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化学试题_第1页
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化学试题_第2页
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化学试题_第3页
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化学试题_第4页
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化学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义务教育八年级(下)化学综合训练(二)请同学们注意:本试卷共四个大题,考试时间90分钟。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K:39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化学变化是人们改造和应用物质的主要途径,下列转化可通过化学变化实现的是①O2分子转化成O3分子②碳-14转化为碳-12③钙原子转化成钙离子④氮元素转化为碳元素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2.电视剧《夏洛特烦恼》中有一句经典语录:有人吧,缺铁;有的人呢,缺钙;而我最缺的是面子,其中的“铁”和“钙”是指A.铁的单质和钙的单质 B.铁的化合物和钙的化合物C.铁原子和钙原子 D.铁元素和钙元素3.科学家设计了“人造树叶”模拟光合作用,其装置和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最终生成两种分子 B.该过程实现了能量的转化C.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不变 D.该设计为缓解温室效应提供了新途径4.化学方程式是表示化学变化的重要化学用语。下列有关化学方程式中的符号解释不正确的是A.等号“=”左侧的物质称为反应物,右侧的是生成物B.向上的箭头“↑”指吸收或释放出气体C.向下箭头“↓”指生成物是沉淀D.“”意味着反应需要加热5.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中,正确的是A.10mL水与10mL酒精混合,总体积小于20mL一一分子体积变小B.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一一化学反应中分子和原子都可以再分C.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一一水分子不断运动且分子间的间隔发生改变D.食物变质—一食物中的分子种类不变,但分子的性质发生了变化6.世界能源组织提出:在制氢过程中基本上没有碳排放而得到的氢气称为绿氢。下列方式不能制得绿氢的是A.水力发电制氢 B.太阳能发电制氢C.火力发电制氢 D.风力发电制氢7.从中草药中提取的calebinA(化学式为C21H20O7)可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症。下列关于calebinA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属于化合物 B.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C.一个分子由48个原子构成 D.其中氧元素质量分数最小8.下列有关空气各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A.氧气能供给生物呼吸,支持燃料燃烧B.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物质C.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食品防腐D.稀有气体通电发出各种不同颜色的光是化学变化9.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离不开化学知识和技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佩戴口罩预防新冠肺炎的原理是过滤B.使用医用酒精消毒要远离火源,因为酒精有可燃性C.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时汞柱上升是因为汞原子体积受热时变大D.测定新冠病毒的组成和结构,有助于研发治疗新冠肺炎的药物10.有一种人造氢原子(可表示为)的原子核中有3个中子,它可以结合成分子。一个分子中,下列微粒的个数不等于2的是A.原子 B.质子 C.中子 D.电子11.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胶头滴管中的水滴入生石灰,两者反应一段时间后,试管内的白磷(白磷的着火点为40℃)开始燃烧,待白磷熄灭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根据白磷燃烧可以推测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B.试管中的细沙没有任何作用C.若实验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偏低可能是试管中白磷的量不足D.若注射器中的水最终减少了10mL,说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0%12.燃烧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A.水能够灭火是因为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B.易燃物和易爆物可以与其它物质混存C.所有物质着火都可以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来扑灭D.将煤块磨成煤粉可提高煤的燃烧速率13.证据推理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之一,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点燃甲烷前需要检验纯度,所以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检验纯度B.单质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C.化学变化过程会伴随能量变化,则有能量变化的过程一定是化学变化D.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则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14.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A.化学的主要特点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化学可以改变和创造原子B.物质都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构成的,原子是构成一切化学物质的基本单元C.化学实验是人类认识物质、改造和应用物质、推动化学科学发展的主要手段D.过滤是分离颗粒大小不同的混合物的方法15.下列有关化学规律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任何纯净物都有固定的组成B.利用化学反应能改变原子的种类和质量C.控制反应条件可以促进或抑制化学反应D.燃烧一定伴随能量的变化二、填空与简答题(包括4个小题,共40分)16.“化”说冬奥2022年2月,我国成功举办了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北京冬奥会的理念是“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1)绿色冬奥①首次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制冷制冰技术(即二氧化碳由液态变成气态),实现了二氧化碳循环利用,碳排放几乎为零。液态二氧化碳能制冷的原因是______,从微观角度看,该过程中发生改变的是(填序号)______。A.分子的种类B.分子间间隔C.分子的运动速率D.分子的内部结构E.分子间的作用力F.分子的质量②国家速滑馆“冰丝带”采用面向未来的单层双向正交马鞍形索网结构,减少屋顶钢铁用量2800吨。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主要成分Fe2O3)高温炼铁,并产生二氧化碳,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2)科技冬奥奥运会三套颁奖服“瑞雪祥云”“鸿运山水”和“唐花飞雪”,不仅外观典雅大方,而且衣服内胆里特意添加了一片片黑色的材料一一石墨烯,这是针对本届冬奥会研发的第二代石墨烯发热材料。石墨烯是由一层碳原子构成的薄片,传统方法是从石墨中分离出来。

上图是金刚石、石墨烯和C60的微观构成图示,其中每个黑点表示一个碳原子。①金刚石、石墨烯和C60属于三种不同物质,在充分燃烧时产物却完全相同,从宏观角度分析是因为______。②石墨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C60,该变化属于(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核变化”)______,微观角度判断的依据是______。17.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对化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1)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小张设计如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在锥形瓶中装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然后将盛有大理石的小试管放入锥形瓶中,并塞上带有胶头滴管的橡皮塞。实验时,先将装有药品的装置放在天平上,添加砝码,移动游码至天平平衡(如图1所示),然后取下装置,将滴管中的盐酸滴入盛有大理石的小试管中,有气泡产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反应后再将装置放置于天平上,观察到天平______,从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若将锥形瓶改为烧杯,则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原因是______。实验过程中,该体系(图1)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有______(填“一个”或“多个”)。小强认为:实验时,即使锥形瓶中未盛装石灰水,实验前后天平也将会保持平衡。老师在赞许小强积极发言的同时,指明了如果不使用石灰水可能会存在一定问题,该问题是:______。(2)某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如上图2所示,请根据图2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①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②根据上述微观示意图,可得出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原因是:______。18.用科学的方法研究物质(1)提出问题:镁条能在氧气中燃烧,镁条能不能在其它气体中燃烧呢?(2)实验探究小平同学用坩埚钳夹持镁条在空气中点燃后,伸入盛满氯气(C12)的集气瓶内,看到镁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产生白烟,并放出大量的热。①在此过程中,小平运用的科学方法有______。推理也是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是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观察的现象做出解释。小平根据已有的知识,推理产生的白烟是氯化镁固体,她做出推理的理论依据是______。②通过此燃烧事实,小平同学对燃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______。(3)微观分析模型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帮助我们理解复杂的或无法直接观察的事物。①镁是化学性质非常活泼的一种金属,下图是镁原子和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分析镁的化学性质活泼的原因是______。该反应的微观过程是:氯原子、镁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形成两种新微粒,微粒符号分别为______(填符号),两种新粒子结合生成氯化镁。②结合平时所学的知识,思考下列关于镁原子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A.镁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B.和原子相比,原子核的体积非常小C.电子在核外不同的区域高速运动,能量最高的电子离核最近D.在镁原子中,质子和电子的数目相同,质量也差不多E.金属镁在氯气中燃烧时,镁原子原子核没有发生变化(4)符号表征请写出镁条在氯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19.自然界中的碳循环碳是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之一,也是组成煤、石油、天然气等的主要元素之一。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主要是通过CO2来实现的。如图是碳循环主要途径的模式图。(1)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燃烧释放出二氧化碳。①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化石燃料都属于______。②下面是化石燃料几种主要加工方法,其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填字母编号)______。A.煤的粉碎B.煤的气化C.煤的液化D.煤的焦化E.石油的分馏③汽油是石油分馏所得的产物之一,其成分之一为C5H12,写出该物质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2)海水吸收二氧化碳的相对量多于释放量,原因之一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3)植树造林能有效减缓温室效应,是因为二氧化碳和水在叶绿体和有光照的条件下,发生复杂的化学变化生成葡萄糖(C6H12O6)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三、实验题(包括2个小题,共23分)20.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现有下列仪器和装置(1)仪器a、b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2)检查装置A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3)实验室制取气体需要选用相应的发生装置,请完成下表空格。制取的气体反应物反应条件发生装置(填序号)O2KClO3固体催化剂MnO2固体、加热______O2H2O2溶液催化剂MnO2固体、常温ACO2石灰石、稀盐酸常温______CI2MnO2固体、浓盐酸加热______(4)MnO2催化过氧化氢分解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利用装置A制取氧气,下列哪种方法可以得到平稳的氧气流?______(填序号)。①把二氧化锰加入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锥形瓶中②把过氧化氢溶液缓缓加入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锥形瓶中(5)实验室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是______(填序号)。用此装置收集二氧化碳,验满的方法是______。(6)小明同学受MnO2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启发,查阅了不同金属离子对过氧化氢分解影响的实验资料。100℃时,在不同金属离子存在下,过氧化氢24h的分解率见下表:实验编号离子加入量(mg·L-1)分解率%A无一2BA13+1.02CFe3+1.015DCu2+0.186ECr3+0.196请回答:①实验A的目的是______。②分析上表数据可以得出:100℃时,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效果最好的是______(填离子符号),判断的依据是______。21.某兴趣小组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进行探究。(1)小明进行了实验并得出结论如下表,请补充完整。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解释与结论①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②向其中一瓶气体中加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消石灰水变___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__③向另一瓶气体中插入燃着的木条燃着的木条熄火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高,导致木条熄灭(2)小红认为实验③的结论不正确,并查阅到相关资料。【资料卡片】Ⅰ.经测定,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大约是:气体成分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其他气体吸入的空气(%)78210.030.070.9呼出的气体(%)781641.10.9Ⅱ.用氧气、二氧化碳传感器在烧杯顶部测量杯内两支蜡烛从点燃到全部熄灭后,杯内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变化如图。Ⅱ.将燃着的木条插入含20%氧气和80%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木条能正常燃烧。请结合以上资料,简述小红认为实验③结论不正确的理由。_______四、计算题22.“化学氧自救呼吸器”是一种在缺氧环境中通过制氧剂临时供氧的装置。制氧剂的主要成分是超氧化钾(KO2),产生氧气的主要原理是超氧化钾与人体呼出的水汽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4KO2+2H2O═4KOH+3O2↑。制氧剂中其它成分不能生成氧气。(1)小明设计化学氧自救呼吸器时,为确定制氧剂的用量,除了查阅人体每分钟呼吸次数外,还需了解哪些与人体呼吸相关的数据?___________(例举一个)。(2)若该呼吸器需为使用者提供48g氧气,则至少需要含超氧化钾80%的制氧剂多少克?

九年义务教育八年级(下)化学综合训练(二)请同学们注意:本试卷共四个大题,考试时间90分钟。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K:39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化学变化是人们改造和应用物质的主要途径,下列转化可通过化学变化实现的是①O2分子转化成O3分子②碳-14转化为碳-12③钙原子转化成钙离子④氮元素转化为碳元素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①O2与O3是不同种类的分子,可以通过化学变化实现转化;②碳-14与碳-12都属于碳原子,不可以通过化学变化实现转化;③钙原子失去两个电子转化为钙离子,可以通过化学变化实现转化;④氮元素与碳元素种类不同,不能通过化学变化实现转化;故选A。2.电视剧《夏洛特烦恼》中有一句经典语录:有人吧,缺铁;有的人呢,缺钙;而我最缺的是面子,其中的“铁”和“钙”是指A.铁的单质和钙的单质 B.铁的化合物和钙的化合物C.铁原子和钙原子 D.铁元素和钙元素【答案】D【解析】【详解】这里的“铁”和“钙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离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钙、铁”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选D。3.科学家设计了“人造树叶”模拟光合作用,其装置和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最终生成两种分子 B.该过程实现了能量的转化C.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不变 D.该设计为缓解温室效应提供了新途径【答案】A【解析】【详解】A、由图可知,反应后生成了氧气、氢气、一氧化碳,故有一氧化碳分子、氢分子、氧分子三种分子,符合题意;B、该过程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不符合题意;C、催化剂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不符合题意;D、该设计可以吸收二氧化碳,为缓解温室效应提供了新途径,不符合题意。故选A。4.化学方程式是表示化学变化的重要化学用语。下列有关化学方程式中的符号解释不正确的是A.等号“=”左侧的物质称为反应物,右侧的是生成物B.向上的箭头“↑”指吸收或释放出气体C.向下的箭头“↓”指生成物是沉淀D.“”意味着反应需要加热【答案】B【解析】【详解】A、在化学方程式中,等号“=”左侧的物质称为反应物,右侧的是生成物,选项正确;B、反应前没有气体而反应后生成了气体则会在该物质的后面标注向上的箭头“↑”,吸收的气体不标注向上的箭头“↑”,选项错误;C、反应前无固体反应后生成了固体标注向下的箭头“↓”,选项正确;D、“”意味着反应需要加热,选项正确;故选:B。5.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中,正确的是A.10mL水与10mL酒精混合,总体积小于20mL一一分子体积变小B.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一一化学反应中分子和原子都可以再分C.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一一水分子不断运动且分子间的间隔发生改变D.食物变质—一食物中的分子种类不变,但分子的性质发生了变化【答案】C【解析】【详解】A、10mL水与10mL酒精混合,总体积小于20mL,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间隔,分子的体积不变,不符合题意;B、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是因为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为新的分子,不符合题意;C、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是水分子不断运动,且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符合题意;D、食物变质,有新物质生成,食物中的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分子的性质发生了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C。6.世界能源组织提出:在制氢过程中基本上没有碳排放而得到的氢气称为绿氢。下列方式不能制得绿氢的是A.水力发电制氢 B.太阳能发电制氢C.火力发电制氢 D.风力发电制氢【答案】C【解析】【详解】水力发电、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制氢过程中都没有碳排放;火力发电为用煤燃烧发电,煤燃烧过程中会排放二氧化碳。故选C。7.从中草药中提取的calebinA(化学式为C21H20O7)可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症。下列关于calebinA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属于化合物 B.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C.一个分子由48个原子构成 D.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答案】D【解析】【详解】A、化合物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C21H20O7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故选项说法正确;B、C21H20O7由C、H、O三种元素组成,故选项说法正确;C、一个calebinA分子由21个碳原子、20个氢原子、7个氧原子共48个原子构成,故选项说法正确;D、C21H20O7中C、H、O三种元素质量比为:(12×21):(1×20):(16×7)=63:5:28,H占比最小,则H质量分数最小,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8.下列有关空气各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A.氧气能供给生物呼吸,支持燃料燃烧B.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物质C.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食品防腐D.稀有气体通电发出各种不同颜色的光是化学变化【答案】D【解析】【详解】A、氧气能供给生物呼吸,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以支持燃料燃烧,此选项正确;B、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二氧化碳和水在光照的条件下,在叶绿体中反应生成葡萄糖和氧气,所以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物质,此选项正确;C、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通常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可用作食品防腐,此选项正确;D、稀有气体充入霓虹灯里,通电时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此选项错误。故选D。9.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离不开化学知识和技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佩戴口罩预防新冠肺炎的原理是过滤B.使用医用酒精消毒要远离火源,因为酒精有可燃性C.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时汞柱上升是因为汞原子体积受热时变大D.测定新冠病毒的组成和结构,有助于研发治疗新冠肺炎的药物【答案】C【解析】【详解】A、佩戴口罩与过滤的原理相似都是将物质分离,故选项说法正确;B、酒精具有可燃性,则使用医用酒精消毒时要远离火源,防止发生火灾,故选项说法正确;C、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时汞柱上升是因为汞原子之间的间隙受热时变大,故选项说法错误;D、测定新冠病毒的组成和结构,掌握其性质,有助于研发治疗新冠肺炎的药物,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10.有一种人造氢原子(可表示为)的原子核中有3个中子,它可以结合成分子。一个分子中,下列微粒的个数不等于2的是A.原子 B.质子 C.中子 D.电子【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由题可知,一个分子中原子、质子、电子的个数均为2,而中子的个数为6。

故选C。11.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胶头滴管中的水滴入生石灰,两者反应一段时间后,试管内的白磷(白磷的着火点为40℃)开始燃烧,待白磷熄灭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根据白磷燃烧可以推测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B.试管中的细沙没有任何作用C.若实验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偏低可能是试管中白磷的量不足D.若注射器中的水最终减少了10mL,说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0%【答案】B【解析】【详解】A、根据燃烧条件,试管中的白磷与氧气接触,不燃烧,将水与生石灰混合后就燃烧说明温度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因此证明水和生石灰反应放出热量,选项正确;B、细沙的作用是为了防止试管中的白磷燃烧放热使试管受热不均而炸裂,故此将白磷放置在细沙上,选项错误;C、试管中白磷的量不足,则氧气未被完全消耗会使气压差偏小则使实验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偏低可,选项正确;D、若注射器中的水最终减少了10mL,说明试管内的气体减少了10mL即氧气的体积是10mL,则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选项正确;故选:B。【点睛】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也是中考考查的一个热点,重点考查实验过程中看到的现象以及导致实验结果偏大或偏小的原因。本题在实验上进行了创新利用了生石灰反应放热来使白磷燃烧。12.燃烧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A.水能够灭火是因为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B.易燃物和易爆物可以与其它物质混存C.所有物质着火都可以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来扑灭D.将煤块磨成煤粉可提高煤的燃烧速率【答案】D【解析】【详解】A、水能够灭火是因为水蒸发吸热,降低可燃物的温度至着火点以下,达到灭火的效果,故选项说法错误;B、易燃物和易爆物属于危险品不可以与其它物质混存,故选项说法错误;C、镁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则镁着火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二氧化碳不能用于所有的火灾,故选项说法错误;D、煤块磨成粉燃烧时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增大,则提高了煤的燃烧速率,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13.证据推理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之一,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点燃甲烷前需要检验纯度,所以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检验纯度B.单质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C.化学变化过程会伴随能量变化,则有能量变化过程一定是化学变化D.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则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答案】A【解析】【详解】A、甲烷为可燃气体,点燃可燃气体前都要检验其纯度,防止发生爆炸,故选项说法正确;B、单质是指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O2、O3,故选项说法错误;C、化学变化过程会伴随能量变化,有能量变化的过程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该过程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说法错误;D、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为O的化合物;则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如C2H6O,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14.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A.化学的主要特点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化学可以改变和创造原子B.物质都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构成的,原子是构成一切化学物质的基本单元C.化学实验是人类认识物质、改造和应用物质、推动化学科学发展的主要手段D.过滤是分离颗粒大小不同混合物的方法【答案】A【解析】【详解】A、原子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发生变化,化学不可以改变和创造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B、物质都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其中分子由原子构成,离子由原子得失电子构成,则原子是构成一切化学物质的基本单元,故选项说法正确;C、化学实验是研究的基础,是人类认识物质、改造和应用物质、推动化学科学发展的主要手段,故选项说法正确;D、过滤是将颗粒半径较大的物质与半径较小的物质分离的方法,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15.下列有关化学规律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任何纯净物都有固定的组成B.利用化学反应能改变原子的种类和质量C.控制反应条件可以促进或抑制化学反应D.燃烧一定伴随能量的变化【答案】B【解析】【详解】A、纯净物中只含有一种物质,任何纯净物都有固定的组成,选项正确;B、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利用化学反应不能改变原子的种类和质量,选项错误;C、有些化学反应需在一定条件下进行,控制反应条件,可以促进或抑制化学反应,例如氯酸钾分解制取氧气加入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可以使反应速率加快,选项正确;D、燃烧会放出热量,故一定伴随能量的变化,选项正确故选:B。【点睛】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纯净物的特征、催化剂的特征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二、填空与简答题(包括4个小题,共40分)16.“化”说冬奥2022年2月,我国成功举办了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北京冬奥会的理念是“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1)绿色冬奥①首次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制冷制冰技术(即二氧化碳由液态变成气态),实现了二氧化碳循环利用,碳排放几乎为零。液态二氧化碳能制冷的原因是______,从微观角度看,该过程中发生改变的是(填序号)______。A.分子的种类B.分子间间隔C.分子的运动速率D.分子的内部结构E.分子间的作用力F.分子的质量②国家速滑馆“冰丝带”采用面向未来的单层双向正交马鞍形索网结构,减少屋顶钢铁用量2800吨。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主要成分Fe2O3)高温炼铁,并产生二氧化碳,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2)科技冬奥奥运会三套颁奖服“瑞雪祥云”“鸿运山水”和“唐花飞雪”,不仅外观典雅大方,而且衣服内胆里特意添加了一片片黑色的材料一一石墨烯,这是针对本届冬奥会研发的第二代石墨烯发热材料。石墨烯是由一层碳原子构成的薄片,传统方法是从石墨中分离出来。

上图是金刚石、石墨烯和C60的微观构成图示,其中每个黑点表示一个碳原子。①金刚石、石墨烯和C60属于三种不同物质,在充分燃烧时产物却完全相同,从宏观角度分析是因为______。②石墨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C60,该变化属于(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核变化”)______,微观角度判断的依据是______。【答案】(1)①.液态二氧化碳汽化吸热②.BCE③.(2)①.三种物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碳单质②.化学变化③.碳原子的排列方式改变【解析】小问1详解】①液态二氧化碳在汽化时会吸收热量从而达到制冷的目的,故填:液态二氧化碳汽化吸热;在汽化过程中,二氧化碳分子本身没有发生改变即分子的种类不变,分子的内部结构不变,分子的质量不变,只是分子之间的间隔改变,从而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改变,分子的运动速率也发生改变,故选:BCE;②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小问2详解】①金刚石、石墨烯和C60属于三种不同物质,但它们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碳单质,因此在充分燃烧时产物却完全相同,故填:三种物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碳单质;②石墨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C60,石墨烯和C60是两种不同的物质,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填:化学变化;微观角度看,石墨烯和C60它们的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属于不同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故填:碳原子的排列方式改变。17.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对化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1)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小张设计如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在锥形瓶中装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然后将盛有大理石的小试管放入锥形瓶中,并塞上带有胶头滴管的橡皮塞。实验时,先将装有药品的装置放在天平上,添加砝码,移动游码至天平平衡(如图1所示),然后取下装置,将滴管中的盐酸滴入盛有大理石的小试管中,有气泡产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反应后再将装置放置于天平上,观察到天平______,从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若将锥形瓶改为烧杯,则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原因是______。实验过程中,该体系(图1)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有______(填“一个”或“多个”)。小强认为:实验时,即使锥形瓶中未盛装石灰水,实验前后天平也将会保持平衡。老师在赞许小强积极发言的同时,指明了如果不使用石灰水可能会存在一定问题,该问题是:______。(2)某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如上图2所示,请根据图2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①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②根据上述微观示意图,可得出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原因是:______。【答案】(1)①.②.仍然平衡③.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逸出烧杯④.多个⑤.反应后使装置内气压变大导致橡皮塞飞出(2)①.②.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解析】【小问1详解】稀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反应后再将装置放置于天平上,由于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即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故天平会仍然平衡,故填:仍然平衡;若将锥形瓶改为烧杯,则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原因是: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逸出烧杯;实验过程中,该体系(图1)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有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反应,故填:多个;实验时若不使用澄清石灰水则生成的二氧化碳会聚集在装置内使装置内气压变大橡皮塞在气压差的作用下被顶出装置,故如果不使用石灰水可能会存在的问题是:反应后使装置内气压变大导致橡皮塞飞出;【小问2详解】如图所示,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氮气,化学方程式为:;根据上述微观示意图,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都没改变,物质的总质量才不变,因此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原因是: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18.用科学的方法研究物质(1)提出问题:镁条能在氧气中燃烧,镁条能不能在其它气体中燃烧呢?(2)实验探究小平同学用坩埚钳夹持镁条在空气中点燃后,伸入盛满氯气(C12)的集气瓶内,看到镁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产生白烟,并放出大量的热。①在此过程中,小平运用的科学方法有______。推理也是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是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观察的现象做出解释。小平根据已有的知识,推理产生的白烟是氯化镁固体,她做出推理的理论依据是______。②通过此燃烧事实,小平同学对燃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______。(3)微观分析模型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帮助我们理解复杂的或无法直接观察的事物。①镁是化学性质非常活泼的一种金属,下图是镁原子和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分析镁的化学性质活泼的原因是______。该反应的微观过程是:氯原子、镁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形成两种新微粒,微粒符号分别为______(填符号),两种新粒子结合生成氯化镁。②结合平时所学的知识,思考下列关于镁原子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A.镁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B.和原子相比,原子核的体积非常小C.电子在核外不同的区域高速运动,能量最高的电子离核最近D.在镁原子中,质子和电子的数目相同,质量也差不多E.金属镁在氯气中燃烧时,镁原子的原子核没有发生变化(4)符号表征请写出镁条在氯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答案】①.实验法、观察法②.质量守恒定律③.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④.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⑤.Mg2+、Cl-⑥.AE##EA⑦.Mg+Cl2MgCl2【解析】【详解】(2)实验探究①小平利用镁条与氯气燃烧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探究镁在氯气中燃烧,利用了实验法与观察法;该反应反应物由Mg、Cl组成,小平根据质量守恒得出生成物也由Mg、Cl组成,故推理白烟为MgCl2;②实验证明镁能在氯气中也能燃烧,则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与;(3)微观分析①Mg最外层电子数为2,在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故Mg化学性质活泼;Mg失去两个电子形成Mg2+,Cl得到一个电子形成Cl-;②A、原子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构成,则镁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故选项说法正确;B、原子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体积较大,电子体积较小,故选项说法错误;C、电子在核外不同的区域高速运动,能量最高的电子离核最远,故选项说法错误;D、在镁原子中,质子和电子的数目相同,电子质量非常的小,故两者质量相差很大,选项说法错误;E、金属镁在氯气中燃烧时,镁原子失去两个电子形成镁离子,原子核没有变化,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E;(4)符号特征镁与氯气燃烧生成氯化镁,化学反应方程式为:Mg+Cl2MgCl2。19.自然界中的碳循环碳是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之一,也是组成煤、石油、天然气等的主要元素之一。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主要是通过CO2来实现的。如图是碳循环主要途径的模式图。(1)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燃烧释放出二氧化碳。①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化石燃料都属于______。②下面是化石燃料的几种主要加工方法,其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填字母编号)______。A.煤的粉碎B.煤的气化C.煤的液化D.煤的焦化E.石油的分馏③汽油是石油分馏所得的产物之一,其成分之一为C5H12,写出该物质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2)海水吸收二氧化碳的相对量多于释放量,原因之一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3)植树造林能有效减缓温室效应,是因为二氧化碳和水在叶绿体和有光照的条件下,发生复杂的化学变化生成葡萄糖(C6H12O6)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答案】(1)①.混合物②.BCD③.C5H12+8O25CO2+6H2O(2)H2O+CO2=H2CO3(3)6CO2+6H2OC6H12O6+6O2【解析】【小问1详解】①化石燃料中都含有两种及以上的物质,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属于混合物;②A、煤的粉碎过程中只有煤的形状发生了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煤的气化是指煤在氧气不足的条件下进行部分氧化形成H₂、CO等气体的过程,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煤的液化是指煤在氢气和催化剂作用下,通过加氢裂化转变为液体燃料的过程,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煤的焦化是指以煤为原料,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热到950℃左右,经高温干馏生成焦炭,同时获得煤气、煤焦油,过程中有新物质产生,属于化学变化;E、石油分馏是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通过控制温度将各成分分离,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BCD;③C5H12与氧气完全燃烧生成水与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5H12+8O25CO2+6H2O;【小问2详解】二氧化碳能水反应生成碳酸,则海水吸收二氧化碳的相对量多于释放量,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H2O+CO2=H2CO3;【小问3详解】二氧化碳和水在叶绿体和有光照的条件下反应生成葡萄糖和氧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6CO2+6H2OC6H12O6+6O2。三、实验题(包括2个小题,共23分)20.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现有下列仪器和装置(1)仪器a、b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2)检查装置A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3)实验室制取气体需要选用相应的发生装置,请完成下表空格。制取的气体反应物反应条件发生装置(填序号)O2KClO3固体催化剂MnO2固体、加热______O2H2O2溶液催化剂MnO2固体、常温ACO2石灰石、稀盐酸常温______CI2MnO2固体、浓盐酸加热______(4)MnO2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利用装置A制取氧气,下列哪种方法可以得到平稳的氧气流?______(填序号)。①把二氧化锰加入装有过氧化氢溶液锥形瓶中②把过氧化氢溶液缓缓加入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锥形瓶中(5)实验室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是______(填序号)。用此装置收集二氧化碳,验满的方法是______。(6)小明同学受MnO2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启发,查阅了不同金属离子对过氧化氢分解影响的实验资料。100℃时,在不同金属离子存在下,过氧化氢24h的分解率见下表:实验编号离子加入量(mg·L-1)分解率%A无一2BA13+1.02CFe3+1.015DCu2+0.186ECr3+0.196请回答:①实验A的目的是______。②分析上表数据可以得出:100℃时,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效果最好的是______(填离子符号),判断的依据是______。【答案】(1)①.锥形瓶②.铁架台(2)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在弯管玻璃导管上连一根橡胶管,橡胶管另一端浸没在水中,用手捂住锥形瓶,观察到橡胶管口有气泡冒出,放手后形成一段水柱,证明气密性良好(3)①.B②.A③.C(4)①.2H2O22H2O+O2↑②.②(5)①.D②.将燃着的小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小木条熄灭则集满(6)①.对比其他组实验②.Cr3+③.加入的Cr3+浓度最低,分解率最高【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图示可以辨认出a为锥形瓶,b为铁架台;【小问2详解】检查装置气密性要形成密闭环境。检查A装置气密性的方法为: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在弯管玻璃导管上连一根橡胶管,橡胶管另一端浸没在水中,用手捂住锥形瓶,观察到橡胶管口有气泡冒出,放手后形成一段水柱,证明气密性良好;【小问3详解】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制氧气,药品为固体且需要加热,适合用B装置;石灰石与稀盐酸制二氧化碳,药品为固体与液体的组合,反应条件为常温,适合用A装置;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固体加热制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