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浙江省嵊州市崇仁中学生物高二上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浙江省嵊州市崇仁中学生物高二上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浙江省嵊州市崇仁中学生物高二上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浙江省嵊州市崇仁中学生物高二上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浙江省嵊州市崇仁中学生物高二上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浙江省嵊州市崇仁中学生物高二上期末监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A细胞 B.个体 C.种群 D.生物圈2.人体在剧烈运动、大量出汗后,因口渴而大量饮水。关于此间发生的内环境变化及调节过程,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饮水后血浆渗透压下降、渗透压感受器抑制、抗利尿激素增加B.出汗时体温增高、冷觉感受器抑制、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减少C.口渴时血浆渗透压增高、抗利尿激素含量增加、皮层渴觉中枢兴奋D.出汗后体温下降、热觉感受器兴奋、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加3.某种哺乳动物的直毛(B)对卷毛(b)为显性,黑色(C)对白色(c)为显性(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基因型为BbCc的个体与“个体X”交配,子代的表现型有:直毛黑色、卷毛黑色、直毛白色和卷毛白色,它们之间的比为:3∶3∶1∶1。则“个体X”的基因型为()A.BbCc B.Bbcc C.bbCc D.bbcc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体现了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原理。根据这一原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物质循环中的“物质”指的是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元素B.物质循环中的“循环”指的是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C.物质是能量的载体,物质循环也可以促进能量循环利用D.生态农业可以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5.下列有关细胞器的叙述正确的是A.核糖体是噬菌体、细菌、酵母菌体内都有的细胞器B.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在其中生成的产物有丙酮酸、CO2和H2OC.叶绿体是所有生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含有DNA、RNA、蛋白质和磷脂等成分D.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末期,高尔基体活动加强6.下图是反射弧结构模式图,对图中各结构的判断,错误的是()A.b是传入神经B.c突触C.f是感受器D.e是传出神经7.下列与神经调节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兴奋在人体内的神经纤维上具有双向传导的特点B.若突触间隙的神经递质分解受抑制,则导致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C.神经递质作用的靶细胞可能是神经细胞、腺体细胞或肌肉细胞D.膝跳反射由两个神经元构成,因此无神经中枢8.(10分)下图是反射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刺激c点,检测各位点电位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若检测到b、d点有电位变化,说明兴奋在同一神经元上是双向传递的B.兴奋由c传导到e时,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C.a处检测不到电位变化,是由于突触前膜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D.电表①不偏转,电表②偏转两次方向相反二、非选择题9.(10分)随着人口增长,某湖泊富营养化日益严重,生态学家对该湖泊水体的理化指标和各类浮游植物丰富度进行了监测分析,得到下图所示结果。(1)浮游植物在水生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属于__________,在该生态系统中的功能是__________。(2)单细胞藻类植物个体微小,可利用血球计数板在__________下对浮游植物进行观察、鉴定和计数。(3)据图分析,该湖泊浮游植物的优势类群逐渐替换为__________。该湖区群落演替的类型为__________。(4)环境因子对不同类群浮游植物的影响如下表所示。据表分析,_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蓝藻丰富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浮游植物丰富度水温(℃)总氮(mg/L)总磷(mg/L)氮磷比蓝藻+++–+–––绿藻–++++硅藻–+++/其他藻类/+//蓝藻占比+++––/–––注:“+”表示正相关,“–”表示负相关,“/”表示无相关性。“+”、“–”多少表示程度。(5)基于以上研究,在全球变暖背景下,请提出该湖水华治理的建设性措施:__________。10.(14分)某二倍体植物的高杆对矮杆为完全显性,由等位基因A和a控制;抗病对易感病为完全显性,由等位基因B和b控制。回答下列问题。(1)研究人员在高杆自交系中发现一株矮化的突变体,通过自交保种实验发现,后代均表现为矮秆,说明此矮秆突变体为________。(2)现有纯合高秆抗病和纯合矮秆易感病的两种亲本杂交,F1自交,F2的表现型及数量如下表:性状高秆抗病高秆易感病矮秆抗病矮秆易感病数量133181832①控制抗病和易感病的等位基因_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判断依据是________。②针对上述实验结果研究者提出了假说:控制上述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F1减数分裂时部分性原细胞的同源染色体发生了________,最终导致了F1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比例都是AB∶Ab∶aB∶ab=4:1:1:4;雌雄配子随机结合。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上述假说,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________11.(14分)有氧运动是指运动时间不低于30分钟的低强度富韵律性运动。这种锻炼,可以促进体内糖类和脂肪的消耗,增强和改善心肺功能。回答下列问题:(1)剧烈运动时,细胞会产生大量_____,引起机体产生不适感。(2)较长时间的运动机体会产生较多的CO2,_____(会/不会)导致内环境呈弱酸性。CO2会刺激_____中的呼吸中枢,促进机体更快地排出CO2。(3)对过于肥胖者而言,有氧运动有助于减肥,根据题意还要从根源上限制_____的摄入。(4)经常有氧运动,有利于提高人体免疫力,免疫系统的功能是_____。12.下为某家庭甲,乙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甲遗传病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乙遗传病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已知Ⅲ4携带甲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但不携带乙遗传病的致病基因。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填“X”“Y”或“常”)染色体上,乙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填“X”“Y”或“常”)染色体上,(2)Ⅱ2的基因型为______,Ⅲ1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3)若Ⅲ3和Ⅲ4再生一个孩子,则这个孩子为同时患甲、乙两种遗传病男孩的概率是______。(4)Ⅳ1的这两对等位基因均为杂合的概率是______,若Ⅳ1与一个正常男性结婚,则他们生一个患乙遗传病男孩的概率是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A【解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从小到大的顺序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显然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A正确故选A2、C【解析】1、人体的水平衡调节过程:(1)当人体失水过多、饮水不足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2)体内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减少→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2、人体体温调节:(1)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2)机理: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3)寒冷环境下:①增加产热的途径:骨骼肌战栗、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②减少散热的途径:立毛肌收缩、皮肤血管收缩等。(4)炎热环境下:主要通过增加散热来维持体温相对稳定,增加散热的途径主要有汗液分泌增加、皮肤血管舒张。【详解】A、饮水后血浆渗透压下降,渗透压感受器受到抑制,导致抗利尿激素减少,A错误;B、出汗时会带走一部分热量,不会导致体温升高,B错误;C、口渴时血浆渗透压增高,导致抗利尿激素含量增加,进而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同时大脑皮层渴觉中枢兴奋,促使人喝水,C正确;D、通过体温调节,出汗后体温维持相对平衡,D错误。故选C。3、C【解析】后代分离比推断法:(1)若后代分离比为显性:隐性=3:1,则亲本的基因型均为杂合子;(2)若后代分离比为显性:隐性=1:1,则亲本一定是测交类型,即一方是杂合子,另一方为隐性纯合子;(3)若后代只有显性性状,则亲本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子。【详解】只看直毛和卷毛这一对相对性状,后代直毛:卷毛=1:1,属于测交类型,亲本的基因型为Bb×bb;只看黑色和白色这一对相对性状,后代黑色:白色=3:1,属于杂合子自交类型,亲本的基因型为Cc×Cc。综合以上可知“个体X”的基因型应为bbCc,C正确。故选C。4、C【解析】1、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在生态系统中,组成生物体的C、H、O、N、P、Ca等元素,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再回到无机环境的循环。2、物质循环的特点:循环往复、反复利用,具有全球性。3、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之间的联系:①两者同时进行,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②能量的固定、储存、转移、释放,都离不开物质的合成和分解等过程;③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能量是推动物质循环的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详解】A、物质循环中的“物质”指的是组成细胞的各种元素,A正确;B、物质循环中的“循环”指的是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B正确;C、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不能循环利用,C错误;D、生态农业中利用人的调控作用,可以加快物质循环,D正确。故选C。5、D【解析】A、噬菌体是病毒无细胞结构,没有核糖体,A错误;B、丙酮酸是在细胞质基质中形成的,不是在线粒体中生成,B错误;C、叶绿体是真核绿色植物生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含有DNA、RNA、蛋白质和磷脂等成分,原核生物例如蓝藻没有叶绿体但可以进行光合作用,C错误;D、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末期,细胞中的高尔基体活动加强,形成细胞壁,D正确。故选D。6、C【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中a、b、c、d、e、f分别是感受器、传入神经、突触、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详解】A、b上有神经节,可判断是传入神经,A正确;B、c位于神经中枢,是突触结构,B正确;C、f与传出神经相连,是效应器,C错误;D、e是传出神经,D正确。故选C。7、C【解析】突触后膜会持续兴奋或抑制的原因:若某种有毒有害物质使分解神经递质的相应酶变性失活,则突触后膜会持续兴奋或抑制。【详解】A、兴奋在人体内的传导是沿着反射弧进行的,因此人体内的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A错误;B、神经递质有兴奋性递质和抑制性递质,若神经递质分解受阻,则造成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或抑制,B错误;C、神经递质作用的靶细胞可以是神经细胞,某些特定情况下,也可以作用于腺体细胞或肌肉细胞,C正确;D、反射的完成需要完整的反射弧,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是脊髓,D错误。故选C。8、C【解析】据图可知,a在最左侧神经元上,b、c、d在同一神经元上,e在最右侧神经元上;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导的,在神经元间是单向传递的,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方向是向右,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详解】A.刺激c点,若检测到b、d点都有电位变化,说明兴奋在同一神经元上是可以双向传导的,A正确;B.兴奋由c传递到e时需要通过突触结构,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B正确;C.刺激c点,a处检测不到电位变化,因为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C错误;D.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导,但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因此刺激c点,兴奋不能传递到a神经元,电表①不偏转,但兴奋可向右传导,因此电表2偏转两次,D正确。二、非选择题9、①.生产者②.固定太阳能,合成有机物③.显微镜④.蓝藻⑤.次生演替⑥.水温⑦.总磷⑧.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缓全球变暖速度;污水处理后排放【解析】据图分析,题图横坐标表示时间(年),纵坐标表示生物占浮游植物的百分比,可知,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富营养化的湖泊中,蓝藻所占的比例逐渐上升,在5-7年后蓝藻成为优势类群。【详解】(1)浮游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在水生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属于生产者,在该生态系统中的功能是固定太阳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2)单细胞藻类植物个体微小,可利用血球计数板在显微镜下对浮游植物进行观察、鉴定和计数。(3)据图分析,该湖泊浮游植物的优势类群逐渐替换为蓝藻。该湖区群落演替的类型为次生演替。(4)据表分析,水温和总磷含量与蓝藻成正相关,因此可知,水温和总磷是蓝藻丰富度增加的主要原因。(5)基于以上研究,在全球变暖背景下,该湖水华治理的建设性措施有: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缓全球变暖趋势;污水排放前进行处理,减少水体中P的含量等。【点睛】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相关知识,意在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的识记理解掌握程度。10、(1).纯合体(子)(2).遵循(3).F2的抗病:易感病=3:1(4).交叉互换(5).将两纯合亲本杂交得到的F1与(纯合)矮秆易感病的植株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所得子代出现四种表现型,其比例为高秆抗病∶高秆易感病∶矮秆抗病∶矮秆易感病=4∶1∶1∶4【解析】分析每一对性状,在F2代都符合3:1,因此控制抗病和易感病的等位基因都符合基因分离定律。但分析两对等位基因之间关系,即不符9:3:3:1,也不属于它的变形,因此它们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因此最可能原因是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在减数分裂时发生四分体的交叉互换造成的。【详解】(1)纯种个体能稳定遗传,矮秆突变体通过自交保种,后代均表现为矮秆,说明此矮秆突变体为纯合体。(2)①F2中高杆:矮杆=(133+18):(18+32)=3:1,抗病:易感病=(133+18):(18+32)=3:1,控制抗病和易感病的等位基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②由于F2的表现型及比例是高杆抗病:高杆易感病:矮杆抗病:矮杆易感病=133:18:1832,不符合9:3:3:1,也不属于它的变形,因此它们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F2代中出现了亲本所没有的新的性状组合,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有性生殖过程中,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了交叉互换,进行了基因重组。由于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而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可实验假设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并且题中已假设了F1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比例都是AB:Ab:aB:ab=4:1:1:4,如果假设成立,那么通过测交的方式后代也应该会出现这一结果。因此将两纯合亲本杂交得到的F1与纯合矮秆易感病的水稻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如果假设正确,则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AaBb:Aabb:aaBb:aabb=4:1:1:4,高秆抗病:高秆易感病:矮秆抗病:矮秆易感病=4:1:1:4。【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连锁交换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孟德尔定律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学生对生物学数据的分析抽象能力及设计实验的能力。11、(1)乳酸(2)①.不会②.脑干(3)脂肪和糖类(4)防卫、监控、清除【解析】1、内环境中pH能维持相对稳定的原因:当机体剧烈运动时,肌肉中产生大量的乳酸、碳酸等物质,并且进入血液。乳酸进入血液后,就与血液中的碳酸氢钠发生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碳酸是一种弱酸,而且又可以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对血液的pH值影响不大。血液中增多的二氧化碳会刺激控制呼吸活动的神经中枢,促使增强呼吸活动,增加通气量,从而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当碳酸钠进入血液后,就与血液中的碳酸发生作用,形成碳酸氢盐,而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脏排出。这样,由于血液中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可以使血液的酸碱度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从而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2、免疫系统具有防卫功能、监控和清除功能。防卫功能是指人体的三道防线,可以使人体抵御病原体的攻击。监控和清除功能是指监控和清除体内已经衰老或因其他因素而被破坏的细胞,以及癌变细胞。【小问1详解】剧烈运动时,肌肉细胞会由于有氧呼吸供能不足而进行无氧呼吸,从而产生大量的乳酸,引起机体产生不适感。【小问2详解】较长时间的运动机体会产生较多的CO2,由于内环境中存在HCO3-/H2CO3和HPO42-/H2PO4-等多对缓冲对,因此,不会导致内环境呈弱酸性。CO2会刺激脑干中的呼吸中枢,促进机体更快地排出CO2。【小问3详解】糖类能大量转化为脂肪,对过于肥胖者(脂肪较多)而言,有氧运动有助于减肥,但是还要从根源上限制脂肪和糖类的摄入。【小问4详解】经常有氧运动,有利于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防卫功能与监控和清除功能。监控和清除功能是指监控和清除体内已经衰老或因其他因素而被破坏的细胞,以及癌变细胞。【点睛】本题围绕有氧运动对人体内环境和免疫的影响考查无氧呼吸产物、内环境酸碱平衡调节和免疫系统的功能等基础知识。解题关键是理解内环境的理化性质,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12、(1)①.常②.X(2)①.AaXBXb②.AaXBY##AAXBY(3)1/24(4)①3/10②.1/8【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II-1和II-2都不患甲病,但他们有一个患甲病的儿子(III-2),说明甲病是隐性遗传病,隐性病看女患者,若其儿子出现正常个体,说明该病是常染色体上的隐性病。例如I-1的儿子正常,说明甲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III-3和III-4都不患乙病,但他们有患乙病的孩子IV-2、IV-3,说明乙病是隐性遗传病,但III-4不携带乙遗传病的致病基因,说明乙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小问1详解】由分析可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