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6章人口的变化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1页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6章人口的变化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2页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6章人口的变化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3页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6章人口的变化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4页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6章人口的变化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7第六章测试题(2024·福建省厦门模拟)婴儿潮是肯定时期内人口诞生率大幅度提升的现象,其形成受斗争、政策、经济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下图为2015年德国和我国的人口金字塔。据此完成1~3题。1.与我国相比德国(D)A.老年人口更多 B.劳动力足够C.新生儿性别差异明显 D.婴儿潮传递明显衰减2.1985~1995年,我国出现婴儿潮的主要缘由是(C)A.斗争结束之后社会养精蓄锐B.生活水平显著降低C.上一代婴儿潮进入生育高峰D.国家政策激励生育3.目前1985~1995年出现的婴儿潮对我国产生的影响主要是(C)A.增加社会养老压力 B.加剧中学教化资源惊慌C.供应丰富劳动力 D.缓解就业竞争压力[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德国新生儿童比重较低,且逐年下降,说明德国诞生人口比例明显大幅降低,婴儿潮传递明显衰减。第2题,我国于上世纪七十年头起先实施安排生育,到了1985~1995年,实行安排生育前最终一批新生儿进入生育年龄,必定会引起又一次婴儿潮,因为中国上一次“婴儿潮”新增人口已经成家立业,进入生育年龄,又产生了下一次婴儿潮,故引发最近一次婴儿潮最主要的缘由是前一次婴儿潮的波及。第3题,1985~1995年诞生的婴儿现在的年龄为24~34岁,已经成为劳动力,因此可以为社会供应丰富劳动力。(2024·广东省茂名市模拟)下图示意2030年预料中国、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年龄结构。据此完成4~5题。4.依据图示资料推想正确的是(B)A.2030年中国人口诞生率高于发达国家B.1970年前后为中国人口诞生率高峰期之一C.40岁人口数量中国多于其他发展中国家D.2030年中国老年抚养比低于其他发展中国家5.面对图示反映我国将来可能出现的人口问题,目前应实行的措施是(C)①大力引入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②退休年龄提前③完善养老制度④产业结构升级A.①② B.②④C.③④ D.②③[解析]第4题,图中55岁左右的人口对应的是1970年前后诞生的人口,图中显示该年龄段明显的比重大,说明在1970前后出现人口生育高峰。第5题,图中反应我国在将来可能出现的人口问题主要是诞生率较低以及老年人口基数较大带来的老龄化问题。完善养老制度可以提高老年人口的生活水平及华蜜感,③正确;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削减劳动密集型产业,增加技术密集型产业,提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从而削减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④正确。(2024·天津卷)下表为2000和2010年我国部分省区跨省流入人口数量统计表(万人)读表,完成6~7题。2000年排名2010年排名广东1505121501浙江369211822上海31338983江苏25447384北京24657055福建21564326天津73122997山东103102118新疆14171809辽宁104917910内蒙古551514411河北931114012云南1168123136.据表信息,对跨省人口流淌状况的正确推断是(B)A.三大经济地带流入人口的数量均衡B.东部经济地带的流入人口规模增大C.西部经济地带中云南流入人口最多D.上海流入人口在直辖市中增速最快7.广东是跨省人口流入最多的省份,最主要缘由是(D)A.交通发达,出行便利 B.生态环境优,居住条件好C.政府激励,政策引导 D.经济活力强,就业机会多[解析]第6题,据表中数据分析可知,东部经济地带跨省流入数量较多,西部较少,三大经济地带流入人口数量不均衡,A错误;表中东部经济地带省份2010年流入人数较2000年均在增加,说明东部经济地带的流入人口规模增大,B正确;表中数据显示,西部省份中新疆流入人数大于云南,因此C错误;据表中数据计算,上海增速为约为186.9%,北京增速约为186.5%,天津增速约为309.6%,天津增速最快,D错误。第7题,广东是跨省人口流入最多的省份,吸引人口迁入的最主要因素是地区经济差距,广东经济活力强,就业机会多,吸引大量人口迁入,D正确。(2024·四川省眉山市中学其次次诊断性考试)环境承载力相对剩余量(EBC)是指肯定区域内,某一时期该地区环境承载力(ECC)与实际的环境承载量(ECQ)之间的差值。如下表为成都市2024年单要素环境承载力相对剩余量统计表。据此回答8~9题。要素剩余量经济总量水资源土地资源产业结构森林资源EBC(万人)82636428310211098.2024年,各省市人才争夺硝烟不断,西安、南京、杭州、天津等地落户条件再度降低。成都作为西部地区经济贸易中心当然不甘示弱。若短期内成都人才落户政策得到主动响应,则(C)A.ECQ不变 B.ECC降低C.EBC降低 D.EBC增加9.成都市(D)A.环境人口容量为109万人B.经济人口总量为826万人C.限制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要素是产业结构D.提升森林资源利用率可提升环境人口容量[解析]第8题,通过概念可知,环境承载力相对剩余量=环境承载力-实际环境承载量,若短期内成都人口政策得到主动响应,则会有一批人才落户成都,成都实际环境承载量增加,即ECQ变大,A错误;环境承载力不变,即ECC不变,B错误;环境承载力相对剩余量降低,EBC降低,C对,D错。第9题,依据表可知,109万人是成都市森林资源环境承载力减去成都实际的环境承载量之间的差值,不是成都市的环境人口容量,故A不符合题意;826万是经济总量的环境承载力与实际环境承载力的差值,故B不符合题意;一般而言,环境人口容量取决于资源的短板,即森林资源,故C不符合题意;因森林资源是限制环境人口容量的要素,提升森林资源利用率,可以增加环境人口容量,故D正确。(2024·广东百校联考)下图是“我国某乡村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据此完成10~11题。10.图示乡村的人口增长现状是(D)A.少儿比重大,人口增长速度加快B.环境美丽,老年人口迁入多C.医疗卫生水平高,人口死亡率下降D.受经济因素影响,人口迁出率高11.该乡村人口现状给当地带来的不利影响是(C)①土地撂荒,水土流失加剧②养老服务难以保障③劳动力短缺④就业压力增加⑤环境人口容量提高A.②③④ B.①③④C.②③⑤ D.①③⑤[解析]第10题,图示信息显示,该乡村20~60岁的人口比重低,尤其是男性更为明显。少年儿童及老年人比重大,说明大量的劳动力外出务工经商;乡村经济比较落后,医疗卫生水平较低。第11题,该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迁,劳动力短缺,耕地无人耕种,杂草丛生,不会导致水土流失加剧,就业压力降低;由于大量劳动力迁出,加强了与外界联系,从外部获得了资源,提高了环境人口容量;但老年人无人照看。12.(2024·山东省莱芜市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我国人口发展已进入关键的历史节点,人口发展战略和工作思路应由数量限制转向结构优化。材料二:图1是我国从新中国成立初期至今的人口自然增长轨迹示意图,其中Ⅲ阶段为预料段。图2为我国青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变更预料图。(人口抚养比是指总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数与劳动年龄人数之比,以百分数表示。一般以15岁至64岁为劳动年龄人口,14岁以下和65岁及以上为非劳动年龄人口。)(1)分析我国Ⅱ阶段诞生率下降的缘由。(2)与现阶段相比,我国Ⅲ阶段的人口增长模式是否会发生变更?并说明理由。(3)描述我国2024年~2060年总人口抚养比的变更特点。(4)为遏制老年人口社会抚养负担持续加重的态势,有人提出延迟退休的建议。对此,说明你的观点,并阐述理由。[解析]第(1)题,本题可从人口政策、生育观念、社会保障制度、哺育成本等方面进行分析。第(2)题,读图2可知,青少儿抚养比略有上升,但老年抚养比上升幅度大,说明诞生率维持在低水平,虽有上升,但由于人口老龄化,死亡率也在上升,自然增长率照旧较低,仍处于低增长阶段。第(3)题,读图可知,2060年与2024年比,青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二者之和增大,总抚养比呈上升趋势;2024年~2040年青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均上升,本时间段上升速度较快;2040年后至2060年,青少儿抚养比下降,老年抚养比变更不大,上升速度下降。第(4)题,本题是开放性试题,只要言之有理即可。若赞同,可从劳动力紧缺、人类寿命、养老压力等方面进行阐述;若不赞同,可从年轻人就业、老年人身体健康和工作效率、社会公允等方面进行阐述。[答案](1)安排生育政策的实施;适龄育龄妇女削减;哺育负担加重;社会观念和家庭观念的变更;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2)不会发生变更。诞生率上升的同时,由于人口老龄化,死亡率也在上升,自然增长率照旧较低,仍处于低增长阶段。(3)总抚养比呈上升趋势。2024年-2040年时间段上升速度较快,之后上升速度下降。(4)同意:缓解养老压力;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平均寿命延长;充分发挥阅历等优势。不同意:增加年轻人就业负担;不利于社会公允,尤其是中低收入者;老年人平均健康状况下降,工作效率降低;有些职业不适合等。13.(2024·山东淄博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巴马县地处广西省西北部,被誉为“世界长寿之乡”,每年都有大量外地季节性移民来此避寒越冬或养老、养生。当地依托区域优势,主动推动扶贫示范村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引资大力发展康养地产、民宿、季节性居养产业,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季节性移民社区群落。下表示意巴马县盘阳河流域季节性移民社区类型及特征。下图为巴马县盘阳河流域不同类型季节性移民社区发展阶段及空间分布图。类型特征聚居空间景观设施交融性社区追求原生态巴马生活自然村落,散居住宅条件简陋,乡村景观优势性社区群体多元,消费实力差异大商业生活区,高密度聚居公共设施多,“村中城”景象共享性社区中端消费,季节性康养田园度假村,散居村容有致,连排乡村别墅,旅游设施多纯粹性社区社会精英,海外人士,购买其次养生居所毗邻长寿养生景区,低密聚居品质门控社区,高尚康养景观,设施丰富(1)描述巴马县盘阳河流域季节性移民社区的空间变更特征。(2)说明巴马县盘阳河流域季节性移民社区快速发展的缘由。(3)分析纯粹性社区分布在巴马县盘阳河流域北部且数量少的主要缘由。[解析]第(1)题,依据图中萌芽阶段,快速参加阶段及快速发展阶段来看,巴马县盘阳河流域移民社区空间自北向南不断扩展,范围不断扩大;从萌芽阶段的分散分布到快速发展阶段呈集中连片分布,说明规模越来越大,密度越来越高。第(2)题,结合材料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进行分析。巴马县被誉为“世界长寿之乡”,知名度高,对人口的吸引力强;地处广西省西北部,冬季气温高,气候温柔,相宜居住;还有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不断推动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不同类型的季节性移民社区的发展;最终,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健康需求的增加,康养市场不断扩大。第(3)题,结合材料可知,纯粹性社区面对的是社会精英、海外人士、购买其次养生居所的群体,要求收入水平高,经济实力强;且纯粹性社区靠近长寿养生区,建筑密度低,环境美丽;基础设施完善,因此租金高,从而导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