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蒙古乌海市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高中生物学实验常需测量和计数,下列操作可能导致实验结果估测值偏小的是()A.先滴加酵母菌培养液再加盖玻片统计到的酵母菌数量B.在蒲公英生长密集处取样调查其在样地中的种群密度C.被标记鲤鱼投放入池塘后立即在投放点重捕并计算鲤鱼的数量D.从静置的上清液处取样估测培养液中需氧型草履虫种群数量2.下图为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病可能为红绿色盲,也可能为抗维生素D佝偻病B.若该遗传病为白化病,则Ⅲ1号个体的致病基因来自Ⅰ1号个体C.如果Ⅱ4不携带该病的致病基因,该病在人群中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D.如果Ⅱ4不携带该病的致病基因,则Ⅲ4号基因型和Ⅱ1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23.顶极群落是群落演替的最终阶段,只要不受外力干扰,就能长期保持稳定。如图表示不同环境下的顶极群落类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以上群落中,热带雨林单位面积内的物种最丰富B.年平均降水量低于500mm的区域,顶级群落为荒漠C.顶极群落的类型受温度和降水量的共同影响D.演替成落叶林和针叶林的环境条件不完全一样4.有一食物网如图所示。如果能量传递效率为10%,各条食物链传递到庚的能量相等,则庚增加1kJ的能量,丙含有的能量为()A.550kJ B.500kJ C.400kJ D.100kJ5.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血红蛋白、氧、氨基酸均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B.毛细淋巴管的具体内环境是血浆、组织液与淋巴C.唾液、激素均可以存在于内环境中D.毛细血管壁的具体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6.下列不属于人类遗传病监测和预防措施的是()A.禁止近亲结婚 B.开展遗传咨询C.进行产前诊断 D.提倡35岁后生育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图表示某植物叶肉细胞中发生的部分生化反应,甲、乙、丙表示相应的生理过程。为探究光照强度对该植物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某生物小组将该植物幼苗栽种于25℃环境中,测得结果如表1所示,注: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是25℃、30℃,回答下列问题:光照强度(lx)010015030015003000O2释放速率(μmol·m-2·s-1)-50381010(1)图中,甲过程发生的具体场所是_____,乙过程产生CO2的具体场所是_____,CO2在丙中的转移途径是_____。(2)据表分析,当光照强度为1500lx时,该植物的O2产生速率是_____(μmol·m-2·s-1),超过该光照强度植物的光合速率不再增加的原因是_____。(3)若将温度由25℃提高到30℃,该植物的光饱和点(达到最大光合速率时的最小光照强度)将会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8.(10分)有人用一种螳螂做实验:用细线把绿色螳螂和褐色螳螂缚在绿色的草地上和褐色的草地上,让鸟来吃。实验结果如下表:环境绿色螳螂褐色螳螂经过日期数目被鸟吃掉的数目数目被鸟吃掉的数目绿色草地200453519天褐色草地252520011天试用相应的进化理论来回答下列问题:(1)一定自然区域内,同种螳螂的全部个体统称为_____。螳螂的体色有绿色的,也有褐色的,这说明生物具有_____,这一特性一般是_____的,它能为生物的进化提供原始的选择材料。(2)螳螂与鸟的关系在生态学上属于捕食,被达尔文称为_____,它是生物进化的_____。(3)环境对螳螂起了_____作用,这种作用是_____(填“定向的”或“不定向的”)。(4)绿色螳螂个体在褐色草地上也不能很好的生活下去,原有的保护色适应不了变化的环境,这说明了_____。9.(10分)下图是某雄性动物体内三个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模式图,请据图回答。(1)图A细胞中有____________个姐妹染色单体,____________个DNA分子。(2)图B细胞所进行的分裂方式是____________。(3)图C细胞分裂结束后产生的子细胞是____________细胞,含有____条染色体。10.(10分)图甲表示通过化学突触进行兴奋传递的过程(图中的Ach为兴奋性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除了化学突触外,还存在如图乙所示的电突触。电突触的突触间隙很窄,前后膜之间有离子通道连接,依赖带电离子传递电信号。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Ach释放的方式是______,该过程可体现出细胞膜具有______。如果图甲中的钙离子不能运入神经元或神经元周围缺乏钙离子,则对化学突触传递兴奋的影响是______。(2)从图乙可以看出,电突触是通过______运输离子而进行的一种信号传递方式,化学突触相比电突触传递速度较慢,原因是______。(3)γ—氨基丁酸(GABA)是脑内主要的抑制性递质,突触释放的GABA在体内可被氨基丁酸转氨酶降解而失活。如果唾液腺分泌反射中传出神经与唾液腺之间GABA含量过少,则吃了山楂之类的食物后,唾液会分泌不止,原因是______,给该类人使用γ—氨基丁酸转氨酶的抑制剂可缓解病情,依据是______。11.(15分)2019年底C0VID-19病毒引发的新冠肺炎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该病的典型症状是发热、干咳、肌肉酸痛、腹泻等。正常人感染该病原体引起的发热过程分为体温上升期、高温持续期和体温下降期。下图为体温上升期病人体温调节过程示意图,其中体温调定点为调节体温处于恒定状态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预设的一个温度值,正常生理状态下为37℃。请回答下列问题。(1)据图分析,下丘脑既参与神经调节,同时又有___________的功能。垂体分泌的激素b随体液运往全身,但唯有甲状腺响应,原因是___________。(2)新冠肺炎患者因发烧体温上升,人体会感觉发冷,其产生冷觉中枢位于___________。长时间发烧,病人会感觉口渴,引起机体产生渴觉的感受器位于___________。(3)当新冠肺炎患者处于体温下降期,机体主要是通过___________来增加散热。(4)新冠肺炎病毒又出现了变异新毒株—奥密克戎,防控新冠肺炎不能松懈,大家应积极接种疫苗加强针。当外界抗原侵入机体后,机体启动特异性免疫,一方面由___________产生特异性抗体进行体液免疫;另一方面也进行细胞免疫,当___________与被同样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接触后,导致其裂解死亡。(5)由上述过程可以看出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___________网络。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C【解析】标志重捕法估算种群密度的计算公式是:该种群数量÷第一次捕获标记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个体中被标记的个体数,该种群数量=(第一次捕获标记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个体数)÷二次捕获的个体中被标记的个体数。【详解】A、先滴加酵母菌培养液再加盖玻片统计到的酵母菌数量,会导致实验结果估测值偏大,A错误;B、在蒲公英生长密集处取样调查其在样地中的种群密度,会导致实验结果估测值偏大,B错误;C、被标记鲤鱼投放入池塘后立即重捕,被标记的个体被重捕的概率上升,因此会导致计算出的鲤鱼的数量偏小,C正确;D、由于草履虫属于需氧型生物(分布与上层),因此从静止的上清液处取样估测培养液中草履虫种群数量会导致实验结果估测值偏大,D错误。故选C。2、D【解析】根据图解分析,该病为隐性病,且从图解中男患者多于女患者的情况看,有可能为X染色体隐性病。【详解】A、该病为隐性,不可能为抗维生素D佝偻病(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A错误;B、若该遗传病为白化病(常染色体隐性病),则Ⅲ1号个体的致病基因来自Ⅱ1和Ⅱ2,Ⅱ2的致病基因来源于Ⅰ2号个体,故Ⅲ1号个体的致病基因来自Ⅰ2号个体,B错误;C、如果Ⅱ4不携带该病的致病基因,则判断该病为X染色体隐性病,在人群中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C错误;D、如果Ⅱ4不携带该病的致病基因,则判断该病为X染色体隐性病,则Ⅱ1号的基因型必为杂合子,Ⅲ4号基因型可能为纯合或杂合的概率各1/2,故与Ⅱ1号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2,D正确。故选D。3、B【解析】群落演替的原因:生物群落的演替是群落内部因素(包括种内关系、种间关系等)与外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1、决定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存在于群落内部,即内因是群落演替的决定因素。2、群落之外的环境条件诸如气候、地貌、土壤和火等常可成为引起演替的重要条件。【详解】A、热带雨林地区,温度和降水量都比较合适,单位面积内的物种最丰富,A正确;B、分析图可知,年平均降水量低于500mm的区域中,温度低的地区顶级群落为苔原,温度高的地区顶级群落为荒漠,B错误;C、顶极群落主要由平均温度和年降水量决定,即取决于气候条件,C正确;D、演替成落叶林和针叶林的降水量大致相同,但温度有差异,D正确。故选B。4、A【解析】解题关键信息:各条食物链传到庚的能量相等。【详解】庚的能量增加1kJ,且庚从2条食物链获得的能量相等,则经甲、乙→丙→丁→己→庚传递到庚的能量为0.5kJ,则需要丙0.5÷(10%)3=500kJ,经甲、乙→丙→戊→庚传递到庚的能量为0.5kJ,则需要丙0.5÷(10%)2=50kJ,即丙含的能量为500+50=550kJ。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5、D【解析】血浆、淋巴、组织液中的物质:①小肠吸收的物质在血浆、淋巴中运输:水、无机盐、糖、氨基酸、维生素、血浆蛋白、甘油、脂肪酸等;②细胞分泌物:抗体、淋巴因子、神经递质、激素等;③细胞代谢产物:CO2、水分、尿素等。【详解】A、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A错误;B、毛细淋巴管的具体内环境是组织液与淋巴,B错误;C、唾液属于消化液,而消化道与外界环境直接相通,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C错误;D、毛细血管壁内部是血液,外侧是组织液,故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具体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D正确。故选D。6、D【解析】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1)产前诊断:胎儿出生前,医生用专门的检测手段确定胎儿是否患某种遗传病或先天性疾病,产前诊断可以大大降低病儿的出生率。(2)遗传咨询: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够有效的预防遗传病的产生和发展。(3)禁止近亲婚配:降低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详解】A、禁止近亲结婚能降低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属于人类遗传病监测和预防措施,与题意不符,A错误;B、遗传咨询能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够有效的预防遗传病的产生和发展,与题意不符,B错误;C、进行产前诊断能将带有遗传病的胎儿扼杀在出生前,从而降低了遗传病的发生率,与题意不符,C错误;D、提倡35岁后生育能降低人口增长率,但不属于人类遗传病监测和预防措施,与题意相符,D正确。故选D。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1)①.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或基粒)②.线粒体基质③.CO2→C3→有机物(C6H12O6)(2)①.15②.环境中的CO2浓度低(供应不足),暗反应受限,故光合速率不再增加(3)降低【解析】分析题图:过程甲在吸收光的条件下,消耗水,产生氧气和ATP、NADPH,所以甲表示的是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过程丙消耗二氧化碳和过程甲提供的ATP、NADPH,产生葡萄糖,所以过程丙表示的是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过程乙消耗氧气和葡萄糖产生水和二氧化碳,表示的是有氧呼吸。【小问1详解】据图分析,甲为光合作用的光反应过程,发生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丙为暗反应过程,乙为有氧呼吸过程,产生CO2的第二阶段发生于线粒体基质。暗反应包括CO2的固定和C3的还原,因此CO2在暗反应中的转移途径是:CO2→C3→有机物(CH2O)【小问2详解】叶绿体产生的O2速率是总光合速率,等于净光合速率(氧气的释放塑料)+呼吸速率,即15μmol·m-2·s-1。达到光饱和后,光照不再是限制因素,光合速率不再增加的原因是暗反应受限,进一步推出受限原因是环境CO2供应不足。【小问3详解】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是25°C,将温度提高到30°C则偏离了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光合速率下降,光饱和点降低。【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中的物质转化以及影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因素的理解掌握以及分析数据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考生能正确分析图形获取有效信息,再结合所学知识答题。8、(1).种群(2).变异性(3).不定向(4).生存斗争(5).动力(6).选择(7).定向的(8).适应是相对的【解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详解】(1)一定自然区域内,同种螳螂的全部个体统称为种群。螳螂的体色有绿色的,也有褐色的,这说明生物具有变异性,变异是不定向的,它能为生物的进化提供原始的选择材料。(2)螳螂与鸟的关系属于捕食,被达尔文称为生存斗争,它是生物进化的动力。(3)环境对螳螂起了选择作用,即自然选择,自然选择只选择适应环境的变异类型,通过多次选择,使生物的微小有利变异通过繁殖遗产给后代,得以积累和加强,使生物更好的适应环境,逐渐产生了新类型在生存斗争中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对环境能适应的,被淘汰的生物是对环境不适应的,所以自然选择是定向的。(4)绿色螳螂个体在褐色草地上也不能很好的生活下去,原有的保护色适应不了变化的环境,这说明适应是相对的,取决于生活的外界环境。【点睛】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的相关内容,意在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9、①.8②.8③.减数分裂④.精(子)⑤.2【解析】分析题图:A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B细胞中同源染色体成对地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C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详解】(1)图A细胞中4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含有2条染色单体和2个DNA分子,因此该细胞共有8个姐妹染色单体,8个DNA分子。(2)图B细胞含有2对同源染色体,且成对地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即进行是减数分裂。(3)图C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称为次级精母细胞,其分裂结束后产生的子细胞是精细胞,含有2条染色体。【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细胞分裂图象的识别,要求学生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特点,能正确区分两者,准确辨别图示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处时期.细胞分裂图象辨别的重要依据是同源染色体,要求学生能正确识别同源染色体,判断同源染色体的有无,若有同源染色体,还需判断同源染色体有无特殊行为。10、(1)①.胞吐②.流动性③.减少神经递质外排(2)①.离子通道②.化学突触信息是单向传递,且在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通过扩散到突触后膜(3)①.γ—氨基丁酸(GABA)抑制性递质减少,山楂之类食物,引起突触后膜兴奋,释放唾液②.抑制γ-氨基丁酸转氨酶的活性,使γ-氨基丁酸的降解速率降低【解析】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需要通过突触结构进行传递,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其具体的传递过程为: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由于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小问1详解】神经递质(Ach乙酰胆碱)通过胞吐的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钙离子可以引起神经递质外排,如果图甲中的钙离子不能运入神经元或神经元周围缺乏钙离子,则对化学突触传递兴奋的影响是减少神经递质外排。【小问2详解】从图乙可以看出,电突触是通过离子通道运输离子而进行的一种信号传递方式,化学突触相比电突触传递速度较慢,原因是化学突触信息是单向传递,且在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通过扩散到突触后膜。【小问3详解】γ—氨基丁酸(GABA)抑制性递质减少,山楂之类的食物,引起突触后膜兴奋,释放唾液,故如果唾液腺分泌反射中传出神经与唾液腺之间GABA含量过少,则吃了山楂之类的食物后,唾液会分泌不止。这是由于γ-氨基丁酸转氨酶的抑制剂的作用是抑制γ-氨基酸转氨酶活性,不能催化γ-氨基酸的分解,使γ-氨基酸的降解速率降低,从而抑制这类人异常兴奋的产生。【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化学突触和电突触,要求学生具有--定的识图能力和比较分析的能力。准确判断题图信息是解题关键。11、(1)①.内分泌②.只有甲状腺细胞上有该激素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 试题集1(含答案)
-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 教案 15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 高中英语Travel journal 语法学案(人教版必修)
- 学校食物中毒处理和案例分析课件
- 2024届上海市闵行七校高三高中毕业生第二次复习统一检测试题数学试题
- 2024届山西省孝义中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三数学试题
- 2024秋期河南开放大学专科《计算机绘图》一平台无纸化考试(练习题1至3+我要考试)试题及答案
- 5年中考3年模拟试卷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第二节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 少先队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 苏少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 2024年中科院心理咨询师官方备考试题库(多选题)
- 2024届中国电信数智科技限公司秋季校园招聘高频500题难、易错点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 卖身契合同范本
- 艺术鉴赏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 2024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课件
- DBJ15 31-201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广东省标准)
- 企业危机公关处理策略与媒体应对技巧研究报告
- 2024届河南投资集团限公司校园招聘(高频重点提升专题训练)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4版离婚退还彩礼协议
-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评价表
- 小学二年级数学第一学期奥数竞赛试题人教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