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课时作业历史选择性必修1课时作业(五)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_第1页
2024-2025学年课时作业历史选择性必修1课时作业(五)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_第2页
2024-2025学年课时作业历史选择性必修1课时作业(五)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_第3页
2024-2025学年课时作业历史选择性必修1课时作业(五)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_第4页
2024-2025学年课时作业历史选择性必修1课时作业(五)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作业(五)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汉光武帝规定,州郡察举孝廉、秀才必须“授试以职”,要求州郡给候选人一项职务,由此检验其是否“便习官事”、具备吏能,合格者方能察举到朝廷上来。这一规定旨在()A.提高官员的办事能力B.加强对地方的控制C.完善科举取士制度D.促进儒学的普及化2.[2022·山东威海月考]《汉书》记载,汉武帝时期“征天下举方正贤良文学材力之士”,并且破格提拔,以至于“四方士多上书言得失,自炫鬻者以千数”。这反映了汉代()A.延续了百家争鸣的局面B.察举制扩大了统治基础C.采取分科考试选拔人才D.儒家学说成为正统思想3.东汉在选官上出现“公卿尤以辟士相高”的现象,有“通儒”之称的卓茂习被征召为丞相府吏;博学好词章的蔡邕“辟司徒桥玄府,玄甚敬待之”;又有“五府俱辟如黄琼者,四府并命如陈纪者”。这一现象()A.确立了儒学正统地位B.加强了中央选官用人权C.加速了地方势力膨胀D.抑制了豪强大族的势力4.汉代岁举孝廉本无考试之法,被举者经朝廷复察,无问题即加委任。从东汉顺帝时起,对孝廉实行考试,定制:凡郡国举孝廉,被举者年须在40以上,“诸生试通章句,文吏试笺奏”,及格方得应选。这些变化()A.扩大了人才选拔范围B.兼顾了对资历与品行的考察C.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度D.打破了士族对选官权的垄断5.有人认为秦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帝国”,政体还带贵族性格,世族力量强大;隋唐是“第二帝国”,形成了新的官僚政治。出现这一转变主要是因为()A.科举制的产生与发展B.三省六部制的确立C.国家走向统一与强盛D.藩镇割据削弱皇权6.以下图表为唐朝进士出身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唐朝的选官制度()A.为选拔士族子弟而确立B.扩大了人才的选拔范围C.依旧以门第出身为标准D.杜绝了门阀恩荫的现象7.[2022·天津部分区检测]宋代科举考试实行封弥和誊录制度,前者是将考卷上的考生姓名籍贯封贴,使考官无法得知考生身份,后者是将原卷封存,另抄副卷交考官批阅,以防考官辨认考生笔迹。这些制度()A.造成了选官制度日趋僵化B.强化了门第出身观念C.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公正性D.杜绝了科场舞弊现象8.史书记载:(宋)太祖闻国子监集诸生讲书,喜,遣人赐之酒果,曰:“今之武臣,亦当使其读经书,欲其知为治之道也。”宋太祖此举意在()A.革除武将专权积弊B.提升官员治理水平C.提高文官政治地位D.营造君臣和谐氛围9.宋太祖开宝元年(968年)三月,下诏:“造士之选,匪树私恩,世禄之家,宜敦素业。如闻党与,颇容窃吹,文衡公器,岂宜斯滥!自今举人凡关食禄之家,委礼部具析以闻,当令覆试。”宋初这一举措()A.削弱了地方割据B.促进了吏治的新陈代谢C.完善了廉政制度D.有利于科考的公平公正10.宋代的知州经历了从文武臣僚作为临时差遣,权知某州(军州)事,到以文臣知州为主作为常设的州级长官的渐变过程。这一变化反映了宋代()A.地方行政区划的变化B.理学影响力日益扩大C.文官势力得到了增强D.守内虚外的治国方针11.宋朝有这样的两个老规矩:“官员不入酒肆”、王公贵族“不得取食味于四方”。一旦违反受到御史弹劾,不是罢官免职,就是纪律处分。这些规矩产生的积极作用是()A.遏止了官吏横征暴敛B.强化了封建中央集权C.国家治理走向法制化D.有利于防止官员腐败12.秦汉时期通过上计制度考察县官一年来的任职情况,并作为奖惩的依据;唐代对县官的考绩制度日趋完善,包括德能勤绩四个方面;明代制定更加严格的考绩制度,分为考满和考察,两者相辅进行。上述变化实质上反映了我国古代()A.君主专制日益强化B.管理水平不断提高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D.皇帝用人制度完善13.监察官可以风闻奏事(根据道听途说来参奏大臣),是我国古代监察制度中独有的一项规定。东晋南朝、唐武则天、宋代及清代时,为大开言谏之门,都曾允许台谏官风闻奏事,并规定所奏涉虚,亦不坐罪。这一规定()A.彰显了法律权威B.提高了监察效率C.保证了社会秩序D.强化了君主权力14.《明史》描述都察院“职责纠劾百官,辨明冤枉,辑督各道,为天子耳目风纪之司”。据此判断,明朝时期都察院()A.职权与汉武帝时期十三州部刺史相同B.中央监察机构,且为地方监察机构上级C.可以风闻奏事,实现社会舆论的监督D.中央派驻地方的监察机构,为帝王耳目15.[2022·山东胶州市高二检测]清朝科举实行分省取士制,也就是在本省内依额选佳卷录取。乾隆认为如果不这样做,“势必至于江浙大省,取中人数居其大半,而边远小省,或至一名不中,殊非就地取才之意。”此举旨在()A.缓解江浙地区人才积压的状况B.促进文教落后地区的教育发展C.体现公平公正以选拔最佳人才D.吸纳各省人才以巩固统治基础16.有学者认为,明清时代的监察是“自上而下”的单向监督,是“单向的垂直领导体制”。这一观点反映出明清监察机构()A.内部存在权力制衡机制B.成为地位最高的政务机构C.运作具有绝对的独立性D.服务于专制主义集权统治二、非选择题(第17题14分,第18题12分)17.(14分)[谏议制度]材料一在唐代相对开明和开放的政治环境下,讽喻诗便被唐代诗人应用得“前无古人”,因而也具有了明显的“谏言”性质。之所以这样说,不仅是因为唐代文人不是在事后利用诗歌做一些亡羊补牢式的无力嘲弄,而在于他们在事态萌发之前就能一针见血地指陈政治得失;不仅在于文人们基于职司、言责谈得失、明体用,而且在于几乎整个诗坛都弥漫着“经世致用”的风气。白居易曾强调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要“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正体现了唐代的诗歌风貌。——据程遂营《唐代文人的“言谏”与“诗谏”》材料二唐代谏议渠道是比较丰富的,面谏、廷议、章奏、封驳、诗谏都成为实现谏诤目的的手段,特别是投匦制度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这一时期的谏议制度……所谓“匦”,类似于今天的检举箱,而投匦制度也类似于今天的信访制度和举报制度。武则天这四匦分别由谏议大夫、补阙、拾遗负责,称为“知匦使”。匦函设置后,为防止投状内容琐细、伪滥及匿名诬告等现象,唐政府逐渐制定了检验副本制度。即规定投匦者应先出具副本由知匦使检验,发现伪诈或事涉繁琐,可以不予受理……唐代谏官打破了以前谏官多为加官、有职无权的传统,继承隋唐,使谏官均为实官,即使是荣誉性的散骑常侍,也以实职待之。散骑常侍、给事中、谏议大夫、起居郎、补阙、拾遗,官职由三品到从八品,责权也渗透到了朝政的各个层面。而每个层面上的谏议互有侧重,相互配合,构成了一个分工明确的责权体系。——据刘松柏等《历史课标解析与史料研习: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代“诗谏”盛行的主要原因。(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谏议制度的主要特征和影响。(8分)18.(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明清两朝科举取士录取中,乡试录取率约为4%,会试录取率约为5%。这意味着当时绝大多数文人在科举考试中被淘汰。此时,落榜文人的职业选择就显得至关重要,它受到传统与时代等影响。请结合时代背景,为明清落榜文人设计一种职业规划,并说明理由。(要求:明确指出所设计的职业规划,理由充分,符合历史事实。)课时作业(五)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1.解析:光武帝规定被察举的人才先要“授试以职”,如果合格才能被正式授予官职,因此这一规定提高了官员的办事能力,故选A项;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是地方行政制度,材料的内容与选官制度有关,排除B项;科举取士是从隋朝开始的,与材料的时间不符,排除C项;促进儒学的普及化与儒学教育有关,材料的内容与选官制度有关,排除D项。答案:A2.解析:根据材料“征天下举方正贤良文学材力之士”“四方士多上书言得失”,可知汉武帝通过举贤良的方式获得了知识分子的广泛支持,体现了察举制扩大了统治基础,故选B项;汉武帝时期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方针,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结束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排除A项;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实行考试办法选拔人才,而举贤良方正是一种举荐人才的制度,排除C项;材料主要叙述的是汉代的人才选拔制度,而不是思想政策,无法体现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排除D项。答案:B3.解析:东汉时期出现“公卿尤以辟士相高”的现象,说明当时的各级官吏会利用“辟士”之权招揽很多有真才实学的人才于自己的门下,公卿与辟士之间形成了“名公钜卿以能致贤才为高,而英才俊士以得所依秉为重”的关系,从而形成类似于君臣关系的利益集团,就容易形成地方割据势力,所以等于加速了地方豪强势力的膨胀,故选C项;儒学的正统地位在汉武帝时期就确立了,而不是东汉时期,排除A项;题干中的公卿辟士是为各级官员设置的选才制度,而不是中央选官用人的权力,排除B项;公卿辟士会增强地方豪强大族的势力,而不是抑制其势力,排除D项。答案:C4.解析:由材料“被举者经朝廷复察,无问题即加委任”“从东汉顺帝时起,对孝廉实行考试,定制:凡郡国举孝廉,被举者年须在40以上”可知西汉察举无需考试,东汉对郡国举孝廉有了条件限制,实行考试,体现出中央对地方举荐人才的控制,说明加强了中央集权,故选C项;科举制扩大了人才选拔的范围,排除A项;察举制注重品行,并未提及注重资历,排除B项;“打破了”表述过于绝对,且士族垄断选官权出现在魏晋时期,排除D项。答案:C5.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唐时期削弱士族力量,导致新的官僚政治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科举制的产生和发展,故选A项;三省六部制的确立是隋唐政体具有官僚政治特色的表现,而非原因,排除B项;国家走向统一与强盛是秦汉与隋唐政治的相同点,不是两个时期政治不同的原因,排除C项;唐朝后期削弱中央集权的藩镇割据不是官僚政治发展的原因,排除D项。答案:A6.解析: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选官依靠门第,士族垄断做官,据统计表可知唐朝小姓子弟和寒素子弟也占有一定比例,反映人才选拔范围的扩大,故选B项;据统计表“寒素子弟16%、小姓子弟13%”可知选拔的不全是士族子弟,排除A项;唐代选官制度是科举制,其依据是才学而不是门第,排除C项;材料中士族子弟仍占大部分,并未杜绝门阀恩荫,排除D项。答案:B7.解析:宋代科举考试实行封弥和誊录制度,考官既无法得知考生身份,考官也无从辨认考生笔迹,使考官与考生均进行有效的回避,有利于防止作弊现象的出现,提高科举考试的公正性,故选C项;宋代科举考试实行封弥和誉录制度,考官既无法得知考生身份,是对科举制的完善,排除A项;考官无从知道考生的身份,很大程度上弱化了门第出身观念,排除B项;提高科举考试的公正性,有利于避免科场舞弊现象,但是“杜绝了”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答案:C8.解析:据材料“今之武臣,亦当使其读经书,欲其知为治之道也”可知,宋太祖令武将读经书,以提升武将的治理水平,从而起到巩固统治的目的,故选B项;革除武将专权积弊与“今之武臣,亦当使其读经书,欲其知为治之道也”不符,排除A项;北宋实行崇文抑武的方针,抬高文官政治地位,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营造君臣和谐氛围与“欲其知为治之道也”不符,排除D项。答案:B9.解析:由材料“造士之选,匪树私恩,世禄之家,宜敦素业。如闻党与,颇容窃吹,文衡公器,岂宜斯滥!自今举人凡关食禄之家,委礼部具析以闻,当令覆试”可知宋初科举制的变革,世家大族、官宦子弟参加考试易造成与主考官结党营私的局面,因此这些人科考后须参加复试,这一变革有利于保证科举考试的公平公正性,故选D项;宋太祖采取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的举措削弱了地方割据势力,排除A项;材料中科举制的改革是为了追求公平公正性,而非促进吏治的新陈代谢,排除B项;“完善了”表述过于绝对,且材料强调的并不是廉政制度,排除C项。答案:C10.解析:由材料“从文武臣僚作为临时差遣,权知某州(军州)事”“作为常设的州级长官的渐变过程”可知知州最初只是临时派遣到地方,后来发展为地方常设长官,说明文官地位的提高,文官势力增强,故选C项;材料并未提及行政区域的划分,排除A项;北宋中后期理学形成发展起来,文官地位提高受到统治者“重文轻武”政策的影响,排除B项;重用文臣到地方做知州,是守内的具体体现,但材料并未提及处理边疆问题的举措,没有体现虚外,排除D项。答案:C11.解析:据材料“一旦违反受到御史弹劾,不是罢官免职,就是纪律处分”可知有利于防止官员腐败,故选D项;材料涉及的是官吏和王公贵族的行为规范,不是赋税制度的规范,排除A项;材料并未强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因此无法得出强化中央集权的结论,排除B项;材料针对官员和王公贵族的是“老规矩”,并不是法律,排除C项。答案:D12.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可知,从秦汉到明朝,政府对县官的各项考核措施逐渐加强和完善,而县官属于地方官员,可以得知材料所述史实充分反映出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故选C项;君主专制主要涉及皇权与相权之间的关系,而材料所述内容涉及的是“县官”,即地方,排除A项;材料所述内容涉及的是中央对地方官员的不同考核方式,这与“县官”的“管理水平提高”不是一个概念,排除B项;中央政府负责对地方官员的考核,这与“皇帝用人”无关,排除D项。答案:C13.解析:据材料“允许台谏官风闻奏事,并规定所奏涉虚,亦不坐罪”可知封建皇帝重视加强对大臣的监管,此举有利于君主专制的实现,故选D项;监察官不属于司法官员,监察官对皇帝负责而非法律,排除A项;监察效率的高低受到监察程序的影响而非皇帝对其宽宥的态度,排除B项;台谏监察官维护封建官僚体系的稳定和皇权专制而非社会秩序,排除C项。答案:D14.解析:根据材料“职责纠劾百官”可知,都察院是中央监察机构,负责对中央官员的监察;明代在十三道分设监察御史。“辑督各道”指辑录、督查地方各省,属地方监察机构的上级部门,故B项正确。答案:B15.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乾隆采取分省取士制度是为了防止人才皆出于江浙地区而边远地区没有的情况。取士不均匀势必会影响朝廷的统治,故选D项;材料并未出现“江浙地区人才挤压”的现象,乾隆皇帝采取的是一个预防措施,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采取措施提升落后地区的教育水平,只是在保证落后地区也有人才能够入仕,排除B项;选拔“最佳”人才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答案:D16.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可知,明清时期的监察体系是“单向的垂直领导体制”,即由皇帝主导下的监察体系,它服务于统治者皇帝,这反映出明清时期的监察体系是服务于专制主义集权统治的,故选D项;既然明清时期的监察体系是“单向的垂直领导体制”,在其运作过程中也就不存在“制衡”现象,排除A项;在材料内容中仅是提及明清时期的监察体系是“单向的垂直领导体制”,即其运作方式,而没有提及其地位如何,并且明清时期的监察机构也不是地位最高的政务机构,排除B项;既然明清时期的监察体系是“单向的垂直领导体制”说明它的运作受到皇帝的直接控制,并不具有“独立性”,排除C项。答案:D17.解析:第(1)问,据材料一“在唐代相对开明和开放的政治环境下”可得唐代相对开明和开放的政治环境;据材料一“讽喻诗便被唐代诗人应用得‘前无古人’,因而也具有了明显的‘谏言’性质”可得唐诗革新运动;据材料一“几乎整个诗坛都弥漫着‘经世致用’的风气”可得“经世致用”的风气盛行;结合所学可得科举制进一步发展,文化教育繁荣,社会阶层变动,庶族地主崛起等。第(2)问,第一小问主要特征,据材料二“唐代谏议渠道是比较丰富的,面谏、廷议、章奏、封驳、诗谏都成为实现谏诤目的的手段”可得形式多样;据材料二“武则天这四匦分别由谏议大夫、补阙、拾遗负责,称为‘知匦使’”可得职能完备,责权鲜明,分工明确;据材料二“为防止投状内容琐细、伪滥及匿名诬告等现象,唐政府逐渐制定了检验副本制度。即规定投匦者应先出具副本由知匦使检验,发现伪诈或事涉繁琐,可以不予受理”可得运作机制规范等;据材料二“继承隋唐,使谏官均为实官”可得均为实官,握有实权;据材料二“每个层面上的谏议互有侧重,相互配合,构成了一个分工明确的责权体系”可得责权涉及朝政的各个层面等特征。第二小问影响,据材料二“唐代谏议渠道是比较丰富的,面谏、廷议、章奏、封驳、诗谏都成为实现谏诤目的的手段”其作用即是有利于澄清吏治;据材料二“谏议互有侧重,相互配合,构成了一个分工明确的责权体系”可见能够提高行政效率,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结合今天的吏治可以从历史的角度即对后世谏议制度提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