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测试卷(B卷·提升篇)(测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习近平总书记把“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回顾历史张謇的“中国梦”是()A.民主共和 B.平均地权 C.变法图强 D.实业救国2.张謇所创的大生纱厂《厂约》中载:“通州之设纱厂,为通州民生计,亦即为中国利源计。通产之棉……为日厂所必需。……捐我之产以资人,人即用资于我之货售我,无异沥血肥虎,而袒肉以继之。”这说明张謇投资实业的宗旨是()A.开放国内市场,引进外资 B.立足国内市场,发展地方经济C.改善民生,限制对外贸易 D.发展民族经济,抵御外国经济侵略3.经济史专家认为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曾出现三次热潮:19世纪六七十年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发展。其中第三次热潮出现的国内原因是()A.清政府鼓励民间兴办工业 B.国内封建势力遭到打击C.列强忙于战争无暇东顾 D.《马关条约》签订,外商企业的刺激4.民国时期,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了较大变化,观察表格,分析当时中国民族工业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年份拥有厂家拥有资本工人人数1913689家33亿元27万多19201795家50亿元55万多A.列强忙于一战,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中国民族工业得到大量外国资本助力C.民族工业打败了外国资本 D.清政府鼓励民族工业发展5.如图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示意图,下列解读正确的是()A.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总体呈现上升发展趋势B.南京国民政府不重视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C.生产技术落后是中国民族工业遭遇挫折的主要原因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艰难6.1920年同1913年比较,中国厂矿数和资本额分别增加了152%和51.3%.促使这种增长的国内因素是()A.南京国民政府十分重视经济建设 B.戊戌变法期间成立了农工商总局C.洋务派大力投资兴办了新式企业 D.政府鼓励及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7.“一闻有人招雇女工,遂勃然以兴,全家相庆,举国若狂,利之所在,人争趋之……无论小家碧玉,半老徐娘,均各有鼓舞踊跃之心,说项钻求,唯恐不能入选。”(1888年《申报》)上述材料反映的史实是()A.外国资本主义进入中国 B.中国近代工业兴起C.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D.实业救国思潮出现8.如图漫画反映了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透过漫画我们可以得出的历史信息是()A.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B.辛亥革命后,掀起了发展实业的热潮C.内忧外患的危机,严重阻碍着民族工业的正常发展D.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9.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废除有损人格的跪拜礼,代之以简单的鞠躬、握手礼,取消“老爷”“大人”的称谓,代之以“先生”的称呼,这表明()A.盲目崇尚西方文明 B.民主共和观念已经深入人心C.自由平等的观念得到传播 D.传统习俗被彻底打破10.清末《卖宁波脚带》:“宁波小脚啥好看,脚背高起一大段。如何脚带竞出名,四乡八镇销场远。明诏近来禁缠脚,脚带虽好用勿着。我劝卖脚带人早弃行,免使女子缠脚遭凌虐。”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观念变化已致脚带无人问津 B.诏令颁布引发妇女普遍解放C.女子缠足当时仍然普遍存在 D.废止缠足已成当时社会共识11.1909年,《大公报》载文宣传一种时髦的文化娱乐方式:“第一是开眼界,可以当作游历,看看欧美的风土人情,真如同身历其境,亲眼见的一样。”该文化娱乐方式是()A.听京剧 B.看电影 C.赏花灯 D.看皮影戏12.戊戌变法以后,尽管全国开办了许多新式学堂,但从这些学堂毕业的学生照样都要参加科举考试。比如鲁迅和他弟弟在江南水师学堂学习,中途也回家乡参加科举考试。有一次考秀才,考到一半鲁迅不想考了,家里人还雇了一个枪手帮他继续考。说明当时()A.清朝实行多样化的人才选拔机制 B.读书人更喜欢去参加科举考试C.中国教育改革阻力重重发展缓慢 D.政府不鼓励学生到新式学堂学习13.据统计,1902年共有近代学堂35787所,学生1006743人;到1912年学堂增至82272所,学生增至2933387人。从这则材料直接能得到的信息是()A.清政府废除了科举制 B.新式知识分子人数激增C.教育近代化开始于民国的建立 D.义务教育得到普及14.如图的漫画形象的描绘了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推动这一变革的历史事件主要是()A.洋务运曲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15.20世纪初,上海的女学生已经开始觉悟,抵制学校修身课所用的《女诫》《列女传》等教材,她们对包办婚姻的态度由争论变为抗婚、逃婚,以实际行动反抗封建礼教,争取婚姻自由。这说明当时()A.男尊女卑思想已不存在 B.女性已能实现婚姻自由C.自由平等观念得到传播 D.社会盲目崇拜西方文明16.1862年6月26日,《上海新报》登载了一则某商行售卖“外国杂货”的广告:“新到什锦饼干、酸果、洋醋、吕宋烟、白兰地、小面镜仔、东洋竹篮仔等”。这一现象说明()A.自然经济的迅速瓦解 B.商品经济的繁荣C.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 D.国人办报事业的发展17.戊戌变法时期,近代中国民营出版业出现。该出版社于1897年在上海创立,主要出版新式教科书、自然科学书籍、西方学术著作和辞典工具书等,还办有十几种杂志。该出版社是()A.《时务报》 B.《民报》 C.《新青年》 D.商务印书馆18.1917年商务印书馆在《申报》登出新书广告:特编适合共和宗旨之教科书,分国民学校、高等小学校、中学校、师范学校四种,学生用书及教师用书均全,一律呈经民国教育部审定公布……今日教育家欲同心协力,盖此维护共和之责,则采用此种教科书最为相宜。可见,当时社会急需解决的问题是()A.建立近代教育体系 B.维护共和制度C.推动民族工业发展 D.改革社会习俗19.每个时代有独特的时代特征,艺术作品同样也打上时代的烙印。下列作品中最能反映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时代主题的是()A.《阿Q正传》 B.《定军山》 C.《革命军》 D.《义勇军进行曲》20.“在黄河两岸,游击兵团,野战兵团,星罗棋布,散布在敌人后面;在万山丛中,在青纱帐里,展开了英勇血战!”这是《黄河大合唱》中的一段朗诵词。它描述的主要是()A.三元里人民抗英 B.国民革命时期的北伐战争C.井冈山斗争时期红军的武装斗争 D.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的敌后抗日二、非选择题(共60分)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这场……运动还是给中国的窗户开了一条缝,风的确是吹进来了,也奠定了中国工业的一个初步基础,让中国人看到了什么是西方工业。——摘编自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材料二:19世纪末,“状元办厂”的故事流传一时,张謇主动放弃高官厚禄,创立了大生纱厂,由于经营有方,纱厂的规模逐渐扩大,一战期间,纱厂得到了较大发展。然而好景不长,20世纪20年代以后,纱厂就负债累累,最后被吞并。张謇创办实业的经历恰恰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一个缩影。——摘编自中华书局版《中国历史》(1)材料一中的“这场运动”是指什么运动?根据材料一,归纳“这场运动”的作用。(4分)(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中国的民族工业在19世纪末、一战期间、20世纪20年代以后三个阶段的发展特征。(6分)(3)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总体上是比较落后的,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材料一:人物割辫子的态度原因孙中山割辫子于1895年广州起义失败以后①袁世凯割辫子于宣统皇帝退位诏书颁发以后②康有为1898年上书光绪帝,请求皇帝带头剪辫子③梁启超家的厨子在买菜途中被人割了辫子,因此大哭了几天④材料二:辛亥革命达到了三个实质性成果,第一是剪辫,虽然说还有很多人没有剪,但毕竟大部分人剪了。第二是易帜,旗换了,黄龙旗换成了别的旗。第三就是改历,以前是农历,现在是阳历了,农历虽然还在用,双历并存。——摘自傅国涌《大变局中的小辫子》(1)根据材料一表格中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孙中山,袁世凯,康有为,梁启超家的厨子割辫子的原因分别是什么?(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辛亥革命“三个实质性成果”的进步意义。(6分)(3)综合上述材料,谈一谈你对近代中国剪辫子这一历史现象的认识?(4分)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材料一:甲午战后,各类新式学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到1905年已经初具规模,学生人数从1902年的6912人猛增到1905年的258876人。自1896年中国首次向日本派遣留学生,到1903年后,每年都有千余名中国人赴日留学,一时间,留学日本,狂潮翻卷,赶超欧美,蔚为壮观,代表人物有宋教仁、蒋介石、鲁迅、陈独秀、李大钊。女子出国留学也人数渐增,蔚然成风。材料二:以上海复旦公学高等正科为例,1909年—1911年共毕业学生53人,除5人亡故,6人去向不明外,担任教职者23人,在报馆出版界任职者5人,出国留学者5人,进入各级政府部门者9人,经商者2人。另据统计,在全国23个行省的1171名专门教员中,留学生有370人,占31.6%;在1544名实业学堂教员中,留学生有243人,占15.7%;各省优级师范学堂的467名教员中,留学生有144人,占30.8%。他们在“教育救国”的感召下,参与教育行政改革和教育发展规划,对中国近代教育文化事业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材料三: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领导的苏联共产党积极支持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革命运动的发展,其重要的方法就是为各国培养革命干部以推动世界革命运动的开展。为此,1921年苏联政府在莫斯科成立了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这一时期,大力培养革命干部也是中国共产党国内革命斗争的需要。……从1923年3月至1924年9月,在共产国际和苏联政府协助下,在巴黎的中共旅欧支部成员先后有三批赴东方大学学习,包括邓小平、傅钟等。(1)根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我国新式教育有何发展变化?并结合所学分析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10分)(2)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晚清新式教育的发展对社会发展的影响。(6分)(3)综合三则材料,谈谈你对出国留学的认识。(2分)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愚公移山》取材于《列子・汤问》中愚公移山的故事创作于1940年。当时正值中国人民抗日的危急时刻,画家意在以形象生动的艺术语言表达抗日民众的决心和毅力,鼓舞人民大众去争取最后的胜利。材料二:《黄河大合唱》写成于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秋冬,作者随抗日部队行军至大西北的黄河岸边。中国雄奇的山川,战士们英勇的身姿激发了作者的创作灵感,时代的呼唤促使怀着高涨的爱国热情谱写了一幕大型朗诵诗《黄河吟》,后来被改写成《黄河大合唱》的歌。它以丰富的艺术形象,壮阔的历史场景和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1)油画《愚公移山》和交响乐《黄河大合唱》的作者分别是谁?(4分)(2)据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这两个作品的创作背景及创作意图。(4分)(3)据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艺术创作的社会意义有哪些?(4分)
《第八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测试卷(B卷·提升篇)(解析版)(测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习近平总书记把“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回顾历史张謇的“中国梦”是()A.民主共和 B.平均地权 C.变法图强 D.实业救国【答案】D【解析】据学可知,民主共和、平均地权是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中国梦”,故AB错误。变法图强是康有为等资产阶级改良派的“中国梦”,故C错误。清末状元张謇在《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华民族面临严重民族危机情况下,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放弃高官厚禄,回乡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被称作“状元实业家”。近代著名的张謇弃官从商,履行的是实业救国梦,故D正确。故选D。2.张謇所创的大生纱厂《厂约》中载:“通州之设纱厂,为通州民生计,亦即为中国利源计。通产之棉……为日厂所必需。……捐我之产以资人,人即用资于我之货售我,无异沥血肥虎,而袒肉以继之。”这说明张謇投资实业的宗旨是()A.开放国内市场,引进外资 B.立足国内市场,发展地方经济C.改善民生,限制对外贸易 D.发展民族经济,抵御外国经济侵略【答案】B【解析】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末状元张謇提出实业救国,并创办大生纱厂等近代著名企业,B正确;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是魏源等人,A排除;提出变法图强的是康有为、梁启超等资产阶级维新派,C排除;提出民主共和的是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革命派,D排除。故选B。3.经济史专家认为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曾出现三次热潮:19世纪六七十年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发展。其中第三次热潮出现的国内原因是()A.清政府鼓励民间兴办工业 B.国内封建势力遭到打击C.列强忙于战争无暇东顾 D.《马关条约》签订,外商企业的刺激【答案】B【解析】清政府鼓励民间兴办工业为第一次热潮原因,A错误。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专制统治,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民国的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一系列发展实业的法令,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工业的热情。各种实业团体如雨后春笋,纷纷涌现。B正确。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对华输出的资本和商品都有所减少,这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列强忙于战争无暇东顾为第三次热潮出现的国外原因。C错误。《马关条约》签订,外商企业的刺激为第二次热潮原因,D错误。故选B。4.民国时期,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了较大变化,观察表格,分析当时中国民族工业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年份拥有厂家拥有资本工人人数1913689家33亿元27万多19201795家50亿元55万多A.列强忙于一战,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中国民族工业得到大量外国资本助力C.民族工业打败了外国资本 D.清政府鼓励民族工业发展【答案】A【解析】材料体现的是民国初年的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显著的发展,这主要和列强忙于一战,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有关,A正确;外国资本主义是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阻力,B排除;C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此时清政府已经灭亡,D排除。故选A。5.如图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示意图,下列解读正确的是()A.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总体呈现上升发展趋势B.南京国民政府不重视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C.生产技术落后是中国民族工业遭遇挫折的主要原因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艰难【答案】D【解析】由“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示意图”可以看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起起伏伏,时高时低,反映了其曲折艰难的历程。D符合题意。故选D。6.1920年同1913年比较,中国厂矿数和资本额分别增加了152%和51.3%.促使这种增长的国内因素是()A.南京国民政府十分重视经济建设 B.戊戌变法期间成立了农工商总局C.洋务派大力投资兴办了新式企业 D.政府鼓励及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答案】D【解析】注意材料中的时间:1920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间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政府鼓励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且实业运动思潮盛行,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A选项错误,南京国民政府此时还没有建立;C选项错误,洋务运动在1895年甲午战败之后已经失败;B选项错误,戊戌变法发生的时间是在1896年,与材料的时间不符。故选D。7.“一闻有人招雇女工,遂勃然以兴,全家相庆,举国若狂,利之所在,人争趋之……无论小家碧玉,半老徐娘,均各有鼓舞踊跃之心,说项钻求,唯恐不能入选。”(1888年《申报》)上述材料反映的史实是()A.外国资本主义进入中国 B.中国近代工业兴起C.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D.实业救国思潮出现【答案】B【解析】材料“一闻有人招雇女工,遂勃然以兴,全家相庆,举国若狂”“1888年《申报》”反映19世纪晚期,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有些企业开始招女工,故B符题意;鸦片战争以来,外国资本主义进入中国,我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排除AC;材料没有涉及实业救国思潮的信息,排除D。故选B。8.如图漫画反映了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透过漫画我们可以得出的历史信息是()A.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B.辛亥革命后,掀起了发展实业的热潮C.内忧外患的危机,严重阻碍着民族工业的正常发展D.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答案】C【解析】题干给出的漫画反映了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透过漫画我们可以得出的历史信息是内忧外患的危机,严重阻碍着民族工业的正常发展。中国近代的民族工业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在座大山的夹缝中求生存,图发展,总的来说比较落后,从行业上看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地区之间的发展也很不平衡,上海、武汉等沿海沿江大城市的民族工业比较发达,而广大内地却非常薄弱。故选C。9.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废除有损人格的跪拜礼,代之以简单的鞠躬、握手礼,取消“老爷”“大人”的称谓,代之以“先生”的称呼,这表明()A.盲目崇尚西方文明 B.民主共和观念已经深入人心C.自由平等的观念得到传播 D.传统习俗被彻底打破【答案】C【解析】辛亥革命后,国民政府颁布了剪辫、易服和劝禁缠足等革除社会陋习的法令;废除有损人格的跪拜礼;取消“老爷”“大人”的称谓,代之以“先生”的称呼;教育方面,提倡男女同校等。这体现了社会观念的转变和自由平等的新风尚。辛亥革命在对旧制度进行改造的同时,也冲击了与封建制度相伴随的一些陈规陋习,民国政府颁布了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还废除有损人格的跪拜礼,代之以文明简单的鞠躬、握手礼;取消“大人”、“老爷”之类的称谓,代之以“先生”“君”的平等称呼,体现了资产阶级追求平等的愿望,但传统习俗很难在短期内完全改变。故选C。10.清末《卖宁波脚带》:“宁波小脚啥好看,脚背高起一大段。如何脚带竞出名,四乡八镇销场远。明诏近来禁缠脚,脚带虽好用勿着。我劝卖脚带人早弃行,免使女子缠脚遭凌虐。”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观念变化已致脚带无人问津 B.诏令颁布引发妇女普遍解放C.女子缠足当时仍然普遍存在 D.废止缠足已成当时社会共识【答案】C【解析】通过材料“我劝卖脚带人早弃行”可以看出此时仍然存在卖脚带的现象,排除A;通过材料“四乡八镇销场远”可以看出此时普遍使用脚带,说明诏令推行并没有引发妇女普遍解放,排除B,C正确;在材料中我们无法看出废止缠足成为当时社会共识,排除D。故选C。11.1909年,《大公报》载文宣传一种时髦的文化娱乐方式:“第一是开眼界,可以当作游历,看看欧美的风土人情,真如同身历其境,亲眼见的一样。”该文化娱乐方式是()A.听京剧 B.看电影 C.赏花灯 D.看皮影戏【答案】B【解析】从四个选项看,能够达到“像亲眼见到欧美风土人情”效果的只有电影,因为听京剧、赏花灯、看皮影戏都是中国的传统节目,不能见到欧美的风土人情。1896年,上海徐园“又一村”放映“西洋影戏”,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放映电影。故选B。12.戊戌变法以后,尽管全国开办了许多新式学堂,但从这些学堂毕业的学生照样都要参加科举考试。比如鲁迅和他弟弟在江南水师学堂学习,中途也回家乡参加科举考试。有一次考秀才,考到一半鲁迅不想考了,家里人还雇了一个枪手帮他继续考。说明当时()A.清朝实行多样化的人才选拔机制 B.读书人更喜欢去参加科举考试C.中国教育改革阻力重重发展缓慢 D.政府不鼓励学生到新式学堂学习【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尽管全国开办了许多新式学堂,但从这些学堂毕业的学生照样都要参加科举考试,可知当时中国的科举考试还是影响很大,新式近代教育的发展受到阻力很大,故C正确。题干没法体现清朝实行多样化的人才选拔机制,故A错误。读书人更喜欢去参加科举考试不是题干要表达的主旨,故B错误。题干无法体现政府不鼓励学生到新式学堂学习,故D错误。故选C。13.据统计,1902年共有近代学堂35787所,学生1006743人;到1912年学堂增至82272所,学生增至2933387人。从这则材料直接能得到的信息是()A.清政府废除了科举制 B.新式知识分子人数激增C.教育近代化开始于民国的建立 D.义务教育得到普及【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信息“1902年共有近代学堂35787所,学生1006743人;到1912年学堂增至82272所,学生增至2933387人。”可以判断出材料反映了近代教育的发展,新式知识分子人数激增。选项B符合题意;1905年清政府,清政府废除了科举制,选项A排除;教育近代化开始于洋务运动时期,选项C排除;义务教育得到普及,不符合史实,选项D排除。故选B。14.如图的漫画形象的描绘了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推动这一变革的历史事件主要是()A.洋务运曲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民国初年,民国政府颁布了剪发辫、易服饰、废跪拜、改称呼等法令,中国社会习俗发生了深刻变革。图中现象与辛亥革命有关。故选C。15.20世纪初,上海的女学生已经开始觉悟,抵制学校修身课所用的《女诫》《列女传》等教材,她们对包办婚姻的态度由争论变为抗婚、逃婚,以实际行动反抗封建礼教,争取婚姻自由。这说明当时()A.男尊女卑思想已不存在 B.女性已能实现婚姻自由C.自由平等观念得到传播 D.社会盲目崇拜西方文明【答案】C【解析】男尊女卑的思想在近代依然存在,故排除A。“已能实现”的表述绝对化,故排除B。“反抗封建礼教,争取婚姻自由”反映的是新文化运动的影响。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掀起了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冲击了封建礼教,宣传了民主、自由、平等的观念,故C正确。题干未体现盲目崇拜,故排除D。故选C。16.1862年6月26日,《上海新报》登载了一则某商行售卖“外国杂货”的广告:“新到什锦饼干、酸果、洋醋、吕宋烟、白兰地、小面镜仔、东洋竹篮仔等”。这一现象说明()A.自然经济的迅速瓦解 B.商品经济的繁荣C.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 D.国人办报事业的发展【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题中是“外国杂货”的广告,用品涉及“饼干、酸果、洋醋、烟、白兰地、小面镜仔、竹篮仔”等比较丰富的新式物品。这反映了随着列强的入侵,大量外来的新式物品传入中国,使中国的物质生活时尚发生变化,故C正确。ABD均与本题主旨无关。故选C。17.戊戌变法时期,近代中国民营出版业出现。该出版社于1897年在上海创立,主要出版新式教科书、自然科学书籍、西方学术著作和辞典工具书等,还办有十几种杂志。该出版社是()A.《时务报》 B.《民报》 C.《新青年》 D.商务印书馆【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中“1897年在上海创立”“主要出版新式教科书、自然科学书籍、西方学术著作和辞典工具书等”可知,该出版社是商务印书馆。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它编辑出版多种中小学教科书、字典和大批文化学术著作,促进了文化事业的发展,故D正确。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BC。故选D。18.1917年商务印书馆在《申报》登出新书广告:特编适合共和宗旨之教科书,分国民学校、高等小学校、中学校、师范学校四种,学生用书及教师用书均全,一律呈经民国教育部审定公布……今日教育家欲同心协力,盖此维护共和之责,则采用此种教科书最为相宜。可见,当时社会急需解决的问题是()A.建立近代教育体系 B.维护共和制度C.推动民族工业发展 D.改革社会习俗【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中“……今日教育家欲同心协力,盖此维护共和之责……”可知,当时社会急需解决的问题是维护共和制度,故B正确。ACD三项均不符合题干材料主旨,故排除ACD。故选B。19.每个时代有独特的时代特征,艺术作品同样也打上时代的烙印。下列作品中最能反映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时代主题的是()A.《阿Q正传》 B.《定军山》 C.《革命军》 D.《义勇军进行曲》【答案】D【解析】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华民族处在危亡关头,聂耳投身于抗日洪流中,以其卓越的音乐才能,创作了大量振奋民族精神的救亡歌曲,其《义勇军进行曲》,极大地激发了中华民族的抗战意志,迅速传遍祖国大地,并远播海外。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20.“在黄河两岸,游击兵团,野战兵团,星罗棋布,散布在敌人后面;在万山丛中,在青纱帐里,展开了英勇血战!”这是《黄河大合唱》中的一段朗诵词。它描述的主要是()A.三元里人民抗英 B.国民革命时期的北伐战争C.井冈山斗争时期红军的武装斗争 D.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的敌后抗日【答案】D【解析】题干材料的关键词为“黄河两岸和游击兵团”,抗日战争时期,中共领导敌后抗战,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游击战。故D项正确。故选D。二、非选择题(共60分)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这场……运动还是给中国的窗户开了一条缝,风的确是吹进来了,也奠定了中国工业的一个初步基础,让中国人看到了什么是西方工业。——摘编自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材料二:19世纪末,“状元办厂”的故事流传一时,张謇主动放弃高官厚禄,创立了大生纱厂,由于经营有方,纱厂的规模逐渐扩大,一战期间,纱厂得到了较大发展。然而好景不长,20世纪20年代以后,纱厂就负债累累,最后被吞并。张謇创办实业的经历恰恰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一个缩影。——摘编自中华书局版《中国历史》(1)材料一中的“这场运动”是指什么运动?根据材料一,归纳“这场运动”的作用。(4分)(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中国的民族工业在19世纪末、一战期间、20世纪20年代以后三个阶段的发展特征。(6分)(3)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总体上是比较落后的,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答案】(1)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奠定了中国工业的初步基础。(2)①19世纪末(或甲午战争后),民族工业有了初步发展;②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③20世纪20年代以后(或一战后),民族工业陷入困境。(符合题意,意思相近)(3)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或中国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解析】本题以两段文字材料为背景,考查洋务运动、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落后的根本原因等知识。本题以“中国梦”为依托,考查学生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材料一:人物割辫子的态度原因孙中山割辫子于1895年广州起义失败以后①袁世凯割辫子于宣统皇帝退位诏书颁发以后②康有为1898年上书光绪帝,请求皇帝带头剪辫子③梁启超家的厨子在买菜途中被人割了辫子,因此大哭了几天④材料二:辛亥革命达到了三个实质性成果,第一是剪辫,虽然说还有很多人没有剪,但毕竟大部分人剪了。第二是易帜,旗换了,黄龙旗换成了别的旗。第三就是改历,以前是农历,现在是阳历了,农历虽然还在用,双历并存。——摘自傅国涌《大变局中的小辫子》(1)根据材料一表格中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孙中山,袁世凯,康有为,梁启超家的厨子割辫子的原因分别是什么?(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辛亥革命“三个实质性成果”的进步意义。(6分)(3)综合上述材料,谈一谈你对近代中国剪辫子这一历史现象的认识?(4分)【答案】(1)①表明与清政府决裂与革命的决心;②假意拥护共和,示好革命党人;③革除陋习,为维新变法提供条件;④传统观念根深蒂固。(2)推翻了满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推动中国进一步学习西方融入世界。(3)剪辫子反映了中国近代政治生活观念的变迁;体现了中国近代化的艰难曲折;应主动顺应时代潮流,勇于革新。【解析】(1)本题考查孙中山、袁世凯、康有为、梁启超家的厨子对割辫子的态度,要求解读表格信息。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1895年,孙中山起义失败后,逃避清政府的追杀,割辫子的原因是表明同清政府决裂与革命的决心,故①填:表明与清政府决裂与革命的决心。袁世凯割辫子于宣统皇帝退位诏书颁发以后,割辫子的原因是表明他假意拥护共和,示好革命党人,故②填:假意拥护共和,示好革命党人。1898年,康有为上书光绪帝,请求皇帝带头剪辫子,割辫子的原因是革除陋习,为维新变法提供条件,故③填:革除陋习,为维新变法提供条件。梁启超家的厨子,在买菜途中被人割了辫子,因此大哭了几天,说明当时人们传统观念根深蒂固,故④填:传统观念根深蒂固。(2)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的进步意义,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根据材料二“辛亥革命达到了三个实质性成果,第一是剪辫,虽然说还有很多人没有剪,但毕竟大部分人剪了。第二是易帜,旗换了,黄龙旗换成了别的旗。第三就是改历,以前是农历,现在是阳历了,农历虽然还在用,双历并存”结合所学可知辛亥革命的意义是推翻了满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推动中国进一步学习西方融入世界。(3)本题考查对近代中国剪辫子这一历史现象的认识,要求运用所学解读题干信息。综合上述材料中不同人对剪辫子的态度,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归出对这一历史现象的认识是剪辫子反映了中国近代政治生活观念的变迁;体现了中国近代化的艰难曲折;应主动顺应时代潮流,勇于革新。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材料一:甲午战后,各类新式学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到1905年已经初具规模,学生人数从1902年的6912人猛增到1905年的258876人。自1896年中国首次向日本派遣留学生,到1903年后,每年都有千余名中国人赴日留学,一时间,留学日本,狂潮翻卷,赶超欧美,蔚为壮观,代表人物有宋教仁、蒋介石、鲁迅、陈独秀、李大钊。女子出国留学也人数渐增,蔚然成风。材料二:以上海复旦公学高等正科为例,1909年—1911年共毕业学生53人,除5人亡故,6人去向不明外,担任教职者23人,在报馆出版界任职者5人,出国留学者5人,进入各级政府部门者9人,经商者2人。另据统计,在全国23个行省的1171名专门教员中,留学生有370人,占31.6%;在1544名实业学堂教员中,留学生有243人,占15.7%;各省优级师范学堂的467名教员中,留学生有144人,占30.8%。他们在“教育救国”的感召下,参与教育行政改革和教育发展规划,对中国近代教育文化事业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材料三: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领导的苏联共产党积极支持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革命运动的发展,其重要的方法就是为各国培养革命干部以推动世界革命运动的开展。为此,1921年苏联政府在莫斯科成立了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这一时期,大力培养革命干部也是中国共产党国内革命斗争的需要。……从1923年3月至1924年9月,在共产国际和苏联政府协助下,在巴黎的中共旅欧支部成员先后有三批赴东方大学学习,包括邓小平、傅钟等。(1)根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我国新式教育有何发展变化?并结合所学分析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10分)(2)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晚清新式教育的发展对社会发展的影响。(6分)(3)综合三则材料,谈谈你对出国留学的认识。(2分)【答案】(1)变化:新式学堂数量和学生人数剧增;留学潮流由留学欧美到留学日本的转变;女子出国留学成为风气。原因:戊戌变法的推动;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民族意识的觉醒;鉴于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经验吸收,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清明节课件教学课件
- 新人音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 白杨课件教学
- 标志设计 课件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
- (统考版)2023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十一章物质结构与性质第3讲晶体结构与性质学生用书
- 上海瑜伽馆装修合同样本
- 太阳能板生产废渣运输协议
- 主题餐厅翻新合同
- 煤炭运输搬运合同
- 水族馆装修精协议
- 中职英语高二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 管道变形监测与健康评估
- Unit4阅读课件沪教牛津版(2024)七年级英语上册
- 2023-2024学年粤教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数据与计算》第五章第二节《数据的采集》教案
- 《10的再认识》(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 基础模块 1 Unit 1 Personal and Family Life 单元过关检测-【中职适用】2025年高考英语一轮复习教材全面梳理(高教版2023修订版)
- 2024年医科大学顺德妇女儿童医院(佛山市顺德区妇幼保健院)招考聘用高频考题难、易错点模拟试题(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简单的股份转让协议书
- 2019-2020学年上海市徐汇区华育中学九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附答案详解)
- DL∕T 2010-2019 高压无功补偿装置继电保护配置及整定技术规范
- 班级管理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九江职业大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