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统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文言文对比阅读练习题汇编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甲】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乙】皇佑二年,吴中大饥,殍殣①枕路,是时范文正领浙西,发粟及募②民存饷,为术甚备。吴人喜竞渡,好为佛事。希文③乃纵民竞渡,太守日出宴于湖上,自春至夏,居民空巷出游。又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曰:“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于是诸寺工作鼎兴。又新敖仓④吏舍,日役千夫。监司⑤奏劾杭州不恤荒政,嬉游不节,及公私兴造,伤耗民力,文正乃自条叙:“所以宴游及兴造皆欲以发有馀之财以惠贫者。贸易、饮食、工技、服力之人,仰⑥食于公私者,日无虑⑦数万人。荒政之施,莫此为大。”是岁,两浙唯杭州晏然,民不流徙,皆文正之惠也。(选自《梦溪笔谈·范文正荒政》)【注释】①殍殣(piǎojìn):饿死的人。②募:招募,这里指鼓励。③希文:范仲淹,字希文。④敖仓:粮仓,文中指官家粮谷仓。⑤监司:有监察州县之权的地方长官简称。⑥仰:依赖、依靠。⑦无虑:大约、总共。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春和景明
景:
(2)尝求古仁人之心
求:(3)日出宴于湖上
日:
(4)大兴土木之役
兴: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2)是岁,两浙唯杭州晏然,民不流徙,皆文正之惠也。3.请用“/”符号给画线的句子断句。(断2处)所以宴游及兴造皆欲以发有馀之财以惠贫者4.范仲淹死后,宋代大宰相韩琦在祭文中称誉他“前不愧于古人,后可师于来者”。请结合两文,说说你觉得范仲淹身上哪些品质足以垂范后世?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乙】游之日,风日清和,湖平如熨,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着鹅溪练上。取酒共酌,意致闲淡。亭午风渐劲,湖水汩汩有声。千帆结阵而来,亦甚雄快。日暮,炮车云生,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震撼城郭。予始四望惨淡,投箸而起,愀①然以悲,泫然不能自已也。(节选自袁中道《游岳阳楼记》)【注释】①愀:容色变得忧惧。5.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予观夫巴陵胜状
胜:
(2)朝晖夕阴
晖:(3)迁客骚人迁:
(4)泫然不能自已也已:6.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前人之述备矣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B.感极而悲者矣
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C.而或长烟一空
或异二者之为D.满目萧然
愀然以悲7.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2)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震撼城郭。8.【甲】【乙】两文写的都是游览者在岳阳楼的所见所感。【甲】文中,等景物触发了“迁客骚人”的悲苦之情。【乙】文中,清风、湖水、小船等景物触发了作者的愉悦之情,浓云、狂风、巨浪等景物触发了作者的之情。9.【甲】文中的“迁客骚人”和【乙】文作者袁中道都没有达到范仲淹所说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为什么?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甲】名之(亭)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乙】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欧阳公作州①之二年,构亭曰“丰乐”,自为记以见其名义。既又直丰乐之东几百步,得山之高,构亭曰“醒心”,使巩记之。凡公与州之宾客者游焉,则必即丰乐以饮。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以见夫群山之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②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故即其所以然而为名,取韩子退之《北湖》之诗云。噫!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而名之以见其实,又善者矣。虽然,公之乐,吾能言之。吾君优游③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天下之学者,皆为材且良;夷狄④鸟兽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公乐也。一山之隅,一泉之旁,岂公乐哉?乃公所寄意于此也。——选自曾巩《醒心亭记》[注释]①作州:任知州。②洒然:不拘束的样子。③优游:悠闲自得。④夷狄:泛指少数民族。10.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只标一处)自为记以见其名义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①伛偻提携
提携:②临溪而渔
临:③构亭曰“醒心”
构:④则必即丰乐以饮
即:1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②乃公所寄意于此也。13.【甲】【乙】两文段都描写了欧阳修的“乐”,但这两个文段表现的“乐”有不同。【甲】文欧阳修的“乐”【乙】文欧阳修的“乐”14.【甲】文时,写了醉翁亭命名的由来,【乙】文写清楚了醒心亭的命名由来也,请你能正确地写出两亭命名来由。醉翁亭命名:醒心亭命名:阅读下面选文,完成文后题。【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乙】白乐天①守杭州,政平讼简。贫民有犯法者于西湖种树几株;富民有赎罪者,令于西湖开封田数亩。历任多年,湖封尽拓,树木成荫。乐天每于此地,看山寻花。居民设像祀之。亭临湖岸,多种青莲,以象公之洁白。右折而北,为缆舟亭,楼船鳞集,高柳长堤。游人至此买舫入湖者,喧阗②如市。东去为玉凫园,湖水一角,僻处城阿,舟楫罕到。(节选自张岱《玉莲亭》)【注释】①白乐天:白居易。②喧阗:喧闹。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1)渐闻水声潺潺
(2)故自号曰醉翁也(3)喧阗如市
(4)右折而北16.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A.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亭临湖岸B.环滁皆山也
皆出酒食C.高柳长堤
常有高猿长啸D.醉翁之意不在酒
居民设象祀之17.将选文中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2)亭临湖岸,多种青莲,以象公之洁白。18.请用“/”给【乙】文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断一处)贫民有犯法者于西湖种树几株。19.简要概括【甲】【乙】两个文段中醉翁亭和玉莲亭各自名字的由来。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张岱《湖心亭看雪》)【乙】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午刻入昭庆①,茶毕,即棹小舟入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②梦中初遇洛神③时也。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晚同子公渡净寺④,觅阿宾旧住僧房。取道由六桥、岳坟、石径塘而归。草草领略,未及遍赏。次早得陶石篑帖子,至十九日,石篑兄弟同学佛人王静虚至,湖山好友,一时凑集矣。(袁宏道《初至西湖记》)注释:①昭庆:指西湖北岸的昭庆寺。②东阿王:曹植。③洛神:洛水的女神。曹植《洛神赋》中对洛神之美有极其惊艳的描写。④净寺:即西湖南岸的净慈寺。2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湖中人鸟声俱绝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B.余强饮三大白而别舟中人两三粒而已C.草草领略,未及遍赏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D.次早得陶石篑帖子
二者不可得兼21.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湖中人鸟声俱绝”中的“绝”字,从听觉入手,写出了寒冬雪后西湖的冷寂。B.乙文“则心已飞湖上也”中的“飞”字,写出了一个初游西湖者目夺神摇的内心激荡,遥见塔影凌空,便自心飞神越。C.甲文写赏雪,却写道湖心亭上金陵人饮酒的场面,只是为了突出西湖雪景的奇特迷人。D.乙文“湖山好友,一时凑集矣”则突出了“山”“湖”“好友”齐聚的喜悦。22.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湖中焉得更有此人!(2)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23.“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独”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24.甲文《湖心亭看雪》写的是冬日雪后的西湖。乙文《初至西湖记》写的是春天的西湖,试比较两篇文章在写景方法上有什么不同?文言文对比阅读,回答各题。【甲】湖心亭看雪张岱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乙】王子猷①雪夜访戴刘义庆王子猷居山阴②,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③《招隐诗》。忽忆戴安道④。时戴在剡⑤,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注】①王子猷yóu:王徽之,字子猷,王羲之的儿子。②山阴:今浙江绍兴市。③左思:字太冲,西晋文学家。所作《招隐诗》旨在歌咏隐士清高的生活。④戴安道:即戴逵,安道是他的字。谯国(今安徽省北部)人。学问广博,隐居不仕。⑤剡(shàn):指剡县,古县名,治所在今浙江嵊(shèng)州。25.参照释义方法,解释下表中的加点的词语。文言词语释义方法释义湖中人鸟声俱绝课内迁移法:青树翠竹,四时俱备。(1)俱:余强饮三大白而别查阅《古代汉语词典》法:①壮健,强盛;②竭力,尽力;③有余,略多。再结合语境匹配释义。(2)强(填具体义项)造门之前而返联系词语:造访,通过“造访”释义。(3)造四望皎然通过语境推导词义:“夜大雪”“四望皎然”。(4)皎然2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天与水,上下一白。(2)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27.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甲】“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一句,从对方的视角看自己,写对方的惊讶,也就是写自己的惊讶。对方惊叹作者的不期而至,犹如作者惊叹对方的捷足先登,可谓神来之笔。B.【甲】写景,虽寥寥数笔,却让人拍案叫绝。几句简短的景物描写,视野由近及远,由大变小,让人顿时产生一种天地之大、人生之微的感慨。C.【乙】文仅百来字,却几经转折。眠觉、开室、命酒、赏雪、咏诗、乘船、造门、突返、答问,王子猷一连串的动态细节均历历在目,形神毕现,气韵生动。D.【乙】“吾本乘兴而行”的“而”的意义和方法与“水落而石出者”的“而”相同。28.【甲】文作者张岱在“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的情况下“独往湖心亭”看雪,【乙】文王子猷“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请结合两文内容谈谈二人有怎样的个性和情趣。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乙】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日专而已矣。谚曰“艺多不养身”,谓不专也。吾掘井多而无泉可饮,不专之咎也。诸弟总须力图专业。如九弟志在习字,亦不必尽废他业。但每日习字工夫,断不可不提起精神,随时随事,皆可触悟。四弟、六弟,吾不知其心有专嗜否?若志在穷经,则须专守一经;志在作制义,则须专看一家文稿;志在作古文,则须专看一家文集。作各体诗亦然,作试帖亦然,万不可以兼营并骛,兼营则必一无所能矣。(节选自曾国藩《曾国藩家书》)29.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序”是一种文体,分为书序和赠序。《送东阳马生序》是一篇书序。B.古时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仪式,表示已经成人。C.古代一般称“有才德的人”为“君子”,“犹幸预君子之列”中的“君子”则指有官位的人。D.“缀公卿之后”“四海亦谬称其氏名”中“缀”和“谬称”皆为谦辞。30.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从致书以观
致:得到 B.援疑质理
质:询问C.媵人持汤沃灌
汤:菜汤 D.右备容臭
臭:香气31.用“/”给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两处)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日专而已矣3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吾掘井多而无泉可饮,不专之咎也。33.请从描写角度品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任选其一作答)(1)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2)四支僵劲不能动。34.甲、乙两文作者均意在“劝学”,他们“劝学”的方式有何不同?阅读下列语段,完成各题。【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孟子《鱼我所欲也》)【乙】孟子曰:“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市廛而不征①,法而不廛②,则天下之商皆悦,而愿藏于其市矣。关讥而不征③,则天下之旅皆悦,而愿出于其路矣。耕者助而不税④,则天下之农皆悦,而愿耕于其野矣。廛⑤无夫里之布⑥,则天下之民皆悦,而愿为之氓⑦矣。信能行此五者,则邻国之民仰之若父母矣。率其子弟,攻其父母,自生民以来,未有能济者也。如此,则无敌于天下。(孟子《公孙丑章句上》)【注释】①廛(chán):市中储藏或堆积货物的货栈。征:征税。②法而不廛:指官方依据法规收购长期积压于货栈的货物,以保证商人的利益。③讥而不征:只稽查不征税。讥,查问。④助而不税:指“耕者九一”的井田制只帮助种公田而不再收税。⑤廛:这里指民居,与“廛而不征”的“廛”所指不同。⑥夫里之布:古代的一种税收名称,即“夫布”、“里布”,大致相当于后世的土地税、劳役税。⑦氓:指从别处移居来的移民。35.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亦我所欲也
是进亦忧(范仲淹《岳阳楼记》)B.是亦不可以已乎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欧阳修《醉翁亭记》)C.所恶有甚于死者
万钟于我何加焉(孟子《鱼我所欲也》)D.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呼尔而与之(孟子《鱼我所欲也》)36.把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37.甲文的中心论点是“舍生取义”,作者是怎样论证的?38.请结合甲乙两文的内容,谈谈《孟子》的语言特色。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下面小题【甲】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乙】岳阳楼记(节选)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丙】范滂①字孟博,汝南人也。少厉②清节,为州里所服,举孝廉。时冀州饥荒,盗贼群起,乃以滂为清诏使,使案察之。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及至州境,守令自知臧污,望风解印绶去。太守宗资闻其名,请署功曹③,委任政事。滂在职,严整疾恶。其有行违孝悌,不轨仁义者,皆斥逐,不与共朝。显荐异节,抽拔幽陋④。【注释】①范滂:东汉时期大臣、名士。②厉:同“砺”,磨砺。③功曹:古代官职,官名。④显荐异节,抽拔幽陋:指表彰推荐品德高尚之人,提拔出身微贱、不为人知却很有才能的人。1.【甲】诗中的“君”是指;【乙】文中的“予”就是本文作者。2.【乙】文的“巴陵郡”是滕子京被贬之地,【甲】诗作者被贬之地是。3.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加点字。(1)举孝廉()
(2)及至州境()4.用现代汉语解释【乙】文划线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5.【丙】文划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于是把范滂变成了清诏使,使者让他巡行查办这些事情。B.之后范滂被任命为清诏使,派遣他去巡行查办这些事情。C.于是任用范滂担任清诏使,派遣他去巡行查办这些事情。D.之后范滂被任命担任清诏使,让他去巡行查办这些事情。6.以下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颔联运用了两个典故,表达了怀念故人以及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惘之情。B.【乙】文第二段写作者与滕子京一同登岳阳楼远眺,描写了洞庭湖的壮阔之景。C.【甲】诗和【乙】文都和作者被贬谪的经历有关,都含有与友人共勉的情感。D.【乙】文融描写、记叙、议论和抒情为一体,【丙】文主要通过记叙塑造人物。7.三篇诗文从不同角度表现了人性的闪光点:【甲】诗体现了诗人的人生态度;【乙】文表现了作者的政治抱负;【丙】文表现了范滂的品质。(以上三空都用自己的语言回答)阅读下面一组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乙】亭以雨名,志喜也。……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①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②。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③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节选自苏轼《喜雨亭记》)【注释】①雨麦:下麦雨。②有年:丰年。③忭(biàn):喜乐,欢欣。【丙】登岳阳楼
(唐)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①,老病②有孤舟。戎马关山北③,凭轩涕泗流。【注释】①无一字:音讯全无。字,这里指书信。②老病:杜甫时年五十七岁,身患肺病,风痹,右耳已聋。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是进亦忧,退亦忧(2)先天下之忧而忧(3)始治官舍(4)引流种树9.为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限两处)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10.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微斯人,吾谁与归?(2)亭以雨名,志喜也。11.请对【丙】文诗句“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作简要赏析。12.阅读丙文杜甫的《登岳阳楼》,通过对比阅读,杜甫《登岳阳楼》一诗中的“,”一句和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都表现了洞庭湖的特点。甲文的“迁客骚人”和丙文杜甫登上岳阳楼后都流露出了悲伤之情,但又有不同,请你写出不同点。班级开展“领略先贤风采”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参与。【材料一】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欧阳修《醉翁亭记》节选)【材料二】修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奖其敢言,免科试,面赐五品服。奉使河东。自西方用兵,议者欲废麟州以省馈饷①。修曰:“麟州,天险,不可废;废之,则河内郡县,民皆不安居矣。不若分其兵驻并河内诸堡缓急得以应援,而平时可省转输,于策为便。”由是州得存。又言:“忻、代、岢岚多禁地废田,愿令民得耕之,不然,将为敌有。”朝廷下其议,久乃行,岁得粟数百万斛②。凡河东赋敛过重民所不堪者,奏罢十数事。(选自《宋史·欧阳修传》,有删改)【材料三】鹧鸪天③(宋)苏轼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④细细香。村舍外,古城旁,杖藜⑥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注释】①馈饷:运送粮饷。②斛(hú):中国旧量器名,亦是容量单位。③此词写出宋神宗元丰六年,苏轼谪居黄州已经三年。④红蕖:荷花。⑤杖藜:拄着藜木拐杖。13.小宿对材料中的几个字词不理解,请你帮他翻译一下。(1)树林阴翳
翳
(2)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乐(3)麟州天险不可废
废
(4)于策为便
便14.小豫朗读下面这句话时被难住了,请你用“/”帮他标好停顿。(限两处)不若分其兵驻并河内诸堡缓急得以应援1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译文(2)凡河东赋敛过重民所不堪者,奏罢十数事。
译文16.小豫觉得材料三中“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一句写得妙,请你任选一个角度进行赏析。17.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三的内容,分析欧阳修和苏轼面对被贬的人生逆境,他们的表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18.下列与材料相关的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同属“唐宋八大家”之列。B.封建科举制分为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其中,殿试前三名分别是状元、探花、榜眼。C.“殷勤昨夜三更雨”中的“更”是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三更”开始于夜里十二点左右。D.“鹧鸪天”是材料三这首词的词牌名。宋词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代表人物主要有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代表人物主要有柳永、李清照等。【甲】湖心亭看雪张岱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乙】山中雪后郑板桥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丙】霞外杂俎•后跋铁脚道尝爱赤脚走雪中,兴发则朗诵《庄子•秋水》,又爱嚼梅花满口,和雪咽之,或问:“咽此何为?”道人曰:“吾欲寒香沁入心骨。”道人曾夜半登祝融峰观日出,仰天大叫曰:“云海荡吾心胸!”居无何,飘然而去,莫知所之。19.解释下列划线词语。人鸟声俱绝拏一小舟尝爱赤脚走雪中居无何2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②或问:“咽此何为?”21.甲、乙、丙文都写到了雪的意象,请分别说说其作用。22.甲文中舟子说:“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你觉得丙文中的铁脚道人,能否称为“痴似相公者”呢,请结合丙文谈谈你的看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乙]景祐中,范文正公知开封府,忠亮谠①直,言无回避,左右不便,因言公离间大臣,自结朋党。乃落②天章阁待制③,黜知饶州。余靖④安道上疏⑤论救,以朋党坐⑥贬。尹洙⑦师鲁言:“靖与仲淹交浅,臣与仲淹义兼师友,当从坐。”贬监郢州税。欧阳永叔贻书,责司谏高若讷⑧不能辩其非辜。若讷大怒,缴其书,降授夷陵县令。(节选自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丙]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小人所好者利禄,所贪者财货,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⑨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反相贼⑩害,虽兄弟亲戚,不能相保,故曰小人无朋。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故曰惟君子则有朋。(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有删改)[注]①谠(dǎng):正直。②落:革除。③天章阁待制:官职名。④余靖:人名,字安道。⑤疏:给皇帝的奏议。⑥坐:犯罪。⑦尹洙:人名,字师鲁。⑧司谏高若讷:司谏,专管提意见的官职;高若讷,人名。⑨党引:结为朋党,互相勾结。⑩贼:伤害。23.根据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词。加点词方法释义范文正公知开封府查阅字典:①知道;②见解;③主持,主管A惟君子则有之课内迁移: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湖心亭看雪》)B则同心而共济成语迁移:同舟共济C24.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以朋党坐贬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B.及其见利而争先
杂然而前陈者(《醉翁亭记》)C.君子则不然
满目萧然(《岳阳楼记》)D.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岳阳楼记》)2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2)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26.阅读[甲][乙]两文,回答下面的问题。(1)范仲淹贬官饶州后,余靖、尹洙、欧阳修三人分别为他做了什么事?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写出。(2)余靖、尹洙、欧阳修三人所为可印证[乙]文中“君子有朋”这一观点,请具体分析。27.综合以上材料,说说你对范仲淹的认识。(23-24九年级上·广东深圳·期中)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甲】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乙】皇佑二年,吴中大饥,殍殣①枕路,是时范文正领浙西,发粟及募②民存饷,为术甚备。吴人喜竞渡,好为佛事。希文③乃纵民竞渡,太守日出宴于湖上,自春至夏,居民空巷出游。又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曰:“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于是诸寺工作鼎兴。又新敖仓④吏舍,日役千夫。监司⑤奏劾杭州不恤荒政,嬉游不节,及公私兴造,伤耗民力,文正乃自条叙:“所以宴游及兴造皆欲以发有馀之财以惠贫者。贸易、饮食、工技、服力之人,仰⑥食于公私者,日无虑⑦数万人。荒政之施,莫此为大。”是岁,两浙唯杭州晏然,民不流徙,皆文正之惠也。(选自《梦溪笔谈·范文正荒政》)【注释】①殍殣(piǎojìn):饿死的人。②募:招募,这里指鼓励。③希文:范仲淹,字希文。④敖仓:粮仓,文中指官家粮谷仓。⑤监司:有监察州县之权的地方长官简称。⑥仰:依赖、依靠。⑦无虑:大约、总共。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春和景明
景:
(2)尝求古仁人之心
求:(3)日出宴于湖上
日:
(4)大兴土木之役
兴: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2)是岁,两浙唯杭州晏然,民不流徙,皆文正之惠也。3.请用“/”符号给画线的句子断句。(断2处)所以宴游及兴造皆欲以发有馀之财以惠贫者4.范仲淹死后,宋代大宰相韩琦在祭文中称誉他“前不愧于古人,后可师于来者”。请结合两文,说说你觉得范仲淹身上哪些品质足以垂范后世?【答案】1.(1)景:日光。(2)求:探求。(3)日:每日(天),日日。(4)兴:兴起,兴建。2.(1)有时大片的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浮动的月光像跳跃的金子,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2)这一年,两浙灾区唯有杭州平安无事,百姓没有流亡的,这都是范文正公的恩惠。3.所以宴游及兴造/皆欲以发有馀之财/以惠贫者4.甲文中(1)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处事深远和旷达胸襟;(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将国家、人民利益放于首位的行为准则。(3)乙文中范仲淹“纵民竞渡、大兴土木之役”(或“宴游及兴造”“发有馀之财,以惠贫者”),可见其忠于职守,不畏谗言,体恤民情的高尚品质。【解析】1.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理解。(1)句意:春风和煦阳光明媚。景:日光。(2)句意: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求:探求。(3)句意:每日出游宴饮于西湖上。日:每天。(4)句意:大力兴建土木工程。兴:兴建。2.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注意重点字词:(1)而或:有时候;一空:完全消散;皓月:皎洁的月亮;跃金:闪烁。(2)是岁:这一年;晏然:平安的样子;徙:迁徙;皆:全,都。3.本题考查文言断句。本句句意:因为饮宴和兴造房舍的缘由,是要调发有余的钱财,来救济贫民。“皆欲以发有馀之财”和“以惠贫者”均为“所以宴游及兴造”的原因。故断句:所以宴游及兴造/皆欲以发有馀之财/以惠贫者。4.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根据甲文“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利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可知,范仲淹假托“古仁人”表达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根据乙文“是时范文正领浙西,发粟及募民存饷,为术甚备。吴人喜竞渡,好为佛事。希文乃纵民竞渡,太守日出宴于湖上。自春至夏、居民空巷出游。又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曰:“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于是诸寺工作鼎兴。又新敖仓吏舍,日役千夫”,结合“皆欲以发有余之财,以惠贫者。贸易、饮食、工技、服力之人,仰食于公私者,日无虑数万人”可知,范仲淹在饥年打开粮仓赈济灾民,鼓励民间赛船,动员佛寺大兴土木,募集民间财力为地方兴利,复苏经济,让濒于绝境的贫苦百姓凭劳力换得米粮,这些都是他济世情怀的体现,都是足以垂范后世的彰显。可据此作答。【点睛】参考译文:(甲)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天色湖光相连,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游来游去,岸上的香草和小洲上的兰花,草木茂盛,青翠欲滴。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渔夫的歌声在你唱我和地响起来,这种乐趣(真是)无穷无尽啊!(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心胸开阔、心情愉快,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端着酒杯,吹着微风,觉得喜气洋洋了。唉!我曾经探求过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这是为什么呢?他们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个人的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作官的人为百姓担忧;不在朝廷作官的人为君王担忧。这样在朝为官也担忧,在野为民也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那一定要说“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先忧虑,在天下人快乐之后再快乐”吧?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乙)皇佑二年,吴中发生大饥荒,饿死者的尸体遍布于道路。这时范仲淹主管浙西,调发国家仓库粮食,募集民间所存的钱物来赈济灾民,救荒的办法很是完备。吴中百姓喜欢比赛舟船,爱作佛事,范仲淹就鼓励民间多举办赛事,太守每日出游宴饮于西湖上,自春天到夏天,城中居民大规模出游,尽情玩赏。又召集各寺院主持僧人,告谕他们说:“灾荒年间民工工价最低廉,可以趁此时机大力兴建土木工程。”于是各个寺院的修建工程都非常兴盛。官府也翻修仓库和官吏住舍,每天雇役一千多人。监察机关弹劾杭州长官不体恤荒政,嬉戏游乐而无节制,以及官府、私家兴建房舍,伤耗民间财力,范仲淹于是自己草拟奏章申述:“因为饮宴和兴造房舍的缘由,是要调发有余的钱财来救济贫民。那些从事贸易、饮食行业的人,工匠、民夫,仰仗官府、私家养活的,每天大概可达几万人。救济灾荒的措施,没有比这一做法更好的了。”这一年两浙路灾区唯有杭州平安无事,百姓没有流亡的,这都是范文正公的恩惠。(23-24九年级上·山东滨州·期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乙】游之日,风日清和,湖平如熨,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着鹅溪练上。取酒共酌,意致闲淡。亭午风渐劲,湖水汩汩有声。千帆结阵而来,亦甚雄快。日暮,炮车云生,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震撼城郭。予始四望惨淡,投箸而起,愀①然以悲,泫然不能自已也。(节选自袁中道《游岳阳楼记》)【注释】①愀:容色变得忧惧。5.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予观夫巴陵胜状
胜:
(2)朝晖夕阴
晖:(3)迁客骚人迁:
(4)泫然不能自已也已:6.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前人之述备矣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B.感极而悲者矣
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C.而或长烟一空
或异二者之为D.满目萧然
愀然以悲7.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2)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震撼城郭。8.【甲】【乙】两文写的都是游览者在岳阳楼的所见所感。【甲】文中,等景物触发了“迁客骚人”的悲苦之情。【乙】文中,清风、湖水、小船等景物触发了作者的愉悦之情,浓云、狂风、巨浪等景物触发了作者的之情。9.【甲】文中的“迁客骚人”和【乙】文作者袁中道都没有达到范仲淹所说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为什么?【答案】5.(1)美好
(2)日光
(3)贬谪、降职
(4)停止、控制6.D7.(1)大概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吧!(2)狂风大作,湖面波浪奔腾,白色的波浪如雪山汹涌起伏,震撼城池内外。8.淫雨、阴风、浊浪悲伤9.示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指不因外物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喜悲。“迁客骚人”是带着自身的情感去看待眼前的景物;袁中道由景生情,因此都未能达到此境界。【解析】5.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1)句意:我观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胜,美好。(2)句意:一天里阴晴多变。晖,日光。(3)句意:降职的官吏和来往的诗人。迁,贬谪、降职。(4)句意:伤心流泪而且不能自制了。已,停止,控制。6.本题考查一词多义。A.助词,的\主谓之间,不译;B.连词,表顺承,就\连词,表转折,却;C.副词,有时\副词,或许;D.……的样子\……的样子;故选D。7.本题考查译句。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注意重点字词。重点字词有:(1)必,一定。先,在……之前。之,主谓之间,不译。后,在……之后。(2)大起,大作。城郭,城池。8.本题考查内容理解。第一空:结合甲文内容,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中可知,淫雨、阴风、浊浪等景物触发了“迁客骚人”的悲苦之情;第二空:从乙文“愀然以悲,泫然不能自已也”中可知,浓云、狂风、巨浪等景物触发了作者的悲伤之情。9.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要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语句来分析。首先要理解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是什么,然后分析两文中的人物或作者没有达到这种境界的原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结合甲文内容,从“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中可知,“迁客骚人”是带着自身的情感去看待眼前的景物,没有达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结合乙文内容,从“亦甚雄快”,“予始四望惨淡,投箸而起,愀然以悲,泫然不能自已也”可知,袁中道登岳阳楼时,随着景物的不同,亦或“雄快”,亦或“愀然以悲,泫然不能自已”,没能达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点睛】参考译文:甲:我观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它连接着远处的山,吞吐长江的水流,浩浩荡荡,无边无际,一天里阴晴多变,气象千变万化。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虽然如此,那么向北面通到巫峡,向南面直到潇水和湘水,降职的官吏和来往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像那阴雨连绵,接连几个月不放晴,寒风怒吼,浑浊的浪冲向天空;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商人和旅客不能通行,船桅倒下,船桨折断;傍晚天色昏暗,虎在长啸,猿在悲啼,这时登上这座楼啊,就会有一种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满眼都是萧条的景象,感慨到了极点而悲伤的心情。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天色湖光相连,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游来游去,岸上的香草和小洲上的兰花,草木茂盛,青翠欲滴。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渔夫的歌声在你唱我和地响起来,这种乐趣真是无穷无尽啊!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心胸开阔、心情愉快,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端着酒杯,吹着微风,那真是快乐高兴极了。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心情,这是为什么呢?是由于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里做高官就应当心系百姓;处在僻远的江湖间也不能忘记关注国家安危。这样来说在朝廷做官也担忧,在僻远的江湖也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会感到快乐呢?他们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乙:我们游览的这一天,风和日丽,湖面像被熨烫过一样平坦。不时有小船来来往往,如蝇头小字写在白色溪水的绢上。举酒同饮,意趣闲淡。正午时分,风渐渐大起来,湖水有汩汩的声音。很多船只排阵而来,很是快捷。傍晚,如炮车般的云升腾,狂风大作,湖面波浪奔腾,白色的波浪如雪山汹涌起伏,震撼城郭。我这时环顾四周一片惨淡,放下筷子站立起来,忧惧悲伤,伤心流泪而且不能自制了。(23-24九年级上·江苏淮安·期中)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甲】名之(亭)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乙】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欧阳公作州①之二年,构亭曰“丰乐”,自为记以见其名义。既又直丰乐之东几百步,得山之高,构亭曰“醒心”,使巩记之。凡公与州之宾客者游焉,则必即丰乐以饮。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以见夫群山之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②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故即其所以然而为名,取韩子退之《北湖》之诗云。噫!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而名之以见其实,又善者矣。虽然,公之乐,吾能言之。吾君优游③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天下之学者,皆为材且良;夷狄④鸟兽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公乐也。一山之隅,一泉之旁,岂公乐哉?乃公所寄意于此也。——选自曾巩《醒心亭记》[注释]①作州:任知州。②洒然:不拘束的样子。③优游:悠闲自得。④夷狄:泛指少数民族。10.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只标一处)自为记以见其名义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①伛偻提携
提携:②临溪而渔
临:③构亭曰“醒心”
构:④则必即丰乐以饮
即:1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②乃公所寄意于此也。13.【甲】【乙】两文段都描写了欧阳修的“乐”,但这两个文段表现的“乐”有不同。【甲】文欧阳修的“乐”【乙】文欧阳修的“乐”14.【甲】文时,写了醉翁亭命名的由来,【乙】文写清楚了醒心亭的命名由来也,请你能正确地写出两亭命名来由。醉翁亭命名:醒心亭命名:【答案】10.自为记/以见其名义11.①儿童
②靠近
③建造
④到12.①用泉水来酿酒,泉水香甜,酒水清澈。②他只不过是在这里寄托他的情趣呀!13.甲文欧阳修乐在“与民同乐”乙文欧阳修乐在:国君悠然自得;百姓生活富裕;求学之人贤德有才;少数民族适得其所;鸟兽草木的生长适得其所14.甲文“醉翁亭”的取名是因为欧阳修喝酒易喝醉,而年又最高。乙文“醒心亭”的命名是欧阳修与宾客来这亭欣赏到美丽的景色,心胸顿觉清爽,洒脱而酒醒,更想久留而不返回了;取自韩愈《北湖》一诗中的句子。【解析】10.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要根据句意和句子结构进行断句。句意:并亲自作记,以表明这个名称的由来。“自为记”是欧阳修的做法,“以见其名义”是目的。故断为:自为记/以见其名义。1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①句意为:老年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伛偻:腰背弯曲的样子,这里指老年人。②句意为:来到溪边捕鱼。临:靠近。③句意为:建造了一个叫“醒心”的亭子。构:建造。④句意为:就肯定要到丰乐亭喝酒。即:到。12.本题考查翻译语句的能力。直译为主,意译为辅。(1)重点词:为,造、酿;洌,清澈。(2)重点词:乃,是;寄,寄托;意,情趣;于,在。1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内容分析作答。结合(甲)文“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可知,太守之乐指的是“乐其乐也”,也就是太守把人民的快乐当作是自己的快乐,体现了太守与民同乐、乐民所乐的思想;结合(乙)文“虽然,公之乐,吾能言之,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公乐也,一山之隅,一泉之旁,皆公乐哉?乃公寄意于此也”可知,公把为皇帝分忧,皇帝无为而治,百姓生活丰衣足食当作自己的快乐,体现了“公”的宽阔胸襟和济世情怀。1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甲文中,根据“名之(亭)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可知“醉翁亭”的取名是因为欧阳修喝酒易喝醉,而年又最高。乙文中,“凡公与州之宾客者游焉,则必即丰乐以饮。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以见夫群山之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可知“醒心亭”的命名原因之一是欧阳修与宾客来这亭欣赏到美丽的景色,心胸顿觉清爽,洒脱而酒醒,更想久留而不返回了;根据“故即其所以然而为名,取韩子退之《北湖》之诗云”可知,第二个原因是取自韩愈《北湖》一诗中的句子。【点睛】参考译文:甲给它取名的又是谁呢?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太守和他的宾客们来这儿饮酒,只喝一点儿就醉了;而且年纪又最大,所以自号“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欣赏山水的美景。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至于背负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欢唱,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喊,后面的人应答;老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是滁州人在出游。来到溪边捕鱼,溪水深,鱼儿肥;用酿泉的泉水来酿酒,泉水清,酒水甜;野味野菜,错杂地摆在面前的,那是太守在宴请宾客。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弹琴奏乐;投壶的人中了,下棋的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人们时坐时起,大声喧哗,是宾客在尽情欢乐。容颜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是太守喝醉了。不久,夕阳落到西山,(于是)人的影子散乱一地,这是宾客们跟随着太守归去了。树林里的枝叶茂密成阴,鸟儿到处啼鸣,游人离开,鸟儿快乐。但是鸟儿只知道山林中的乐趣,却不知道人们的乐趣。而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醉了能够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叙这乐事的人,是太守。太守是谁?是庐陵的欧阳修。乙在滁州的西南方,一条泉水的旁边,欧阳公担任滁州太守的第二年,在那里修建了一座亭子叫“丰乐亭”,他自己写了一篇《丰乐亭记》,来说明它的名称的由来。之后又在距离丰乐亭东面几百步的地方,找到一处山势高的地方,修建了一座凉亭叫“醒心亭”,让我为它写一篇记。只要欧阳公和州里的宾客一道游玩,就一定会到丰乐亭饮酒。(他)有时喝醉或劳累了,就一定会到醒心亭眺望四周,只见到那群山环绕,白云水气滋生,一望无际的旷野,花草树木茂盛,山泉岩石秀丽,让他们眼睛所看到的都是清新之景,耳朵所听到的都是清新之音,从而他们的心也因惊奇而醒来,甚至想久待在这里而忘了回去。所以欧阳公根据这些事为它取名“醒心亭”,“醒心”二字取自韩愈《北湖》一诗的句子。唉!他真可以说擅长从山泉之间获得乐趣,而且给它们取名来显示它们的实际情况,又是更擅长的了!虽然如此,欧阳公这样做的快乐,我却能解释它。我们的国君在上能宽大化民,不用刑罚;我们的人民在下生活充裕,没有怨恨;天下的求学的人都贤德、有才能;不论边远地区的人,还是鸟兽草木生长的生存,都适当合宜,这才是欧阳修的快乐。(而只是呆在)一座山的角落、一池泉水的旁边,难道是欧阳公的快乐吗?这其实是欧阳公用来在这里寄寓他的理想呀。
(23-24九年级上·辽宁锦州·期中)阅读下面选文,完成文后题。【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乙】白乐天①守杭州,政平讼简。贫民有犯法者于西湖种树几株;富民有赎罪者,令于西湖开封田数亩。历任多年,湖封尽拓,树木成荫。乐天每于此地,看山寻花。居民设像祀之。亭临湖岸,多种青莲,以象公之洁白。右折而北,为缆舟亭,楼船鳞集,高柳长堤。游人至此买舫入湖者,喧阗②如市。东去为玉凫园,湖水一角,僻处城阿,舟楫罕到。(节选自张岱《玉莲亭》)【注释】①白乐天:白居易。②喧阗:喧闹。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1)渐闻水声潺潺
(2)故自号曰醉翁也(3)喧阗如市
(4)右折而北16.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A.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亭临湖岸B.环滁皆山也
皆出酒食C.高柳长堤
常有高猿长啸D.醉翁之意不在酒
居民设象祀之17.将选文中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2)亭临湖岸,多种青莲,以象公之洁白。18.请用“/”给【乙】文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断一处)贫民有犯法者于西湖种树几株。19.简要概括【甲】【乙】两个文段中醉翁亭和玉莲亭各自名字的由来。【答案】15.(1)听到(2)因此(3)像(4)向右16.B17.(1)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2)亭子靠近湖岸,种了很多青莲,来象征白居易的高洁清白。18.贫民有犯法者/于西湖种树几株。19.“醉翁亭”的名字是欧阳修用自己的名字命名;“玉莲亭”的名字是为了纪念白居易。(意对即可)【解析】15.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1)句意:渐渐听到潺潺的流水声。闻:听到;(2)句意:所以自号“醉翁”。故:因此;(3)句意:热闹得像个集市。如:像;(4)句意:向右转再往北。右:向右。16.本题考查一词多义。A.动词,居高面下/动词,靠近;B.均是副词,均译为:都;C.形容词,高高的/形容词作状语,在高处;D.助词,的/代词,它;故选B。17.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重点词有:(1)山水之乐:欣赏山水的乐趣;得:领会;寓:寄托;(2)临:靠近;以:来;象:象征;洁白:高洁清白。18.本题考查断句。句子意思:贫穷人犯了法,就叫他在西湖边种几棵树。“于西湖种树几株”是“贫民有犯法者”的处理办法,“者”表判断;正确断句为:贫民有犯法者/于西湖种树几株。19.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根据甲文“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可知,“醉翁亭”的名字是欧阳修用自己的名字命名;根据乙文“乐天每于此地,看山寻花。居民设像祀之。亭临湖岸,多种青莲,以象公之洁白”可知,白居易常在此欣赏山水,游玩风景,当地居民设置他的肖像而祀奉他,在这里种青莲,来象征白居易的高洁清白,用“玉莲亭”为名是为了纪念白居易。【点睛】参考译文:【甲】环绕滁州的都是山。那西南方的几座山峰,树林和山谷格外秀美。一眼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流水声,看到流水从两座山峰之间倾泻而出的,那是酿泉。泉水沿着山峰折绕,沿着山路拐弯,有一座亭子像飞鸟展翅似的,飞架在泉上,那就是醉翁亭。建造这亭子的是谁呢?是山上的和尚智仙。给它取名的又是谁呢?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太守和他的宾客们来这儿饮酒,只喝一点儿就醉了;而且年纪又最大,所以自号“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欣赏山水的美景。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乙】白居易在杭州做刺史时,政事平静,诉讼事也不多,贫穷人犯了法,就叫他在西湖边种几棵树。富人有想出钱赎罪的,就令他在西湖开垦几亩葑田。他在任几年,湖里的葑田都开拓出来了,湖岸的树木也都长大成荫。白乐天常在玉莲亭,欣赏山水,游玩风景。当地居民设置他的肖像而祀奉他。玉莲亭靠近湖岸,湖里种了许多青莲,来象征白居易的清白。向右转再往北,是缆舟亭。楼船密密地排在一起,这里有高高的柳树,长长的湖堤。游人来到这里,都要雇船到湖里去,热闹得像个集市。向东去是玉凫园,这里是湖的一角,偏僻地处于城的一角,游船很少来到这里。(23-24九年级上·广西贺州·期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张岱《湖心亭看雪》)【乙】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午刻入昭庆①,茶毕,即棹小舟入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②梦中初遇洛神③时也。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晚同子公渡净寺④,觅阿宾旧住僧房。取道由六桥、岳坟、石径塘而归。草草领略,未及遍赏。次早得陶石篑帖子,至十九日,石篑兄弟同学佛人王静虚至,湖山好友,一时凑集矣。(袁宏道《初至西湖记》)注释:①昭庆:指西湖北岸的昭庆寺。②东阿王:曹植。③洛神:洛水的女神。曹植《洛神赋》中对洛神之美有极其惊艳的描写。④净寺:即西湖南岸的净慈寺。2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湖中人鸟声俱绝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B.余强饮三大白而别舟中人两三粒而已C.草草领略,未及遍赏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D.次早得陶石篑帖子
二者不可得兼21.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湖中人鸟声俱绝”中的“绝”字,从听觉入手,写出了寒冬雪后西湖的冷寂。B.乙文“则心已飞湖上也”中的“飞”字,写出了一个初游西湖者目夺神摇的内心激荡,遥见塔影凌空,便自心飞神越。C.甲文写赏雪,却写道湖心亭上金陵人饮酒的场面,只是为了突出西湖雪景的奇特迷人。D.乙文“湖山好友,一时凑集矣”则突出了“山”“湖”“好友”齐聚的喜悦。22.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湖中焉得更有此人!(2)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23.“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独”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24.甲文《湖心亭看雪》写的是冬日雪后的西湖。乙文《初至西湖记》写的是春天的西湖,试比较两篇文章在写景方法上有什么不同?【答案】20.D21.C22.(1)湖中哪能还有这样的人!(2)这时候想要用一句话描写(眼前美景)却无法做到,大概就像是曹植梦中初次遇到洛神时(那种惊艳的感觉吧)23.表达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心境和淡淡的愁绪。突出了作者遗世独立、卓然不群的高雅情趣24.甲文写的是雪后的西湖,乙文写的是春天的西湖;甲文则用简练朴素、不加渲染的白描手法来写景,乙文用生动的比喻来写景,如“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解析】20.本题考查一词多义。A.动词,消失/绝妙的,到极点的;B.连词,表示承接关系,就/罢了;C.来得及/动词,到;D.均为动词,“得到”;故选D。2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C.写湖心亭上的金陵人饮酒场面,主要表达了作者幸逢知己的喜悦;故选C。22.本题考查文言翻译。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注意重点字词。重点字词有:(1)焉,哪里;更有,还有。(2)此时,这时候;得,做到;大约,大概;如,像。23.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情感分析。“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独”字表达了作者对西湖雪景异乎寻常的痴迷,对自己孤傲清高的品性以及不凡的情怀情趣的自得。舟子跟随作者同往湖心亭,但作者仍说自己“独往湖心亭看雪”,实则表达了自己无人理解,知音难觅的孤独、寂寞。24.本题考查比较阅读。从两个语段中分别找到景色描写的句子:从《湖心亭看雪》的写景语句“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中可以看出,作者是用简单朴素的语言描绘所见之景,使用的是白描手法,写的是雪后的西湖。而《初至西湖记》的写景语句连用四个比喻,如“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语言生动,描绘了春天的西湖美景。【点睛】参考译文:(甲)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大雪接连下了多天,湖中的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一天晚上八点左右,我撑着一叶小舟,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和云和山和水,天光湖色全是白皑皑的。湖上的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到了湖心亭上,看见有两个人铺好毡子,相对而坐,一个小孩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的人!”(他们)拉着我一同饮酒。我尽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我)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南京人,在此地客居。等到了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啊!”(乙)从武林门往西走,就望见保叔塔高耸在重山叠岭之中,这时我的心已经飞到西湖上面。午间进入昭庆寺,用茶过后,立即雇小船划向湖中。山是青黑色的,如同美女的眉毛;桃花红艳艳的,如同少女的面颊;温风拂面,使人如饮醇酒;微波荡漾,如同绫罗一般轻软。我刚刚抬头一看,不知不觉间就已经是如痴如醉了。这时我想用一个词语来描写(这光景),竟然想不出来,大约像东阿王曹植最初见到洛神时一样。我游西湖就从这一次开始,时间是万历二十五年二月十四日。晚上同子公一起坐船来到净慈寺,找到弟弟小修过去住的僧房。游览了六桥、岳坟、石径塘等景点后走回来。很匆忙地领略了这些景致,没有仔细观赏。到了十九日,收到了陶石篑的请帖,第二天早上,石篑兄弟偕同佛学居士王静虚来到了这里,一同游山玩水的好友一时间都聚集到一起了。(23-24九年级上·重庆·期中)文言文对比阅读,回答各题。【甲】湖心亭看雪张岱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乙】王子猷①雪夜访戴刘义庆王子猷居山阴②,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③《招隐诗》。忽忆戴安道④。时戴在剡⑤,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注】①王子猷yóu:王徽之,字子猷,王羲之的儿子。②山阴:今浙江绍兴市。③左思:字太冲,西晋文学家。所作《招隐诗》旨在歌咏隐士清高的生活。④戴安道:即戴逵,安道是他的字。谯国(今安徽省北部)人。学问广博,隐居不仕。⑤剡(shàn):指剡县,古县名,治所在今浙江嵊(shèng)州。25.参照释义方法,解释下表中的加点的词语。文言词语释义方法释义湖中人鸟声俱绝课内迁移法:青树翠竹,四时俱备。(1)俱:余强饮三大白而别查阅《古代汉语词典》法:①壮健,强盛;②竭力,尽力;③有余,略多。再结合语境匹配释义。(2)强(填具体义项)造门之前而返联系词语:造访,通过“造访”释义。(3)造四望皎然通过语境推导词义:“夜大雪”“四望皎然”。(4)皎然26.将下列句子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摆摊租金合同范本
- 2024年度鱼塘渔业产业链整合合同
- 农业生产技术服务合同范本
- 2024年度版权许可合同:出版社与网络平台之间的合作协议
- 装修停工合同范本
- 2024年度房地产买卖合同标的价款支付及产权转移条款
- 湖南储备粮代储合同范本
- 2024年度企业间借款利率调整合同2篇
- 2024年度电梯设备能耗管理与节能服务合同
- 2024电商支付系统技术授权合同2篇
- Pixhawk飞控概览、快速入门
- 前庭性偏头痛诊断
-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大单元作业设计
- 压力容器质量安全风险管控清单
- 一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24: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苏教版
-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
- 13-仿生设计案例
- where引导的三大从句课件公开课一等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 轴类零件数控加工工艺分析-毕业论文
- 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台账)清单
- 电视墙安防监控系统报价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