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语法史电子教案_第1页
汉语语法史电子教案_第2页
汉语语法史电子教案_第3页
汉语语法史电子教案_第4页
汉语语法史电子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汉语语法史电子教案陈仕益绪论一、研究汉语语法史的意义。汉语语法史是研究汉语语法演进发展的历史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对于汉语语法,我们应该全面深入地认识了解它。不仅要懂得它的今天,还要懂得它的昨天和前天,从而预见它的明天和后天。研究汉语语法史,就是要弄懂汉语语法不同时期的基本面貌和特征,了解汉语语法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变化,探索这些发展变化的特点和原因,揭示其发展变化的内部规律。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研究我国的悠久历史,发掘并整理我国的古代文化遗产,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得到继承并发扬光大。而实现这一切目的的前提之一是要能够顺利地阅读三千多年来积存的文化典籍和地下出土语料。“古代汉语”课中语法基础知识的学习,为我们从语法角度理解这些历史、哲学、文化、文学等语料提供了方便,但仅有“古代汉语”课中的语法基础知识的水平又是不够的。它只能满足我们阅读上古语料和模仿上古语料的语体风格写成的作品,即严格意义上的文言文。具有这样的语法水平,面对体现了中古、近古各个时期语法演变发展特点的语料,我们必然有不同程度的困惑,甚至会对内容产生误解。现实需要我们在自己头脑中勾画出一个汉语语法发展史的轮廓。研究汉语语法史,对于深入了解和正确运用现代汉语语法规则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现代汉语语法是古代汉语语法发展的结果,它的规范必须建立在汉语语法发展的基础之上。学习现代汉语语法有助于研究汉语语法发展的历史,研究汉语语法发展的历史又反过来有助于现代汉语语法的学习。研究汉语语法史,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现代汉语方言语法。方言语法,不同程度地保留了汉语语法史上的某些风貌,这些风貌往往就是异地人理解的难点所在。而有了相当多的汉语语法史知识,就更容易解析这些方言语法中的难点,顺利地理解方言表达的实际内容。研究汉语语法史,有助于从事中学古文教学。在现行中学语文教材中,上古课文共45篇首,仅占中学古文总篇数213篇的21%;中、近古时代的选文却有168篇首,占总数的79%。后者多数都不同程度地打上了非上古的语法印记。二、汉语语法史的基本特点。汉语语法既是稳定的,又是发展的。1、汉语语法的稳定性。(1)、语序的固定是汉语语法稳定性最突出的表现。主语在谓语之前,修饰语在中心语之前,动词在宾语之前,从甲骨文到现代汉语,基本如此。“贞:今秋禾不遘大水?”(《甲骨文合集》33351片)“□申卜,殻贞:今者王从望乘伐下危?”(《甲骨文合集》6494片)这些卜辞辞条产生于三千年前,可谓古老,但从语法上讲,它们与现代汉语没有什么不同,现代还是使用着相同的语序、相同的结构方式。(2)汉语虚词也有相当大的稳定性。“之、于、与、以、而、则、虽、如、若”等虚词,今天还活跃在书面语中;有些虚词在口语中还没有替身,如“三分之一”的“之”、“为四化建设而努力”的“而”,这些都是现代汉语口语和书面语一致的虚词,而它们都是几千年前流传下来的。(3)、各地方言语法基本一致。汉语方言经过几千年的分化,语音、词汇差别相当大,但语法差别不仅少见,而且这种少见的差别也很细微。如北京话和广州话少见的一些句法差异中,“猫比狗小”(北京话)—“猫细过狗”(广州话)、“我给他十块钱”(北京话)—“我俾十个银钱佢”(广州话),主谓宾的语序是相同的,仅双宾语的内部语序有异。各地方言语法的高度一致性,证明了民族共同语的存在,也证明了汉语语法的极大稳固性。2、汉语语法的发展。(1)、汉语双音词的发展,是汉语语法发展的一大特点。汉语双音词历代都有增长,“五四”运动以后增长速度加快。双音词的发展是语音简单化的一种平衡手段。由于汉语语音系统逐渐简单化,同音词逐渐增加,造成了信息传递的障碍。双音词增加了,同音词就减少了,语音系统简单化造成的损失,在词汇发展中得到了补偿。双音词的发展,是构词法的问题。因此可以说,语音系统简单化造成的损失在语法发展中得到了补偿。(2)、汉语动态助词“了、着、过”的产生和定型化,使汉语动词的语法特点更加鲜明。(3)、汉语处置式的产生,使宾语得以用介词提到动语之前,突出了处置对象,有利于思想的表达。(4)、使成式的产生,使前此用两句话才能表达清楚的内容,现在一句话就可以表达出来了。不但节省了时间,而且意思表达得更清楚。例如:“唬得一身冷汗”(《宣和遗事》亨集)“怎么他说了,你就依得比圣旨还快些”(《红楼梦》第八回)之类的句型,比起它们的前身更生动、更形象、更容易传递情感。(5)、句子结构的严密化。这主要表现在下面两个方面:一是单句结构力求完整。上古汉语常常省略成分,尤其是省略主语。现代汉语(以书面语为代表)则省略现象大大减少。尤其是政治论文和科技论文,句子大都主谓分明,结构完整。二是复句逐渐由意合走向形合。上古汉语复句意合法占较大比例,现代则形合已占绝对优势。意合的复句里,分句关系缺乏一定的语法标志。仅凭意义理解,很容易产生歧解。而形合法复句的分句间由于有不同的连词连接,歧解就不容易产生了。(6)、句子容量不断扩大。它的一种表现是句子成分复杂化。随着汉语的发展,一个句子可以出现多个主、谓、定、状语,而这些主、谓、定、状语又可以是多种相当复杂的词组或句子形式。它的另一种表现是多重复句日益丰富。随着汉语的发展,一个复句可以由几个分句组成,而这些分句本身又可以是复句形式。这样,一个复句可以出现三、五层,甚至更多的层次,使整个句子十分复杂。从上古经中古到近代,句子结构复杂化的趋向日益显著。到了现代,这类句子普遍发展到了最高的限度。第二章名词概述名词是表示事物(含时间、处所)的词。甲骨卜辞里名词是最发达的一个词类,数量最多、内容最丰富,占整个词汇的百分之七十以上。周秦时代,名词仍然是最发达的一个词类。类别甲骨文以来的名词类别一直没有多大的增减,都可分为普通名词、抽象名词、专有名词、时地名词四类。一、普通名词。它们表示具体事物的名称,如“天、土、山、水、木、禾、人、牛、众、师、男、女”等。二、抽象名词。它们表示抽象的概念。这类词在甲骨文中绝少,西周以后开始萌生,春秋战国时代大量产生,如“仁、义、道、德、礼、信、气”等。它们的产生和发展,反映了人类认识的深化。三、专有名词。人名、地名、族名、国名、书名、篇名等都是专有名词。殷商时代的专有名词如“王亥、妇好、羌、大邑商”,西周以后的如“周文王、左传、秦、汉、匈奴”等,它们都是某一事物独有的名称。四、时地名词。时间名词如“今、昔、时、旦、暮、夜、年、月、日”等,方位名词如“东、南、西、北、上、中、下、内、外、前、后、左、右”等。词头词尾一、词头。在汉语发展历史上先后产生的名词词头有“有、句、於、阿、老”等。1、有。(1)、出现在上古典籍中的名词词头“有”,经常加在专有名词之前。如“有夏多罪,天命殛之。”(《尚书·汤誓》)“有殷受天命,惟有历年。”(《尚书·召诰》)“殷既坠厥命,我有周既受。”(《尚书·君奭》)“何忧驩兜,何迁乎有苗?”(《尚书·皋陶谟》)“有扈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尚书·甘誓》)(2)、它也能放在普通名词之前。如:“盘庚迁于殷,民不适有居。”(《尚书·盘庚》)“有众率怠弗协。”(《尚书·汤誓》)“摽有梅,其实七兮。”(《诗歌·召南·摽有梅》)“豺虎不食,投畀有北;有北不受,投畀有昊。”(《诗·小雅·巷伯》)“友于兄弟,施于有政。”(《论语·为政》)“及有夏孔甲,扰于有帝。”(《左传·昭廿九》)这种用法应该起自文字产生之前,至少在夏代就有了,但奇怪的是甲金等文字资料中并无此用法。在典籍中,也只是《尚书》中出现较多,晚周作品中已经少见,秦汉以后,除了朝代名称以外,就完全不用了。也有人说,这并非词头,而是类似词头的语气词,理由是:(1)它在先秦就不适用于一切名词。(2)秦汉以后口语中已经没有这种用法。(3)它还同时用于形容词之前:“桃之夭夭,有蕡其实。”(《诗·周南·桃夭》)“四牡有骄,朱愤镳镳。”(《诗·卫风·硕人》)“鲁道有荡,齐子岂弟。”(《诗·齐风·载驱》)(见潘允中《汉语语法史概要》P30-31)王力先生也说它是类似词头的前附成分。(见王力《汉语语法史》P4)2、於、句。在上古行用的名词词头“於”、“句”,只用在专有名词之前。如“於越入吴。”(《春秋经·定五》)“太伯之奔荆蛮,自号句吴。”(《史记·吴太伯世家》)古人以为这是外族语言里专有的“发声”,有一定根据。3、阿。汉代产生了名词词头“阿”。“阿”的本意为大土山,(《诗·小雅·菁菁者莪》)“菁菁者莪,在彼中阿。”(1)、在汉代典籍中“阿”已作为:A、亲属名词词头。“故北济王阿母(乳母),自言足热而懑。”(《史记·扁鹊列传》)B、人的小名词头。汉武帝陈皇后小字阿娇,曹操小名阿瞒,刘禅小名阿斗。C、人的正名词头。顾炎武《日知录》卷三十二说:“《隶释》汉《殽阬碑》阴云:‘其间四十人,皆字其名而系以阿字,如刘兴阿兴、潘京阿京之类,…咸阳《灵台碑》阴有主吏仲东阿东。’”D、在疑问代词之前作词头。如:“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汉乐府《十五从军记》)(2)、从魏至唐,词头“阿”的应用得到了继承和发展。A、在人的名、字或小名、小字中取一字,冠以“阿”字。如:“【鲁】肃拊蒙背曰:‘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三国志·吴书·吕蒙传》)“阿连才悟如此,而尊作常儿遇之。”(《宋书·谢灵运传》)“桓公语嘉宾:阿源有德有言……”(《世说新语·赏誉》)“有时或排摸高秃,以如意注林公曰:‘阿柱,汝忆摇橹时不?’阿柱乃林公小名。”(《北堂书钞》135引《语林》)“卿语阿黑,何敢不逊?”(《世说新语·豪爽》)“阿连”即谢灵运之弟谢惠连,“阿源”为殷浩字,“阿黑”为王敦小字。B、词头“阿”置于单音节亲属名词前,构成双音词。如:“【谢晦女】被发徒跣与晦决曰:‘阿父,大丈夫当横尸战场,奈何狼藉都市?’(《南史·谢晦传》)“晔妻先下,抚其子,回骂晔曰:‘君不为百岁阿家,不感天子恩遇,身死固不足塞罪,奈何枉杀子孙!’”(《宋书·范晔传》)“周初有童谣曰:‘白杨树头金鸡鸣,只有阿舅无外甥。’”(《隋书·五行志》)“举言谓阿妹,作计何不量!”(《古传为焦仲卿妻作》)“阿母谓阿女,汝可去应之。”(同前)“乃哭曰:‘无处问耗,不知阿母与阿嫂至,乃自天降也。’”(牛僧孺《玄怪录》卷一)“孝琬呼阿叔,帝怒曰:‘谁是汝叔?敢唤我作叔?’”(《北史·河间王孝琬传》)“阿翁(即祖父或公公)讵宜以子戏父!”(《世说新语·排调》)“阿兄形似道,而神锋太儁。”(《世说新语·赏誉》)“阿耶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木兰诗》)“仍闻蛮妪哭声,但呼‘阿子’(儿子),自远而来,径至血处。”(祖冲之《述异记》)在一些情况下,“阿”也置于双音亲属词前,如“阿父子”、“阿姑婆”、“阿孩儿”、“阿耶孃”等。C、“阿”置于姓前,限于妇女。如“陈郡表真在豫州送妓女阿薛、阿郭、阿马三人与桓宣武。”(刘义庆《幽明录》)D、“阿”置于一般名词前表称呼。如。“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白居易《长恨歌》)“帝呼宝庆及法正为阿丈。”(《南史·茹法珍传》)“阿监”即宫中女官,“阿丈”是对长辈男子的尊称。E、“阿”置于代词之前。如:“先祖谓曰:‘向者之论,阿谁为失?’”(《三国志·蜀书·庞统传》)“吴人之鬼,住居健康,小作冠帽,短制衣裳。自称阿侬,语则阿傍。”(《洛阳伽蓝记》卷二)“阿你酒能昏乱,吃了多饶啾唧。”(《敦煌变文集·茶酒论》)“王夷甫雅尚玄远,常嫉其妇贪浊,口未尝言“钱”字。妇欲试之,令婢以钱绕床,不得行。夷甫晨起,见钱阂行,呼婢曰:‘举却阿堵物!’”(《世说新语·规箴》)“主于是掷刀,前抱之曰:‘阿子,我见汝亦怜,何况老奴?’”(《世说新语·贤媛》刘孝标注引《妒记》)“阿堵”,指示代词,这、这个。“阿子”,第二人称爱称。F、“阿”置于数词前,表排行。如:“兰陵公主字阿五,高祖第五女也。”(《隋朝·兰陵公主传》)(3)、宋元以后,“阿”作为词头在北方话中逐渐不用了。现在的北京话中,只有“阿姨”、“阿婆”等少数带“阿”的名词。但它在吴、粤等南方方言中一直保持着,如鲁迅小说中的“蓝皮阿五”、“红眼睛阿义”等,并且粤方言中的“阿”加在姓氏之前,不限称女性。4、六朝时产生了名词词头“老”。“老”本来是形容词:“【齐桓公】见一老公而问之曰:‘是为何谷?’”(《说苑·政理》)但六朝以后,“老”已虚化为词头。(1)、置于动物名之前的“老”。如:“汝南有妖,常作太守服。……及费长房知是魅,乃呵之,即解衣冠叩头,乞自改为老鳖,大如车轮。”(魏晋人作《列异传》)“君不见,昔人蜀天子,化作杜鹃似老乌。”(杜甫《杜鹃行》)“大虫老鼠,俱为十二属。”(唐刘纳言《谐噱录》)(2)、置于一般事物名前的“老”。如:“【石】勒与酣谑,引【李】阳臂笑曰:‘孤往日厌卿老拳,卿亦饱孤毒手。’”(《晋书·石勒载纪下》)“纪叟黄泉里,还应酿老春。”(李白《哭宣城善酿纪叟》)(3)、置于亲属称谓前的“老”。如:“敬轩惧祸及,以告高祖。高祖笑曰:‘但今老兄平安,必无过虑。’”(《宋书·刘敬轩传》)“时来运转,买庄田,取老婆。”(宋吴自牧《梦梁录》)“家中有钱财,有粮食,有田土,有金银,有宝钞,则少一个标标致致的老婆。”(元杂剧《秋胡戏妻》)(4)、置于特征形容词前以称呼人物的“老”。如:“孝武狎侮群臣,随其状貌,各有比类……刘秀之俭吝,呼为老悭。”(《宋书·王玄谟传》)“其天女得脱到家,被两个阿姊皆骂老吝。”(苟道兴《搜神记》卷一)(5)、置于姓或名前的“老”。如:“此是老石机杼,聊以奉赠。”(《北齐书·儒林传·石曜》)“快读老坡秋望赋。”(范大成诗)(6)、置于排行之前的“老”。如:“赵氏有个兄弟赵老二在米店里做生意。”(《儒林外史》第6回)此类“老”起源最迟。二、词尾。在汉语发展史上先后产生的名词词尾,有“子”、“儿”、“头”等。1、子。词尾“子”大约产生于春秋时代,最先用于人和小而圆的东西。如:‘芄兰之支,童子佩觽。’(《诗经·魏风·芄兰》)“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孟子·离娄上》)但不限于小称。(1)、用于称人名词后。如:“一妻耳顺,尚称娘子。”(《北齐书·祖珽传》)“此郎子有好相表,大必为良将,贵极人臣。”(《北齐书·暴显传》)“诸君少住,老子于此处兴复不浅。”(《世说新语·容止》)(2)、用于各种器物名称之后。如:“甲啮下乙鼻……甲称乙自啮落。吏曰:‘夫人鼻高口低,岂能就啮之乎?’甲曰:‘他踏床子上啮之。’”(魏邯郸淳《笑林》)“见一人担担,上有小笼子。”(晋荀氏《荀氏灵鬼志》)“家贫无好衣,造得一袄子。”(王梵志《家贫无好衣》)(3)、用于动物名称后。如:“谚曰:‘狼子野心’,是乃狼也,其可畜乎?”(《左传·宣四》)“双双新燕子,依旧已衔泥。”(杜甫《春日梓州登楼》)(4)、用于植物名称之后。如:“乌头、天雄、附子一物,春秋冬夏各异也。”(张华《博物志·药物》)“凡五谷种子,浥郁则不生。”(后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三月开花,白色,花落结实,状如桃子而形偏,故谓之偏桃。”(段成式《酉阳杂俎·木篇》)(5)、用于其他名称之后。如“谷上有石子,紫色。”(晋葛洪《神仙传·介象》)“文柏榻子,俱写豹头。”(张鷟《游仙窟》)“半夜子,摩耶夫人诞太子。”(《敦煌掇琐·太子十二时》)2、儿。“儿”在六朝时成为名词词尾。“儿”本义是小儿。如:“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老子》第17章)“闻秦人爱小儿,即为小儿医。”(《史记·扁鹊列传》)但到了六朝已用为词尾:“偷儿在此。”(《世说新语·假谲》)“快马常苦瘦,剿儿常苦贫。”(乐府《幽州马客吟》)“萦丝飞凤子,结缕坐花儿。”(沈约《咏领边绣》)唐以后的词尾“儿”出现得更多,主要表:(1)、器物。如“枕前泪与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北梦琐言·徐月类诗》)“写文字,画纸儿;提茶瓶,花架儿;卖字本,笛谱儿;小螃蟹,蝌蚪儿。”(《西湖老人繁胜录》)“见那酒店前挂着一个酒望儿。”(《五代史平话·梁史》)(2)、动物。如:“七宝珠络鼓,教郎拍复拍。黄牛细犊儿,杨柳映松柏。”(《乐府诗集·杨叛儿》)“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杜甫《水槛遣兴》之一)“打起黄莺儿,莫叫枝上啼。”(金昌绪《金缕曲》)3、头。“头”在六朝发展成为名词词尾,主要有两种用法。(1)、放在方位名词之后。如:“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陌上桑》)“陆机兄弟住参佐廨中,士龙住东头,士衡住西头。”(《世说新语·赏誉》)“前行看后行,齐著铁裲裆;前头看后头,齐著铁兜鉾。”(六朝梁《企喻歌》)(2)、放在普通名词之后。如:“沔水有物如三四岁小儿,…常没水中,出膝头。小儿不知,欲取弄戏,便杀人。”(《水经注》)“性严未曾妄笑,时人言彦德眉头未申。”(《南史·王玄谟传》)“谚曰:‘锄头三寸泽’,此谓也。”(《齐民要术·杂说》)第四节功能名词的语法功能,这里是从名词充当句子成分的功能说的。就甲文说,名词充当句子成分的情况如下:1、名词可作主语。如:“贞:父乙弗害王?”(《合集》10601)2、名词可作宾语。如:“贞:唯王往伐邛方?”(《合集》614)“已卯卜,殻贞:禦妇好于父乙,血羊有豕,册十宰?”(《合集》271正)名词既能作主语和宾语,就能作兼语:“庚子卜:令吴省廪?”(《合集》33237)3、名词可作定语。如:“癸酉卜,殻贞:妇井不其受黍年?”(《合集》9976正)4、时地名词可作状语。如:“王不今日出?”(《合集》4321)“其西逐,禽?”(《合集》28791)在现存的周秦及其以后典籍中,名词除继续保有上述四种句法功能外,还能作谓语:“晏婴,齐之习辞者也。”(《晏子春秋·内篇杂下》)和作补语:“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诗·魏风·伐檀》)至此,名词的语法功能已经齐备,并延续到现在。第三章动词第一节义类动词是表示人的动作行为、心理活动、发展变化等的词。动词可分以下五个义类。一、是或多或少地带些动作性或表有形活动的动词。它们又可分为两个小类:1、是“坐、起、生、死、去、行、亡”等,它们一般不带宾语,但也有带宾语的。2、是“攻、击、杀、伐、视、见、知、闻”等,它们一般能带宾语,但也有不带宾语的。二、是表示意念的动词。它们大多表示心理活动,如“爱、恶、畏、惧、思、念、嫉、恨”等。它们有时带宾语,有时不带宾语。三、是表存在与否的动词。这类动词有“有、无”等,它们一般带宾语。四、是判断动词“是”。它并无动作意味,只在主表之间起联系判断作用;因此,它也叫联系动词、系动词、系词、同动词、判断词等。从语法功能上说,它也和多数动词一样,能够带宾语,所以我们将它归入动词。五、是助动词。它们专门修饰动词,是介于副词和动词之间、而更接近动词的一类词,一般人将其归入动词。第二节形态一、构形形态。(一)、重叠。古汉语的动词多能重叠,从而起补凑音节的作用或产生附加的新义。1、补凑音节。如《诗·周颂·有客》:“有客宿宿,有客信信。”住一夜叫宿,住两夜叫信。又如《诗·大雅·公刘》:“京师之野,于时处处,于时庐旅,于时言言,于时语语。”“庐、旅”都是寄居,不说“庐庐”,是为了叶上下句的音。2、产生附加义。如:(1)、“明君治国而晦晦(时而沉默),而行行(时而有所作为),而止止(时而有所禁止)。三寸之机运而天下定,方寸之基正而天下治。”(《艺文类聚》十九引申子)这里的重叠具有申足语义的修辞作用。(2)、“行行道转远,去去情弥迟。”(谢惠连诗)“高台半行云,望望高不极。”(梁简文帝诗)“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这些重叠以动作连续的方式加强语气。(3)、“在肉团上有一位无位真人,常从你等诸人面门出入,未证据者看看。”(《临济慧照禅师语录》)这种重叠增加了尝试意味,应是现代汉语动词为表达尝试意味而进行AA式重叠的远源。元明以后,此式继续出现。如:“众猴骇然,叫道:‘大王,还拿出来耍耍!’”(《西游记》第三回)这时出现的双音重叠有二式,其ABAB式表时间短暂:“我好意与你掐算掐算,讲这等胡话。”(无名氏《桃花女》第一折)其AABB式表动作的继续:“她那里哭哭啼啼,我这里切切悲悲。”(石君宝《秋胡戏妻》第二折)(二)、形尾。中古以后,汉语动词形尾开始产生。陆续产生的有“了、已、却、讫、着、地、过”等。1、了。“了”由“终了”义的动词虚化而来。如:“仪常规划分部,筹度粮谷,不稽思虑,斯须便了。”(《三国志·蜀志·杨仪传》)(1)、到南北朝以后,当“了”用在动词或宾语之后作补语时,动词义便开始虚化:“凡秋收了,先耕荞麦地。”(贾思勰《齐民要术·杂说》)“二三豪俊为时出,整顿乾坤济时了。”(杜甫《洗兵马》)“饱吃饭了,便坐禅观行。”(《临济慧照禅师语录》)至唐代,“了”的虚化过程尚未完成。如上所示,动词之后的“了”还多少有些补足性意义,一部分“了”还放在宾语之后,并非动词形尾。(2)、从中唐八世纪开始,一部分“了”以从宾语之后移到述语之后表示动作的完成;到宋,这种用例日益增多。(3)、到元代,“了”只紧跟动词,标志着已完全虚化为动词形尾。如:“但看木傀儡,弄了一身困。”(唐寒山《诗三百三首》之二八七)“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李煜《乌夜啼》)“等闲妨了绣功夫。”(欧阳修《诉衷情》)“武侯使计捉了吕楷、杜旗,夺了云门关,上关赏了军,安抚了百姓。”(《三国志平话》卷下)在动词形尾“了”形成的过程中,它与表全句语气的句尾语气词“了”有了分工。早在宋代就有了一句二“了”的例子,宾前是动词行尾,表动作的完成情貌;宾后是句尾语气词,表肯定的无疑的语气。如:“某之说却高了,移了这位置了。”(《朱子语类》卷十六)“欲变齐,则须先整理了已坏的了。”(同上卷三十二)在“了”虚化的过程中,它的实词用法也还一直存在:“官事未易了也。”(《晋书·傅咸传》)“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杜甫《望岳》)“若无知足心,贪求何日了!”(白居易诗)2、已。本义为停止,可以作谓语:“风雨如晦,鸡鸣不已。”(《诗经·》)中古以后,“已”放在动词之后表动作的完成。如:“其兽将死,自至人所。既自死已,乃噉其肉。”(南朝陈真谛译《立世阿昆昙论》)“悉供养三日,三日过已,乃令子求所安常。”(《法显传·乌萇国》)“虚达闻已,身毛皆竖。”(《敦煌变文集·祗园因由记》)3、却。本是可作谓语的动词,表“退却”和“推辞”之义。如:“王者不却众庶。”(李斯《谏逐客疏》)六朝时开始虚化,用在其他动词之后作补语,但仍含“去”或“掉”等实义。如:“【王】夷甫晨起,见钱阂行,呼婢曰:‘举却阿堵物!’”(《世说新语·规箴》)“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杜甫《一百五日对月》)在唐代,“却”进一步虚化为动态助词(形尾)表动作的完成:“篱边者却陶潜菊,江上徒逢袁征杯。”(杜甫《秋昼》)“如似种子甲申,种却一石收五”(《敦煌变文集·佛阿陀经讲经文》)4、讫。“讫”本表停止:“毋雍泉,毋讫籴。”(《谷·僖九》)后作补语,意义开始虚化:“刈讫则速耕。”(《齐民要术·大豆》)近代虚化为动态助词:“郑大于郑县令面上达讫了拳。”(元·沈仲纬《刑统疏赋》)5、着。“着”本是动词,表附着之义,作谓语:“而怀阳之比大诸侯,仅如黑子之著面”(《汉书·贾谊传》)汉代之后开始虚化,附于动词之后做补语:“凡可憎恶者,如溅墨漆,附着人身。”(《论蘅·四讳》)“答策者皆可会着一处。”(晋葛洪《抱朴子·审举》)南北朝时“着”已进一步虚化为形尾:“切(近来)见世人耕了,仰着土块。”(《齐民要术·杂记》)“看【地】干湿,随时尽磨着。”(同前)“而诸比丘尼不奉佛教…贪着五欲,为声香味之所惑乱。”(《百喻经》上)形容词后的“着”标志形容词动词化,更是“着”已成为动词形尾的明证:“好韵宫商申雅调,高着声音唱将来。”(《敦煌变文集·佛说阿弥陀经讲经文》)“如担百十斤担相似,须硬着筋骨担。”(《朱子语类》上卷十二)从宋到清中叶《红楼梦》产生以前,“了”和“着”长期分工不明。表动作的完成或用“着”:“独有御使中丞丰稷,同着殿中侍御史陈师锡共写着表文一道,奏蔡京奸恶。”(《宣和遗事》元集)“若不直说,便杀着你!”(《三国志平话》卷中)“明日写着榜子,做着一首诗,去见那朱五经。”(《五代史平话·梁史》)反之,表行为的持续或用“了”:“太后指了天曰:‘你从吾儿求做天子,何得说谎?’”(比较:“又指着心曰”,《五代史平话·晋史》)甚至“着”、“了”并用:“那单可及素号骁勇,心理欺负着李思安兵少,却被李思安将兵马藏伏在四处了,写着了书,来单可及军前索战。”(《五代史平话·梁史》)但《红楼梦》以后“着”和“了”便有了明确的分工,只表持续态,这是汉语语法的一大进步。6、地。“地”始见于唐代,放在动词后表持续。它一般只用在“立”、“坐”、“卧”、“住”等不及物动词后,自然不能带宾语。如:“髻鬟峨峨高一尺,门前立地看春风。”(元稹《李娃行》)“后妻向床上卧地不起。(《敦煌变文集·舜子变》)“小窗坐地,侧听檐声。”(辛弃疾《行香子》)“也不知他仔细,只见他在那里住地,依旧挂招牌做生活。”(《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因“地”只用在不带宾语的句子里,故动词之后一旦有了宾语,动词形尾就只能用“着”。7、过。“过”本是行为动词,常作补语,且能带宾语:“乘白马而过关。”(《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南北朝时期虚化为趋向动词作补语:“【卒】自送【庾冰】过浙江,寄山阴魏家,得免。”(《世说新语·任诞》)“有县农行过舍边,仰视,见龙牵羊。”(《搜神记》卷三)唐时又进一步虚化为动态助词,如“潘郎妄语多,夜夜来过。”(《敦煌曲子词·喜秋天》)“今人将孔孟之言都只凭草率看过了。”(《朱子语类》卷十九)“过”重在表经历,不管是否完成,因此“过”的后面还可加“了”:“看过了后,无时无候,又把起来思量一遍。”(《朱子语类》卷五)“迹是旧迹,前人所做过了底样子。”(《朱子语类》卷卅九)二、构词形态。汉语构词法的发展是沿着单音词到双音词的道路前进的。汉语双音词历代都有增加,鸦片战争尤其是“五四”运动以后,受西洋文化的影响,增加的速度远远超过前代。汉语词汇双音化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语音的简化。上古语音系统很复杂,声韵母都比现在丰富得多;中古语音简化了一些;到了近古,例如《中原音韵》时代,语音又比中古简化了一半。随着语音的简化,同音词必然增加,这又会影响交际。因此,汉语词的逐步复音化,就成为语音逐步简化的平衡。二是外语的吸收。历代都有外来语词汇进入汉语,它们一般都是复音词,或一般都译为复音词,这也为汉语新词的形式提供了一个模式。上述汉语构词规律以动词为例。(一)、先秦的双音动词。1、双音连绵词。如:(1)、仳离、逍遥、绸缪、婆娑、栖迟、掘阅、优游、经营(以上叠韵),(2)、戏谑、邂逅、颠倒、趋跄、逸豫似续(以上双声),(3)、翱翔(以上非双声叠韵连绵词)。2、双音合成词。如:恐惧、绥靖、殄灭、离散、扰乱、颠覆、征伐、聚敛、附益、哀矜、交易、疾病、扶持、忧患、死亡、放纵、怵惕、恻隐、戕贼、系累、流行、雕琢、尝试、斋戒、沐浴、憔悴、瞑眩、稼穑、树艺、兴起、选择、遗佚、濡滞、讴歌、欢乐等。(二)、秦以后的双音动词。1、双音连绵词。如:(1)、殷勤、卓荦、茗艼(以上叠韵),(2)、咨嗟、潇洒、分付(以上双声),(3)、处分、了当、准备、应副、应付等。2、双音合成词。如:(1)、变更、燔灼、变化、终死、增加、命令、遭遇、扣击、生存、死亡、恐骇、感动、变动、隐匿、动作、覆盖、餍饱、铸铄、怳惑、观览、晓解、觉悟(以上汉代),(2)、医疗、供养、寻求(以上两晋),(3)、话言、研究、游历、指挥、错综、忽略、推却、营救、推重(以上南北朝),(4)、介意、问候、赞成(以上唐代)(5)、阙乏、攻打、舞蹈、追赶、处置、惊动、学习、差遣、看见、调戏、冲突、缺欠(以上元明清)。第三节功能一、在甲骨文中,动词主要作谓语。如:“王勿渔,其狩?”(《佚存》656)“今夕其雨?之夕允雨。”(《续》4·9·1)“贞:我不其受年?”(《粹》868)二、到周秦时代,动词又增加了作状、定语的功能。如:“【叶公】生拘石乞而问白公之死焉。”(《左·哀十六》)“民有饥色,野有饿殍。”(《孟子·滕文公下》)并且,也能作主、补语。如:“交临国有道乎?”(《孟子·梁惠王下》)“诛赏明,则国不贫。”(《韩非子·难三》)“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论语·子张》)“叔孙将沐,闻君至,喜,捉发走出。”(《左·僖廿八》)还能作句子的宾语:“三军之士如挟纩。”(《左·宣十二》)“君讨有罪而免臣于死,君之惠也。”(《左·成十七》)综上可知,汉语动词从先秦起就能充当各种句子成分,并且这些功能一直保持到了现在。系动词系词是在句子的主表之间起联系作用,表示前后二者之间的判断关系的动词。在上古汉语中,动词“是”已经产生,并有少量用例。助动词助动词是置于谓语动词之前修饰动词,表示可能、应当、意愿、遑遐、被动等意义,充当状语的一类动词。一、表可能的助动词。1、克。“克”在表示可能的助动词中出现得最早。如:“王降征令于大保,大保克敬,亡谴。”(《大保簋》)“穆公是以不克逞志于我。”(《左·成十三》)2、能。“能”很早就被用作助动词了。如:“是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尚书·秦誓》)“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力。”(《论语·学而》)3、可。据王力先生说,在上古时代,“可”后面的动词一般都有被动意义。如:“恐沉于众,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其犹可扑灭?”(《尚书·盘庚上》)“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朽也。”(《论语·公治长》)到后来,它与“能”、“可以”(助动词“可”+介词“以”,后面的动词是主动意义的,且经常带宾语)用法无区别。4、堪。表示动作行为客观上可能达到的程度。如:“惟尔多方罔堪顾之。”(《尚书·多方》)“孟献子曰:‘郑其有灾乎!师竞已甚。周犹不堪竞,况郑乎?”(《左·襄十》)5、足。助动词“足”能表示“能够”、“值得”等义。如:“国君,文足昭也,武可畏也,则有备物之飨以象其德;荐五味,羞嘉谷,盐虎形,以献其功。”(《左·僖三十》)“惟受罪浮于桀,剥丧文良,贼虐谏辅,谓己有天命,谓敬不足行,谓祭无益,谓暴无伤。”(《尚书·泰誓》)6、得。作为助动词的“得”,表示客观条件的可能。如:“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论语·八佾》)“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论语·先进》)7、会。到唐宋以后,才产生了助动词“会”,意义同“能”。如:“黄巢因下第了,点检行囊,没十日都使尽,又不会作甚经纪。”(《五代史平话·梁史》)“怎知朱三与刘文政却去学习赌博,无所不为;又会将身跳上高墙行,屋上瓦皆不响;又会拳手相打,使枪使棒,不学而能。”(《五代史平话·梁史》)以上助动词还可连用,如“可堪、克能、可能”等。此外,一些表可能的助动词同时又能作谓语:“‘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论语·先进》)“始皇可其议,收去《诗》、《书》、百家之语以愚百姓,使天下无以古非今。”(《史记·李斯列传》)二、表应当的助动词。1、宜。作为助动词的“宜”表示应该作某事。如:“黾勉同心,不宜有怒。”(《诗·邶风·谷风》)“是宜为君,有恤民之心。”(《左·庄十一》)2、应。助动词“应”大约出现在东汉,表示按情理应该如何。如:“今殿前之气应为虹霓,皆妖气所生,不正之象。”(《后汉书·杨赐传》)“臣以和嶠生孝,王戎死孝,陛下不应忧嶠而应忧戎。”(《世说新语·德行》)3、当。助动词“当”表示应该。如:“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尚书·酒诰》)“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然】则可矣。”(《论语·子张》)4、合。“合”从西汉一直用到近代,表动作行为理应如此或势必如此。如:“然则受命之符,合在于此矣。”(《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三皇后并非正嫡,不合称后。”(《后汉书·献帝纪》)“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白居易《与元九书》)5、须。助动词“须”表动作行为的必要或必然,可理解为“应该”、“要”。如:“奉世上言,愿得其众,不须复烦大将。”(《汉书·冯奉世传》)“适有事务,须自经营。”(应璩《与满公琰传》)“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6、会。表应当。如:“人生在世,会当有业。”(《颜氏家训·勉学》)“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7、任。表“应当、能够”等义,常与“不”连用,如:“臣不任受怨,君亦不任受德,无怨无德,不知所报。”(《左·成三》)“是时,武安君病,不任行。”(《史记·白起传》)8、职。表“应当”,如:“无已大康,职思其忧。”(《诗·唐风·蟋蟀》)“【范宣子数戎子驹支曰:】今诸侯之事我寡君不如昔者,盖言语漏泄,则职女之由。”(《左·襄十四》)以上助动词亦有连用者,如“当应”、“要当”、“应须”、“会当”、“会须”等。三、表意愿的助动词。这些助动词意义不尽相同,但都表心理状态,故归为一类。它们后接宾语时自然是动词,但从它们中的一些词后来又引申表时间、后接动词这一点看,处理为助动词更恰当一些。1、肯。此字从《诗》、《书》时代一直用到今天,且基本意义不变。如:“若考作室,既厎法,厥子乃弗肯堂,矧肯构?”(《尚书·大诰》)“终风且霾,惠然肯来。”(《诗经·召南·终风》)2、忍。助动词“忍”表动作行为是施动者所能忍受的或所愿意作的。常与“不”连用,表示不能忍受或不愿意。如:“一朝而尸三卿,余不忍益也。”(《左·成十七》)“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运厨也”(《孟子·梁惠王上》)3、欲。表其动作行为是主观上的打算或希望。如:“吾欲观古人之象。”(《尚书·益稷》)“欲报之德,昊天罔极。”(《诗·小雅·蓼莪》)“欲加之罪,其无辞焉!”(《左·僖十》)到中古时代,它作为助动词又表将来时:“江风萧萧云拂地,山木惨惨天欲雨。”(杜甫《发阆中》)4、敢。助动词“敢”表敢于做某事:“非我小国敢弋殷命。”(《尚书·多士》)“密人不恭,敢距大邦。”(《诗·大雅·皇矣》)放在动词之前而意义虚灵的“敢”则是谦敬副词:“郑穆公再拜稽首,曰:‘敢问神名。’”(《墨子·明鬼》)5、愿。表动作行为是一种主观愿望,如:“子路曰:‘愿闻夫子之志。’”(《论语·公冶长》)“北方有辱臣,愿藉子杀之。”(《墨子·公输》)这个“愿”一直用到现在,现代口语中则变成了“情愿”或“愿意”。6、屑。常于“不”构成“不屑”,表对动作的不重视和轻蔑的态度。如:“宴尔新婚,不我屑以。”(《诗·邶风·谷风》)“鬒发如云,不屑髢也。”(《诗·鄘风·君子偕老》)7、憖。表示主观愿意做某事,后世少用。如:“祁盈之臣曰:‘均将皆死,憖使吾君闻胜与臧之死也以为快。”(《左·昭廿八》)“不谷虽不能用,吾憖置之于耳。”(《国语·楚语上》)8、要。唐以后,新出现的助动词“要”与早出的“欲”功能相当,既可表意愿又可表将来:“此时一行出人意,赌取声名不要钱。”(刘禹锡《观棋歌》)“要语连夜语,须眠终日眠。”(白居易《朝归书寄元八》)“人要死了,你们还尽管议论人。”(《红楼梦》114回)“一经了火,是要炸的。”(《红楼梦》42回)此外,“要当”、“要须”也是“想要”的意思。四、表遑暇的助动词。此类助动词有“遑”、“暇”,它们常与“不”、“未”组成“不遑”、“不暇”等结构表示无空从事某项活动,也有不与“不”等组成一体而单独放在动词前表反问的。1、暇。“周文王至于日不暇食。”(《汉书·董仲舒传》)“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孟子·梁惠王上》)“当须了租赋,岂暇恤襦絝?”(《宋诗选·文同:织妇怨》)“当此之时,簪坠不掇,冠挂不顾,而暇耕乎?”(《盐铁论·相刺》)2、遑。“夙夜征行,不遑启处,犹惧不及。”(《国语·晋语四》)“或往或来,未遑宁处。”(白居易《草堂记》)“我躬不阅,遑恤我后?”(《诗·邶风·谷风》)也偶有“遑暇”“暇遑”连用的:“自朝至于日中昃,不遑暇食,用咸和万民。”(《尚书·无逸》)“然尚有干戈。平定四海,亦未暇遑庠序之事也。”(《史记·儒林列传》)五、表被动的助动词。这类有“为、见、被”三个。先秦的用例如:“韩厥献丑父,郤献子将戮之,呼曰:‘自今无有代其君任患者,有一于此,将为戮乎?’”(左·成二年)“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论语·阳货》)“国一日被攻,虽欲事秦,不可得也。”(《战国策·齐策一》)关于表被动的助动词的流变,详见句法发展史的相关部分。汉语史教案第九章第二节递系式的产生及其发展一、上古时代的递系式递系式又叫兼语式。两个名称着眼于不同角度,各自都很准确,但作为短语类型之一,“递系式”的名称似乎更恰当一些。所谓递系式,是一个述宾短语和一个主谓短语部分叠接、递相联系的语言单位,其中前一个动词的宾语兼作后一个动词的主语。(一)、上古汉语递系式中V1的语义类别。一般分为四类。第一类为使令类。如:“王命虢公伐曲沃。”(《左·隐五》)“王使召伯廖赐齐侯命。”(《左·庄廿七》)“魏王使客将军辛垣衍令赵帝秦。”(《战国策·赵策》)“【公】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左·隐元》)“姚治之容、郑卫之音,使人之心淫。”(《荀子·乐论》)“其居使之然也。”(《孟子·尽心》)“黄帝之治天下,使民心一。”(《庄子·天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