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湖北省荆门市胡集高中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湖北省荆门市胡集高中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湖北省荆门市胡集高中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湖北省荆门市胡集高中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湖北省荆门市胡集高中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湖北省荆门市胡集高中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下列不属于次生演替的是A.沙丘上进行的演替 B.湖泊因泥沙淤积而成为沼泽长出植物C.火灾过后的草原演替 D.弃耕农田逐渐长出杂草2.排尿活动是一种反射活动。当膀胱尿量充盈到一定程度时,膀胱壁的牵张感受器受到刺激而兴奋,通过神经调节引起膀胱壁收缩,贮存在膀胱内的尿液排出。尿液对尿道的刺激可进一步反射性地加强排尿中枢活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婴儿因大脑的发育尚未完善,对排尿的控制能力较弱,因此经常尿床B.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憋尿”,这是一种非条件反射C.排尿活动过程中存正反馈调节D.排尿反射的低级中枢在脊髓,但它受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3.下列关于DNA复制的叙述,错误的是()A.需要解旋酶的参与 B.边解旋边进行复制C.以脱氧核糖核苷酸为原料 D.在C和G间形成两个氢键4.血液生化指标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血液是各种血细胞直接生活的液体环境B.血浆中含有血红蛋白、血清蛋白和葡萄糖等成分C.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含量有关D.血液生化指标正常则表明机体不患疾病5.科研人员对某海洋食用生物进行研究,得出了与种群密度相关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如右图所示,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A.D点时进行捕捞最有利于该种群的持续生存B.D点表示种群密度最大C.B点表示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D.从O点到D点,种内斗争越来越激烈6.内生真菌生长在植物叶和茎的细胞间,感染植物并无症状,从植物中获得营养和保护,同时帮助植物提高抵御食草动物能力。研究多花黑麦草感染内生真菌后对两种蚜虫种群密度的影响,结种果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通过样方法调查两种蚜虫的种群密度B.内生真菌对蚜虫密度的抑制具有选择性C.内生真菌和多花黑麦草的种间关系是寄生D.实验中甲种蚜虫和乙种蚜虫是竞争关系7.重庆奉节脐橙的前身叫奉节柑桔,栽培始于汉代,历史悠久,产区位于三峡库区,具有“无台风、无冻害、无检疫性病虫害”的三大生态优势。据《汉书·地理志》记载:“鱼腹(今奉节)朐忍有桔官”,《汉志》记载“柚通省者皆出,唯夔(今奉节)产者香甜可食”。奉节脐橙,畅销全国。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生长素、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协同促进脐橙果实的生长B.脐橙枝条向光生长,体现了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C.脐橙果实成熟过程中乙烯和脱落酸的含量升高D.脐橙树的生长发育和对环境的适应过程受多种激素共同调节8.(10分)《孟子·梁惠王上》提到:“数罟不入湾池,鱼鉴不可胜食也”(数罟:细密的渔网)。已知某池塘中某种鱼的环境容纳量为K。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环境容纳量K是指该种群在某一环境中的最大种群数量且随着环境条件的环境而改变B.“数罟不入湾池”的意义是为了保证该种鱼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C.古代时的“桑基鱼塘”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大大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D.鱼塘中不同的鱼占据不同的水层,出现的分层现象与各种鱼的食性有关二、非选择题9.(10分)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人们用体温调定点学说解释机体在各种环境温度下保持体温相对稳定的机制。体温调定点是下丘脑预设的一个温度值,关于调定点设置,主要取决于下丘脑中冷敏神经元和热敏神经元随着温度变化其放电频率也发生变化的特性。下图甲表示某人因病毒感染发烧体温上升至38.5℃的调节过程,图乙表示此过程中冷敏神经元与热敏神经元放电频率的变化。请回答:(1)图甲中,激素X是_____。该激素由垂体产生后,经体液运输作用于甲状腺。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又可以通过_____调节来抑制激素X的分泌,从而使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浓度不至于过高。(2)正常生理状态下,下丘脑设定的体温调定点为_____。由图甲可知,在病人发烧体温上升至38.5℃期间,人体产热量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散热量。这种产热量和散热量的变化是_____调节的结果。(3)冷敏神经元和热敏神经元产生的电信号也称作_____。图乙中字母A代表的神经元为_____(填“冷敏神经元”或“热敏神经元”)。由该图可知,当二者的_____相等时,所对应的下丘脑温度即为体温调定点。当冷敏神经元的放电频率_____(填“变大”或“变小”)或热敏神经元的放电频率_____(填“变大”或“变小”)时,即可将体温调定点调高。(4)当人体组织细胞被病毒侵染后,会释放_____,作用于下丘脑,使体温调定点升高。10.(14分)研究人员对草原生态系统进行了相关的生态学调查,将主要物种绘制成食物网结构模式图(如图):(1)该生态系统中至少有_____个种群,请举出既有捕食又有竞争关系的一对生物: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次级消费者的是_______________。如果只考虑鼠、狐狸、鹰,当狐狸数量减少时,鹰的数量将会________。(2)假设E(20000kJ)表示牧草一年固定的太阳能总量,E1、E2、E3(E1+E2+E3=3000kJ)分别表示牲畜、昆虫和鼠三者同化的能量。牧草呼吸消耗的能量为2500kJ,牲畜、昆虫和鼠三者呼吸消耗的能量为600kJ,三者粪便中的能量为500kJ,则该食物网中由第一营养级传递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___。若该生态系统中第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为2×108kJ,按能量传递效率10%计算,鹰最终获得的能量最大值为________。(3)图二曲线所示种群在1~20年中种群数量最多的是第______年,种群数量下降的时间段是第________年。(4)该草原在第10年曾发生火灾,“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对火灾过后草原生物群落__________过程的真实写照。11.(14分)HIV属于逆转录病毒,是艾滋病的病原体。回答下列问题:(1)从免疫学角度分析,艾滋病是一种_______病。被HIV侵染的T细胞产生于骨髓这一免疫器官,并在______________成熟。人体感染HIV后,人体的免疫系统能够由_______产生抗体,用于对抗病毒。(2)人体感染HIV后,体温维持在39℃,此时人体产热量_______(大于、小于、等于)散热量,人体还会出现呼吸急促、心率加快的临床症状,调节此过程的中枢位于______________。(3)已知某种菌导致的肺炎在健康人群中罕见,但是在艾滋病患者中却多发。引起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HIV主要感染和破坏了患者的部分_______细胞,降低了患者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4)艾滋病患者由于免疫功能缺陷,易发生恶性肿瘤,主要原因是人的免疫系统对癌细胞有______________的功能。12.椴树是我省常见的树种,适生于深厚、肥沃、湿润的土壤,山谷、山坡均可生长,生产生活中常用扦插进行椴树苗木的繁殖。生根粉是一种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插条可促进其生根。某校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不同浓度生根粉对椴树插条生根的影响,开展了相关实验:①取当年生椴树枝条若干,每个插条上部保留2片1/2叶,插条基部切口斜切,均分为7组,分别用不同浓度的生根粉溶液浸泡插条基部1min。②在恒温的扦插培养池中,插条以适宜株行距插入消毒过的珍珠岩基质,添加足量的水后,根据实验时气温、光照等条件调节喷水量.待插条生根后,逐渐减少喷水量,适度增加光照。③从扦插后的第15天开始观察,分别记录不定根发生的时间,并依照相应数据计算生根率和平均生根数,结果如下表:生根粉浓度/(mg·kg-1)不定根发生/d生根率/%平均生根数/条空白对照组2834.53.51002550.54.02002453.04.35002362.84.510002446.64.520002537.14.430003126.43.1(注:①生根率=生根插条数/插条总数×10%;②平均生根数指生根插条上不定根的平均数)请回答下列问题:(1)本实验中空白对照组的处理是不加____________的清水,因变量是____________。(2)步骤①中,保留有芽和幼叶的插条比较容易生根成活,这主要是因为____________。(3)由表中数据可知3000mg·kg-1生根粉具有____________(“增加”或“减少”)生根数的效应,生产上应选择浓度为____________的生根粉处理椴树插条。(4)图2为未经生根粉处理的椴树枝条横放-段时间后的生长状况,ab两侧的生长状况____________(“能”或“不能”)体现两重性。(5)在科研人员的指导下,生物兴趣小组进-步测定了不同浓度生根粉处理后在不定根发生期插条内生长素(IA)和脱落酸(ABA)的含量,结果如图3。通过上述实验结果可以看出,一定范围内生长素和脱落酸对插条生根表现为相互____________,生根粉促进插条生根的机理可能是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A【解析】考点是群落演替,主要考查初生演替和初生演替的概念的识记、理解和对具体的实例进行分析,做出正确判断的能力。【详解】沙丘上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A正确.湖泊因泥沙淤积而成为沼泽长出植物是次生演替,B错误.火灾过后的草原演替是次生演替,C错误.弃耕农田逐渐长出杂草是次生演替,D错误.【点睛】区别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关键是看有无土壤条件和繁殖体,有则是次生演替,无则是初生演替。2、B【解析】1、负反馈调节的主要意义在于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正反馈的意义在于使生理过程不断加强,直至最终完成生理功能。2、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大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调控。【详解】A、婴儿因大脑的发育尚未完善,对排尿的控制能力较弱,因此经常尿床,A正确;B、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憋尿”,这种行为受大脑皮层支配,是一种条件反射,B错误;C、由“尿液对尿道的刺激可进一步反射性地加强排尿中枢活动”可知,排尿活动过程中存在正反馈调节,C正确;D、排尿反射的低级中枢在脊髓,但它受相应的高级中枢,如大脑皮层的调控,D正确。故选B。3、D【解析】DNA复制发生在细胞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的间期,其复制一次形成两条DNA分子;DNA分子是边解旋边复制,亲代DNA分子两条链都作模板,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单个脱氧核苷酸连接合成新的子链。【详解】A、DNA复制过程中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的参与,A正确;B、从过程看,DNA复制具有边解旋边进行复制的特点,B正确;C、DNA通过复制形成子代DNA,原料是脱氧核苷酸,C正确;D、在C和G间形成三个氢键,D错误。故选D。4、C【解析】血液生化指标指的是血浆中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其中包括机体多种代谢产物的含量。若机体健康则生化指标都处于正常范围内,处于动态平衡,当机体某项生理功能出现障碍时,就会影响其代谢产物的含量,因此血液的生化指标可以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并可以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详解】A、血浆是各种血细胞直接生活的液体环境,A错误;B、血红蛋白在红细胞内,不在血浆中,B错误;C、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主要是Na+和Cl+,C正确;D、血液生化指标正常,机体也有可能患有疾病,例如21三体综合征,D错误。故选C。5、A【解析】A、B点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进行捕捞最有利于该种群的持续生存,A错误;B、D点表示种群密度最大,达到K值,B正确;C、B点表示种群的增长素率最大,数量为K/2,C正确;D、从O点到D点,种群数量增加,种内斗争越来越激烈,D正确。故选A。6、C【解析】1、样方法: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即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多用于植物、某些昆虫卵、作物植株上的蚜虫、跳蝻等种群。2、种间关系:(1)竞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2)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3)寄生:一种生物寄居于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4)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详解】A、蚜虫活动范围小,活动能力弱,通过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A正确;B、根据柱形图分析,内生真菌感染和无内生真菌感染对比,蚜虫甲种群密度基本不变,而蚜虫乙种群密度大幅度减少,说明内生真菌对蚜虫密度的抑制具有选择性,B正确;C、根据题干信息分析,“内生真菌生长在植物叶和茎的细胞间,感染植物并无症状,从植物中获得营养和保护,同时帮助植物提高抵御食草动物能力”,说明内生真菌和多花黑麦草的种间关系是互利共生,C错误;D、实验中甲种蚜虫和乙种蚜虫共同抢夺花黑麦草作为食物,二者是竞争关系,D正确。故选C。7、B【解析】1、生长素:合成部位: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主要生理功能:生长素的作用表现为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2、赤霉素:合成部位:幼芽、幼根和未成熟的种子等幼嫩部分;主要生理功能:促进细胞的伸长;解除种子、块茎的休眠并促进萌发的作用。3、细胞分裂素:合成部位:正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幼嫩根尖;主要生理功能:促进细胞分裂、诱导芽的分化、防止植物衰老。4、脱落酸:合成部位:根冠、萎焉的叶片等;主要生功能:抑制植物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促进植物进入休眠、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脱落。5、乙烯:合成部位:植物体的各个部位都能产生;主要生理功能:促进果实成熟、促进器官的脱落、促进多开雌花。【详解】A、生长素、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都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具有协同作用,A正确;B、脐橙枝条向光性生长只体现了生长素促进生长,不能体现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B错误;C、脱落酸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脱落,乙烯促进果实成熟,所以脐橙果实成熟过程中乙烯和脱落酸的含量升高,C正确;D、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D正确。故选B。8、A【解析】环境容纳量是指特定环境所能容许的种群数量的最大值,用k值表示。种群的数量不是固定不变,而是在某值上下波动的。群落的垂直结构具有分层的特点。动物分层主要是因群落的不同层次提供不同的食物,其次也与不同层次的微环境有关。如森林中动物的分布由高到低为:猫头鹰(森林上层),大山雀(灌木层),鹿、野猪(地面活动),蚯蚓及部分微生物(落叶层和土壤)。【详解】A、根据分析可知,环境容纳量K不是指该种群在某一环境中的最大种群数量,A错误;B、“数罟不入湾池”是指密孔的渔网不入池塘,其意义是为了保证该种鱼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B正确;C、“桑基鱼塘”的生产模式实现了对能量的多级利用,大大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C正确;D、鱼塘中不同的鱼占据不同的水层,出现的分层现象与各种鱼的食性有关,D正确。故选A。二、非选择题9、①.促甲状腺激素(TSH)②.(负)反馈③.37℃(左右)④.大于⑤.神经调节和激素(体液)⑥.神经冲动⑦.冷敏神经元⑧.放电频率⑨.变大⑩.变小⑪.致热性细胞因子【解析】1、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能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此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而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有负反馈作用,当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会抑制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进而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使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不至于太高,此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反馈调节。2、人体体温调节:(1)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2)机理:产热与散热处于动态平衡;(3)寒冷环境下:①增加产热的途径:骨骼肌战栗、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②减少散热的途径:立毛肌收缩、皮肤血管收缩等。(4)炎热环境下:主要通过增加散热来维持体温相对稳定,增加散热的途径主要有汗液分泌增加、皮肤血管舒张。3、分析图乙:图示是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冷敏神经元和热敏神经元放电频率因体体温变化而相应改变,A曲线代表冷敏神经元放电频率的变化,B曲线代表热敏神经元放电频率的变化,A、B曲线交点对应的温度为正常温度,当体温低于正常值时,冷敏神经元的放电频率大于热敏神经元的放电频率;当体温高于正常值时,冷敏神经元的放电频率小于热敏神经元的放电频率。【详解】(1)由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可知,图甲中,由垂体产生的经体液运输作用于甲状腺的激素X是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激素在血液中浓度过高时,可以抑制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抑制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最终使甲状腺激素含量降低,此过程为负反馈调节。(2)分析图乙可知,正常生理状态下,A、B曲线交点对应的温度为37℃(左右),即下丘脑设定的体温调定点为37℃(左右)。在病人发烧体温上升期间,人体产热量大于散热量。产热量和散热量的变化过程中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3)神经元产生的电信号也称作神经冲动(或兴奋)。由图乙中可知,当体温低于37°C时,A的放电频率增加,说明需要给下丘脑传递身体变冷,需要升温的信号,可以推测出A是冷敏神经元,则B是热敏神经元。由该图可知,当二者的放电频率相等时,所对应的下丘脑温度即为体温调定点。当致敏原作用时,冷敏神经元放电频率变大,或热敏神经元放电频率变小时,体温调定点提高。(4)由甲图可知,当人体组织细胞被病毒侵染后,会释放致热性细胞因子,作用于下丘脑,使体温调定点升高。【点睛】本题综合考查内环境稳态、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体温调节等相关知识点及其内在联系和运用,综合性较强,需要考生能准确把握题图信息,并能结合相关知识分析作答。10、①.9②.鹰、狐狸③.人、食虫鸟、狐狸、鹰④.增多⑤.15%⑥.2×106⑦.10⑧.10~20年⑨.(次生)演替【解析】据图分析:图一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及能量流动关系,其中牧草是生产者,牲畜、昆虫、鼠是初级消费者,人、食虫鸟、狐狸、鹰是次级消费者。生态系统中流动的能量是生产者固定队太阳能,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图二表示某种群30年间的种群数量变化情况,根据题意,λ﹣1>0,表示种群数量持续增加;λ﹣1=0,表示种群数量基本不变,维持稳定;λ﹣1<0,表示种群数量持续减少。【详解】(1)该生态系统中至少包括牧草、牲畜、昆虫、鼠、人、食虫鸟、狐狸、鹰等8个种群,至少还有一个分解者的种群,共9个种群;鹰与狐狸共同以鼠为食物,属于竞争关系,同时,鹰又捕食狐狸,所以,鹰与狐狸既有捕食又有竞争关系;人、食虫鸟、狐狸、鹰属于次级消费者,如果狐狸数量减少时,鼠的数量会迅速增加,导致鹰的数量将会增多。(2)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的同化量÷上一营养级的同化量×100%=(E1+E2+E3=3000kJ)÷E(20000kJ)×100%=15%;若该生态系统中第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为2×108kJ,按能量传递效率10%计算,鹰最终获得的能量应该按牧草→鼠→鹰这条食物链计算,终获得的能量最大值为2×106KJ。(3)图二曲线所示种群在1~20年中种群数量在第十年末才降到λ﹣1=0,所以种群数量最多的是第10年,第10~20年λ﹣1<0,种群数量持续下降。(4)火灾后草原上的群落演替是次生演替,体现了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的稳定性。【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掌握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识记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过程,掌握能量传递效率的相关计算,能结合图中信息准确答题。11、(1)①.免疫缺陷②.胸腺③.浆细胞(2)①.等于②.脑干(3)T(或T淋巴)(4)监控和清除【解析】艾滋病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人类因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后导致免疫缺陷病。HIV是一种逆转录病毒,其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包括RNA→DNA的逆转录过程以及DNA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经逆转录形成的病毒DNA要整合到人体细胞染色体DNA上,然后利用寄主细胞的原料和场所,合成子代DNA和蛋白质。【小问1详解】艾滋病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人类因为感染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