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GB/T23006-2022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新型能力分级要求》最新解读目录引言:GB/T23006-2022标准背景介绍标准发布时间与机构新型能力分级要求的核心意义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迫切需求标准制定的目的与重要性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必然趋势新型能力分级总体要求概览目录CL1-CL5级能力建设概览CL1规范级能力建设要求详解过程维建设要求解读要素维建设要求剖析管理维建设要求阐述CL2场景级能力建设要求解析场景级能力建设的目标技术使能型管理在场景级的应用CL3领域级能力建设要求概述目录领域级能力的关键要素跨场景集成与优化的重要性CL4与CL5高级能力建设概览高级能力的战略定位与创新新型能力建设的实施步骤策划阶段的关键任务实施与运行阶段的要点评测与改进机制的建立系统性解决方案在能力建设中的应用目录数据驱动的能力提升策略信息技术(IT)与运营技术(OT)的融合标准化文件结构与起草规则遵循标准的规范性引用与条款解读标准的适用范围与对象新型能力建设的分级实施策略企业如何通过标准实现转型升级新型能力建设与市场竞争优势标准对主营业务数字化的推动作用目录新型能力建设的预期价值效益标准的起草单位与贡献者全国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角色标准的关联标准与引用标准标准的发布与实施对企业的影响数字化转型能力显著提升的案例新型能力分级评定的参考依据标准在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作用目录标准的推广与宣贯工作进展新型能力建设的最佳实践分享制造业信息化生产力促进案例新型能力建设与持续改进机制新型能力建设的挑战与应对策略新型能力建设的未来发展趋势标准在数字经济时代的意义结语:新型能力建设助力企业持续发展PART01引言:GB/T23006-2022标准背景介绍定义与内涵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是指企业系统地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过程的管理机制。目标与意义旨在提升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水平,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增强企业竞争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01分级依据根据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程度和效果,将企业的新型能力分为不同的等级。新型能力分级要求02分级方法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对企业的新型能力进行客观评价。03等级划分新型能力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等级,分别代表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不同阶段和水平。企业自愿参与,按照标准要求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实施方式政府部门和第三方机构对企业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确保企业按照标准要求执行。监督与评估鼓励企业根据自身发展需求,不断优化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提升企业竞争力。持续改进GB/T23006-2022标准的实施与监督010203PART02标准发布时间与机构正式发布该标准于2022年XX月XX日正式发布。实施日期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发布时间发布单位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T)起草单位全国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相关单位。发布机构PART03新型能力分级要求的核心意义通过分级要求,引导企业逐步提升自身在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方面的能力,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新型能力分级以新型能力为驱动,推动企业业务模式、产品服务等方面的创新,拓展市场空间。促进业务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产业链协同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协同合作,提升整个产业链的竞争力。引领产业升级通过新型能力分级要求,引导产业向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响应政策导向符合国家关于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的战略要求,推动企业落实相关政策。支撑制造强国建设支撑国家发展战略通过提升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能力,为制造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0102建立自我完善机制鼓励企业不断完善自身在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方面的能力,形成持续改进的良性循环。激发企业创新活力通过分级要求,激发企业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方面的活力,推动企业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引导企业持续改进PART04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迫切需求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发展,提高生产效率。智能制造技术实现设备、产品、服务等环节的互联互通,优化生产流程。物联网技术提高数据处理能力,为企业提供更精准的决策支持。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技术创新需求010203推动制造业向高端、智能、绿色方向发展,提高产业附加值。产业结构优化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的协同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产业链协同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信息技术等产业的融合发展,拓展新的增长点。跨界融合产业升级需求个性化定制加强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提供更多增值服务,提升客户满意度。服务化转型质量与效率提升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推动制造业向柔性化、定制化方向发展。市场需求变化PART05标准制定的目的与重要性目的提升管理效能通过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优化企业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促进产业创新发展引导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发展,提高产业整体素质和水平。推动企业转型升级通过对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分级要求,推动企业实现转型升级,提升竞争力。重要性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路径,有助于企业快速适应市场变化和需求。引领企业转型升级通过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建设,企业能够提升研发、生产、管理等方面的能力,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有助于提高我国在全球产业竞争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提升企业竞争力标准的推广和实施,有助于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协同合作,推动产业协同发展。促进产业协同发展01020403提高国家竞争力PART06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必然趋势信息技术不断创新,为工业化提供了新的动力。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传统制造业需要向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方向转型升级。制造业转型升级全球化使得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企业需要提高自身竞争力。全球化竞争加剧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背景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意义提高生产效率通过信息化手段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信息化可以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盈利能力。增强创新能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可以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具备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能力的人才相对短缺。人才短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带来了更多的信息安全风险。信息安全风险信息技术更新换代速度很快,企业需要不断跟进。技术更新换代快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挑战PART07新型能力分级总体要求概览明确能力标准为组织提供清晰的能力提升路径。通过分级,组织可以明确自身在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方面的能力水平,以及需要达到的标准。新型能力分级的重要性促进转型升级推动组织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新型能力分级要求鼓励组织不断创新,提升自身能力,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提升竞争力帮助组织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具备高级别新型能力的组织,将能够在产品研发、生产制造、市场营销等方面实现更高效、更灵活、更创新的运营。新型能力分级的具体要求01要求组织具备先进的信息化和工业化技术,能够实现数据共享、流程优化、智能决策等。要求组织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包括项目管理、风险管理、知识管理等,确保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顺利进行。要求组织具备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包括具备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知识和技能的专业人才,以及具备创新思维和领导力的管理人才。0203技术方面管理方面人员方面新型能力分级可以应用于组织的战略规划、资源配置、绩效考核等方面。通过与分级要求对比,组织可以明确自身在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方面的差距和不足,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和提升计划。评估方法包括自我评估和第三方评估两种方式。自我评估由组织自行进行,根据分级要求对自身能力进行评估;第三方评估由专业机构进行,评估结果更具客观性和权威性。新型能力分级的具体要求01020304PART08CL1-CL5级能力建设概览能力建设初步开展信息化建设,实现信息技术对工业业务单元的简单覆盖。主要特征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程度较低,信息系统应用不广泛,数据孤岛现象严重。CL1级(初始级)能力建设在关键业务环节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优化业务流程,提高生产效率。主要特征信息系统在关键业务环节得到应用,数据共享程度提高,初步形成数据驱动的生产模式。CL2级(过程级)实现跨部门、跨业务环节的信息集成与共享,提升企业的整体运营效率。能力建设信息系统集成度较高,数据实现跨部门共享,开始出现数据驱动的决策支持。主要特征CL3级(项目级)CL4级(系统级)主要特征信息系统实现全面集成,数据实现企业级共享,形成数据驱动的企业决策支持体系。能力建设实现企业级的信息集成与共享,构建协同、高效、创新的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能力建设实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的信息共享与协同,推动产业生态的协同发展。主要特征CL5级(生态级)信息系统实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的互联互通,数据实现跨企业共享,形成产业生态的协同发展模式。0102PART09CL1规范级能力建设要求详解围绕企业核心业务,获取并应用新型信息技术,形成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新型能力获取建立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确保融合过程的有效实施和持续改进。管理体系建立制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方针,明确融合目标、方向和重点。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方针总体要求新型能力识别基于企业战略和市场需求,识别出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带来的新型能力。新型能力分析对识别出的新型能力进行分析,明确其内涵、外延和关键要素。新型能力确定根据分析结果,确定企业需要建设的新型能力,并制定相应的建设方案。030201新型能力识别与确定01技术创新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推动信息技术和制造技术的融合创新,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新型能力建设与实施02流程优化运用信息技术优化企业业务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运营效率,降低成本。03数据开发利用加强数据资源的采集、存储、分析和利用,挖掘数据价值,支持企业决策和业务发展。新型能力评估建立新型能力评估体系,对建设成果进行客观评价,确保新型能力达到预期目标。持续改进根据评估结果,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制定改进措施,不断完善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新型能力评估与改进PART10过程维建设要求解读采用PDCA方法,确保能力打造过程的系统性、规范性和有效性。系统性方法基于数据分析和评估结果,不断优化和改进能力打造过程,实现能力的持续提升。持续性改进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和战略需求,对新型能力进行分级管理,确保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能力分级管理新型能力打造过程010203组织架构变革根据数字化转型的需求,调整企业组织架构,打破信息孤岛,促进跨部门、跨层级的协同合作。数据驱动决策以数据为基础,通过数据分析和挖掘,为企业提供科学、准确的决策支持。业务流程优化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对业务流程进行梳理、优化和重构,提高业务效率和管理水平。数字化转型过程核心技术研发加大核心技术的研发投入,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形成技术壁垒和竞争优势。技术成果转化加强技术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将技术创新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推动企业持续发展。创新体系构建建立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包括创新平台、创新团队、创新制度等,为技术创新提供有力保障。技术创新过程问题识别与分析针对问题制定有效的改进措施,明确责任人和时间节点,确保改进措施的落实。改进措施制定改进效果评估对改进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和验证,确保改进措施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通过数据分析和业务反馈,及时识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深入分析。持续改进过程PART11要素维建设要求剖析明确采集对象、范围、频率和粒度,确保数据采集的全面性、准确性和及时性。数据采集建立数据分类、编码、存储、备份、恢复等管理机制,保障数据的安全性和可用性。数据管理通过数据分析、挖掘和可视化等手段,将数据转化为有价值的信息和知识,支持决策和业务发展。数据利用数据技术选型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技术平台、工具和系统,确保技术的适用性、先进性和可靠性。技术创新技术人才培养技术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自主研发,提高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加强技术人才的引进、培养和激励,建立完善的技术人才体系,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01流程梳理对企业业务流程进行全面梳理和优化,消除无效和低效环节,提高业务流程的效率和顺畅度。业务流程02流程管理建立业务流程管理机制,明确流程的责任人、执行标准和监督方式,确保业务流程的规范化和可控性。03流程优化根据业务发展和市场需求,不断优化业务流程,提高业务响应速度和客户满意度。组织架构建立清晰、合理的组织架构,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确保企业高效运转和决策的科学性。组织结构团队协作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作,打破信息孤岛和资源壁垒,形成协同工作的良好氛围。组织文化倡导创新、学习、分享的组织文化,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PART12管理维建设要求阐述制定明确的融合战略、目标、职责和协调机制,确保业务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建立融合机制高层领导应积极推动融合进程,提供战略指导和资源支持。领导力作用建立持续改进机制,定期评估融合效果,不断优化管理流程和组织架构。持续改进治理机制010203建立数据治理体系,确保数据质量,实现数据驱动决策。数据驱动决策推动业务流程、组织架构和运营模式的数字化转型,提高效率和灵活性。数字化转型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确保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信息安全保障数字化管理培养融合文化建立学习型组织,鼓励员工持续学习、创新和提升自身能力。学习型组织人才管理重视人才培养和引进,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考核体系。鼓励跨部门合作,促进知识与经验共享,形成融合的文化氛围。组织文化PART13CL2场景级能力建设要求解析覆盖生产、设备、质量、运营等多方面的数据。数据采集能力采集范围支持自动采集和手动录入两种方式。采集方式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实时性。数据质量数据分析方法运用统计分析、数据挖掘等技术手段。数据可视化通过图表、报表等形式直观展示分析结果。决策支持基于数据分析结果提供决策建议。030201数据分析能力基于数据开发新产品、新服务或新商业模式。创新服务实现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和协同。数据共享将数据应用于生产流程优化、产品质量提升等方面。业务优化数据应用能力建立健全的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和防护体系。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定期进行数据备份,确保数据在异常情况下的可恢复性。数据备份与恢复严格控制数据访问权限,防止数据泄露和滥用。访问控制与权限管理数据安全能力010203PART14场景级能力建设的目标实现设备、业务等数据的自动采集与集成,提高数据准确性。数据采集与集成通过图表、报表等方式展示数据,为决策提供直观依据。数据可视化确保数据在传输、存储过程中的安全与隐私,防止数据泄露。数据安全与隐私数字化场景信息共享与协同与供应商、客户等实现信息共享与协同,优化供应链管理。供应链协同跨企业合作通过网络平台与其他企业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实现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与协同作业,提高工作效率。网络化场景智能决策支持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为决策提供智能化支持,提高决策准确性。智能化场景智能制造通过智能化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提高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智能化服务运用智能化技术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定制化服务,提升客户满意度。鼓励企业进行技术研发与创新,推动企业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技术创新优化企业管理流程与组织架构,提高企业运营效率与创新能力。管理创新探索新的商业模式与盈利方式,为企业创造更多商业价值。商业模式创新创新能力PART15技术使能型管理在场景级的应用数据可视化运用图表、报表等方式,将数据以直观、易懂的形式呈现出来,便于管理者快速了解企业运营状况。预测分析基于历史数据和算法模型,对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预测未来趋势和可能的风险。实时数据监控通过传感器、设备、系统等实时采集数据,为管理提供全面、准确的信息支持。数据驱动的管理决策柔性生产根据市场需求和订单变化,快速调整生产计划和工艺流程,实现多品种、小批量的柔性化生产。自动化生产线通过引入机器人、自动化设备等技术,实现生产流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数字化车间运用数字化技术,将车间内的设备、工艺、物料等全部数字化,实现生产过程的可视化、可控制和可优化。智能化生产流程管理01供应商协同与供应商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实现采购、库存、物流等信息的实时共享和协同管理。供应链协同管理02客户关系管理通过客户数据分析和挖掘,了解客户需求和偏好,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03物流优化运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对物流过程进行实时跟踪和优化,提高物流效率和服务水平。PART16CL3领域级能力建设要求概述定义CL3领域级能力是指企业在特定业务领域内,通过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形成的具有行业竞争力、可复制推广的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特点CL3领域级能力定义与特点强调业务领域内的全面优化和升级,形成具有行业特色的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注重能力的可复制性和可推广性,促进企业间交流与合作。0102CL3领域级能力建设关键要素将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管理技术与传统制造技术相结合,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以数据为驱动,实现数据的采集、传输、存储、分析和应用,挖掘数据价值,优化业务流程,提高决策效率。重视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领域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建立一支具备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数据开发利用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业务模式创新,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产品。技术创新01020403人才培养CL3领域级能力建设实施步骤现状评估对企业当前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水平进行全面评估,明确企业所处阶段和存在的问题。制定规划根据现状评估结果,制定CL3领域级能力建设规划,明确建设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组织实施按照规划要求,落实各项任务和责任,加强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确保规划顺利实施。评估改进定期对CL3领域级能力建设成果进行评估和检查,发现问题和不足,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和优化。PART17领域级能力的关键要素应用数字化技术,实现产品研发、设计、仿真等环节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数字化研发设计通过数字化、网络化技术,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智能化和精益化管理。智能制造实时采集生产现场数据,进行监控和分析,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数据采集与监控技术要素010203建立信息化管理体系,实现业务流程优化、信息共享和协同管理。信息化管理运用项目管理方法,对融合项目进行规划、实施、监控和评估,确保项目成功实施。项目管理建立持续改进机制,不断优化流程、提高效率和创新能力,提升企业竞争力。持续改进管理要素专业技能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能够跨部门、跨领域合作。团队协作创新意识具备创新意识和能力,能够不断探索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应用。具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方面的专业技能和知识。人员要素加强网络安全防护,防止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等风险。网络安全确保信息系统和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防止系统故障和安全事故的发生。系统安全建立健全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保障企业信息安全和商业秘密。信息安全安全要素PART18跨场景集成与优化的重要性跨场景集成能够实现不同系统、设备和流程之间的无缝连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整体效能。提升整体效能通过优化,可以发掘新的应用场景和业务模式,推动企业创新发展,提升竞争力。促进创新发展跨场景集成与优化使企业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提高灵活性和响应速度。增强企业适应性跨场景集成与优化的重要性需求分析系统设计与开发技术选型测试与优化明确企业跨场景集成与优化的需求,包括业务场景、系统架构、数据流程等。进行系统设计,包括系统架构、接口设计、数据流程等,并进行开发实现。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技术和工具,如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为跨场景集成提供技术支持。对系统进行全面测试,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并根据测试结果进行优化调整。跨场景集成与优化的实施步骤跨场景集成涉及多种技术和系统,技术难度较高。需要具备专业的技术团队和丰富的经验来应对技术挑战。对策:加强技术培训和人才引进,提升技术团队的整体实力。跨场景集成涉及多个部门和团队的协作,管理难度较大。需要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和协作流程,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对策:加强项目管理,明确责任分工和进度计划,加强团队协作和沟通。跨场景集成与优化的挑战与对策010203040506PART19CL4与CL5高级能力建设概览CL4(系统化能力)精细化管理实现管理精细化,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数据驱动决策基于数据分析和挖掘,为决策提供支持,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业务流程优化对业务流程进行持续优化,提高业务流程的效率和效果。跨部门协同加强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作业,打破部门壁垒,提高整体运营效率。实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作业,提高整个产业链的效率和竞争力。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快速响应市场变化,提高用户满意度和忠诚度。加强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积极与合作伙伴、供应商等建立开放合作关系,共同推动产业发展,实现互利共赢。CL5(生态化能力)产业链协同用户需求驱动创新能力提升开放合作PART20高级能力的战略定位与创新01聚焦核心竞争力通过两化融合,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定位02引领行业创新在行业内树立标杆,推动产业创新升级,提升行业整体水平。03支撑国家战略积极响应国家战略需求,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技术创新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和突破,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创新方向01管理创新优化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效率,实现管理创新。02商业模式创新探索新的商业模式,拓展市场空间,提升盈利能力。03体制机制创新改革体制机制,释放企业活力,提高企业竞争力。04PART21新型能力建设的实施步骤基于企业战略定位,确定新型能力建设的目标和重点。确定新型能力目标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包括时间表、责任人等。制定实施计划根据企业内外部环境,明确企业战略定位和发展方向。明确企业战略定位制定战略与目标评估现有能力对企业现有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能力进行评估,了解企业当前水平。识别差距与不足通过对比分析,识别出企业现有能力与新型能力要求之间的差距和不足。确定优先级根据差距和不足对企业发展的影响程度,确定优先改进的领域和顺序。030201开展现状评估与差距分析针对识别出的差距和不足,制定具体的能力提升计划和目标。制定能力提升计划根据能力提升计划,设计具体的实施方案和措施,包括技术选型、设备采购、人员培训等。设计实施方案明确各部门和人员在实施方案中的责任和分工,确保计划得到有效执行。明确责任与分工制定能力建设计划与方案执行实施方案按照实施方案和计划,逐步推进新型能力建设项目的实施。持续改进与优化根据实施效果反馈,不断调整和优化实施方案,确保项目目标的实现。加强过程管理对实施过程进行全程监控和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实施能力建设与改进对新型能力建设项目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了解是否达到预期目标。评估实施效果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提炼成功经验和改进点。总结经验教训根据评估结果和总结的经验教训,持续改进和提升企业的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能力。持续改进与提升评估效果与持续改进010203PART22策划阶段的关键任务根据企业发展战略,确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目标和定位。明确企业战略定位分析企业内外部环境和资源,识别出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需求和机会。识别融合需求结合企业战略和融合需求,制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策略和计划。制定融合策略确定融合目标01现有能力评估对企业现有的信息化和工业化能力进行评估,包括技术、设备、人才等方面。评估融合能力02新型能力识别根据企业战略和融合需求,识别出企业需要具备的新型能力。03能力差距分析对比现有能力和新型能力需求,分析企业存在的差距和不足。确定实施重点针对实施重点,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包括时间表、责任人、资源需求等。制定实施计划风险评估与应对措施对实施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根据融合目标和能力评估结果,确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实施重点。制定实施方案组织保障建立健全的组织架构和职责体系,确保融合工作的顺利推进。制度保障制定完善的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制度和标准,规范企业行为。技术保障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提升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人才保障重视人才培养和引进,建立一支具备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能力的人才队伍。保障措施PART23实施与运行阶段的要点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包括目标、任务、时间表等。制定实施计划明确实施的优先级,确保关键业务和流程的优先实施。确定优先级根据实施计划,制定相应的预算,确保资源的合理分配。制定预算整体规划基于流程梳理结果,设计优化方案,提高业务流程的效率和准确性。优化方案设计将优化后的业务流程与信息系统进行集成,实现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系统集成对企业现有业务流程进行全面梳理,识别冗余和低效环节。流程梳理业务流程优化根据业务需求和实施计划,选择合适的技术平台和工具。技术选型进行系统开发、测试、部署等工作,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用性。系统开发将企业现有数据迁移到新的信息系统中,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数据迁移技术实现培训计划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包括培训内容、方式、时间等。培训效果评估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确保人员能够熟练掌握相关技能。培训实施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能力。人员培训PART24评测与改进机制的建立01评测指标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新型能力分级评测指标。评测机制02评测方法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企业进行客观、全面的评测,包括问卷调查、现场审核、数据收集等。03评测周期定期对企业进行评测,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改进提供依据。改进机制01通过评测结果及企业实际情况,识别出企业在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新型能力分级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针对识别出的问题,制定具体的改进措施,包括技术改进、管理创新、人员培训等方面。建立持续改进机制,定期对改进措施进行效果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调整和优化,推动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新型能力的不断提升。0203问题识别改进措施持续改进PART25系统性解决方案在能力建设中的应用定义与内涵系统性解决方案是针对企业面临的复杂问题,通过综合运用信息技术、管理方法和工程技术等手段,提供的全面、集成、可持续的解决方案。特点与优势系统性解决方案的概述系统性解决方案具有全面性、集成性、可持续性等特点,能够提高企业整体运营效率、降低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0102系统性解决方案的实施步骤现状评估对企业现状进行全面评估,明确存在的问题和需求,为制定解决方案提供依据。方案设计根据评估结果,设计针对性的系统性解决方案,包括技术架构、管理流程、安全保障等方面。实施与集成按照设计方案逐步实施,将各个模块进行集成,确保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测试与验收对系统进行全面测试,确保各项功能正常、性能稳定,满足企业需求。提升技术水平通过引入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高企业生产自动化、信息化水平,降低人工干预和误差。优化管理流程通过流程再造和优化,提高企业运营效率,降低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加强安全保障通过建立健全的安全保障体系和风险防范机制,确保企业信息安全和业务连续性。促进创新发展通过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推动企业不断研发新产品、新服务,拓展新的市场空间。系统性解决方案在能力建设中的关键作用PART26数据驱动的能力提升策略明确数据来源,包括内部数据和外部数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数据来源建立数据质量评估体系,对数据进行清洗、去重、转换等预处理工作。数据质量制定数据治理规范,确保数据的安全、合规和可追溯性。数据治理数据采集与治理010203数据分析运用统计分析、机器学习等方法,对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发现数据中的规律和趋势。数据挖掘通过数据挖掘技术,从大量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和知识,为企业决策提供支持。数据可视化将数据分析结果以图表、报表等形式展现出来,便于理解和应用。030201数据分析与挖掘01数据驱动决策将数据分析结果应用于企业决策中,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效率。数据应用与优化02业务优化通过数据分析,发现业务流程中的瓶颈和问题,提出优化建议,提高业务效率和质量。03产品创新利用数据分析结果,了解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偏好,推动产品创新和改进。PART27信息技术(IT)与运营技术(OT)的融合增强安全性IT与OT的融合可以加强监控和预警系统,降低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风险。提升生产效率通过IT与OT的深度融合,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提高生产效率。优化决策过程IT系统提供的数据分析、预测能力,为OT领域的决策提供有力支持。IT与OT融合的重要性IT与OT在数据格式、通信协议等方面存在差异,需要解决技术难题。技术难题IT与OT的融合需要跨部门协作,对管理流程提出新的要求。管理挑战IT与OT融合领域需要既懂IT又懂OT的复合型人才,目前人才短缺。人才短缺IT与OT融合的挑战智能制造通过IT系统对生产流程进行智能化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IT与OT融合的实践案例物联网应用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实现远程监控和故障预警。工业大数据应用通过大数据技术分析生产数据,发现生产过程中的瓶颈和问题,提出优化建议。PART28标准化文件结构与起草规则遵循明确标准的适用范围和主要技术内容。范围列出标准中引用的其他相关标准或文件。规范性引用文件01020304包括标准编号、名称、发布及实施日期等基本信息。封面及目次对标准中涉及的术语进行定义和解释。术语和定义标准化文件结构在起草过程中,需充分调研国内外相关标准和技术,广泛征求意见并进行讨论。充分调研与讨论结合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实际需求,突出行业特点和重点。突出行业特点确保标准中的各项内容与技术指标保持一致性和协调性,避免出现矛盾或冲突。保持一致性起草规则遵循PART29标准的规范性引用与条款解读国家标准明确指出制定本标准所依据的国家标准,如GB/T23000、GB/T23001等。行业标准列举与本标准相关的行业标准,如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领域的行业标准。术语和定义对标准中涉及的术语进行定义和解释,确保读者对标准内容有准确理解。规范性引用文件范围列出本标准所引用的相关标准和文件,确保标准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对标准中的关键术语进行解释,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标准内容。明确本标准的适用范围和对象,以及与其它标准的关系。条款解读条款解读新型能力分级要求:01详细描述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中新型能力的分级要求。02对每个级别的新型能力进行具体阐述,包括能力要求、应用场景等。03强调新型能力在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提升竞争力方面的重要作用。条款解读“实施建议:强调领导作用、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等关键要素在实施中的重要性。提供实施本标准的建议和方法,包括如何开展新型能力评估、如何制定改进计划等。鼓励企业根据自身情况,灵活应用标准,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水平。条款解读PART30标准的适用范围与对象制造业企业适用于制造业企业开展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新型能力分级评价。服务型组织适用于服务型组织开展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新型能力分级评价。其他组织适用于其他组织开展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新型能力分级评价。030201适用范围适用对象组织领导者为组织领导者提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新型能力分级评价的指导。管理人员为管理人员提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新型能力分级评价的具体实施方法。咨询机构为咨询机构提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新型能力分级评价的服务参考。审核员为审核员提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新型能力分级评价的审核准则。PART31新型能力建设的分级实施策略氧传感器监测废气中的氧含量,帮助发动机控制燃油喷射量,实现最佳空燃比。发动机管理系统应用01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检测节气门开度,反映驾驶员加速意图,帮助发动机调整输出功率。02曲轴位置传感器检测曲轴转角,为点火系统和燃油喷射系统提供精确控制信号。03爆震传感器检测发动机爆震,防止发动机损坏,同时优化点火提前角。04悬架高度传感器实时监测车辆高度,调整悬架系统以保持车身稳定。转向角度传感器检测方向盘转角,为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提供反馈信号。车速传感器测量车轮转速,为ABS、ESP等底盘控制系统提供数据支持。制动压力传感器监测制动系统压力,确保制动性能安全可靠。底盘控制系统中应用感知周围光线变化,自动调节车灯亮度,避免眩光。光线传感器记忆驾驶员座椅位置,便于不同驾驶员快速调整。座椅位置传感器01020304自动检测降雨强度,控制雨刮器速度,提高驾驶安全性。雨量传感器检测门窗开关状态,防止意外发生。门窗传感器车身电子控制系统中应用电池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电池组温度,防止过热或过冷,确保电池安全。电流传感器测量电池充放电电流,为电池管理系统提供数据支持。电机转速传感器检测电机转速,为电机控制系统提供反馈信号。加速踏板位置传感器检测驾驶员加速意图,为电机控制系统提供输入信号。新能源汽车中传感器技术应用PART32企业如何通过标准实现转型升级制定战略规划基于标准制定企业长期发展战略,明确转型升级的目标和路径。融入国际标准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提升企业竞争力,拓展国际市场。确立基于标准的企业发展战略建设信息系统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提高企业内部信息共享和协同效率。数据驱动决策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数据驱动的决策和管理。提升企业信息化水平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工业互联网构建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设备、产品、服务等全面互联互通。智能制造运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智能化。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培育新的增长点。技术创新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提升企业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管理创新强化企业创新能力培养复合型人才培养既懂信息技术又懂工业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支撑企业转型升级。引进高端人才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通过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团队,提升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0102PART33新型能力建设与市场竞争优势支撑国家发展战略新型能力建设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国家整体竞争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通过新型能力建设,企业能够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生产效率、缩短产品上市周期,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新型能力建设是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力,有助于企业实现业务模式、生产方式和组织架构的全面升级。新型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包括数字化研发、数字化生产、数字化营销等,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企业运营效率和创新能力。数字化能力包括企业内部网络化、供应链协同等,通过网络化手段实现企业内外部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协同。网络化能力包括智能制造、智能决策等,通过智能化手段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和决策水平,降低运营成本和风险。智能化能力新型能力建设的方向新型能力建设是市场竞争优势的基础在市场竞争中,企业只有具备强大的新型能力,才能快速响应市场变化、满足客户需求,从而赢得竞争优势。新型能力建设与市场竞争优势的关系市场竞争优势促进新型能力建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能力以适应市场变化,这种需求促进了新型能力的建设和发展。新型能力建设与市场竞争优势相互促进新型能力建设和市场竞争优势是相互促进的关系,企业通过建设新型能力提升市场竞争力,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又进一步推动企业加强新型能力建设。PART34标准对主营业务数字化的推动作用01数字化研发能力应用数字化技术,实现产品、服务及业务流程的研发创新。数字化能力分类02数字化生产能力通过数字化技术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03数字化经营能力运用数字化手段,实现市场营销、销售、供应链等经营活动的精细化管理。提升运营效率数字化技术能够优化业务流程,减少人工干预,提高运营效率。增强决策科学性通过数据分析,企业可以更准确地把握市场趋势和客户需求,制定更科学的决策。拓展市场空间数字化技术可以打破地域限制,拓展企业的市场空间和业务范围。030201主营业务数字化益处主营业务数字化实施路径明确数字化战略目标企业应制定明确的数字化战略目标,并将其与主营业务紧密结合。评估数字化能力现状通过对企业现有数字化能力的评估,确定数字化转型的重点领域和优先级。制定实施计划根据数字化战略目标和现状评估结果,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包括时间表、任务分工等。推进数字化转型按照实施计划逐步推进数字化转型工作,加强组织保障和人才队伍建设。PART35新型能力建设的预期价值效益降低成本通过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优化生产流程,减少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率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加速信息传递和处理速度,提高生产和管理效率。增强市场竞争力通过新型能力的建设,企业能够更快地响应市场变化,满足客户需求,从而增强市场竞争力。经济效益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有助于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推动产业升级新型能力的建设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将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就业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型能力的建设有助于提升国家在全球产业格局中的地位。提升国家竞争力社会效益资源节约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有助于推动绿色生产和低碳发展,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环境友好生态协同新型能力的建设可以促进企业内部以及企业之间的协同合作,实现生态协同和共赢发展。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实现资源节约。生态效益PART36标准的起草单位与贡献者负责标准的立项、发布和实施监督。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作为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主管部门,对标准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支持。工业和信息化部在标准制定过程中提供了实际的应用场景和数据支持,确保了标准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相关行业协会及企业起草单位标准化专家企业代表行业专家政府部门代表为标准的制定提供了专业的技术支持和指导,确保了标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通过实际案例和经验分享,为标准制定提供了实践基础和可操作性建议。深入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和实际需求,为标准的制定提供了宝贵的建议和意见。为标准的推广和实施提供了政策支持和保障,促进了标准的广泛应用和落地。贡献者PART37全国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角色制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标准负责编制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领域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推动标准实施组织推广并监督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标准的实施,确保标准的落地和应用。主导制定相关标准开展标准化研究针对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领域的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开展标准化研究。推广先进标准积极推广国内外先进的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标准,提高我国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竞争力。标准化技术研究和推广提供标准化咨询为企业和机构提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标准的咨询和解答服务。组织标准化培训标准化技术服务和支持开展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标准的培训和宣传活动,提高企业和机构对标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0102PART38标准的关联标准与引用标准关联标准GB/T23001-2017《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规定了融合管理体系的要求,是实施融合管理的基本准则。GB/T23000-2017《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为融合管理体系提供基础和术语支持。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引用其中质量管理原则和方法,确保融合管理体系的质量水平。ISO/IEC270012013《信息技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引用信息安全管理的最佳实践,保护企业信息安全。GB/T22080-2016《信息技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要求》与国家标准保持一致,加强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引用标准PART39标准的发布与实施对企业的影响通过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提升企业在新兴技术、产品创新、服务升级等方面的能力,使企业更具竞争力。新型能力分级要求按照标准要求实施管理,有助于企业实现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标准化管理提升企业竞争力融合创新标准要求企业加强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业务创新等,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数据驱动通过数据驱动决策、生产、运营等各个环节,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促进企业转型升级信息安全管理标准要求企业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加强信息安全防护,确保企业信息安全。风险评估与应对要求企业定期进行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降低信息安全风险。加强企业信息安全提高企业治理水平持续改进机制要求企业建立持续改进机制,不断优化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效率和效果,实现持续改进和发展。管理体系建设标准要求企业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包括组织架构、职责分工、流程管理等,提高企业治理水平。PART40数字化转型能力显著提升的案例案例一:海尔集团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转型背景海尔集团作为国内家电行业的领军企业,积极响应国家数字化转型战略,通过数字化转型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数字化转型措施数字化转型成效海尔集团通过构建数字化供应链、智能化制造和数字化营销等体系,实现了从产品设计、生产到销售的全流程数字化管理。数字化转型后,海尔集团的产品研发周期缩短,生产效率提升,客户满意度提高,企业竞争力显著增强。数字化转型成效数字化转型后,华为的研发效率提高,产品上市速度加快,客户满意度和市场份额均得到提升。数字化转型背景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作为全球领先的信息和通信技术解决方案供应商,致力于推动数字化转型,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数字化转型措施华为通过构建数字化研发、数字化制造和数字化服务等体系,实现了端到端的数字化协同和智能化决策。案例二: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数字化转型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作为国内石化行业的领军企业,面临着市场竞争激烈、资源环境约束等挑战,因此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转型背景中石化通过构建数字化供应链、智能化工厂和数字化销售等体系,实现了从采购、生产到销售的全流程数字化管理。数字化转型措施数字化转型后,中石化的运营效率提升,成本降低,产品质量得到保障,同时实现了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数字化转型成效案例三: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数字化转型PART41新型能力分级评定的参考依据01以数据为参考以客观数据为依据,通过量化指标评价企业新型能力水平。评定原则02以结果为导向重点关注企业实际成效,以及通过融合所带来的实际收益。03鼓励创新鼓励企业发挥创新精神,在新型能力建设中探索新的方法、路径。组织专家对企业进行现场评估,核实企业实际情况。现场评估结合材料审查和现场评估结果,对企业新型能力进行综合评定。综合评定对企业提交的相关文件、数据、案例等材料进行审查。材料审查评定方法新型能力成熟度评价企业在新型能力建设过程中的成熟度。实际应用效果评价企业通过新型能力建设所取得的实际应用效果及经济效益。融合创新程度评价企业实现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程度及创新成果。评定标准企业自评企业按照相关标准自行组织自评,并提交自评报告。评定程序01推荐申报地方或行业协会推荐符合条件的企业进行申报。02审查评定由专家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查,必要时进行现场评估,确定分级结果。03公示发布将评定结果在官方网站或相关媒体上进行公示,并颁发证书。04PART42标准在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作用提供指导框架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全面的指导框架,帮助企业明确转型目标和路径。提升管理效率通过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升管理效率。增强企业竞争力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产业协同发展加强企业间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促进产业协同发展,实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共赢。标准在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作用PART43标准的推广与宣贯工作进展示范引领选择一批典型企业开展示范项目,树立标杆,引导更多企业参与标准实施。多渠道宣传通过各种媒体、行业协会、专业机构等渠道,广泛宣传标准的重要性和意义。培训与研讨组织线上线下培训、研讨会等活动,深入解读标准内容,提高企业和相关人员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推广策略制定宣贯计划制定详细的宣贯计划,明确宣贯目标、内容、方式、时间等要素。编制宣贯材料根据标准内容,编制通俗易懂的宣贯材料,包括宣传册、培训课件、实施指南等。开展宣贯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宣贯活动,如宣贯会、培训班、现场咨询等。030201宣贯措施01评估指标体系建立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对标准的推广和宣贯效果进行量化评估。成效评估02定期开展评估定期组织专家或第三方机构对标准的推广和宣贯效果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03持续改进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推广和宣贯策略,持续改进工作,提高标准的实施效果。PART44新型能力建设的最佳实践分享将数字技术融入企业战略,明确数字化转型的目标和路径。制定数字化战略建立统一的数据平台,实现数据集成、共享和分析,提高运营效率。构建数字化平台运用数字技术推动业务模式、产品和服务创新,提升企业竞争力。推动业务创新企业数字化转型实践010203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设备互联、数据互通和远程监控,提高生产效率。物联网技术利用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实现资源弹性扩展和高效利用,降低企业成本。云计算与大数据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智能决策、自动化生产和个性化服务。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技术创新应用实践030201流程优化与再造运用信息化手段,优化业务流程,提高协同效率和响应速度。组织架构调整根据新型能力建设需求,调整组织架构,建立适应数字化转型的扁平化、敏捷化组织。人才培养与引进加强数字化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建立具备数字化技能和管理能力的人才队伍。管理体系升级实践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确保信息安全、可靠和可控。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加强数据保护和隐私管理,防止数据泄露和滥用,保护用户权益。数据保护与隐私管理加强网络安全防护,防范网络攻击和恶意行为,确保企业网络安全。网络安全防护信息安全保障实践PART45制造业信息化生产力促进案例应用数控机床、智能机器人等数字化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精度。设备数字化通过自动化物流系统,实现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自动化运输和存储。车间物流自动化利用工业互联网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和可视化管理。生产过程可视化数字化车间建设智能制造系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生产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优化生产计划、调度和资源配置。人工智能应用定制化生产根据客户需求,实现个性化、定制化的生产模式,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通过集成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和柔性化。智能化生产模式数据互联互通实现设备、生产线和工厂之间的数据互联互通,为生产决策提供实时、准确的数据支持。业务流程优化通过信息化手段,对业务流程进行重构和优化,提高业务效率和管理水平。信息化安全管理建立完善的信息化安全管理体系,保障企业信息安全和生产安全。030201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产品服务化将产品转化为服务,提供产品的租赁、维护、升级等全生命周期服务。增值服务提供根据客户需求,提供定制化、差异化的增值服务,如技术咨询、方案设计、系统集成等。服务型制造将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淋巴系统wxl》课件
- 暴发性一型糖尿病
- 防水技术研发合同
- 广州二手住宅买卖合同2024版
- 《浅谈装修隐患》课件
- 艾滋病的危害备课教案
-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8《鸟》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年产xxx连接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
- 年产xxx植草砖模具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规划)
- 年产xx玻璃用型模具项目建议书
- 盆腔肿物的个案护理
- 注册的安全工程师考试题库
- 第5课-动荡变化中的春秋时期【课件】5
- 医院火灾应急预案
- 七年级语文上册18-我的白鸽课件
- 空气源热泵与燃气设备耦合供热系统技术规范
- 期中模拟检测(1-3单元)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苏教版一年级数学
- 湘教版区域地理 课件 第二讲《地图》
- 2024年中国中煤能源集团限公司江苏分公司公开招聘【82人】高频难、易错点500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 四川省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员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4中国电子科技集团限公司在招企业校招+社招高频难、易错点500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