。3、“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如何理解“只不答”,从这四句能看出劳动人民怎样的品质?老妪(老翁)招呼农夫一家老小休息一会儿,并且说趁着这个时间,赶快吃早饭。“低头折腰只不答”是大儿(一家人)的反应:他(们)依然低头弯腰的忙活着,连抬头说句话的功夫也没有。这里“只不答”并非一声不吭,而是没有直接回答农妇“歇”或者不“歇”。事实上,他们一边干活,一边回答了他们不能“歇半霎”的原因:秧苗刚栽下去,根还不牢固,再说还没有栽完,怎么能“歇半霎”呢?他们手里的活不能停下,而且还叮嘱老妪(老翁):你先去回家照看一下家鹅和雏鸡。这一句看似平淡无奇,顺手拈来,实则精当自然,妙不可言。它使全诗意境得以拓展,主题得到深化。由插秧到家务事,真是忙上加忙,从而劳动者的艰辛和劳苦全都表现了出来。十二、拓展阅读如果你觉得生活难过,建议你读一读杨万里的诗。从自然风光到可爱孩童,每一个场景在杨万里笔下,都是那么可爱而治愈,它会激起你对自然的喜爱,对孩童时光的回忆。惟有真正热爱生活的人,惟有真正关注生活的人,才会写下这样美好而治愈的诗作吧!1、最壮丽阔大的荷花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毕竟是六月的西湖呀,风光与其他时间自是不同。碧绿的荷叶伸展到湖面的尽头,似乎连着天际,红红的荷花映着太阳,显得更加红艳明丽。在阳光的映照下,大片的荷花塘,显得那么壮美而阔大。西湖的荷,在文人墨客笔下,是柔美绮丽的。可是,在杨万里笔下,西湖的荷花是壮丽阔大的。从此之后,形容西湖的荷花之美,不再只是温柔的绮丽,还有阔大的壮丽。在不同人的眼中,荷花从来不只是一种美。2、最哲理的诗: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六首·其五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这一天,他经过皖南山区的漆公店,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不要说下山容易呀,骗得行人空欢喜一场。就好比走在群山之中,走过一山,发现还有一山拦着呢!最平常的事情中常常藏着容易被忽略的哲理。在很多人看来,下山容易上山难。可是,杨万里却不这样认为。简单的上山下山中,杨万里悟出了一个哲理:人呀,不要陶醉于一时的容易,要对前方的困难做出充分的估计才行。世间的道理总是藏在最普通的行为之中。3、最慵懒的诗: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初夏时节,杨万里午睡醒来,吃了梅子,齿间还留着些许酸甜,窗外的芭蕉绿得耀眼,映在窗纱上。百无聊赖地他无事可做,就悠闲地看着儿童捉玩的柳花。喜欢读杨万里的诗,因为他的诗中,总是藏着生活的小确幸。每每读到这首诗,都异常羡慕杨万里的初夏生活,悠闲中透着惬意,闲适中透着慵懒。那是一种对生活的细细品味,如果每个人都能停下来看一看生活中细微的快乐,那么,人生一定会有趣很多。看到杨万里这首《闲居初夏午睡起》,深深羡慕,何时能有如此心无牵挂,百无聊赖之态。4、最有生活气息的诗:插秧歌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农夫抛秧,农妇接秧,小儿拔秧,大儿插秧,一家配合无间。斗笠作头盔,蓑衣是战甲,可雨还是从头淋到脚。喊农夫们停下来吃饭,歇一歇,他们只弯腰插秧头半天不回答。秧苗根部还不牢固,一定要照管好鹅和鸡,以免它们来破坏。这是一家人插秧的情景。身为著名的诗人,杨万里从来不以士夫自居,十分难得。他热爱农村,体恤农民,写出了很多反映农民生活的诗篇,这首《插秧歌》就是一首具有农村生活气息的作品。《插秧歌》中的细节突出,全诗没有卖弄,语言通俗易懂,可见杨万里非常了解农村的生活。在他的笔下,农家插秧的情景那么生动活泼,读来,令人有耳目一新之感。只有深入农村了解劳动,才能写出最动人的诗作。5、最天真活泼的诗: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一条稀疏的篱笆,一条幽深的小路,篱笆旁的树上嫩叶还未长出,春意盎然。一个儿童急急地追着一只黄蝴蝶,可蝴蝶飞到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这又是一首杨万里在路上的作品。全诗如一幅清新活泼的暮春画面。每每读到这首诗,就像回到了小时候,那么天真、那么活泼,一个蝴蝶能玩很久。那时,我们与树木做伴,与蝴蝶相玩,真是一段无忧无虑的岁月。丰子恺说:唯有孩子能让人忘记人间烦恼。6、最温柔静美的诗: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画的中间是一个小小的池塘,池中有一汪泉水,清澈平静的水面上,一棵树在水面投下一片树阴,晴朗而温柔。池中有一枝小小的荷,才露出一个尖尖,早有一只蜻蜓停在上面。这是一幅非常可爱的画面。全诗到此戛然而止,定格在了蜻蜓之上,小池、树阴、小荷、蜻蜓组成了一个和谐而融洽的画面。自然的一切虽然没有人的灵魂,却像是有情的个体,在这首《小池》中展现着自然的和谐之美。自然万物不是无情的,它们都是有情的个体。7、最感慨的诗:过扬子江二首·其一只有清霜冻太空,更无半点荻花风。天开云雾东南碧,日射波涛上下红。千载英雄鸿去外,六朝形胜雪晴中。携瓶自汲江心水,要试煎茶第一功。扬子江畔是六朝故都,英雄豪杰如飞鸿远去,无法追回,正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集装箱装卸与智能港口服务合同3篇
- 2025年上外版六年级数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
- 2024版定金借款合同
- 2025年北师大新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2025-2030年中国乙炔羰基化制备丙烯酸市场发展状况及营销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RFID行业竞争状况及投资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MVR蒸汽机械市场运营现状及投资前景规划研究报告
- 2024润滑油企业人才培训与招聘服务采购合同3篇
- 2024美发店与在线平台合作推广合同
- 2025年上外版七年级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电梯销售入门知识培训课件
- 胃镜室护士岗前培训
- JBT 14857-2023 氧化铝焙烧烟气脱硝装置 (正式版)
- 闽教版2023版3-6年级全8册英语单词表
- 胆管结石的健康宣教课件
- 客户服务活动方案
- 临床检验血液学配套试题及答案2-13及临床路径试题
- 初中新人教版地理课本(4本)-七年级上册地理
- 班组长薪酬体系设计方案
- ZJ50DBS钻机-01使用说明书
- 管理学原理教材-大学适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