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最
新8篇)
篇一:《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设计篇一
一、导入新课
导入类型:播放歌曲《爱我中华》。
教师口述: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
和睦相处。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今天,老师就
带你们到其中一所学校去看一看。(板书课题:1.大青树下的小学。读
课题。)
二、初读感知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初读。要求: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
的地方多读几遍。
3、检查初读情况
(1)认读生字
读词语,读生字,再组词。
①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
早晨绒球花汉族鲜艳服装打扮朗读安静停在粗壮影子坪坝飘扬摔跤凤
尾竹洁白
(重点指导生字“粗、族”为平舌音,“晨、装、绒、摔”为翘舌音;前鼻
音“汉、艳、扮“,后鼻音“静、停、扬、凤”等。)
②你认为哪些词语易读错或难读,再反复读。
指导读有关民族的词语:景颇族傣族阿昌族汉族德昂族注意读准“颇、
傣、昌、昂”的字音。
4、再读课文,理清顺序。
(1)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本文通过描写边疆的
一所民族小学,反映了孩子们的幸福生活。)
(2)梳理课文思路
填空:课文先写(上学的路上,来到学校);再写(上课,下课);
最后写(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
三、学习“会写字”
晨绒球汉艳服装扮读静停粗影
1、指导书写
(1)观察生字在菱形十字格中的书写特点,交流。
(“晨、装”,上下结构,上窄下宽。“汉、扮、读、停”左右结构,左窄
右宽。“艳、服、静、粗”左右结构,左右等宽。)
(2)老师范写,重点指导上下结构的字“晨、装”和左右结构的字“绒、
服”,学生练写。
晨:上短下长,捺画舒展,落笔在右四点,下边部分笔画多而紧凑。
上边的日字头要写的短而扁。
绒:右边部分,“戈”横短斜钩长,竖撇要穿插到左边部分提的下面,
落笔在左四点。
服:左右同高,月字旁要写的窄而长,中间无竖横靠左。右上横折钩
的折要短一些,右下的捺要舒展。
装:上边的“壮”要写的略扁,下边的“衣”横画不要太长,撇捺要舒展。
练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
借鉴。和课本对照,及时改正。
四、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通过朗读、指读,读熟了课文,掌握了字音,
利用菱形十字格学习了本课生字。读完这篇课文,让我们真切地感受
到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篇二:《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设计篇二
教学目标:
1.认识“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汉”等13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
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
美之情。
教学难点:
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教学准备:
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提问学生对于少数民族的了解,与我们日常饮食与服饰
等作对比。引出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并展示
图片。
2.初读课文清晨,这些来自不同民族的小朋友,早早地起了床,迎着
朝阳,踩着露珠,蹦蹦跳跳,高高兴兴地朝同一个地方走去,他们要
去哪呀?(大青树下的小学)对,那可是一个充满欢笑,美丽而可爱
的地方,今天咱们一起去走一走,看一看,保证你们去了就舍不得离
开。
提出读书要求:自己小声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二、揭示课题,范读课文。
1.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
处。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就有这样的一所民族
小学,大家愿意不愿意去参观一下?
2.板书课题:大青树下的小学。
3.教师配乐范读。选择具有云贵民族风情的乐曲,如《小河淌水》、
《蝴蝶泉边》、《有一个美丽的地方》等配乐。
三、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
1.这所民族小学美不美?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请你自
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
方反复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教师随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
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适当提示。
四、分组朗读,组间比赛
1.分小组朗读,每组读一自然段,各组练习。
2.各组练习后进行比赛。
五、巩固字、词,指导写词。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a.着重分析指导“晨、装”。并且在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3、抄写本课的词语。
1、大青树下的小学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民族小学的美。这一
课我们要急需朗读感悟,我们会进一步地发现民族小学的美和课文的
美。
二、分段读议,加深感悟。
1.第一自然段
a.请各自轻声读第一段,想一想读着这部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b.学生读后交流。可引导学生从上学路上的景色、不同民族学生的服饰、
到校后的活动等方面想象、讲述。
c.大家一边在头脑中展开想象一边朗读就能读得更入情入境,谁来读一
读?教师评点后再指名练习。
d.配乐朗读这一段。
2.第二、三自然段。
a.“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钟声敲响了,民族学校的学生
开始上课了。请各自轻声朗读第二、三自然段,想象一下民族小学的
孩子是怎样上课学习的,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b.学生各自读课文,然后交流。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认真上课的情况
想象补充,譬如:大家专心听讲,窗外有猴子蹦来跳去都不去张望;
大家积极开动脑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小手举得高高的;读书时整
齐响亮,声音抑扬顿挫...
c.如果你是一棵小树、一只小鸟、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
学习这么认真,课文朗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引导学生转换角
色,入境体悟窗外的安静,体会仿佛是周围的花草鸟虫猴子都被教室
里优美的读书声吸引,静静地欣赏,不忍打搅。反复朗读这几句话。
d.下课了,小朋友做些什么?操场会是怎么的一幅情景?想象描述。
朗读有关句子。
4.第四自然段。
a.这所民族小学留给你什么印象?交流感受。
b.我们参观了这所民族小学,了解了他们上学、上课学习、下课活动
的情景,多么美丽的民族小学,多么可爱的学生!参观结束了,让我
们说上几句道别的话。
c.抒情地齐读这一自然段。
三、感情朗读,比赛背诵。
1.课文写得很美,你喜欢哪一部分?请你有感情地朗读一下。
2.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看谁先背出来。
四、抄写句子,加强积累。
把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抄在作业本上。
五、布置作业。
你们的课余生活是怎么安排的?让我们把每天的课余生活记录下来。
可以用日记的'方式来记,也可以用列表格的方式来记,以后我们再来
交流。
篇三: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篇三
《大青树下的小学》是第一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课文通过描写西
南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的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
之间的友爱和团结。课文层次清晰、段落分明。先写上学的路上和来
学校的情景;再写上课时和下课后的情景,最后以自豪赞美的文字点
题。
一、教学效果
本节课围绕着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一些效果:
1、歌曲导入,激发兴趣。播放音乐《爱我中华》片段,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2、品味词语,加深理解。教学中主要是让学生品味“安静”“热闹”这两
个词,并注意教学方法的变化。组织学生从“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
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这些句子中体会当时的安
静;并进一步引导学生想象“校园里为什么这么安静”,从而懂得这些
表现安静的句子的含义。
3、创设情境,强化情感。教学快要结束时,我大胆创设了一个情境:
“如果我们就是窗外的一只蝴蝶、一只小猴、一只小鸟、一朵花,我们
会怎样想呢?”这个情境的创设,充分唤起学生的想象,激发了兴趣,
保持了学生注意力,巧用学生的体验进行朗读,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
享受审美的乐趣,从而培养语文素养。
二、成功之处
转换角色,入情入境。
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第二、三自然段时,我提问:“如果你是一棵小
树、一只小鸟、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课
文朗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戴
上头饰,转换角色,入境体悟窗外的安静,体会是周围的花草鸟虫猴
子都被教室里优美的读书声吸引,静静地欣赏,不忍打搅。反复朗读
这几句话。
三、不足之处
1、拓展阅读《走月亮》《爱我中华》《山沟里的孩子》。我选择讲解
《走月亮》和《山沟里的孩子》,让学生圈画自己觉得有新鲜感的词
句。学生对于《走月亮》这篇散文并不是很熟悉,也不太清楚什么是
“走月亮”,因此在圈画语句时出现了一些困难。《山沟里的孩子》这
篇文章相对容易理解,我让学生自读《山沟里的孩子》,读懂山沟里
的孩子学习生活的特别之处,学生也能了解其中的原因。
2、个别字音需要重点指导如“傣族”中“傣”应读“dk。同时对于“坪坝”
的意思需要用图片直观显示。
四、改进措施
回顾本课教学,需要进行一些改进。
1、教学中对于年级教学特点不够熟悉,导致备课时设计的个别问题过
深,需要多多研读课文,加强集体备课。
2、学生分角色表演时对于猴子、小鸟等角色的特点定位不准确,语言
上没有个性,千篇一律。因此可以让学生先熟悉猴子的机灵、花儿慢
慢绽放、山狸的胆小等动物特点,然后再进行表演。
1大青树下的小学课后反思成功之处:
在教学时,让学生充分读书,谈读书感受,来充分唤起学生的想象,
以激发兴趣,从而达到保持学生注意力,以达到理解文本的目的。如
在学习窗外十分安静一句时,教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情境,“如果你是
一根树枝、一只小鸟、一只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
么认真,课文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怎么想?”这个情境的创设,
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文章的思想感情,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
不足之处:
教师应该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教师只需在学生确有困难
的地方点拨指导,教给学习方法,体现学生的学。这一点是我在以后
的教学中必须要改进的。
篇四:《大青树下的小学》课文原文篇四
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
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有阿昌族和
德昂族的。大家穿戴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那鲜艳的民族
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
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钟声敲响了。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大家一起读课文,
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
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几
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下课了,大家在大青
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
来看热闹。
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所边疆的民族小学。古老的铜钟,挂在大
青树粗壮的枝干上。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
篇五:《大青树下的小学》优秀教案篇五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新单词,能写13个新单词;能写“亮丽的颜色、衣着、吸
引力”等词;积累新的词汇。
2、深情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课文中所描绘的画面,了解绿树下小学
生快乐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中所表达的自豪和赞扬。
3、理解窗外安静句子的意思,注意新鲜句子。
4、根据课文第三自然段的形式,讨论校园中的一个场景。
教学重点
深情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课文中所描绘的画面,了解绿树下小学生
快乐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中所表达的自豪和赞扬。
教学的困难
体验描述窗外宁静的句子的含义。
教学准备
在上课之前,学生们被要求收集有关中国少数民族服饰和习俗的图片
和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
1、对话和数据共享介绍
1、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大家庭。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服装和习俗。请看
屏幕(显示课件:各民族图片),选择一个你最了解或最感兴趣的民族
介绍给你。
(学生选择自己要介绍的图片,教师引导学生重点介绍民族服饰和风
俗的特点。(老师在课文中介绍了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
数民族。)
2^五十六个民族,像五十六个花朵,在祖国的土地上盛开。在中国西
南的边疆地区,生活着许多民族。他们一起生活和工作。他们非常高
兴。那里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学习。你知道他们共同学校的名字吗?
——绿色大树下的小学。是的,今天老师会带你去这个小学看看。
(黑板文字标题:绿树下的小学)
2、首先阅读课文,自学单词
1、老师的阅读模式。听清楚语音后,请仔细听并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应自主阅读课文,根据自学的提示进行自主学习。(播放课件
《自学小技巧》)
自学小贴士:
(1)标记自然段。
(2)用自己的方式学习新单词。
(3)阅读课文。(重复你不能流畅阅读的地方几次。)
3、团体合作与交流。
在小组中,他们互相检查对方的读写能力,交流读写方法,独立练习
写作,并与老师进行交流。
4、整个班级应该互相交流,老师应该给予指导。
再次重读课文,理清上下文
1、请逐段阅读课文,并讨论每个自然段的意义。
2、学习反馈:(展示课件)
首先写课文(在去学校的路上,去学校);然后写(课上和课后);
最后写(这是我们可爱的小学)。
承运巩固练习
开放“基础训练----卜学绿树下“,让我们一起通过考试吧!
诉类总结
在这个班,学生们就像在那棵大绿树下的小学生一样认真。我们已经
掌握了这节课的生词,并且整理了课文的写作顺序。那么,“大绿树下
的小学“有什么乐趣呢?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
部分B
一、新课程的引进和明确目标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能够读课文,理解生词,理解课文的主要内
容。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朗读课文,感受一下大绿树下的小学的独特
魅力。
二世。汇报与交流,深入探索
老师:这是一所什么样的小学?让我们与你分享我们的发现。
(为了“美、团结、快乐、和平”,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答题相机指导
阅读。)
(I)欣赏小学大绿树下的美景
1、默读课文,在绿树下画出小学美丽的句子。
2、学生交换报告,教师展示重点句子,点击相机。
(1)“早晨,从山坡上,从平坝,从插满鲜花的小路上,来了……”
(给我看看课件:课文内容和相关图片)(小学在绿树下,环境很美,
非常漂亮。)
(2)“鲜艳的衣服使学校变得多姿多彩。”重点引导学生在语境中理解
“丰富多彩”的含义。
篇六: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篇六
教学要求:
1、会认"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汉、球''等13个生字。正确
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词语。
2、能和同学交流课文中有新鲜感的句子,说一说这所学校的特别之处。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小学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读出对这所小学的喜爱之情。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2、教师准备具有民族特色的音频、图片资料、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图片,介绍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的情况。
学生展示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
俗。
2、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阿昌
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
二、揭示课题,范读课文。
1、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
处。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这样的一所民族小学,
大家愿不愿意去参观一下?
2、板书课题:大青树下的小学。
3、教师配乐范读。
三、试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这所民族小学美不美?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请你自
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
方反复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教师相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
词语也提示一下。
四、分组朗读,小组间比赛。
1、分小组朗读,每组读一自然段,各组练习。
2、各组练习后进行比赛。
五、巩固字、词,指导写词。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a、着重分析指导“晨、绒、服、装、读、影”。并且在黑板上田字格中
示范。
“晨”是上下结构,注意“辰”要拖着“日”,相互要结合紧凑。
“绒”是左右结构,由*”和“戎”组成,右边的“戎”共六笔,不要漏写。
“服''的"月"字旁要瘦一些。
“装”是上下结构,书写要紧凑。
“读”是左右结构,右边是“卖”,不是“买”。
“影”是左右结构,右边三撇,写得匀称。
b、学生写字。
3、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民族小学的美。这一
课我们要朗读感悟,我们会进一步地通过朗读感悟民族小学的美。
二、分段读议,加深感悟。
1、第一自然段。
a、请各自轻声读第一段,想一想读完部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b>学生读后交流。
可引导学生从上学路上的景色、不同民族学生的服饰、到校后的活动
等方面想象、讲述。
C、大家一边在头脑中展开想象一边朗读就能读得更入情入境,谁来读
一读?教师评点后再指名练习。
d、配乐朗读这一段。
2、第二、三自然段。
a、“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铜钟敲响了,民族学校的学生
开始上课了。请各自轻声朗读第二、三自然段,想象一下民族小学的
孩子是怎样上课学习的,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b、学生各自读课文,然后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认真上课的情况想象补充,譬如:大家专心听
讲,窗外有猴子蹦来跳去都不去张望;大家积极开动脑筋回答老师提
出的问题,小手举得高高的;读书时整齐响亮,声音抑扬顿挫……
c、如果你是一棵小树、一只小鸟、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
学习这么认真,课文朗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
引导学生转换角色,入境体悟窗外的安静,体会是周围的花草鸟虫猴
子都被教室里优美的读书声吸引,静静地欣赏,不忍打搅。反复朗读
这几句话。
d、下课了,小朋友做些什么?操场会是怎样的一幅情景?想象描述。
朗读有关句子。
4、第四自然段。
a、这所民族小学留给你什么样的印象?交流感受。
b、我们参观了这所民族小学,了解了他们上学、上课学习、下课活动
的情景,多么美丽的民族小学,多么可爱的学生!参观结束了,让我
们说上几句道别的话。
c、齐读这一自然段。
三、感情朗读,比赛背诵。
1、课文写得很美,你喜欢哪一部分?请你有感情地朗读一下。
2、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看谁先背出来。
四、抄写句子,加强积累。
把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抄在作业本上。
五、综合性学习。
你们的课余生活是怎么安排的?让我们把每天的课余生活记录下来。
可以用日记的方式来记,也可以用列表格的方式来记,以后我们再来
交流。
篇七:大青树下的小学教案篇七
教学要求:
1、会认"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汉、球”等13个生字。正确
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词语。
2、能和同学交流课文中有新鲜感的句子,说一说这所学校的特别之处。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小学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读出对这所小学的喜爱之情。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2、教师准备具有民族特色的音频、图片资料、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图片,介绍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的情况。
学生展示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
俗。
2、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
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
二、揭示课题,范读课文。
1、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
处。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这样的一所民族小学,
大家愿不愿意去参观一下?
2、板书课题:大青树下的小学。
3、教师配乐范读。
三、试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这所民族小学美不美?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请你自
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
方反复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教师相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
词语也提示一下。
四、分组朗读,小组间比赛。
1、分小组朗读,每组读一自然段,各组练习。
2、各组练习后进行比赛。
五、巩固字、词,指导写词。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a.着重分析指导“晨、绒、服、装、读、影”。并且在黑板上田字格中示
范。
“晨”是上下结构,注意“辰”要拖着“日”,相互要结合紧凑。
“绒”是左右结构,由'畛"和“戎”组成,右边的"戎''共六笔,不要漏写。
“服”的“月”字旁要瘦一些。
“装”是上下结构,书写要紧凑。
“读”是左右结构,右边是“卖”,不是“买”。
“影”是左右结构,右边三撇,写得匀称。
b.学生写字。
3、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民族小学的美。这一
课我们要朗读感悟,我们会进一步地通过朗读感悟民族小学的美。
二、分段读议,加深感悟。
1、第一自然段。
a.请各自轻声读第一段,想一想读完部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b.学生读后交流。
可引导学生从上学路上的景色、不同民族学生的服饰、到校后的活动
等方面想象、讲述。
C.大家一边在头脑中展开想象一边朗读就能读得更入情入境,谁来读一
读?教师评点后再指名练习。
d.配乐朗读这一段。
2、第二、三自然段。
a.“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铜钟敲响了,民族学校的学生开
始上课了。请各自轻声朗读第二、三自然段,想象一下民族小学的孩
子是怎样上课学习的,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b.学生各自读课文,然后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认真上课的情况想象补充,譬如:大家专心听
讲,窗外有猴子蹦来跳去都不去张望;大家积极开动脑筋回答老师提
出的问题,小手举得高高的;读书时整齐响亮,声音抑扬顿挫……
c.如果你是一棵小树、一只小鸟、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
习这么认真,课文朗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
引导学生转换角色,入境体悟窗外的安静,体会是周围的花草鸟虫猴
子都被教室里优美的读书声吸引,静静地欣赏,不忍打搅。反复朗读
这几句话。
d.下课了,小朋友做些什么?操场会是怎样的一幅情景?想象描述。朗
读有关句子。
3、第四自然段。
a.这所民族小学留给你什么样的印象?交流感受。
b.我们参观了这所民族小学,了解了他们上学、上课学习、下课活动的
情景,多么美丽的民族小学,多么可爱的学生!参观结束了,让我们
说上几句道别的话。
c.齐读这一自然段。
三、感情朗读,比赛背诵。
1、课文写得很美,你喜欢哪一部分?请你有感情地朗读一下。
2、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看谁先背出来。
四、抄写句子,加强积累。
把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抄在作业本上。
五、综合性学习。
你们的课余生活是怎么安排的?让我们把每天的课余生活记录下来。
可以用日记的方式来记,也可以用列表格的方式来记,以后我们再来
交流。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反思
今天用了两节课教学本单元第一篇课文《大青树下的小学》,新的教
材,新的班级,新的年段,第一次接触总有很多不足。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把,爱读书,种植在孩子们心里”的作家吴然,这是一
篇构思巧妙、语言朴实优美、画面和谐、情感真挚的儿童散文。
构思巧妙表现在短短的四百多字,蕴含了丰富的信息:这是一所多民
族融合的边疆小学;写了学生们上学、上课、课间等多个特定的景象;
结尾自然,借景抒情,令人回味。开篇第一句话,是一个长句,很长
的句子,却没有给人冗长的感觉,它像是一个自然变换的镜头,镜头
随着不同方向远景的移动向同一个近景聚焦,让读者跟着文字看清楚
了从不同方向走来的小学生属于不同的民族。这句话为后面的内容做
足了铺垫,也给读者带来了阅读期待:这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呢?后
面的内容正是循着这个思路展开的。
把这样一篇儿童散文呈现在学生面前,它的学习价值表现在哪里?教
师如何再从学习的角度来解读这个文本?这是我们需要进一步回答的
问题。
开学第一课,班里21个孩子对课文做了多次朗读,我组织齐读五次,
学生自由读课文若干次,这个班的孩子相对内敛,比较乖巧,读课文
声音不响,课上课下都比较安静。第一堂课上,我花了近二十分钟进
行生字词教学和课文朗读:齐读生字词、组词读、解释个别词语的意
思、开火车读,拓展与“绚丽多彩”相类似的词语。遗憾的是,我忘记
了进行生字书写指导,在后续的字词抄写作业中,部分学生书写不工
整。
整堂课下来,我感觉我的教学方式还是偏向于高年级,对三年级学生
来说似乎并不太适应。
思考、审视一个文本的学习价值,可以从这样几个维度切入。其一,
学生自主阅读这篇文章时,会有怎样的感受,他们的关注点会在哪些
方面。其二,单元重点学习目标(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
子)能够在哪些具体词句上落实;还有,学生对“新鲜感”的关注,会
指向词句表现的内容还是词句的表达方式。其三,作为三年级第一学
期学习的第一篇课文,它的内容、主题等,对学生接下来的教室语文
课程生活应该带来怎样的期待和定位。
学生对于“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相对陌生,个别学生能快速反应过来
并找出文本中相关的句子。在第一自然段中,学生找出“有汉族的,有
傣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那鲜艳的服装,把
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
在第二课时,我让学生拓展阅读《走月亮》《珍珠泉》《山沟里的孩
子》。我选择讲解《走月亮》和《山沟里的孩子》,让学生圈画自己
觉得有新鲜感的词句。学生对于《走月亮》这篇散文并不是很熟悉,
也不太清楚什么是“走月亮”,因此在圈画语句时出现一些困难。《山
沟里的孩子》这篇文章相对容易理解,我让学生自读《山沟里的孩
子》,读懂山沟里的孩子学习生活的特别之处,学生也能了解其中的
原因。
这堂课有太多的不足,课堂比较单调,以教师的讲述为主,学生参与
度不够,发言人数较少,课堂太安静。
重新梳理:
第一步:单元导读;
第二步:学习课文:1.根据学习单自主学习生字词、读通课文、初步了
解课文内容;2.读懂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所什么样的小学,有哪些自己
认为特别的地方;3.欣赏文章是怎样描写这所小学的(选择了哪些内容
来写,哪些写法给人新鲜感),一读代讲,边读边想象边体会、品味;
4.说一说自己的校园生活,关注有新鲜感的语句。
第三步:拓展阅读《走月亮》《山沟里的孩子》;
第四步:吴然儿歌散文推荐或朗诵欣赏。
篇八:《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设计篇八
一、设计理念
在新课标指导下,我本着"以人为本、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以学生的
真实基础为教学起点,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为目标,力求为学
生创设愉悦、轻松、自主、开放的学习空间和语文实践环境,引导学
生立足文本语言,凸现语文本体,在浓浓的语文味中弘扬人文,积淀
精神;努力实现"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
的教学理想。下面,我就"以人为本、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先
来谈谈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
二、教材解读
《大青树下的小学》是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
文。文章描写我国边疆地区的一所大青树下的小学,在学校里,各民
族的小学生身着鲜艳的服装,把学校装点得绚丽多彩;古老的铜钟,
还有凤尾竹,更增添了学校的乡村气息和民族特色。来自不同民族的
学生,穿戴不同,语言不同,但都成了好朋友,在祖国的大家庭里,
在鲜艳的五星红旗下共同生活,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孩子们课上认
真读书,课下尽情玩耍,连小动物也来聆听读书和来看热闹,可见对
孩子们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羡慕。这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
结。体现了学校团结的氛围,反映了学校的欢乐、祥和气氛。课文中
联系课文内容,配备了精美的插图。课文层次清楚,先写上学的路上
和来到学校时的情景,再写课上和课下,最后以自豪赞美的感情点题:
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除对学校美丽与团结的描
写是本文的特点外,在语言表达上也很有特色。
根据课文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本课教学我安排两课时来完成,下面,
我就具体说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绒"等13个字。能
正确读写文中的词语。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
读出对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喜爱之情,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情感目标:了解大青树下的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
的自豪感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教学重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
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以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
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
难点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
三、教学方法
基于对教材这样的理解,本课我遵循"以学定教、以人为本、以读带讲"
的基本思路,在语文教学中,要讲究训练的科学性,体现训练的层次
性。我设计以下手段:
1、品味重点词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主要是让学生品味"安静""热闹
"这两个词,并注意教学方法的变化。组织学生从"树枝不摇了,鸟儿不
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这些句子中体会
当时的安静;并进一步引导学生想象"校园里为什么这么安静?",从而
懂得这些表现安静的句子的含义。在让学生体会热闹中,通过想象大
家除了可以在大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外,还有可能做什么?
通过学生大胆而丰富的想象,使下课后的热闹与上课时的安静形成强
烈的对比。
2、加强读的具体指导,我不赞成纯技巧的朗读指导,但是我认为建立
在文章内容基础上的朗读技巧的指导还是必要的。注意读的层次变化,
从自由读到指名读,加强读的评价,再齐读,再指导。在反复朗读中,
引导感悟,激发情感。
3、强学法指导。教学的目的,不仅要使学生学会,而且要引导学生会
学。通过圈划,让学生理清文章思路;通过读,体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表现文章的思想感情;通过比较句子,促进语感。
四、教学预设
研究了教材、确定了教法、学法,为了体现我的设计理念,我预设了
以下环节。
一、歌曲引入,介绍资料。
1、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4 X射线反射法纳米薄膜厚度标准片校准规范-不确定度评定报告
- 高一 人教版 数学 第四单元《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课件
- 北京市顺义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 2025届湖北省重点高中智学联盟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高三语文试题
- 年产5000吨中医饮片及院内试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写作模板-申批备案
- 石壕吏课件正式版
- 魅力沟通(陕西职业技术学院)知到智慧树答案
- 口腔内科学(甘肃卫生职业学院)知到智慧树答案
- 山庄生态观光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砌体结构墙梁》课件
- JT-T-1214-2018港口高杆灯技术要求
- 小罐茶行业分析报告
- 颅内感染的护理查房
- 高中数学-人教电子版课本
- 新生儿静脉留置针穿刺
- 外贸公司介绍
- 2024年度-银行不良清收技巧培训课件(学员版)
- MOOC 摄影艺术概论-浙江工商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2024年上海市杨浦区高三二模英语试卷及答案
- 中国电影改编的跨文化传播启示以中外电影《花木兰》对比分析为例
- 2024年全国法院检察院书记员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