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5章社会行为动物
的亲社会行为南极帝王企鹅将同伴推入海中看有没有猎食的鲸鱼雷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为人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服务中去。”杨朱:“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小悦悦事件内容1、人类社会行为的基础2、亲社会行为(prosocialbehavior)助人行为和利他行为3、反社会行为(antisocialbehavior)侵犯行为1、人类社会行为的基础1.1遗传与环境的作用
强调环境对人的行为的塑造作用行为主义学派遗传因素对人的行为的重要作用精神分析理论环境和遗传因素共同决定着人类的心理与行为
面临的挑战社会生物学(sociobiology)认知神经科学(CognitiveNeuroscience)1.2遗传因素在行为发展中的作用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成功地解释了人类情绪的发展。Ekmam的研究发现了人类情绪表达的普遍性(不同国家地区基本一致)、内在性(自然产生的过程)和一致性(儿童与成人一致)的证据。Hamilton用近亲选择扩充了进化论的范围,即一个对个体本身不利的行为会因为它对与个体基因类似的其他个体有益而发生。遗传与心理发展的关系:遗传在人成长的早期时代起着较大的作用,而环境是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影响作用更大。Horn的研究发现随着年龄增加,基因的影响对智能的发展越来越重要。Plomin(1987)总结:不论基因影响的大小如何变化,它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加大。人们还有一种认识是:基因对身体和智力特征的影响要大于基因对社会和人格特质的影响。但后来的研究表明,基因对社会和人格特质的影响威力是不容忽视的。Eaves(1983)对个体儿童和成人期人格的关系进行分析,发现无论是人格特质中的内向-外向、神经质,还是个体差异,如害羞等,在各个年龄阶段,很大程度上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1.3环境对人类社会行为的影响家庭环境不同家庭的教养方式存在差异;同一家庭中对儿童们的对待方式上存在差异共同性影响:指在家庭内部所有儿童共同面对的环境。非共同性影响:指家庭内部父母对不同孩子的区别对待方式。Plomin和Daniels指出,后者对儿童的成长影响作用更大。文化环境文化进化是指文化特征由上一代向下一代传递的过程,以文化与社会规范的形式表现出来。文化进化的特点:第一,比生物进化速度快。第二,生物进化使生物拥有一些特质,文化进化则决定了人们如何使用这些由遗传获得的能力。文化差异对人的行为的影响Morelli(1992)在中非进行的研究1.4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遗传提供了生理上的基础而环境提供了发展的空间(1)遗传建构环境的观点(genotype-environment);(2)行为遗传学(behaviorgenetics);(3)概率渐成论(probabilisticepigenesis)2、亲社会行为(prosocialbehavior)
电影《辛德勒德名单》“9·11”之后纽约地铁站:埃弗里特·桑德森为了救一名从地铁站台掉下去的4岁女孩米歇尔·德耶瑟斯而跳下路轨,奔向迎面而来的列车(Young,1977)。1997年,23岁的美籍黑人建筑工人奥第斯·盖瑟,从一间着火的汽车拖拉房内将已经昏迷的44岁的白人拉里·惠滕救出,并为其进行人工呼吸。当别人赞赏他的英勇行为时,盖瑟的回答是:“我并不值得关注,换了其他人也会这样做。”(Time,1997)。2.1什么是亲社会行为?指任何自发性地帮助他人或者有意图地帮助他人的行为。主要包括利他行为和助人行为两类。助人行为的涵盖范围要大于利他行为。利他行为(AltruismBehavior):是指在毫无回报的期待下表现出志愿帮助他人的行为。助人行为(HelpingBehavior):指一切有利于他人的行为,包括期待回报的行为。2.2我们为什么会有帮助行为?(1)社会交换理论(2)社会规范(3)进化心理学2.2.1社会交换理论(social-exchangetheory)
人们相互之间不仅交换物质性的商品和金钱,而且还交换社会性的商品——
爱、服务、信息和地位等(Foa&Foa,1975)。在这个过程中,人采用“极小极大化”(minimax)策略:令花费最小化,收益最大化。社会交换理论并不主张我们有意识地去监控花费和收益,只是表明这类因素能预测人们的行为。促使人帮助他人的回报有两类:外部和内部的外部回报付出是为了收获,因此人们会热心帮助那些对我们有吸引力的人,帮助那些我们渴望得到其赞许的人(Krebs,1970;Unger,1979)。帮助行为能提升人们的自我价值感。一项为时一个月的针对85对夫妇的研究表明,给予对方情感支持,对自己也具有积极的作用,会使自己产生积极的心境(Gleasonetal,2003)。Piliavin(2003)和SusanAnderson(1998)研究表明,参与社区服务计划,帮助他人学习计划的年轻人,其社会技能获得发展,同时培养起了积极的社会价值观。志愿者行动也同样有益于成年人的精神状态乃至健康状态。那么,似乎图回报是人们有帮助行为的原因,这算是真正的利他行为吗?Skinner(1971):只有当我们不能解释别人做好事的原因时,我们才会因此而信任他们。只有当我们找不到外在的解释时,我们才会把他们的行为归因于他们的内在品质,而当外部原因明显时,我们就会相信外部原因,而非个人品质。内部回报:Krebs(1975)对哈佛大学学生的研究表明,学生的生理反应和自我报告都揭示,由他人的痛苦唤起的反应最强的,给别人提供的帮助也是最多的。所谓的帮助行为的内部回报就是关注帮助者的情绪状态和个人品质。(1)内疚感
一种令人痛苦的情绪,人总设法避免内疚感产生。人们寻找各种各样的方式减轻内疚感动物祭品、供奉谷物和金钱、忏悔、认罪、否认为测查内疚感导致的结果研究者设法引出人们的违规行为给这些负罪的被试一个可以缓解内疚感的机会结果显示出高度的一致性:人们会尽其所能来消除内疚感,减少不良感觉,恢复自我形象。即便我们的内疚感是他人所不知的,我们也会以行动来减轻它。DennisReganetal.(1972)在纽约的一个购物中心进行的研究没有负疚感的女性只有15%会提醒提袋子的人,而有负疚感的女性发出提醒的比率是前者的4倍。(2)消极心境假定你正在为考试成绩不理想而郁闷着,这时看到一个人拿的报纸散落一地,你会比平时更可能去帮助他呢?还是更不可能提供帮助?研究发现,将人们置于消极情境中,有时候会增加帮助行为,有时又不会。其中的一些规律:减少帮助行为主要发生在儿童身上(Isenetal.,1973;Kenricketal.,1979;Mooreetal.,1973)增加帮助行为的研究多发生在成人身上(Aderman&Berkowitz,1970;Apsler,1975;Cialdinietal.,1973;Cialdini&Kinrick,1976)
Cialdini等人推测,帮助行为对于成人是一种自我满足,可以带来自己内在的回报。帮助行为不会对年幼的儿童产生类似的奖赏作用,儿童不会从助人行为中获得很多快乐。帮助行为来自于社会化过程中。Cialdini及其同事(1976)的研究他们选择低年级小学生、高年级小学生和高中生回忆他们悲伤的和中性的经历,然后给他们一个把奖卷悄悄赠与其他孩子的机会,研究发现,年幼的孩子捐赠的稍少,中间年龄的孩子捐赠的稍多,高中生则捐的显著的多。是不是所有的消极心情都会有助于成人产生助人行为呢?愤怒极度悲伤沉浸在因死亡或分离而失去配偶或孩子的痛苦中的人,常会经历一段强烈的自我关注(self-preoccupation)时期,这种心境抑制了对别人的付出(Aderman&Berkowitz,1983;Gibbons&Wicklund,1982)。(3)快乐的人是否不愿意帮助他人吗?快乐的人更乐于帮助他人。DariuszDolinski&RichardNawrat(1998)研究发现,积极的轻松心境能够显著地促进帮助行为。2.2.2社会规范社会规范规定了我们生活中适宜的行为和应尽的义务。两种驱动助人行为的社会规范互惠规范(reciprocitynorm):社会学家AlvinGouldner(1960)认为,一个普遍的道德准则就是互惠规范:对于那些曾帮助过我们的人,我们应当施以帮助,而不是伤害。社会责任规范(social-responsibilitynorm):如果只有互惠规范,那么最先帮助别人的人的行为该如何解释。因此,对一些依赖性很强、又无力回报的人,社会责任规范引发了人们的助人行为。就是说,人们应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而不要考虑以后的交换(Berkowitz,1972;Schwartz,1975)。2.2.3进化心理学生命的本质就是使基因存活下来。RichardDawkins(1976)《自私的基因》(theselfishgene)展示了一个丑陋的人类形象——DonaldCampell将其称为人类深刻的、自利的“原罪”的生物学再现。为了陌生人的利益而自我牺牲的基因是不会在进化的竞争中存在下来的。然而,基因的自私性却预示我们将以两种独特的、无私的、甚至是自我牺牲的帮助行为的方式来行为:亲缘保护互惠亲缘保护能提高基因存活可能性的自我牺牲的一种方式就是为孩子奉献。研究表明把孩子的利益看的高于其自身利益的家长比忽视孩子的家长更能传承其基因。进化心理学家DavidBarash(1979):“基因靠善待自身来帮助自身传递,即使这些基因存在于不同个体之内。”
亲缘选择(kinselection)是指人们偏袒那些和自己有着共同基因的人,帮助近亲是人的本性,也是文化。进化生物学家Haldane曾经开玩笑说:“他不会为弟兄而牺牲自己的妻子,但却会为3个亲兄弟,或9个表兄弟牺牲自己。”针对亲属的利他主义互惠基因的利己性也预示着互惠行为。Trivers(1971)认为,一个有机体帮助其他个体是因为它期待得到回报性的帮助。付出者希望日后成为获得者。互惠在小的,与外界隔离的群体中能最好地起作用。Wilkinson(1990)对蝙蝠的研究互惠行为在偏远的山村比在大城市发生的更多。(Hedge&Yousif,1992;Steblay,1987)在基因的竞争中,如果说个人的私利性必然会获益,那为什么人们还会帮助陌生人呢?达尔文对此的解释是群体选择。当群体之间竞争时,相互支持的、利他的群体比不利他的群体会持续更长的时间(Krebs,1998;McAndrew,2002;Sober&Wilson,1998)。真正的利他主义行为存在吗?一些帮助行为明显是利己的一些是隐蔽利己的是否存在第三种形式的帮助——只是为了增加他人的福利的真正的利他主义呢?堪萨斯大学研究利他行为的Batson及其同事(2004)相信存在真正的利他行为,它起源于共情,一种同情和关心他人福利的情感。但Cialdini等人对此持怀疑态度。2.3我们什么时候会有帮助行为?实质:寻找影响帮助行为的因素主要因素(1)情境因素;(2)助人者的特点;(3)求助者的特点。(1)情境因素研究表明,即使最具有利他行为倾向的人,在某些情景中也不会去帮助他人。影响帮助行为的情境因素很多,主要有三个方面:他人存在环境因素时间压力他人存在1964年3月13日凌晨3点,纽约,酒吧经理KittyGenovese遭遇歹徒袭击……AndrewMormille在乘地铁回家时,被歹徒用刀捅伤了腹部……2000年6月,在纽约中央公园,一群酗酒的年轻人对60名单独出来的妇女进行了性侵犯……(Datelne,2000)社会评论员们感到悲哀,哀叹人们的疏远、无情、漠不关心。社会心理学家Latane和Darley(1970)利用设计巧妙的危急情境进行研究,发现有其他旁观者在场时会大大降低人们对事件的干预。到1980年,研究者进行了48个实验,比较了个体认为自己作为旁观者独自在场,和认为除了自己外还有其他人在场的情况下,所给予帮助的可能性。发现,大约90%的被试,即将近6000人,认为自己单独在场时更愿意伸出援助之手。Latane和Dabbs(1975)和145名合作者共进行了1497次测试,他们在乘坐电梯时装作不经意地掉落了一枚硬币。发现当旁边只有1名乘坐者时,获得提醒帮助的可能性是40%;当有6名乘坐者时,获得帮助的可能性是不超过20%。DarleyLatane和Darley猜测当旁观者的数目增加时,任何一个旁观者会很少注意到事件的发生,更少地把它解释为一个重大问题或紧急情况,更少地认为自己有采取行动的责任。1968年,Latane和Darley招募了哥伦比亚大学的学生进行实验旁观者效应(bystandereffect):当有其他人存在时,人们不大可能去帮助他人,其他人越多帮助的可能性越小,同时给予帮助前的延迟时间越长。这种效应的产生与几个方面的因素有关:责任扩散;对情境的不明确性;评价恐惧责任扩散(diffusionofresponsibility)周围他人越多,每个人分担的责任就越少,因此降低了个人的助人行为。黛安娜王妃遇难时,在场的9名摄影师都有手机,只有1人打电话报案,其他人解释说:他们以为已经有人打电话了(Sancton,1997)。对情境的不明确性(anbiguity)人们在无法准确判断某一情景是否是紧急事件时,其他旁观者的行为就会影响到这个个体对情景的判断。评价恐惧(evaluationapprehension)在某些情景中,如果他人都保持沉默,而自己表现出对突发事件的担心会使得别人认为自己是个胆小怕事的人。即试图避免社会非难的心态抑制了人们的助人行为(Schwartz,1980)环境因素条件天气Cunningham(1979)的现场研究证明,天气晴朗,阳光明媚的时候人们更愿意帮助他人,天气好时人们付的小费也更多一些。社区大小Houre(1978)和Korte(1981)的研究表明,在帮助处于困境中的陌生人时,城市大小确实存在差异。Amato(1983)在澳洲进行的调查表明,小城镇的人帮助陌生人的比例显著地高于大城市的人。噪音Sherrod(1974)和Mathew(1975)的研究表明在噪音处于正常水平时,提供助人行为的人显著多于噪音处于非正常水平的人。事件的紧急性当人们判断外部环境中有紧急事件发生时,他们通常会表现出助人行为。美国心理学家肖特兰德和哈斯顿(Shotland&Huston,1979)曾作了一项调查研究,研究者事先把“事件的紧急程度”区分为五个层次:第一级是非常紧急的情况,随后的等级紧急程度依次减小,第五级被定义为最不紧急的情况。他们列举了一系列事件,让69名女大学生和21名男大学生对它们的紧急程度加以评价。结果发现,紧急事件有如下特点:①突然或出乎意料地发生;②当事人可能要受到伤害或已经受到伤害;③随着时间的延续,情况越来越严重和危险;④没有其他人可以帮助当事人;⑤旁观者有能力给予当事人帮助。
事件平均紧急程度割断动脉,大量出血1.00房子起火,屋内有人呼救1.00小孩中毒1.00心脏病发作1.02某个女孩正在被强奸1.09吃多了药1.00晚期癌症,只能活3个月2.00在森林中迷路的人呼救2.72汽车在路边熄火2.72轻度醉酒的朋友驾车回家2.84朋友倾诉其不幸和压抑3.18电视节目中要求为营养不良的儿童募捐两千万元3.75有人手里拿着香烟,急着找火柴4.87有可能被定义成需要帮助的紧急情况的事件(表中所列事件:被评判为1-5等级的紧急事件,从第一等级的非常紧急到第五等级的非常不紧急)时间压力因素Darley和Batson(1973)匆忙中的人是否比悠闲的人更不可能去帮助他人?被试:普林斯顿神学院的学生,任务:要求被试前往附近的录音室做一个即兴演讲录音,演讲内容是《圣经》路加福音10章30-35节的故事。设计:非催促的指示vs.催促提示在他们去录音室的途中,会经过一个瘫坐在门口的老人,老人垂着头咳嗽,呻吟着。结果:接到非催促指示的被试中有2/3提供了帮助;接到催促指示的被试中有1/10提供了帮助。Darley和Batson认为:悠闲的人更有可能停下来帮助他人,而有急事的人则会继续赶路。那么我们是否能说匆忙赶路的人是冷漠无情的呢?神学院的学生们注意到了老人的困境却有意地置之不理吗?事实上他们根本就没有留心周围的事情,为了按时到达,着急的全神贯注的向前冲,没有空暇注意到一个人需要他人的帮助。(2)什么样的人会提供助人行为呢?
助人者的人格因素面对同样的情境,有些人会积极的反应,但也有人无动于衷。那么什么样的人更容易成为助人者呢?助人性的个体差异,这种差异具有时间上的持续性,而且可被同伴注意到(Hampson,1984;Penner,2002;Rushtonetal.,1981)。具有积极情绪性、共情能力和高自我效能感的人更关心他人,也更容易表现出助人行为(Bierhoffetal.,1991;Eisenbergetal.,1991;Kruegeretal.,2001)。自我监控能力强的人,如果认为助人能够得到社会赞许的话,就会迎合他人期望从而显得乐于助人。(Carloetal.,1991;Romeretal.,1986;Wilson&Petruska)Eagly和Crowley(1986):在172项大约包括了5万名男女被试的助人行为的研究当面对的求助者是陌生人并且情境有潜在危险时,男性更常伸出援助之手;在安全的情境中,女性更乐于伸出援助之手。助人者的心情心情好时易于提供帮助心情不佳也需要帮助他人的方式来寻找自我形象。助人者的内疚感个人困扰与同情性关怀:个人困扰(personaldistress)指当我们面对他人受难时产生的个人反应;同情性关怀(empathicconcern)指同情心及对他人关心等情绪。对个人困扰,可以选择提供帮助或选择逃避来面对对同情性关怀只能通过帮助他人来降低这种感受。(3)求助者的特点
是否受他人喜爱?人们喜欢帮助自己喜欢的人。外貌。Benson(1976)的现场研究相似性偏爱:我们更多地对那些跟我们相似的人产生共情,也更乐于帮助他们(Milleretal.2001)。DBeruine(2002)研究我相信我自己,哪怕是与自己的生日相同、名字相同,甚至指纹相同都能引起我们更多的关注(Buegeretal.,2004)。是否值得帮助?你更愿意帮助一位因生病而晕倒的人还是愿意帮助一个喝得酩酊大醉的醉汉?性别的影响当处于需要中的人是女性时,男性会提供更多的帮助;而女性则对不同性别的求助者一视同仁。女性不仅在特定情景下能获得更多帮助,同时她们也更多地寻求帮助。女性在身体上和精神上帮助的寻求都是男性的两倍。2.4如何增加帮助行为?
能否通过把那些抑制帮助行为产生的因素反过来用以增加帮助呢?通过社会规范的力量,使得人们自己认为自己是个乐于助人的人。(1)去除产生帮助行为的抑制既然那些匆忙的、关注自我的人们较少实施助人行为,那么能否想出办法让他们放慢脚步并将注意力转向外部呢?如果他人在场削弱了每个旁观者的责任,我们怎样能提高这些人的责任感呢?减少模糊性,提高责任感Latane和Darley认为帮助人们正确地解释事件和确认责任就应当可以增加人们的参与性。Bickman等人(1975,1977,1979)的实验研究证实了这一点其他增加责任感的情形:个体因素;个体的非言语的恳请也是有效的;降低匿名性;预期再见面机会的大小;凸现个人特征使旁观者提高了自我意识,从而有助于利他行为产生内疚和对自我形象的关注通过提升人们对违规行为的意识来增加他们的帮助意愿。人们关注自己的公众形象:Cialdini等人(1975)研究请亚利桑那大学的学生陪伴一些行为不良的孩子去动物园游玩,只有32%的人答应了;对另一些学生,先提出一个这样的请求:请求他们承诺给行为不良儿童做为期两年的无偿咨询,在得到这个请求的反馈后,全部拒绝了这个请求。再侧面切入陪伴请求:“好吧,如果你不愿意做那个,这点儿小事愿意帮忙吧?”使用这一技巧后,有56%的学生答应了。(2)利他主义的社会化教化道德包容树立利他主义榜样习得利他主义促进或抑制利他行为的因素模型3、反社会行为(antisocialbehavior)
3.1什么是侵犯行为?
一般指的是剥夺他人的权力,强迫被侵犯者放弃自己的财物、利益、名誉、贞操乃至生命。对侵犯行为的界定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强调它必须是一种行为,而不是一种意图,尽管这种行为伴随有意图。二是从效果上看,这种行为可以是反社会行为,也可能是亲社会行为。认可的侵犯行为(sanctionedaggression)。三是侵犯行为必须伴有侵犯性情绪(aggressionfeeling)。3.2侵犯行为:生而有之还是后天得之?
卢梭:人天性是善良的,不自由的社会迫使人们具有侵犯性弗洛伊德:人具有生本能和死本能。当死本能指向外部时,就表现为侵犯性斯科特:争斗并非是天生的需要,如果个体生活在没有引起争斗刺激的环境下,就不会表现出侵犯性安东尼·斯托尔:侵犯性是人所固有的本能,人不仅天生就有残忍性,而且在所有动物中,人的蛮横的破坏性是最极端的贝科威茨:人类的侵犯性是先天倾向和后天学习之间的复杂的函数,但学习在侵犯行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劳伦茨:认为侵犯是一种本能需要大量研究表明:人类先天的行为模式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可被无限的改造。虽然人类的侵犯性带有本能的成份,但它可以被环境因素所改变。3.3愤怒与侵犯行为
愤怒常常是侵犯行为产生的根源。人们为什么愤怒呢?(1)遭到他人攻击或烦扰(2)遭受挫折(3)归因的影响3.4与侵犯行为有关的因素(1)温度与侵犯行为
WilliamGriffitt(1970;Griffitt&Veitch,1971)研究发现,相比那些在室温条件下回答问卷的被试,在炎热的房间里完成任务的被试感觉更为疲劳,更富攻击性,对陌生人表现出更强的敌意。在实验室条件下如此,在现实世界中令人不快的炎热是否也会增加人们的攻击行为呢?1967-1971年发生在79个美国城市的暴动更多的发生在炎热的日子;在整个北半球,不仅酷热的日子会发生更多的暴力犯罪,在一年中较为炎热的季节里,更为炎热的年份、城市或地区,也都是如此(Andersonetal.,1998,2000)。但有研究者指出,温度和攻击行为之间的相关并不能说明是炎热带来的不适直接导致了攻击行为产生。可能存在其他因素。(2)兴奋转移与侵犯行为由于敌意性的侵犯行为总是伴随着情绪的唤起,其他刺激所引发的生理上的激起是否会转移到侵犯性冲动上?这个想法源自Zillmann(1972,1994)等人在研究爱情行为时的发现,由其他刺激诱发的情绪性激起会转移到爱的对象身上,他称这一过程为兴奋转移(excitationtransfer)实验过程:让研究助手激怒男性被试,或者用中性的态度对待男性被试。然后让其中一半的被试从事大运动量的锻炼,另一半被试不进行锻炼。稍加休息之后,给被试提供一个电击研究助手的机会。实验结果:愤怒且锻炼的人比愤怒但没有锻炼的人用更高的电压电击研究助手。可见,锻炼引起的生理唤起对人的侵犯行为有着影响作用。(3)侵犯性线索与侵犯行为Berkowitz(1967,1979)发现,情境中与侵犯有关的一些线索,如刀,枪,棍等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企业员工转正申请书怎么写
- 中秋佳节想念亲人的说说
- 2024年赛力皮革染料项目投资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年山梨酸及山梨酸钾项目资金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GIS的地理基础》课件
- 河南省商丘市十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 云南省昭通市绥江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 2024年汽车加气站作业人员安全考试练习题(含答案)
- 清贫课件状元大课堂
- 2024年新高一数学初升高衔接《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含答案解析
- 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12《我们小点儿声》评课稿二篇
- 几种蔬菜的水培课件
- 初中语文-科幻小说阅读指导-课件(共30张)
- 文献检索-期刊以及核心期刊与期刊分类课件
- -抚顺市集装袋厂聚烯烃集装袋生产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 武汉市硚口区面向社会公开招考217名社区干事(必考题)模拟卷和答案
- 牺牲阳极埋设记录
- 新人教必修一Unit 2 Travelling around全单元教学设计4份教案高中英语
- 新教材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 3-4《机械摆钟》课件
- 幼儿园:中班艺术领域《买菜》说课稿
-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 GF—2017—0201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