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濉溪县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安徽省濉溪县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安徽省濉溪县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安徽省濉溪县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安徽省濉溪县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濉溪县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对于高烧不退的病人,可以采用一些辅助治疗措施来降低体温。下列措施中不正确的是()A.盖棉被,增加排汗量 B.额头上敷用冷水浸过的毛巾C.用酒精棉球擦拭四肢等部位 D.适当撤减衣被2.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A.内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B.血浆中含有Na+、肾上腺素、血红蛋白等物质C.过敏反应引起血管壁通透性增加,会导致组织水肿D.剧烈运动时,血浆pH仍保持相对稳定与HCO3一、HPO42-等离子有关3.长期高脂膳食会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导致学习和记忆能力下降。某科研人员利用小鼠研究了槲皮素对高脂膳食危害的影响,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实验组处理BDNFmRNA(相对值)BDNF(pg/mgpr)实验组1正常膳食1.0026实验组20.6519实验组3高脂膳食+槲皮素0.9525注:BDNF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A.根据实验的对照原则,表中?应为高脂膳食B.实验组2小鼠的耗氧量和产热量应该高于其他两组C.槲皮素通过恢复BDNF基因表达量来缓解高脂膳食的危害D.若正常膳食中缺碘,则小鼠也会出现与实验组2类似的症状4.生长素可通过处于根中央部位的中柱细胞被运送到根尖,到达根尖质,生长素会重新分配到围绕中柱的组织中,且自上往下(远离根的方向)地被运送到根的伸长区,这与根尖的造粉体密切相关,上述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生长素作用于根的伸长区,可调节细胞的伸长生长B.根尖水平放置时,近地一侧生长素浓度高,生长受到抑制C.图中造粉体的重新定位引起了IAA的横向运输D.在重力和造粉体的作用下,根尖附近生长素的浓度会发生改变5.李斯特菌是一种胞内寄生菌,实验小组为探讨TNF-α基因对李斯特菌引起的免疫应答的影响,给TNF-α基因敲除小鼠和野生型小鼠分别注射适量的李斯特菌,一段时间后检测两组小鼠体内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的数量,结果如图所示。据此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有效促进TNF-a基因的表达,能增强小鼠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B.TNF-α基因表达产物不利于初次免疫中免疫系统对抗原的清除C.TNF-α基因表达产物作用于T细胞会影响T细胞增殖分化的方向D.抗原再次入侵时刺激记忆细胞,并由记忆细胞直接发挥免疫效应6.将某种大小相同的绿色植物叶片等分成四组(每组质量为M),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h,再用适宜且相同的光照射1h,测其重量变化(与M相比较),得到下表中的数据。假设实验过程中细胞呼吸速率不受光照影响,分析表中数据可判定()组别1234温度(。C)25272931暗处理后重量变化/mg-1-2-3-1光照处理后重量变化/mg+3+3+3+2A.该植物呼吸酶的最适温度是29℃ B.第1、2、3组的净光合速率相等C.光照1h第1组释放的氧气量最大 D.光照1h第4组合成的葡萄糖为2mg7.我们常常听说过这样一句话“被吓出了一身冷汗”,与此生理过程有关的激素是:A.生长激素 B.抗利尿激素 C.胰岛素 D.肾上腺素8.(10分)选择培养基可以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离出所需的微生物,通过不含有机物的培养基、缺氮培养基、含尿素(不含其他氮源)的培养基,可从土壤中分离出的微生物依次是()A.硝化细菌、酵母菌、根瘤菌 B.根瘤菌、青霉菌、固氮菌C.异养型细菌、乳酸菌、硝化细菌 D.自养型细菌、固氮菌、分解尿素的细菌二、非选择题9.(10分)有调査显示:我国人群中高血糖及糖尿病的人群比例不断提高,健康生活越来越值得关注。如表为体检调查中健康状况不同的五种人群分别在空腹和餐后的不同时间测得的血糖(mm)健康状态空腹餐后1小时餐后2小时餐后3小时正常4.4~6.16.7~8.35.0~7.24.4~6.7良好6.1~7.28.3~9.97.2~8.86.7~8.2一般7.2~8.210.0~12.78.9~11.08.3~9.9不良8.3~9.912.7~16.111.1~15.310.0~14.4极其不良10.0~16.6~15.5~14.4~请分析相关数据并回答问题:(1)体检时,一般先空腹抽取静脉血来测定人体的空腹血糖浓度。正常人空腹时,血糖的来源是___和______。(2)分析表中数据会发现:空腹抽血后,再一次定量饮入高浓度葡萄糖水。喝糖水后每隔一定时间静脉取血,测定血糖浓度(整个过程中禁食、禁水,不做剧烈运动),发现正常人与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不足者血糖浓度的变化趋势都是___。但餐后3小时与正常人相比,一般或不良等健康状态人的血糖浓度下降的速率较小,原因是________,所以血糖浓度下降较慢。(3)表中健康状态极其不良的人往往是糖尿病患者,其餐后3小时血糖下降的原因是葡萄糖进入细胞的过程受阻,导致部分葡萄糖以___形式排出体外;该类患者常表现出体重明显下降,原因是_______,导致机体脂肪和蛋白质的分解增加。10.(14分)对一处弃耕农田的演替过程的记录如下表所示。请据表回答下列问题:演替阶段群落类型植物种类数草本植物灌木乔木1草丛34002针叶林521213针、阔叶混交林6724174常绿阔叶林1063116(1)从草丛到常绿阔叶林的演替过程中,群落对光能的利用能力____________(填“提高”或“不变”或“降低”)。(2)该地草丛、针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的丰富度不同,丰富度是指____________。(3)一般来讲,与草丛相比,常绿阔叶林的动物分层现象较为____________(填“简单”或“复杂”),原因是____________。(4)在常绿阔叶林阶段,假设该生态系统中有一食物链为甲种植物→乙种动物→丙种动物,若丙种动物的数量增加,则一段时间后,甲种植树数量也增加,其原因是____________。(5)如果一块弃耕农田位于半干旱地区,群落演替可能发展到____________阶段。(6)据调查,近5万年以来,某地区由于气候越来越干燥,森林逐渐被灌丛取代,这也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演替类型。近50年来,由于人类过度开垦,导致局部灌丛出现了荒漠化,该现象表明:与该地区具有的自然演替相比,人类的开垦活动使得该地区群落的演替速度____________(填“未发生改变”、“变慢”或“变快”),演替的方向____________(填“发生改变”或“未发生改变”)。11.(14分)内蒙古白音锡勒牧场是著名的草原自然保护区,牧草繁茂、牛羊遍地。但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长期过度放牧导致该地区羊草草原群落退化为冷蒿群落,中国科学院研究人员从1983年到2012年间研究了退化羊草草原围栏耙地处理后植物群落恢复演替的过程。下表显示退化羊草草原围栏耙地处理后各恢复演替阶段五种植物的相对密度及相对生物量的综合值。回答下列问题:恢复演替阶段相对密度及相对生物量的综合值羊草冰草大针茅冷蒿猪毛菜第一阶段232719435第二阶段65-7217-3210-1115-1914-47第三阶段50-1348-691-431-190-5第四阶段22-1042-3511-1494-260-13(1)研究人员调查羊草草原植物种群密度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该群落发生的演替类型是________。(2)由表可知,与第一阶段相比,第二阶段由于围栏耙地处理使________迅速成为明显的优势种,冷蒿急剧下降,其他物种也有相应的变化;到了第三阶段,猪毛菜由于________而明显下降。第四阶段末,植物经过激烈竞争后,达到一个与群落所处环境相适应的相对稳定的状态,这是群落中物种之间及生物与环境间________的结果。(3)为探究不同治理方式对退化羊草草原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1983年科研人员除围栏耙地外,另取两块类似样地,分别进行围栏封育(自然恢复)和不围栏的继续放牧。2008年分别取上述3种处理方式的0-10厘米和10-30厘米的土样,测定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①“不围栏的继续放牧”在本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__。②分析图中的数据可知:围栏封育处理后,细菌数量在________厘米的土层增长率较高,真菌数量在________厘米的土层增长率较高。③根据图中的数据推测:浅土层中围栏封育的细菌和真菌数量均高于不围栏的原因是________;浅土层中围栏耙地的细菌和真菌数量均高于围栏封育的原因是________。(4)不同治理措施对退化草原恢复的效果不同,说明人类活动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________和________进行。12.乳头瘤病毒(HPV)为DNA病毒,已知的亚型有100多种,分低危型和高危型。子宫颈癌主要由高危型持续感染所致,严重危害妇女的身心健康。图1是HPV入侵机体后,机体作出的免疫应答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甲是____________细胞,其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要完全清除HPV病毒,还需要通过___________免疫产生抗体参与,过程如图2。大多数抗原经过A细胞的摄取和处理,可将其内部隐蔽的抗原决定簇暴露出来,然后呈递给[B]_________细胞;B淋巴细胞受到两个信号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D]________细胞和记忆B细胞,这两个信号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目前,针对HPV已经研制出预防效果较好的四价疫苗和九价疫苗,HPV疫苗价数越多,其中所含的________________种类越多,可以预防的HPV类型越多。纯化HPV的衣壳蛋白以制备疫苗注入机体后一般不会引起细胞免疫,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A【解析】对于高烧不退的病人,其体温调节功能发生障碍。加盖棉被,不利于散热,在病理情况下,比如不容易出汗,即使出汗,加盖被子后,汗液不容易蒸发,对散热作用也不大,A项错误;产热量不变的情况下,在额头上敷用冷水浸泡过的毛巾、用酒精棉球擦拭四肢等部位,都有利于散热,即有利于降低体温,B、C项正确;适当撤减衣被可以提高人体热量的扩散,有利于散热,即有利于降低体温,D项正确。【考点定位】体温调节2、B【解析】1、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2、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pH和渗透压。(1)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2)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的缓冲物质有关;(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3、引起组织水肿的直接原因是组织液增多,引起组织液增多的原因主要有两个:(1)血浆渗透压降低,组织液吸水增多,引起因素有过敏、肾炎、损伤及营养不良导致血浆蛋白减少;(2)组织液渗透压升高导致组织液吸水,引起因素有毛细淋巴管受阻和局部组织细胞代谢旺盛,导致组织液中溶质微粒数目增多。【详解】内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A正确;血红蛋白存在红细胞中,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B错误;过敏反应引起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组织液吸水,导致组织水肿,C正确;剧烈运动时,血浆pH仍保持相对稳定与缓冲物质HCO3一、HPO42-等离子有关,D正确。故选B。3、B【解析】甲状腺激素为氨基酸衍生物,可促进新陈代谢和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使呼吸,心律加快,产热增加。【详解】A、本实验目的是研究槲皮素对高脂膳食危害的影响,根据实验的对照原则,表中?应为高脂膳食,A正确;B、实验组2为高脂膳食处理组,长期高脂膳食会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新陈代谢降低,耗氧量和产热量应该低于其他两组,B错误;C、表中数据显示,高脂膳食组与正常膳食组对照,高脂膳食组中BDNFmRNA和BDNF的含量均低于正常膳食组,而高脂膳食+槲皮素组中BDNFmRNA和BDNF的含量均高于高脂膳食组,且与正常膳食组的BDNFmRNA和BDNF的含量接近,说明槲皮素通过恢复BDNF基因表达量来缓解高脂膳食的危害,C正确;D、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缺碘会使甲状腺激素合成加少,会出现与实验组2类似的症状,D正确。故选B。4、C【解析】生长素的运输方向:“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总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不能颠倒。横向运输就是指生长素由茎(光源)的一侧横向移动到另一侧(背光)的运输方式,由此造成的生长素分布不均实际上应与电荷分布有关。非极性运输是通过韧皮部进行运输的。【详解】A、生长素是由根尖分生区合成并分泌,作用于伸长区,促进细胞的纵向伸长,使细胞体积增大,调节细胞的伸长生长,A正确;B、根尖水平放置时,由于重力的作用是生长素在尖端部位横向运输,近地一侧生长素浓度高,由于根对生长素比较敏感,生长素浓度高,生长受到抑制,B正确;C、据题意可知,生长素自上往下(远离根的方向)地被运送到根的伸长区,与根尖的造粉体密切相关,因此图中造粉体的重新定位引起了IAA的极性运输,IAA的横向运输与重力等因素有关,C错误;D、在重力和造粉体的作用下,根尖附近生长素的浓度会发生改变,因此根尖水平放置时,根向地生长,D正确。故选C。5、C【解析】如图:给小鼠注射李斯特菌后,TNF-α基因敲除组小鼠记忆细胞的数量增多,效应T细胞数量减少。【详解】A、本题测量的是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的数量,没有说明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变化,A错误;B、TNF-α基因表达使得效应T细胞数量增多,利于初次免疫中免疫系统对抗原的清除,B错误;C、如图:TNF-α基因敲除小鼠的效应T细胞和野生型相比数量减少,说明TNF-α基因表达产物作用于T细胞会影响T细胞增殖分化的方向,C正确;D、记忆细胞不能直接发挥免疫效应,需要增殖分化成相应的浆细胞或相应的效应T细胞后发挥作用,D错误。故选C。6、A【解析】暗处理后的重量变化代表细胞呼吸速率;光照后与暗处理前重量变化表示1h光合速率与2h呼吸速率的差值。由表中数据可知,该绿叶细胞呼吸速率最高的温度是29℃;25℃光合速率为3+1×2=5,净光合速率为5-1=4;27℃光合速率为3+2×2=7,净光合速率为7-2=5,29℃光合速率为3+3×2=9,净光合速率为9-3=6,31℃光合速率为2+1×2=4,净光合速率为4-1=3。【详解】A、29℃下呼吸速率最高,该植物呼吸酶的最适温度是29℃,A正确;B、由分析可知,第1、2、3组的净光合速率分别为4、5、6,B错误;C、由分析可知,第3组净光合速率最大,光照1h第3组释放的氧气量最大,C错误;D、在第4组实验测定结果中,每小时的呼吸消耗为1mg,而2小时后重量增加1mg,因此lh时间内合成葡萄糖总量=1+1×2=3mg,D错误。故选A。7、D【解析】生长激素是促进生长的,A错误。抗利尿激素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而起到调节尿量的作用,B错误。胰岛素是调节血糖的,可以使血糖浓度下降,C错误。肾上腺素可以加快心脏的跳动,是典型的强心剂,在受到惊吓时肾上腺素含量会上升,D正确。8、D【解析】选择培养基是指通过培养混合的微生物,仅得到或筛选出所需要的微生物,其他不需要的种类在这种培养基上是不能生存的。如:不含有机物的培养基中能筛选出自养微生物,如硝化细菌,缺氮培养基可以筛选固氮微生物;细菌等原核生物对青霉素敏感,不能在含青霉素的选择培养基上生存,可以用来筛选真菌;含尿素(不含其他氮源)的培养基能筛选含脲酶的微生物,如分解尿素的细菌。据此答题。【详解】A、硝化细菌能在不含有机物的培养基上生长,酵母菌不能在缺氮培养基上生长,根瘤菌不能在含尿素(不含其他氮源)的培养基上生长,A错误;B、根瘤菌不能在不含有机物的培养基上生长,青霉菌不能在缺氮培养基上生长,固氮菌能在缺氮培养基上生长,B错误;C、异养型细菌不能在不含有机物的培养基上生长,乳酸菌不能在缺氮培养基上生长,硝化细菌不能在含尿素(不含其他氮源)的培养基上生长,C错误;D、不含有机物的培养基中能筛选出自养型细菌,如硝化细菌;缺氮培养基可以筛选固氮微生物,如固氮菌;含尿素(不含其他氮源)的培养基能筛选含脲酶的微生物,如分解尿素的细菌,D正确。故选D。二、非选择题9、(1).肝糖原的分解(2).非糖物质转化(3).先上升,再下降(4).胰岛素分泌不足(5).尿糖(6).胰岛素缺乏,使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来获得能量(含义正确即可得分)【解析】血糖平衡调节:由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分布在胰岛外围)提高血糖浓度,促进血糖来源;由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分布在胰岛内)降低血糖浓度,促进血糖去路,减少血糖来源,两者激素间是拮抗关系。【详解】(1)空腹数小时后,人体血糖主要来自于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2)根据题意分析,空腹抽血后,再一次定量饮入高浓度葡萄糖水,理论上正常人和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不足者血糖浓度都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但餐后3小时与正常人相比,一般或不良等健康状态人血糖浓度下降的速率较小,是因为其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血糖浓度下降较慢。(3)极其不良的人餐后3小时血糖下降的原因是部分葡萄糖以尿糖的形式排出体外;糖尿病患者体重明显下降的原因是胰岛素缺乏,使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来获得能量,导致机体脂肪和蛋白质的分解增加。【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血糖调节的相关知识点,了解血糖调节的几种激素的作用以及血糖调节的机理,具备一定的实验设计思维,能够与正常情况相比分析各种健康状态下的血糖数据,进而结合题干要求分析答题。10、(1)提高(2)群落中物种数日的多少(3)①.复杂②.常绿阔叶林的种类数多并且有较为复杂的分层现象,能为动物提供复杂的栖息场所和食物来源(常绿阔叶林的分层为动物分层创造了条件)(4)由于乙种动物以甲种植物为食,丙种动物的数量增加导致乙种动物的数量减少,从而导致甲种植物数量的增加(5)草本植物(或稀蔬灌木)(6)①.变快②.未发生改变【解析】群落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可分为初生演替与次生演替。1.演替是群落组成向着一定方向、具有一定规律、随时间而变化的有序过程。它往往是连续变化的过程,是能预见的或可测的。2.演替是生物和环境反复相互作用、发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可逆变化。3.演替使群落的总能量增加,有机物总量增加;生物种类越来越多,群落的结构越来越复杂。4.顶极群落是演替达到的最终稳定状态,顶极群落并不是绝对稳定的,而是处于不断变化的相对稳定状态。【小问1详解】从草丛到常绿阔叶林的演替过程中,垂直方向上变得更复杂,群落对光能的利用能力提高。【小问2详解】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物种丰富度越大,生态系统营养结构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越高。【小问3详解】常绿阔叶林的种类数多并且有较为复杂的分层现象,能为动物提供复杂的栖息场所和食物来源(常绿阔叶林的分层为动物分层创造了条件),因此常绿阔叶林的动物分层现象较草丛相比更为复杂。【小问4详解】食物链上的生物彼此之间有调节作用,由于乙种动物以甲种植物为食,丙种动物的数量增加导致乙种动物的数量减少,从而导致甲种植物数量的增加。【小问5详解】群落演替的最终阶段由当地环境决定,弃耕农田位于半干旱地区,可能发展成草本植物(或稀蔬灌木)群落。【小问6详解】人类过度开垦,导致局部灌丛出现了荒漠化,说明人类的开垦活动使得该地区群落的演替速度变快;近5万年以来,某地区由于气候越来越干燥,森林逐渐被灌丛取代,自然状态下也是演替为沙漠,因此演替方向未变。【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群落结构及群落演替,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11、①.样方法②.次生演替③.羊草④.种间竞争能力弱⑤.协同进化⑥.对照⑦.0-10⑧.10-30⑨.不放牧提高了土壤表层的有机物含量,进而提高了细菌和真菌的繁殖速度⑩.耙地提高了土壤的通气性,进而提高了细菌和真菌的繁殖速度⑪.方向⑫.速度【解析】1、种群密度调查方法:a、样方法,b、标志重捕法,c、黑光灯诱捕法,d、直接计数法。2、群落演替的类型包括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植被、但后来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的演替。如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是指原来的植物群落由于火灾、洪水、崖崩、风灾、人类活动等原因大部份消失后所发生的演替。3、本实验目的是探究不同治理方式对退化羊草草原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自变量是处理方式(围栏靶地,围栏封育,不围栏)和土样深度(0-10厘米,10-30厘米),因变量时细菌数量和真菌数量。【详解】(1)植物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时样方法,该群落是由于人类活动(过度放牧)的影响消失后进行的演替,土壤条件基本保留,属于次生演替。(2)由表格可知,第一阶段冷蒿的相对密度及相对生物量的综合值最高,到第二阶段后,羊草最高,此时羊草成为优势种,到第三阶段,猪毛菜在种间竞争中处于弱势,数量明显下降,到第四阶段末,植物经过激烈竞争后,达到一个与群落所处环境相适应的相对稳定的状态,这是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下同进化的结果。(3)不围栏的继续放牧属于对照组,在本实验中起对照作用。据表可知,围栏封育处理后,细菌数量在0-10厘米的土层增长率较高,真菌数量在10-30厘米的土层增长率较高。浅土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