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2.1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课时作业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_第1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2.1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课时作业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_第2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2.1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课时作业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_第3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2.1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课时作业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_第4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2.1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课时作业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8-不断改变的地表形态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15分钟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下列地质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的是 ()①地壳运动 ②岩浆活动③沉积作用 ④侵蚀作用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解析】选A。内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内部,主要表现形式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等。2.下列地理现象中,是内力作用为主形成的是 ()A.石灰岩溶洞 B.东非大裂谷C.撒哈拉沙漠 D.长江三角洲【解析】选B。石灰岩溶洞是流水侵蚀形成的,属于外力作用;东非大裂谷是板块张裂形成的,属于内力作用;撒哈拉沙漠是风力积累形成的,属于外力作用;长江三角洲是流水积累形成的,属于外力作用。(2024·长春高一检测)某同学利用铝盆、海绵、酒精灯、水等材料设计了一个模拟地球板块运动的试验。下图为试验示意图。试验中发觉两块海绵向左右侧方向运动。据此完成3、4题。3.该试验模拟的板块运动和板块边界分别为 ()①碰撞挤压 ②板块张裂③生长边界 ④消亡边界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4.下列地理现象与该模拟试验原理相像的是 ()A.落基山脉的形成 B.智利海沟的形成C.青藏高原的隆起 D.东非裂谷带的形成【解析】3选B,4选D。第3题,通过试验可知,演示的是板块张裂现象,板块张裂为生长边界。第4题,板块张裂往往形成裂谷和海洋。【补偿训练】读部分板块构造示意图,回答(1)~(3)题。(1)图中板块共有 ()A.1块B.2块 C.3块 D.4块(2)图中虚线圈内的板块边界可能位于 ()A.冰岛 B.非洲东部C.太平洋西岸 D.大西洋西岸(3)以下地貌单元中,成因与图示机理无关的是 ()A.喜马拉雅山 B.马里亚纳海沟C.日本岛弧 D.安第斯山脉【解析】(1)选C,(2)选C,(3)选A。第(1)题,从图中板块的运动方向及分别出现一个海沟和海岭可以推断图中板块共有3块。第(2)题,图中虚线圈内为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的碰撞区,属于消亡边界,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下面形成海沟,大陆板块受到挤压抬升形成岛或岛弧,最符合太平洋西岸的状况。第(3)题,喜马拉雅山是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互碰撞形成的褶皱山。探讨地质构造,可以科学地推断地层形成过程与地貌的关系。下图示意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图。据此完成5、6题。5.对岩石①②③形成的先后依次的推断,正确的是()A.①→②→③ B.③→②→①C.①→③→② D.③→①→②6.对岩石②形成后,地质作用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岩浆喷发→地壳下降→深海沉积→地壳上升→水平挤压→外力侵蚀B.地壳下降→沉积作用→地壳上升→侵蚀积累→水平挤压C.地壳下降→沉积作用→地壳上升→水平挤压→外力侵蚀→积累作用D.地壳下降→沉积作用→岩浆喷发→水平挤压→积累作用→外力侵蚀【解析】5选D,6选C。第5题,岩层先形成的在下面,后形成的在上面;据图可知,岩层③在岩层①②的下面,所以岩层③最早形成,①曾经是个火山口,被后来形成的②层覆盖。第6题,据图可知,②上面有很厚的积累物,说明其形成后曾经验过地壳下沉,沉积物沉积,后来地壳上升加上受到水平挤压,形成背斜,背斜顶部受到外力侵蚀形成谷地,后来由于沉积作用,形成了松散的积累物。二、非选择题(共20分)7.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20分)(1)从地形上看,甲地是;从地质构造上看,甲地属于,简述该地貌的形成缘由。

(2)假如该图的陆地表示欧亚板块,东部的海洋表示太平洋板块,则这两个板块交界处常会形成哪些地貌?试述其成因。【解析】第(1)题,读图,从地形上看,甲地是山地;从地质构造上看,甲地属于向斜。因为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所以形成山地。第(2)题,图示是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碰撞的消亡边界。大陆板块前的宽广阔陆架受到挤压抬升,从而隆起,沿大陆外缘排列,形成岛弧。大陆板块和大洋板块相互碰撞时,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其前缘形成深海沟。所以在欧亚板块的前缘形成岛弧,在太平洋板块的前缘形成深海沟。答案:(1)山地向斜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地。(2)在欧亚板块的前缘形成岛弧,在太平洋板块的前缘形成深海沟。这是由于大陆板块和大洋板块相互碰撞时,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其前缘形成深海沟,而大陆板块前的宽广阔陆架受到挤压抬升,从而隆起,沿大陆外缘排列,形成岛弧。【补偿训练】读下图,回答有关问题。(1)从岩层的弯曲状态看,图中甲、乙两处的地质构造中属于向斜构造的是处。(2)在地貌上,乙地是,甲、乙两地在地貌上形成的差异起主导作用的是(填“内力作用”或“外力作用”)。(3)若该地区发觉有石油、自然气和地下水,则在甲处能开采出。【解析】第(1)题,依据背斜和向斜的岩层形态即可推断出来。第(2)题,留意理解概念,区分“地质构造”和“地貌”两个概念,从图上可看出乙地应为谷地,其地质构造的主要作用应为内力作用,即地壳受水平挤压或者拉伸。第(3)题,甲为背斜构造,岩层向上拱起,比较封闭,利于油、气的储存。答案:(1)乙(2)谷地内力作用(3)石油和自然气

(25分钟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5分)读某地地质剖面图,回答1、2题。1.图中①处的岩浆侵入活动发生 ()A.在褶皱运动之前B.在断层运动之后C.在断层运动之前D.在图中④处岩层形成之前2.造成③处易成谷地的内因是 ()A.风化作用强 B.槽部受挤压C.受张力影响 D.侵蚀作用强【解析】1选B,2选C。第1题,①处四周有断层,岩浆岩没有形成断层,因此是在断层后形成的岩浆岩。第2题,③处地质构造是背斜,背斜顶部因受张力,岩性疏松,易侵蚀形成谷地。受张力是内因,易侵蚀是外因。下图为我国地质时期北祁连大洋构造演化不同阶段示意图(火山弧是板块俯冲过程中形成的一串呈弧状分布的火山)。据此完成3、4题。3.图中我国北祁连大洋构造演化阶段由早到晚的排列依次是 ()A.甲阶段→乙阶段→丙阶段→丁阶段B.乙阶段→丙阶段→丁阶段→甲阶段C.丁阶段→丙阶段→乙阶段→甲阶段D.丙阶段→丁阶段→甲阶段→丁阶段4.从地貌形态上看,图中火山弧可能为 ()A.海岸山脉 B.海洋岛屿C.海底山脉 D.内陆山脉【解析】3选B,4选B。第3题,读图可知,乙阶段中祁连地块、北祁连大洋、阿拉善地块之间没有火山弧等,丙阶段阿拉善地块与北祁连大洋间形成火山弧;丁阶段中祁连地块与北祁连大洋间也形成火山弧;甲阶段两个火山弧距离缩小,说明板块挤压导致二者距离变小。故我国北祁连大洋构造演化阶段由早到晚的依次是乙阶段→丙阶段→丁阶段→甲阶段。第4题,火山弧露出海面,形成海洋岛屿。【补偿训练】下图示意平顶海山的形成过程。读图,平顶海山 ()A.为褶皱山B.由沉积岩构成C.顶部形态由内力作用塑造D.随着板块的移动没入水下【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形成地表形态的地质作用。由图中平顶海山的形成过程图可以看出,此山属于岩浆喷发后形成的火山,由玄武岩构成,在海水的侵蚀作用下形成平顶,其随着板块的移动而没入水下,形成平顶海山。读我国某地区地质剖面图,完成5~7题。5.图示地区岩层弯曲变形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岩浆活动 B.变质作用C.地壳运动 D.外力作用6.下列关于图中①②两处地质构造及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处位于向斜顶部,受张力作用,被侵蚀成谷地B.②处位于背斜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岭C.①处地质构造为背斜,岩层中间新,两翼老D.②处地质构造为向斜,岩层中间新,两翼老7.若在图中开凿隧道,则应选择的隧道位置与走向是 ()A.M处东西方向 B.M处,南北方向C.N处南北方向 D.N处东西方向【解析】5选C,6选D,7选B。第5题,图示地区岩层弯曲变形的主要地质作用是地壳运动,岩层受水平挤压,弯曲变形。岩浆活动形成的是岩浆岩,变质作用形成的是变质岩,外力作用主要影响地貌形态。第6题,①处位于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被侵蚀成谷地。②处位于向斜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岭。①处地质构造为背斜,岩层中间老,两翼新。②处地质构造为向斜,岩层中间新,两翼老。第7题,若在图中开凿隧道,则应选择背斜M处,背斜结构稳固,相宜开凿隧道。隧道走向与剖面方向垂直,是南北方向。二、非选择题(共15分)8.图1是某地的地质剖面图,图2是O地某处花岗岩球状地貌景观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5分)(1)说出M地的地质构造类型并说明其形成缘由。(2)简述N处地貌的形成过程。(3)简述O地花岗岩球状地貌景观的形成过程。【解析】本题考查读图分析问题、阐释地理事物形成过程的实力。第(1)题,从岩层的弯曲程度来看,M处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构造。第(2)题,N处地貌为向斜山,分析其内外力作用的过程即可。第(3)题,O地岩石为花岗岩,属于侵入岩,而图中该岩石遭到风化,所以该岩石首先被抬升到地表,然后遭到外力风化。答案:(1)M处是背斜。地壳运动使M处岩层向上拱起。(2)(地质历史时期)地壳运动,岩层受力向下弯曲,形成褶皱(向斜);由于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从而形成山岭。(3)地壳运动使岩石圈产生缝隙(或发生断裂),岩浆沿着缝隙(或断裂处)发生侵入活动,冷却凝聚形成花岗岩;地壳抬升,覆盖花岗岩的其他岩石被外力侵蚀、搬运,花岗岩出露地表;岩块表层受风化、风蚀剥落,棱角渐渐消逝。【补偿训练】读某地地质构造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判别左图中甲、乙两地的地质构造及其形成缘由。甲地为,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形成的地形是。

乙地为,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形成的地形是。(2)请在右图中画出断层面两侧岩块的位移方向。(3)右图中简单形成哪些地貌类型?(4)华山西峰和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地质构造相同。【解析】第(1)题,依据岩层的弯曲方向推断地质构造;甲处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