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2024年浙江丽水景宁畲族自治县招聘体育教师笔试历年参考题库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3/0B/0F/wKhkGWcc0SaAAE_oAAFtVK86gIg053.jpg)
![丽水2024年浙江丽水景宁畲族自治县招聘体育教师笔试历年参考题库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3/0B/0F/wKhkGWcc0SaAAE_oAAFtVK86gIg0532.jpg)
![丽水2024年浙江丽水景宁畲族自治县招聘体育教师笔试历年参考题库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3/0B/0F/wKhkGWcc0SaAAE_oAAFtVK86gIg0533.jpg)
![丽水2024年浙江丽水景宁畲族自治县招聘体育教师笔试历年参考题库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3/0B/0F/wKhkGWcc0SaAAE_oAAFtVK86gIg0534.jpg)
![丽水2024年浙江丽水景宁畲族自治县招聘体育教师笔试历年参考题库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3/0B/0F/wKhkGWcc0SaAAE_oAAFtVK86gIg053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丽水]2024年浙江丽水景宁畲族自治县招聘体育教师笔试历年参考题库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一、数量关系。在这部分试题中,每道题呈现一段表述数字关系的文字,要求你迅速、准确地计算出答案。(共35题)
1、明明和花花今年的年龄之和是35岁,明明对花花说我像你这么大时,你的年龄恰好是我的一半,则明明今年21岁。()
A:正确
B:错误正确答案选项:A
解析:本题考查年龄问题。假如明明今年21岁,可得花花今年是35-21=14(岁),两人的年龄差为21-14=7(岁),明明像花花一样大即是14岁时,花花为14-7=7(岁),花花的年龄恰好是明明年龄的一半,符合题意。
故本题正确。
2、小红用了10天看了《傅雷家书》前三分之二部分,后因考试临近,小红打算比计划提前3天看完。则小红每天看书的工作量应比计划提高()。
A:B:
C:
D:
正确答案选项:C
解析:由题干可知10天看了三分之二,则原计划看完全部需要天,则原计划剩余部分还需要5天看完。现在提前3天看完,那么剩余部分时间天。假设剩余部分看书工作量为10,计划每天工作量,现在每天工作量。则应该提高。
故本题选C。
3、农民刘大伯在某处工作,约定一年的报酬是8600元现金和一头牛。他从1月干到8月底因故离开时获得报酬3800元现金和一头牛,则这头牛的价格是:A:4600元
B:5800元
C:6000元
D:6500元
正确答案选项:B
解析:本题考查基础应用题。
设一头牛的价格为x元,根据题意可列方程×8=3800+x,解得x=5800。
故本题选B。4、1,32,81,64,25,(
),1,
A:8B:7
C:6
D:2
正确答案选项:C
解析:观察数列发现,各项数字均为常见的幂次数,可将原数列转化为,,,,,(
),,,底数构成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则题干所求项的底数为6;指数构成公差为的等差数列,则题干所求项的指数为1。因此题干所求项应为=。故本题选C。5、1
2
3
5
16()
A:80
B:230
C:81
D:231正确答案选项:D
解析:观察数列,通过做差与加和均无规律,考虑递推。分析较大的三项可得,,依次验证前三项,,,即。故所求项为。
故本题选D。6、某班评定学生奖学金时,规定平时分、期中分和期末分的排名均在班级前的学生才有资格获取。现从该班任选一名学生,其有资格获取奖学金的概率最高的为:
A:
B:
C:
D:
正确答案选项:C
解析:要使获奖的概率尽量高,就要使符合获奖条件的人数尽量多,即平时分、期中分和期末分的排名均在班级前的学生是完全相同的人。此时任选一名学生,其有资格获取奖学金的概率为故本题选C。
7、现有0.9%的生理盐水和20%的盐溶液若干,不能调制出下列哪一种浓度的盐溶液?
A:1.13%
B:4.95%
C:11.25%
D:20.50%
正确答案选项:D解析:本题考查溶液问题,属于溶液混合。
设混合溶液浓度为x,根据混合溶液浓度介于原溶液浓度之间,则0.9%<x<20%。结合选项易发现,只有选项D不符合。故本题选D。
8、三个连续自然数的乘积是210,则其中两个自然数为:
A:4、5B:7、8
C:8、9
D:6、7正确答案选项:D
解析:解法一:
本题属于约数倍数问题,用代入排除法解题。
三个连续自然数的乘积是210,则210均能被这三个自然数整除,代入选项判断:
代入A选项,210不能被4整除,排除;代入B选项,210不能被8整除,排除;
代入C选项,210不能被8、9整除,排除;
代入D选项,210能被6、7整除,满足题意;故本题选D。
解法二:
本题属于约数倍数问题,用方程法解题。
设三个连续的自然数中第二个为x,则第一个为x+1,第三个为x-1,可列方程:(x+1)x(x-1)=x³-x=210,解得x=6,则三个连续自然数分别为5、6、7,只有D选项满足题意。
故本题选D。
9、某水果店进一批时令水果,在运输过程中腐烂,卸货时又损失,剩下的水果当天售出,发现还获利A:1.6
B:1.8
C:2
D:2.2
正确答案选项:C
解析:题干只给出比例,没有具体值,可赋值水果的进价为10,进货量为20,则这批水果的成本为,由“获利”可得一共卖出,由“运输过程中腐烂,卸货时又损失”,可得售出的水果为,故售价为,售价是进价的
故本题选C。10、5,7,13,16,31,(),81,82
A:32
B:42
C:50
D:62
正确答案选项:C
解析:数列每项均为正整数且有递增趋势,但各项之间无明显关系。观察发现,前五项按顺序分别除以2、3、4、5、6、7、8、9,得到,,,,,余数均为1,以此类推,可判定题干所求项除以7的余数为1,采用代入排除法,A项,排除;B项:,排除;C项:,当选;D项:,排除。将规律代入后两项进行验证,,
故本题选C。11、公司的40名员工订阅了甲乙丙3种报纸中的1种、2种或3种,至少有多少名员工订阅的报纸种类相同?
A:35
B:12
C:5
D:6
正确答案选项:D
解析:要求“至少有多少名员工订阅的报纸种类相同”,需要知道共有多少种订阅方式。根据题意可知:订阅1种,有,3种订阅方式;订阅2种,有,3种订阅方式;订阅3种,有,1种订阅方式,则共有种订阅方式。求“至少有多少名员工订阅的报纸种类相同”,根据最不利原则,让每种订阅方式下订阅的人数尽可能相等,
故本题选D。12、抽屉里有4种卡片,分别写有数字1、2、3和4。如果从中取出10张卡片,卡片上的数字之和是28,则写有数字2的卡片最多有()张。
A:5
B:6
C:7D:8
正确答案选项:B
解析:分析问题本题中由于涉及到的未知量较多,故可采用方程法,将取出来的10张卡片中,写有1、2、3、4的卡片张数分别设为a、b、c、d,由于数字之和是一定的,故若要b最大,则让其它的卡片张数最少即可。
计算过程
由于共取出10张,则有a+b+c+d=10,记为①;
由于数字之和为28,故有:a+2b+3c+4d=28,记为②。
根据①,可得d=10-a-b-c,代入②,有a+2b+3c+4(10-a-b-c)=28,化简得:3a+2b+c=12,得到2b=12-3a-c,若要b最多,则a和c应尽量小,故让a=c=0,则2b最多为12,b最多为6,此时d=4,a、b、c、d均为自然数,符合题干要求。再次标注答案
故本题选B。13、实验室现有浓度为和的两种酒精溶液。老师要求小王各取出一部分配成浓度为的酒精溶液,但糊涂的小王将两种溶液的量取反了,则小王新配的酒精溶液浓度是多少?()
A:
B:
C:
D:
正确答案选项:C
解析:假设浓度为的溶液量为,,浓度为的溶液量为,则
方法一:根据题意有,解得,赋值,,若小王将两种溶液的量取反了,那么浓度的溶液量为4,浓度为的溶液量为7,则此时混合溶液的浓度为。方法二:根据线段法,距离与量成反比,可得
,赋值,,若小王将两种溶液的量取反了,那么浓度的溶液量为4,浓度为的溶液量为7,则此时混合溶液的浓度为
故本题选C。
14、某公司共有员工155人,其中男职工人数的比女职工人数少15人,请问:男职工比女职工少多少人?()
A:4人
B:5人C:6人
D:7人
正确答案选项:B
解析:设男职工人数为,则女职工人数为,依据题意有:,解得。那么女职工人数为人,故男职工比女职工少
故本题选B。
15、一辆从九江开往萍乡的客车在途中因停车处理事务,耽误了6分钟,然后将时速由原来的每小时40千米提高到每小时50千米,这样走了()千米就可以将耽误的时间补上。
A:8B:20
C:16
D:32正确答案选项:B
解析:方法一:设需要千米就可以将耽误的时间补上,根据题干已知条件可得:,等式两边同时乘以200,化简得,解得千米。
方法二:耽误6分钟相当于少走了千米,提速之后弥补4千米需要时间小时,0.4小时走的距离为千米。
故本题选B。16、某服装厂有甲、乙、丙、丁四个生产组,甲组每天能缝制8件上衣或10条裤子;乙组每天能缝制9件上衣或12条裤子;丙组每天能缝制7件上衣或11条裤子;丁组每天能缝制6件上衣或7条裤子。现在上衣和裤子要配套缝制(每套为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则7天内这四组最多可以缝制衣服()套。
A:110B:115
C:120
D:125
正确答案选项:D
解析:甲、乙、丙、丁四个生产组裤子、上衣效率比分别为:。根据,可知丙效率比乙效率比甲效率比丁效率比,因此丙生产裤子,甲和丁生产上衣,乙灵活调配。根据题意可知,丙生产裤子条,甲和丁生产上衣件。设乙天生产上衣,则天生产裤子。要使裤子和上衣配套,则,解得,即乙3天生产上衣,4天生产裤子。故总套数套故本题选D。
17、2,6,38,1446,()A:2090916
B:2090917
C:2090918
D:2090919
正确答案选项:C
解析:数列数字增长幅度很大且位于幂次数附近,考虑幂次规律。观察可得:,,。即该数列为递推数列,且,则,尾数=。
故本题选C。18、某年8月份有22个工作日,那么8月1日可能是(
)。
A:周一或周三
B:周二或周四
C:周一或周四
D:周四或周日
正确答案选项:D
解析:8月份有31天,包含完整的4周加3天,由题目条件可知:22个工作日,则有9个休息日。完整的4周内有4×2=8个休息日,则余下的3天内有2天工作日,1天休息日。可有两种情况:一是休息日为1号,8月1号为周日,从8月2号到29号为四个完整的星期,30号、31号为周一周二,此时休息日为9天。二是休息日为31号,即31号为周六,此时4号到31号为四个完整的星期,1、2、3号分别为周四周五周六,也有九个休息日。
故本题选D。19、某地区按以下规定收取电费:当月用电不超过200度,按每度电0.45元收费,当月用电超过200度,则超过部分按每度电0.8元收费,某用户6月份交电费,平均每度电0.55元,则他家6月份用电为多少度?
A:170
B:220
C:280
D:310
正确答案选项:C解析:本题考查经济利润问题,属于分段计费类,用方程法解题。
由6月份交电费,平均每度电0.55元,可知用电量超过200度,设超过200度的部分为x度,则根据题意,列方程=0.55,解得x=80(度)。故他家6月份用电为200+80=280(度)。
故本题选C。20、小王骑自行车以300米/分钟的速度沿公共汽车路线前进,当他超过始发站7200米时,一辆公共汽车以600米分钟的速度从始发站出发。已知公共汽车每行3分钟到达一站,停车1分钟,则公共汽车追上小王用的时间是:
A:26分钟
B:37分钟
C:40分钟D:46分钟
正确答案选项:D
解析:本题考查行程问题,属于相遇追及类。根据题意可知,汽车行驶3分钟停1分钟对应小王骑车4分钟,在这4分钟内,汽车的行驶距离为600×3=1800,小王骑车距离为300×4=1200,汽车可以追赶1800-1200=600。因此,如果追及7200米,则需要7200÷600=12,说明需要12个4分钟,共48分钟,但是考虑到最后一次没停车前就能追到,因此先计算44分钟之内汽车的追及距离,即(1800-1200)×11=6600,还差600米追上,600=(600-300)×追及时间,求得最后一次追及时间为2分钟,共需44+2=46(分钟)。
故本题选D。
21、玲玲卖了一天的报刊,晚上数钱时,她发现手头的一叠纸币是一些贰元的和伍元的。她把这叠纸钱分成钱数相等的两堆,第一堆中伍元和贰元的钱数相等,第二堆中伍元与贰元的张数相等。请问这一叠纸币至少有多少元?()
A:140
B:210
C:240
D:280正确答案选项:D
解析:设第二堆中伍元与贰元的张数均为张,则第二堆的总钱数为元。由题意可得:这两堆纸钱钱数相等,则第一堆中的钱数也为,又因为第一堆中伍元和贰元的钱数相等,则一定为5和2的公倍数,即10的公倍数。最小为20,则这叠纸币至少有元。
故本题选D。
22、某商店的利润近年来呈上涨趋势,去年的税前利润比前年增加了25%,上缴国家利税1200万元后,还余,那么前年的税前利润为()万元。
A:2880
B:3600C:4800
D:3840
正确答案选项:D
解析:解法一:
本题考查基础应用题。
根据“上缴国家利税1200万元后,还余”说明,上缴了1-=的利税,则去年税前利润为1200÷=4800(万元)。前年的税前利润为:=3840(万元)。
故本题选D。
解法二:本题考查基础应用题,用方程法解题。
设前年的税前利润为x万元,则去年的税前利润为(1+25%)x=1.25x。依题意,可列方程:1.25x-1200=1.25x×,解得x=3840(万元)。
故本题选D。
23、1
2
3
10
39()
A:98
B:135
C:147D:196
正确答案选项:D
解析:分析问题
题干数列呈现递增趋势,若考虑多级数列,则无规律。由于本题中前两项相加后与第三项有倍数关系,故可考虑递推数列。
计算过程
从左到右,相邻三个数字满足前两个数字和的1倍、2倍、3倍、(4倍)等于第三个数字。即3=1×(1+2),10=2×(2+3),39=3×(3+10)。
根据上述规律,题干括号所求数字为4×(10+39)=196。
故本题选D。24、四个家庭一起去儿童乐园玩,他们一起到同一个售票窗口买票,当他们买票的时候必须每个家庭的人都要站在一起(家庭成员内部排序无要求),则这四个家庭可以有()种排队顺序。A:24
B:96
C:384
D:40320
正确答案选项:A解析:本题考查排列组合问题,属于基础排列组合。由题意知,四个家庭之间排顺序,情况数可以有=24(种)。
故本题选A。25、学校组织春游,安排一个车队,如果每辆车坐3名学生,余下的50名学生需要乘坐另外一辆大巴,如果每辆车坐4名学生,则最后正好多出3辆空车。该车队有()辆出租车。
A:48
B:55
C:62D:65
正确答案选项:C
解析:设该车队有辆出租车,由题意可得:,解得。故本题选C。
26、用甲、乙、丙三杯不同浓度的盐水调制成浓度为的盐水,已知甲乙丙杯盐水的质量比例为,丙杯盐水浓度为,乙杯盐水浓度是甲杯的一半,则甲杯盐水的浓度是()。
A:
B:
C:
D:正确答案选项:C
解析:已知比例求比例,考虑赋值,赋值甲、乙、丙杯盐水的质量分别为10、20、10。设甲杯盐水浓度为,则乙杯盐水浓度为,根据混合前后溶质量不变,可得:,解得:,即甲杯盐水浓度为,即甲杯盐水浓度为。
故本题选C。
27、有若干颗相同的围棋子,可刚好围成一个正三角形或一个正方形,若围成三角形时每条边比围成正方形时每边多11颗棋子,则共有()颗围棋子。
A:121
B:132
C:143D:144
正确答案选项:B
解析:解法一:
本题考查其他杂题。
设围棋子有x颗,根据“围成三角形时每条边比围成正方形时每边多11颗棋子”可得,(x/3+1)-(x/4+1)=11,解得x=132。
故本题选B。
解法二:本题考查其他杂题。
由于这些棋子可以围成正三角形或正方形,说明棋子的数量既是3的倍数也是4的倍数,即是12的倍数,结合选项排除A、C。
代入B项,三角形时每边有=45颗,正方形每边有=34颗,45-34=11颗,满足题意。故本题选B。
28、往某水库中注水,A泵注水400立方后,换用效率是A泵注水速度2倍的B泵,已知B泵注水700立方的时间比A泵注水400立方的时间少50分钟,则A泵的注水速度为多少立方/分钟?
A:0.5B:1
C:1.5D:2
正确答案选项:B
解析:本题考查工程问题,属于条件类。
设A泵的注水速度为x立方/分钟,B泵的注水速度为2x立方/分钟,根据“已知B泵注水700立方的时间比A泵注水400立方的时间少50分钟”可得,-=50,解得x=1。
故本题选B。
29、由1、2、3、4不重复使用数字组成的所有四位数,将这些四位数从小到大依次排列,则3421排在多少位?A:15
B:16
C:17
D:18
正确答案选项:D
解析:
本题考查排列组合问题,属于基础排列组合。
根据题意,1、2、3、4的排列可分为4种情况:①首位是1:组成的四位数有=6(个);②首位是2:组成的四位数有=6(个);③首位是3:组成的四位数有=6(个);④首位是4:组成的四位数有=6(个)。其中3421是首位为3的最大的一个数,因此从小到大依次排列,排第:6+6+6=18(位)。
故本题选D。
30、有一只野兔先跑出90米后,猎狗去追。野兔跑8步的路程,猎狗只需要跑3步,猎狗跑3步的时间,野兔能跑4步,猎狗至少跑出()才能追上野兔。
A:135米
B:180米
C:240米D:270米
正确答案选项:B解析:
本题考查行程问题,属于相遇追及类,用比例法解题。
根据“猎狗跑3步的时间,野兔能跑4步”,可知时间一定时,猎狗和野兔的步数之比为3∶4;根据“野兔跑8步的路程,猎狗只需要跑3步”,可知路程一定时,猎狗和野兔的步数之比为3∶8,即猎狗和野兔每步的距离之比为8∶3。综上可得,猎狗与野兔的速度之比为24∶12=2∶1,速度分别设为2v,,追及时间为t,根据追及公式:追及距离=(大速度-小速度)×追及时间,可得:90=(2v-v)×t,解得vt=90米。
猎狗跑的距离为:2v×t=2×90=180(米)。
故本题选B。31、有25位老人的年龄恰好是25个连续自然数,两年以后,这25位老人的年龄之和正好是2000,其中年龄最大的老人今年多少岁?()A:80
B:82
C:90
D:92
正确答案选项:C解析:这25位老人今年的年龄和为,则他们的平均年龄为,即年龄处于最中间的老人的年龄为78岁,故年龄最大的老人今年的年龄为。
故本题选C。32、8,10,10,11,11.5,()
A:11.25
B:11.5
C:12.25
D:12.5
正确答案选项:C
解析:观察数列,无明显特征,优先考虑作差。后一项减前一项,得到新数列:2,0,1,0.5,发现:,猜想规律为:,验证规律:,满足规律。可得下一项,则所求项。故本题选C。
33、军事演习的模拟战场上有3个要点,B点在A点正北方3千米处,C点在A点正东方4千米处。现某部队保持与B、C两点相同的距离穿过战场,其在行进过程中,与A点之间最短的距离为()千米。
A:0.6
B:0.7
C:0.8
D:0.9
正确答案选项:B解析:解法一:
本题考查几何问题,属于平面几何类。
如图所示,部队要保持与B、C两点相同的距离穿过战场,即是在BC两点的对称轴直线FO上行进,BC⊥FO。做AD⊥OF,A距OF最短的距离即是AD。由勾股定理可知BC=5,则BF=2.5。
过A点做BC上的高AE,那么AE=AB×AC÷BC=3×4÷5=2.4。在直角三角形ABE中BE²=AB²-AE²,则BE=1.8。可得AD=EF=BF-BE=2.5-1.8=0.7。
故本题选B。
解法二:
本题考查几何问题,属于平面几何类。如图所示,部队要保持与B、C两点相同的距离穿过战场,即是在BC两点的对称轴直线FD上行进,BC⊥FD。做AD⊥FO于D,A距FD最短的距离即是AD。△COF∽△ABC,有CO∶CF=BC∶CA=5∶4,又CF=BC÷2=2.5,解得CO=,则AO=AC-CO=。
△AOD∽△COF,则有AO∶CO=∶=AD∶CF,解得AD=0.7。
故本题选B。
34、某手机短信套餐定价每月3元,某单位一些人包全年,其余人包半年,共需340元。如果包全年的改包半年,半年的改包全年,共需200元,问该单位有多少人呢?
A:10
B:11C:12
D:13正确答案选项:A
解析:本题考查基础应用题。
由题意知,全年的花费为3×12=36,半年的花费为3×6=18。设包全年的人数为x,半年的人数为y,可得方程:36x+18y=340①,18x+36y=200②,联立解得x+y=10(人)。
故本题选A。35、12,16,112,120,()
A:140
B:124C:130
D:322
正确答案选项:C
解析:数列无明显特征,做差无规律,观察题干数字特性,考虑机械化分。1|2,1|6,1|12,1|20,划分后得到两组数列,第一组均是1,1,1,1,故下一项应是1;第二组数列是2,6,12,20,观察可得:,,,,故下一项应是。则题目所求项为130。
故本题选C。二、言语理解与表达。本部分包括表达与理解两方面的内容。请根据题目要求,下列各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其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共40题)
1、外交问题的最终决策不能过于追随网络民意。________关注网上反映出来的“民意”,________重视互联网反映不出来的“沉默的大多数”的“民意”,________兼顾国内、国际局势,以外交大局为重。依次填入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既要也要更要
B:只要就要还要
C:既要还要又要
D:只要只要就要
正确答案选项:A
解析:由第一句可知,外交问题的最终决策不能仅仅让网络民意满意,而应该兼顾各方面的声音,前两空应该是并列关系,“只要……就要”是条件关系,“只要……只要”不表并列关系,均不符合语境,排除B、D项。根据最后一个分句“以外交大局为重”可知,解决外交问题最重要的还是要兼顾大局,所以横线处三个句子并非简单的并列,而是递进关系,C项“又要”表并列,不符合语境,排除。
故本题选A。【文段出处】《外交政策不能被“民意”左右》
2、微博是一种网络技术应用。它篇幅短小,每条不超过140个字,甚至可以三言两语。它代表了个人最真实的即时言论,人们可以用微博发布信息、发表评论、讨论问题、转发跟帖。无论是用电脑还是用手机,只要能上网,人们就可以像发短信一样发微博,非常方便。
对微博特点概括最准确的是()。
A:微博是一种篇幅短小的代表了个人最真实的即时言论的使用非常方便的网络技术应用
B:微博代表了个人最真实的即时言论,不仅篇幅短小而且运用也非常方便
C:微博是一种能发布信息、发表评论、讨论问题、转发跟帖的非常方便的网络技术D:微博是一种代表了个人最真实的即时言论只要能上网就能运用的网络技术应用
正确答案选项:A
解析:根据文意可知,微博有以下特征:是一种网络技术应用、篇幅短小、代表个人最真实的即时言论、非常方便,故对微博特点概括最准确的为A项。
B项,没有体现出微博的“网络技术应用”特点,排除。
C项、D项均未体现“篇幅短小”这一特点,排除。
故本题选A。
【出处】《致女儿的信》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夏天的耗电量比冬天的耗电量小一倍
B:那场火让我知道,所谓的家,不是我住在哪儿,我心中拥有的东西C:历经8个多小时的风浪颠簸,一个东西走向、形似“扁担"的小岛,隐约出现眼前
D:通过冬季野营拉练,锤炼战斗作风
正确答案选项:C
解析:A项,“小一倍”表述错误,可以修改为“多一倍”或者“小一半”,存在语病,排除;
B项,成分残缺,缺关联词语,应改为“不是我住在哪儿,而是我心中拥有的东西”,存在语病,排除;C项,没有语病,当选;
D项,成分残缺,句子缺主语,应改为“锤炼官兵战斗作风”。存在语病,排除。故本题选C。【文段出处】《我的房子烧毁了,现在我可以更清晰地看到渐渐升起的月亮》、《守岛30年,向阳光而行》
4、选出括号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学习一直第一的小明(急流勇退),成绩下降到了十五名。
B:我厂的制度改革任重道远,堪称(邯郸学步)。
C:小明虽然被多次劝告,但仍(怙恶不悛),不知悔改。
D:封建统治者为统治人民,用迷信的手段(蛊惑人心)。正确答案选项:D
解析:审题干,找出括号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辨析选项。A项“急流勇退”比喻在处境顺利得意而情况又复杂多变时,果断地退出,不形容学习退步,不符合语境,排除A项。B项“邯郸学步”比喻一味模仿别人,非但没有学到别人的长处,反倒失去了自身的特色,是贬义成语,而文段不含贬义,不符合语境,排除B项。C项“怙恶不悛”意为坚持作恶,不肯悔改,用在文中语义过重,不符合语境,排除C项。D项“蛊惑人心”指毒害,迷惑人心,可以搭配“迷信手段”,符合语境。
故本题选D。
5、通过使用超高速摄影机、荧光成像和建模实验,研究人员发现,降雨会带动微生物扩散,每一滴雨滴可以将土壤表面的细菌转移至空气中。尤其当雨点降速与小雨近似,气温与热带地区近似时,雨滴“砸”向土壤时产生的每一股气溶胶都包含来自土壤的几千个细菌。这些细菌可以在空气中存活逾1个小时。虽然细菌转移的比例看起来不高,但据测算,每年由降雨散播的细菌总量可达10000万亿到800000万亿,全球降雨或能转移土壤中全部细菌的至,具体比率视土壤类型和当地气候而定。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的是()。
A:土壤中的细菌如何随雨滴大量转移至空气中B:大雨过后为何疾病发病率有所增加
C:气候如何对空气中的细菌传播产生影响
D:细菌如何在气溶胶形成过程中存活
正确答案选项:A
解析:文段先通过研究人员的发现,指出降雨会带动细菌的扩散,之后通过“尤其”再次强调降雨对细菌扩散的作用,然后通过“存活逾1小时”、“总量可达10000万亿到800000万亿”、“至”等数据详细说明降雨如何带动细菌扩散,故文段为“总-分”结构,对应A项。
B项:“疾病发病率”无中生有,文段并未提及,排除;
C项:文段强调“降雨”对细菌扩散的影响,“气候”将概念扩大,排除;
D项:没有提及“雨”这一核心话题,排除。故本题选A。
【文段出处】《雨后泥土芳香,土壤细菌却随雨滴“飞扬”》
6、近年来,随着飞秒脉冲激光技术的发展,飞秒时间________光谱技术在化学________动力学、光合作用超快过程等研究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下列选项中,依次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是()。
A:分辩反映
B:分辨反应C:分辩反应
D:分辨反映
正确答案选项:B解析:第一空,根据选项特征可知,本题考查形近音近词的辨析,A、C项“分辩”指为消除所受的指责而进行解释、说明,与“辩解”意思相同,B、D项“分辨”指把两个以上的人或事物区分开,有分析辨别的意思。对应文段语境,应表达区分辨别的语义,排除A、C两项。
第二空,横线处搭配“化学”,B项“反应”指物质受作用而引起变化的现象和过程,与“化学”搭配恰当,且为固定学科术语,D项“反映”比喻表现出客观事物的本质,通常用作动词,排除。
故本题选B。
【文段出处】《我国制成飞秒时间分辨近场光学系统》7、但我以“孟子式的固执”认为,孟子的那些令人肃然起敬的蓝图仅是他诱使诸侯王接受他“仁政”“王道”主张的诱果,是他整个劝、说计划的“末”,促使诸侯王放弃战争,施仁政,进而为民争得生之权利才是他整个劝、说活动的“本”,本末是不可倒置的。从这个层面讲,孟子是真正的具有“兼济天下”情怀的仁者,一个真正体现了儒家“仁者,爱人”主张的博爱之人。根据作者的观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孟子主张仁政爱民
B:孟子主张“仁政”的终极目标是要实现“王道”C:作者执著地认为孟子是一个真正的仁者
D:孟子推崇儒家思想
正确答案选项:B
解析:文段阐述了作者对孟子的评价,认为他是真正的儒家仁者。根据作者所述的“本”和“末”的关系,“王天下”是末,“施仁政”才是本,可见,终极目标是“仁政”而非“王道”,故B项说法错误。
A项,孟子主张“施仁政,进而为民争得生之权利”,因此A项说法正确。
C项,通过最后一句话可知孟子是推崇儒家思想的仁者。
D项,从文段最后一句话可知,孟子主张仁政就是在推崇儒家的思想。
此题为选非题,故本题选B。8、在繁华过后,达沃斯小镇的______生活仍在______,直到迎来下一年扎堆的私人飞机和新的______。这个小镇在搭建每年一度的全球转型发展论坛时,也迎来自己的转型和发展。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宁静延续喧哗
B:平静继续喧嚣
C:平静延续喧哗
D:宁静继续喧嚣正确答案选项:D
解析:第一空,对应前文的“繁华”,即比较热闹,横线处应体现出安静之意。“宁静”侧重于“宁”,指安宁,没有搅扰,多形容环境,符合文意。“平静”侧重于“平”,平稳,没有动荡不安,常形容心情、表情、情态等,与文意不符。故第一空可排除B、C项。
第二空,搭配“生活”,“继续”与“生活”搭配得当,指生活连续下去、不中断。“延续”指照原来的样子继续下去,不搭配“生活”,常见搭配如:生命的延续。排除A项。
验证第三空,“喧嚣”指声音大而嘈杂;吵闹,符合文意。
故本题选D。
【出处】《达沃斯:瑞士小镇身份变迁》
9、尽管有人对“语言帝国主义”口诛笔伐,但英语在当今世界的地位和影响________,在经济全球化、网络和通讯技术发达、政治文化交流频繁的时代,英语在一定程度上承担了全球共通语的角色,发挥着重要的交际功能。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坚不可摧
B:无出其右
C:与日俱增
D:不容置喙
正确答案选项:B
解析:根据上下文可知,该空要填的意思与“口诛笔伐”语义相反,“口诛笔伐”意为用言论或文字宣布罪状,进行声讨;且从“……英语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重要的交际功能”可知,该空也要凸显出英语在当今世界的地位和影响力很大,是别的国家所不能比及的。
辨析选项。A项“坚不可摧”指非常坚固,摧毁不了。语义程度过重,排除A项。B项“无出其右”没有能超过它的,符合语境。C项“与日俱增”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多用于人的思想感情,排除C项。D项“不容置喙”指不允许别人插嘴说话,不符合语境,排除D项。故本题选B。10、随着“谁主张、谁举证”这一司法原则的强化,能否搜集到有力的证据,成为民事诉讼胜败的关键。目前,虽然人们的调查取证意识增强了,但搜集、保存和运用证据的能力还较弱,许多当事人往往只好委托律师或其他人员进行调查取证,因此民事类调查取证的需求越来越大。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民事诉讼中调查取证的主要途径
B:当事人取证意识与取证能力之间的差距
C:民事诉讼调查取证需求增大的原因D:搜集证据成为诉讼胜败关键的法律因素
正确答案选项:C
解析:分析文段。文段先说明随着司法原则的强化,能否搜集到有力的证据,是民事诉讼胜败的关键。接着又描述了与司法原则的要求相对比,目前人们搜集证据的能力还不足,因此使得民事调查取证的需求越来越大。文段主旨句为“因此”引导的总结句,主要分析的就是调查取证需求量变大的原因。对比选项。C项是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符合文段意图。
故本题选C。
【解析拓展】
A项:“主要途径”属于无中生有。B项:“取证意识与取证能力之间的差距”是文段解释部分的内容,偏离重点。D项:“搜集证据成为诉讼胜败关键的法律依据”强调的是当下司法原则的要求,属于引出话题部分的内容,偏离重点。11、微信群里有人说:现在的女孩子,不是女汉子就是女神经,怪不得我找不到女朋友。有人留言就讽刺他说:任何女孩子,只要你没在她身上看到温柔的那一面,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她没有爱上你。
这段话的观点启示我们:
A:凡事到外界去找原因B:别人对你呈现的样子,是你自己的责任
C:女孩呈现出温柔的样子,一定是爱上了你
D:女孩没有爱上你,99%是自己的问题,1%是她的问题
正确答案选项:B
解析:
分析文段。文段共两句。首句通过“微信群里有人说”表明了他认为自己找不到女朋友的原因。尾句通过“有人留言就讽刺他说”具体解释了该情况的主要原因,即“她没有爱上你”。故该文段通过具体的对话主要想说明的是,别人怎么对你,主要是看你自己。
对比选项。B项是文段主旨的同义替换。A项“凡事到外界去找原因”与文段内容相悖,排除。C项因果倒置,文段体现的是女生爱上了你,才会对你温柔,排除。D项“1%是她的问题”文段未提及,排除。
故本题选B。12、虽然在刊物上时有应用辩证方法治疗癌症有效的报道,但大多数是在以西医疗法为主导的前提下取得的,还有少数尽管是单靠中医而治愈的,但重复使用该法却不能取得更多的相同病例同样有效的验证,因而也都不具有普遍性意义。
这段话主要讨论的是:
A:中医辩证治疗癌症有一定效果
B:中医治疗癌症的效果还得不到有效验证
C:中医也能治疗癌症D:治疗癌症时中医和西医各有所长
正确答案选项:B
解析:分析文段。通过转折词“虽然……但……”可知,文段首先介绍了“治疗癌症有效”“大多数是在以西医方法主导”的,中医不起主导作用。通过转折词“尽管……但……”可知,文段其次介绍了中医“重复使用该法”不能“同样有效”。最后通过结论词“因而”引出结论:中医“不具有普遍性意义”。文段重点在“因而”之后,主旨句为“不具有普遍性意义”,且文段的表达倾向为消极。
对比选项。B项是对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
故本题选B。
【解析拓展】
A项和C项:第二个转折词之前的内容,偏离重点。D项:“各有所长”不符合文段的消极表达倾向。13、前信息时代,由于技术条件的________,人们无法实时获得他人对自己行为和言论的________,而在互联网时代,它更轻易地被看见、传播,或许正因为更多人可以看到,他们才会更多地参与到事件中来,________传播学的理论,一方面媒介利用技术在制造事件,另一方面正因为制造了事件,也更容易影响到人的行动。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成长看法来自B:限制回应根据
C:成熟评价基于
D:落后回答依照
正确答案选项:B
解析:分析第一空。根据“无法实时获得”可知,当时技术条件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该空感情倾向消极。A项“成长”指向成熟的阶段发展,生长,C项“成熟”指发展到完善的程度,二者倾向均不消极,排除A项和C项。B项“限制”指规定范围,不许超过,符合文意。D项“落后”指在行进中落在别人后面或工作进度迟缓,符合文意。分析第二空。根据“对自己行为和言论”可知,修饰“行为和言论”。B项“回应”指回答,答应,可以是语言、动作、现象的回应,符合文意。D项“回答”指对问题给予解释,对要求表示意见,一般适用于提出问题的语境中,不符合文意,排除D项。答案锁定B选项。
验证第三空。“根据”指把某种事物作为结论的前提或语言行动的基础,以传播学理论为基础,符合文意。
故本题选B。【解析拓展】
依照:以某事物为根据照着进行。看法:对客观事物所持的见解。评价:①评定货物的价格。也泛指衡量人物、事物的作用或价值;②评定的价值。来自:来源。基于:由于、根据。
14、审计的确发现了不少问题,但审计毕竟是滞后的,即使发现,很多损失也已造成,难以挽回。要想解决挤占挪用问题,必须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引入监督制约机制,其中包括财政监督、人大监督和公众监督。
这段文字的意思是强调:A:审计工作的滞后性
B:过程监督的重要性C:人大监督的重要性
D:监督制约机制的必要性
正确答案选项:D
解析:分析文段。首句指出审计有滞后性这一问题,接着给出解决对策,即引入监督制约机制,最后对监督机制进行详细解释。文段为“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对策句是主旨句。
对比选项。D项是对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
故本题选D。
【解析拓展】
A项:属于问题部分的内容,非重点。B项:无中生有。C项:“人大监督”属于监督机制的一部分内容,片面。15、贝多芬曾多次________地对小卡尔进行批评劝诫,但他的仁慈和宽容没有唤回毫无人性的小卡尔。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殚精竭虑
B:好心好意
C:仁至义尽
D:苦口婆心
正确答案选项:D解析:分析语境。根据“仁慈和宽容”可知贝多芬对小卡尔的劝诫是出于好心,故该空应体现“好心”这一含义。
辨析选项。A项“殚精竭虑”指用尽精力,费尽心思,常搭配事业,与“劝诫”不搭配,排除A项。B项“好心好意”指怀着善意,是口语表述,不符合题干书面语风格,排除B项。C项“仁至义尽”形容对人的善意和帮助已经做到最大的限度,不能作状语,一般用法是“对……已经仁至义尽”,排除C项。D项“苦口婆心”比喻善意而又耐心的劝导,符合语境。
故本题选D。
16、①今天可能会因为“人肉”出某个新闻热点人物而沾沾自喜,明天自己所有的个人资料就可能被挂在网上,供人观赏
②在互联网上,每个人都有可能是网络暴力的受害者,每个人都有可能是弱势群体
③但由于网络上追本溯源很困难、涉及的责任主体太多、侵权证据难以确定等原因,“法不责众”成为互联网上很多人肆无忌惮伤害别人的借口④法治之光驱散不开网络暴力的阴霾,维权的理想照不进受伤的现实
⑤近几年,随着大众信息安全意识的提升,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健全
⑥这种现象值得警醒,也应该反思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⑤④①②③⑥
B:②①⑤③④⑥
C:②⑤③④①⑥
D:①③④⑥②⑤正确答案选项:B
解析:对比选项,确定首句。②论述互联网现在呈现出来的一种现象。①具体在论述是哪种现象,⑤是在说对策,相较于①和⑤,②更适合置于首句,排除A项和D项。
对比B项和C项。②①话题一致,应捆绑在一起。排除C项。验证B项,②①说在互联网上,每一个人都可能是施暴者,也可能变成受害者,⑤③说虽然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健全,但是由于网络自身的一些特性,我们依然没有办法完全解决②①出现的问题。最后④⑥做总结即这种现象值得我们警醒,也应该深刻反思。逻辑通顺,话题连贯,正确。故本题选B。
17、尼泊尔云豹生活在喜马拉雅山脉的森林中,据估计,全世界的尼泊尔云豹总数不足100只,近日,一个安放在喜马拉雅南麓尼泊尔琅塘国家公园的红外相机拍摄到一段云豹的活动画面,这个相机处于海拔3498米的位置,在这之前,人们普遍认为云豹的活动范围仅限海拔2300米以下,近年来,科学家多次发现喜马拉雅山脉的猫科动物,在更高海拔地区活动的画面,在高寒地区生活的猫科动物皮毛较厚,若气温升高过多,他们体内的热量会迅速累积,从而导致身体出现一系列问题,这段文字所表达的主要思想是()。
A:尼泊尔云豹的生活习性发生了改变B:人类对尼泊尔云豹的认识进一步加深
C:气候改变迫使动物为了生存而寻找新的活动空间
D:喜马拉雅山脉的气候变暖现象非常突出正确答案选项:C
解析:文段首先借“尼泊尔云豹”的新发现引入话题,论述云豹生活的海拔已经超出了人们的认识,然后给出普遍性的结论,即气温升高影响了动物的生存,迫使它们寻找新的活动空间,对应C项。
A、B两项,“尼泊尔云豹”为引入话题、具体分析的表述,非文段重点,排除;
D项,“气候变暖现象”文段并未提及,选项无中生有,排除。
故本题选C。
【文段出处】《高度创纪录!一只云豹跑到海拔3498米的高山上,为人类敲响警钟》18、作为投资人,你需要思考:谁会站在这些巨人的肩膀上创造出更大的世界。所谓“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先前的巨人企业给后来的初创公司提供了完善的基础设备,要大数据有大数据,要云服务有云服务。而后者就是在这些基础上创造出新的东西,并以此颠覆前者。这段文字中,“后者”指的是()。
A:巨人企业
B:大数据
C:初创公司
D:云服务
正确答案选项:C
解析:根据文段“先前的巨人企业给后来的初创公司提供了完善的基础设备······并以此颠覆前者”可知,前者指的是“先前的巨人企业”,并提供了“大数据”和“云服务”,而“后者”对应的是“后来的初创公司”,对应C项。
A项巨人企业对应“前者”,B、D项分别对应巨人企业提供的服务。均不是“后者”指代内容,排除。故本题选C。
【文段出处】《成功率仅
19、鼻炎根据是否存在变应原(过敏原),可以分为有变应原的“变应性鼻炎”和没有变应原的“非变应性鼻炎”这两大类。非变应性鼻炎的概念其实非常宽泛,涵盖了很多种不同类型的鼻炎。这些鼻炎的病因复杂,致病机理也不尽相同。在种类繁多的非变应性鼻炎中,最常见的就是“血管运动性鼻炎”。每10个非变应性鼻炎患者里面,就有6~7个是血管运动性鼻炎。而在普通人群中,每100个人就有4个人患有血管运动性鼻炎。
血管运动性鼻炎的发病机制其实尚未完全清楚。目前的研究显示,它可能和自主神经的功能失调,还有鼻腔黏膜的局部炎性反应被①等有关联。
实际上,人体变应原检测技术存在局限性,而技术本身也在进步。有相当部分的血管运动性鼻炎患者存在一个有趣的现象,②他们皮肤点刺试验或血清变应原检测呈现阴性,③鼻腔黏膜局部的变应原阳性反应。
因此有学者建议把这样的病例归于“变应性鼻炎”的特殊类型,称为“局灶性变应性鼻炎”。也有学者提出,“血管运动性鼻炎”可能只是“变应性鼻炎”疾病发展的一个特殊阶段。也就是说,血管运动性鼻炎作为非变应性鼻炎的一种,可能会慢慢发展成为变应性鼻炎。
血管运动性鼻炎患者大多对温度、湿度等非常敏感,“干冷空气”被认为是该类鼻炎一个典型的触发因素。敏感的该类鼻炎患者被干冷空气触发后,其鼻腔黏膜的上皮细胞脱落数量增加了6倍之多,而且患者鼻腔黏膜呈现高反应性(可以理解为非常敏感),黏液分泌增加,黏膜充血水肿,于是出现了鼻腔容易痒、鼻腔多涕、鼻塞等表现。一般来讲,要诊断变应性鼻炎,除了需要存在鼻塞、鼻痒、流涕、打喷嚏这些症状,以及医生查体时发现的患者苍白水肿的鼻腔黏膜外,还需要至少一种变应原检测结果阳性。而血管运动性鼻炎的主要表现,也是“鼻塞、流涕、打喷嚏”,这些主要症状还会交替存在。医生在查体时同样也会发现鼻腔黏膜充血或者苍白水肿的状态。只是其变应原检测结果是阴性。不过医生在诊断非变应性鼻炎时,还需要排除感染性鼻炎、药物性鼻炎等。
(1)、填入划横线①处的词语最恰当的是:
A:激起
B:激动
C:激活
D:激励
正确答案选项:C解析:分析语境。该空需与“反应”搭配。辨析选项。A项“激起”指刺激,激发。与“反应”搭配不当,一般与“热情”“民愤”“兴趣”等词语搭配,故排除A项。B项“激动”指①(感情)因受刺激而冲动,如情绪激动;②使感情冲动,如激动人心。与“反应”搭配不当,故排除B项。D项“激励”指激发鼓励,侧重于鼓励,如激励将士。与“反应”搭配不当,故排除D项。C项“激活”指①刺激机体内某种物质,使其活跃地发挥作用。如激活细胞免疫反应。②泛指刺激某事物,使活跃起来。与“反应”是固定搭配,符合文意。
故本题选C。(2)、依次填入划横线②、③处的关联词最恰当的是:
A:不仅而且
B:即使也
C:与其不如D:虽然但
正确答案选项:D
解析:分析语境。由“变应原检测呈现阴性……变应原阳性反应”可知,“阴性”与“阳性”是相反相对的关系,故②、③处的关联词应体现相反相对的逻辑关系。辨析选项。A项表递进关系,不符合文意,故排除。B项表让步关系,不符合文意,故排除。C项表选择关系,不符合文意,故排除。D项表转折关系,体现相反相对的逻辑关系,符合文意。
故本题选D。
(3)、上述文段中的第5段主要说明了:
A:血管运动性鼻炎患者不能接触冷空气
B:干冷空气是血管运动性鼻炎的典型诱因之一
C:血管运动性鼻炎患者接触干冷空气后反应剧烈
D:血管运动性鼻炎的诱因较为复杂正确答案选项:B
解析:分析第5段。文段先指出“干冷空气”是血管运动性鼻炎患者触发鼻炎症状的典型因素,然后文段通过鼻腔黏膜的上皮细胞脱落数量、粘液分泌增加、粘膜充血水肿等症状,解释“干冷空气”对血管运动性鼻炎患者的影响。所以,第5段是“总—分”结构,第一句是文段的重点,即“干冷空气”被认为是该类鼻炎一个典型的触发因素。
对比选项。A项“不能接触冷空气”无中生有,排除。C项是解释说明部分,概括片面,排除。D项未体现文段的主体词“干冷空气”,排除。B项是对文段重点的同义替换。
故本题选B。
(4)、根据最后一个文段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医生对血管运动性鼻炎患者进行查体时,有可能会发现患者的鼻腔粘膜苍白水肿B:血管运动性鼻炎往往只有一种症状
C:医生在诊断血管运动性鼻炎时,无需关注变应原检测结果
D:医生在诊断血管运动性鼻炎时,只需查体即可确诊
正确答案选项:A
解析:分析文段,将选项与文段一一对应。
辨析选项。B项对应“要诊断变应性鼻炎,除了需要存在鼻塞、鼻痒、流涕、打喷嚏这些症状,以及医生查体时发现的患者苍白水肿的鼻腔黏膜外”,由此可知,B项表述不准确,故排除。C项对应“要诊断变应性鼻炎……还需要至少一种变应原检测结果阳性”,由此可知,C项曲解文意,故排除。D项对应“要诊断变应性鼻炎,除了……以及医生查体时发现的患者苍白水肿的鼻腔黏膜外,还需要至少一种变应原检测结果阳性”,由此可知,D项表述过于绝对,不符合文意。A项对应“医生查体时发现的患者苍白水肿的鼻腔黏膜外,……这些主要症状还会交替存在。医生在查体时同样也会发现鼻腔黏膜充血或者苍白水肿的状态”,由此可知,A项是对原文的合理理解,符合文意。
故本题选A。(5)、上述文段接下来最可能讲述的是:
A:哪些人更容易患变应性鼻炎
B:血管运动性鼻炎对人体的危害C:血管运动性鼻炎的治疗
D:血管运动性鼻炎的症状
正确答案选项:C
解析:快速浏览文段,重点分析尾段,判别文段话题落脚点。最后一段介绍应变性鼻炎的诊断症状以及诊断依据。由此可知,文段的话题落脚点是“应变性鼻炎的诊断症状以及诊断依据”,接下来应围绕这一话题进行论述。
对比选项。A项在第二段已有提及,“血管运动性鼻炎的发病机制其实尚未完全清楚”说明发病的原因及人群对象均无法明确,所以A项“哪些人更容易患变应性鼻炎”不可能是下文内容。B项在第五段已有论述,下文不可能再论述相同的内容,故排除。D项在最后一段已有论述,下文不可能再重复论述相同的内容,故排除。C项是对话题落脚点“症状”的对策项,话题一致,符合文意。故本题选C。
20、与基因组学不一样,蛋白质组学是一个开放的、非概念化的、动态的领域。正如专家所说的那样:“在一个细胞里,基因组能告诉我们理论上有哪些蛋白质会被表达,而蛋白质组却告诉我们蛋白质表达的时间、地点、种类和数量。”基因组、功能基因组、蛋白质组和药物开发是生命研究道路上的四个阶段,基因工程、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和蛋白质组学相互之间关系密切,蛋白质组学只有与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生物物理学等学科结合,才能帮助人们了解整个基因组的功能,从而揭示生命的本质。这种结合将极大地加快生命科学的研究发展。这段文字主要说明蛋白质组学的:
A:发展阶段
B:未来趋势
C:科学意义
D:研究重点正确答案选项:C
解析:首句通过与“基因组学”的区别引出话题“蛋白质组学”,接着援引专家的话,指出蛋白质组学的作用,之后通过列举蛋白质组学与其他生命研究阶段、学科之间的关系,说明蛋白质组学与其他学科相互结合的重要性。最后由“这种结合”做出总结,强调蛋白质组学与其他学科的结合对生命科学研究的推动意义。可知,文段主要讲的是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意义。文段为“分—总”结构,文段主旨句为最后一句。对比选项。C项为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
故本题选C。
【解析拓展】
A项、B项和D项:“发展阶段”“未来趋势”“研究重点”均为无中生有。
21、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班的同学来自全国各地,有山东的、浙江的、黑龙江的、贵州的……等。
B:为支援灾区,全国各地为汶川灾区送去了帐篷、食物、药品、与一些恢复重建需要的其他物资。C:这次出去旅游,你打算去北京游长城呢?还是去上海看世博会?
D:佛典里有一句话说:“福不唐捐。”唐捐就是白白地丢了。我们也应该说:“功不唐捐!”没有一点努力是会白白地丢了的。
正确答案选项:D
解析:审题干,找出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
辨析选项。A项中,省略号的后面不加“等”和句号,使用不正确,排除A项。B项中,“药品”后面的顿号和后文的“与”表意重复,应当改为“送去了帐篷、食物、药品与一些恢复重建需要的其他物资”,使用不正确,排除B项。C项“你打算去北京看长城呢”与“还是去上海看东方明珠电视塔”是一个主语的不同分句,应该在句末用问号,句中用逗号,应改为“你打算去北京看长城呢,还是去上海看东方明珠电视塔?”使用不正确,排除C项。D项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故本题选D。
22、从某种意义上说,地图是我们“理解世界的一种思维工具”,而我们每个人似乎都或多或少地天生()这种能力。“无论位于地球上的哪个地方,人们都能以简单地图为()来共享空间信息。”
A:拥有媒质
B:具有媒质
C:拥有媒介
D:具有媒介
正确答案选项:D
解析:第一空,所填词语搭配“能力”,观察选项,“拥有”和“具有”都指得到或者保持着某种东西,“拥有”侧重对外在的条件的领有、掌握,多用于较重大的具体事物,如资源等;“具有”侧重于本身具备,多用于抽象事物,如潜力、能力等,因此应填入“具有”更恰当,保留B、D两项,排除A、C两项。第二空,文段强调地图作为一种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共享信息,D项“媒介”指使双方(人或事物)发生关系的人或事物,即地图使人与空间信息产生联系,与文意相符,当选;B项“媒质”指一种物质存在于另一种物质内部时,后者就是前者的媒质,侧重于“质”,即物质、材质,与文意不符,排除。故本题选D。
【文段出处】《为什么我们需要地理学?》
23、黄豆在没有发芽之前,其蛋白质含量约在40%左右,脂肪的含量约为20%左右,另外碳水化合物的含量约为30%左右。在发芽的过程中,这些物质会被分解再利用。最直接的感觉就是这两者给我们带来的口感截然不同。那是因为大豆中的蛋白质在发芽的过程中部分被分解成了氨基酸,同时合成的核苷酸也会增加鲜味。
这段文字通过比较告诉读者黄豆发芽后:
A:营养增加了
B:重量增加了C:味道鲜美了
D:蛋白质增多了
正确答案选项:C解析:分析文段。文段先介绍黄豆在没有发芽之前蛋白质等的含量,接着介绍了发芽过程中物质被分解利用。两相对比直接的感觉就是口感。最后用具体解释口感不同的原因,分解成了“氨基酸”和“核苷酸”,会“增加鲜味”。所以整个文段主要讲了黄豆发芽后口感不一样了。
对比选项。C项“味道鲜美了”是对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味道即口感。
故本题选C。
【解析拓展】
A项:“营养增加”属于无中生有,文段只提及物质被分解再利用,并未提及增加了营养物质。B项:“重量”在文段中并未体现。D项:文段中只提及蛋白质被分解,并未提及增多。24、对频出的学术抄袭乱象,部分学者不仅不________,反而以为“人可为,我亦可为之”;学术不端行为________,他们不仅不感到羞耻,反而________地狡辩,坦然自得地继续上讲台上电视自我标榜······凡此种种,对学风、对世风危害极大。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愤慨东窗事发理直气壮
B:抵制水落石出道貌岸然
C:愧疚原形毕露装腔作势
D:反对真相大白言之凿凿正确答案选项:A
解析:本题可从第三空入手,根据“反而”可知,所填词语要与“羞耻”构成反义,并与“坦然自得”意思相近,故所填词感情色彩积极,A项“理直气壮”意思是因为理由充分,所以说话气势壮,D项“言之凿凿”形容说话有真凭实据,而不是空泛的用语,均符合语境,保留。B项“道貌岸然”讽刺假装正经,表里不一,C项“装腔作势”指故意做作,想引人注意或吓唬人,均与文意不符,且感情色彩消极,不符合语境,排除B、C两项。第二空,搭配“学术不端行为”,A项“东窗事发”指罪行、阴谋败露,搭配恰当,当选。D项“真相大白”指真实情况完全弄明白了,搭配不当,排除。
第一空代入验证,A项“愤慨”指气愤不平,符合文段中“对频出的学术抄袭乱象,部分学者不仅不气愤,反而跟风抄袭”的语境,当选。
故本题选A。
25、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中五星红旗在1997年7月1日零时零分准时升起的场面,让亿万观众泪目,也让历经磨难、________的华夏子孙更加坚信,被西方列强欺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填入划线部分最恰当的是:
A:坚忍不拔
B:坚不可摧C:凝心聚力
D:艰苦卓绝
正确答案选项:A
解析:由横线前的“、”和横线后的“华夏子孙”可知,横线处所填成语与“历经磨难”并列,且与“华夏子孙”搭配,表达华夏子孙在磨难当中依然坚韧、不愿放弃的精神。
辨析选项。A项“坚忍不拔”形容信念坚定,意志顽强,不可动摇,坚强不屈,符合文意;B项“坚不可摧”指非常坚固,摧毁不了。多形容物品或人的意志,不用来直接形容人,排除;C项“凝心聚力”指将大家的想法、思路和力量凝聚在一起,共同为某一件事情而努力和奋斗的意思。侧重强调大家齐心合力,体现不出是在困难的环境之中,排除;D项“艰苦卓绝”形容十分艰难困苦,超乎寻常。用来形容环境,不能直接修饰人,排除。
故本题选A。
26、①亚里士多德对经验、技艺和科学做了区分,他认为,经验是关于个别事物的知识,技艺是关于普遍事物的知识,但技艺还不是最高的“知”,科学才是最高的“知”②科学精神高出具体学科实践,在于它把探求真理当作一种自觉,它鼓励独立思考、怀疑批判,其内核是追求自由的人文精神
③因为它不是以消磨时间、获得利益为目的——追求科学就是求知本身,而不为其他目的
④科学精神源于古希腊,其特点是:超越实用性和功利性,对知识本身感兴趣,着迷知识的确定性问题
⑤文艺复兴以来,正是重新发现并继续发扬这一为科学而科学、为知识而知识的传统,探索未知、解释自然,才发展了物理、生物等近代自然科学,引领数百年科学风潮
⑥作为一种创造性的人类活动,科学的核心通常被认为就在于思维方式、理念方法,即科学精神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④⑥⑤③
B:⑥④①③②⑤C:②⑤④①⑥③
D:④⑤②①③⑥正确答案选项:B
解析:观察选项特征,确定首句。①介绍了亚里士多德对经验、技艺和科学的区分,②分析科学精神高出具体学科实践的原因,④介绍科学精神的特点,⑥通过“通常被认为”和“即”可知,是在给科学精神下定义,相较于①②④,⑥更适合做首句。
验证B项。⑥句引出科学精神的话题,④①③具体论述科学精神的特点是超越实用性和功利性,追求的是知识本身,②⑤强调科学精神的内核是追求人文精神,并通过文艺复兴引领了科学风潮,逻辑通顺合理,正确。
故本题选B。27、海洋植物在预防全球变暖方面大有潜力。它们每年可从大气中吸收20亿吨二氧化碳。其中,红树林、盐沼地和海草床存储了海底埋藏的碳的一半,其每年可存储16.5亿吨二氧化碳,几乎占全球交通排放的二氧化碳的一半,成为地球上最密集的碳储存器。但是,这些海洋植物的生存环境却岌岌可危,它们的栖息地正以每年7%的速度丧失。按照这种趋势,这些海洋生态系统可能在几十年内大规模消失。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海洋植物具有很强的固碳功能,能够有效预防全球变暖B:红树林、盐沼地和海草床是地球上最密集的碳储存器
C:要应对全球变暖,有必要加强对海洋植物栖息地的保护
D:要加强对海洋植物生存环境的保护,维护生物的多样性
正确答案选项:C
解析:文段开篇提出海洋植物对于预防全球变暖方面的重要性,接下来引用数据论证其对预防全球变暖的重要性,随后通过转折词“但是”提出问题,即海洋植物的生存环境岌岌可危,并对此进行解释说明。故文段在背景铺垫后提出问题,此时应去选项中找有针对性的对策,对应C项。A项,对应文段转折前的内容,非重点,排除;
B项,“红树林、盐沼地和海草床”对应文段数据分析部分内容,非重点,排除;
D项,文段未提及“生物的多样性”,无中生有,排除。故本题选C。
28、下列有歧义的句子是(
)。
A:我对她的批评
B:鱼不吃了
C:在金华前一站下车
D:不吃水果了正确答案选项:B解析:B项,“鱼不吃了”可以理解成“鱼不进食了”,也可以理解成“不吃鱼了”,“鱼”可以指一种动物,也可以指这种动物的肉,有歧义,当选。
A、C、D项,表意明确,无歧义,排除。
故本题选B。
29、网上有一个段子是这么说的:“文凭不过是一张火车票,清华的软卧,本科的硬卧,专科的硬座,民办的站票,成教的在厕所挤着。火车到站,都下车找工作,才发现老板并不太关心你是怎么来的,只关心你会干什么。”不管你是博士还是专科生,不管你是全日制本科还是专升本,是骡子是马牵出来溜溜。所谓“英雄不问出处”,在就业竞争面前,谁都没有丹书铁券。
下列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A:用人单位选人唯血统论英雄B:在现实就业生态里,非全日制学历者被歧视
C:在就业竞争面前,人人平等
D:高学历意味着高能力正确答案选项:C
解析:文段开篇通过一则网络段子提出老板不关心文凭,只关心你会干什么,进而提出观点,在就业竞争面前,人人不可能享受优待,对应C项。
A项,根据文段“英雄不问出处”可知,用人单位选用人才并不太关心出身,更注重能力,与文段表述不一致,排除;B项,“非全日制学历者被歧视”文段并未提及,无中生有,排除;D项,“高学历意味着高能力”文段并未提及,无中生有,排除。
故本题选C。
【文段出处】《学历血统论折射畸形人才观》30、营销人员希望利用人们的位置信息发送定向性高的广告。加州一大学研究员布拉德·费德勒说:“如果我们能在最需要的时候收到最想要的广告固然很好,但商业利益很少与我们的个人利益一致。”位置并不是一切。如果用户在纽约时代广场附近转悠,并不意味着想在那里吃东西。但如果知道用户喜欢吃西班牙食物,就可以向用户推荐了。
本段文字最想表达的观点是()。A:广告的效果并不完全依赖于准确把握用户位置
B:商业利益与个人利益是有差异的
C:了解用户的喜好对于形成良好的营销效果是至关重要的
D:营销并不是单纯的发放广告,它还涵盖了用户层面的内容
正确答案选项:C解析:文段首句说营销人员希望利用人们的位置信息发送定向性高的广告,然后通过引用布拉德·费德勒的话说明这种想法的不足之处,并用“位置并不是一切”对其进行了反驳,最后一句话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即“如果知道用户喜欢吃西班牙食物,就可以向用户推荐了”,说出了知道用户的喜好对于营销的重要作用。可知,文段针对营销效果展开论述,最后一句是作者提出的观点。结合选项,C项是对作者观点的同义转换表达。
A、B项,均未提及文段核心“营销效果”,偏离文段中心,排除。D项,未提及文段核心“营销效果”,偏离文段中心,且相较于C项“了解用户喜好”相比,表述不明确,排除。
故本题选C。
【文段出处】
《社交网络为何青睐基于位置的服务》
31、文物是历史留下的印记,是过去写给今天和未来的“书信”,也是人类存在于历史中的______。历史文化古迹损毁的后果是任何人都担不起的,每一次随意破坏文物的行为,都应被视作对文明传承的挑衅。因为,那些留在历史中的足迹都是______的,没有备份,也没有重来的可能。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见证唯一B:记录珍贵
C:痕迹脆弱
D:标志模糊
正确答案选项:A
解析:此题突破口在第二空,横线后强调“没有备份,也没有重来的可能”,说明这些“足迹”是“独一无二”的,只有一份,故应填入A项“唯一”。其他选项都体现不出“没有备份”,均可排除。
验证第二空,文物体现了历史的发展,故文物也是“见证”了历史的发展,故填入A项“见证”合适。
故本题选A。
【出处】光明日报《历史不会留给我们“备份文物”》32、①比如,我们常常将现实中的人工智能和科幻电影中的人工智能混为一谈
②当前,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推动了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人工智能成了全球产业界、学界的高频词
③事实上,这两者完全是两种不同阶段的人工智能
④虽然人工智能的确存在某种不确定性的风险,但对于类似问题的讨论,需要建立在清晰的定义或限定的范围内才有意义
⑤当然,其中的问题源于人工智能缺乏统一的定义,甚至于何为人工智能,当前在学界、业界、产届都没有任何定论。这样的结果之一,就是引发人们对人工智能不必要的恐惧或是认知上的混乱,甚至在传播的过程中造成了不必要的扭曲和误解
⑥然而,当在谈论人工智能可能对人类带来的负面影响或效应时,很多讨论都陷入了某种怪圈,即并不能很好地在限定的范围内讨论相应的问题和对应的责任,最终使得所提建议的价值打了折扣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A:②⑥⑤③①④
B:④⑥②③⑤①
C:②④⑤①③⑥
D:④②⑥⑤①③
正确答案选项:D
解析:对比选项确定首句。②句阐述了科技进步推动了人工智能的发展,④句阐述了对人工智能风险的讨论要有界限。不易判断②④两句哪句更适合做首句。
由③句中的指代词“这两者”可知,③句前应讲到两者,①句中讲到了现实中的人工智能和科幻电影中的人工智能,符合上下文语境。故①③两句捆绑,排除A、B项。由⑥句中的转折词“然而”可知,⑥句前的句子表达的意思应和该句相反。⑥句说到谈论人工智能的负面影响,可知⑥句前应说人工智能好的方面。②句说到“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符合语境,故②⑥两句捆绑,排除C项,锁定D项。
故本题选D。
【文段出处】《我们讨论的人工智能,是真的人工智能吗》
33、静脉产业,是以保障环境安全为前提,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目的,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将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废弃物转化为可重新利用的资源和产品,为实现各类废物再利用和资源化的产业,包括废物转化为再生资源及将再生资源加工为产品的两个过程。
根据上述定义,不属于静脉产业的是()。
A:某回收公司负责将全国的包装废弃物回收、筛选,分解后重新制成新的包装物
B:某化工厂利用先进技术将生活垃圾转换为甲烷、氢气,以其作为燃料电池的燃料C:某家电公司回收用户的废旧家电,将回收的家电化整为零,合理利用可用零件制成新的家电
D:某矿产公司采用新型环保技术开采矿产,并将开采的矿产分级分类加工成各种成品,十分注意资源利用
正确答案选项:D解析:找出定义关键词。
“将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废弃物转化为可重新利用的资源和产品”。
逐一分析选项。
A项:将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并重新制成新的包装物,符合“将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废弃物转化为可重新利用的资源和产品”,符合定义,排除;
B项:将生活垃圾转换为燃料电池的燃料,符合“将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废弃物转化为可重新利用的资源和产品”,符合定义,排除;C项:将回收家电的可用零件制成新的家电,符合“将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废弃物转化为可重新利用的资源和产品”,符合定义,排除;
D项:某矿产公司开采矿产,并将开采的矿产分级分类加工成各种成品,矿产是原生态自然资源,并不是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废弃物,不符合“将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废弃物转化为可重新利用的资源和产品”,不符合定义,当选。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34、骆驼是一种极不挑食的动物,陆地上近百分之八十的植物都在其食谱范围内,即使是一些看起来十分坚硬的东西,也会在其反复咀嚼和消化液的强力作用下转化成可以吸收的汤汁。骆驼的反刍能力惊人,它的脸颊内侧密集分布着手指状指向后侧的突起,这些突起的作用是留住食物,以便再次进行咀嚼,其反刍次数可以高达五十次之多,从而最大限度地对食物进行吸收和利用。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
A:骆驼是沙漠极端环境中的成功生存者
B:驼峰是骆驼最重要的战略储备基地
C:骆驼是人类在沙漠中最主要的运输工具
D:骆驼是高效利用食物的专家正确答案选项:D
解析:文段开篇下定义引出话题骆驼不挑食,并论述了骆驼咀嚼、消化吸收能力较强的特点。接着详细介绍了骆驼的外形特征,尾句“从而”引导最终的结论强调骆驼能最大限度地对食物进行吸收和利用。对应D项。
A、B、C项:仅提及骆驼吸收和利用食物的特点,均非文段的重点。
故本题选D。
35、下列句子没有歧义的一项是:
A:小刘才来法院,许多人还不认识。
B:赵立买了一本精装的《法辩》。C:爷爷看着小孙子在哈哈大笑。
D:张法官对他的批评是有充分准备的。
正确答案选项:B
解析:分析A项。“许多人还不认识”有歧义,可以理解成“小刘不认识许多人”;也可以理解成“许多人不认识小刘”。
分析B项。无歧义。
分析C项。“哈哈大笑”的主语有歧义,可以理解成“爷爷在哈哈大笑”;也可以理解成“小孙子在哈哈大笑”。
分析D项。“他的批评”有歧义,可以理解成“张法官对另一个他的批评”;也可以理解成“另一个他对张法官的批评”。
故本题选B。36、人生不在于成就了多大的事业,而重在做好了什么。所以见到茂密的森林,你只要无愧地做其中挺拔的一棵;见到无垠的蓝天,你只求无愧地做云中______的一朵。虽是一棵,却能抗击风雨;虽是一朵,却能______蓝天。这样的人生也就够了。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祥和装扮
B:安详装扮
C:安详装饰
D:祥和装饰正确答案选项:A
解析:分析文段,是一段形容励志奋斗的句子,我们要成为茂密森林中挺拔的一棵树,抗击风雨;成为无垠蓝天的云朵,装扮蓝天。
第一空,“祥和”指祥瑞且和穆的意思,可以用来形容云朵,“安详”指神态平静、从容稳重,多用来形容人。此处用来形容“云朵”不恰当,排除B、C。第二空,“装饰”指打扮、修饰;“装扮”指化妆、打扮。装扮蓝天为常见搭配并且用“装扮”有为蓝天增色的含义,也更能体现一朵云的价值。
故本题选A。
【出处】《广西2010年高三寒假复习练习7》
37、古语说:“天下之事,必作于细。”立志为四化建设作贡献的科技工作者,必须从________开始,养成严肃、严密、严格的科学素养,锻炼________的工作态度,这应是终身必备的高贵品质。填入划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一心一意
不断努力
B:一片丹心
百尺竿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危险品分类与标识考核试卷
- 2025-2030年厨房食物真空袋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2025-2030年商用高效食品烘干设备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搬家企业形象宣传与市场推广考核试卷
- 2025年户外景观装修合同样本与绿化工程报价2篇
- 超市内部装修预定金协议
- 生产实习心得体会集合15篇
- 电子商务营销方案
- 跨境电商旅客服务协议
- 2025年度挖机施工项目进度管理合同标准
- 实验室的设计规划
- 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科目知识要点
-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知识竞赛试题库55题(含答案)
- 2024-2030年中国假睫毛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分析报告
-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2附解析
- 电话接听技巧与服务质量提升方案三篇
- 德国职业学校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
- 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期末测试卷
- 第3篇 助跑 项目六 异形芯片分拣与安装讲解
- 承包货车司机合同范本
- 传统戏剧艺术与人工智能的创新传播渠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